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南烩面现状的调查问卷

关于河南烩面现状的调查问卷
关于河南烩面现状的调查问卷

关于河南烩面现状的调查问卷

——以河南省郑州市为例您好!我是河北师范大学的学生,现在正在进行一项关于河南烩面现状的调查活动。本问卷所有数据只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问卷实行匿名制,对您的个人信息将完全保密。题目选项无对错之分,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即可。本问卷会耽误您几分钟的时间,对此深表歉意,真诚希望能够得到您的合作,谢谢!

1.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2.您的年龄是________周岁。(请注明)

3.您生活在什么地方()

A.城市

B.城镇

C.乡村

4.您的受教育程度是()

A.小学及以下

B.初中

C.高中或中专

D.大专及以上

5.您的职业(或退休前的职业)是()

A.农民

B.农民工

C.教师

D.医生

E.员工

F.公务员

G.个体户

H.管理者

I.其他_______(请注明)

6.您是否吃过河南烩面吗?()(若您选否,请直接跳至第11题)A.是B.否

7.您在哪里吃的河南烩面:_______________(请注明地址)

8.您每周吃河南烩面的次数是()

A.每天B.5-6次C.3-4次 D.1-2次 E.0次

9.您喜欢吃河南烩面吗?()

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一般 D.不太喜欢 E.不喜欢

10.您觉得河南烩面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A.汤鲜面筋B.营养丰富C.经济实惠D.其他__________(请注明)11.您认为以下哪些方面会影响您对河南烩面的选择?()(最多选四项)A.餐饮企业的品牌和形象 B.产品价格

C.产品的质量

D.家人和朋友的推荐

E.网络、电视、杂志、报纸等宣传 F.与同类产品相比的独特性

G.其他____________(请注明)

12.您认为餐饮市场中的河南烩面在质量方面是否存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

A.是

B.否

13.您认为河南烩面店的整体服务水平如何()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14.您认为河南烩面店的卫生质量如何()

A.非常好

B.较好

C.一般

D.较差

E.非常差

15.您认为河南烩面的种类如何()

A.非常丰富

B.较丰富

C.不太丰富

D.种类单调

16.您认为河南烩面市场是否存在下列问题()(最多选三项)

A.附近没有河南烩面店面,消费不方便

B.缺乏宣传,大多数人不了解河南烩面,甚至完全没有听说过

C.烩面本质逐渐消失,吸引力下降

D.百店百味,缺乏标准

E.不注重自身形象与品牌塑造

F.其他____________(请注明)

17.为促进河南烩面的发展,您认为政府部门应该怎么做()(最多选四项)

A.完善各种法律配套服务

B.提高对河南烩面的重视,将烩面作为本地餐饮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

C.给予相关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促进河南烩面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D.与餐饮企业一起,促进河南烩面与旅游相结合,共同发展

E.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经营和消费环境

F.引导专业人士和机构参与其中

G.加强对河南烩面经营者的组织管理

H.其他______________

18.为促进河南烩面的发展,您认为餐饮企业应该怎么做()(最多选五项)

A.树立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

B.创新营销方式,如进行网络营销、文化营销等

C.制定标准,规范制作流程

D.明确市场定位,确定目标人群

E.经营管理实现现代化

F.树立创新意识,不断进行产品创

I.引进并培养传承人才

J.善于向竞争对手学习

K.其他_____________(请注明)

对于您的协助,再次致以诚挚的谢意!为了保证资料的完整与详实,请您再花一分钟,看一下自己填过的问卷,看看是否有填错、填漏的地方。谢谢!

五一班博物馆征文

河南博物院观后感 我和班级里边的同学一块参观了河南博物院,里面陈列着出土的古代的历史文物,上至秦汉,下至民国的东西,都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看过之后,我对我们的中华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也感受到了河南文化的厚重和灿烂! 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 河南博物院所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刻造像、钱币、书画等,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下迄明清,其中不泛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之作。尤其是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是目前时代最早的一件。馆藏的古代雕刻艺术品,诸如汉画、佛教造像、砖雕和其他浮雕、圆雕作品等,是古代工匠艺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著名的戏车画像砖、田延和造像碑、刘根造像碑、鲁道明造像碑、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精典之作。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中华第一笛”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与之同出的刻符龟甲、龟腹石子,与我国文字的起源、八卦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金银器中,河南登封出土的武则天除罪金简、邓州福圣寺塔地宫中出土的金棺银椁,堪称稀世珍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响! 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身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西周晚期器物。剑身为铁质,铁质剑身与铜芯相接,铜芯部嵌入玉茎内。剑首及茎身接合部均镶以绿松石片。出土时已折为两段,剑身外包一层丝织品,并被装在用皮革精心制作的剑鞘内。考古学将漫长的人类社会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三个时代,分别对应于历史学上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等三种社会形态。玉柄铁剑玉柄、铜芯、铁身,它的发现,把中国冶铁史向前推进了200年,标志着作为社会生产力新代表的铁器已经萌芽,宣告封建社会即将来临。称的上是"中华第一剑"! 中原大地,群雄逐鹿,演绎了多少风云变化,河南这片土地上,承载着无数的英雄史诗! 河南博物院还收藏有二千多枚恐龙蛋化石,在世界各博物馆中首屈一指。另有部分珍贵的近现代文献、文物,其中如太平天国的布告、义和团的旗帜、吉鸿昌烈士就义时的血衣、彭雪枫烈士的遗物、《响导》周报、《红旗报》、《中州评论》《拂晓报》等,这些珍贵的革命文物与古代历史文物一样,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之,观光过河南博物院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灿烂和厚重,

郑州商城遗址调研报告

郑州商城遗址调研报告 班级:2008级城市规划2班 小组成员:郑文静(组长)李娜 朱加菊芦小英 董青松郭康太 郭非凡张庆鹤 田山林 指导老师:郭楠 日期:2011年03月23日

【摘要】:郑州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城市中心区,最初发现于1955年,是中国商代早期规模最大的都城,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但由于历史和人为原因,商城遗址存在墙体破坏严重、城墙不连续等诸多问题。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商城遗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恢复被占压城墙、复原墙体原貌、保持墙体历史文化廊道的连续性、开发建设重要景观节点等方面提出了商城遗址恢复重建的对策,并对商城遗址恢复重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郑州商城遗址的特点及文化地位,提出了未来旅游开发的建议和模式。 【关键字】:郑州商城遗址保护规划 一、商城遗址的简介 郑州商城遗址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自治区,东临城东路,西邻杜岭街、顺城街,南靠城南路,北至城东路、紫荆山公园、金水河和杜 岭街围合成的区域。 郑州商城遗址距今 约3600年。商城近似长 方形,遗址内容包括城垣 遗址、宫殿区遗址、居住 聚落遗址、墓葬区、手工 作坊遗址(冶铜、烧陶、

制骨等)、窖藏坑等遗迹类型。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铜器、玉器、骨器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以周长约7公里的(内城)城垣遗址和分布范围巨大的宫殿区遗址保留最为完整,也最具历史文化价值。三重城池和宫殿区的整体形制奠定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基础。 城垣周长6960米,有11个缺口,其中北城墙长约1690米,西墙长约1870米,南墙和东墙长度均为1700米。目前仍保留有总长2,586米高大连续的地面墙体遗存,展示出商代城市的宏伟气势。城墙底宽20米左右,顶宽5米多,墙基最宽处达32米,地面上残留最高约5米左右,复原后约10米。以全部的城墙长、宽、高计算,郑州商城约用夯土量为87万立方米,夯前挖土量约174万立方米。城墙采用分段版筑法逐段夯筑而成,每段长3.8米左右,夯层较薄,夯窝密集,相当坚固。在城墙内侧或内外两侧往往发现夯土结构的护城坡。 城内东北部有宫殿区,发现宫殿基址多处,其中心有用石板砌筑的人工蓄水设施。城中还有小型房址和水井遗址。城外有居民区、墓地、铸铜遗址及制陶制骨作坊址等。小型墓的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中型墓多随葬青铜礼器、玉石器及象牙器,一座墓中有殉人。在南城外侧还发现一段外郭城墙。此外,发现两处铜器窖藏,内有杜岭方鼎及圆鼎、提梁卣、牛首尊等,被认为是商王宣的礼器。遗址中还出土原始瓷器和刻辞卜骨等。 郑州商城遗址的发现对认识商代前期历史、对商文化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文明研究以及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发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

河南烩面的由来

河南烩面的由来 随便问一个郑州人,他都会如数家珍般给你介绍几家好吃的羊肉烩面,冯记、闪记、刘记、周记、黎记、丁记、八一八、老四场……许多老郑州从外 地回来,一下火 车不是赶紧回 家,而是直奔相 熟的烩面馆。郑 州人招待外地的 客人,尝尝本地 的特色小吃,首 选也是羊肉烩 面,烩面已成了郑州一种特有的地域文化。 熙熙攘攘的烩面馆里,无论是高大威猛的小伙儿,还是苗条秀气的姑娘,面前都是一只大海碗。初来乍到的外地食客,看见这碗就会感觉有些先声夺人,再看碗里的面条,仿佛皮带般粗细,更是吓人一跳。热腾腾的肉汤上面漂着一层红红的辣椒油,绿莹莹的香菜点缀在上面,即使你不饿也肯定会舌下生津,食指大动。先喝一口汤,浓酽醇厚,再吃一口面条,鲜香有韧劲,拿郑州话说是汤鲜味美面筋拽…… 关于烩面为什么会在郑州产生并发扬光大,说法不一,但北方人喜好面食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郑州本地流传的“夏天吃捞面,

冬天吃汤面,不冷不热吃卤面”的顺口溜是很好的佐证。 多年从事郑州市餐饮行业报道的廉春融老师和郑州市饮食公司宣传教育处的利宝生同志都说是赵荣光师傅首创了合记烩面。而合记烩面的最初产生是赵师傅的“即兴发挥”,它的前身居然是饭馆厨师和服务员的工作餐。 据他们介绍,赵荣光师傅1901年生于直隶省(今河北省)长垣县(今属河南省),14岁到河南开封同天聚饭店跟名厨周文汉学徒。赵荣光是汉族人,但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回族饭菜的制作。他个人喜好面食,尤喜面条。抗日战争时期,饭店经常因躲避空袭关门,有时厨师刚端起饭碗就要急于逃命。空袭过后,饭早已凉了。赵师傅就把剩饭加汤烩烩再吃。久而久之,他发现重新烩过的面很好吃,于是就在面里放些盐、碱之类的原料,使面更筋,别有一番风味,成为店员们的主要伙食品种。后来,一些老顾客发现店员吃的面香气四溢,就要求购买。 赵荣光师傅由此开始精心配制烩面。他选用上好的鲜羊肉,放入各种原料将肉煮烂,面条下锅时用原汁肉汤,再放入羊肉、黄花菜、木耳等调料,味道十分鲜美,逐渐成为该店的热卖品种。解放后,“合记”成为国有企业,赵荣光师傅也因其对“合记”作出的特殊贡献,先后当选为郑州市劳动模范、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

平原博物馆调查报告

平原博物院观后感 中原大地上,北依黄河,东临濮阳、西邻焦作、北接太行,这座城市——新乡市屹立着一座清秀自然、磅礴大气而广博浩大的博物馆——平原博物院。平原博物院是河南省馆藏量第二大博物馆,仅次于河南博物院,为全国重点博物馆之一。前身是成立于1949年的原平原省博物馆、新乡市博物馆、新乡市档案馆,2007年总投资约3亿元开工,于2011年合并建成集博物馆、档案馆、史志馆、城建档案馆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规划总用地面积7.5公顷,总建筑面积52585平方米,地上三层建筑。一、二层为展览空间,设文物展厅19个,档案展厅6个。平原博物院也是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举办10余个并免费向社会开放,近年来影响力较大的《青铜艺苑》、《新乡革命斗争史》等展览。 平原博物院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上万件,国家一级文物63件。平原博物院中的博物馆共有19个厅,其中16个厅作为展览文物所用。其中12个展厅为固定展厅,4个为临时展厅。西侧为“牧野华章”通史类展厅,时间范围从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仰韶文化遗址文化遗存开始,分为原始社会时期、夏商周时期、汉魏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四个篇章,种类包括青铜器、陶瓷器、书画、竹木器、碑帖拓片、玉器、石刻造像等,尤以商周青铜、明清书画、历代碑帖拓片著称。‘’牧野宝藏:馆藏精品拓片‘’专题陈列展示了从大篆到小篆的石鼓文、秦代的小篆、汉魏的隶书、欧阳颜柳的楷书等不同时期的拓片作品、其中不乏石鼓文、孔宙碑、三体石经、三临辟雍碑颂、雁塔圣教序等在书法史上享有盛誉的拓片精品;“宗教艺术陈列”:以佛教佛、菩萨、弟子、神王道像为主,杂以道教造像,道像艺术随着宗教(特别是佛教)的西来,与

河南博物院建筑设计浅析

河南博物院建筑设计浅析 摘要:河南博物院是一个国家级的博物馆,河南博物院这组建筑群也是国内博物馆建筑中的经典之作。本文从河南博物院概况、博物馆主馆造型特征分析及主馆流线组织形式三个方面重新解读这一经典建筑。 关键词:河南博物院造型流线 1 河南博物院概况 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是国内创建较早的博物馆之一。河南博物院创建时的名称叫河南博物馆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开封市。建国后的1961年,河南博物馆迁址于河南省会郑州市。1997年,河南博物馆与中原石刻艺术馆合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新馆与1998年建成并对民众开放。今天的河南博物院历尽岁月的沧桑,越发显得雄浑、敦厚、古老而又韵味。 ¬河南博物院是由中科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康教授主持设计的,其主入口面向农业中路,东面是文博东路,西面是文博西路,北临某住宅区。总用地面积约为156亩(合10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8840平房米,主馆及配楼面积约为55740平方米。 河南博物院主馆位于院区中央,呈“中”字形布局,其中,主馆的东西两翼分别有两个专题展馆,主馆后端直通文物库房,主馆前端为主入口及礼仪接待区。主馆前的院区正门、主馆及主馆后面的文物库房三者自然成为一中间序列,院区四角对称布置了两组风格造型相同的建筑,它们分别是培训楼、办公楼、综合服务楼、电教楼。总面图中的“九宫格”似的建筑布局,也契合了古语“九鼎定中原”之意。河南博物院院区建筑的整体布局正体现了中国式群体建筑组合的精髓——中轴对称、主从有序、方正严整(见图1.1)。 2 主馆造型特征分析 河南博物院主展馆总体形象设计构思来源于河南登封的观象台(见图2.1),经过建筑大师的精心构思和演绎,最终创作出现在头戴“皇冠”的金字塔造型,正如设计主创人员齐康说,“登封的观象台是我国历史上留存最为著名的天文观察台,其造型对称,两侧倾斜,长条测绘石摆放在中央,整体造型简朴优美,这座古代的科技建筑独特的形象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皇冠”呈“斗形”,中心设置一个透明的圆洞,取汇聚“中原之气”之意,古语就有“汇宇宙之气,聚天地之灵”的经典语句,这也许就是河南博物院建馆之宗旨——“博”采中原宝物之精华。 正四棱锥,这一简洁、纯粹的几何图案本身就给人以稳定、庄重、神圣的视觉和心里感受,博物院主馆建筑主体选取类正四棱锥的金字塔造型为其成为一经典建筑奠定了基础。金字塔主体高度与其塔底宽度及两侧的配楼形成了完美的比例尺度(见图2.3)。四条棱锥向上直斥天穹,向下斜扎地心,使得整座建筑显得

博物馆调研报告

博物馆调研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 调研报告 专业班级环艺《4》班 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2014年10月 大河博物馆调研报告 一、调研题目:博物馆设计 二、调研目的: 1.进一步了解博物馆内的空间功能布局,实地的体验其内部的 空间感受,了解博物馆内部功能的布置方法。 2.加强了解多重空间与复杂功能之间的关系,学习和借鉴他们 的设计方法和原理。 3.加深了解周边环境对博物馆的影响和关系。 4.了解认知防火消防在博物馆建筑中的作用和处理。 5.对基地和周边环境进行实地调查和拍摄。 三、调研对象:

1、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展示博物馆。 2、基地及其周边环境。 3、关于博物馆的资料及规范图书等。 4、河南省博物馆。 四、调研成果: 1、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 大河村遗址位于郑州市北12公里处,面积约30万平方米。从历次发掘的大量墓葬、房基等遗迹看来,这个遗址包含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商代文化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容,文化层深达4-7米。引人注目的是残存的房屋。目前已发掘出房基30多座,建筑方式各异,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其中一号房基的墙壁高达1米,距今约有5000年,属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晚期建筑,为目前国内该时期仅存的房基。出土的文物主要有红陶黑彩、白衣彩陶。彩陶片上绘有各种天文图像如太阳纹、月亮纹、星座纹、日珥纹等。发掘表明,先民们曾在此延续居住长达3300多年,经历了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父系氏族阶段和奴隶社会的夏、商时期,大河村遗址是郑州地区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 大河村遗址博物馆占地17亩,建筑面积为2600平方米,馆内建有仰韶文化房基保护房、陈列室、陶艺馆、办公楼(兼文物库房)等。保护房为砖木结构的传统建筑,四面坡瓦顶,面积400平方米;陈列室为砖混结构的现代建筑,平面呈亚字形,面积80 0平方米;陶艺馆为砖混结构的仿古建筑,面积600平方米;办公楼为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面积650平方米。 大河博物馆给我的感受就是尽管此处的交通便利,但是没有好好的利用,可能是由于基金不够得原因,只有一条后来修建的水泥路可以到达博物馆,其后面的一条田间小道没有利用。其西面的仓库还有一些建筑可以说是把整个博物馆挡在了后面,在107国道上还有在其北边的路上很难发现这一个建筑,这就显得其价值一般。博物馆的路标也不明显,我们几个调研的问了周围的住户,他们很多的人竟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博物馆,问路找到这个博物馆的我们竟然发现我们是在博物馆绕了一圈才找到得,当我们走在那条博物馆后面的小路上的时候还不确定我们看见的四坡屋顶是博物馆的,太不可思议了。 由于我们几个没有能进到博物馆里面,就算是馆的环境布置也没有办法看到,所以···太可悲了! 2、基地及其周边环境 基地位于现在的大河村遗址博物馆的西边,临近老107国道和连霍高速公路,交通便利。现在是农田,基地的西边是一些公司的仓库,很多的货车等在此过,就我感觉而言

郑州公交线路图

郑州尚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线路走向 T3路 配车台数:15台运行频率:每5分钟一班站数:15站 行驶路线:帝湖花园(后河芦) ---航海路工人路站---航海路嵩山路---公交三公司---航海路孙八寨---航海路大学路站---航海路老代庄---长途客运总站—京广路鞋城---京广路航海北街---京广路小赵砦---郑州铁路局---锦荣商贸城---福寿街大同路---火车站 T4路 配车台数:23台运行频率:每10分钟一班 车型:世纪之星大巴运行时间:早6:30——晚20:00 站数:22站 行驶路线:省体育中心---银河路常青路站---郑大四附院---南阳寨---南阳路东风路站---南阳路黄河路站---大石桥(南阳路)---大石桥(金水路)---医学院---大学路桃源路站---大学路路寨---大学路航海路站---郑州航空管理学院---郑州金海粮油交易中心---大学路南环路站 T5路站数:35站 配车台数:26台运行时间:早6:00——晚8:30 车型:扬子江公里:24KM 行驶路线:陈寨---创新大厦---文化路农业路站---市第五人民医院---新通桥---大石桥---医学院---大学路桃源路站---市骨科医院---解放军测绘学院---陇海路工人路站---郑州日报社---陇海路伏牛路站---伏牛路汝河路站---华山路淮河路站 8路站数:18站 运行时间::早7点--晚20点运行频率:每5分钟一班车型:空调大巴 行驶路线:河南省体育中心---河医四附院---南阳寨---南阳路刘寨---南阳路张寨---南阳路东风路---南阳路群众路---南阳路农业路---南阳路海棠寺---南阳路黄河路---南阳路岗杜北街---大石桥---人民公园西门---铭功路太康路---二七广场---福寿街---火车站 14路 运行时间:早6:30---晚19:00 站数:15站 行驶路线:商品大世界---东建材---郑汴东路---107国道---十里铺---好客隆---水磨园---东周村---二十里铺---莆田营---东四环---京珠高速路口---莆田 16路站数:14站 行驶路线:火车站---市急救中心(解放路)铭功路太康路---大石桥---南阳路黄河路站---南阳路农业路站---南阳寨---郑邙公路王寨---老鸦陈---下坡杨---大彭村---黄河大观路口---黄河游览区 17路 运行时间:早6:30---晚20:00 配车台数:24台公里:19KM 站数:30站 行驶路线:大学城(北区泰宏房产)---索凌路---扬庄---索凌中果村---索凌路二十里铺北街站---索凌路二十里铺南街---索凌路新柳路站---索凌路银河路站---索凌路海洋路站---索凌路庙李---北环路索凌路站---丰庆路北环路站---丰庆路东风路站---省中医院---郑州轻工业学院---东风路小铺路站---创新大厦---文化路大铺路站---文化路俭学街站---文化路农业路站---文化路红专路站---市第五人民医院---文化路任砦北街站---新通桥---人民公园东门---百货大楼---二七广场---中原路京广路站---中原路大学路站---医学院 29路 运行时间:早6:00—晚21:00 配车台数:24台单程:14.8KM 站数:27站 行驶路线:郑州海洋馆(公交二公司)---陈砦植物园---陈砦花卉市场---北环路丰庆路站---陈砦花

参观河南省博物馆有感

参观河南省博物馆心得体会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农业路,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是中国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 河南博物院前身为河南省博物馆,在冯玉祥主导下,始建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旧址位于开封市龙亭区三胜街31号。馆址几经变更,1961年迁至郑州,新馆于1998年5月1日落成开放。 展馆面积1万余平方米,馆藏文物14万件。馆藏文物多来自于二十世纪初商丘、洛阳、安阳、开封、淅川、三门峡、辉县、新郑等地的考古发掘,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历代陶瓷器、玉器最具特色。其中国家一级文物与国家二级文物5000余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极高,一部分藏品被誉为国之重器。抗日战争期间,河南博物院的部分珍贵文物几经辗转最终被珍藏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 虽然我已经去过很多次河南省博物馆了,但是,不得不说每次去看,每次给我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小学的时候,组织去参观博物院,主要是为了去观看在每周三一次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表演,感觉表演的特别好,还看不懂那些珍贵的文物到底好在哪里,只听讲解员说这些文物都是我国非常贵重的文物,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总之,这次参观让我对河南省博物馆有了全新的认识 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 河南博物院所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刻造像、钱币、书画等,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下迄明清,其中不泛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之作。尤其是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是目前时代最早的一件。馆藏的古代雕刻艺术品,诸如汉画、佛教造像、砖雕和其他浮雕、圆雕作品等,是古代工匠艺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著名的戏车画像砖、田延和造像碑、刘根造像碑、鲁道明造像碑、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精典之作。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

河南博物院的调研报告

河南博物院的调研报告 河南博物院是现代化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坐落在河南省会郑州市,由1927年在开封创建的河南博物馆发展过来的,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她曾先后易名民族博物馆、省立博物馆等,并于1961年由开封迁至郑州。 馆区中心部位为主展馆,高45.5米,以元代登封的观星台为外观雏形,建筑平面以正方形为母体,主体建筑便自然演绎而形成了“金字塔”造型。冠部呈方斗状,恰似扬斗以承“甘露”,下接覆地斗以纳“地气”,其中心位置精细设计了一个透明的圆洞。主体建筑蕴含了中国古文化中地处“天中地心”和“天圆地方”的感念,也有“会宇宙之气,聚天地之灵”的内涵。冠部四周分别镶嵌四神图案,表示古天文学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天象星座;大斜面从建筑构造的需要加上白色乳钉图案,形似青铜器上的乳钉纹样和传统建筑板门的门钉形状,又是茫茫宇宙满天星的反照,代表了宇宙中数以万计的星座;主体斜面的四周顶部浅蓝色的透明窗及顶部垂直而下的透明采光带,具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主体建筑造型奇特,其实宏伟,独具现代艺术风格,充分体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特征。 整个河南博物馆建筑群采用了传统建筑中轴对称、主从有序的布局手法,从总平面上看,四隅分布附属建筑,聚散有致,和谐统一,寓意“九鼎定中原”。建筑群呈四面辐射状,寓意中原

文明向四周传播。假如我们从上鸟瞰整个建筑群,则宛若“大鹏展翅”向天飞,主体建筑如大鹏身躯,展馆大门就像大鹏的头部,两侧配楼恰似大鹏的翅膀,后边与文物库房相连的过廊,更是大鹏之尾。整个造型象征着古老中原再现历史的辉煌,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和腾飞。 刚一进入大厅,就有一种宏伟气派的感觉,由黑白矩形交织组成的地板给人以大气之感。大厅的最里面是一个巨大的金色雕塑,两只大象的中间是一个张开双臂的人的形象,金碧辉煌的又带一点点狰狞的感觉,作为一种文化的图腾用来表达吉祥之意。雕塑的前方地板上有一个巨大的太极环,饱含文化展厅的神秘气息。在色彩上,顶部使用直通大厅最里侧的矩形白炽灯,色调偏冷,给人气贯长虹的庄严之感。一楼的灯饰主要以各种交叉存在的矩形白炽灯为主,为一楼提供了充足的照明光线,色调偏冷,给人庄严、气派、高贵之感。在雕塑的上方则使用暖暖的黄色调的灯饰,跟青铜雕塑交相辉映,符合雕塑的吉祥和谐之寓意。而二楼楼梯口的扶梯,在材质上主要由木质的扶手组成;在色彩上,以黑色和少量的红色为主,照应地板的颜色,给我们的启发是再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风格一定要统一。在这里可以纵观一楼大厅的所有风景,虽然面积不大,但给人以开阔、明亮的感觉,我觉得应该是层高适合和空间开敞的原因,配合二楼屋顶星星点点的灯光,增添了几分浪漫的情怀。

二七纪念塔调查报告

二七纪念塔调查报告 八五班王健宇 一、简介 二七纪念塔全称郑州二七大罢工纪念塔,为了纪念发生于1923年2月7日的二七大罢工而修建,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中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二七纪念塔建于1971年,距今有四十五年的历史)。 二、国家文物 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建于1971年,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71年,距今仅有不到四十年的历史)。 三、历史事件 为了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和?二七?烈士,继承和发扬?二七?光荣革命斗争传统,1951年,在原?长春桥?旧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广场,当时场内建一座15米高的木制纪念塔。 1971年春由郑州市建筑设计院的三位建筑设计师林乐义、杨国权、周培南开始设计,7月1日开工建设,10月1日开放,三个月落成。 1971年9月29日改修成塔式,双身并联式塔身,塔全高63米,共14层。 塔式新颖、独特,雄伟壮观,具有中国民族建筑的特点。钟楼上高矗一枚红五星。 塔内陈列有?二七?大罢工的各种历史文物、图片、文字资料。[ 四、社会影响 当代郑州的地标在哪里?作为一个老郑州市民,或许你能随口说出一大串:二七纪念塔、裕达国贸、河南博物院、河南艺术中心……?没到‘二七塔’,就等于没到过郑州。? 这句话在中国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几乎家喻户晓,它同时也使?二七塔?无可争议地成为郑州市的标志性建筑。

郑州河南博物院参观后感想

河南博物院观后感 本周六,我和班级里边的同学一块参观了河南博物院,里面陈列着出土的古代的历史文物,上至秦汉,下至民国的东西,都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看过之后,我对我们的中华历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也感受到了河南文化的厚重和灿烂! 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 河南博物院所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刻造像、钱币、书画等,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代,下迄明清,其中不泛精美绝伦、玲珑剔透之作。尤其是永城僖山汉墓出土的金镂玉衣,是目前时代最早的一件。馆藏的古代雕刻艺术品,诸如汉画、佛教造像、砖雕和其他浮雕、圆雕作品等,是古代工匠艺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著名的戏车画像砖、田延和造像碑、刘根造像碑、鲁道明造像碑、十一面六臂观音像、盘龙石砚等等,都是中国美术史上的精典之作。骨器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舞阳贾湖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骨笛,有“中华第一笛”之美誉,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与之同出的刻符龟甲、龟腹石子,与我国文字的起源、八卦的起源有着密切的联系。金银器中,河南登封出土的武则天除罪金简、邓州福圣寺塔地宫中出土的金棺银椁,堪称稀世珍宝,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家教家道教,乃至整个中华文化、文明都有重大影响! 玉柄铁剑1990年出土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虢季墓),身长20厘米,茎长13厘米,西周晚期器物。剑身为铁质,铁质剑身与铜芯相接,铜芯部嵌入

博物馆展览馆调研报告

调研—河南省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是现代化的历 史艺术类博物馆,坐落在河 南省会郑州市环境幽雅的农 业路中是我省建国以来第一 个国家级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设施。河南博物院是由中科院院士、全国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康教授主持设计的,其主入口面向农业中路,东面是文博东路,西面是文博西路,北临某住宅区。总用地面积约为156亩(合10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78840平房米,主馆及配楼面积约为55740平方米。 室外分析 省博位于五一路与东风西路的交界处,是一座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从外观上看省博的建筑风格与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中心类似,都是五十年代的俄式建筑。由于建成年代久远省博的外观并没有多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功能上来看博览建筑的平面组合采用了放射性的方式将个展区于放射式的方式分开。在解决客流货流等不同的功能流线上省博分设主次入口以疏导不同的人流。将主入口设在了城市次干道五一路上而不是主干道东风西路,这样尽可能的避免分叉入口车流过于拥挤而引起的交通堵塞情况。停车场位于博物馆前面即主入口的旁边,由于受场地的制约车流入口与人流入口并没有分开而是公用。室外种植了大量乔木植物于营造一种宏大壮阔的感,展厅里的天花板

多是黑色,配合星星点点的点状灯,有点像夜晚的星空,昏暗的灯光使得展厅优雅而神秘。展品柜上方则多使用白炽灯,跟黄色的灯光不同,白炽灯光线较好,使游客更清晰地观看展品,充分展示了展厅的用途。在儿童历史知识讲座的展厅里,则配合儿童的特点,放置了色彩鲜艳的桌椅,整齐的坐席,合适的间距,相应的设计,都显得清晰有序。三楼的明清珍宝馆里的隔断还特意做了清朝皇宫围墙的样式,贴合整个展馆的历史氛围。 整体造型 从总平面上看,四隅分布附属建筑,聚散有致,和谐统一,寓意“九鼎定中原”。建筑群呈四面辐射状,寓意中原文明向四周传播。假如我们从上鸟瞰整个建筑群,则宛若“大鹏展翅”向天飞,主体建筑如大鹏身 躯,展馆大门就像大鹏的头部,两侧配楼恰 似大鹏的翅膀,后边与文物库房相连的过 廊,更是大鹏之尾。整个造型象征着古老中 原再现历史的辉煌,经济文化的全面振兴 和腾飞。 主馆造型特征分析 河南博物院主馆位于院区中央,呈“中”字形布局,其中,主馆的东西两翼分别有两个专题展馆,主馆后端直通文物库房,主馆前端为主入口及礼仪接待区。主馆前的院区正门、主馆及主馆后面的文物库房三者自然成为一中间序列,院区四角对称布置了两组风格造型相同的建筑,它们分别是培训楼、办公楼、综合服务楼、电教楼。总面

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18版

序言 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从博物馆机构数,博物馆从业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文物藏品,基本陈列展览,参观人次,门票销售总额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现状、趋势变化。 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趋势。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 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河南省博物馆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机构和个人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河南省博物馆机构数指标分析 (3) 一、河南省博物馆机构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博物馆机构数现状统计 (3) 三、河南省博物馆机构数占全国博物馆机构数比重统计 (3) 四、河南省博物馆机构数(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河南省博物馆机构数(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博物馆机构数(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博物馆机构数(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河南省博物馆机构数同全国博物馆机构数(2016-2017)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河南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指标分析 (7) 一、河南省博物馆从业人员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河南省博物馆从业人员占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河南省博物馆从业人员(2015-2017)统计分析 (8) 五、河南省博物馆从业人员(2016-2017)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2015-2017)统计分析 (9)

河南烩面饮食店——SWOT分析法

河南烩面饮食店——SWOT分析法 (一)引言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餐饮业的蓬勃发展。也使餐饮行业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需求,餐饮业销售者绞尽脑汁,不断推陈出新,以求留住顾客,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也有一些销售者打起了老字号的招牌,充分发挥传统工艺的优势,独特的制作过程,新鲜的口感和味道,在五花八门的食物中脱颖而出,令顾客眼前一亮,食指大动。为了对饮食业中这种老字号的店有更深入的了解,我选择了我们学校门口附近的一家河南烩面的小店进行分析。这个小店只是整个饮食业的一个缩影,一叶知秋,希望通过分析,能够了解到整个饮食业的发展情况,并且学会运用管理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从中获得知识。 (二)正文 一、店铺概况 该店的招牌为河南烩面,位于我们学校校门口斜对面两百米处,地处比较热闹的街道边,车辆人口流动较大,周围有各色的餐馆商店。该店面积大约几十平米,店面相对较小。店内布局比较简洁,没有什么装修。仅摆整齐放几张桌椅,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挂着醒目的宣传画,画上简单介绍了河南烩面的基本情况。该店的是以家庭为单位,有一个老人,两个中人和一个年轻人。两个人负责做菜,两个人负责招待顾客。人员较少,构成比较简单。店里以作烩面为主,还做一些干捞面、炸酱面和饺子。总的来说,该店是一个非常小规模的店,但是每天仍然吸引了很多的顾客来用餐,特别是放学的时间,常常店里人满没座位,还有很多坐在了外边。 二.烩面简介 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聚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遍及全国。烩面是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辅以高汤及多种配菜,一

种类似宽面条的面食。汤好面筋,营养高。烩面的面是用优质精白面粉,兑以适量盐碱用温开水和成比饺子面还软的面团,反复揉搓,使其筋韧,放置一段时间,再擀成四指宽,二十公分长的面片,外边抹上植物油,一片片码好,用塑料纸覆上备用。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开,露出中间的骨髓)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药,骨头油都熬出来了,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辅料以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香菜、鹌鹑蛋、海参、鱿鱼等,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汤可分为:汤面和捞面两种。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店的情况,运用SWOT分析法对该店进行分析。 一、竞争优势(S)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或者指公司所 特有的能提高公司竞争力的东西。 A 独特的制作工艺,经验丰富,生产成本低。该店拥有河南烩面的传统制 作工艺,人员本身又是河南人,对于烩面的制作熟练老道,能将烩面的味道做的十分地道和精细。而且制作烩面的成本也是比较低的。除了必备的调料作料外,肉食只有羊肉。一小碗买4块钱,大碗卖5块钱,还是有十分大的利润空间的。 B 打出老字号的招牌,体现良好的形象和氛围。该店虽然没有什么装修, 甚至会稍显破旧,但是简介的布局和看上去古旧的桌椅,还有挂于墙上写着河 南烩面的简介画,这些很容易把顾客思想带到一个老字号的店铺中,边等面边看看河南烩面的介绍,不禁使人遐想这面一定很好吃很地道。同样的在这样的氛围下,也会令顾客食指大动,吃得更香更有味道。 C 店员态度十分热情,服务细致周到。每次有客人进门都会有人热情的介

河南博物馆考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河南博物馆考察报告 篇一:河南博物院调研报告 河南博物院室内设计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通过对河南博物院的调研,初步了解调研目的,了解公共展馆建筑室内设计的空间组织、功能分布、人流、交通流线、界面处理和空间构成,以及造型、灯光、色彩、材质搭配等一系列室内设计内容,为接下来的设计做好准备。调研时间——20XX年11月11号上午 调研地点——河南博物院 实地调研分析——一:河南博物院总体概况: 河南博物院是现代化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坐落在河南省会郑州市,由1927年在开封创建的河南博物馆发展过来的,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她曾先后易名民族博物馆、省 立博物馆等,并于1961年由开封迁至郑州。1997年7月, 河南省博物馆与中原石刻艺术馆合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新落成的河南博物院,坐落在环境幽雅的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面积156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是我省建国以来

第一个国家级的公益性大型文化设施。 百度地图(图1)博物院外观图(图2) 二:博物院外观分析: 其主体建筑由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登封元 代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如图2)。其底部为长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内部设计五层,其中地下一层。整个建筑群设计以雄浑博大的“中原之气”为核心,线条简洁遒劲,造型新颖别致,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堪称一座凝聚着中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标志性建筑。 一楼大厅图片(图3)一楼地面的太极环(图4) 一楼房顶的灯饰(图5)一楼雕塑上方的灯饰(图6)二楼楼梯口的扶梯(图7)扶梯处的一楼俯瞰图(图8)天花板照片(图5、图13、图14) 三:博物院室内分析: 1、大厅下图3为河南博物院的大厅,该厅位于一楼。刚一进入大厅,就 有一种宏伟气派的感觉,由黑白矩形交织组成的地板给人以大气之感。大厅的最里面是一个巨大的金色雕塑,两只大象的中间是一个张开双臂的人的形象,金碧辉煌的又带一点点狰狞的感觉,作为一种文化的图腾用来表达吉祥之意。雕塑的前方地板上有一个巨大的太极环(如图4),饱含文化

纪念馆调研报告

建筑 调研目的——通过对河南博物院的调研,初步了解调研目的,了解公共展馆建筑室内设计的空间组织、功能分布、人流、交通流线、界面处理和空间构成,以及造型、灯光、色彩、材质搭配等一系列室内设计内容,为接下来的设计做好准备。 调研时间——2014年9月20号上午 调研地点——河南博物院 实地调研分析—— 一:河南博物院总体概况: 河南博物院是现代化的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坐落在河南省会郑州市,由1927年在开封创建的河南博物馆发展过来的,在70年的发展过程中,她曾先后易名民族博物馆、省立博物馆等,并于1961年由开封迁至郑州。1997年7月,河南省博物馆与中原石刻艺术馆合并,更名为河南博物院。新落成的河南博物院,坐落在环境幽雅的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面积156亩,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是我省建国以来第一个国家级的公益性大型文 化设施。

百度地图(图1) 二:博物院外观分析: 其主体建筑由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遗址——登封元代观星台为原型,经艺术夸张演绎成戴冠的金字塔造型(如图2)。 博物院外观图(图2) 其底部为长63米的正方形,高45.5米,内部设计五层,其中地下一层。整个建筑群设计以雄浑博大的“中原之气”为核心,线条简洁遒劲,造型新颖别致,风格独特,气势恢宏,堪称一座凝聚着中原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不可多得的标志性建筑。 三:博物院室内分析: 大厅下图3为河南博物院的大厅,该厅位于一楼。刚一进入大厅,就有一种宏伟气派的感觉,由黑白矩形交织组成的地板给人以大气之感。大厅

的最里面是一个巨大的金色雕塑,两只大象的中间是一个张开双臂的人的形象,金碧辉煌的又带一点点狰狞的感觉,作为一种文化的图腾用来表达吉祥之意。雕塑的前方地板上有一个巨大的太极环(如图4),饱含文化展厅的神秘气息。在色彩上,顶部使用直通大厅最里侧的矩形白炽灯,色调偏冷,给人气贯长虹的庄严之感。 一楼大厅图片(图3)一楼地面的太极环(图4) 1、灯饰一楼大厅顶部的灯饰,一楼的灯饰主要以各种交叉存在的矩形白 炽灯为主,为一楼提供了充足的照明光线,色调偏冷,给人庄严、气派、高贵之感。在雕塑的上方则使用暖暖的黄色调的灯饰,跟青铜雕塑交相辉映,符合雕塑的吉祥和谐之寓意。 2、扶梯是位于二楼楼梯口的扶梯,在材质上主要由木质的扶手组成;在 色彩上,以黑色和少量的红色为主,照应地板的颜色,给我们的启发是再建筑物的内部,装饰风格一定要统一。在这里可以纵观一楼大厅的所有风景,虽然面积不大,但给人以开阔、明亮的感觉,我觉得应该是层高适合和空间开敞的原因,配合二楼屋顶星星点点的灯光,增添了几分浪漫的情怀。

河南博物院观后感

河南博物院观后感 上周六,我和班里面的同学参观了坐落在郑州市农业路中段,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的河南博物馆,这次参观,我们不仅领略到了华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也感受到了河南文化的厚重和灿烂。 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 这所博物院是一座现代化博物院,它集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配备有先进电脑网络系统、多媒体触摸屏系统、数码式语音导览系统,及同声翻译的多功能厅,可接待多层次的学术会议和多语种的参观团体,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了解郑州地区的历史研究、文物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等文明历史。它的展品分布在主展馆一、二层八个展室内,汇集河南出土的精美文物约2000件,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发生在河南的最突出的古代文化科技成就。主展馆三层西侧展厅,有六个专题性文物展览,分别是《河南古代玉器馆》、《楚国青铜艺术馆》、《明清工艺珍品馆》、《天地经纬——地动仪与观星台》《河南古代石刻艺术馆》和《国之重宝馆》。虽然时间紧迫没有看完所有的展览品,但是我们对博物院还是有了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我们先到精品展厅对面的草坪上,中间是一个14米的正方形喷泉水池。水池的四角各有一棵垂柳,柳条一直垂到地面上,微风轻轻吹来,柳条轻轻摇摆,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了丝丝凉意。博物院里的保安告诉我们十一点五十五分喷泉准时开放。我们就在那池边等待,望着池中的几株睡莲,开着红白二色的荷花,远看像小小的烛台,真是令人产生无限遐想…在我们背后是长约五米,高约一长的透明艺术玻璃。上面前文简明扼要的介绍的中原地理,政治文化,经济及文物精华。 进入大厅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型的基本陈列室,《河南古代文化之光》展览由序厅、“文明曙光”、“三代辉煌”、“兼容并蓄”、“盛世荣华”、“余光明媚”及观众参与部分组成,汇集河南出土的精美文物约2000件,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展示发生在河南的最突出的古代文化科技成就。主展馆三层西侧展厅,有六个专题性文物展览,分别是《河南古代玉器馆》《楚国青铜艺术馆》《明清工艺珍品馆》《天地经纬——地动仪与观星台》《河南古代石刻艺术馆》《国之重宝馆》。展览选择河南历代古玉、河南淅川楚国墓地的青铜器、馆藏石刻等文物精品,分门别类向观众开放。而《天地经纬》展览则是从古代天文学、古代科技史的角度,向观众进行科普教育,有多种可供参与的模型与仪器。中原远古文明辉煌成就的震撼会使观众在精神上得到升华。 河南博物院所藏的玉器、骨器、金银器、石刻造像、钱币、书画等,均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所藏的玉器,上自五千年前的仰

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3年数据洞察报告2019版

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3年数据洞察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以数据为基点对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的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了全面立体的阐述和剖析,相信对商家、机构及个人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价值。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数据洞察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数据洞察报告主要收集国家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及其它权威机构数据,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处理及清洗。数据严谨公正,通过整理及清洗,进行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的分析研究,整个报告覆盖博物馆机构数量,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博物馆文物藏品数量,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博物馆参观人次,博物馆门票销售总额等重要维度。

目录 第一节河南省博物馆基本情况现状 (1) 第二节河南省博物馆机构数量指标分析 (3) 一、河南省博物馆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现状统计 (3) 三、河南省博物馆机构数量占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比重统计 (3) 四、河南省博物馆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河南省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河南省博物馆机构数量同全国博物馆机构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河南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指标分析 (7) 一、河南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河南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占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河南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河南省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博物馆从业人员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