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

初中物理《声现象》单元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

1(青海)1.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答案:D

2(南通)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成为声源

B.隔声、吸声和消声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听声辨人主要是由于声音的响度不同

D.空气传声是空气形成的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答案:D

3(镇江市)2.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视机上的“音量”按钮是用来调节音调的(镇江市)

B.教室周围植树是在传播途中控制噪声

C.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D.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表明声音具有能量

答案:A

4(牡丹江)2.(2分)(20?牡丹江)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B.桌子可以传声

C.医生用听诊器诊病是利用声传递能量

D.“禁止鸣笛”可以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信息.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声现象.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即可以传递信息页可以传递能量;

控制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和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解答:解: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媒介,故B正确;

C、听诊器可以让医生判断病人的状况,所以此时的声音传递的是信息;故C错误;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多个声学的知识点,是中考的常见题型,需要认真对待.

5(自贡)1.(2分)(20?自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空气才能传播声音 B.物体振动速度越慢,声音越小

C.任何时候歌声总是使人喜欢的 D.对着障碍物说话,可能会听到回声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噪声及来源..

专题:声现象.

分析: 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B、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

C、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等的一切声音,都称之为噪声;

D、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人耳能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

解答: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是只有空气才能传播声音,故A错误;

B、物体振动速度越慢,音调越低,故B错误;

C、歌声有时候使人喜欢的,但有时候会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休息,那就是噪声,故C错误;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由v=可得,s=vt=340m/s××0.1s=17m.

则声源与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时.可能会听到回声,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涉及到了声音的传播条件,回声,噪声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声学综合题.

6 (锦州)2.(2分)(20?锦州)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是为了减弱噪声

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专题:声现象.

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噪声监测设备是用来监测噪声的强弱;

(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4)发声体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一般不同.

解答:解:A、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噪声监测设备是用来监测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故B错误,符合题意;

C、设立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声纹锁”是通过音色控制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7(济南)5.(2分)(20?济南)地震前,地下的地层岩石运动或断裂会产生次声波.某些动物会接收到并做出反应.如图是几种动物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其中能提前感受到地震的动物是()

A.狗 B.猫 C.蝙蝠 D.海豚

考点:超声波与次声波..

专题:声现象.

分析: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分析表格数据,看哪种动物的听觉频率在此范围之内,即是符合要求的动物.

解答:解:因为地震产生的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而图中的狗听觉频率是15Hz~50000Hz,正是在此范围之内,所以狗会有较为明显的反应;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次声波的频率,结合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即可判断哪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

8(宿迁)1.(1分)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C

9(沈阳)2、如图1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音调

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色

答案: A

(丹东)2.有关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m/s

C.戴防噪声耳罩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答案:D

(齐齐哈尔)2.(2分)(20?齐齐哈尔)下列声现象的叙述中与图中情景不相符的是()

A.拨动琴弦发出悠扬的琴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C.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

D.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考点:声音的综合利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声现象.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

(3)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4)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尺子发出声音的音调与尺子振动快慢有关,当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故B正确;

C、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C错误;

D、北京动物园的“隔音蛟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考查声音的综合利用,要求学生对声音及其特性,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等知识点全面掌握.

(遵义)2.(3分)(20?遵义)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们能区分小提琴和钢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B.听到上课铃声,同学们开始做上课准备,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在紧邻居民住房的告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声现象.

分析:(1)根据音色定义去分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①物体发生振动;②介质向外传声;③良好的听觉器官;④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⑤有足够的响度;

(4)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①在声源处;②在传播过程中;③在人耳处.

解答:解:A、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A错误;

B、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听到上课铃声,是铃声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B 正确;

C、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00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C错误;

D、在紧邻居民住房的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的,故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比较简单.

(娄底)6.(2分)(20?娄底)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

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音色;声与能量.

专题:定性思想.

分析:解答本题需要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听到声音的条件

包括声源、介质、人耳;声音的利用包括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通过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所以A 正确;

B、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音色是不同的,我们就是靠音色来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所以B正确;

C、听到声音的条件必须满足:一要有发声体振动产生声音,二要有介质传播声音,三要有良好的听觉器官.除此以外,声音的频率还必须在20Hz~20000Hz之间,声音要有一定的响度,只有具备这几个条件,我们才能听到声音.所以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就能听到声音,C不正确;

D、外科医生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这是利用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所以D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有关声音的一些知识,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是一道好题.

(凉山州)1.(3分)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和激光都能传播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声源处控制噪音

C.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

专题:声现象.

分析: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激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防治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传播中和人耳处三个;

C、声音可以传递能量也可以传递信息;

D、声纹锁是通过辨别音色来打来的.

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而激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A 错误;

B、住宅安装双层玻璃窗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音,故B错误;

C、利用“超声波”除去体内结石是利用声能传递能量,故C正确;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基本知识点,难度不大,但要求我们对相关的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与实例相结合.

15(来宾)9.(3分)(20?广西)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C.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音色;声与能量.

专题:声现象.

分析: A、听到声音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发声体、声音传播的介质、健康的耳朵.

B、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C、声音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D、人们利用发声体的固有属性﹣﹣音色来判断发声体的种类.

解答:解:A、我们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声源的振动通过媒介传到我们的耳朵.如果只有声源,没有传声介质或听觉器官,是听不到声音的,故A错误.

B、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故B正确.

C、超声波具有较高能量,超声波粉碎“结石”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工作的,故C 正确.

D、“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色判断出来的,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了声音的三特性、噪声的控制和声音的利用等多个声现象有关的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综合试题.

16(哈尔滨)1.(20年哈尔滨)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源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响度会越大

B.人们利用超声波的反射制成的声呐可以测海底深度

C.主要交通道路上设置的噪声强度显示仪可以消除噪声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lm/s

答案:B

17 (兰州)2.(20年兰州市)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在不同物质中声速均为340m/s

C.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音色相同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答案】:D

18 (梅州) 2.(20年广东省梅州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大

B.不振动的物体也能发出声音

C.在街头设置噪声检测仪,可有效阻断噪声的传播

D.用超声波去除人体结石,是应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

【答案】:D

19(龙东)3.下列有关声的现象,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振动产生的

C.真空不能传声

D.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旋钮实质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答案:C

20(永州)2.(2分)端午节我市多地举行了龙舟赛,比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比赛中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答案:A

21(资阳真)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四幅图中说法错误

..的是

A.宇航员在进行太空行走时不能直接听到同伴说话的声音是因为声音无法在太空中传播

B.小明练琴前调整琴弦松紧程度的目的是调节琴声的响度

C.美海军通过“蓝鳍金枪鱼”的预定位声纳系统搜寻马航失联飞机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

D.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答案:B

22(?武汉)1.(3分))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回声测距离的应用;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2)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3)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

解: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意音叉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A错误;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故B错误;

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故C正确.

D、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防止噪声的途径,回声的应用,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难度不大,是一道声学综合题.

23(南宁)2、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我们是根据音调来分辨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B、在城市道路两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利用超声波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D、同学们能听到上课老师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D

24(岳阳)2.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声音在空气传播最快

C. 击鼓时力度越大,音调越高

D. 乐器发出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

答案:A

25(陕西)2.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答案:B

26(达州)9、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消声来控制噪声的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我们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案:A

27(长沙)16、20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

B.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C.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

D.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答案:C

28(咸宁)2.下面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B.语音识别系统主要是辩别声音的音调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能被反射

D.道路边噪声隔离墙是在发源地减弱噪声

答案:C

29(天津)1.(3分)(20?天津)生活中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专题:声现象.

分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

解答:解:“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

故选B.

点评: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30(荆州)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波是电磁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发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烛"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C.听众在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响度不同

D.次声波的频率很高,所以人耳不能直接听到

答案:B

31(巴中)2.(2分)(20?巴中)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32(北京).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玻璃不能传播声音

B.用不同种乐器演奏同一乐曲,这几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不同

D.在靠近居民区的高架路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减小噪声对居民区的影响答案:D

33(滨州)2、依据你所学的声现象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越宏亮,在空气中的传播就越快

C.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

答案:C

34(鄂州)16.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透明板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超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人们根据响度来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答案:C

35 (孝感)17.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传播

B.好朋友的声音与陌生人的声音是由音调来分辨的

C.声音的响度越大,在空气中传播速度越大

D.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

答案:D

36(益阳)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根据声音的响度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B.发生雷电时,震天的雷声是通过电流传播的

C.在教学楼前后植树是在声源处减弱外来的噪声

D.超声波清洗机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答案:D

37 (成都)7.(2分)(20?成都)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C

38 (成都)4.(2分)(20?成都)20年6月23日,王亚平老师太空授课及地面课堂的实况直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C

39(泰州)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B.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声音叫超声波C.音色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D.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答案:D

40(武汉)9、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意音叉是为了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B.人们可以用声学仪器接收到超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探测车后的障碍物

D.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阻断噪声传播

答案:C

41(山西)2、20年5月第十七届科博会在北京召开中外多款智能机器人齐亮相,如图是幼教机器人正和小朋友比赛背唐诗,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机器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能区分机器人和小朋友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

D.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 x 1m/s

答案:C

42(呼和浩特)3、关于声现象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旋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B.“女高音”歌唱时比“男高音”响度大

C.钢琴发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 m/s

答案:C

43(20泰安)4、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答案:4、D

44 (菏泽) 2.(20年山东菏泽)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

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

答案:D

45 (南充)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答案:C

46(德州)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C“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音色好

D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答案:C

二填空题

47(抚顺).(3分)小明家附近广场音乐声过大影响了居民正常生活,这里的声音是由音箱中纸盆的产生的,声音大是指声音的(选填“音调”或“响度”)大,经过居委会的协调,该音乐的播放者将音量调小了些,这是在减弱噪声.

答案:振动;响度;声源处

48(云南).(2分)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公路两旁的噪声是在(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答案:振动;传播途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