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标语之今年政治口号

今年政治口号

【篇一:政治宣传口号】

四个重在: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2009年12月

24日至25日,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卢展工强调“四个重在”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仅需要我们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中准确把握,也需要我们在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新形势下党

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认真思考、准确把握。

三平精神: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

的极强烈责任感”,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

提出的“三平”精神,是对中原人群体性格的精炼概括,是河南精神

内核的生动展现和总结,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

四种形象:3月3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与30位在京务工、经商、求学的河南籍人士座谈时,用四句话再论河南人形象:包容宽厚河

南人,忍辱负重河南人,自尊自强河南人,能拼会赢河南人。昨天,参加今年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在京河南人纷纷表示,这四种形象充分概括了所有河南人的品质。

新闻四难:河南省委2010年2月11日下午召集新闻媒体座谈,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提出:新闻宣传要破“四难”,

就是指“新闻宣传要努力破?四难?:正面报道难、典型报道难、舆论

监督难、新闻创新难。”

新闻三贴近:三贴近”就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这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

要求。遵循这一要求,宣传思想战线把“三贴近”作为改进和加强自

身工作的一条重要指导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

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之一,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从而达到以正确的舆

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并牢固占

领舆论阵地的法宝,而是贯彻和落实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其内核

的科学的方法论。

新闻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简称。为推动新闻工

作者切实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促进新闻

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2011年8月6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

部门日前召开视频会议,联合下发《关于在新闻阵线广泛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意见》,要求在全国新闻战线组

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旋即,全国新闻战线积极

响应。

52个不准:为进一步促进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1]》,结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实际,制定《中国共

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其中规定了廉洁从政七大

规范52个不准行为。

三重一大制度: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

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三重一大”最早

源于1996年第十五届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公报,对党员领导干部在

政治纪律方面提出的四条要求的第二条纪律要求。具体表述如下:

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凡属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

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

三改一加强:三改一加强于1 9 9 9年提出,用以提高国有企业的活力,增强国有企业的积极性。是指对国有企业进行各项改革和管理。三改是:第一改制,将国有企业改制成为民营企业、私营企业、混

合企业;第二改组,将不同的国有企业进行优化组合,组建成集团

公司,集团公司再分成若干分公司和子公司;第三改造,是将国有

企业进行经营机制改造和技术改造。一加强是指对国有企业加强管理。

抓大放小:所谓抓大放小,既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管理方式。意思是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搞好宏观控制,对次要矛

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进行微观调节。

五个一工程:由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的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评选活动,自1992年起每年进行一次,评选上一年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部分部委,以及解放军总政治部等单位组织生产、推

荐申报的精神产品中五个方面的精品佳作。这五个方面是:一部好

的戏剧作品,一部好的电视剧(或电影)作品,一部好的图书(限

社会科学方面),一部好的理论文章(限社会科学方面),一首好歌。

三下乡: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以期促进农村文化、科技、

卫生的发展。大力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我们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

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6年

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部、文化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三下乡”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

四个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

农家书屋工程: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

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

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

文化建设的意见》,切实解决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的问题,2007年3月,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

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

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

全国范围内实施。

四个一批:是全国宣传文化系统的一项人才工程,具体指根据中央

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和人事部《关于印发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意见的通知》(中宣发[2003]26号)的有关规定,

为适应宣传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在宣传文化系统内选拔的有过硬的

思想政治素质、较大的专业成就、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50周

岁以下的一批全面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

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出版家;一批紧跟时代步伐、

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简称“四个一批”。

【篇二:2016年“两会”宣传标语大全】

2016年“两会”宣传标语大全

2016年“两会”宣传标语大全

创建世界山水公园,打造东方休闲名湖。

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切实保障代表行使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长期

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打造有为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

大力弘扬和践行“创新、拼搏、合作、奉献”的新时期宣城精神。大

力弘扬和践行新时期宣城精神,推进宣城科学发展新跨越。大力弘

扬新时期宣城精神,加快实现富民强市新跨越。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地厚德开泰,奋发图兴。

发挥政协优势,构建和谐即墨。

发扬民主,促进团结,增进共识,凝聚人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奋力实现转型升级,特色发展新突破。

共创更高水平新小康,共创文明和谐新泰兴,共创领先苏中新辉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汇聚民情民智,共谋科学发展。

积极参政议政,科学建言献策,为建设美好宣城作贡献。集思广益

共商发展大计,和衷共济同绘美好蓝图。

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奋力打造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文化宣城”。

加快转型跨越,创业淳安取得新成效。

加强“淳安团队”锻造,全力加快“以湖兴县、蝶变淳安”。加强党的

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

坚持促进发展第一要务,在履行政协职能中服务大局。

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跨越发展,争先进位。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宜业宜居宜游新宣城。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坚

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环境立县,生态淳安迈出新步伐。

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坚持团结民主两大主题,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坚定信心,负重前进,干字当头,全力夺取蝶变淳安新胜利。建设

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开创跨越崛起新

局面,谱写科学发展新篇章。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

思想。紧扣发展要务,关注社情民意,强化民主监督。坚持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篇三:宣传标语口号】

西华县教育系统作风纪律整顿活动

宣传标语口号

1、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深入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活动。

2、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锐意进取、甘于奉献、努力提高我

县教育教学质量。

3、认清形势,转变作风,真正做到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4、不计名利,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牢固树立献身教育的思想。

5、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共谋全县教育大发展。

6、成在作风,败在作风。

7、作风纪律整顿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是振兴西华教育

的需要。

8、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

9、强化宗旨意识,加强道德修养,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乐于

奉献的蜡烛精神。

10、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大发展!

11、一份劳动,一份收获,一份精神,一份事业。

12、教师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成长的过程。

13、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14、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是看他取

得了什么。

1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6、志不真则心不热,心不热则功不贤。

17、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西华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18、科学发展上水平,师生群众得实惠。

19、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20、落实科学发展,推动教育改革,促进社会和谐。

21、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建设和谐校园。

22、爱学生,爱西华,为人师表;不为名,不图利,奋斗不息。

23、坚持科学发展,办好优质教育。

24、用新的举措、新的成果、新的面貌塑造教育事业新形象。

25、全世界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的竞争。

26、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硬、纪律严、负责任的教师队伍。

27、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要坚持教育部门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

28、教育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29、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坚持质和量的同步发展。

30、开展作风纪律整顿,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31、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

32、坚持科学发展,推进素质教育。

33、师资队伍建设上水平,特色办学创一流。

34、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35、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36、开展作风纪律整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37、扎扎实实开展好作风纪律整顿活动。

38、加强行分建设,办人民满意教育。

39、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教育良好形象。

40、端正政风行风,促进教育发展。

41、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深入开展行风评议工作。

42、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43、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推动教育行风建设。

44、积极开展民主评议行风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