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编号:SM-ZD-92071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主要编制依据

1.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2 《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J84-2001)

1.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1.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

1.5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J119-2001)

1.6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

1.7 本工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本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1.8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例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XXX,总建筑面积为XXX平米,地下一层,

地上八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物长度为XXXX米,宽度为XXX米,建筑高度为XXXX米。

基坑开挖后,现场基坑尺寸78m×47m,基底标高-6.75m,基坑支护采钢筋混凝土护坡桩+锚杆土钉墙形式。

工程质量目标:确保XXXXX”,力争河北省优质工程“安济杯”。

文明施工目标:创“河北省文明施工工地”。

本方案含盖内容包括:基坑防护、三宝、四口五临边防护、外架、临电防护等。

3、防护材料的要求

3.1 钢管:外径48 mm,壁厚3.5mm 的可焊性钢管,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裂纹及焊接。

3.2 扣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扣件不得有裂纹、气孔、砂眼、疏松或其他影响使用性能的铸造缺陷。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扣件扭力矩一般为40-50 N.m。

3.3 脚手板可采用钢、木脚手板,每块质量不大于30kg。

3.4 其他材料必须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如安全网、安全

帽、安全带、电箱、漏电保护器、电缆等。

4、基坑防护

4.1 本工程开挖深度为-6.75m。边坡的护坡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护坡桩+土钉墙,具体详见《护坡、土方施工方案》。

4.2 挖土时,在挖土机挖斗旋转半径范围内不许进行其他工作。

4.3 为防止地表水的渗透流入基坑,对护坡造成影响,基坑边采用100 厚C15 混凝土硬化,基坑外1.5m 以内不允许堆放任何材料、机械,距基坑1.5m 范围外可以堆放小型机具及物资,且堆积荷载≤2t/m2。地泵必须设置在距边坡2m 以外,混凝土罐车必须在距边坡4m 外的硬化道路上行驶。

4.4对边坡作好护坡渗水观测工作,发现情况及时上报进行处理。

4.5基坑围栏做法

(1)在在护坡桩外侧将钢管打入土壤中,外露1.5米,立杆沿边坡方向间距1.5米。

(2)在立管外侧砌筑300mm高挡水坎,防止雨水流

入基坑。

(3)安装第一道水平杆距挡水坎顶100mm,第二道与第一道间距为0.5m,第三道位于竖向钢管顶。栏杆上刷红白相间的油漆,水平杆油漆的分色间距为0.5m,竖向杆的分色间距为0.4m。详见右图。

(4)栏杆上满挂密目安全网,防护栏杆不得晃动,必须保证牢固可靠。危险处在夜间设置红色标志灯,以防人员坠落。

4.6 在基坑周围挡水坎内侧设置明排水沟排放雨水,明排水沟向现场排污点放坡0.2%,现场路面硬化时向排水沟放坡0.5%,保证排水畅通,由专人负责边坡位移的观测,特别注意边坡的稳定,观测结果定期上报我项目技术部。

4.7 现场排污点上加盖钢篦子。

5、结构施工外架防护

结构施工采用双排单立杆脚手架。具体详见《脚手架施工方案》

6、临边防护

临边防护包括:楼梯间防护、楼层四周防护、结构临边

防护、屋面临边防护、及外用电梯、龙门架临边防护等。

6.1 楼梯间防护

分层施工的楼梯口及休息平台处,必须搭设防护栏杆,楼梯跑道的侧边均搭设防护栏杆。防护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高度为1.2m,下杆离地0.6m ,

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密目安全网封闭,下口封严;利用扣件扣接搭设,搭设高度需≥1.2m,顶层楼梯口随工程结构进度安装正式防护栏杆,楼梯通道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6.2 楼层四周防护

主楼标准层四周临边防护采用单层防护栏杆的形式,竖杆间距1800mm,第一道水平横杆距离结构面750mm,第二道水平杆距结构面1500mm,底部设置扫地杆并用密目安全网闭严,立杆、水平杆刷红白间隔油漆,如下图。

6.3 楼层四周安全网的搭设

主楼三层往上每三层沿临边设置挑网,网宽3 米,外高里低,在下边一层角部用钢管搭成支撑斜角,临边柱子也搭设支撑斜角,各斜角顶端与结构临边距离3 米,用钢丝绳将各斜角顶部连通,钢丝绳与临边防护栏杆之间挂水平安全网,

如右图。

在一层沿建筑四周挂6m 宽双层大眼网(上下层间距0.5m),并在上面一层大眼网上挂一层密目安全网。

6.4 屋面临边防护

屋面檐口等处必须设置临边防护,防护栏杆高出屋面≥1.5m,且绑两道防栏杆,并用密目网封闭。

6.5 外用电梯、龙门架临边防护

外用电梯、龙门架等与建筑物相连的通道的两侧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龙门架首层设置压杆式防护门,外用电梯每层与建筑物相连出口处必须设置钢制防护门。7、框架梁、柱、顶板等作业面的防护

7.1 框架梁、框架柱脚手架间距不得大于1.8m,必须加扫地杆,操作层设1.2m 高的防护栏杆,作业面满铺脚手板,脚手板必须绑扎固定。

7.2 操作层上不得堆放材料,不得将模板等重物堆于外架上。严禁将模板支撑直接支撑到外架上。

7.3 框架梁两侧必须保证有操作平台,满铺脚手板并绑扎牢固。加1.2m 高两道防护栏杆。

7.4 搭设的框架柱脚手架每步高度不大于1.8m,且加支撑,操作层满铺脚手板并绑扎牢固,设置1.2m 高的两道防护栏杆。

7.5 2 m 以上的柱架子必须设置人员上下的爬梯。

7.6 各种架子防护高度必须高于作业面1.2m,楼层周边必须设两道防护,防护立杆间距1500mm,并立挂密目安全网封严。

8、洞口的防护

洞口防护包括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以及管道竖井等洞口,必须设置防护,防护必须分段、分级验收。

8.1 1500mm×1500mm 以上的洞口,四周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固定牢固,并立挂密目安全网封严。洞口支挂水平安全网,安全网的四周要挂牢固、严密。300×300~1500×1500mm 的洞口,钢筋不需断开,必须按照结构设计要求配置洞口加强钢筋,并用竹胶板、木板等做盖板封住洞口,盖板必须四周搁置在楼板之上,四周用水泥砂浆沟缝固定。300mm 以下洞口直接用盖板覆盖封闭,严禁挪动洞口防护。

8.2 楼地面至洞底低于800 mm 的竖向洞口,加设1.2m 高的防护栏杆。见上图。

8.3 电梯井及竖井的门洞,每楼层必须设置不低于1.2 m 的上翻式钢筋防护门,井内底层和底层向上每隔三层(10.8m)设置一道水平安全网,安全网必须封闭严密,离四壁不得大于200mm。在一层挂双层(上下层间距0.5m)大眼安全网,并在上面一层大眼网上挂一层密目安全网。

8.4 各种管道安装时不得切除钢筋网片,以防人员坠落。管道、通风道等安装时,必须有可靠的操作空间,严禁站在洞口上作业,管道、通风道等安装后,必须及时用盖板做硬防护,固定牢固可靠;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8.5 电梯井不得做垂直运输通道和垃圾通道,但为便于电梯井筒内模板施工,需在电梯井筒内设置可移动式钢平台,每部电梯井内防护采用防护用可操作钢平台,利用井筒墙大钢模板上的套管留孔,内插Φ48 钢管作为支撑,钢管外侧之间用水平钢管锁定。上部设预制钢平台。均采用L63x63 角钢为主龙骨,上铺3mm 厚钢板,井筒支模时内侧模板可直接作用在上边,部分钢平台带有吊笼,可携带电焊机一同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