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规划任务书

小城镇规划任务书
小城镇规划任务书

小城镇规划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小城镇规划是城市规划专业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小城镇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是一定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主要载体,是与多数人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所。小城镇在规划的制定与管理上有自己特殊的要求和规范。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使学生逐步掌握小城镇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二、设计题目

安康市平利县长安镇建设规划

三、题目概况

长安镇概况:详见附件;

现状地形:镇区现状地形图 1:1000(电子件)。

四、设计要求

1、规划期限:2015-2030年,规划期末人口规模按1.0万人考虑。

2、依据现状条件,合理选择镇区用地发展方向。

3、合理安排镇区各项建设用地。

4、合理配置小城镇的各项公共设施及基础设施。

5、充分利用地形条件组织空间,并形成特色。

6、塑造镇区公共中心。

7、规划方案在满足相关技术及规范的前提下,力求创新。

五、成果要求

1、成果内容要求

(1)区位图

(2)现状分析(地形、资源等方面)

(3)土地利用现状图(带现状用地统计表)

(4)土地利用规划图(带规划建设用地平衡表)

(5)规划总平面

(6)功能结构规划图

(7)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带道路断面图)

(8)景观绿化系统规划图

(9)环卫设施规划图

(10)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11)主要节点设计意象(可选中心、入口、公共空间等平面图、效果图)

(12)其他需要表达规划设计意图的图纸

(13)规划说明书(正文内容宋体小四,1.5倍行距)

图纸: A3彩色,规划说明:A3黑白。

2、成果质量要求

(1)方案合理、构思新颖、内容全面、有所创新;

(2)结合实际、符合规范、经济可行;

(3)图面表达规范、整洁、美观;

(4)文字说明流畅、简捷明了;

(5)技术指标概念清晰、计算正确。

六、设计进度

1、11周:布置设计任务;

2、12~14周:初步规划(现状分析、规划构思、用地布局图、分析图、用地平衡表、规划说明);

3、15~16周:规划修改完善;

4、设计周:完成并提交正式图。

七、纪律要求

1、两人一组,必须按时、按内容、按进度完成各阶段任务。

2、成果图册及说明书以A3规格打印装订成册,其中图纸部分必须彩色打印,说明书可黑白普通打印。

3、成果提交时间:设计周周周五上午9:00。

4、提交电子文件,以组员姓名命名文件夹,内容包括JPG图纸、说明书(word2003格式)以及相关CAD文件,以班为单位刻录成光盘。

附件:城镇概况与基本发展思路

第一节城镇概况

一、项目背景

1.区位关系

长安镇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东南部,距县城8公里,东与湖北省竹溪县接壤,地貌四山夹三川,总面积227平方公里。308省道和长安河纵贯镇域,是川陕鄂渝的交通要道。“安平”高速正在规划建设中。镇区范围包括中坝村大部和高峰村局部。其中中坝村村域总面积6.7平方公里,高峰村村域总面积5.7平方公里。

2.自然地理条件

长安镇地处北纬32°22′,东经109°25′,海拔464 米--1200米,地势东高西低,两边高中间低,地形主要为两岭一槽。年平均气温14℃,极端最高气温41.7℃,极端最低气温—9.5℃。无霜期250天,年平均降水量850mm左右,属温热半湿润区。长安河穿境而过,境内资源丰富,茶香四溢,美景如画。秦楚边关古长城巍峨亘古,道教胜地西岱顶风光旖旎,峻险奇秀蜡烛山幽径可探;碧波万顷的生态产业园与徽派建筑风貌交相辉映,特色城镇如置画廊,游人至此,流连忘返,文人雅士,怡神于斯。

3.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现状概况

长安镇辖20个行政村,134个村民小组,5358户,2077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1720元。辖区内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农业基础条件优越,素有平利县“一长安”之美称。总耕地面积33684亩,其中:基本农田16667亩,人均0.85亩(水田6537亩,旱地10130亩)。有林面积18.8万亩,烤烟2700亩,林果2000亩。已实现村村通公路和程控电话,9个行政村开通有线电视,儿童入学率达99%,省际边贸集镇建设已初具规模。

本次规划区范围是位于镇域中部的中坝村和高峰村为主构成的中心镇区部分,为镇政府所在地。

长安镇(镇区)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城镇建成区约26.08 公顷,镇区常驻人口3500人。镇区现已初具规模,镇委、政府位于城镇的东部,2015年人均收入4230元。现状农业种植用地66公顷,现有生态茶田用地63公顷。

长安镇委、政府以新城镇建设为统揽,围绕绿色兴产业,依托资源办工业,突出特色建家园,全力打造西北名茶大镇、安康经济强镇。“女娲银峰”系列名茶两度荣获“中茶杯”一等奖,绞股蓝茶饮品盛誉远播。延绵10公里的高效观光农业示范带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30万吨铅锌选矿厂等项目正紧张建设中。

资源条件:

(1)土地资源:镇域内基本农田较少,山地、坡地和自垦地较多。对以后发展建设比较有利;

(2)水资源:镇域内主要河流有长安河及支流石牛沟,水域总面积约为8.75公顷;

(3)森林资源:中坝村已累计退耕还林1331.7亩,天然林保护面积1899亩,森林覆盖率70%,常见森林植被是以马尾松群系为代表的暖性针叶林及长绿针阔混交林;

(4)矿产资源:荧石,主要分布在金石村、大木村一带,省市探矿部门曾多次实地勘探,许多地段个别和数种元素可达工业指标,经济价值高、开发前景广阔。

(5)农业资源:

茶叶。全镇现有茶园5000亩,其中高效无公害3000茶园亩,年产茶200吨,是全县茶叶基地镇之一,产区山峰连绵,云雾缭绕,气候适宜,是茶叶生长理想的生态环境,茶园远离城市、工厂、无工业污染,无公害,产茶有人体所需的铁、钙、锌、镁等微量元素,采取精细、茶质优异,素以“色翠、香郁、味醇、形美”四绝著称于世,镇内“女娲银峰”、“一品香”系列名茶,多次居名茶评比首位。

绞股蓝。长安境内现有绞股蓝1000亩,是平利绞股蓝最佳产区,目前以开发出列产品主要有绞股蓝总甙、绞股蓝茶、绞股蓝可乐、绞股蓝养生酒、绞股蓝蜂王浆等。3、烤烟。全镇现有烤烟2700亩,所产烟叶质量好,油分足、香气浓,具有清香之特色,经过化验表明,不少理化指标超过贵州烟叶,接近云南烟叶,深受省内外一些烟厂的青睐。

(6)旅游资源:中心镇区现已初步形成以徽派民居建筑风格为特色的城镇风貌,吸引着四方来宾,最具优势的旅游资源就是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以茶为代表的特色休闲、体验、观光资源。城镇周边有秦楚古长城遗址、千佛洞、女娲山、西岱顶、蜡烛山等景点。西岱顶景点以清代道教文化、森林探险、岱顶绮霞而闻名;秦楚古长城关垭城门以其雄伟壮丽而称著;女娲山、千佛洞、蜡烛山以其奇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

二、城镇建设现状

1.用地布局

镇区建设用地地势东高西低,两边高中间低,地形主要为两岭一槽。受地形和茶园限制,城镇发展建设主要沿308省道两侧进行,呈现出明显的线状布局空间形态。居住用地零星分散于区域内,没有集中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沿街布置,街市气氛浓郁。

2.用地构成

1)居住用地

现状人均建设用地75.14平方米/人,人均居住用地37.77平方米/人,居住用地比较分散,利用率低,居民生活不便。

2)公共设施用地

(1)行政办公现状:

目前镇区内行政办公主要集中于镇区东部,设施基本完善。

(2)文化教育现状:

镇区有中小学各一所,小学在校生1200人,校舍占地面积0.75公顷。中学在校生600人,校舍占地面积1.4公顷。

(3)卫生保健现状:

目前卫生院位于镇区东部,占地0.12公顷,基本满足居民医疗设施要求。

(4)商业金融现状

镇区内没有形成规模的商贸集散市场,目前商业设施散乱于308省道的两侧,呈带状分布。无统一的管理。

(5)其他用地现状

目前文化站、幼儿园、公厕、垃圾集中点、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均不完善。

3)基础设施用地

(1)道路现状

现状道路总长约3080米,基本实现硬化水泥路面。镇区内主要道路7米,均为硬质路面。巷道一般为3米。平镇公路(308省道)从城镇中通过,是城镇对外交通的主要道路。

(2)给水、排水

现状给水已初步形成集中自来水供水系统。现状排水为雨污合流制由明渠和暗沟组成排水系统,沟渠总长2600多米。

(3)电力、电信

电力由县城电网10kv电力线供给,镇区内现有小水电站一座(长安电站),与大电网并网,生产、生活用电能够得到保证。全镇电话300部,有线电视310户,移动电话基站两座,电信小灵通基站一座。

三、城镇现状存在的问题

1.城镇空间结构与形态不够合理

城镇建设基本上是沿平镇公路(308省道)布局展开,现建成区26.3公顷,但沿308国道东西长2.54KM,南北平均宽度仅为0.1KM。过长的线型形态使城镇各功能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影响了功能的有效发挥。

城镇建设中已形成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城镇形式,但是没有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将生态田园纳入

城镇整体。

2.城镇功能不够完善,与主导特色职能不相适应

城镇缺乏必要的文化、体育、市场的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配功能还未脱离传统的农业服务性乡镇的模式。特别是围绕茶产业、茶文化的特色主题功能体系尚未建立,与城镇的特色发展不相适应。

3.产业层次亟待升级

镇区现已确立了以绿茶、绞股蓝种植、加工的主导产业,但产业仍处于较低层次,产品附加值不高。缺乏茶种植、采摘体验、茶文化展示与体验、康体健身产品的开发等围绕“茶”展开的第三产业和旅游业的提升、打造和包装。现已形成的“茶庄—茶农—茶园”,种植—加工—服务模式是一条既能实现茶业的社会化途径,又能实现茶农的致富,今后应大力培育、扶持、完善这一产业模式,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尽快实现产业升级。

4.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由于缺乏污水处理和垃圾清运系统,致使长安河及石牛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5.缺少公共的开敞空间

镇区内街道及建筑空间虽然风格统一,但布局方式单一,主干道两侧建筑过于密实,阻碍了周边绿色田园与城镇的融合。镇区内缺少公共开敞空间,使得城镇的主题特色不够明显。

6.居住用地布局凌乱

镇区建筑布局呈现沿平镇公路(308国道)“一层皮”布置,沿街建筑的里侧多为自发建设的居住建筑,布局零散,未能有效利用地形。

7.基础设施匮乏

镇区基础设施总体水平较低,如:道路尚不成型,不成系统,宽度不足,对外交通过境汽车站场、社会停车场尚未形成;镇区现状没有垃圾集中点,无环境清洁服务人员;养殖污染未作处理。基础设施条件较差,不利生活质量提高。

第二节长安镇发展态势

一、优势

1.地缘优势

镇区地处秦巴山区,山清水秀,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地形主要为两岭一槽。镇区北山林木葱郁,南山茶园满坡;长安河与石牛河环绕城镇。自然山水要素构成了良好的城镇生态、景观基质。

2.区位优势明显

长安镇位于陕南东大门,平利县东南部,平镇公路(308省道)纵贯镇域,是陕、鄂、渝毗邻地区的节点城镇,地貌四山夹三川,总面积227平方公里;内外交通便捷,为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城镇的引力创造了良好条件。

3.特色产业优势

陕南茶区四大优势提升陕西茶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一是种茶历史悠久,二是生态环境优越,三是品质优良,四是产业化规模基本形成。绿茶、绞股蓝种植是长安镇的主导产业,镇区周边楔入城镇的茶园、茶山是长安茶业的缩影。以茶为核心的经济、文化产业化链条雏形已形成。

长安镇现有茶园5000亩,其中高效无公害3000茶园亩,年产茶200吨,是全县茶叶基地镇之一, “女娲银峰”系列名茶两度荣获“中茶杯”一等奖,绞股蓝茶饮品盛誉远播。延绵10公里的高效观光农业示范带被命名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以镇区为核心、以茶庄为茶产业龙头的“茶庄—茶园—茶农”产业模式和以“茶庄—茶园—宅院”城、园一体的城镇发展建设模式,为建设生态田园城镇奠定了基础。

4.生态化景观城镇优势

由于自然环境、绿色种植产业的发展城镇建设呈现出城、园(茶园)交汇;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融通的生态格局。城镇空间宜人,尺度和谐,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与自然山水、生态茶园有机融合,构成了“青山环绕两带水,十里茶园半入城”的和谐有机的城镇风貌

5.旅游潜质

长安境内资源丰富,茶香四溢,美景如画。秦楚边关古长城巍峨亘古,道教胜地西岱顶风光旖旎,峻险奇秀蜡烛山幽径可探;生态产业园碧波万顷,徽派建筑群交相辉映,特色集镇如置画廊,游人至此,流连忘返,文人雅士,怡神于斯。

平利县城西15公里处有座海拔988米的女娲山,古称中皇山,女娲炼石补天的所在地也在如今的女娲山。女娲作为中国传说中造人补天的上古女神,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作为女娲故里的平利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来推广和宣传女娲文化。

二、劣势

1.包装宣传有待改善

长安镇良好的茶资源优势需要借助强有力的宣传包装,对外宣传平台的搭建将对镇区内茶文化走向世界开启契机,前期包装宣传的滞后,一定程度上造成整体开发模式的迟缓,因此加快包装宣传力度和深度刻不容缓。

2.城镇建设规划缺乏一致性

目前城镇整体规模偏小,功能相对单一,特别是自发的小规模建设和未来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定位,建设与生态不相融合,阻碍特色景观风貌彰显本色;加之基础和服务设施薄弱,城镇建设和推广旅游发展无法并驾齐驱,达到共营状态。

三、机遇

1.国家和当地政府的重视

国家宏观社会经济日趋上升的背景,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及通过特色产业的开发带动第三产业凸现出来的强大经济活力,已经受到各地政府的广泛支持,为了充分发挥本地的特色资源旅游的经济价值, “十一五规划”当中关于新城镇建设的明确政策和平利县对长安镇新城镇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援助都为长安镇建设成为山水秀丽、茶乡风情的特色生态主题小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2.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大了旅游这一第三产业的比重。生态观光旅游这一新旅游热点的出现,给长安镇的特色生态旅游提供了发展方向,增加了新的旅游亮点。并与周边城市建立旅游圈。

当地政府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强乡镇的开发和保护,主办大型文化活动--中国.平利第三届“茶之旅”文化节,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大力宣传推介传统地域文化,加快建设“全国绞股蓝生产第一县”、“西北名茶大县”和“陕西最美丽乡村”,打造生态休闲旅游品牌。

四、挑战

中国的历史也是茶叶的历史,陕南自古以茶著称,来自省内外区域内同类型依靠茶文化包装开发较早的特色城镇,暂时在客源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优势,长安镇的茶资源开发宣传起步晚,在众多的对手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靠自身的特殊之处争取较大的市场份额。强有力的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准确适用的规划设计定位,加之陕、鄂、渝吡邻区域资源的共享以及特色资源的优化配置使得特色生态旅游的市场逐步扩大稳固,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旅游城镇的竞争机制,良性循环的带动城镇大踏步的发展。

第三节经济产业发展战略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主导产业主要集中在特色种植业(以绞股蓝、茶叶种植为主)、传统农业(旱地及水田作物)、工业、服务

业等三个方面。其中传统农业1.29亿元,特色种植业0.45亿元,工业、服务业等其他产业为0.53亿元;总产值1.82亿元。

1.以绞股蓝、茶叶种植为主的特色种植业

农业发展方向是绞股蓝产业基地建设,茶叶种植以及大棚蔬菜基地建设等。截至2005年底,已建茶园680亩,年产绿茶13.6吨;镇内“女娲银峰”、“一品香”系列名茶,多次居名茶评比首位。长安境内现有绞股蓝350亩,年产胶股蓝14吨,是平利绞股蓝最佳产区,目前以开发出列产品主要有绞股蓝总甙、绞股蓝茶、绞股蓝可乐、绞股蓝养生酒、绞股蓝蜂王浆等。

2.其他产业

中坝村地处平利县淡季蔬菜基地、蔬菜种植面积已发展到80亩,目前全镇生猪已达4270头。有个体工商户126户,年劳务输出300人左右,有茶饮产业协会和畜牧产业协会各一个。

该村农副产品以蔬菜种植、生猪、家禽养殖为主;旅游以农家乐为主,企业以茶叶加工、木材加工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

二、产业发展定位

1.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要求

在长安镇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不仅要把握其现实机遇,更要理性对待其发展背后的隐忧、危机和潜在的代价。长安镇是平利县发展的生态屏障和绿色之肺,同时,长安镇政府也提出“生态兴镇”的发展目标。因此,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长安镇的发展还肩负着保育区域生态环境的重任。也就是说,长安镇的产业发展一定不能危害地区生态环境。无疑,这样的要求会限制长安镇短期内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从长远来看,这也为长安镇提前走优质产业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个机会和挑战,也为发展旅游产业奠定了基础。所以,在这样的现实下,长安镇的发展策略是:“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与茶产业相关的第三产业”。

2.产业发展的定位

1)生态的、高效的有机种植业;

2)发展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产业;

3)满足本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服务业。

三、产业结构调整

从长安镇的现状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稳定增长,第三产业

高速增长。要完善相关产业的服务配套,必须提高长安镇城镇整体

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旅游业)。用第三产业带

动第一产业的发展。

从发展动力上考虑,以现有种植业为基础,以发展生态种植为

契机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大力发展旅游业,是本次规划的重点之一。

从具体的调整内容上讲,第一产业主要是加大种植业的投入,

扩大经营规模,深耕产业基础,提高产品的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

走高端市场路线;第三产业主要是完成从无到有的质变,尽快发展

壮大起来,更好的服务于其他产业和充分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以

及结合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长安镇旅游资源,打造为陕南地区

知名的生态茶园示范区和新型特色主题小镇。

四、农业发展规划

从农田产量来看,长安镇镇区始终坚持基本上没有中低产农

田,今后的农田改造主要是适应更高层次的农业生产。其农业水利

设施建设也基本围绕现代化农业的升级而建设。五、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对种植业产业进行的纵向延伸、横向扩展,逐步完善种植业产业群的配套程度,有利于增强地区产业实力,密切企业间协作关系,降低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

长安镇的主导产业定位:以茶饮产业为主导,并具有一定规模的林果、蔬菜种植、畜牧养殖产业,利用现代化生产技术,使得产品品质达到国际标准。建设长安镇的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六、产业群(产业链)规划

根据区域产业链和自身特点,规划其产业体系,争取完整、配套促进不同产业的上、下游互动,增强彼此的关联效应和乘数效应,积极参与区域产业联盟的构建。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提出新的目标,建立并完善产业群。

1.现代种植业(主要以茶叶、蔬菜种植为主的有机农业、以苗圃、鲜花、林果生产为主的观光农业)

2.畜牧养殖业(生猪、家禽养殖)

3.服务业(满足本镇居民的生产、生活)

4.旅游业(自然生态的山水风光和茶叶、蔬菜种植为主的观光农业和商业文化休闲产业)

七、产业发展思路策划

长安镇城镇要实现产业方面的突破,首先必须明确和解决发展思路的问题,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社会化产业发展模式。

芬兰的“农工商经济联合体”:芬兰农村产业主要是乡村旅游、木材加工、能源生产、产品直销和农业机械出租以及其他多种经营活动。农户主要参与生产,企业主要从事营销,农户和企业相互结合组成利益联盟,形成“农工商经济联合体”,促进农业的发展。

成都的“村企互动”:就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载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在龙头企业与其所在村或基地所在村之间,建立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形成利益共同体,优化信息、技术、管理、资金、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配置,并以经济的联系和互动为发端,继而促进科学文化知识、市场竞争意识、民主管理理念等的相互交融,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

二者的共同的就是,将成熟的企业拉进来参与农业的市场营销,其好处是很明显的,一方面可以规避农民的市场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农业发展资金不足和农民经营管理素质有限的弊端。

因此,长安镇镇区也可以尝试这样的做法:联系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同农户签订长期的生产合作协议,将市场风险转嫁出去,同时,使农业生产同市场需求保持良好的衔接,也使农产品市场充分发挥龙头的作用。

第四节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

一、旅游资源特征评价

1.旅游资源结构

在长安镇旅游资源结构中,生物产品类的茶资源居于主要地位, 开发前景较为乐观,是该景区的主要旅游吸引物,其次就是自然资源中的山水景观资源,生物景观中的荷塘和果木种植林地,人文活动的资源有围绕茶展开的茶庄、茶文化及女娲文化广场和民俗村即农家饮食习俗。旅游项目开发主要以茶资源休闲观光游憩为主,山水田园生态景观资源为辅。

2.主要资源特征

茶园建设和城镇的改造治理是长安镇区域建设的前提条件,茶园建设和城镇的改造治理应与规划结合,在区域中形成完整的生态结构体系,包括山体、田园、河道、汇水、荷塘、支流等。在整个区域中呈条带状分布。规划可依托其独特的生物产品类资源以及山水景观资源,开发一些休闲采摘活动和水上活动,并结合有

表5:农业发展组织模式示意

特色的徽派建筑开展农家乐,营造出“茶田美池、鸡犬相闻、怡然自得”的“茶乡”意境,使其成为安康周边乃至陕南地区独特的旅游资源。

二、旅游客源市场分析定位

1.目前旅游业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旅游市场一般以中短途观光旅游产品、周末短途休闲度假产品为主。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休闲度假旅游者占旅游总人数的比重将达到58%,休闲度假旅游将取代传统的观光旅游而成为我国居民的旅游度假首选。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旅游的目的和价值也随之提高,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观光旅游。目前我国旅游已经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旅游方式发展成各种专题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探险旅游,体育旅游,美食旅游等百花齐放的局面。

未来我国居民旅游休闲的观念不断增强,旅游趋向于有参与体验的深度观光旅游活动,亲身去体验当地的自然、历史、风土人情及社会习俗。而日益流行的生态性旅游,不仅是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更是人们对生态休闲生活的向往。因此,生态性休闲度假旅游将成为我国居民的旅游度假首选。

2.旅游客源市场定位

根据长安镇区域的资源优势和开发设想,对其旅游市场做以下定位:

1)一级客源市场

主要包括以平利县长安镇为核心的陕西省境内各地市,安康市及周边——基础市场层次。

陕南地区——近程辐射层次。

主要包括商洛、汉中为主的陕南城市群。

2)二级客源市场

二级市场距离长安镇较远,但经济发达并且与平利县长安镇有铁路、高等级公路等交通走廊相联接的大中城市,并且这些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较快,汽车保有量大幅增长,拥有大量的自驾旅游爱好者。主要包括关中地区和周边省份如:四川、重庆、湖北等地的观光、休闲度假客源市场。

西部大开发带动了西部经济的发展,此地区居民外出旅游逐步提高,并随着休闲市场的发展、国家法定假日的增加和带薪假日的推行,其出游尺度将大大扩展。

3)机会客源市场

国内其他市场主要除上述客源市场以外的国内其他地区,这些地区属于远程辐射层次,可以发挥区域间联动效应。

第五节发展目标与定位

一、长安镇发展目标与定位

本次规划长安镇发展建设的目标定位为:打造集生态、文化、旅游、特色景观于一体的生态茶园示范区和特色风貌主题小镇。

二、目标、定位的诠释

1)完善城镇生态园区功能;

2)完善城镇基础设施;

3)改善人居环境;

4)经济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人民致富;

5)营造城镇特色;

6)保护生态的自然环境。第六节发展指导思想、发展战略

一、发展指导思想

(1)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发展思想。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化的发展模式,实行以城带乡、城乡互动、镇企互动的操作模式;最终达到城乡发展共生、共荣的目的。

(2)城镇发展适当集中的思想。利用一切有利的城镇发展动力,适时诱导城镇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适当集中,以利于服务设施配套、节约土地资源、方便居民生活等。

(3)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的发展思想。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同时,城镇不仅是城乡居民的栖身之地,也是区域城市发展的生态承载。因此,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育生态是城镇发展所肩负的一个重要职责;

(4)以长安镇规划区域内山水生态结构保护为中心,以构建陕南的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为方向,以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城镇建设相结合,在局部地方与休闲、商务、娱乐、自驾以及度假功能结合为一体,将其建设成为陕南地区典型的山水生态系统示范型区、休闲旅游地。

(5)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一致,以坚持生态化、推行绿色开发,突出旅游产品形象,严格保护原始自然生态,探索和规范规划区内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方式,以实现自然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长安镇区域跳跃式发展的总体指导思想。

二、发展战略

1.重点发展战略

1)城镇发展战略

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发展,利用一切有利的城镇发展动力,适时诱导城镇建设、产业布局、土地利用适当集中,建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措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以达到城镇合理有效的建设发展。

2)特色产业发展策略

(1)茶文化战略

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大力宣传推介传统地域文化,通过开展种茶、采茶、制茶、品茶、赞茶、茶道、茶艺等一系列茶文化活动,从不同角度宣传了长安镇茶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茶文化内涵。

(2)生态体验战略

自然资源中的山水景观资源,生物景观中的荷塘和果木种植林地,突出其长安镇区域以自然生态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典型性。以水造景,山环水绕,营造“茶乡”意境。

(3)旅游业的发展战略

以长安镇规划区域内山水生态结构保护为中心,以构建陕南的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为方向,以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城镇建设相结合,在局部地方与休闲、商务、娱乐、自驾以及度假功能结合为一体,把该区旅游业构建成具有一定的游、购、娱、住的的产业体系,并使其成为支柱产业之一,最终将长安镇区域打造为陕南地区知名的生态茶园示范区和新型特色主题小镇。

3)致富战略

结合社会主义新城镇建设,并将其纳入到长安镇旅游功能体系中,使周边居民参与到长安镇旅游景区项目(尤其是茶展示与民俗村项目)的开发之中,引导当地居民建立起作为“茶乡”人家的荣誉感,提高环保意识,不仅可以增收致富,而且可以提高居民的整体素质。游客的到来,会带来现代信息,与此同时,潜移默化的增强了周边居民的文化意识和市场意识。此外,旅游的开发建设可以使城镇的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发生明显改善,从而推进新城镇建设的步伐。

2.战略途径

1)突出特色,创造旅游产品品牌

长安镇规划区域的建设重点为:1、结合社会主义新城镇建设,将农家乐旅游升级换代,走精细化、联合化的道路,并将民居风情融入其中;2、以观光、体验、采摘为基本模式建设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3、有效协调旅游发展与长安镇建设二者的关系,以此增强长安镇社会主义新城镇的示范效应。三个方面合力打造长安镇区的特色品牌。

2)统一部署,招商引资加快建设

长安镇区在开发中政府必须提供入区基础和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有效管理,统一部署,协调各项建设与旅游区建设的关系,并且提供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分阶段、有步骤、有秩序地加快区域建设。

3)开发搞活,政府导引市场行为

制定“长安特色主题小镇开发实施办法”和成立区域管理委员会,发挥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开发实施办法第一要具有可操作性,第二要有导引性,第三要遵循市场原则,第四要强调环境保护原则。

4)环境保护,青山绿水永存接续

保护完好的植被与水体是区域存在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开发前,就必须杜绝乱开发的行为,加大各区域的环境保护力度。

第七节规划期限、范围及城镇建设规划意向

一、规划期限

近期:2015——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二、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区范围是以中坝村和高峰村为主构成的中心镇区为核心,沿308省道向西与平利县县城规划区相接,沿308省道向东沿5公里,为规划区东西界限,西南界限为镇区两侧山顶,规划区面积约450公顷。

三、城镇性质与定位

1.定性依据

1)长安镇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东南部,距县城8公里,东与湖北省竹溪县接壤,地貌四山夹三川,

总面积227平方公里,地理条件优越。

2)长安镇种植业和旅游业已经初步形成规模。

3)近几年城镇社会经济发展较快。

2.城镇性质

本次规划长安镇将形成为:集生态、文化、旅游、特色景观于一体的生态茶园示范区和特色风貌主题小镇。

四、用地控制及建设用地选择

1.公共绿地用地:

城镇周边大面积的生态茶田用地、蔬果种植用地及荷塘,在未来环境整治取得成效后,作为生态休闲娱乐发展公共绿地用地。另外横贯城镇的长安河及其支流通过整治形成两个绿化景观带,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2.居住用地:

现有城镇布局结构的基础上,改变现有居住用地布局松散,功能分区不明的局面。利用城镇南侧山坡的破碎自留种植地、闲置地,将各居民点就近集中,规划布局依山就势自然有序,形成一团一簇的自然建筑聚落形式。

3.商业用地:

现状商业用地散乱的的分布在平镇公路(308省道)的两侧,呈带状分布,无统一的管理。在城镇中心规划商贸集散市场,将商业集中控制在城镇中心区域,形成商业中心区。

4.工业用地:

现状工业用地零散,规划将工业用地置换,建议迁出城镇建设范围,另择地规划工业产业园。

04柘皋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上版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城镇发展战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区域协调............................................................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镇域现状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镇域空间管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镇域空间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镇域村庄布点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镇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镇区综合现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绿地与景观风貌控制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雨水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供电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节通信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节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节燃气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节环境卫生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防洪排涝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节消防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抗震防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节人防工程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近期建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总体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产商业项目规划及建筑设计任务书

中天·世纪新城中心环岛商 业项目 规划及建筑设计任务书

目录 第一章项目介绍 (3) 第一条总则 (3) 第二条项目概况 (5) 第二章技术经济指标 (7) 第三条地块技术经济指标(待定) (7) 第三章规划设计重点问题概括 (7) 第四条重点问题概括 (7) 第四章设计理念 (8) 第五条设计理念 (8) 第六条目标市场定位 (9) 第七条项目产品策划定位的设计参考 (10)

第五章详细规划要求 (13) 第八条规划总则 (13) 第九条规划细则 (14) 第十条配套功能规划 (18) 第十一条功能配比 (19) 第十二条建筑设计原则 (20) 第十三条建筑材料与设备 (21) 第六章成本控制要求 (22) 第十四条成本控制原则 (22) 第十五条成本控制细则 (22) 第一章项目介绍 第一条总则 1、中天·世纪新城中心环岛商业项目总体规划及建筑

单体设计,要依照《贵阳市城市规划条例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规划,达到扩初设计的深度,其最终成果既要满足项目开发理念,又要满足规划报建的要求; 2、本项目的规划、建筑单体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均要 与周边环境相呼应,要充分利用环岛市政路及后山地脉资源,建筑设计既要体现贵阳城市文脉的传承、文化的厚重,更要满足合理、舒适、便捷的现代商业活动需求; 3、总体规划设计应考虑地块的地形地貌特点、规划要 求、周边环境、成本控制及对策划定位的参考来进行设计,体现开发理念的合理性、科学性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4、项目建筑设计应体现尽量考虑节能、环保的新概 念,设计要达到低成本、高效益的经济要求; 5、本案的总体策划理念是以贵阳特有的城市文化为 背景,将采用时尚文化与现代商业相结合的设计,增加聚集人气的配套设施;形成商业街区的建筑环境,创新发展植根于贵阳本土的新一代商业形态; 6、本案在建筑风格策划上需与周边景观环境、人文背 景相协调;以有机建筑整合项目的地脉和文脉,发展现代简约风格为主线的情景商业街区建筑环境、人文氛围,使项目推广能以“新消费文化体验之城”为主线。

石亭镇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

石亭镇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 1 概况及现状分析 2008年末全镇总户数9952户,总人口为37537人,农业人口37021,非农人口516人;全镇共有劳动力24168人。男性19662人,女性17875人,男女比例为1:1.1。集镇人口5200人,城镇化水平13%。2000-2008年石亭镇镇域年均自然增长率为4‰,机械增长率为-10‰,镇区现状城镇化水平年均增速约为0.89%。 石亭镇位于醴陵市的西部,距醴陵市城区27公里,离株洲市区28公里。该镇东邻神福港镇,南邻均楚镇,西与株洲县洲坪乡和南阳桥乡毗邻,北与株洲县仙井乡接壤,2005年元月撒乡并镇,由长岭乡、石亭镇合并为石亭镇。2008年我镇已列入“长株潭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境内有313省道和醴军线(醴陵城区至军山)经过,形成畅达的对外交通体系,水系有渌水横贯其境。 本次规划所指的石亭镇包括现石亭镇行政区划范围(长岭乡已于2005年与石亭合并为石亭镇)。现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分别为樟树村、长塘村、永红村、苏家垄村、石塘岭村、渔潭洲村、花溪村、上保村、长岭村、高冲村、聂湖村、妙泉村和石亭居委会。(详细资料见基础资料集) 2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2.1规划原则 2.1.1可持续发展原则 发展是前提,发展又必须坚持综合、长期、渐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与对策,逐步实现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这其中,生态环境即是21世纪城镇发展的制约与主题,也将越来越成为发展与再发展的动力,因此构筑并逐渐导向生态良性循环的环境与景观发展模式应优先目标体现在规划中。 2.1.2城镇协调原则 在城市之间的物质与非物质联系日益加强,区域城镇系统网络结构逐渐凸显的今天,认识到城市组群系统的功能与结构特征,强调区域高度的宏观视野和有机联系的系统观念,在城市规划中显得非常重要,对城镇密集地区来说更是如此,其多方面的关联性需要规划作出得好的引导与控制。 2.1.3城乡一体化原则 城镇发展应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战略指导下,谋求产业发展、人口分布、居民点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的城乡整体考虑,通过强化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网络化和整体性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乡村城镇化,达到区域整体的持续协调发展。 2.1.4以人为本原则 城镇的发展越来越要求规划不仅应从技术本身来看待问题,必须以一种人文关怀来审视与提升技术。规划必须按照人的行为特征,满足人

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黄山市屯溪区(江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任务书 一、规划背景 1、屯溪区,是安徽省黄山市一个市辖区,位于安徽省南部,是世界著名的现代国际旅游城市;长三角旅游中心城市之一;皖浙赣省际中心城市。是新安文化的中心,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戴震纪念馆、程大位故居及纪念馆、程氏三宅、老大桥等,屯溪老街为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区内还有戴震纪念馆、程大位珠算博物馆、程氏三宅古民居展馆和屯溪老街博物馆、中共皖南特委旧址展馆等。 2、屯溪组团功能定位为传统的城市金融商贸服务、行政办公、文化娱乐、科研文教以及商业服务综合区;新兴的市域旅游经济增长点;重要的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环境优良的城市住区。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新安江南片区,详见规划范围图。 三、规划参考及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1日); 3、《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4、《镇规划标准》; 5、《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6、国家及地方其他各类规范性文件、技术标准。 四、规划设计步骤与方法 (一)基础资料分析整理(自查) 1、城镇镇总体规划 2、土地利用现状,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将用地分类至小类; 3、建筑物现状,包括房屋用途、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保留建筑等; 4、公共设施规模、分布; 5、工程设施及管网现状; 6、历史文化传统、建筑特色等资料。 (二)土地利用规划 1、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明确规划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设发展的优势,方向,并对解决问题的可能性进行初步探讨。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要求规范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制图规范 国土资源部 文案大全

目录 前言 1 适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总则 5 土地利用现状图 6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7 建设用地管制和基本农田保护图 8 土地整治规划图 附录A(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用途分类及含义 附录B(规范性附录)采用土地用途分区作为主要表达要素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规划要素及含义附录C(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现状图中现状用途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规划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E(规范性附录)建设用地管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图表达图式 附录F(规范性附录)土地整治规划图表达图式 附录G(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中基础地理要素表达图式 附录H(规范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注记表达图式 附录I(资料性附录)图幅配置示意图 附录J(资料性附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内容说明 附录K(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表 附录L(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必备图件样图 附录M(资料性附录)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选择图件样图文案大全

前言 为加强对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保证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质量,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订《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明确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关图件制图要素及其表达要 求。 本规范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H为规范性附录,附录I、附 录J、附录K、附录L、附录M为资料性附录。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制作。本规范规定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件数学基础、图件内容、图件种类、要素表达、图幅配置等内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T 5791-1993 1:5000,1:10000地形图图式 GB/T 7929-1995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GB/T 10609.1-1989 技术制图标题栏 GB/T 13361-1992 技术制图通用术语 文案大全

大四下城市设计任务书

城市设计任务书 (2016.2)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一、设计题目:马鞍山市核心地段城市设计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四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的重点是城市设计和大型公共建筑设计专题。通过该课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 1、正确认识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树立全面、整体的“城市设计观”,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目标、原则及社会、经济、文化内涵。 2、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内容、方法与工作程序,以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为基础,学习运用多种设计要素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 3、掌握城市开放空间(如广场、公共绿地等)的设计内容, 4综合处理功能技术与较复杂、造型要求较高的高层公共建筑群体形态、功能安排、交通疏散、开放空间等等问题,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单体与高层综合楼的设计方法。课题强调各种相关学科、相关专业的交叉,树立综合意识和广义环境意识,培养学生解决综合设计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求 课程过程中重点应注意以下四方面的学习: 城市设计:对城市群体建筑及城市空间要素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合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组织好群体建筑与与单体建筑的功能布局,对城市体形环境进行正确地并有艺术创造力地设计。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目标: (1)充分了解和掌握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和思考方法,从城市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到城市设计同建筑设计之间建立正确的联系方法,从城市和街区的群体建筑的相互关系的协调和对话中,按设计任务要求来设计群体建筑,结合本课程紧密高效的方案设计,通过实践加深理解,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初步掌握联系实际、调查研究、群众参与的工作方法,有能力在调查研究与收集资料的基础上,拟定设计目标和设计要求。 (2)从建筑学的视角出发,关注单体建筑包括综合体与各种类型的建筑,如何同城市设计的宏观、中观与微观层面的综合联系,使建筑学的都能了解和掌握在城市设计导则及相关的城市规划要点的基础上,如何正确地并有创造力地设计群体建筑与单体建筑。 (3)充分了解和掌握设计功能技术复杂、造型要求较高的高层公共建筑群体形态组织、功能安排、交通组织与安全疏散,开放空间、绿化与景观设计等等问题,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单体与高层综合楼的设计方法。 (4)城市设计不能脱离具体的国家和地域的历史和文化发展的客观现实,因此,在具体的城市设计实践中,要加强同学们对城市设计任务所在地段和城市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关注,从中发现有特色和有价值的设计理念,并具体应用于实际的方案设计中。 (5)处理好与周边城市肌理的关系 (6)处理好基地与周边城市交通的关系,包括车型交通和人行交通。 (7)处理好基地与周边城市生活的关系

xx镇总体规划修编任务书-苏州规划局

胥口镇总体规划修编任务书-苏州规划局 胥口镇总体规划修编任务书 胥口镇北临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木渎镇,南面太湖,西邻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绕城高速在镇域西侧通过并有两个互通立交与胥口镇域道路相连,因此胥口镇交通及区位优势突出,具有极大的发展机遇。 随着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胥口镇自身建设发展,乡镇的发展同整个城市的发展将会更为紧密地融合起来,05版的胥口镇总体规划已不能有效指导胥口的建设发展,而吴中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编制,也要求各乡镇根据区域要求合理配置资源、完善功能。因此,为加快城镇经济建设,促进胥口镇的综合协调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及我局编制计划,拟进行胥口镇总体规划修编。一、规划范围全胥口镇域约 k㎡范围。二、总体要求 1、总体规划应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进行,按照国家、省、市有关编制办法和要求进行编制。 2、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镇村统筹安排,坚持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坚持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文资源,尊重历史文化,坚持因地制宜确定城镇发展目标与战略,促进全镇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应强调政府对城镇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指导镇村发展与建设,协调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关系,强调社会公平,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 4、胥口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应考虑全镇人口的需要,改善镇村人居环境,规划应充分关注中低收入人群,扶助弱势群体。 5、体现城镇的文化特质,在创建富有地方特色的地域建筑和空间景观的同时,致力营造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6、本次修编在技术上与传统镇的总体规划修编相比要有新的研究与突破,以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 三、具体要求 1、镇域规划 、对原胥口镇总体规划进行回顾和检讨,结合现状对镇域发展作出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镇域镇村统筹发展目标和战略。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自然与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综合目标与保护要求,划定空间建设分区,并制定管制措施。 、确定镇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预测镇域总人口规模和就业岗位。 、明确镇区性质、职能和规模,明确镇区建设用地标准与规划区范围。 、确定镇村体系布局,确定需要发展、限制发展和不再

方案设计任务书_范例

方案设计任务书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录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项目定位 三、开发理念 四、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五、总体规划原则 六、交通组织原则 七、景观规划原则 八、单体设计原则 九、户型设计原则 十、提交设计文件要求 十一、进度安排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概况 1)项目位置 2)占地面积 3)地块周边状况 4)其它 2.项目优劣势分析 优势 1)地形优势 2)主题概念优势 3)周边生态环境景观优势 4)周边公交系统及配套设施优势5)其它 劣势 1)地形劣势 2)环境影响劣势 3)周边不良景观劣势 4)周边公交系统及配套设施劣势5)其它 二、项目定位 1.客户定位 2.主题定位 3.物业类型 三、开发理念 1.突出主题文化:

2.先进性:3.独特性:4.均好性:5.人文性:6.舒适性:7.实用性:8.经济性:9.规范性:

四、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1.技术经济指标: 占地面积: 计容积率建筑面积: 其中: 建筑容积率: 建筑覆盖率: 建筑层数: 车位数: 车户比: 其它: 2.户型配置(策划部提供) 3.配套设施 五、总体规划原则 1.满足城市设计要求。建筑总体布局、造型、色彩应注重城市设计,应充分考虑与周围地块的关系; 2.充分体现均好性原则。做到户户有景,户户有良好的朝向; 3.合理处理建筑物与环境场地之间的关系; 4.合理处理各种建筑空间的有机组合、过渡; 5.在总体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入口空间的展示作用,集中体现项目主题,最大限度地展现项目卖点; 6.住宅群体布置要避免建筑物之间的相互遮挡,要满足住宅对日照、间距、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要求,要充分考虑对小区内部环境及外部远景的利用; 7.充分考虑地块周边噪音对本项目的影响,要提出合理的规划布置方案,避免或减低噪音对主要房间的污染,要尽量减少通过使用技术手段来降低噪音(会带来建设成本的提高); 8.总体规划要充分体现经济性原则,合理平衡土方量;另外,除人防地下室需做全埋

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XX乡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总则 一、编制规划的目的 为了贯彻实施苍山县及矿坑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适应矿坑乡村镇建设发展需要及发展工业园区的需求,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村镇规划标准》 3、《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4、《苍山县总体规划》 5、《苍山县土地利用规划》 三、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 1、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的原则,工业园区规划服务服从于全县总体规划,先易后难,突出重点。 2、外引内联,工业园区形成特色,重点产业形成规模。 3、提高土地利用率,强调建厂规范化,生活社会化,搞好社会综合服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优良的综合投资环境。 4、注重环境保护,加强产业项目的污染治理,加强环

境绿化、美化。 四、工业园区性质的确定 1、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 2、资金来源以外资引进为主,地方自筹为辅。 3、产业项目选择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技术密集型为辅。 4、技术含量以适用一般技术型为主,高新技术为辅。 5、基础设施条件较优。 依据以上五条,近期重点利用当地页岩矿资源建设建材工业园区。 五、规划范围及用地规模 本次规划范围东起单家庄村东,西至西棠林西,南至矿坑村南,北至岚济路北。近期重点沿岚济路和沂邳路两侧各300米形成工业带,远期向纵深发展形成带状组团式的工业园区,近期用地规模400.6 公顷,远期用地规模 652.0 公顷。 第二章乡区基本情况及区位分析 一、乡区基本情况 矿坑乡属苍山县辖乡镇,属中小型乡镇,位于苍山县城北部21公里处,与兰山区、费县、罗庄区接壤,毗邻临沂市城区21公里,全乡总面积82.6平方公里,辖5个工作区,24个行政村,31000人,沂邳线苍山段(原卞棠线)、岚济两条省道纵横贯通,交通方便。矿坑乡驻地,依村名,

2014-2015城市设计任务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设计任务书 适用专业:建筑学(四年级下) 课程名称:城市设计B 课程设计题目:苏州市金阊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 学分数 3.5 学时数56 起迄周数:9—16 学年学期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指导教师:张曦刘皆谊于淼陈渝顿明明王孟永教研室:建筑设计第二教研室 2015年3月

题目名称:苏州市金阊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 一、设计任务及其总体要求 通过该课程,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的建筑与规划专业知识与技能,强化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在城市设计工作中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使学生了解城市设计的基本操作程序和研究过程,为学生未来进行城市规划领域的理论探索和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应根据课题所设定的苏州古城平江路仓街片区城市设计任务和相关基础资料,拟定计划、配置相关人员,进一步收集素材,研究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并通过调查进一步掌握课题所涉问题的自然、社会、经济本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方向和路径。能够结合苏州市金阊新城建设目标尤其是苏州市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的定位,制定金阊新城核心区城市设计正确的方案策略,并进行商业、办公、公共空间创新、用地功能深化、历史文脉传承、滨水空间形态规划以及城市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等专题研究,全面系统的考虑城市设计对苏州市金阊新城片区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的整合与影响,符合现代文化、旅游、休闲等要求的生活空间。 二、规划背景 1、区位与背景 金阊新城位于苏州老城区西北部的白洋湾地区,占地面积11.2平方公里,东至沪宁高速公路与相城区相连,南沿苏虞张连接线和苏州著名的虎丘风景区相邻,西临京杭大运河与苏州高新区隔河相望,北接苏州高新区浒关工业园。金阊新城内汇集了公路、水路、铁路等交通设施,交通网络发达。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沪宁铁路、京杭大运河等交通干线纵贯新城,区内设有苏州铁路货运西站,12条铁路专用线延伸其中,成为苏州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近年来金阊新城依托苏州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独特优势,逐步建设成为集交易、运输、仓储、配载、商业配套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随着新城周边环境和内在发展需求的变化,新城对自身发展定位有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市政府批准的金阊新城控规也将新城确定为“将原来以物流园为发展主导的模

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

XXX(项目名) 规划方案设计任务书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0 年月

目录 一、项目基本情况 二、项目定位与开发理念 三、项目技术经济指标 四、总体规划设计原则 五、交通与流线规划 六、群体空间形态规划 七、景观规划 八、公共配套规划 九、住宅单体设计要求、户型配置 十、物业管理要求 十一、分期建设 十二、投资限额 十三、规划设计成果 十四、进度安排 十五、附件清单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概况 1)项目位置 2)占地面积 3)地块周边状况 4)区域概况 5)其它 2.项目优劣势分析 优势 1)地形优势 2)主题概念优势 3)周边生态环境景观优势 4)周边公交系统及配套设施优势5)其它 劣势 1)地形劣势 2)环境影响劣势 3)周边不良景观劣势 4)周边公交系统及配套设施劣势5)其它 二、项目定位与开发理念1.客户定位

2.主题定位 3.物业类型 4.开发理念 三、项目技术经济指标1.技术经济指标: 占地面积: 拟建建筑面积: 其中:住宅: 商业: 会所: 停车场(库): 其它配套设施:建筑容积率: 建筑覆盖率: 小区绿地率: 建筑退红线: 建筑类型和层数: 户数: 机动车停车设置标准: 其他 四、总体规划设计原则

1、通用原则 1)前瞻性:在现实住宅设计水平基础上要有所超越。 2)人性化:体现在空间、尺度、景观、设施、物业管理服务等诸多方面。 3)经济性:方案中要合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势,合理平衡土方量,合理设置架空层及通风、采光的开敞式/半开敞式车库,同时兼顾结构布置的经济合理性。 4)规范性:设计方案必须遵守有关城市住宅规划设计对日照间距、消防、人防等方面的规定,并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 2、针对地块规划设计原则 五、交通与流线规划 1.出入口位置建议: 2.交通与流线规划建议: 3.设计要求: 六、群体空间形态规划 1.建筑群体空间组织: 2.住宅规划的空间秩序感: 3.小区立面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4.居住领域的可识别性: 5.其它 七、景观规划

最新城市更新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城市更新详细规划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以城市更新设计为纽带,树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三位一体的规划 设计观; 2、培养观察和研究城市(包括城市分区、道路结构、景观结构、城市街区、街道界面等) 的思想和方法; 3、掌握城市更新设计的内容、要求和程序; 4、了解与城市更新设计有关的经济与社会因素,探索新形势下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 思路,学习从较为宏观的层面(如城市道路系统、交通组织、景观结构、建筑群体组织等)思考城市更新的模式及策略; 5、使学生完成从单体建筑功能、平面、空间、环境组织到群体建筑功能、平面、空间、环 境组织能力的提升,建立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的正确观念。 6、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表达能力。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1、认真收集现状基础资料和相关背景,分析城市上一层次规划对基地提出的设计要求,以 及基地现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分析学习相关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调研报告和分析成果。 编写规划说明、规划指标和绘制设计图纸。 2、提出地块规划的结构分析,包括用地功能分区、道路系统、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3、分析并提出整个地块和区域的交通组织,包括车行系统和地面、地下停车场,人行系统 及广场,公交站点,地铁出站口及人行道等,结合各方面要素综合考虑道路景观的效果,必要时设计出相应的道路断面图。 4、景观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用地功能和城市空间统筹考虑,必要时应提交 相应的环境设计图。 5、鼓励同学在对基地现状及周边城市结构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生 活习惯、历史文脉、技术条件、城市景观等方面进行规划构思,提出体现现代城市中心区理念和技术手段的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 三、项目位置及相关情况 任务一:龙翔里地块 规划设计场地位于杭州市城市核心区,毗邻西湖风景区和城市商业区。依据城市总体规划,该地块为城市更新整治地块。 该区域东至延安路,南至平海路,西为东坡路,北至学士路。地块面积1.1847公顷,容积率不大于2。根据规划,该区域将建设成为一处重要的城市级商务、商业中心,总建筑

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咸宁市梓山湖(贺胜)新城总体规划说明书 第1章规划界定 1.1 规划编制背景 1.1.1 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 2010年11月1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意见》提出了“十二五” 期间湖北省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推进城镇 化发展的基本措施,强化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 策保障。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北 省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在未来城镇化战略构想 中,中心城市和县城,特别是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 镇的发展将成为湖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 口。贺胜桥作为武汉城市圈城铁站点“一站一城”城 镇化试点,同样需要在城镇化发展方面作出新的突破。 1.1.2 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的背景 2007年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全国资 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 区。“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及武汉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空间整合和协调发展。构建“两型 社会”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到来的新一轮探索,武 汉城市圈是中国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湖北省 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贺胜桥位于武汉和咸宁的交 接地带,同时也处于“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 “昌九景城市群”三大中部重要城市群的围合之中。 中央已将赤壁市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 省委已将咸宁市确定为全省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试点单位和实验,在种种利好因素的作用下,梓山湖(贺胜)新城因地理区位的重要性以及资源环境承载力强而有望获得较好的发展机会。1.1.3 城市圈城际铁路建设的机遇 (1) 城际铁路建设的非交通意义 2009年3月,武汉至孝感、、、黄冈4条城际铁路 宣布动工,一个以武汉为核心、连接周边8市的“半小 时铁路网”建设拉开序幕。省政府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战 略愿景――依托城际铁路站点,建成35个卫星城市。值 此时机,贺胜桥成为武汉城市圈城铁沿线“一站一城” 战略的首个城镇化试点地区,这为梓山湖(贺胜)新城 带来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位于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实 验区,城际铁路作为资源共享和城市圈建设的空间联系 载体能够很好地把武汉和城市圈内部的二线城市紧密 联系起来,有利于发挥武汉市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实现武汉市的极化效应,以及实现城市圈内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互动,推动圈内城镇化建设,以城市圈作为区域一体化空间载体,把消费和投资结合起来,形成新一轮城市城镇化浪潮。 (2) 城际铁路建设推动沿线地区的城镇化发展 在城际铁路沿线的35个站点中,将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 价值为核心目的,改变以往粗放式经营模式,进行合理密度的 土地开发,将居住、办公、公共空间等用地进行混合使用设计, 按“统筹规划、重点推进、一站一策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建设35个平均人口规模达5-15万的城镇。这是武汉城市圈通 过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梓山湖(贺胜) 新城也将共享城际铁路建设带来的红利。 (3) 城际铁路建设促进地区同城化发展 城际铁路的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武汉城市圈半小时交通圈的构建也势必与“行政圈”、“商务圈”“工业圈”等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同城化时代,打破了城市间的隔阂,也将彻底颠覆圈内居民传统的出行方式和生活观念。在同城化的作用下,城市之间信息流、人流、资金流等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将变得更加频繁与激烈。如何整合土地利用,重组功能布局,以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动地区的发展,将成为梓山湖(贺胜)新城在新时期需要回答的重要议题。 图1.4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站点 图1.3 武汉城市圈城际铁路路网示意图 图1.1 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图图1.2 日本新干线站点城市

长沙鑫远湘府佳城暂定名项目规划设计任务书

湖南鑫远投资集团 鑫远·湘府佳城(暂定名)项目 规划设计任务书 2007.2.10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地理位置 (1) 1.2项目地块现状 (2) 1.3项目市场情况 (2) 1.4项目周边环境 (2) 二.设计依据 三.规划设计重点问题 四.规划设计原则 3.1注重效益的设计原则 (6) 3.2符合项目开发的定位原则 (7) 五.规划设计要求 5.1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7) 5.2规划设计具体要求 (8) 5.3 经济技术指标 (8) 六.总体规划设计要求 6.1整体布局构想 (9) 6.2分期开发思路 (9) 七.住宅部分规划设计要求 7.1 对地形利用的原则 (9) 7.2 各地块功能的平面布局 (10) 7.3 道路交通要求 (11) 7.4车库布局的要求 (11) 7.5 园林环境设计要求 (12) 7.6 建筑风格设计要求 (13) 7.7 建筑产品设计要求 (13) 7.8 社区商业配套 (16) 7.9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17) 7.10 建筑节能与设备设计要求 (18)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地理位置 该项目位于芙蓉南路以东,桂花坪路南北两厢。项目东靠园艺路和梓枫小学、梓枫幼儿园,西望芙蓉南路和三馆一中心,南临生活艺术城,北接新城国际公馆。该项目由控规

编号E-12、E-14、E-15、E-18-1、E-21-1地块组成。 如图所示。 项目地块构成示意图 项目位置示意图 1.2项目地块现状 纸及现场勘测设定初始地形资料) 估计在20年以上,这些大树可以移植到未来的小区里;同时,地块高低起伏,有山坡,有洼地,其自然地貌建议在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形成有特色、有一定坡度的社区。 部分地块拆迁并未开始,土地尚未平整。 地块为熟地。 1.3 区域市场情况 ? 随着省政府、区政府的搬迁,芙蓉路的南部贯通,中央政务区与生活区概念已形成, 区域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区域目前配套设施缺乏; ? 本区域内楼盘多为中等规模社区,小高层、高层为主,价格水平相对紧凑,约在 3200-4600元/平方米之间; ? 区域目前同规模的精品楼盘不多,开发水平处于长沙中高水平; ? 目前 ,湘府路和芙蓉南路全线贯通,杉木冲路和桂花坪路已经拉通芙蓉南路以西路 段。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应的是房地产发展迅猛,随着奥林匹克花园、泰祥苑、湘府东苑、生活艺术城等项目的开发,天心生态新城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发展迅猛,区域日新月异,呈现一派生机,区域未来开发量巨大。 1.4 项目周边环境 项目临近省科技馆、群众艺术馆、地质博物馆、省青少年活动中心及三百亩的省府绿化广场,湖湘文化艺术公园、省政府机关大院、桂花坪公园、园艺公园等,周边有一定的景观资源。

城市总体规划课程任务书.doc

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教学目的 规划设计是继规划原理学习后规划设计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要求在规划设计中运用规划理论知识进行城市、城镇总体规划。在设计中要求掌握总体规划的基本任务及规划方法。通过深入实际的调查研究和总体规划设计,进一步提高对实际问题综合分析能力,加深对城市规划理论及工作的理解。掌握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各种各类专业问题的基本处理方法。同时提高运用计算机进行图纸制作和编制规划文本的能力。 二、教学要求 1、现场踏勘,收集现状资料及地方对规划的意见,熟悉总体规划的资料收集阶段工作内容和方法。 2、了解总体规划基本内容和特点,在现状资料分析基础上进行规划方案构思,并逐步完善成熟。 3、在课程设计全过程中,要求具有一定图画、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能独立进行方案构思、综合评述和介绍。 4、必须独立完成规划方案的构思和结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三、镇区现状及规划要求 课程设计地区为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将军尧小召子村,该村庄为蒙古族聚集村,具有典型的民族村庄特质,萨托公路穿村而过。 村庄主要产业为旅游业和交通服务业。 规划要求 依据《村镇规划编制办法》相关技术规定,总体规划分为两个部分:村庄规划和整治规划。规划年限:近期5年,远期15年。 四、区域协调评价 通过对区域范围内的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和基础设施等现状基础资料的调查,了解其在周边为区域中的地位和优势,充分分析其在区域范围内生产力布局特点、环境资源利用状况以及镇区发展潜力,确定村庄发展职能、结构和规模等级,明确村庄经济发展总体框架,同时,对村庄内的基础设施制定规划纲要及总体布局结构。

五、规划目标 1. 通过对各项现状基础资料的调查分析,明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确定村庄的主要职能和性质,进一步完善村庄的土地使用和各项设施的结构和功能,对城区内功能用地和各专项工程系统做出相应的规划布局。 2. 成果基本组成模块 1)现状调查报告 2)现状综合分析图 3)空间管制图 4)城区总体规划布局 5)专项规划设计 六、规划内容 1. 基本组成 包括总体说明书、总体规划设计图纸、其他相应的计算机文件。 2. 规划编制图纸基本内容: (一)村庄规划: (1)用地现状图; (2)道路交通系统现状图; (3)功能结构规划图; (4)用地规划; (5)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图; (6)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图; (7)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 (8)竖向工程规划; (9)给水工程规划; (10)排水工程规划; (11)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12)环卫工程规划; (13)防灾减灾规划;

下罗乡总体规划说明

下罗乡总体规划说明 下罗乡总体规划工作于今年年初启动,现规划的初步成果已经形成,正待专家的评审。整个规划分为乡域村镇体系规划、集镇用地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工程基础设施规划、防灾规划、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七个部分,规划的期限为15年,即2006—2020年。现就规划的部分内容作如下说明。 一、乡域村镇体系规划。 村镇体系为中心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体系。下罗集镇下罗集镇规划人口为5000人,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商贸中心。中心村是村民委员会办事机构的所在村庄,全乡域规划中心村3个,分别为保平、农利、五星。基层村是一个或几个村民小组的聚居点,且从事农业和家庭副业的最基本单位。规划下罗乡基层村为12个,分别为田村、均田、育贤、下罗、秧田、梧桐、兴隆、合理、建新、活龙、公平、粮坝。 规划期末乡域总人口达到19177人:其中下罗集镇人口为5000人,中心村总人口为1712人,基层村总人口约12465人。 通过对下罗乡社会经济分布现状的分析,遵循社会经济联系原则及主导产业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原则,划分为两个综合经济区: 1、东部经济区:以蚕桑、养殖和烤烟为主 2、西部经济区:以养殖、矿产和林业为主 二、集镇用地规划。 根据2003年《宜宾市珙县城镇体系规划》对下罗乡周

边的城镇职能及规模与发展方向进行分析,并对本乡进行整体研究,来确定集镇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 下罗乡集镇性质为:全乡的政治、经济、商贸、文化、科教的中心,以农副产品加工及商贸服务为核心的农贸型生态小城镇。 居住用地: 1)新规划的居住用地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型、朝向、间距、绿化、层数、密度、布置方式、群体组合和空间环境等因素。 2)住宅间距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震、管线埋设、避免视线干扰等要求,符合宜宾市珙县有关规定。 3)居住用地中,以多层住宅为主。 公共用地:1、行政设施用地:行政办公用地包括镇政府和其它行政办公用地,形成行政中心(高层次服务中心)。规划在公路以西新建一个镇政府形成集镇行政中心。规划用地12728平方米。 2、教育科研用地 规划保留原有下罗中学,用地面积为5330平方米;保留现有下罗乡小学总面积为4246平方米,规划一所小学,用地面积为4910,规划两所幼儿园,用地面积分别为547平方米、1725平方米。 3、医疗卫生用地 规划保留原有下罗医院并预留发展用地,规划用地5230平方米。 4、商业金融用地 完善商贸功能,规划依托旧镇及新建的农贸市场,形成

规划设计任务书

_______ 项目规划设计任务书目录: 一、项目概况及用地分析 1、宗地自然条件概况及分析 2、宗地社会条件概况及分析 二、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规划设计要点 2、产品建议书 三、概念设计研究结论 1、规划方面 2、单体方面 3、景观方面 4、技术方面 四、方案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规划方面 2、单体方面 3、景观方面 4、技术方面 五、提交设计成果内容 1、设计说明 2、综合经济技术指标表 3、规划设计图纸目录 六、设计成果提交的要求(具体内容见附件)

规划设计任务书 项目概况及用地分析 ㈠、宗地自然条件概况及分析 1. 宗地位置 区域位置说明:宗地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东山新城范围,据南京市区16. 7km o 附图:宗地城市位置图; 宗地区域位置图

2. 宗地现状 (1)宗地四至范围 附图:宗地红线图 宗地南侧是成熟小区一一殷巷小区,西侧是规划住宅用地,东侧和北侧与秦淮河、 牛首山河之间是城市绿带。宗 地南侧是内环路,东、西、北三侧为城市规划路,交 (2)宗地现状地形地貌 附图:宗地地形图 通便捷。 — i ■V 走Mt 和俣护葩创准 L 7 总用地面积土 272298.4^ 建裁用地面积匕272293.4^

(3) 绿化植被 宗地南望方山,东临秦淮,北边牛首山河,两河与宗地之间分别是超过 50米宽的 城市绿带,景观资源良好。 (4) 气候气象 位于冬冷夏热气候区,多东南风,夏季多雨。 (5) 特殊地下物 宗地地下无文物、地下军用设施及管线、地下油罐房或其它大型地下建筑物。 __ -世| 1 龙2 ■- gZF - J ?亠 jg-. ¥ _ :-?鱼一 >与供區辜统初步诲通,地 块 肉所宿尴线(^110kv) 槪迁费用在2孚OS 万班内』 : * 荒地 J ? 燥划蹒KV 里中茫IS M 占 殺土填埋*堆枫区 >南侧幣0的找路能否下地 戏费用尚在论砸” 兴挂牌文件斑定,地块内所 夜民用甌线0行撇迁。 >经咨询車场井,Ms 块内師 有 电线均自廿搬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