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复习总结

园林艺术复习总结
园林艺术复习总结

1.绪论

一、园林概念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范围内,依据自然地形地貌,利用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主要素材,根据功能要求,遵循科学原理和艺术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居住、游憩、观赏的境域。

二、园林形式与风格

2.1园林形式

园林艺术是融多种艺术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但其平面布局形式可分为三种类型,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一)规则式

又称几何式、整形式,在园林平面构图上,有一定的轴线关系或者数比关系。其主要特点是,建筑中轴对称,或对称布局,布局严谨。地形处理均采用平面、台地或倾斜平面。广场、水体基本采用几何形体,水体驳岸严整,并以整形水池、喷泉、瀑布、壁泉为主。道路系统由直线或有轨迹可循的曲线所构成。植物多呈行列对称栽植,采用人工整形,运用树墙树篱组织空间,并将其修剪成绿墙、绿柱、绿门、绿亭等,花卉布置以图案式花坛、花坛群、花台、花镜为主。在园林的轴线的端部、起点或交点多布置雕塑、喷泉、花台等。

规则式园林给游人以整齐、庄严、雄伟的感受。

(二)自然式

又称风景式园林。布局以模仿自然山水和植物群落为主。其主要特点是,建筑的造型和布局不强调对称,善于与地下结合。地形起伏,富于变化。道路、广场、水体的轮廓线自由曲折,没有轨迹可循。植物配置没有固定的株行距,充分发挥自然植物生长的形态,不同种类的乔木、灌木、花卉以自然植物生态群落为蓝本,构成生动活泼的自然景观。

(三)混合式

混合式园林是综合规则与自然两种类型的特点,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混合式有两种形式,一是在规则式园林中加入自然式布局,另一种是在自然式园林中加入规则式布局。在现代园林布局形式中,常用的手法是在现代园林建筑周围或构图中心,采用规则式布局,在远离主要建筑物的部分,采用自然式布局。这种形式应用于现代园林中既可发挥自然式园林丰富多彩,变化无穷的自然特点,又能吸取规则式布局的优点,创造出整齐明朗,色彩鲜艳,自由活泼的园林景观。

2.2园林风格

风格,指某特定的成系统的特征。园林风格指反映国家民族文化传统、地方特点和风俗民情的园林艺术形象特征和时代特征。不同国家其风格也不一样。

(一)法国、意大利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

它的特点是中轴对称,在一个园林中以建筑为主轴作为中心,左右对称,延伸出直线园路。

(二)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山水园林

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蓝本,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寄诗情画意于自然园林之中,寓景于情,赋情于景。创造出深入人心的意境。从园林艺术的角度看,中国园林以自由、曲折、变化为特点,它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把自然美和人工美巧妙结合,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式山水园林风格,

(三)以英国为代表的风致式园林

以植物造景为主,建筑比例很小。浅色、单体,在园林中起到景点的焦点作用和加强与植物色彩的对比作用。此外,作为园林的组成部分,擅长设专类园。如“岩石园”“玫瑰园”“水园”“墙园”等。以色彩命名,如“兰色园”“黄色园”等。

2.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一、中国古典园林简史

1.殷商时期(起源):园林的最初的形式是囿。囿是利用天然山水林木,挖池筑台而成的一种游憩生活境域,供天子、诸侯狩猎游乐。周文王“灵囿”中国最早的园林有三种形式园、圃、囿。在园、圃、囿三种形式中,园、圃,种植果树、蔬菜、种养奇花异卉的地方;囿是狩猎场所。前两者是民间所用,后者是帝王所用。

2.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的布局初步形成。

3.魏晋南北朝(转折期):园林开始崇尚自然,私家园林出现。

4.隋唐宋:(1)皇家宫苑继续扩大发展。(2)风景游览地开始形成。(3)私家园林兴盛:写意山水得到发展。

5.明清:园林艺术成就达到顶峰。(1)皇家园林规模庞大。(2)私家园林空前发展。(3)园林创作理论化:计成《园冶》,对造园艺术具有指导性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

1.力求神似。“虽为人做,宛自天开”,达到“一峰山太华千岳,一勺水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

2.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3.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

1.按占有者身份分

(1)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2)私家园林:是供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贾等休闲的园林。其特点是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

2.按园林所处地理位置分

(1)北方类型:北方园林,因地域宽广,所以范围较大;建筑富丽堂皇。因自然气象条件所局限,河川湖泊、园石和常绿树木都较少。由于风格粗扩,所以秀丽媚美则显得不足。

(2)江南类型:南方人口较密集,所以园林地域范围小;又因河湖、园石、常绿树较多,所以园林景致较细腻精美。因上述条件,其特点为明媚秀丽、淡雅朴素、曲折幽深,但究竟面积小,略感局促。

(3)岭南类型:因为其地处亚热带,终年常绿,又多河川,所以造园条件比北方、南方都好。其明显的特点是具有热带风光,建筑物都较高而宽敞。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组成要素

1. 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1)对仙境的向往:一池三山。(2)模写山水。(3)写意山水。

2.理水:为表现自然,理水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一般有三种:(1)掩。 (2)隔。(3)破。

3.植物:植物是造山理水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的选择标准:(1)姿美;(2)色美;(3)味香;(4)有意境;

4. 建筑:

(1)厅堂:是待客与集会活动的场所。也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

(2)楼阁:是园林较高层的建筑。

(3)书房馆斋:馆可供宴客之用,其体量有大有小。

(4)榭:建于水边或花畔,借以成景。

(5)轩:是小巧玲珑、开敞精致的建筑物。

(6)舫:是仿造舟船造型的建筑,常建于水际或池中。

(7)亭:一种开敞的小型建筑物。

(8)路与廊:路和廊在园林中不仅有交通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有观赏的作用。

(9)桥

(10)园墙: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

(11)匾额、楹联与刻石。

五、中国古典园林构景手段

1.布局手段

(1)以人工造景为主,天然造景为辅。

(2)以天然景观为主,人工景观为辅。

2.构景手段

(1)对景。

(2)框景。

(3)漏景。

(4)借景: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而借之分。

六、中国古典园林的局限性

1.服务对象

2.审美观点

3.生态效应

4.经济

3.中国私家园林举例——江南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

拙政园:

拙政园的特点:(1)因地制宜,顺应自然;(2)园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3)空间联系,连贯完整,相互呼应

留园

网师园

狮子林

私家园林小结:

(1)私家园林的园主人多是被贬仕宦或或怀才不遇的文人画家,他们的身世大都是经历风波,饱尝沧桑。其兴建的园林,总是面积不大,而寓意深远,以“白屋草堂”的朴素清白,反对“朱门华堂”的豪门罪恶。

(2)私家园林的传统创作方法,一般要经过三个创作“境界”。这种创作过程,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高度结合。

私家园林特点:

(1)因地制宜巧于因借

(2)以简寓繁以少胜多

(3)情景相融意趣横生

4.南京主要园林的介绍

金陵四十八景:

1.石城霁雪—清凉山,石头城上的雪景;

2.钟阜晴云—紫金山上的云景;

3.鹭洲二水—江东门外白鹭村一带的古白鹭洲,李白诗“二水中分白鹭洲”;

4.凤凰三山—城西南露岗凤凰台遗址上远眺江边的?山,李白诗“三山半落青天外”;

5.龙江夜雨—下关龙江边夜听雨声;

6.虎洞明曦—东南郊高桥门外黄龙山附近的虎中观砋黎明时的阳光;

7.东山秋月—中秋节在江宁东山镇的土山上赏月;

8.北湖烟柳—玄武湖畔台城上的垂柳和烟景,唐韦庄诗“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9.秦淮渔唱—在秦淮河上聆听渔歌;10.天印樵歌

—在方山郊游时听到樵歌;11.青溪九曲—城东的青溪很多河湾,夹岸均垂杨亭順;12.赤石片矶—城东南今雨花门外的由红色砂岩构成砄秦淮河畔小岗;13.楼怀孙楚—李白在金陵时常饮酒的“孙楚酒楼”遗址约在今水西门水关一带的秦淮河研;14.台想昭明—钟山北高峰上的梁代昭明太子读书台一说在江宁湖熟的梁台;

15.杏村沽酒—今城西南花露岗下的古杏花村,相传栯唐代诗人杜牧买酒处;16.桃渡临流—夫子庙利涉桥畔古桃叶渡,相传是?晋王献之妾桃叶渡秦淮处;17.祖堂振锡—唐代法融祖师在祖堂山得道,成为佛栙南宗第一祖师;18.天界招提—中华门外的天界寺,原名龙翔寺,与灵谷寺?报恩寺并称为明代“金陵三大寺”;19.清凉问佛—清凉山的清凉寺;20.嘉善闻经—幕府山东南铁石岗石佛阁的嘉善寺;21.鸡笼云树—鸡笼山的景色;

22.牛首烟岚—牛首山的景色;23.栖霞胜景—栖霞山的景色;24.达摩古洞—幕府山东北麓的达摩洞,传梁代达摩栕师渡江前曾在此休息;25.燕矶夕照—在燕子矶观夕阳;26.狮岭雄观—狮子山上的卢龙观;27.化龙丽地—幕府山北麓临江的“五马渡”。28.来燕名堂—今夫子庙对岸乌衣巷内东晋王谢大族故居的“来燕堂”;29.报恩寺塔—中华门外报恩寺的九级琉璃宝塔;30.永济江流—在燕子矶的永济寺观音阁俯视江流;31.莫愁烟雨—莫愁湖“荷亭消暑,柳岸追风”之景蠂;32.珍珠浪涌—今鸡鸣寺至浮桥的古珍珠河;33.长干故里—中华门外古长干里;34.甘露佳亭—雨花台高座寺甘露井旁的亭台,另一蠴在小九华山;35.雨花说法—相传梁代云光法师在雨花台上讲经,堩上落花如雨,雨花台即因此得名;36.星岗落石—约在今鼓楼岗一带的古“落星岗”:37.长桥选妓—今夫子庙对岸一带明清妓院的集中地;38.幕府登高—登幕府山眺望长江;39.谢公古墩—五台山永庆寺前东晋谢安登临过的高堩;40.三宿名岩—下关静海寺附近南宋名将虞允文曾休栯三夜的三宿岩;41.神乐仙都—光华门外的道观神乐观;42.灵谷深松—灵谷寺周围的上万株古松;43.献花清兴—祖堂山北峰献花岩的景色;44.木末风高—雨花台永宁寺侧的木末亭,一说在方堝孺祠内;45.凭虚远眺—在鸡笼山最高处的凭虚阁远望市区及砄武湖;46.冶城西峙—朝天宫所在的冶城山峙立于城西;47.商飙别馆—钟山南麓梅花山前的南朝离宫商飙馆頗址;48.祈泽池深—南郊高桥门外祈泽寺的泉水,传说宋

栶东海龙女来此听法师讲法华经后所开。

5.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中心的西湖,南北长3.3公里,东西宽2.8公里,水面原面积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岛屿为6.3平方公理,湖岸周长15公理。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深处有2.8米,最浅处不到1米。如今伴随着“西湖西进”扩大为6.5平方公里,基本达到了300年前西湖的面积。苏堤和白堤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个部分。西湖与钱塘江沟通后,每天引入钱塘江水约30万立方米,西湖水由原来的一年一换变成每月一换,透明度由原来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西湖处处有胜景,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评出的"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为中心的60平方公理的园林风景区内,分布着主在风景名胜40多处,重点文物古迹30多处。概括起来西湖风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园、七洞、八墓、九溪、十景为胜。1982年西湖被确定为国家风景名胜区,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而西湖的美景不仅春天独有,夏日里接天莲碧的荷花,秋夜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横斜的红梅,更有那烟柳笼纱中的莺啼,细雨迷蒙中的楼台------无论你在何时来,都会领略到不同寻常的风采。

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经过杭州市民及各地群众积极参与评选,并由专家评选委员会反复斟酌后确定的,它们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

瘦西湖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的“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上园林,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风韵独具而蜚声海内外。卷石洞天、长堤春柳、四桥烟雨、徐园、月观、小金山、钓鱼台、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景区等名园胜迹,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两岸,俨然一幅次第展开的国画长卷。

“御马头”------长堤春柳----徐园-----(开阔)小虹桥----小金山(建筑最多的地方)----风亭----钓鱼台---(更开阔)

6.古村落

6.1古村落

一、古村落概念:是指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的村寨,他们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有创业始祖的记载和传说,有家族兴衰的记载,有古老祖传的遗训族规,一脉相承的大一统的文化形成强大的家族凝聚力。

二、古村落的基本特征

1.讲究“天人合一”,择吉而居,山水养人

2.族规家法严格保护环境,人养山水

3.以礼仪聚人,以文教育人

4.安全防御,自成一格

三、古村落现存著名游览地

1.浙江诸葛八卦村

2.浙江南浔

3.安徽西递

4.宏村:

6.2古民居

一、古民居概念:是指那些乡村的﹑非官方的﹑民间的、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以居住类型为主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它是我国建筑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特有的建筑形式。

二、中国民居的特点

1.古代民居最具地方性和创造性;

2.中国古代民居具有多样性;

3.古代民居还具有自然质朴的性格。

三、中国主要民居的形式

1. 毡房:几千年来哈萨克族是逐水草的游牧民族,为了适应游牧生活,就创造了毡房,以便于其游牧迁徙。它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坚固耐用,住居舒适,并具有防寒、防雨、防地震的特点

2.窑洞: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农民的象征。

3.碉房:是中国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以及内蒙部分地区常见的居住建筑形式。

4.竹楼:傣家人世代居住的居所,它那美观的楼顶,它的房顶呈“人”字型,传说里称之为"诸葛亮的帽子"。

5. 蒙古包

6.北京的胡同一般是东西走向的,四合院是北京地区典型的民居形式。

7. 土楼

8. 徽派民居

9.云南一颗印民居:云南昆明等地彝、汉民族的民居-一颗印房,“一颗印”式住房为云南昆明等地彝、汉民族的主要民居。

10.喀什地区天旱少雨,居民喜爱户外生活,民居院落四周设廊,廊下砌土炕,上铺地毯,是平时接待客人及家人活动之处。

7.园林小品与园林水景

7.1园林雕塑类型

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

7.2园椅与园凳

是供人们坐息、赏景之用。同时变换多样的艺术造型也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一般放在安静休息、景色良好、游人需要停留休息的地方。如树下、路旁,灌木丛的前面和后面、星散在树林里,水边、台地旁等游息性场

园椅、园凳的设计要在考虑功能的基础上,注重艺术性。其造型要力求简单朴实、舒适美观、制作方便、坚固耐久。色彩风格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高度一般在30-45厘米。可以点缀风景,增加趣味。此外还可以结合花台、挡土墙、栏杆、山石设计。

7.3园林栏杆

园林栏杆主要起防护、分隔和装饰美化作用。

栏杆在园林绿地中不宜多设,即使设置也不宜太高。栏杆的高度随功能的不同而不同。

台阶坡地的防护装饰性栏杆的高度一般为85-95厘米;

悬崖峭壁的防护性栏杆高度为110-120厘米;

坐凳式栏杆的高度为40-45厘米;

花坛与草地边缘的装饰性栏杆的高度为15-30厘米。

7.4园桥

桥作用:

◆既可以分隔水面,又是两岸联系的纽带。

◆桥还是水面上一个重要的景观,使水面隔而不断。

园林中桥的形式:有曲桥、平桥、廊桥、拱桥、亭桥等。

7.5园灯

园灯具有白天装饰、夜间照明、引导游人和增添夜景的作用。所有的艺术造型灯都可以用做园灯。在园林中,各类园灯在灯头、灯杆、灯座(包括接线盒)的造型、光源的选择、照明质量和方式上都有一定的要求。

引导性照明用灯,应注意灯与灯的距离和灯的连续性。

组景用灯,如在广场、花坛、水池、喷泉、瀑布、雕塑等周围照明,对灯光的艺术要求较高,灯的高度、光强、色彩等组合在一起,使夜晚的景观更加瑰丽。图铸铁,乳白钢化玻璃,黑白分明,秋体,简洁线条。

特色照明灯对照明度要求不高,但要通过照明创造出一定的气氛,如日本庭院的石灯笼,已成为日本庭院的重要标志。我国古代的宫灯。

最新园林艺术复习题

园林艺术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 1.绿篱以其高度分有高篱、中篱、矮篱三种,矮篱的高度为()。 A. 0.2-1米 B. 高于2米 C. 1-1.5米 D.1.5-2米 2.只有在漫射光照下,物体所呈现的色彩是物体的()。 A. 条件色 B.固有色 C. 环境色 D.光源色 3.某一色相由深到浅,由明到暗或反之的变化或由一种色相转变为另一种色相,称为()。 A.对比色 B.调和色 C.渐层 D.单色处理 4.园路两条相交所成的角度不易小于()。 A.45° B.60° C.30° D.90° 5.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明了“外中比”,称为最美的线段,即()。 A.等差数列比 B.等比数列比 C.费波纳奇数列比 D.黄金分割 6.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是集天下名山胜景,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力求达到“一峰山 太华千寻,一勺水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这是()。 A、艺术美 B、自然美 C、园林美D意境美 7.人视域水平明视角度为()。 A. 30° B. 60° C. 45° D.15° 8.前景的处理手法有()。 A.对景、透景、抑景、添景 B.框景、漏景、障景、隔景 C.框景、透景、抑景、夹景 D.框景、夹景、添景、漏景 9.驳岸处理时,水延伸到岸檐下,檐下水光掠影,如同船只,产生绿地在水面上的漂移感, 这种水岸处理方式是()。 A.假山石驳岸 B. 挑檐式驳岸 C.石砌斜坡 D. 草岸 10.颐和园中苏州河的河道由东向西,随万寿山后山山脚曲折蜿蜒,河道时窄时宽,两岸古 树参天,影响到空间时开时合,时收时放,产生()。 A. 疏密对比的效果 B. 明暗对比的效果 C. 虚实对比的效果 D. 空间开合收放的对比的效果 11.人视域的垂直明视角度为()。 A.26-30° B.30-45° C.15-30° D.30-45° 12.构成绿地的基本单元是()。 A.雕塑 B.景点 C.景区 D.小品 13.现代园林按性质和使用功能分为公共园林、专用绿地、街坊绿地和()。 A. 校园绿化 B.城市广场 C.居住区绿地 D.风景名胜区 14.绿地的构图是规则的,即所有的线条都有迹可循,但没有对称轴线,所以空间布局比较 自由灵活,这种规划的形式是()。 A.规则对称式 B.自然式 C.规则不对称式 D.混合式 15.园址的选择、勘察与评价指的是()。 A.立意 B.立地 C.相地 D.勘地 16.将岸边整成略有高低起伏的斜坡,在坡上铺上草皮,这种水岸的处理方式是()。 A.草岸 B.假山石驳岸 C.石砌斜坡 D.阶梯状台地驳岸 17.在园林设计中为了扩展空间,攫取倒影,造成虚幻之境,常设置平静水体()。 A.潭 B.池塘 C.泉 D.溪流 18.白居易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道出一江水之所以出现两种色彩,半 江红是受光源色的影响,半江瑟瑟则是环境色影响的结果,这种受光源色和环境色影响所呈现的色彩称为()。 A.固有色 B.空气色 C.条件色 D.色消视 19.一般两块相邻的步石适宜的中心距离应在()。 A. 60厘米左右 B. 45厘米左右 C. 30厘米左右 D. 80厘米左右 20.古人常把植物材料的生态习性和形态特征作性格化的比拟和联想,被喻为四君子的是 ()。 A. 松、竹、梅、兰 B.松、菊、梅、兰 C.松、竹、菊、梅 D. 梅、兰、竹、菊 21.受光源色和环境色影响所呈现的色彩称为()。 A.固有色 B.条件色 C.源有色 D.影响色 2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比喻()。 A.梅花 B. 荷花 C. 菊花 D. 芦苇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与解答[1]

一、名词解释 1、园林艺术 2、节奏 3、韵律 4、比例 5、尺度 6、框景 7、意境 8、花坛 9、借景 10、绿篱 二、简答题 1、常用造景方法有哪些 2、怎么用植物色彩来造景 3、花坛与花镜的设计要求 4、园林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主要内容有哪些 5、园林空间有哪些类型,植物能够成哪些类型 6、地形的功能有哪些 7、俯视、仰视、平视景观的区别与联系。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所的造景方法 8、前景的处理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 9、什么是风景序列,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10、意境的表达方式有哪些 解答: 一、名词解释 1、园林艺术:将大自然中风景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集中起来形成的完美整体,并以建筑的方式来安排花草树木、水池等的一种对环境艺术处理的理论和技巧。 2、节奏:变化复杂,通过强烈的变化,无规律的,能使人产生高山流水的意境。 3、韵律:一种有规律的变化,重复是产生韵律的前提,简单有力,刚柔并济/

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 4、比例:一般只反映景物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数比关系,而不涉及具体尺寸。 5、尺度: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6、框景:凡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另一空间的优美景色,恰似一幅嵌于境框中的立体风景画,称为框景。 7、意境:借景抒情,于情于景,情景交融。 8、花坛: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按照整形或半整形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一种园林设施。 9、借景:有意识的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 10、绿篱: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则的种植形式。 二、简答题 1、常用造景方法有:(1)主配手法:主景是全园的核心与重点,是风景园林的构图中心;配景则是陪衬主题,使主景更加突出。(2)层次与景深:前、中、后景三大层次。(3)借景: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4)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点景,题景等。 2、(1)单色处理:形成统一的感觉。(2)对比色处理:产生强烈和鲜艳的感觉。(3)调和色处理:温和浪漫的感觉。(4)渐层:一种颜色由浅到深,或色相的逐渐转弯,给人以宁静柔和的感觉。(5)中性色运用:灰白绿等。(6)色

园林艺术原理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表现技法 1线条图2水墨渲染图3水彩渲染图4钢笔徒平画5马克笔表现(钢笔+马克,淡彩+马克)6模型制作7彩铅景观表现8电脑绘制平面及效果图 一、园林:广义的园林泛指居住区、工矿区、机关学校、休疗养区等专用园林绿地及 广场街道、花园、儿童乐园、体育公园、动物园、植物园等公共使用的园林绿地而言。 狭义的园林指公共园林而言 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自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培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工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适用、经济、美观 3明确问题A园林以山、水体、职务、建筑为要素B园林的功能包括精神的和物质的C 园林要有文化品位 4相关名词 绿地: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还是人工栽植的,只需要植物这一种要素 绿化:指运用植物材料建成绿地的手段,以取得环境效应为主,包括城市园林绿化、荒山绿化、农园林网绿化 立意:园林设计的总意图,即,造园的设计思想 造景:人为的为园林绿地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 障景:园林中凡是能够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障的景物的手法成为障景 生态设计:是一种取代有限的、人工的、不经济的传统设计的新途径,其目的就是要创造更自然的景观,提倡用种群多样性结构复杂和竞争自由的植被类型 5、园林与绿地的区别:园林通常包括四要素——地貌、水体、建筑和植物,强调人的使用,这种使用通常以观赏、游憩或居住为主。绿地则可以有多种多样的目的和功能,并只包括植物这一要素。 二、园林美 唯物主义的美学观:1、人的感觉是没得源泉2、美感来源于客观世界 园林没事园林设计师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领悟后所产生的审美意识与园林形势的有机统一。现代园林美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生活没和艺术美的高度统一 (1)自然美来源于自然,任何不加入人工雕琢的自然事物(2)生活没事人们对现实生活的需求的满足程度(3)艺术美是生活美和自然美的高度提炼 2园林美的主要内容 (1)山水地形美:地形改造、引水造景、地貌利用、土石假山 (2)借用天象美:节日月淤血、云吴晓光等天象造景 (3)再现生境美:消防自然、创造人工植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 (4)建筑艺术美:园林建筑是画龙点睛之笔 (5)工程设施美:游道廊桥、奸杀水晶、电照光影、给水排水 (6)文化景观美:风景园林常为宗教圣地或历史古迹所在地,其中景名景序、门栏对联、摩崖石刻、字画雕塑 (7)色彩音响美:蓝天白云、花红柳绿、粉墙灰瓦、风声 (8)造型艺术美:用艺术造型来表现某种精神、象征、利益、标志,以及体型、线条美。(9)旅游生活美(10)联想意境美 三、园林艺术 1定义: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 主要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其中包括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

园林美术试题

园林美术试题 一、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画人物时,一般以()为标准,量出全身有几个头长。 2、色相是指色彩的不同(),在色彩中的色相以红、橙、黄、绿()蓝()。 3、明度是指色彩的()在色彩中,明度最高的是(),最低的是()。所以颜色的明度,加入()就提高,加入()就减低。 4、纯度是指色彩没一色相的()程度,其中纯度最高的颜色有()()()三原色。 5、明度、纯度、色相被称为色彩的() 6、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指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 7、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分别是()()()。 8、透视法又称(),常见的焦点透视有()透视和()透视两种。 9、美术又称()、()、()。美术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功能()功能 和()功能。 10、透视法又(),常见的焦点透视有()透视和()透视两种。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8分 ) 1、被历代民间画工和士大夫誉为“画圣”和“画祖”的唐代画家是( )。 A、阎立本 B、吴道子 C、张萱 D、张择端 2、法国画家塞尚在西方被尊奉为 ( )。A、后印象画派之父 B、现代绘画之父 C、印象派之父 D、当代绘画之父 3、《巴黎圣母院》的建筑形式属于 ( )。 A、罗马式建筑B、拜占庭式建筑C、哥特式建筑D、拉丁式建筑 4、十七世纪荷兰的绘画艺术属于 ( )。 A、封建文化B、市民文化C、宫廷文化D、贵族文化 5、印象派画家在描绘物体时所追求的是 ( )。 A、形体结构B、光线明暗C、光色变化D、意象效果 6、美术创作原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 ( ) 提出的。 A、王洽B、张璪C、王维D、张彦远 7、“明四家”中以工笔重彩闻名的画家是()。 A、沈周 B、文征明 C、唐 D、仇英 8、铜胎掐丝法郎的俗名是()。 A、唐三彩 B、扣器 C、景泰蓝 D、宣德炉 三、多项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8分) 1、三间色是指() A 红 B 绿 C橙 D 紫 2、以下作品中,属于中国画的有() A《清明上河图》 B《朝元仙仗图》 C《溪山行旅图》D《四川乐山大佛》 3、在本学期,我们学过的美术表现形式有()

《园林艺术》复习思考题(附答案)

《园林艺术》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概述 1、世界园林流派? 中国自然山水园、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法国宫廷式花园、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 2、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诗画的情趣 建筑美和自然的融揉意境的涵蕴 3、简述园林特性? 1)、园林的娱乐性 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解除紧张劳累,获得身心平衡的作用,在于它所具有的娱乐 2)、园林的功利性 实用上满足物质和精神功能的要求,并能在提供观赏游览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物质财富3)、园林的空间性 园林的空间性体现在景物限定的环境中,它比建筑空间要复杂和灵活得多 4)、、园林的时间性 园林动静交织的艺术,园在动静中组景,人动静中游园,充分体现了园林的时间性。 5)、园林的综合性 以山水画为蓝本,以山水诗的意境为内涵,和文学、绘画融合贯通,富于诗情画意的艺术。6)、园林的双重性 表现在物质和精神,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天然和人工相辅相成的关系上 4、园林类型? 自然园林、规则式园林、综合式园林 宗教园林(佛教园林、道教园林) 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 古典园林、现代园林 农艺园林、湿地园林、生态园林、主题园 第二章园林美造型要素 1、简述色彩的功能感觉?并试述其在园林中的使用? 1)、温度感: 又称冷暖感。由色彩产生了一定的联想,则联想到有关的事物产生了温度感。2)、胀缩感 3)、距离感 实际的园林空间深度感为了加深深远的效果,作背景的树木宜选用灰绿色或灰蓝色的树种,如毛白杨,银白杨,雪松、桂香柳。 4)、重量感: 建筑的基础部分宜用暗色调,显得较稳重,建筑物的基础栽植了宜多选用色彩浓重的种类 5)、面积感: 在面积较小的园林中,水面多,白色和色相的明色调成份多,也较容易产生扩大面积的感觉 6)、兴奋感: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B卷)答案

院、部班级姓名学号… …………… … … …………………………密 …… …………………线 … ………………… … ………………………河南农业大学《园林艺术原理》考试试卷(B 卷)答案题号总分分数得分评卷人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1. 园林美: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中,由部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相互渗透所构成的一种整体美。(2分)2. 人文景观:人对人工建造的实物及社会现象所感知的景象。如;城镇,街市,房屋,道路,桥梁,村落,田园,宫观,石窟,崖画,雕刻,原始文化遗址,名胜古迹,风景园林,政教礼仪,。中国风景名胜及各类园林中人文景观极为丰富,这是由四千余年的文明古国及其历史文化的积淀所形成的。(2分)3. 园林的社会美:指园林艺术的内涵美。这种内涵美源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道德标准和高尚情操,寓于园林景物中使人触景生情。(2分) 4. 障景:园林中凡是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障景物的手法叫障景。障景可运用不同的题材来完成。可用土山叫山障;用植物题材的树丛叫树阻;用建筑题材做成曲折的廊院,叫曲障等,也可结合运用。(2分) 5. 造景: 即人为地在园林中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人工造景要根据园林的性质,功能,规模,因地制宜地运用园林构图的基本规律去规划设计。(2分) 6. 园林艺术的特征:艺术同性的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特有特征有园林艺术的综合性,园林功能与审美的协调性,在工程技术、经济与艺术方面的统一性(2分)7. 自然式园林:与规则式园林相对,无明显中轴线,模仿自然,再现自然的园林式。(2分)8. 借景:一般是指观赏老所在的园林范围以外的景观通过一定方式“借’入园内,使园内之人能看到园外之景。(2分) 9. 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造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或借助于原有地形的营造,加以艺术的加工,把天然山水风景移缩模拟在一个小范围内,在城镇内居多。(2分)10. 皇家园林:秦汉至明清均有,皇帝个人和皇家私有;自然式但也要利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气派和皇家至尊(2分)

园林艺术考试重点

园林艺术 一1 园林的概念。 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根据功能要求和经济技术条件而形成的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2园林的构成元素 山石,水体,植物,建筑 3水体的形式 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和混和式三类。自然式水体是保持天然的或模仿天然形状的河、湖、溪、涧、泉、瀑等,水体在园林中多半随地形而变化,有聚有散,有曲有直,有高有下,有动有静。规则式水体是人工开凿成几何形状的水面,如运河、水渠、方潭、圆池、水井及几何形体的喷泉、瀑布等。混和式的水体是两种形式的交替穿插或协调使用。 4园林艺术的特征 园林学:用来研究人与环境、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的关系下,怎样创造一个供人类居住、生活、工作、游憩的合理、优美的生活境域,以及更大范围的环境,为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环境质量的改善、大地自然景观的保护而进行净化的一门学科。 园林艺术研究的内容:在园林学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利用园林要素,创造一个艺术的环境——心灵的家园。 5世界园林的分类 1)古希腊园林 2) 古罗马园林 3)古埃及园林 4)古巴比伦园林 5)伊斯兰园林 6)中世纪欧洲园林 7)意大利园林 8)法国勒诺特式园林 9)英国自然风景园 6世界园林的发展过程和英国和美国的代表人物以及作品 1、原始社会——萌芽期 前期:人和自然的关系处于感性的适应状态 后期:处于亲和状态。出现了果园、菜圃、养殖动物的园囿——形成园林的萌芽 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世界园林的发展阶段 园林的服务对象为少数的统治阶级,为私人所拥有; 封闭的,内向型的; 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视觉景观的效果美,陶冶情操。 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3、英国革命以后

园林艺术原理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园林:园林就是由地形地貌与水体、建筑构筑物与道路、植物、动物等素材,根据功能要求、经济技术条 件、艺术布局等方面综合组成的统一体。 ●园林美:就是以自然形态的物质材料为主题(山、水、植物)创造而形成兼具再现、表现特点的三度空间 的风景美。游赏者的审美活动必须在这一风景空间中完成。 ●景观:由环境形象所构成的可以被人们所感知的形式信息,具有图形性与象征性,能表达出特定环境的功 能内容。 ●动态景观:按一定观赏路线,综合考虑成景因素的点、线、面布局,系统地布置多种景点,让人们在行进中 观赏连续运动变化的景物,步移景异,形成系列景观,如颐与园的排云殿 ●静态景观:视觉空间相对静止,通常以定点观赏,一般要在人流比较集中,易停留的最佳观赏点来组织视点 与景物之间的关系,如浙江的千岛湖。 ●实体:一些空间限制因素,如山坡。虚体:各实体间所形成的空旷地域,如山谷。 ●对比:把两种性质极端不同的形体组合成图画,显示出强烈冲击性而产生美感 ●调与:把性质相同或类似的造型放在一起。 ●节奏:音响运动的轻重急缓形成节奏 ●韵律:在流动的过程中,加以组织与统一,产生运动中的秩序 ●稳定:给人以安定舒适愉快的感觉,园林中常见体量上用下大上小。颜色上浅下深,降低重心 ●对称:保持景物均衡的一种形式(由中心设一中轴线,左右上下完全相同)对称的造型。给人平静,舒适感觉 (静止美),感觉庄重,严肃,有气魄,但显得呆板,不亲切 ●均衡:轴线的左右两边造型不同,但份量感相同,感觉平均 ●不对称均衡(拟对称均衡):造型也有安全感,由于造型可以任意变化,故造型生动活泼(动态美),广泛应用 于自然式园林布置中 ●比例:要素本身、各要素之间、要素与整体之间的长宽高尺度就是否合宜,(空间、形体、体量的关系) ●尺度:构筑物局部或整体与人之间的制约关系。包括:自然尺度、夸张尺度与亲切尺度 ●空间:西方将空间表现为具有一定几何形象的关系,明确的景,东方则表现为不定的,模糊的或把有限空间 象征为一种宏大的空间概念,对空间的理解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主配手法:就就是要突出主景。具体手法有:主景升高、轴线与风景视线、动势法、面向朝阳 ●主景升高:在空间高程上加以突出(为了使构图的主题鲜明、构图更加明确)主景升高对周围景物起控制 作用,不受任何风景的干扰,还可以造成仰视风景,形成特殊的感染力 ●动势:一般四面环抱的空间(如水面、广场、庭院等)、周围次要的景物往往具有动势,区域一个焦点(具有 向心性),主景宜布置在这个点上 ●借景:根据造景的要求,通过视点与视线的巧妙组织,把空间之外的景物纳入观赏视线之中的构景处理 ●园冶(ye):“园林巧于因借,精于体宜”、“借者,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远近,晴峦耸秀,绀宇凌空,极目所 至,俗则屏之,嘉则收之,不分町疃,尽为烟景”。 ●直接借景:利用有资借取的景物,将其巧妙地组织于画面中,使空间景象层次丰富,景深清晰,视线开展,扩 大空间感受。 ●间接借景:借助平静的水面、镜面的映射与反射物体形象的构景方式。 ●抑扬手法:即就是解决景的藏与露的关系,按照其划分空间的作用与艺术效果分为障景、隔景 ●障景:凡就是抑制视线而又能引导空间转折的屏障景物都可称为障景 ●隔景:根据一定的构景意图,借助分割空间的多种手段,将园景分割成不同的景区与功能区,使景观各具特 色,避免相互间的视线干扰与人流干扰 ●急转:两种不同空间组织中用很实的物体,如密林、山丘、建筑实墙 ●缓转:变画自然,给人感觉平静,如疏林、空廊、漏窗、水面分隔或在两空间中设置过渡空间 ●框景:利用类似画框的门框、窗框、洞框及一些树木的枝条,有选择地摄取一定的另一空间的景色。 ●夹景:运用透视消失与背景的构图处理,在人的活动游览两侧,设抑制视线引导行进方向的景象,把人的视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A卷答案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园林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2,我国造园中选石有六要素:质、色、纹、面、体、姿。

3,园林地形设计包括平地、堆山、理水、 。叠石 4,《园冶》的作者是明代计成。欧洲园林并称世界三大造园系统。5,中国古典园林与西亚园林和隋唐时期。6,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全盛时期是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物是台。7, 分)10分,共30三、简答(每题得分评卷人 简述园林艺术特点。1. 答:)43)园林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 1)园林艺术是综合艺术;2)园林艺术是实用艺术;分))园林艺术是见证历史的艺术。(5园林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艺术;5园林艺术与绘画、音乐、戏剧等纯艺术不同,是综合艺术。园林美以自然美为特点,是 5分)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统一。( 2.简述中国南北方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答:中国南北方地区温暖,湿润,造林以私家园林为主, 包括江南园林和岭南园林,而以前 者为最。江南园林“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高低曲折随人意,好处多从假分)字来”,是江南私家园林美学特征的精湛概括。(3北方皇家园林主要为帝王服务,规模大,占地广,且多处于自然风景优美的山林,湖泊分)(3形成了气势恢弘的山水景观。地区,利用真山真水或构筑规模宏大的人工山水体系,分)(一)江南私家园林艺术特点(2 ①蕴涵文化,诗情画意②建筑柔媚,精雕细刻③布局内向,小景精巧④假山叠石,风格独特 ⑤花木茂盛,品种多样 2分)(二)北方皇家园林艺术特点。(①自然开阔,恢弘大气 ②建筑敦实,细部严谨 ③仿效江南,廊桥多用 ④树种不多,三季更迭 3.简述园林中有哪些突出主景的艺术手法? 答:(一)中轴对称:‘严格对称'和‘拟对称'。(2分) (二)主景升高:加大主景空间高程,较高地形,使主题鲜明突出。常与中轴对称的方法联用。(2分)(三)动势向心:四面为景物环抱的园林空间为环拱空间,而该空间四周的景物往往具有一种向心的动势,在该空间形成一个视觉焦点。主景的焦点布局往往较好的利用心理特征而强调主景。(2分)(四)空构图重心重合:构图重心的处理。规则式园林的构图中心往往与园林空间几何重心一致。自然式园林构图重心与视觉重心相吻合,而非几何重心。(2分) (五)渐变至主景:色彩的浅色级到饱和,暗色调到明色调,艺术的感染力也是渐变的。次要景物到主要景物的层层深入,从序幕到高潮的景物序列布局。(2分)

最新一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一园林艺术及设计原 理

一、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 第一节园林艺术布局基本原则 按照《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的解释: 园林艺术——在园林创作中,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自然和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园林布局——确定园林各种构成要素的位置和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 因此,在园林创作中,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便有不同的布局原则。从创作的过程看(时间维),园林艺术的布局原则有:功能合理、分区明确;构思与立意(或称意在笔先);空间有序;景观丰富(多样性)。从创作的结果看(空间维),园林艺术的布局原则有:综合性与统一性;因地制宜,巧于因借;主题鲜明,主景突出;园林布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规定性。 第二节园林布局 一、园林布局形式 园林布局形式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分不开的。概括地讲,可以把园林布局的形式分为3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当然,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园林布局形式层出不穷,其中的代表形式就是自由式园林(抽象式园林)。 1、规则式园林

这类园林又可以称之为“几何式”、“整形式”、“对称式”和“建筑式”园林(图2-6、图2-7)。埃及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的造园也独树一帜。从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之前,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台地园和19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几何图案式园林为代表。这类规则式园林有以下主要特征。 (1)中轴线: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抵依中轴线的左右前后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都成为几何形体。 (2)地形:在开阔较平坦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段,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其剖面均为直线所组成。 (3)水休: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圆形和长方形,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有时加以雕塑;水景的类型有整形水池、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古代神话雕塑与喷泉构成水景的主要内容。 (4)广场与道路:广场多呈规则对称的几何形,主轴和副轴线上的广场形成主次分明的系统;道路均为直线形,折线形或几何曲线形。广场与道路构成方格形式、环状放射形、中轴对称或不对称的几何布局。 (5)建筑:主体建筑组群和单体建筑多采用中轴对称均衡设计,多以主体建筑群和次要建筑群形成与广场、道路相组合的主轴、副轴系统,形成控制全园的总格局。

园林艺术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天人合一: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2.道法自然:万物复归其本色根源,造作的人类和社会必须复归其原始状态才能实现万物和谐的境界。 3.中隐:白居易总结出“中隐”隐在留司官,即既有一定社会地位,又有一定稳定可观收入的闲差。 4.留园三峰:冠云峰、瑞云峰、岫云峰。 5.三远:是中国山水画的特殊透视法。自山下而仰山巅,为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为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为平远。 6.元四家:王蒙、倪瓒、吴镇、黄公望。 7.吴装新格:“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的淡彩法。 8.园冶: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部园林理论著作,总结了中国园林的本质特征和艺术规律。 9.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族文学艺术形式,往往与匾额相配,或树立门旁,或悬挂在厅、堂、亭、榭的楹柱上。 10.曲水流觞:在古代园林中指一种相对固定的景观设置形式。如庭院式曲水流杯或利用自然山水中的溪流、缓丘所做的曲水园林。 11.勒诺特式园林:一个宏伟的中轴,大运河、花坛、花园、林园依次排布,整个园林编制在条理清晰、秩序严谨、主从分明的集合网格之中,是路易十四时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 12.西班牙伊斯兰园林:指在今日的西班牙境内,由摩尔人创造的伊斯兰风格的园林,又称摩尔式园林。 13.圣林:早在埃及流行的一种依附于神庙的树林,即在神庙四周植树造林形成的神苑。 14.空中花园:尼布甲尼撒二世为安慰出生于伊朗西北部山区的王妃对家乡的怀念,建造了在高山上的屋顶花园,被誉为“古代世界上七大奇迹”之一。 15.狮子林:苏州四大名园之一,以假山著称。狮子林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16.一池三山:是中国一种园林模式,并与以后各朝的皇家园林以及一些私家园林中得以继承和发展。三山指神话中东海里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并有仙人居之。 17.小园赋:南北朝庾信创作的,抒发了作者羁旅异国,想做隐士而不得的痛苦。 18.文王之囿:周文王在今陕西省西安附近,建有方圆35千米的“文王之囿”,是我国最早的比较成熟的造园形式。 19.囿:把活动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四周用垣墙圈起来,其中蓄养禽兽并设专人管理。 20.台:即用土堆筑而成的高台。 21.芥子纳须弥:芥子须弥为佛教用语,指微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 二、填空题: 1.昆仑神话、蓬莱神话和希腊神话有一个共同点,即表现了先民对山岳和天体的崇拜。 2.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园林里面的主要构筑物是台。狩猎和通神是中国古典园林最早具备的两个功能。 3.汉武帝扩建上林苑为苑中有苑、苑中有宫、苑中有观的建筑群,太液池中出现瀛洲、蓬莱、方丈的景观,形成了一池三 山的布局。 4.庚信的《小园赋》是文人第一次详细描绘出回来的文人园。 5.“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成为我国艺术包括构园艺术创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强调“心悟”、“顿悟”等心理体验。 6.山水园林诗派的代表,王维的“辋川别业”标志着诗画兼容的文人园真正出现。 7.古埃及园林大致有宅院、圣苑、墓园。 8.阿尔罕布拉宫苑是西班牙伊斯兰园林的经典传世之作,又称摩尔式园林。 9.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与园林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中国诗文和文人画。因此,中国古典园林享有“凝固的诗”、 “立体的画”的盛誉。 10.《园冶》中“从心不从法”的独创精神,“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宗旨,“顿开尘外想,拟人画中行”的园林意境 说,“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园林结构法等,发前人所未发,对后人具有借鉴作用。 三、简答题: 1.魏晋南北朝士人园的造园基本原则有哪些? ①以山水、植物等自然形态为主导构建园林景观体系; ②“纡余委曲”的空间造型;

园林艺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5×8分) 1.世界园林流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园林中比例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障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 4.地形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园林植物的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6×10分) 1、简述园林特性? 2、园林中如何运用尺度进行设计? 3、论述园林水景的表现形式? 4、园林植物观花、观干、观叶、观果、观形、观枝、观根、观香,分类举五种

5、园林建筑类型 6、园林意境的创造手法?

二、填空题 1、中国自然山水园、意大利台地式别墅园、法国宫廷式花园、英国自然风致式园林 2、黄金分割比、均方根比例、整数比例、人体模度比、相加级数比、其他比例 3、是屏障景物,改变空间引导方向,是作为前进方向的对景 4、基础骨架、造景和形成环抱空间 5、乔木、灌木、草地、花卉、藤本、竹类、水生 三、简答题 1、1)、园林的娱乐性 调节人们的精神生活和解除紧张劳累,获得身心平衡的作用,在于它所具有的娱乐 2)、园林的功利性 实用上满足物质与精神功能的要求,并能在提供观赏游览的同时,产生一定的物质财富 3)、园林的空间性 园林的空间性体现在景物限定的环境中,它比建筑空间要复杂与灵活得多 4)、、园林的时间性 园林动静交织的艺术,园在动静中组景,人动静中游园,充分体现了园林的时间性。 5)、园林的综合性 以山水画为蓝本,以山水诗的意境为内涵,与文学、绘画融合贯通,富于诗情画意的艺术。 6)、园林的双重性 表现在物质与精神,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天然与人工相辅相成的关系上。 2、1)、单位尺度引进法 既引用某种为人所熟悉的景物作为尺度标准,来确定群体景物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合乎尺度规律的园林景观2)、人的习惯尺度法 是以人体各部分尺寸及其活动习惯尺寸规律为准,来确定风景空间及各景物的具休尺度。 3)、模度尺设计法 运用好的数比系列或被认为是最美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正方内接三角形等作为基本模度,进行多种划分、拼接、组合、展开或缩小等,从而在产面,平面或立体空间中,取得具有模度倍数关系的空间。 a、建筑空间1/10理论 指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庭院空间之比至少为1:10,又称亲密空间。 b、景物高度:场地宽度=1:3-1:6 c、景与墙 D:H<1:夹景 D:H=1:稳定 D:H>1:开阔 d、墙或绿篱 H≤30cm :图案感 H=60cm :有边界划分和隔离感 H=90-120 cm:强烈的边界隔离感 H > 160cm:隔断或封闭感3、一为流水:急缓、深浅;流量、流速、幅度 二为落水:线落、布落、挂落、条落、多级跌落、层落、片落、云雨雾落、壁落 三为静水:色、波、影 四为压力水:喷、涌、溢、间歇水 五为拟水:枯山水、模拟波纹、模纹花坛 六为有色有味的水:啤酒、牛奶、巧克力、稀泥、红色喷泉 4、1)、观花:牡丹、玉半、山茶、一串红、蝴蝶兰 2)、观干:酒瓶椰子、佛肚竹、白桦、竹、梧桐 3)、观叶:苏铁、棕竹、红背桂、红桑、异叶南洋杉4)、观果:金柑、冬珊瑚、五色椒、乌柿、风船葛 5)、观形:巴西木、君子兰、盘槐 6)、观枝:红瑞木、红茎木、野蔷薇、山杏、山桃 7)、观根:菊芋、铜锤草、大丽菊、仙客来、秋海棠8)、观香:米兰、含笑、茉莉、栀子花、桂花 5、第一类为风景游览建筑。园林建筑的绝大部分属于 此类。它们都具有一般的使用功能。对于园林景观所起的作用在于上述四个方面的综合,或者以其中的一方面为主。 第二类为庭园建筑。凡是能够围合成为庭园空间而独立或丰对独立的庭园的建筑均属此类,这类建筑与庭园空间的关系为密切,往往室内室外互相渗透、联成一体。 第三类为建筑小品。此类小品虽以装饰园林环境为主,注重于外观形象的艺术效果,但同时兼有一定的使用功能如:园椅、园灯、展牌、园林景墙、园林栏杆……等设施。第四类为交通建筑。凡是在游览路线上的道路、阶梯、蹬道、桥梁,以及码头、船埠等均属此类 6、1)运用文学修辞手法,如状写、寄情、言态、比喻、象征、寓意、点题等,创造园景意境; 2)借助文学诗词等多种形象语言,使园景具有浓郁的诗情画意; 3)运用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刻、音乐、建筑等,触类旁通,熔铸一体,使园林意境深达,表现出十分广泛的人生观和情趣。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题最新版

《园林规划设计》复习题 一、简述题 1.简述园林美的主要内容。 2.简述形式美的法则。 3.简述园林造景的艺术手法。 4.园林道路系统布局的序列类型。 5.简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基本类型。 6.简述屋顶花园植物选择要求。 7.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类型。 8.简述公园规划设计的程序。 9.简述城市道路绿地的布置形式。 10.简述城市布局形式。 11.简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12.简述现代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3.简述居住区绿地的组成。 14.简述观光农业的类型。 15.简述视距三角形的概念,及视距三角形内绿化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6.简述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二、分析论述题 1.试述城市园林绿地的效益。 2.论述园林构成要素。 3.论述霍华德“田园城市”的理念。 4.试论述公园规划设计的原则: 5.试论述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

6.试论述观光农业的特点 7.试论述城市规划各个阶段的任务 8.试论述互通式立交区绿地的规划设计要点: 9.试论纪念性公园规划原则 10.试论述树群设计形式 11.试论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 12.试述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 三、综合应用题 1.下图是某城市社区公园用地范围及周边环境条件,周边分布有办公区和住宅区用地,建筑风格及规模请考生自己设想,不做限制。现请你对社区公园进行设计。设计区域面积为80m×75m。设计要求: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与周边环境协调、功能与景观并重、有一定的文化艺术性。 (1)写出你对场地的分析理解并进行设计构思立意。 (2)写出规划设计指导思想和原则。 (3)写出空间划分及景观布局等主要设计内容。 (4)请对该场地进行方案初设并绘制手绘草图,要求图面清晰、整洁、规范、表达准确。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考题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年成立了中国园林学会(一级学会),出版学术刊物《中国园林》。 A.1981 B. 1983 C.1986 D.1989 2.根据文艺复兴的初期、中期(鼎盛)、末期(衰落)三个时期,意大利台地园可以相应的分为三个阶段的三种特征。 A.简洁、丰富、装饰过分(巴洛克) B.丰富、简洁、装饰过分(巴洛克) C.装饰过分(巴洛克)、简洁、丰富 D.装饰过分(巴洛克)、丰富、简洁 3.属于藏传佛教寺观园林的是。 A.布达拉宫 B.香山寺 C. 大觉寺 D.白云观 4.唐朝都城长安东南角的著名风景游览地是,作为长安八景之一被称为。 A.曲江池;曲水流觞 B.华清池;骊山晚照 C.灞桥;灞柳风雪 D.小雁塔;雁塔晨钟 5.古代传说中的仙境园林“悬圃”位于。 A.东海 B.昆仑山 C.泰山 D.骊山 6.李诫《营造法式》是中古时期世界上内容最完整的建筑著作之一,是我国古代最完整技术书籍。书中总结了历代建筑成就,制定了和,为以后建筑业确定了楷模。 A.设计模数;工料定额制度 B.管理方式;工料定额制度 C.设计模数;工时计算制度 D.管理方式;工时计算制度 7.控制园林景观空间尺度,使之不至于因空间过分空旷或闭塞而削弱景观效果,一般情况,H(景观对象的高度)与D(视距)的关系控制为:() A. D∶H的比值在1至3之间 B. D∶H的比值在2至3之间 C. D∶H的比值在1至4之间 D. D∶H的比值在2至4之间 8.()是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是古代文人雅集盛会和诗文唱和的场所,历史价值非常深远。 A.曲江池B.兰亭C.西湖D.乐游原 9.()是宋代著名皇家园林,位于宋代都城东京宫城东北,基本组成为“左山右水”,筑有万岁山、万松岭、寿山等,由自然河道引水入园,形成溪、涧、潭、沼、瀑布等多种形式。 A. 金明池 B.玉津园 C. 琼林苑 D.艮岳 10.东部中国、日本的佛教禅宗无色世界观影响着园林。同时,部分地区受老子道教崇尚自然的影响,出现了()。 A自然式山水园B伊斯兰园林C印度伊斯兰园林D城堡式园林 11.()时期的皇家园林已趋于规范化,明显区分出大内御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三种类别。 A.魏晋南北朝B.隋唐C.宋D.元 12.在古埃及时期,园林的雏形除了游乐性园林、葡萄园、果园外,还包括。 A桑园B枣园C梨园D菜园 13.()是首次见于文献记载的公共园林,是古代文人雅集盛会和诗文唱和的场所,历史价值非常深远。 A.曲江池B.兰亭C.西湖D.乐游原 14.古埃及园林类型除了宅园、圣苑外还包括()。 A游憩园B山水园C墓园D台地园 15.以下园林中,江南园林有()。 A.圆明园B. 拙政园C.畅春园 D. 清华园 16.()时期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 A.夏商B.秦汉C.商周秦汉D.魏晋南北朝 17.()为宋代名人司马光的私家园林,园址位于洛阳,规模不大且风格朴素,园子的命名与内容格调相吻合,园林表现出较明显的意境深化。

智慧树知到《园林艺术》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园林艺术》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在一定的地域内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是园林。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2、辋川别业、辋川诗集,辋川图并存的场景,从侧面证明了园林与诗画是毫无关系的。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3、伊斯兰园林体系是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十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方式,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细密的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的阿拉伯园林。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4、中国园林体系是一种以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构图整齐有序,园林建筑占主导地位,涵蕴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5、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或是图面上的城市规划,完全谈不上对社会的改革,因此意义不大。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6、中国经典园林著作《园冶》的作者是()。 A:李渔 B:文震亨 C:计成 D:张然 正确答案:计成 7、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杭州灵隐寺分别属于()园林。 A:私家私家寺观 B:皇家自然自然 C:皇家皇家自然 D:私家皇家寺观 正确答案:私家皇家寺观 8、公元前六世纪巴比伦的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为王妃建造的(),利用了辘轳把地表的水抽到屋顶,远看花园好像悬在半空中,成为了世界八大奇迹之一。 A:凡尔赛宫 B:颐和园 C:拙政园 D:空中花园 正确答案:空中花园 9、国际上普遍认为,()是现代风景园林学科诞生的标志。 A:奥姆斯特德设计了纽约中央公园

B:美国风景园林师学会(ASLA)的成立 C:哈佛大学设立了风景园林学学科 D: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建立 正确答案:哈佛大学设立了风景园林学学科 10、以下哪一个描述是错误的?() A:园林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物规划三个层次 B:今天的风景园林学主要解决的是人类生活空间环境改善的问题,与自然的关系不大了 C:人类造园的历史悠久,但风景园林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出现,则是近代的事情了 D:风景园林学是综合运用科学与艺术的手段,分析、规划、设计、管理、保护和恢复自然和建成环境的应用型学科,以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宗旨,保护与恢复自然环境,营造健康优美的人居环境 正确答案:今天的风景园林学主要解决的是人类生活空间环境改善的问题,与自然的关系不大了 第二章 1、艺术是研究美、美感、美的欣赏和创造、美的本质、特征、发展与规律的学科。 A:对 B:错 正确答案:错 2、园林美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高度统一。 A:对 B:错 正确答案:对 3、拉· 维莱特公园是解构主义的景观设计的典型实例,方案由点、线、面三层基本要素构成。

风景园林艺术考试复习

风景园林艺术考试复习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课程主要内容 理解园林的概念。 熟悉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特点、构景方式、了解其对世界园林艺术的影响。 空间营造的方式。 造景的主要手法。 造园要素的了解和运用。 中国四大名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 广东四大名园: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 北京“三山五园”:圆明园;畅春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 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 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 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各地园林风格: 园林艺术是园林学研究的 主要内容,是研究关于园 林规划、创作的艺术体 系,是美学、艺术、绘 画、文学等多学科理论的 综合运用,尤其是美学的 运用。 园林学的研究范围:传统 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 景观三个层次 造园四大要素园林一般 情况下都包含着土地(地 形)、水体、植物和建筑 四种基本要素。筑山、理 水、植物配置和建筑营造 园林艺术的特点园林艺术 是与功能相结合的艺术/园 林艺术是有生命的艺术/园 林艺术是与科学相结合的 艺术 /园林艺术是融汇多 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园林艺术是见证历史的艺 术 日本传统园林:始于皇家 园林,朴素的自然式园 林。枯山水庭园是禅宗文 化在造园艺术上的凝聚。 意大利台地式园林:特点 1立体的园林景观、2严整 的几何布局。3动态的水 景。4注重装饰 法国几何图案式园林:整 齐、均衡对称、有轴线讲 究几何图案组织。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中国传统园林:类型:1皇 家园林规模宏大华丽富 贵。现存为着名皇家园林 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 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 避暑山庄2私家园林家园 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 僚、缙绅所私有,精巧素 雅玲珑多姿讲究山林野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