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制造业大类分类的比较分析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制造业大类分类的比较分析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制造业大类分类的比较分析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_T4754-2011)

附件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行业 industry 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2.2 主要活动 principal activity 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称为主要活动。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与主要活动相对应的是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次要活动是指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辅助活动是指一个单位的全部活动中,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活动。辅助活动是为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 2.3 单位 unit 本标准中的单位是指有效地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是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载体。 2.4 产业活动单位 establishment 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 ——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资料。 2.5 法人单位 corporate unit 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为法人单位: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

ICS分类号(国际标准分类法)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 (ICS) 编码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01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01.020Terminology (principles and coordination)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01.040Vocabularies词汇 01.040.01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 (Vocabularies)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词汇)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与管理、行政、运输 (词汇)01.040.03Sociology. Services. Compan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Transport (Vocabularies) 01.040.07Mathematics. Natural sciences (Vocabularies)数学、自然科学 (词汇) 01.040.11Health care technology (Vocabularies)医药卫生技术(词汇) 01.040.13Environment and health protection. Safety (Vocabularies)环保、保健与安全 (词汇) 01.040.17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Physical phenomena (Vocabularies)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 (词汇) 01.040.19Testing (Vocabularies)试验 (词汇) 01.040.21Mechanical systems and components for general use (Vocabularies)机械系统和通用件 (词汇) 01.040.23Fluid systems and components for general use (Vocabularies)流体系统和通用件 (词汇) 01.040.25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机械制造 (词汇) 01.040.27Energy and 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能源和热传导工程 (词汇) 01.040.29Electrical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电气工程 (词汇) 01.040.31Electronics (Vocabularies)电子学 (词汇) 01.040.33Telecommunications. Audio and video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 (词汇) 01.040.35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ice machines (Vocabularies)信息技术、办公机械设备 (词汇) 01.040.37Image technology (Vocabularies)成像技术 (词汇) 01.040.39Precision mechanics. Jewelry (Vocabularies)精密机械、珠宝 (词汇) 01.040.43Road vehicle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道路车辆工程 (词汇) 01.040.45Railway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铁路工程 (词汇) 01.040.47Shipbuilding and marine structures (Vocabularies)造船和海上建筑物 (词汇) 01.040.49Aircraft and space vehicle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航空器和航天器技术 (词汇) 01.040.53Materials handling equipment (Vocabularies)材料储运设备 (词汇)

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方法研究

DATA 2010 09——63 A cademic World DATA 一、研究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方法的背景及意义 进入新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促进了新产业的兴起,新兴产业的创新性和成长性使其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北京市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文化创意、物流、会展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已成为新时期推动首都经济发展的亮点。目前国际上有关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的理论研究成果不多,各种相关统计标准缺乏内在统一性。国内的制定和管理方面比较滞后。在缺少统一规范的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的情况下,各地纷纷自行制定新兴产业统计办法,在分类原则和方法上随意性较大,导致地区内、地区间数据缺乏可比性,对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制定难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因此,探索新兴产业标准的制定方法,加强标准制定的规范性、科学性,对推进新产业统计理论研究,促进新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产业分类及新兴产业理论研究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在20世纪30年代最早提出三次产业理论。联合国统计司主持和参与完成的各种统计分类划分中,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和北美产业分类体系影响最大。改革开放前,我 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方法研究 新产业统计标准研究课题组 (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zhangxiaojie@https://www.360docs.net/doc/8a10118242.html, ) [摘要]本文针对目前新兴产业统计标准制定和应用缺乏规范的现状,通过研究国内外产业分类和新兴产业相关理论,结合北京市近年进行的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物流、会展等新兴产业统计标准研制和新产业统计监测工作实践,制定出今后编制新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应遵循的原则;同时对标准制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研究了较为实用的三种标准制定的工作流程模版。 关键词:新兴产业 分类 研究 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54(2010)09-063-03 国产业分类由九部委联合制发《关于劳动计划、统计中的范围、指标、分类和计算方法的暂行规定》(草案),改革开放后发布了第一部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GB4754—84)》,后经历了两次修改,形成目前的国标2002版。 而随着技术创新、产业分化和产业融合的不断发展,新兴产业孕育而生,并具有科技创新性、知识密集性、高成长性、产业关联性强、产业边界模糊五个方面的特征。其中产业边界模糊是随着技术创新和管制放松的产业融合而出现的相关产业相互渗透、交叉,从而导致传统产业间边界模糊和消失的情况。 三、北京市在新产业统计标准研制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近年来出台的新产业标准及其作用 北京经济正处于由重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型时期,市政府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为此,2005年起,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研究并相继出台了多项新兴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已被各级统计部门和政府管理部门广泛应用,成为开展新兴产业统计监测评价的重要工具。 (二)北京市研制应用新产业标准的分类方法与特点1. 文化创意产业:应用产业价值链方法,着眼于产业运作的全过程,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82个行业小类、6个行业中类和1个行业大类纳入文化创意产业范畴,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中的大类分为几种

国民经济, 行业, 分类 门类 A 农林牧渔业 大类 01 农业 02林业 03畜牧业 04渔业 05农林牧渔服务业 B采矿业 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11其他采矿业 C制造业 13农副食品加工业 14食品制造业 15饮料制造业 16烟草制造业 17纺织业 18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0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 家具制造业 22 造纸及纸制品业 23 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24 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5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6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7 医药制造业 28 化学纤维制造业 29 橡胶制品业 30 塑料制品业 31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2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3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4 金属制品业 35 通用设备制造业 36 专用设备制造业 3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0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1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42 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3 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D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5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6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E 建筑业 47 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48 建筑安装业 49 建筑装饰业 50 其他建筑业 F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51 铁路运输业 52 道路运输业 53 城市公共交通业 54 水上运输业 55 航空运输业 56 管道运输业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大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目录(大类) 1、农业 2、林业 3、畜牧业 4、渔业 5、农、林、牧、渔服务业 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11、其他采矿业 12、农副食品加工业 13、食品制造业 14、饮料制造业 15、烟草制品业 16、纺织业 1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8、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9、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0、家具制造业 21、造纸及纸制品业 22、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23、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24、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5、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6、医药制造业 27、化学纤维制造业 28、橡胶制品业 29、塑料制品业 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1、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3、金属制品业 34、通用设备制造业 35、专用设备制造业 3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9、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40、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41、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42、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3、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4、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5、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46、建筑安装业 47、建筑装饰业 48、其他建筑业 49、铁路运输业 50、道路运输业 51、城市公共交通业 52、水上运输业 53、航空运输业 54、管道运输业 55、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56、仓储业 57、邮政业 58、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 59、计算机服务业 60、软件业 61、批发业 62、零售业 63、住宿业 64、餐饮业 65、银行业 66、证券业 67、保险业 68、其他金融活动 69、房地产业 70、租赁业 71、商务服务业 72、研究与试验发展 73、专业技术服务业 74、科技交流和推广服务业 75、地质勘查业 76、水利管理业 77、环境管理业 78、公共设施管理业 79、居民服务业 80、其他服务业 81、教育 82、卫生 83、社会保障业 84、社会福利业 85、新闻出版业 86、广播、电视、电影和音像业 87、文化艺术业 88、体育 89、娱乐业 90、中国共产党机关 91、国家机构 92、人民政协和民主党派

国际标准分类法

国际标准分类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forStandards,简称ICS)是由 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的标准文献分类法。它主要用于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和国 家标准以及相关标准化文献的分类、编目、订购与建库,从而促进国际标准、区 域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其他标准化文献在世界范围的传播。 ICS代码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01 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 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Terminology (principles and coordination) 术语学(原则和协 调配合) Vocabularies 词汇 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 (Vocabularies) 综合、术语学、标准化、文献 (词汇) Sociology. Services. Company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Transport 社会学、服务、公司(企业)的组织与管理、行政、 运输 (词汇) Mathematics. Natural sciences (Vocabularies) 数学、自然科学 (词汇) Health care technology (Vocabularies) 医药卫生技术(词汇) Environment and health protection. Safety (Vocabularies) 环保、 保健与安全 (词汇) Metrology and measurement. Physical phenomena (Vocabularies) 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 (词汇) Testing (Vocabularies) 试验 (词汇) Mechanical systems and components for general use (Vocabularies) 机械系统和通用件 (词汇) Fluid systems and components for general use (Vocabularies) 流 体系统和通用件 (词汇)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机械制造 (词汇) Energy and heat transfer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能源和热 传导工程 (词汇) Electrical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电气工程 (词汇) Electronics (Vocabularies) 电子学 (词汇) Telecommunications. Audio and video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电信、音频和视频技术 (词汇)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ice machines (Vocabularies) 信息技 术、办公机械设备 (词汇) Image technology (Vocabularies) 成像技术 (词汇) Precision mechanics. Jewelry (Vocabularies) 精密机械、珠宝 (词汇) Road vehicle engineering (Vocabularies) 道路车辆工程 (词汇)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方法

商品分类[中国对外贸易指数编制说明] 海关总署 按协调编码制度( HS )分类,分为 HS4 位编码指数和 HS2 位编码指数;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初级产品、工业制品两大项及下一级子项分别计算其指数;按广义经济分类( BEC ),分为消费品、中间品和投资品 ; 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分为农林业、采掘业、制造业等。 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 缩写 HS ,是在《海关合作理事会分类目录》( CCCN )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的基础上,参酌国际间其他主要的税则、统计、运输等分类目录制定的一个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目录。 2002 年版《协调制度》有 22 类 99 章。货物按其加工程度,依原材料、未加工产品、半成品和成品的顺序排列。例如,活动物在第 1 章,动物生皮和皮革在第 41 章,而皮鞋在第 64 章。章内和品目内也同样按此排序。我国从 1992 年开始采用《协调制度》编制对外贸易统计,并根据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实际情况,在《协调制度》原 6 位编码的基础上增加了第 7 位和第8 位编码,以便计税、统计及贸易管理。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 ,缩写 SITC) , 由联合国统计局主持制订、联合国

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出版颁布 , 旨在统一各国对外贸易商品的分类统计和分析对比。 SITC 采用经济分类标准,按照原料、半制品、制成品顺序分类,并反映商品的产业来源部门和加工阶段。 SITC 第 3 版采用 5 位数编码结构,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按经济类别划分为 10 大类:食品和活动物,饲料和烟草,非食用原料(燃料除外),矿物燃料、润滑油和相关原料,动植物油、脂及腊,化学和相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和运输设备,杂项制品,未分类的商品。大类下依次分为 67 章、 261 组、 1033 个目和 3118 个基本编号。 按大类经济类别分类(Classification by 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 缩写 BEC), 是国际贸易商品统计的一种商品分类体系,由联合国统计局制订、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审议通过、联合国秘书处出版颁布。BEC 是为按照商品大的经济类别综合汇总国际贸易数据制订的,是按照国际贸易商品的主要最终用途,把《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的基本项目编号重新组合排列编制而成。通过 BEC 分类,可以把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SITC )编制的贸易数据转换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SNA )框架下按最终用途划分的三个基本货物门类:资本品、中间产品和消费品,以便把贸易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及工业统计等其他基本经济统计结合起来用于对国别经济、区域经济或世界经济进行分析。BEC 分类采用 3 位数编码结构。第三次修订本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 7 大类:食品和饮料、工业供应品、燃料和润滑油、资本货物 ( 运输设备除外 ) 及其零附件、运

国际标准分类号xxxxxxx

国际标准分类号:XX.XXX.XX 中国标准分类号:A00/09 团体标准 T/AOPA 000X—2019 职业教育无人机应用技术 第4部分实训室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UAV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Part 4 Training Room (征求意见稿) 2019-XX-XX发布2019-XX-XX实施 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发布 目录 前言 引言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技术要求 (4) 5.质量保证 (10) 6.认证 (10) 7.信用管理 (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ircraft Owners and Pilots Association of China,以下简称AOPA)制定、发布、解释并组织实施。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起草人: 引言 无人机产业作为中国在国际上为数不多的龙头产业,发展十分迅猛,尤其是民用无人机产业未来将会是通用航空领域一个重要的板块。而由于无人机产业人才缺口大,不少职业院校为满足高速增长的产业人才需求,都开设了无人机专业,引入了无人机教学用具对人才进行培养,教育部也正式批复了高职阶段的“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专业代码560610)。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 为了让拟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的职业院校有所参考,同时规范无人机职业教育实训室的认证工作,特制定本标准。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 1 / 13

职业教育无人机应用技术实训室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教育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训室中相关术语和定义,对教学设备的特点和设计生产要求,以及配套的认证程序和应遵守的原则、流程进行了规范。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 本标准适用于无人机职业教育教学设备的认证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无人机教学场所 指由院校或企事业单位建立的用于无人机技术及相关应用领域知识传授及人才培养的教学活动场所。其面向对象是全年龄段的在校或非在校人员。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 3.2 无人机职业教育实训室 无人机职业教育实训室,是相对于无人机青少年科普教育教学实验室、无人机普通高等教育教学实验室和无人机商业培训教学场所,以及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场所而言的。指专门针对职业教育定位、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并且高度近似企事业用人单位工作环境的一类以无人机相关实际操作训练为主的教学场所。其所对应的教学内容包括:无人机飞行、无人机组装与调试、无人机故障检测与维修、无人机行业应用以及无人机创新开发等。本标准的无人机职业教育实训室,根据需要有时简称“实训室”。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 3.3 无人机企业工作环境 无人机企业工作环境指的是设计、生产、销售及应用商用无人机设备的企事业单位中,相关岗位员工真实的工作场景。例如无人机企事业单位中的研发基地、生产车间、售后中心、销售中心、行政办公及外场作业的相关工作岗位的环境。一般包含办公会用品、工作设施、工艺装备、工作软件、辅助工具、管理系统、岗位手册等与工作内容相关的全部要素。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3.4无人机模拟飞行实训室 无人机模拟飞行实训室,是指无基础飞行知识的学员进行无人机实际操作飞行训练之前,针对操作基本要求、操作基本方法、操作熟练度等方面,通过计算机及其配套的训练软件进行基础实操训练的实训室。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 3.5无人机飞行实操实训室 无人机飞行实操实训室,是指学员在掌握了基本的操作要求与操作方法,同时具备一定的操作熟练度的情况下,使用真实的无人机教学设备,进一步增加操作熟练程度和飞行科目训练的实训室。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 3.6无人机装调检修实训室 无人机装调检修实训室,是指让学员认识与了解无人机内部构造、组装过程、调试过程,同时使用常见机械和电子检测仪器对无人机常见故障进行检测并完成故障排除维修的实训室。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 3.7 无人机行业应用实训室 无人机行业应用实训室,是指高度近似某一类无人机应用企业(如无人机农业植保企业、无人机影视航拍企业或无人机航空测绘企业等)内部工作环境的实训室。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 3.8无人机工程创新实训室 无人机工程创新实训室,是指针对无人机内部硬件设计制造及控制软件技术,以及无人机行业应 1 / 13

国际贸易产品的分类方法

SITC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商民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1950年出版了《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英文简称SITC,该分类表1950年7月1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正式通过,作为国际贸易统计、对比的标准分类。经社理事会建议各国政府采纳这种分类体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第二修订本把所有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其中在435个分组里又细分了1 573个子目,其余351个分组不分子目,合计共有1 924个统计基本项目,各国可以根据需要增设子目。《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的前二位数字表示类、章次,前三位数字表示组别,前四位数字表示分组别,如果该分组下设子目,则为五位数,分组前有一圆点。《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商品分类有其独特的优点,它主要是按照商品的加工程度由低级到高级编排的,同时也适当考虑商品的自然属性。1976联合国开始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编制国际贸易的统计资料。我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主要分成两大类: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又细分为五小类、工业制成品细分为八小类。 HS分类方法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的国际公约》(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简称协调制度(Harmonized System,缩写为HS),是1983年6月海关合作理事会(现名世界海关组织)主持制定的一部供海关、统计、进出口管理及与国际贸易有关各方共同使用的商品分类编码体系。HS编码“协调”涵盖了《海关合作理事会税则商品分类目录》(CCCN)和联合国的《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两大分类编码体系,是系统的、多用途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它除了用于海关税则和贸易统计外,对运输商品的计费、统计、计算机数据传递、国际贸易单证简化以及普遍优惠制税号的利用等方面,都提供了一套可使用的国际贸易商品分类体系。HS于1988年1月1日正式实施,每4年修订1次.世界上已有150多个国家使用HS,全球贸易总量90%以上的货物都是以HS分类的。 HS的总体结构包括三大部分:归类规则;类、章及子目注释;按顺序编排的目与子目编码及条文。这三部分是HS的法律性条文,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和严密的逻辑性。HS首先列明6条归类总规则,规定了使用HS对商品进行分类时必须遵守的分类原则和方法。HS的许多类和章在开头均列有注释(类注、章注或子目注释),严格界定了归入该类或该章中的商品范围,阐述HS中专用术语的定义或区分某些商品的技术标准及界限。 HS采用六位数编码,把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1类,97章。章以下再分为目和子目。商品编码第一、二位数码代表“章”,第三、四位数码代表“目”(Heading),第五、六位数码代表“子目”(Subheading)。前6位数是HS 国际标准编码,HS有1241个四位数的税目,5113个六位数子目。有的国家根据本国的实际,已分出第七、八、九位数码。 在HS中,“类”基本上是按经济部门划分的,如食品、饮料和烟酒在第四类,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产品在第六,纺织原料及制品在第十一类,机电设备在第十六类。运输设备在第十七类,武器、弹药在第十九类等。HS“章”分类基本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按商品原材料的属性分类,相同原料的产品一般归入同一章。章内按产品的加工程度从原料到成品顺序排列。如52章棉花,按原棉——

国际国内标准分类及编号

国际国内标准分类及编号

国内标准分类及编号 ?国家标准GB ?化工HG ?机械JB ?核工业EJ ?电力DL ?石油SY ?船舶CB ?纺织FZ ?林业LY ?煤炭MT ?农业NY ?轻工QB ?汽车QC ?航天QJ ?电子SJ ?水利 ?商检SN ?铁道TB ?通信YD ?民用航空MH ?水产SC

?石化SH ?商业SB ?交通JT ?城建CJ ?地方标准DB ?环境保护HJ ?卫生WS ?烟草YC ?医药YY ?质监CCGF ?安全标准AQ ?包装标准BB ?CECS标准?地质矿产DZ ?公共安全GA ?建材标准JC ?建工标准JG ?计量标准JJ ?粮食标准LS ?冶金标准YB ?邮政标准YZ ?国军标GJB

?航空标准HB ?特种设备TSG ?有色金属YS ?海洋标准HY ?稀土标准XB ?体育标准TY ?金融标准JR ?文化行业WH ?档案标准DA ?物资标准WB ?新闻出版CY ?气象标准QX ?海关标准HS ?海军军标HJB ?外经贸WM ?广播电视GY ?劳动安全LD ?土地管理TD ?旅游标准LB ?民政标准MZ ?教育行业JY ?测绘标准CH

?兵工民品WJ ?能源标准NB ?宝山钢铁BQB ?中石油CNPC ?鞍山钢铁ASB ?深圳地方SZ ?专业标准ZB ?中文版标准 国外标准分类 ?英国标准BS ?德国标准DIN ?日本标准JIS ?美国ASME ?国际电工IEEE ?石油学会API ?国际标准ISO ?美国UL ?澳大利亚AS ?美国汽车SAE ?美国焊接AWS ?美国腐蚀NACE ?美国阀门MSS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4754-201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行业 industry 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主要活动 principal activity 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称为主要活动。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与主要活动相对应的是次要活动和辅助活动。次要活动是指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辅助活动是指一个单位的全部活动中,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活动。辅助活动是为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 单位 unit 本标准中的单位是指有效地开展各种经济活动的实体,是划分国民经济行业的载体。 产业活动单位 establishment 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 ——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资料。 法人单位 corporate unit 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为法人单位: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3 分类的原则和规定

国家标准分类

国家标准分类 基础分类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 的标准。包括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 管理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 的标准。 工作标准——对工作的责任、权利、范围、质量要求、程序、效果、检查方法、考核办法所制定的标准。 标准的分级 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级别。 (1)国家标准 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与国家标 准化管理委员会(属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指定(编制计划、组织起草、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国家标准在全国范围内适用,其他各级别标准不得与国家标准相抵触。 (2)行业标准

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如化工行业标准(代号为HG)、石油化工行业标准(代号为SH)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制定,建材行业标准(代号为JC)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制定。行业标准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适用。 (3)地方标准 地方标准是指在某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需要统一的标准。《标准化法》规定;“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部门备案。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地方标准编号由地方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和发布年号组成。根据《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规定,地方标准代号由汉语拼音字母“DB”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代码前两位数字再加斜线,组成强制性地方标准代号。如DB/T XXX(顺年号)——XX(年号)或DB XXX(顺年号)——XX(年号)。 (4)企业标准 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产品,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企业标准在该企业内部适用。 此外,围绕当前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标委目前还正在酝酿开展联盟标准试点工作。将通

产业划分体系

产业划分体系 主要包括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等分类方法。 一、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就是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产业革命往往是由于制造业的革命引发的一场导致三大产业全面变革。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物流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三、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 这种产业分类方法是按照各产业所投入的、占主要地位的资源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的。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1、劳动密集型产业。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一般来说,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业在发达国家就被划入资本密集型产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当前,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指钢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一般被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3、技术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智力要素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依赖的产业。目前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微电子与信息产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等。 当前以微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正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因此可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前景。 四、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为使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联合国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

产业领域划分

经济研究和经济管理中,经常使用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资源密集度分类法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一)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这种分类法就是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二)三次产业分类法。这种分类法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三)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 这种产业分类方法是按照各产业所投入的、占主要地位的资源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的。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1、劳动密集型产业。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一般来说,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业在发达国家就被划入资本密集型产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当前,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指钢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一般被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3、技术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智力要素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依赖的产业。目前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微电子与信息产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等。 当前以微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正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因此可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前景。 (四)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为使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联合国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现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订本。这套〈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分为A-Q共17个部

国际标准分类法

国际标准分类法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简称ICS) 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的标准文献分类法。它主要用于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和 国家标准以及相关标准化文献的分类、编目、订购与建库,从而促进国际标准、区域 标准、国家标准以及其他标准化文献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我国“国际标准分类法跟踪 研究及在标准对外通报中的应用”课题组,对原版ICS进行了系统的跟踪研究,针对 原版ICS的体系结构并结合我国标准化特点,综合各个专业标准化部门的意见和我国 标准化工作的实践经验,在原版ICS第四版的基础上推出了中文版《国际标准分类法 (第三版)》。为了方便国内标准化工作,增加类目扩充的协调统一,本书在不改变原 版ICS分类法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增补了个别类目和类目注释,并已将增补内容作为 我国对ICS的修改意见提交ISO。ICS是一个等级分类法,包含三个级别。第一级包 含40个标准化专业领域,各个专业又细分为407个组(二级类),407个二级类中的 134个又被进一步细分为896个分组(三级类)。国际标准分类法采用数字编号。第一 级和第三级采用双位数,第二级采用三位数表示,各级分类号之间以实圆点相隔。I CS一些二级和三级类类名下设有范畴注释和/或指引注释。一般来说,范畴注释列 出某特定二级类和三级类所覆盖的主题或给出其定义;指引注释指出某一特定二级类 或三级类的主题与其他类目的相关性。 ICS代码英文名称中文名称 01 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 综合、术语 学、标准化、 文献 01.020 Terminology (principles and coordination) 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 合) 01.040 Vocabularies 词汇 01.040.01 Generalities. Terminology. Standardization. Documentation (Vocabularies) 综合、术语 学、标准化、 文献(词 汇)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门类由A~T共20种:A—农、林、牧、渔业 B —采矿业 C—制造业 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E—建筑业 F —批发和零售业 G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H —住宿和餐饮业 I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J —金融业2 K —房地产业 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O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P—教育 Q —卫生和社会工作 R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S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T—国际组织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大类由01~96共96种: 01 —农业 02 —林业 03—畜牧业 04 —渔业 05—农、林、牧、渔服务业 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11—开采辅助活动 12—其他采矿业 13—农副食品加工业 14 —食品制造业 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6 —烟草制品业 17—纺织业 18 —纺织服装、服饰业 1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2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家具制造业 22—造纸和纸制品业

23—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2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5—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7—医药制造业 28—化学纤维制造业 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33 —金属制品业 34—通用设备制造业 35—专用设备制造业 36—汽车制造业 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40—仪器仪表制造业 41—其他制造业 4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43—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4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45—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46—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7—房屋建筑业 48—土木工程建筑业 49—建筑安装业 50 —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51—批发业 52—零售业 53—铁路运输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