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第二学期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试题

2016-2017第二学期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试题
2016-2017第二学期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试题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大二年级《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期末测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食品安全:

2、ADI :

3、食源性疾患:

4、GMP :

5、QS 认证:

1.世界卫生组织简称( )

A .WHO

B .WTO

C .GMP

D .CAC

2.下列物质是防腐剂的为( )。 A .苯甲酸 B .二丁基羟基甲苯 C .亚硝酸钠 D .亚硫酸钠

3.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的英文缩写是( )。 A .MNE B .ADI C .SSOP D .LD 50

4.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 )。 A .工业的“三废” B .化肥 C .生活垃圾 D .生物污染 5.下列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 A .苏丹红 B .吊白块 C .紫胶红 D .酸性橙

6.食品风险分析的构成中,属于食品风险分析的核心和基础的是( )。

A 、风险管理

B 、风险交流

C 、风险预测

D 、风险评估 7.下列不属于GMP 的4M 管理要素的是( )

系 班级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A.原料

B. 原理

C. 厂房设备

D. 方法

8.人类终生每日摄入受试物后对机体不产生任何已知不良效应的

剂量是指( )。

A.动物最大无作用剂量

B.人体每日容许摄入量

C.一日食物中总容许量

D.食物中最高容许量

9. 以下食品相对不易造成人体中毒的是( )。

A.发芽马铃薯

B.苦杏仁

C.食蕈

D.秋刀鱼

10.下列属于食品化学性污染的是( )

A.微生物

B.重金属

C.放射性污染

D.虫卵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作为抗氧化剂的食品添加剂BHT是()的简称。

2、HACCP的七个基本原理是()、()、

()、()、()、()、()。

3、防止食品腐败变质的的措施主要有()、()、()、()和()。

4、发芽马铃薯中含有一种对人具毒性的生物碱是()。

5、中国目前推广的农产品认证有()、()、

和(),其中()的质量标准最高。

6、中国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由国家基本法律、()和

()构成的食品法律法规体系。

7、ISO9000的实施包括ISO9000的建立、()、检查和改进以及()四个步骤。

1、食品中有亚硝酸盐等含量超标对人体有害。()

2、化学添加剂中不包括防腐剂。()

3、化学药剂污染残留对食品卫生有一定的影响。()

4、化学添加剂中包括防腐剂、抗氧化剂、护色剂、漂白剂等。()

5、食品在生产及包装过程中污染食品的渠道有:一次污染和二次

污染。()6、食品中的添加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而加入的

外来化合物。()7、常用的食品包装材料有四种。()

8、兽药残留是指动物产品的任何可食部分所含兽药的母体化合物及(或)其代谢物,以及与兽药有关的杂质。()

9、没有腐败变质的食品就没有受到生物性污染。()

10、认证认可机构可以是政府职能部门机构,也可以是民间机构、组织。()

五、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食品风险分析的内容。(5分)

2、如何区别食品添加剂与非食用物质?(5分)

3、为什么说没有绝对安全的食品?你如何理解食品的安全性?(10分)

4、简述GMP、SSOP、HACCP之间的关系。(10分)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是食品检测专业课之一。 本课程应先修高等数学,应用概率统计,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后进行。 该课程是为食品生产和经营管理直接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内容之一,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更是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研究与相关知识普及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学习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有助于人们认识现代社会质量含义和质量竞争的方式与特点,有助于保证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与安全,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与社会安定,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竞争力,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推动食品贸易的发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只有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质量开拓市场,以质量巩固市场,才能取得丰厚的利润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以现代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科学的观点,系统阐述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重点介绍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基础,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控制与数理统计方法、质量的经济性与质量成本管理、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检验管理等内容。同时,还介绍现代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的新方法和发展动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现代社会质量含义和质量竞争的方式与特点,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与食品企业相关的产品设计、生产、商贸流通和管理等工作服务。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食品检测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是为食品生产和经营管理直接服务的一门应用科学。“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内容之一,特别在我国加入WTO后,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更是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因此,对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研究与相关知识普及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学习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有助于人们认识现代社会质量含义和质量竞争的方式与特点,有助于保证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与安全,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与社会安定,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产品及服务的质量竞争力,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益,推动食品贸易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网络信息化的发展,如何保证并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已成为食品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只有加强质量安全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质量安全开拓市场,以质量巩固市场,才能取得丰厚的利润和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的管理。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处理食品生产与流通中的质量问题。 四、理论教学安排及学时分配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试题库

质量知识试题库 一、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了保证满意的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 (× ) 2.散布图的简单象限法中,对角象限区域内点数N Ⅰ+N Ⅲ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实验报告

实验1 工序能力调查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数据的抽样方法以及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熟练操作Minitab软件,掌握统计分析图形的绘制,理解工序不合格品率与工序能力指数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 装有Minitab软件的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 实验内容: 收集待分析质量数据50组,用Minitab软件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绘制相关分析图形,并根据分析结果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 实验步骤: 在4M1E条件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收集待分析质量数据50组。 1.用Minitab软件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分布规律和变化趋势,进行正态性检验); 2.用软件绘制相关分析图形并根据分析结果估算工序不合格品率。 四、实验结果 1.绘制直方图;

2.分布形状拟合; 如上图所示,成份C的数据分布曲线是近似正态分布。 3.成份C的数据变化趋势分析 4.工序能力

5.估计工序不合格品率 p=2-Ф[3C p(1+k]-Ф[3C p(1-k]=2-0.934389-0.855587=0.210024 实验2 工序质量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质量控制图的原理及绘制方法,掌握控制图的判异准则,学会根据控制图对工序状态进行判断。 二、实验仪器 装有Minitab软件的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内容: 利用实验一收集数据,对其进行分组数据分组,应用Minitab的Control Chart模块,绘制工序控制图(xbar-s)并根据控制图对工序状态进行判断。 该钢铁公司内部采取以下判异准则来检验异常原因: 检验1:有1 个点离开中心线的距离超过3 倍标准差 检验2:连续7 个点在中心线的同一侧 检验3:连续7 个点有上升趋势或下降趋势 实验步骤: 1.收集50组车轴钢成份(C、Si、Mn、P、S、Al)化验数据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说明 (2014-5-5征求意见稿)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为确保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对实施GB/T 22000-2006(ISO 22000:2005, IDT)认证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下称为“FSMS”)认证机构实施评审和认可的一致性,指导申请和获得认可的FSMS认证机构理解和实施认可规范要求,特制定本文件。 1.2 本文件是对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规范的补充和必要说明,适用于CNAS对FSMS认证机构的认可。 本文件R部分和C部分分别是对相关认可规则和认可准则的补充和说明。本文件G部分是对相关认可准则的应用指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以下引用的文件,注明日期的,仅引用的版本适用;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CNAS-CC0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CNAS-CC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000-2008和GB/T 27000-2006中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FSMS认证机构认可规范的构成 4.1 CNAS-RC01《认证机构认可规则》是FSMS认证机构认可活动的基本程序规则; CNAS-CC01《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是FSMS认证机构的基本认可准则; CNAS-CC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要求》是FSMS认证机构的专用认可准则。 4.2 其他适用的认可规则包括: a) CNAS-R01《认可标识和认可状态声明管理规则》; b) CNAS-R02《公正性和保密规则》; c) CNAS-R03《申诉、投诉和争议处理规则》; d) CNAS-RC02《认证机构认可资格的暂停与撤销规则》; e) CNAS-RC03《认证机构信息通报规则》; f) CNAS-RC04《认证机构认可收费管理规则》; g) CNAS-RC05《多场所认证机构认可规则》; h) CNAS-RC07《具有境外关键场所的认证机构认可规则》。 4.3 其他适用的认可准则包括: a) CNAS-CC12《已认可的管理体系认证的转换》;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ssop

第三章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第一节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一、概念及涵义 (一)概念 SSOP是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anitation 5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的简称。它是食品加工企业为了保证达到GMP所规定的要求,确保加工过程中消除不良的人为因素,使其加工的食品符合卫生要求而制定的指导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如何实施清洗、消毒和卫生保持的作业指导文件。 美国21CFR part 123《水产品HACCP法规》中强制性的要求加工者采取有效的卫生控 制程序(Sanitation Control Procedure,SCP),充分保证达到GMP 的要求,并且推荐加工者按照八个主要卫生控制方面起草一个卫生操作控制文件即SSOP,并加以实施。因此,SSOP是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建立和实施HACCP计划的重要前提条件。 (二)SSOP的一般要求 1.加工企业必须建立和实施SSOP,以强调加工前、加工中 和加工后的卫生状况和卫生行为。 2.SSOP应该描述加工者如何保证某一个关键的卫生条件和 操作得到满足。 3.SSOP应该描述加工企业的操作如何受到监控来保证达到 GMP规定的条件和要求。 4.每个加工企业必须保持Ss0P记录,至少应记录与加工厂 相关的关键卫生条件和操作受到监控和纠偏的结果。 5.官方执法部门或第三方认证机构应鼓励和督促企业建立 书面SSOP计划。 (三)SSOP计划主要内容

1.用于接触食品或食品接触面的水、或用于制冰的水的 安全。 2.食品接触表面的卫生状况和清洁程度,包括工器具、 设备、手套和工作服。 3.防止发生食品与不洁物、食品与包装材料、人流和物 流、高清洁区的食品与低清洁区的食品、生食与熟食之间的交 叉污染。 4.手的清洗消毒设施及卫生间设施的维护。 5.保护食品、食品包装材料和食品接触面免受润滑剂、 燃油、杀虫剂、清洗剂、冷凝水、涂料、铁锈和其他化学、物 理和生物性外来杂质的污染。 6.有毒化学物质的正确标志、贮存和使用。 7.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职1健康状况的控制。 8.害虫的控制及去除(防虫、灭虫、防鼠、灭鼠) (四)SSOP计划的内容和作用 为了保证卫生要求的实施,企业需起草本企业的卫生标推操作程序、即SSOP计划。SSOP计划应由食品生产企业根据卫生规范及企业实际情况编写,尤其应充分考虑到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意对执行人所执行的任务提供足够详细的内容。SSOP计划即卫生标准操作程序一般匝包含:监抨对象、监控方法、监控频率、监控人员、纠偏措施及监控、纠偏结果的记录要求等内容。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描述了控制工厂各项卫生要求所使用的程序,提供一个日常卫生监测的基础,对可能出现的不合格状况提前做出计划,以保证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为雇员提供了一种连续培训的1,具。应确保每个人,从管理层到生产工人都理解与之相关的卫生标准操作程序要求。 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内容 (一)水(冰)的安全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习题1

第一章质量管理概论自测题 一、判断题(对下面的句子,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 1.广义的质量,除了包括产品质量外,还应包括工作质量。(√)2.产品质量就是产品的性能。(×)3.产品质量就是指产品的使用价值。(√)4.产品质量特性不包括安全性和经济性。(×)5.只要产品的可靠性好,寿命也一定很长。(×)6.质量管理就是达到或实现质量的所有职能和活动的管理。(√)7.全质量管理就是对产品质量加强管理。(×)8.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之一是预防为主。(√)9.如果不采用统计方法就不能进行全面质量管理。(×)10.PDCA循环是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工作方法。(√) 二、选择题 1.我们对“质量”的定义是(C )。 A.多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范围B.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范围 C.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D.多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属于产品的内在特性是( D )。 A.形状B.成本 C.保修期D.性能 3.选出不同类的一项是(C )。 A.酒店财务的差错率B.报警器的正常工作率 C.服务用语的文明程度D.某商场的送货上门率 4.供货时间及运输方式对硬件产品而言,属于(B )。 A.固有特性B.赋予特性 C.流动特性D.社会特性 5.质量不仅指产品质量,也可以指(C )。 A.过程和性能的质量B.成本和性能的质量 C.过程和体系的质量D.性能和体系的质量 6.质量目标是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其通常依据(A )制定。 A.组织的质量方针B.质量策划 C.组织的质量控制D.质量保证 7.属固有特性的有(B )。 A.产品的价格B.机器的生产率 C.硬件产品的交货时间D.售后服务 8.(B)叫做质量管理。 A.在质量方面策划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B.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C.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活动 D.在质量方面策划和控制组织的活动 9.质量方针是企业经营总方针的组成部分,是(B )。 A.组织质量方针目标的体现B.企业管理者对质量的指导思想和承诺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 执笔人:彭芳刚 一、课程学时及学分 总学时:3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22学时,实践学时:8学时 学分:2学分 二、课程概述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保护人类生命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基本和前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技术》是专门研究各种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技术与基本理论,进而对食品质量与安全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一门技术性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并能正确运用HACCP体系和ISO9000族及ISO22000等质量标准体系,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解决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 1.1 质量 1.2 质量管理 1.3 企业质量管理

1.4 食品质量和安全管理 教学要求: 重点: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难点:质量管理百年发展历史 第二章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工程及其监管体系(2学时) 教学内容: 2.1 食品安全性影响因素 2.2 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工程 2.3 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教学要求: 熟悉影响食品安全性的因素:物理、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等,理解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第三章食品质量与安全法规(2学时) 教学内容: 3.1 中国食品质量与安全法规 3.2 国际食品质量与安全法规 教学要求: 熟悉中国食品质量与安全相关的法规,重点掌握《中国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预包装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第四章食品标准(2学时) 教学内容: 4.1 概述

质量与可靠性管理_习题集(含答案)

《质量与可靠性管理》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针对某种具体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称为() A.质量文件B.质量手册C.程序文件D.质量计划 2.产品在规定的使用和维修条件下,达到某种技术或经济指标极限时,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 A.耐久性B.环境适应性C.安全性D.可靠性 3.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项活动做出明确、详细规定的基础性文件是()。 A.质量文件B.质量手册C.程序文件D.质量计划 4.在可靠性研究方面,主要用于疲劳失效、轴承失效等寿命分布函数是() A.指数分布B.正态分布C.威布尔分布D.概率分布 5.质量成本——制造过程中与质量相关的全部费用() A.部分包括B.全部包括C.不包括D.都不正确 6. L8(27)这张正交实验表安排的试验次数是次。() A.2 B.7 C.8 D.10 7.不属于成本正式开支费用范围,不直接计人成本的称为() A.阶段成本B.故障成本C.显见成本D.隐含成本 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质量管理处于( )阶段。 A.质量检验 B.统计质量控制 C.全面质量管理 D.全面质量保证 9. 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我国( )采用。 A.参照 B.等同 C.部分 D.没有 10.据国外企业统计,质量成本一般占企业总销售额的( )。 A.5% B.5%~10% C.10%~15% D.15% 11.产品设计的质量职能就是把( )的需要转化为材料、产品和过程的技术规范。 A.顾客 D.供应商 C.经销商 D.生产企业 12. PDCA循环可以上升、前进的关键阶段是( ) A.P阶段 B.D阶段 C.C阶段 D.A阶段 13.从一批数量为1000件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0件产品,并对它的直径进行检测,则这20件产品组成一个( ) A.总体B.个体C.样本D.样品 14.戴明指出,在出现的产品或服务问题中,由管理体系本身所致的比例约为( ) A.15% B.30% C.70% D.85% 15.古典的符合性质量的经济模型认为( ) A.质量越高质量成本越高B.质量越高质量成本越低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6,共计15分评分标准:2.5答案: 1、食品腐败变质——指食品在一定的环境因素影响下,由微生物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食品失去或降低食用价值的一切变化,包括食品成分和感官性质的各种变化。 2、ADI——系指人类终生每日摄入该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无任何已知不良效应的剂量,以相当人体每公斤体重的毫克数表示。 3、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4、、挥发性盐基总氮——指肉、鱼类样品浸液在弱碱性下能与水蒸汽一起蒸馏出来的总氮量,主要是氨和胺类(三甲胺和二甲胺),常用蒸馏法或Conway微量扩散法定量。 5、农药残留(pesticide residue):是指农药使用后残存于环境、生物体和食品中的农药母体、衍生物、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残留的数量称为残留量,表示单位是mg/Kg食品或食品农作物。 6、 LD50——指受试动物经口一次或在24h内多次染毒后,能使受试动物中有半数(50%)死亡的剂量,单位为mg/kg体重。 二、填空 ,×30,共计30评分标准:1分 答案: 1、鲜奶中的乳烃素能抑制细菌生长、防腐败变质。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 6 月 1 日起开始施行。 3、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4、通过兽医卫生检疫,可以将肉品划分安全肉、条件可食肉和废弃肉 三类。 5、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报告负责。 6、食用油脂常用的卫生学评价指标有酸价、过氧化物值 和羰基价。 7、细菌性食物中毒按照中毒机理可以分为2类,分别是感染型和毒素型。 8、食品法典委员会将食品风险分析分为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 风险情况交流三个必要部分,其中风险评估是食品风险分析体系的核心和基础。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

1.对于有重复事件的故障树,为了应用模块分解法对其进行简化,可应用()达到目的。 A.递推化法 B.直接化法 C.逻辑简化法 D.“割顶点法” 答案:D 2.某系统包含3个单元,其最小割集为{1,2}、{1,3}和{2,3},则该系统为()模型。 A.串联 B.表决 C.旁联 D.桥联 答案:B 3.假设表决器完全可靠的“三中取二”系统,其单元故障率均为λ,则其系统的MTBCF为()。 A.5/6λ B.6/5λ C.6/(5λ) D.5/(6λ) 答案:D 4.对于可靠性设计分析工作来说,()。 A.应由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实施 B.应由可靠性专业人员实施 C.应贯彻“谁设计、谁分析”的原则 D.应由领导指派专人负责实施 答案:C 5.在故障树的模块化过程中,把原树中把分割出的模块用一个()代替,其概率即为此模块的概 A.中间事件 B.未展开事件 C.底事件 D.“准底事件” 答案:D 6.进行FMEA时,严酷度一般情况下可分为四级,通常规定其中Ⅱ类是()。 A.轻度的 B.中等的 C.致命的 D.灾难的 答案:C 7.什么既是FMECA的基础,同时也是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的基础?() A.故障判据

B.故障模式 C.潜在故障 D.严酷度 答案:B 8.FMECA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即()。 A.从产品设计、生产和使用角度发现各种缺陷与薄弱环节,从而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 B.准确估计出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C.为可靠性建模提供可信的依据 D.为故障树分析奠定基础 答案:A 9.FMECA包括()两个步骤。 A.故障模式分析和危害性分析 B.故障模式影响分析和危害性分析 C.故障影响分析和危害性分析 D.故障原因分析和危害性分析 答案:B 10.FTA的基础及关键是()。 A.收集资料 B.建树 C.定性分析 D.定量计算 答案:B 11.故障分布服从Weibull分布,则形状参数为()于1时故障率曲线呈水平直线。 A.小 B.等 C.大 D.接近 答案:B 12.某喷气式飞机有三台发动机,至少需要两台发动机正常才能安全起落和飞行,假定飞机故障仅 A.0.99993 B.0.99995 C.0.99998 D.0.99999 答案:A 13.可靠性框图“n中取r”表决模型在假设表决器完全可靠的情况下,当表决数r =()时等价 A.0 B.1 C.r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费用中属于预防成本的是() A.进货测试费 B.质量等级的评审费 C.对测试设备的评价费 D.试制产品质量的评审费 2.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的主要贡献是() A.开发出了因果图 B.提出了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的14个要点 C.提出了质量改进三步曲 D.开创了统计质量控制的新领域 3.产品质量的最终裁判者是() A.产品质量监督部门 B.公司领导 C.产品设计人员 D.顾客 4.企业经营的逻辑起点是() A.识别和细分顾客 B.产品的开发设计 C.到工商部门登记注册 D.销售产品 5.将顾客的需要描述为“金字塔”式层次结构的学者是() A.马斯洛 B.朱兰 C.石川馨 D.狩野纪昭 6.最先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学者是() A.朱兰 B.菲根堡姆 C.戴明 D.泰罗 7.一般来讲,预防成本占全部质量成本的() A.25%-40% B.20%-40% C.10%-50% D.0.5%-5% 8.给核心过程提供基础保证的活动过程称为() A.设计过程B.生产提供过程C.支持过程D.供应和合作过程 9.发动质量改进的第一步是() A.质量改进的制度化B.高层管理者的参与 C.产品设计人员D.顾客 10.在正态分布情况下,工序加工产品的质量特性值落在6σ范围内的概率或可能性约为() A.99.73% B.95.45% C.68.27% D.80.25% 11. 贯彻和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的要素是() A.质量文件 B.质量目标 C.质量体系 D.最高管理者 12. PDCA循环的关键在于() A. P阶段 B. D阶段 C.A阶段 D. C阶段 13. 在散布图中,当x增加,相应的y减少,则称x和y之间是()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习题3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习题3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可靠性指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规定值是确定目标值的依据 B、门限值是合同和研制任务书中规定的、装备必须达到的合同指标 C、最低可接受值是可使装备达到最佳效费比的指标 D、以上说法全不对 2.下列工作不属于可靠性定性分析要求工作项目的是()。 A、FMECA的定量危害性矩阵分析 B、FTA的重要度分析 C、FTA顶事件发生概率的计算 D、可靠性建模 3. 可靠性分配包括()。 A、基本可靠性分配和任务可靠性分配 B、单元可靠性分配和系统可靠性分配 C、可靠性定性分配和可靠性定量分配 D、以上全不是 4.可靠性分配的关键在于()。 A、可靠性定量要求的制定 B、要确定一个方法,通过它能得到合理的可靠性分配值的优化解 C、尽早开展 D、可靠性预计的准确性 5.FMEA不包括()。 A、故障原因分析 B、故障检测方法分析 C、危害性分析 D、补偿措施分析 6.下列关于单调关联系统故障树的描述错误的是()。

A、系统中任一组成单元的状态发生变化,则系统结构函数的取值必定发生变化 B、单调关联系统的逻辑关系仅由与、或门构成 C、或门结构(串联系统)是单调关联系统可靠性的下限,与门结构(并联 系统)是单调关联系统可靠性的上限 D、系统中任一组成单元的状态由故障转为正常,不会使系统的状态由正常转为故障 7.对于初步设计阶段的电子产品来说,应选用()方法进行可靠性预计。 A、相似产品法 B、评分预计法 C、应力分析法 D、元件计数法 8.FMECA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即()。 A、从产品设计、生产和使用角度发现各种缺陷与薄弱环节,从而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 B、准确估计出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C、为可靠性建模提供可信的依据 D、为故障树分析奠定基础 9.事件树分析中关于事件风险的定义是()。 A、故障率与损失率的乘积 B、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其损失值的乘积 C、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其损失值之比 D、事件链后果的发生概率 10.下列关于故障的认识错误的是()。 A、产品或产品的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事件或状态 B、在进行产品的故障次数统计时,只统计产品本身的独立故障 C、所谓间歇故障可以在有限时间内,不经修复而自行恢复功能,因而不作为故障处理 D、非致命性故障的发生不影响任务的完成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

https://www.360docs.net/doc/899934763.html, 生活中,为了收集和评估产品的危害以及导致这些危害存在的资料,以确定哪些危害对食品安全有重要影响,这一过程中就会涉及到食品安全管理。下面就让安徽爱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您简单介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一、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介绍 ISO22000是一个国际认证标准,规定了一个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并结合公认的关键元素,以确保从食品链至最后消费点的食品安全。ISO22000创造了一个和谐的安全标准,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可。通过整合多方负责人、多重方法和应用,ISO22000已经更加容易理解、运用和识别了。这使得它它成为了比之前整合多国的标准更有效和快速的一个进入市场的工具。 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要求

https://www.360docs.net/doc/899934763.html, 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从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技术能力,并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批准。认证机构应在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后的12个月内,向国家认监委提交其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符合本规则和GB/T22003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的证明文件。认证机构在未取得相关证明文件前,只能颁发不超过10张该认证范围的认证证书。 安徽爱帮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是一家专门为各级有志于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档次的企业提供多方面管理咨询和技术支持的咨询机构。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依托信息和技术优势,一直专注于从事企业认证咨询和相关资质咨询,以有机产品认证咨询、管理体系认证咨询为主业,为企业提供商标注册咨询、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实验指导书

《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实 验 指 导 书 王 建 华编写 适用专业:工业工程 物流管理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系 2012年 2 月

目录 实验一:帕累托图的制作和应用 (1) 实验二:直方图的制作和应用 (3) 实验三:因果图的制作和应用 (4) 实验四:计量值控制图的制作和应用 (5) 实验五:计数值控制图的制作和应用 (7) 实验六:相关图的制作和应用 (8)

实验一:帕累托图的制作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采用帕累托图(排列图)进行产品质量的定量分析,找出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问题或主要因素; 2. 掌握使用Minitab进行几种输入数据格式的帕累托图的绘制和分析; 二、实验环境 硬件:Windows操作系统的计算机,CPU:1Ghz以上,内存:512Mb以上; 软件:Minitab 15、Microsoft Word 2003; 三、实验内容 1.(计数数据的帕累托图制作)收集一个印刷电路板生产线所生产产品的质量 缺陷,并整理如下表所示,使用Minitab绘制帕累托图,并分析导致质量缺陷的A、B和C类因素。 电路板缺陷原因统计表 缺陷项目缺陷发生数 部件功能有缺陷 432 部件没插牢 123 粘结剂过量 693 装错部件 23 标错固定孔 213 电路线路问题 11 线路板尺寸偏差 139 线路板涂层偏厚 9 注: (1) A类因素不宜过多,最好为1~2个,最多不能超过3个,否则就失去找主要原因的意义; (2) 影响小于5%的因素可以合并为其他类,以避免图形横轴过长,并绘制在横轴的最后;(3) 在实际的质量改善项目中,针对主要因素采取措施后,应重新收集数据,按照质量因素重新绘制帕累托图,以检查改善措施的效果。 2.(含原始数据的帕累托图制作)某装配线在两个月中停线的原因记录数据如 下表,使用Minitab做排列图,分析产线停线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ZY-SH-4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版本:02/0 文件编号:CQM/ZY-SH-05-4 发布日期:2007年08月28日 修订日期:2008年03月01日 实施日期:2008年04月01日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目录 1. 目的 (2) 2. 适用范围 (2) 3. 引用文件 (2) 4. 文件审核 (2) 4.1文件初审 (2) 4.2现场的文件审核 (3) 4.3其他情况下的文件审核 (3) 5. 审核计划 (3) 5.1基本要求 (3) 5.2第一阶段审核计划 (3) 5.3第二阶段/再认证审核计划 (4) 5.3监督审核计划 (4) 5.4多场所抽样要求 (5) 6.现场审核 (5) 6.1第一阶段审核 (5) 6.2第二阶段现场审核 (7) 6.3监督审核 (9) 6.4再认证审核 (10) 7 审核记录的要求 (10) 8. 标准条款审核要点(以下编号为标准条款号) (11)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1. 目的 为保证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一致性,保证审核质量,避免认证风险,特制定本作业文件。 2.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GB/T 22000—2006)的认证审核工作。 3. 引用文件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 CQM/CX-21-2008 审核方案管理和审核实施程序 CQM/CX-25-2008 监督和再认证程序 CQM/ZY-SL-00-11 认证项目管理指南 4. 文件审核 4.1 文件初审 在任何情况下,文件初审应在第二阶段审核开始之前完成。 文件初审内容应包括: a)食品安全方针、目标; b)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清单; c)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结构及各文件间相互关系的描述; d)标准要求建立的程序文件、文件及记录清单; e)前提方案、产品描述(包括原辅材料、与产品接触的材料及终产品)及预期用途的说明、工 艺流程及工艺文件(说明)、危害分析、操作性前提方案、HACCP计划; f)布局图:工厂周围环境图(包括工厂平面图)、车间布置图、车间人流图、物流图;给水图、 排水图气流图(必要时)等; g)符合有关规定的许可或资质证明; h)与认证申请必备条件相关的信息资料。 文件初审阶段仍应对体系文件的符合性、充分性进行评审。文件审核应考虑受审核方组织的规模、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学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 食品质量:食品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的特征和特性总和。(《食品工业基本术语》) 食品质量特性:食用特性;内在特性;时间性;营养特性;感官特性;卫生安全性。 食品质量管理:对确定和达到食品质量要求所必需的全部职能和活动。(《食品工业基本术语》)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食品卫生:为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适合性在食品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WTO,《加强国家级食品安全性计划指南》) 食品质量、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的关系 食品质量特性中安全性是首位的。 食品安全属政府强制范畴,食品质量属政府倡导范畴、具有商业选择性。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安全控制相比而言,前者更关注“管理”,后者更关注“技术”。 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有所区别 二者侧重点不同。 食品卫生注重的是食物的表面现象和外部环境。食品安全指的是食品无毒无害,深入到食品内在的安全因素。 食品安全是结果安全和过程安全的完整统一。食品卫生虽然也包含上述两项内容,但更侧重于过程安全。 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之间有一定的因果逻辑关系。 不卫生的食品生产和加工方式、不卫生的饮食习惯,必然会成为食品安全的隐患,甚至造成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 第二章食品安全危害及其控制 影响食品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1)食品内在因素 营养成分 碳源 氮源 维生素及相关生长因子 矿物质 水分活度 一般而言,细菌是微生物中要求水分活度最高的,霉菌要求最低,而酵母处于中间。 a W为时被认为是病原微生物生长的安全界限;a W在以下的食品,不需要冷藏,有较 长的货架期。 pH值 绝大多数微生物在左右生长得最好。 酵母能在酸性环境中生长;霉菌能耐受较宽的pH范围,但是在酸性条件中生长得更好;细菌通常喜好近中性。 氧化—还原电势 需氧微生物在较高的ORP时生长更快; 微好氧菌在略还原的ORP条件下生长; 厌氧菌的生长则需要较低的ORP。 抗微生物成分 天然抑菌成分,如丁子香酚、蒜素、肉桂醛、芥子油、溶菌酶、硫代葡萄糖苷。

质量管理自考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质量管理(一)试题 课程代码:0015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餐馆菜肴的味道属于() A.魅力特性B.必须特性 C.线性特性D.非线性特性 2.企业的“治理”主要解决的是() A.企业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问题B.企业技术人员的激励与约束问题 C.企业一般员工的激励与约束问题D.企业经理层的激励与约束问题 3.提出“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14个要点”的是() A.石川馨B.梅奥 C.休哈特D.戴明 4.最早实施“卓越绩效模式”的国家或地区是() A.日本B.美国 C.欧洲D.中国 5.属于企业内部顾客的是() A.企业的销售部门B.企业的供应商 C.企业的代理商D.企业的原始设备制造商 6.在对顾客满意度数据进行分析时,主要用于高级数据分析的技术是() A.边际分析B.数据语义分析 C.频数分析D.方差分析 7.表示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的是() A.组织的使命B.组织的宗旨 C.组织的核心价值观D.组织的愿景 8.在组织的社会责任发展的四个阶段中,第三阶段的特点是() A.管理者未感到有义务满足其他的社会需要 B.管理者承认他们对员工的责任 C.管理者感受到他们对顾客和供应商负有责任 D.管理者感受到他们对社会整体负有责任 9.实现顾客满意的关键是()

A.环境保护B.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C.员工满意D.过程的持续改进 10.最常用的培训方法是() A.演示法B.讨论法 C.课堂讲授法D.角色扮演法 11.进行设计计算、模拟试验、原理图设计等属于产品设计过程的() A.产品构思阶段B.总体方案设计阶段 C.初步设计阶段D.详细设计与试制阶段 12.组织的核心过程包括设计过程和() A.生产提供过程B.支持过程 C.供应和合作过程D.售后服务过程 13.摩托罗拉公司确立的质量改进目标,就是要将百万机会缺陷数降至() A.233 B.150 C.68 D.3.4 14.在质量改进方法中,提出“突破次序”的专家是() A.克劳斯比B.朱兰 C.泰罗D.费根堡姆 15.通常来讲,测量规程应当是() A.书面的B.口头指示 C.书面或口头指示D.没有明确限制 16.在绩效测量指标中,产品与服务质量、主要生产时间、投入市场时间等指标属于()A.财务和市场指标B.组织有效性指标 C.以顾客为中心指标D.供应商和合作伙伴指标 17.根据采购商品的分类,导管、阀门、配套装置等商品属于() A.低重要性、低费用B.低重要性、高费用 C.高重要性、低费用D.高重要性、高费用 18.与传统的采购观点相比,现代的战略采购观点关于质量标准的要求是()A.符合规格B.适用性 C.生产需要D.没有限定 19.下列变量中属于计量数据的是() A.长度B.不合格品数 C.彩色电视机台数D.质量检验项目数 20.回归分析属于() A.描述性统计方法B.统计推断方法

(完整版)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试卷及答案,推荐文档

食品安全及质量管理2016-2017-2 期末考试试卷B 适用班级:2015食品营养与检测(2)班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什么是SSOP? 2、什么是GMP? 3、参观肯德基的哪个环节是你印象最深刻的?请阐述原因。 4、GMP管理有四个关键要素是什么?

二、案例分析题(20分) 2000年1月,法国因食用熟肉制品而感染李斯特杆菌死亡7人。事件发生后,欧盟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卫生部门迅速作出反应,采取了严格的市场复查和进口检疫措施。李斯特杆菌是一种极具特异性的病原微生物,它广泛寄存于动物的肠道中,并能在低温条件下生存。它可通过动物的肉传染至人体。类似的案例还在不断发生,请结合几年来国内食品安全事件,说一说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事件?分析这些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带来的启示。 三、综述题(40分) 请根据相关理论内容,并结合参观肯德基的后厨,请你谈谈HACCP在食品 100

300 400 500 600

答案: 一、简答题 1.卫生标准操作程序。 2.GMP是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的简称,中文含义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或“良好作业规范”、“优良制造标准”。是在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整套科学管理办法。 3.环节不限,建立一个“防御体系”,该体系能尽早地控制原料、加工过程、环境、贮存和流通,并一直保持适当的纪录,这样就可以生产出高置信度的产品。 4.由合适的人员来生产与管理、选用良好的原材料、采用规范的厂房及机器设备、采用适当的工艺。 二、案例题 例举出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5分; 原因:在食品中可能引起人体健康的危害有两大类:一是某些食物天然含有毒有害物质,二是食物在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及食用前的过程被某些有害物质污染,5分; 后果:降低食品的卫生质量或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5分; 启示:需结合GMP\SSOP\HACCP说明改进措施,5分。 三、综述题 需说明实施HACCP的背景,10分;实施HACCP的步骤,10分;HACCP纠偏措施,10分;字数达到要求,10分。

2013质量管理试题及答案(1)

2013质量管理试题及答案(1)

第一篇基本概念和原理 第1章质量 一、判断题 1.质量是指产品或服务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 ×) 2.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满足使用目的的所具备的技术特性。( ×) 3.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博士从顾客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适用性”观点。他指出,“适用性”就是产品符合规范或需求的程度。( ×) 4.从质量和企业关系方面看,提高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 √) 5.由于质量特性是人为变换的结果,因此我们所得到的或确定的质量特性实质上只是相对于顾客需要的一种代用特性。这种变换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着顾客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 √) 6.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 7.顾客是指组织外接受服务和使用产品的个人或团体。( ×) 8.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个大类:即硬件、软件、服务、流程性材料。( √) 9.提高质量能带来全社会的效益,但是生产企业的

6._B_是指对产品质量的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进行的抽象描述和理论概括。 A.质量特性B.质量环C.质量圈D.全面质量管理 7.汽车、机床为_A_产品。 A.硬件B.流程性材料C.软件D.服务 8._D_质量特性在考虑质量特性的内容时,必须考虑法律、法规、环保以及社会伦理等有关社会整体利益方面的要求。 A.心理方面的B.时间方面的 C.安全方面的D.社会方面的 三、填空题 1.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ISO 9000标准把质量特性定义为:与要求有关的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 3.产品质量特性包括:性能、寿命、可信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4.服务质量特性一般包括:功能性、时间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和文明性等六个方面。 5.产品的自然寿命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总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