管母试验报告

管母试验报告
管母试验报告

RCS-915母差保护

范本5: 220kV 1#母线保护运行规程 一、保护配臵情况简介 本规程适用于**变电站220kV 1#母线保护。 本线路保护配臵共有1面屏,具体配臵如下: 1.装臵配臵 1#母线保护屏由RCS-915母线保护装臵、MNP-3型模拟盘及打印机组成。 2.装臵基本特点 2.1母线差动保护 母线差动保护由分相式比率差动元件构成,包括常规比率差动元件与工频变化量比率差动元件两种。差动保护采用自适应加权抗饱和与谐波制动原理共同构成TA饱和检测元件。差动回路包括母线大差回路和各段母线小差回路。母线大差是指除母联开关外所有支路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某段母线的小差是指该段母线上所连接的所有支路(包括母联开关)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母线大差比率差动用于判别母线区内和区外故障,小差比率差动用于故障母线的选择。 差动保护根据母线上所有连接元件电流采样值计算出大差电流,构成大差比率差动元件,作为差动保护的区内故障判别元件;对于双母线接线方式,根据各连接元件的刀闸位臵开入计算出两条母线的小差电流,构成小差比率差动元件,作为故障母线选择元件。 当双母线按单母方式运行不需进行故障母线的选择时可投入?单母方式?压板。当元件在倒闸过程中两条母线经刀闸双跨,则装臵自动识别为单母运行方式。这两种情况下都不进行故障母线的选择,当母线发生故障时将所有母线连接元件同时切除。 为防止母差保护因电流回路出问题而误动作,母差保护设臵了电压闭锁元件。当零序电压、负序电压大于或相电压低于其相应闭锁值时,电压闭锁元件开放。在动作于故障母线跳闸时必须经相应的母线电压闭锁元件闭锁。 母差保护受?投母差保护?软压板及屏上?投母差保护?硬压板共同控制。在投入母差保护时,应将其软硬压板均投入。

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差动继电器实验报告 篇一: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 实验内容实验二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变压器纵差保护的组成原理及整定值的调整方法。 2.了解Y∕Δ接线的变压器,其电流互感器二次接线方式对减少不平衡电流的影响。 3.了解差动保护制动特性的特点。 (二)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1.变压器保护的配置 变压器是十分重要和贵重的电力设备,电力部门中使用相当普遍。变压器如发生故障将给供电的可靠性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在变压器上应装设灵敏、快速、可靠和选择性好的保护装置。 变压器上装设的保护一般有两类:一种为主保护,如瓦斯保护,差动保护;另一种称后备保护,如过电流保护、低

电压起动的过流保护等。 本试验台的主保护采用二次谐波制动原理的比率制动 差动保护。 2.变压器纵联差动保护基本原理 如图7-1所示为双绕组纵联差动保护的单相原理说明图,元件两侧的电流互感器的接线应使在正常和外部故障时流 入继电器的电流为两侧电流之差,其值接近于零,继电器不动作;内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两侧电流之和,其值为短路电流,继电器动作。但是,由于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额定电流不同,为了保证正常和外部故障时,变压器两侧的两个电流相等,从而使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零。即: 式中:KTAY、KTA△——分别为变压器Y侧和△侧电流 互感器变比;KT——变压器变比。 显然要使正常和外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为零,就必须适当选择两侧互感器的变比,使其比值等于变压器变比。但是,实际上正常或外部故障时流入继电器的电流不会为零,即有不平衡电流出现。原因是:(1)各侧电流互感器的磁化特性不可能一致。 (2)为满足(7-1)式要求,计算出的电流互感器的变比,与选用的标准化变比不可能相同; (3)当采用带负荷调压的变压器时,由于运行的需要

模拟电路实验报告,实验三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电子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日期2014/3/30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二极管的相关特性 2、学会在面包板上搭接测量电路。 3、学会正确使用示波器测量二极管的输入输出波形 4、学习使用excel画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5、学会正确使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交流毫伏表。 6、学习使用 Multisim 电子电路仿真软件。 二.实验仪器设备 示波器、函数发生器、面包板、二极管、电阻、万用表,实验箱等。 三、实验内容 1、准备一个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的电路。 2、在面包板上搭接二极管伏安特性的测量电路,给电路加入可调的正向和反向的输入电压,分别测量不同电压下流经二极管的电流,记录数据,用excel 画出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正向输入测量8组数据,反向测量6组。 3、给二极管的测量电路加入正弦波,用示波器分别测量二极管的输入输出波形,解释输出波形的特征。 4,利用二极管和电阻画出或门和与门,并连接电路,测量检验。 四、实验原理

示波器工作原理是利用显示在示波器上的波形幅度的相对大小来反映加在示波器Y偏转极板上的电压最大值的相对大小, 二极管是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它最大的特性就是单向导电,也就是电流 只可以从二极管的一个方向流过 电路图: 其伏安特性图为: 电路图为: 动态电路: 正向,二极管两端:

电阻两端: 反向:二极管两端

电阻两端 2)与门,或门可以通过二极管和电阻来实现。

五、实验数据 上述实验图分别对应的波形图及实验数据如下: 正向,二极管两端: 信号类型Vpp:V Vmax:V Vmin:V T:ms 输入信号 5.1 2.43 -2.71 1.9986 输出信号 3.4 0.7 -2.67 1.9997 电阻两端:

比率差动保护测试

使用微机型测试仪后,在测试软件中提供了对应微机保护算法的自动测试方案,可由制动电流和差动电流根据制动方程和动作方程自动计算出变压器各侧所需输入的电流值,并且可以采用扫描的方法扫描出动作边界,自动计算出比率制动系数。 目前国内的主要微机型测试仪有三路电流和六路电流两种。采用六路电流测试时,接线比较简单,并且可以同时检测两侧三相。采用三路电流测试时,只能进行分相检测,并且在测试过程中要注意补偿电流还要防止其他相误动,接线比较复杂。 本节通过具体的测试实例,重点介绍三绕组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的测试方法。其他具有相同原理的保护测试可参考此试验方法。主要包括: (1)六路电流测试仪测试采用Y→?变化的变压器保护:以国电南自PST-1200 型变压器保护为例,通过该例介绍对于Y/Y/?-11 接线方式的变压器,当差动保护采用保护内部Y 侧补偿时,采用六路电流测试仪进行星—角及星—星两侧分别测试的具体方法。 (2)三路电流测试仪测试采用Y→?变化的变压器保护:以国电南自PST-1200 型变压器保护为例,通过该例介绍对于Y/Y/?-11 接线方式的变压器,当差动保护采用保护内部Y 侧补偿时,采用三路电流测试仪进行星—角及星—星两侧分别测试的具体方法。 (3)六路电流测试仪测试采用?→Y 变化的变压器保护:以南瑞继保RCS-978 变压器保护为例,通过该例介绍对于Y/Y/?-11 接线方式的变压器,当差动保护采用保护内部?侧补偿时,采用六路电流测试仪进行星—角及星—星两侧分别测试的具体方法。 (4)三路电流测试仪测试采用?→Y 变化变压器保护:以南瑞继保RCS-978 变压器保护为例,通过该例介绍对于Y/Y/?-11 接线方式的变压器,当差动保护采用保护内部?侧补偿时,采用三路电流测试仪进行星—角及星—星两侧分别测试的具体方法。

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_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

电路实验四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测量 实验内容: 1.先搭接一个调压电路,实现电压1-5V连续可调; 2.在面包板上搭接一个测量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 3.测量二极管正向和反向的伏安特性,将所测的电流和电压列表记录好; 4.给二极管测试电路的输入端加Vp-p=3V、f=100Hz的正弦波,用示波器观察该电路的输 入输出波形; 5.用excel或matlab画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环境: 数字万用表、学生实验箱(直流稳压电源)、电位器、整流二极管、色环电阻、示波器DS1052E,函数发生器EE1641D、面包板。 实验原理: 对二极管施加正向偏置电压时,则二极管中就有正向电流通过(多数载流子导电),随着正向偏置电压的增加,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为了测量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我们用直流电源和电位器搭接一个调压电路,实现电压1-5V连续可调。调节电位器的阻值,可使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变化,用万用表测出若干组二极管的电压和电流值,最后绘制出伏安特性曲线。电路图如下所示: 用函数发生器EE1641D给二极管施加Vp-p=3V、f=100Hz的交流电源,再用示波器观察二极管的输入信号波形和输出信号波形。电路图如下:

实验记录及结果分析: 得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下: 结论:符合二极管的特性,即开始时,电流随电压变化很缓慢,而当正向偏置电压增至接近二极管导通电压时,电流急剧增加,二极管导通后,电压的少许变化,电流的变化都很大。 2. 示波器显示二极管的输入输出波形如下图(通道1为输入波形,通道2为输出波形):

差动保护试验方法总结

数字式发电机、变压器差动保护试 验方法 关键词: 电机变压器差动保护 摘要:变压器、发电机等大型主设备价值昂贵,当他们发生故障时,变压器、发电机的主保护纵向电流差动保护应准确及时地将他们从电力系统中切除,确保设备不受损坏。模拟发电机、变压器实际故障时的电流情况来进行差动试验,验证保护动作的正确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数字式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我们知道,变压器、发电机的电气主保护为纵向电流差动保护,该保护原理成熟,动作成功率高,从常规的继电器保护到晶体管保护再到现在的微机保护,保护原理都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实现此保护的硬件平台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升级,使我们的日常操作维护更方便、更容易。传统继电器差动保护是通过差动CT的接线方式与变比大小不同来进行角度校正及电流补偿的,而微机保护一般接入保护装置的CT全为星型接法,

然后通过软件移相进行角差校正,通过平衡系数来进行电流大小补偿,从而实现在正常运行时差流为零,而变压器内部故障时,差流很大,保护动作。由于变压器正常运行和故障时至少有6个电流(高、低压侧),而我们所用的微机保护测试仪一般只能产生3个电流,因此要模拟主变实际故障时的电流情况来进行差动试验,就要求我们对微机差动保护原理理解清楚,然后正确接线,方可做出试验结果,从而验证保护动作的正确性。 下面我们以国电南京自动化设备总厂电网公司的ND300系列的发变组差动保护为例来具体说明试验方法,其他厂家的应该大同小异。这里我们选择ND300系列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中的NDT302型号作为试验对象。该型号的差动保护定值(已设定)见表1: 表1NDT302变压器保护装置保护定值单

差动保护总结

1、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工作原理 与线路纵差保护的原理相同,都是比较被保护设备各侧电流的相位和数值的大小。 由于变压器高压侧和低压侧的额定电流不相等再加上变压器各侧电流的相位往往不相同。因此,为了保证纵差动保护的正确工作,须适当选择各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及各侧电流相位的补偿使得正常运行和区外短路故障时,两侧二次电流相等。 2、变压器纵差动保护的特点 励磁涌流的特点及克服励磁涌流的方法 (1)励磁涌流: 在空载投入变压器或外部故障切除后恢复供电等情况下,变压器励磁电流的数值可达变压器额定6~8倍变压器励磁电流通常称为励磁涌流。 (2)产生励磁涌流的原因 因为在稳态的情况下铁心中的磁通应滞后于外加电压90°,在电压瞬时值u=0瞬间合闸,铁芯中的磁通应为-Φ m 。但由于铁心中的磁通不能突变,因此 将出现一个非周期分量的磁通+Φ m ,如果考虑剩磁Φ r ,这样经过半过周期后铁 心中的磁通将达到2Φ m +Φ r ,其幅值为如图8-6所示。此时变压器铁芯将严重饱 和,通过图8-7可知此时变压器的励磁电流的数值将变得很大,达到额定电流的6~8倍,形成励磁涌流。

(3)励磁涌流的特点: ①励磁电流数值很大,并含有明显的非周期分量,使励磁电流波形明显偏于时间轴的一侧。 ②励磁涌流中含有明显的高次谐波,其中励磁涌流以2次谐波为主。 ③励磁涌流的波形出现间断角。 表8-1 励磁涌流实验数据举例 条件 谐波分量占基波分量的百分数(%) 直流分 量 基波 二次谐 波 三次谐 波 四次谐 波 五次谐波 励磁涌流第一个周期 第二个周期 第八个周期 58 58 58 100 100 100 62 63 65 25 28 30 4 5 7 2 3 3 内部短路故障电流电流互感器饱和 电流互感器不饱 和 38 100 100 4 9 32 4 9 7 2 4 ①采用带有速饱和变流器的差动继电器构成差动保护; ②利用二次谐波制动原理构成的差动保护; ③利用间断角原理构成的变压器差动保护; ④采用模糊识别闭锁原理构成的变压器差动保护。 3、变压器——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 1、相位不同导致 2、CT变比不一致导致

RCS-915AB母差保护装置定检流程

220kV 变电站220kV母差保护定检 1、开工前准备 应具备与实际状况一致的图纸、资料,上次检验的记录、最新定值单、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二次回路措施票、合格的仪器仪表、工具和连接导线等。 检查装置的原理接线图(设计图)及与之相符合的二次回路安装图以及保护装置的原理和技术说明书等。以上技术资料应齐全、正确。查看图纸,明确二次回路的处理方案。根据设计图纸,到现场核对所有装置的安装位置及接线是否正确。 危险点分析: 1、典型安全技术措施及图纸如有错误,可能造成做安全措施时误跳运行设备 2、拆动二次接线如拆端子外侧接线,有可能造成二次交、直流电压回路短路、接地,联跳回路误跳运行设备 3、带电插拔插件,易造成集成块损坏 4、频繁插拔插件,易造成插件接插头松动 5、保护传动配合不当,易造成人员受伤及设备事故 6、拆动二次回路接线时,易发生遗漏及误恢复事故 7、漏拆联跳接线或漏取压板,易造成误跳运行设备 8、电流回路开路或失去接地点,易引起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 9、表计量程选择不当或用低内阻电压表测量联跳回路,易造成误跳运行设备 根据现场工作时间和工作内容落实工作票,工作票填写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在开工前发给运行值班人员 工作人员在工作前需要熟悉图纸、保护说明书以及试验仪器的使用方法 工作票负责人会同工作票许可人检查工作票上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经现场核查无误后,与工作票许可人办理工作票许可手续 向工作班成员唱票,说明危险点及注意事项,确认签字,正式开工。 2、工作步骤及工作中注意事项 对屏柜、保护装置、二次接线进行外观检查 安全措施: 1、在继电保护二次工作保护压板机设备投切位置确认单上记录压板位置后退出所有压板并投入置检修状态压板。 2、工作时根据图纸应认真核对回路接线,查清联跳回路电缆接线,如需拆头,应拆端子排内侧并用绝缘胶布包好,做好记录,以防误接、漏接 3、必须正确使用工器具及仪器仪表,所有电动工器具及带电仪器仪表零线必须可靠接地,以防外壳漏电引起低压触电事故 4、严禁交、直流电压回路短路或接地,交流电流回路开路 5、工作中应使用绝缘工具并戴手套 6、严禁漏拆联跳接线或漏取压板,防止误跳运行设备 7、严禁电流回路开路或失去接地点,防止引起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 8、严禁表计量程选择不当或用低内阻电压表测量联跳回路,防止误跳运行设备 回路处理:1、按照图纸断开跳闸回路、中央信号、录波信号、交流电源回路。电缆线头用绝缘胶布包好。 2、短接母联及各线路CT交流电流回路A/B/C/N各相后,拉开连片。

实验1二极管实验报告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_ 电子技术实验名称二极管半波整流实验 实验日期 2012 年 3 月 5 日 实验报告日期 2012 年 3 月 26 日 姓名____曾曦________学号___00__________ 小组成员名称___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模拟电路实验箱系统硬件电路结构和功能 2.掌握虚拟示波器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为了更好地掌握模拟电路实验箱各组成部件的硬件电路结构和功能,我们将设计一个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用虚拟万用表测量电压、电阻值,应用虚拟示波器测量波形。 三、实验环境 1.实验箱TD_AS 2.PC +虚拟仪器(万用表+示波器) 四、实验步骤(描述实验步骤及中间的结果或现象。在实验中做了什么事情,怎么做的,发生的现象和中间结果) 1.模拟电路实验箱系统硬件结构和功能 ·通用实验单元:基本放大电路、差动放大电路、集成运算电路、功率放大器、串联稳压电路、集成稳压电路。 ·恒压源单元:DC ① +~+12V、;~-12V、。 ② +12V、; -12V、。 ③ +5V、; -5V、; +、。 AC :、。 ·波形发生器单元:输出波形: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幅值:方波 Vp-p:0~12V。 三角波 Vp-p:0~12V。

正弦波 Vp-p:0~12V。 频率范围(四档):2Hz~20Hz、20Hz~200Hz、200Hz~2KHz、2KHz~80KHz。 ·直流信号源单元:两路~+、-5V~+5V 两档连续可调。 ·开关及显示:12组开关,8组显示灯。 ·元器件单元:包括电位器、电阻器、电容器、二极管。 ·可选配PAC开发板:PAC10、 PAC20 、PAC80。 ·可选配OSC虚拟仪器: 数字存储示波器、X-Y测量:双通道、实时采样率2MHz,存储深度16K。 数字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容、电压、电流。 2.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 3.用示波器测量波形图过程和结果

差动保护试验

谈差动保护试验 差动保护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采用在变压器、母线、短线路保护中。差动保护模拟试验起来比较难,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差动保护的电流回路比较多,两卷变压器需要高、低压两侧电流,三卷变压器需要高、中、低压三侧电流,母线保护需要更多;第二、差动保护的核心是提供给差动继电器或自动化系统差动保护单元差电流, 要求各电流回路的极性一定要正确,否则极性接错即变成和电流; 第三,差动保护的特性测试比较难。 传统的检验极性的方法是做六角图,但新投运的变压器负荷一般较小,做六角图有难度,还有,即便是六角图对也不能保证保护屏内接就正确(笔者曾发现过屏内配线错误,做六角图时,保护动作不正确)。曾经看到用人为加大变压器负荷的方法来准确地做出六角图的文章.如用投电容器来人为加大主变负荷,还有用两台变比不同的主变并列后产生环流来人为加大主变负荷。笔者认为以上方法与有关运行规程有矛盾:变压器并列变比相同,负载轻时不许投电容器都是运行规程明确规定的,就是试验没问题,在与运行人员的工作协调中也有难度。因此,以上方法不便采用。下面介绍我们的经验,我们只在二次回路上试验,不必人为加大主变负荷即可全面、系统地验证差动保护的正确性。

一、用试验箱从保护屏端子排加电流,检查保护屏内及保护单元的接线正确性 变压器的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接线,传统上都是和变压器绕组接线相对应的,即变压器绕组接成星形,相应电流互感器接成角形; 变压器绕组接成角形,相应电流互感器接成星形。这样,变压器各侧电流回路正好反相。现在的自动化系统差动保护单元有的继承了原来的接法,有的为了简化接线则要求各侧均为星形,这样对一般Y,D-11接线的变压器高压侧电流超前低压侧150°,接线系数为√3,这些差异由计算机来处理,最后差电流为零。 上面讨论了电流互感器接线类型,下面就做对保护屏加模拟电流来验证其接线是否正确的试验。如果为传统的接线方式,可以加反相的两路模拟电流(从一侧头进尾出后从另一侧尾进头出即可实现),如果各侧均是星接,则加高压侧超前低压侧150°的电流来模拟。现在的自动化系统差动保护单元都有差动电流显示,根据显示数据即可判定其接线正确性——若为两电流有效值之差则接线正确,若为两电流有效值之和电流则有极性接反,若为两电流和与差之间的数值则相位处理有错误。如果无差电流显示则只能靠动作与否来判断接线正确与否了,即不动作为正确,动作为不正确,试验时一定要吃透图纸,注意接线极性,可规定从某相(头)流入保护屏,从地(尾)流出保护屏为正方向。这样A、B、

模电实验报告二极管使用

模拟电路实验二——二极管实验报告 0 石媛媛 1、绘制二极管的正向特性曲线(测试过程中注意控制电流大小): 一开始,我用欧姆表测量了二极管电阻,正向基本无电阻,反向电阻确实是很大。 然后我们测量其输出特性曲线,发现很吻合: 1、在电压小于某一值时确实没有电流,之后一段电流很小(几毫安~几十毫安); 2、当二极管两端电压大于左右时电流急剧增大(后测试二极管正向压降约为),这个就是 其正向导通电压。二极管被导通后电阻很小,(图中可看出斜率很大,近似垂直)相当于短路。 3、当我们使电压反向,电流基本为零,但是当电压大于某一值(反向击穿电压)时电流又开始增大。 2、焊接半波整流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入输出波形,观察正向压降对整流电路的影响;

电路图: 方波正弦波 三角波 半波整流电路的效果:输出信号只有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这就把交流电变为直流电。这是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但是电的利用效率低,只有一半的线信号被保留下来。 3、焊接桥式整流电路,并用示波器观察其输入输出波形;

电路图: 桥式整流电路是全波整流,在电压正向与反向时,分别有两个管子处于正向导通区、两个管子在反向截止区,从而使输出电压始终同向。而且电压在整个周期都有输出,效率高。 但是发现桥式整流电路的输出信号(尤其是三角波时)未达到理想波形,应该是电路板焊接的焊接点不够牢固或其他问题导致信号的微失真。 5、使用二极管设计一个箝位电路,能把信号(0-10V)的范围限制在3V~5V之间: 设计的电路:

电路原理:当输入信号在0—4V时,4V>U1,二极管正向导通;输出电压稳定在4V左右当输入信号在4V—10V时,二极管反偏,相当于断路,此时电路由电源,1K电阻,51Ω电阻构成。因为要想使输出值小于5V,所以我选择了一个较小阻值电阻和一个大阻值电阻串联,这样51Ω电阻分压小,故输出电压一直小于5V,起到了钳位效果。 实验数据: 输入电压/V 输出电压/V 4 6 10 实验心得: 1、焊接心得:A、锡越少越牢固,不要在一点反复焊接,很容易使之前的焊点虚焊。 B、焊接前做好规划,把该点处要连的元件和导线尽量一次连好。 C、短距离连接可以用元件本身(如电阻两端的细锡线)或点连,长距离链接要用带皮的导线。 D、电源线正负要区分好颜色,方便后续操作。 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这次我们组因为焊接技术不到位,在一点出反复焊接,又丑又不牢靠从而在桥式整流电路的效果中出现误差的错误了。 2、对于数据的记录上感受更深入了。实验数据记录是为了得出实验结论的需要,没有确定 的比例,不需要事先给自己规定好每隔多少取值。比如二极管一开始我们取1V,2V,都没有什么电流,这段的数据就可以间隔很大的略记,而后面二极管被导通后,电流变化很快,这一段就要在小间隔下记录,才能绘制出理想的二极管输出曲线。 3、对于自己设计电路,我觉得首先要理解电路的功能,比如一开始我们就从网上找了很多 钳位电路的例子但是都是对交流电的,而在本次实验中,处理的应该是直流电,这就不适用了。第二,要好好学好模拟电路的课程,明白原理才能更好的设计。比如钳位中,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用到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以及一个固定电源的作用,知道了这些,设计变得更有目的,才能快而准确。 不过这次实验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惊喜,没想到自己设计的电路一下子就能工作了,体会到了工科学生那种在纸上演算,觉得原理上一定能实现,结果一做果然符合自己预期的快感。感觉很有成就感。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网络高等教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奥鹏学习中心 层次:专科起点本科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 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的实际结构,工 作原理、基本特性; 2. 学习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实验电路 1.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2.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三、预习题 1.过流继电器线圈采用_串联_接法时,电流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流值读出;低压继电器线圈采用__并联 _接法时,电压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压值读出。(串联,并联) 2. 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 答:1.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小电压称为返回电压;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大电压称为动作电压;返回电压与动作电压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2.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称为动作电流;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称为返回电流;返回电流与动作电流之比称为返回系数。 四、实验内容 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 表一过流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 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 表二低压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

五、实验仪器设备 六、问题与思考 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答:由于摩擦力矩和剩余力矩的存在,使得返回量小于动作量。根据返回力矩的定义,返回系数恒小于1.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 答:返回系数是确保保护选择性的重要指标,让不该动作的继电器及时返回,使正常运行的部分系数不被切除。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 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躲开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一般能保护相邻线路。在下一条相邻线路或其他线路短路时,电流继电器将启动,但当外部故障切除后,母线上的电动机自启动,有比较大的启动电流,此时要求电流继电器必须可靠返回,否则会出现误跳闸。所以过电流保护在整定计算时必须考虑返回系数和自起动系数,以保证在上述情况下,保护能在大的启动电流情况下可靠返回。电流速断的保护的动作电流是按躲开线路末端最大短路电流整定的,一般只能保护线路首端。在下一条相邻线路短路时,电流继电器不启动,当外部故障切除后,不存在大的启动电流情况下可靠返回问题 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实验

实验二 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二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外形及引脚识别方法。 2.熟悉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类别、型号及主要性能参数。 3.掌握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极性及其性能的好坏。 二、实验仪器 1.万用表 2.不同规格、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若干。 三、实验步骤及内容 1.利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 (1)鉴别正负极性 万用表及其欧姆档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E为表内电源,r为等效内阻,I为被测回路中的实际电流。由图可见,黑表笔接表内电源的正端,红表笔接表内电源的负端。将万用表欧姆档的量程拨到100 ? R或K R1 ?档,并将两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端如图所示,即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则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状态,因而呈现出低电阻,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通常小于几千欧。反之,若将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则二极管被反向偏置,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将达几百千欧。 电阻小电阻大 (2)测试性能 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此电阻值一般在几千欧以下为好。通常要求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将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出反向电阻。一般要求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大于二百千欧以上。 若反向电阻太小,则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作用。如果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表明管子已断路;反之,二者都为零,表明管子短路。 2.利用万用表测试小功率晶体三极管 ( 1)判定基极和管子类型 由于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分别是两个PN结,而PN结的反向电阻值很大,正向电阻值很小,因此,可用万用表的100 ? R或K R1 ?档进行测试。先将黑表笔接晶体管的某一极,然后将红表笔先后接其余两个极,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小,则黑表笔接的为NPN型管子基极,如图所示,若测得电阻都很大,则黑表笔所接的是PNP型管子的基极。若两次测得的阻值为一大一小,则黑表笔所接的电极不是三极管的基极,应另接一个电极重新测量,以便确定管子的基极。

实验二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二 二极管和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晶体二极管、三极管的外形及引脚识别方法。 2.熟悉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类别、型号及主要性能参数。 3.掌握用万用表判别二极管和三极管的极性及其性能的好坏。 二、实验仪器 1.万用表 2.不同规格、类型的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若干。 三、实验步骤及内容 1.利用万用表测试晶体二极管 (1)鉴别正负极性 万用表及其欧姆档的内部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图中E 为表内电源,r 为等效内阻,I 为被测回路中的实际电流。由图可见,黑表笔接表内电源的正端,红表笔接表内电源的负端。将万用表欧姆档的量程拨到100?R 或K R 1?档,并将两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端如图所示,即红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则二极管处于正向偏置状态,因而呈现出低电阻,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通常小于几千欧。反之,若将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而黑表笔接二极管的负极,则二极管被反向偏置,此时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将达几百千欧。 电阻小电阻大 (2)测试性能 将万用表的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得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此电阻值一般在几千欧以下为好。通常要求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愈小愈好。将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二极管负极,可测出反向电阻。一般要求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应大于二百千欧以上。 若反向电阻太小,则二极管失去单向导电作用。如果正、反向电阻都为无穷大,表明管子已断路;反之,二者都为零,表明管子短路。 2.利用万用表测试小功率晶体三极管 (1)判定基极和管子类型 由于基极与发射极、基极与集电极之间,分别是两个PN 结,而PN 结的反向电阻值很大,正向电阻值很小,因此,可用万用表的100?R 或K R 1?档进行测试。先将黑表笔接晶体管的某一极,然后将红表笔先后接其余两个极,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小,则黑表笔接的为NPN 型管子基极,如图所示,若测得电阻都很大,则黑表笔所接的是PNP 型管子的基极。若两次测得的阻值为一大一小,则黑表笔所接的电极不是三极管的基极,应另接一个电极重新测量,以便确定管子的基极。

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国测GCT-100/102差动保护装置采用的是减极性判据,即规定各侧均已流出母线侧为正方向,从而构成180度接线形式。 1. 用继保测试仪差动动作门槛实验: 投入“比率差动”软压板,其他压板退出,依次在装置的高压侧,低压侧的A ,B ,C 相加入单相电流0.90A ,步长+0.01A ,观察差流,缓慢加至差动保护动作,记录动作值。 说明: 注意CT 接线形式对试验的影响。 若CT 接为“Y-△,△-Y 型”,则在系统信息——变压器参数项目下选择“Y/D-11”,此时高侧动作值为:定值×√3,即1.73动作,低测动作值为定值,即1.00动作 若CT 接为“Y-Y 型”,则在系统信息——变压器参数项目下选择“无校正”,此时高低侧动作值均为定值,即1.00动作 2. 用继保测试仪做比率差动试验: 分别作A ,B ,C 相比率差动,其他相查动方法与此类似。 以A 相为例,做比率差动试验的方法:在高,低两侧A 相同时加电流(测试仪的A 相电流接装置的高压侧A 相,B 相电流接装置的低压侧A 相),高压侧假如固定电流,角度为0度,低压侧幅值初值设为x ,角度为180度,以0.02A 为步长增减,找到保护动作的临界点,然后将x 代入下列公式进行验证。 0Ir Ir Id Id k --= 其中: Id :差动电流,等于高侧电流减低侧电流 Id0:差动电流定值 Ir :制动电流,等于各侧电流中最大值 Ir0:制动电流定值 K :制动系数 例如: 定值:Id0=1(A ); Ir0=1(A ); K =0.15 接线:测试仪的Ia 接装置的高压侧A 相,Ib 接装置的低压侧A 相 输入:Ia =∠0 o5A Ib =∠180 o5A 步长Ib =0.02A 试验:逐步减小Ib 电流,当Ib=3.4A 时装置动作。 验证:Id =5-3.4=1.6A Id0=1A Ir =5A Ir0=1A 15.04 6.0151)4.35(==---=k 3. 用继保测试仪做差动速断试验 投入“差动速断”压板,其他压板退出。依次在装置的高压侧,低压侧的A ,B ,C 相加入单相电流9.8A ,每次以0.01A 为步长缓慢增加电流值至动作,记录动作值。 例如:

母线差动保护测试

下面以RCS-915AB 微机母线保护的母差保护为例,介绍用“差动保护”菜单自动测试比率差动保护。 由于母线的作用是汇集和分配电能,在潮流分布中,如果我们把母线看成一个节点的话,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流进节点的电流应该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这就是母线保护的基本原理。所谓的差流,是流进母线的电流和流出母线的电流之差。当母线正常运行(或区外故障)时,流进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差流为0母线保护不会动作;当母线区内故障时,故障电流应该是全部流进母线而没有流出的电流(理想情况),这时流进母线的电流就不等于流出母线的电流,差流不为0,不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母线保护应该动作。国内的微机型保护就是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为基本依据构成的差动保护。 2-1 母线区外(区内)故障 投上保护屏上“投母差”压板,整定定值控制字中“投母差保护”置1。 RCS915A母差的差动回路包括母线大差回路和各段母线小差回路,大差是指除母联开关和分段开关外所有支路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某段母线的小差是指该段母线上所连接的所有支路电流所构成的差动回路。其保护原理可简单归纳为“大差启动,小差选择”。 RCS915母差装置对TA极性要求支路TA同名端在母线侧,母联TA同名端在I母侧。因此试验时如I母元件与母联TA顺极性加入电流,表明I母区内故障;反之,则表明I母区外故障。试验要求对TA极性有深刻认识,理清各种故障下I、II母元件和母联开关二次电流的流向关系对于调试的正确接线将很有帮助。 1、区外故障

试验方法:短接元件1的I 母刀闸位置和元件2的II 母刀闸位置接点,将元件2TA 与 母联TA 同极性串联,再与元件1TA 反极性串联,模拟母线区外故障。通入大于差动起动高定值的电流,加入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入的故障电压。试验结果:保护起动而不出口,在端子排上测得I 、II 母上所有间隔及母联开关出口跳闸回路不接通,无动作信号。电流接线如图: 图2.2.1 母线区外故障接线图 2、 区内故障 短接元件1的I 母刀闸位置和元件2的II 母刀闸位置接点; (1) I 母故障 试验方法:将元件1TA 、母联TA 和元件2TA 同极性串联,模拟I 母区内故障。通入大于差动起动高定值的电流,加入保证母差电压闭锁条件开入的故障电压,时间返回接点接于I 母出口回路。试验结果:保护动作跳I 母,分别投上各元件出口跳闸压板,在端子排上测得II 母上所有间隔出口跳闸回路不接通,I 母上所有间隔及母联开关出口跳闸回路接通,信号正确。记录下I 母差动动作时间。 RCS-915A 屏 微机测试仪 母联TA 1#元件TA 2#元件TA

差动保护试验方法

变压器、发电机的电气主保护为纵向电流差动保护,该保护原理成熟,动作成功率高,从常规的继电器保护到晶体管保护再到现在的微机保护,保护原理都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实现此保护的硬件平台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在不断升级,使我们的日常操作维护更方便、更容易。传统继电器差动保护是通过差动CT的接线方式与变比大小不同来进行角度校正及电流补偿的,而微机保护一般接入保护装置的CT全为星型接法,然后通过软件移相进行角差校正,通过平衡系数来进行电流大小补偿,从而实现在正常运行时差流为零,而变压器内部故障时,差流很大,保护动作。由于变压器正常运行和故障时至少有6个电流(高、低压侧),而我们所用的微机保护测试仪一般只能产生3个电流,因此要模拟主变实际故障时的电流情况来进行差动试验,就要求我们对微机差动保护原理理解清楚,然后正确接线,方可做出试验结果,从而验证保护动作的正确性。 下面我们以国电南京自动化设备总厂电网公司的ND300系列的发变组差动保护为例来具体说明试验方法,其他厂家的应该大同小异。这里我们选择ND300系列数字式变压器保护装置中的NDT302型号作为试验对象。该型号的差动保护定值(已设定)见表1: 表1NDT302变压器保护装置保护定值单

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微机差动保护的算法原理(三相变压器)。这里以Y/△-11主变接线为例,传统继电器差动保护是通过把主变高压侧的二次CT接成△,把低压侧的二次CT接成Y型,来平衡主变高压侧与低压侧的30度相位差的,然后再通过二次CT 变比的不同来平衡电流大小的,接线时要求接入差动继电器的电流要相差180度,即是逆极性接入。具体接线见图1: 图1 而微机保护要求接入保护装置的各侧CT均为Y型接线,显而易见移相是通过软件来完成的,下面来分析一下微机软件移相原理。ND300系列变压器差动保护软件移相均是移

二极管限幅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设计和探究二极管限幅电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限幅电路的构成 2、掌握限幅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3、测量限幅电路的传输特性 二、实验仪器 1、双踪示波器 2、直流源 3、函数发生器 4、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箱 三、实验原理和装置图 1、二极管下限幅电路 在下图所示的限幅电路中,因二极管是串在输入、输出之间,故称它为串联限幅电路。图中,若二极管具有理想的开关特性,那么,当i u 低于E 时,D 不导通,o u =E ;当u i高于E 以 后,D 导通, o u =i u 。该限幅器的限幅特性如图所示,当输入振幅大于E 的正弦波时,输 出电压波形见。可见,该电路将输出信号的下限电平限定在某一固定值E 上,所以称这种限幅器为下限幅器。如将图中二极管极性对调,则得到将输出信号上限电平限定在某一数值上的上限幅器。 D R E u i u O t E u O u i t E u i u O 幅限特性 2、二极管上限幅电路 在下图所示二极管上限限幅电路中,当输入信号电压低于某一事先设计好的上限电压时,输出电压将随输入电压而增减;但当输入电压达到或超过上限电压时,输出电压将保持为一个固定值,不再随输入电压而变,这样,信号幅度即在输出端受到限制。 D R E u O t E u O u i t E u i

3、 二极管双向限幅电路 将上、下限幅器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如图所示的双向限幅电路。 D1R E u O u i t E u i D2E E t u O E E 四、实验内容 1、实验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2、观察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波形并记录,测试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即进行传输特性测试并记录。 3、对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五、数据记录 A : -3.751V -2.145V -1.140V 1.340V 2.279 5.525 7.726 B: -2.547V -2.145V -1.139V 1.340V 2.279 5.429 5.563 六、数据处理和实验结论 1.这些数据都几乎一样,没什么太大差别。 2.结论:二极管最基本的工作状态是导通和截止两种。 信号幅度比较小时的电路工作状态,即信号幅度没有大到让限幅电路动作的程度,这时限幅电路不工作。 信号幅度比较大时的电路工作状态,即信号幅度大到让限幅电路动作的程度,这时限幅电路工作,将信号幅度进行限制。 第三小组: 时间: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

二极管实训报告

实训报告1 《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2节课 [ 岗位描述] 实际工作中,电子元器件检测是第一道电子产品质量控制点。一般大中型电子企业都设 有专门从事电子元器件检测的部门。因此掌握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技能,即可胜任电子 企业质量检测部门相关岗位。 [ 实训目的 ] 1. 掌握普通二极管的识别与简易检测方法。 2.掌握专用二极管的识别与简易检测方法。 [ 实训器材 ] 表1 1.普通单色二极管的检测: a.正向导通电压1.5-2.5v.外加电压越大越亮。注意实际电压不能使led超过其最大工 作电流。 b. 检测时,要用r×10k挡(因内电池电压为9v),方法同普通二极管,只是正向电大 得多,甚至测量时还微微发光。 2.稳压二极管的检测: a.工作在反压状态,具有稳压作用,检测方法同普通二极管。 b.不同处:用r×1k挡测反向电阻很大,换用r×10k, 其反向电阻减小很多。若换挡电 阻基本不变,说明是普通二极管。变化则为稳压二极管。[ 原理 ] 使用r×10k挡内电池9v, 若稳压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比<9v,则因击穿而电阻减小很多。而普通二极管反向击穿电压 比普通管大得多,不会击穿。 3.普通光电二极管的检测: a.光电二极管工作在反向偏置状态。 b.无光照时,光电二极管与普通管一样,反向电流小,反向电阻大(几十兆以上);有光 照时,反向电流明显增加,反向电阻明显减小(几千-几十千),反向电流与光照成正比。检 测有无光照电阻相差很大。检测结果相差不大说明已坏或不是光电二极管。 [ 实训步骤 ] 1.普通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在下表中填好检测结果。 【注意】a.塑封白环一端为负极,玻璃封装黑环一端为负极。 b.检测时两手不能同时接 触两引脚,表至于r×1k挡,并欧姆调零。调零时间不能太长。c.读数要用平面镜成像规律。 2.专用二极管的识别与检测。在下表中填好测量结果。 【注意】a.测试发光二极管,应用r×10k挡并调零。b.测稳压二极管时,用r×1k或r ×10k,分别测反向电阻。如果稳压值大于9v就测不出来,另外查资料。(?)c.测光电 二极管时要遮住受光窗,接受光时,光线不能太强,否则会损坏二极管的。 3.实训结束,整理好本次实训器材、仪表,清理工作台,打扫实训室。 [ 思考题 ] (1)如何判断硅二极管、锗二极管? (2)查资料,总结硅、锗二极管分别适合什么场合? (3)查资料找出本次实训用二极管可替代的进口二极管管型、进口二极管可替代的国 产 管型。 [ 实训总结性练习 ] (1)对实训数据进行总结归纳,判断二极管的好坏。(2)说说如何用数字万用表检 测二极管。(3)填写下表3. 实训评价表 篇二:晶体二极管实验报告 实验一晶体二极管特性分析 1.根据图示电路图,在multisim中进行仿真分析,得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伏安特性曲线如下: 2.根据图示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在multisim 中进行仿真分析,得到输出电压随不同

1#主变差动保护试验报告

继电保护检验报告 设备名称:主变差动保护开关编号:510、410 安装地点:继保室检验单位:山东送变电工程公司负责人:刁俊起试验人员:王振 检验性质:新安装检验 试验日期:2012.11.24 报告编写:刁俊起 校核: 审核: 风雨殿风电场RCS-9671CS变压器差动保护装置检验报告 (新安装检验) 试验日期: 2012年11月24日1装置铭牌及参数检查: 直流电压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出厂编号出厂年月生产厂家220V 57.7V 5A E54D82 2013年08月南瑞电气

2外观、机械部分及接线检查 装置外观无破损,划伤,机箱及面板表面处理、喷涂均匀,字符清晰,紧固件无缺损,安装牢固,接线正确可靠。 3绝缘及耐压试验: 按下表测量端子进行分组,采用1000V摇表分别测量各组回路对地及各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值均应大于10MΩ。 在保护屏端子排处将所有电流、电压及直流回路的端子连在一起,并将电流、电压回路的接地点解开。整个回路对地施加工频电压为1000V、历时为1分钟的介质强度试验,试验过程中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项目 绝缘电阻(MΩ)工频耐压试验(V)技术要求试验结果技术要求试验结果 直流回路对地 ≥10 86 1000 用2500V摇 表代替,耐 压1分钟通 过 交流回路对地83 1000 开入回路对地89 1000 开出回路对地89 1000 直流对交流回路79 1000 直流对开入回路88 1000 直流对开出回路74 1000 交流对开入回路92 1000 交流对开出回路86 1000 开入对开出回路88 1000 4工作电源检查 (1)直流电源缓慢上升时的自启动性能检验。 直流电源从零缓慢升至80%额定电压值,此时逆变电源插件应正常工作,逆变电源指示灯都应亮,保护装置应没有误动作或误发信号的现象,(失电告警继电器触点返回)。 检查结果合格 (2)拉合直流电源时的自启动性能。 直流电源调至80%额定电压,断开、合上检验直流电源开关,逆变电源插件应正常工作(失电告警继电器触点动作正确)。 检查结果合格 (3)工作电源输出电压值及稳定性检测 保护装置所有插件均插入,分别加80%、100%、110%的直流额定电压,电源监视指示灯、液晶显示器及保护装置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测量电源输出电压值如下: 输出电压+5V +12V +24 V 空载误差±1%以内±5%以内±8%以内 80%额定电压 4.99V 11.87V 23.86V 100%额定电压 5.03V 12.01V 23.92V 110%额定电压 5.12V 12.15V 24.12V 5初步通电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