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样本采集手册

医院样本采集手册
医院样本采集手册

样本采集手册

一、患者准备

患者的准备是保证送检样本质量的内在条件及前提要求。而保证送检样本的质量是这一阶段质量保证工作的核心。

1、病人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样本,如患者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由于劳累或受冷等刺激、也可见白细胞的增高。运动能影响许多项目的测定结果,运动的影响可分暂时和持续性两类。暂时性影响,如使血浆脂肪酸含量减少;丙氨酸、乳酸含量增高。持续性影响,如激烈运动后使CK、LDH、ALT、AST和GLU等的测定值升高,有些恢复较慢,如ALT在停止运动仆后测定,其值仍可偏高30%~50%。

2、饮食

多数试验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小时,因为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1)餐后血液中TG、ALT、GLU、BUN、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以引起血中8NU和UA的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后采集的血液样本,其血清会出现浑浊,可影响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甚至喝带咖啡的饮料,可以引起AMY、AST、ALT、ALP等升高。但空腹时间过长,会使GLU、TP降低,而BIL 升高。

2)高脂餐后2—4小时采血,多数人ALP含量增高,主要来自肠源性同工酶,且与血型有密切关系。O型或B型增高更为明显。

3)高蛋白质使血浆UREA、NH3增加,但不影响CREA含量。

4)高比例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可降低CHOL含量;香蕉、菠萝、番茄可使尿液5—羟色胺增加数倍。

5)含咖啡因饮料,可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加,并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

6)食物如含有动物血液,可引起粪隐血假阳性。

7)饮酒后可使血浆乳酸、尿酸盐、乙醛、乙酸等增加,长期饮酒者HDL-CH 偏高,平均血细胞体积增加、GGT亦较不饮酒的病人为高,甚至可以将这三项作为嗜酒者的筛选检查。

8)吸烟:瘾大者血液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可达8%,而不吸烟者含量在1%以下;香烟中尼古丁会刺激肾上腺髓质和肾上腺皮质,使血液中肾上腺素升高、从尿中排除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VMA也升高;血液中GH浓度对香烟特别敏感,抽烟后30分钟内GH可以升高10多倍;生化指标如:β脂蛋白、CHOL、TG 等高于不抽烟者,HDL-CH低于不吸烟者;吸烟者白细胞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偏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

3、药物

药物对检验的影响非常复杂,在采样检查之前,以暂停各种药物为宜,如某种药物不可停用,则应了解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

1、药理作用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A、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可使ALT活性增高,高浓度的青霉素可导致尿蛋白检测的假阴性。

B、甲状腺素药:使GLU升高、CHOL降低。

C、咖啡因:使GLU、BIL、CHOL增高。

D、维生素C:使TCHOL、TG、HDL—CH、UA降低。

E、口服避孕药:使TBG、PLG、TR

F、血清Fe和TG升高、ALB和血清Zn降低。

F、某些药物能够造成肝、肾功能的损害,引起相关指标的变化。

2)对检验项目的测定方法产生影响

A、对于用比色法检测的项目,某些药物的物理特性比如颜色会影响比色。

B、药物参与检测时的化学反应,如有还原性的药物对于利用氧化还原法测定项目会有影响;某些药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对于测定酶活性的项目会使结果降低。

4、体位

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平衡改变,细胞成份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例如由卧位改为立位,血浆ALB、TP、酶、BIL、TCHOL及TG等浓度增高;Hb、HCT、RBC等亦可增加。由于由于体位的因素,在确立参考值时,应考虑门诊和住院病人可能存在的结果差异,故采集样本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体位和保持体位的一致性。

5、时间

病人准备还应考虑病人的生物规律,特别是激素水平分析,如女性生殖激素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GHOL则在经前期最高,排卵时最低,Fg在经前期最高,血浆蛋白则在排卵时减少。GH于入睡后会出现短时高峰。BIL、血清Fe以清晨最高;血浆蛋白在夜间降低;血ca往往在中午出现最低值。故采血应在相同时间进行。

6、溶血

溶血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引起,但主要是在采血过程中或样本处置不当引起。其对于样本检测会产生以下干扰:

1)光红干扰,比色时会产生分析误差。

2)红细胞内的某些物质与血清或血浆中的含量相差悬殊,如:K+、Mg2+、P5+、ALT、AST、血清Fe2+、LDH等。

因此,中度或重度溶血时,必须重新采集样本,此外,样本溶血的主要原因如下:

1)止血带施压时间过久(不超过3分钟)。

2)穿刺部位的皮肤有酒精残留。

3)针头、针筒或血液容器内有污染或水气

4)使用的针头孔径太小。

5)针筒内的血液由针头排到容器中。

6)抽血时有空气进入针筒。

7)抽血时太快或用力太大。

8)血液与抗凝剂混合时剧烈振荡。

9)血液没有完全疑固就离心。

9、脂血

脂血样本对检测会产生以下干扰

1)脂血造成的浑浊会在比色测定时引起光线散射,导致吸光值误差。

2)脂血会造成电解质检测结果误差。

脂血产生的原因

1)抽血前食入富含脂肪的食物。

2)空腹患者有脂血现象,属于病理因素:TG过高血浆或血清呈浑浊状;CHOL 含量高,血清或血浆外观没有变化,有乳糜微粒会在血清液面浮上一层奶油状物质。

二、样本采集储存及运送注意事项

按照样本的种类,现将各种样本的采集及注意事项分述如下

(一)血液样本

血液样本主要分为:全血样本、血清样本和末梢血样本。

1、全血样本

1)全血样本的采集:采用真空采血管静脉采血(2—5m1)

2)全血样本的保存:抗凝全血应常温(18-25~C)保存。切忌冷冻全血样本(易造成样本溶血)。血样加入含有抗凝剂的试管中,立即轻轻颠倒混匀。低温将影响部分测试项目的测定结果(如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形态改变等)。

2、血清样本

1)血清样本的采集:采用真空采血管静脉采血(3—5ml)。血样加入空白或带有分离胶的试管中。室温或置于37度水浴箱中,1小时左右分离血样(4000rpm,5分钟),最迟不超过2小时,否则影响测试结果。例如GLU,由于糖酵解,GLU 浓度每小时下降约5%,而血清K+则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高。

2)血清样本的保存:对于分离好的血清样本,为了防止样本中水分的挥发,应移入带塞的试管中。如不能及时送检,应置冰箱,冷藏

(2-8℃)保存,为保证血清中待测成分的稳定,基本能够保存3天以上(GLU除外),冷冻保存(-20℃)可保存更长时间。

3、末悄血样本

1)末梢血样本的采集:用一次性采血针针刺采集。成人以左手无名指为宜,1岁以下婴幼儿通常用大拇指或足跟部两侧,采集适量的血液入专用末梢采集管内,及时混匀,避免凝集,让血液自然流出并弃去第一滴血,不要挤压,避免混入组织液而造成样本的稀释,故针刺要顺利。常用于血细胞计数、微量元素(静脉血采集困难者)检测等。

2)末梢血样本的保存:常温保存(18-25℃)。

4、血液样本采集注意事项

1)采集用于血Pb检测的血液样本的要求,详细见本部分五、特殊检测项目样本采集要求12血Pb检测样本采集要求中的内容。

2)对于全血样本应正确使用测定相应的抗凝剂,并且应注意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真空采血管多标有具体的采血量)。目前常用的抗

凝剂有枸橼酸盐、EDTA盐和肝素等。

3)血清样本应避免溶血,对于严重溶血的样本应拒收。

4)要特别注意采血不能在输液的同侧进行,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因输液成分会影响检测结果(使相应的结果偏高,如输K+、

GLU时,可使所测K+、GLU明显升高),或使血液稀释结果偏低。

5)采集血样做血液细菌培养、染色体检查、PCR检查时,要采用无菌技术,防止污染。

(二)尿液样本

1.尿液样本的采集

根据采集时间可分为清晨空腹尿、随机尿、计时尿(2h、3h、12h、24h等)、午后尿、餐后尿、症状典型时尿等。

1)晨尿多为住院病人留尿的方法,早晨起床后收集第一次尿,可用于尿常规检验、直立性尿蛋白检查、尿HCG检查、细胞学研究等。

2)随机尿多为门诊就诊病人的留尿检验方法。适用于常规和急诊检查。

3)餐后尿为收集进餐后2小时尿,主要用于了解葡萄糖代谢情况,用以筛查隐性糖尿病或轻症糖尿病。

4)计时尿应于计时开始时排空尿液,收集一段时间内的尿液样本。多用于肾功能和有形成分排出率的评估,亦用于计算淀粉酶或肌酐的排出率。

2、尿液样本的保存

尿液易生长细菌,如不能及时送检或需留大量样本(如24小时尿),应置冰箱冷藏或加防腐剂。防腐剂应在收集第一次尿液时加入,并根据检测项目选择适当的防腐剂。

1)甲苯(或二甲苯):适用于尿液生化检测,如总蛋白、尿素、肌酐、尿酸、钾、钠、蛋白等,加入量为0.5-1.0ml甲苯/100ml尿液。

2)盐酸:适用于测定尿17—羟皮质类固醇、17—酮类固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香草扁桃酸、儿茶酚胺等试验,加入量为0.5-1.0ml浓盐酸/100ml 尿液。

3)麝香草酚:常用于尿液浓缩结核菌检查和尿沉渣Addis计数,不适合尿蛋白测定。

4)冰醋酸:适用于测定24小时尿醛固酮,加入量为0.5—1.0n1,冰醋酸/lOOmI尿液。

5)甲醛:适用于尿液管型和细胞检查,加入量为400g/L甲醛0.5ml/100ml 尿液。

3.尿液样本收集注意事项

1)容器上应贴上标记,不可贴在盖子上。标记内容必须包括:病人的全名,可识别病人的样本特异性编码和样本收集的时间。

2)尿液样本应避免经血、白带、精液、粪便等混入。此外,还应注意避免烟灰、糖纸等异物混入。

3)尿胆红素和尿胆原等化学物质可因光分解或氧化而减弱。样本送检时应注意避光。

4)24小时尿液样本,送检前记录尿液总量,混匀后取5ml送检。

(三)粪便样本

1、粪便样本的采集

粪便样本应选择其中脓血黏液等病理成分送检,若无病理成分,可多部位取材。粪便样本应不污染容器外表10g(蚕豆大小)即可。检查蛲虫则不必送检粪样,而应于晨起时排便前用棉拭子擦拭肛门周围,可得虫卵。

2、注意事项

1)采取样本后,应在1h内完成检测,否则可因pH及消化酶等影响而使粪便细胞成分破坏分解。

2)隐血试验,应瞩患者于采集样本前3天起禁食动物性食物。连续检查3天,并选取外表及内层粪便。采集样本后须迅速进行检查免因长时间放置使隐血反应的敏感度降低。

3)粪胆原定量检查应收集3天的粪便,混合称量,从其中取出约20g送检。查胆汁成分的粪便样本不应在室温中长时间放置,以免阳性率减低。

4)做原虫阿米巴滋养体检查应立即送检,冬季需采取保温措施。

(四)脑脊液、浆膜腔积液、关节液(滑膜液)

均由临床医师穿刺采样,实验室应提供专用的各种试管或容器,及时送检。

1、样本的收集

1)脑脊液:分别收集于三个无菌试管(或小瓶)中,每管1-2ml。第一管做细菌培养,必须留于无菌小管中;第二管做化学或免疫学检查;第三管做一般性状检查和显微镜检查。脑脊液细胞计数管应避免样本凝固,遇高蛋白样本时,可用EDTA盐抗凝。

2)浆膜腔积液:均由临床医生穿刺采样,实验室提供专用的干粉抗凝管,及时送检(8小时内)。

A.样本收集:应收集于专用的EDTA盐干粉抗凝管内;

B.填写专用申请单;

C、收到样本后立即送检,久置可破坏细胞。

3)滑膜液:应用消毒注射器收集,正常时滑膜液量甚少,病理时则可多达3~10mL,因检查项目不同、容器不同,故应事先准备有关容器,微生物培养应置于灭菌消毒试管,显微镜镜检应用肝素抗凝样本,每毫升约用肝素钠25单位(不可用肝素锂、草酸盐或EDTA干粉,以免人为形成晶体,干扰显微镜检查)。

2、注意事项

收到样本后立即送检,久置可致细胞破坏,影响细胞计数及分类检查;葡萄糖含量降低;病原菌破坏或溶解。

(五)痰液

痰液的收集

1)痰液的一般检查应收集新鲜痰,病人起床后漱口(用3%双氧水及清水漱3次)用力咳出气管深处呼吸道分泌物,勿混入唾液及鼻咽分泌物。

2)细胞学检查用上午9:00—10:00点深咳的痰液及时送检(清晨第一口痰在呼吸道停留时久,细胞变性结构不清),应尽量送含血的病理性痰液。

3)浓缩法找抗酸杆菌应留24小时痰(量不少于5ml),细菌检验应避免口腔、鼻咽分泌物污染。

4)幼儿痰液收集困难时,可用消毒棉拭子刺激喉部引起咳嗽反射,用棉拭子采取样本。

(六)尿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

1、样本的采集

1)男性尿道分泌物取材:用棉球沾无菌生理盐水洗净尿道口,细小棉拭子取尿道分泌物或伸入尿道约2~4cm,转动数圈停留约30秒取分泌物(应略带黏膜),收集于无菌试管内送检。

2)女性宫颈分泌物取材:分泌物样本采样应在非月经期进行;采样前3天内不使用阴道内药物,不冲洗阴道;24小时内不应有性行为。用棉签沾无菌生理盐水洗去宫颈外分泌物(去除白带),再用无菌棉拭子插入宫颈内,停5秒钟后

旋动棉拭子采取宫颈分泌物,收集于无菌试管内送检。

3)阴道分泌物取材:棉拭子取材。

4)尖锐湿疣应采集疣体或组织液于无菌试管内送检。

2、注意事项

1)由临床医师采样,及时送检。检查滴虫,冬季应注意样本保温。

2)PCR试验要求将带有样本的棉拭子置1.5ml离心管(加1mI无菌生理盐水)中漂洗,将盖子压紧用胶布密封管口以防样本外泄。处理样本时要做到无菌操作。

(七)其他样本(如精液、前列腺液、胃液、十二指肠引流液)

根据具体检验项目而定。临床医师在开申请单前,应同实验室相关部门联系,注明检测要求,再采样并及时送检。

(八)微生物样本的采集

1、基本原则

1)发现感染应及时采集微生物样本作为病原学检查,二、三级医院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不应低于70%。

2)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样本;如已用药,则应选择血液药物浓度最低水平时采样。

3)样本采集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减少或避免机体正常菌群及其他杂菌污染。

4)样本采集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床边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5)棉拭子如咽拭、肛拭、伤口拭子采集的样本,宜插入运送培养基送检。

6)混入正常菌群的样本,如:痰、粪便,不可置肉汤培养基内送检。

7)盛样本容器须经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

8)送检样本应注明来源、样本类型和检验目的,使实验室能正确选择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

2、样本采集要求

细菌培养的样本收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所用的培养皿、试管必须无菌。 1)下呼吸道分泌物(痰液):瞩患者清晨起床后用清水漱口,立即从下呼吸道

咳出第一口痰,吐在专用的无菌杯内,常温保存送检。对于不能及时送检者,可暂存4℃冰箱。

2)粪便:取有粘液、脓血部分的粪便约2~3g(蚕豆大小,稀水便则取絮状物),盛于灭菌广口瓶或无菌容器中。用棉拭子挑取粪便插入运送培养基或pH7.0的磷酸盐甘油中送检,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3)血液、脑脊液、胆汁、穿刺液、胸腹水、心包液、关节腔液、鞘膜积液:无菌抽取5mI注入专用培养瓶(增菌液)中,轻轻混匀,常温保存送检。

4)尿液培养:取中段尿5-10ml于无菌试管中送检。

5)生殖器官样本:阴道、子宫颈及前列腺等分泌物应由医生采集,收集于无菌试管内送检。尖锐湿疣应采集疣体或组织液于无菌试管内送检。

6)烧伤样本:专用无菌棉拭子直接采取多个部位创面的脓液分泌物,放入于无菌试管内送检。

3、样本的运送

1)抗凝全血、末梢血样本应常温(18-25℃)保存和运送。切忌和冰袋直接接触。

2)分离好的血清样本应在(2-8℃)条件下运送(保温箱中放入冰袋)。

3)尿液、粪便、痰液、尿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脑脊液、胆汁、穿刺液、胸腹水、心包液、关节腔液、鞘膜积液常温条件下(18-25℃)运送。不能及时送检的尿液、痰液样本可冷藏(2-8℃)保存与运送。

4)微生物样本的运送

A、已采集样本,常规性细菌学检验,常温不超过1h送交实验室,延迟运送影响病原菌检出。

B、常规性细菌培养样本保存在4℃也不能超过24小时。

c、包括厌氧菌培养的临床细菌检验样本,运送时间与原始样本的量有关,样本量少应加快运送,可在15—30min内送达。不能及时运送样本时必须保存在厌氧环境中(温度25℃),可保存20-24小时。

D、如疑似对低温敏感的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样

本应立即处理。脑脊液、生殖道、眼睛、内耳样本绝不可冷藏。

E、样本在冬季运送应保温(如脑脊液样本常规检查,阴道分泌物滴虫的检查,粪便中阿米巴滋养体的检查);夏季防止样本的干燥。

三、样本的验收

1、验收的基本程序和内容

1)唯一性标识是否正确无误。

2)申请检验项目与样本是否相符。

3)样本容器是否正确、有无破损。

4)检查样本的外观及样本量,其中样本外观包括有无溶血、血清有无乳糜状、抗凝血中有无疑块等;细菌培养的样本有无被污染的可能。

5)检查样本采集时间与接收时间之间的间隔。

2、拒收原因

1)唯一性标识错误、脱落、丢失。

2)样本容器类型不符、破损。

3)严重溶血。

4)抗凝血中有凝块;该抗凝血未加抗凝剂者;或与抗凝剂比例不正确者[如ESR、PT等]。

5)样本量不足。

6)未按项目采集要求添加防腐剂。

7)泄露、污染的样本。

8)输血、输液中采集的样本。

9)采集样本至送检时间间隔过长。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及注意事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与处理问题已普遍引起了人们得重视、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每年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得室间质评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为做到临床检验质量保证,必须做到对实验检查得全过程进行全面得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与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得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分析前质量管理就是一个最薄弱得环节,试验误差中60~70%来自实验前,而且实验前误差就是仪器、试剂、质控品与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解决得。实验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⑴病人准备⑵标本采集⑶标本保存与运送⑷标本处理等。 一、病人准备 1.患者得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运动后,由于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剧烈呼吸,可造成许多检验结果得变化,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得变化。 2. 患者得饮食: 2.1多数试验要求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最好就是早晨空腹采血。研究表明,餐后血液中GLU、TG、ALT、ALP、BUN、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中尿素(Urea)及尿酸(UA)得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可引起TG得大幅度增高。餐后采集得血液样本,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影响到许多检验测定得正确性、一些饮料如咖啡,也可使淀粉酶(AMY)、促甲状腺素(TSH)等升高。 2、2 禁食过久也会影响检测结果、通常血糖浓度呈下降趋势;胆红素清除速率降低,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绝食状态下脂肪酸与酮酸成为肌肉能量来源,因此血清中酮体、脂肪酸与甘油得浓度会显著增加、禁食48小时后,血清甘油三酯增加20%,此后又会下降。绝食使血清尿酸盐浓度显著上升。身体饥饿时醛固酮分泌增加,尿排钾增加引起血清钾降低。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操作手册2

采集系统终端管理操作手册 1.远程调试 1.1业务描述 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获取终端调试工单,根据调试工单内容,配合现场完成终端调试工作。 1.2操作说明 点击【基本应用】->【终端管理】->【远程调试】进入远程调试页面。 通过该功能可实现按单位、工单编号、用户类型、工单起始日期、调试结果等查询条件查询终端调试工单信息。如下图所示: 点击查询结果超链接,进入终端调试结果明细页面,如下图所示:

点击触发调试按钮,进行终端调试页面,如下图所示: 增加了调试结果记录功能,记录终端进行那几步调试;如下图所示: 成的工单进行归档。

2终端参数设置 2.1业务描述 对终端设置终端配置参数、控制参数、限值参数等,设置的参数如下:

注意:此功能页面只支持09或13规约终端进行参数设置,对于04或山东规约终端任然在终端调试功能功能菜单下操作,与在运系统业务一致。

2.2操作说明 点击【基本应用】->【终端管理】->【参数管理】->【终端参数设置】进入 终端参数设置页面,如下图所示: 【保存召测结果】按钮为将右侧的召测值保存到数据库; 【保存】按钮为将左侧的维护值保存到数据库; 【保存并下发】按钮为将左侧的维护值保存到数据库并下发到终端;

【按默认值下发】按钮为直接将数据库中终端的参数值直接下发到终端。 3软件升级 3.1软件版本管理 3.1.1终端版本召测 3.1.1.1业务描述 对升级程序版本进行管理;上传检测通过的厂家终端升级文件,对其升级目的、支持的原版本文件、升级后的新版本文件进行管理。 3.1.1.2操作说明 点击【基本应用】->【终端管理】->【软件升级】->【软件版本管理】页面,可通过单位、终端类型、终端规约等查询条件进行查询,如下图所示: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手册

检验标本的采集运输指南 一、医生申请 ?遵循有效性、时效性、经济性的原则正确填写相应的检验申请单?申请单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科别、床号、临床诊断、标本种类、申请医师姓名、日期、检验项目 ?临床医生正确填写申请单,字迹清晰 二、患者采集前准备 ?患者状态:一般要求处于安静、休息状态,晨起是大部分标本采集的最佳时间。 ?饮食:多数试验要求采血前禁食8-12h ,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检验结果。餐后血液中ALT、GLU、BUN、Na+等均可升高 ?药物:化学影响和物理影响 三、标本采集 1血液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 ?尽量采集早晨7-9时的空腹血。 ?采血管上正确标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科别等信息,切勿混淆。?采静脉血避免止血带结扎过久,结扎时间过久可导致某些指标产生变化,如血浆总蛋白、胆固醇、胆红素等

?避免溶血,溶血影响多项检测项目的结果,会使血清中钾、ALT、AST、LDH等升高,钠、氯、钙等降低。 ?要特别注意不能在输液的同侧采血,更应杜绝在输液管内采血。?输注脂肪乳,6小时内影响检验结果。 ?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避免剧烈震荡。 2、常规尿液标本的采集 ?晨尿:即清晨第一次尿,适合住院病人,较浓缩、条件恒定,能真实地反映肾脏病情况。 ?随机尿:适于门诊、急诊病人,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形成分的浓度较低。 ?24h尿:适于代谢产物24h定量测定,如尿蛋白、钠、钾、等。应准确的收集24h尿液送检,根据检验目的加入适当防腐剂。 尿液标本的采集、送检注意事项 ?在容器上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收集尿标本的容器必须清洁、干燥,防止混入异物 ?尿常规与一般定性检查留取量至少要在尿标本收集管的中间刻度线以上。 ?尿常规标本应尽量在1小时内送检;尿液红细胞形态标本尽量在2小时内送检;其它项目标本应在留取后尽快送检,不能超过4小时。 3、粪便标本的采集 ?在容器上标明患者姓名、住院号等信息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精编WORD版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精编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及注意事项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问题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每年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为做到临床检验质量保证,必须做到对实验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分析前质量管理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试验误差中60~70%来自实验前,而且实验前误差是仪器、试剂、质控品和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解决的。实验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⑴病人准备⑵标本采集⑶标本保存和运送⑷标本处理等。 一、病人准备 1.患者的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运动后,由于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剧烈呼吸,可造成许多检验结果的变化,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变化。 2. 患者的饮食: 2.1 多数试验要求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最好是早晨空腹采血。研究表明,餐后血液中GLU、TG、ALT、ALP、BUN、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中尿素(Urea)及尿酸(UA)的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可引起TG的大幅度增高。餐后

采集的血液样本,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影响到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一些饮料如咖啡,也可使淀粉酶(AMY)、促甲状腺素(TSH)等升高。 2.2 禁食过久也会影响检测结果。通常血糖浓度呈下降趋势;胆红素清除速率降低,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绝食状态下脂肪酸和酮酸成为肌肉能量来源,因此血清中酮体、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会显着增加。禁食48小时后,血清甘油三酯增加20%,此后又会下降。绝食使血清尿酸盐浓度显着上升。身体饥饿时醛固酮分泌增加,尿排钾增加引起血清钾降低。 2.3 素食者:长期素食者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都会偏低,总脂质和磷脂浓度也会减少,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浓度可能只有杂食个体的三分之二。 2.4 咖啡因:咖啡、可乐、茶、以及多种药物都含有咖啡因,它是一种温和的刺激物和微弱的利尿剂。能刺激肾上腺髓质,促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轻微上升、甘油三脂上升;但是血清胆固醇浓度会下降。 2.5 乙醇:长期饮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平均血细胞体积增加、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会上升,甚至可以将这三项作为嗜酒者的筛选检查。中度酒精量会伤害骨骼肌细微结构,因此会使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上升。有报道喝酒会使ALT和AST测定值上升,不过少量饮酒的影响效应很低。 2.6 吸烟:吸烟者会引起白细胞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增加、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抽烟者血浆β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等浓度高于未抽烟者,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未抽烟者。 3.药物的影响:

水利综合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水利综合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用 户 手 册 深圳市东深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二零一二年四月

1系统概述 1.1系统简介 水利综合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是在整合了风雨遥测系统、自动化系统等系统和数据的基础上,从水利管理和三防指挥的整体功能出发,结合水利、三防实际业务特点,在结合信息分析和会商决策等系统来辅助领导进行管理和决策的综合系统。 1.2系统主要功能 1.3系统整体布局 系统整体布局如下图所示:

(1)窗口顶部是系统名称标记和各子系统的名称标记; (2)界面左侧是各子系统的模块显示区; (3)系统界面中间大部区域是地图操作区域,主要展示地图数据、实时信息和一些重要的业务数据,其上部为GIS工具栏,可自动隐藏,界面下侧有两个小按钮,是预警信息和实时险情的提示框; (4)界面右侧部分为地图数据操作框,主要涉及对地图元素的查询、动态增删查改和统计等功能; 2实时信息监视子系统 2.1概述 实时信息监视子系统主要是向用户提供实时汛情、工情自动监视等服务,以完全自动、直观醒目的方式向值班人员提供单点和区域的实时汛情、各类工情实时运行情况。目的是

建立一个自动、及时、全面的实时数据监视系统,并能对监视对象做更进一步的查询。 2.2页面布局 2.2.1系统菜单栏 主要包括水情监视、三防雨情、气象局雨情、风情信息、视频信息、工情信息、卫星云图和热带气旋,如下图所示: 2.2.2模块菜单栏 显示实时信息监视系统的主要模块名称,各模块的功能通过点击菜单栏进行操作。 2.2.3地图显示栏 显示项目地各类水利工程的地图,各项实时信息和操作均可以通过地图操作;

检验科样本采集手册

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检验结果是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临床医师可以根据这些检验结果及病人的临床情况来区分疾病的不同阶段,观察疾病的变化,判断预后或观察疗效。所以分析前阶段样本的质量保证是直接关系到检验结果能否真实客观地反应患者当前病情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病人准备 1.病人状态 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由于劳累或受冷等刺激、也可见白细胞的增高。运动能影响许多项目的测定结果。运动的影响可分暂时和持续性两类。暂时性影响如使血浆脂肪酸含量减少;丙氨酸、乳酸含量增高。持续性影响,如激烈运动后使CK、LDH、ALT、AST和GLU等的测定值升高,有些恢复较慢,如ALT在停止运动1h后测定,其值仍可偏高30%~50%。 2.饮食 多数试验要求在采血前禁食12h,因为饮食中的不同成分可直接影响实验结果。 (1) 餐后血液中TG、ALT、GLU、BUN、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以引起血中的尿素氮(BUN)和尿酸(UA)的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后采集的血液样本,其血清会出现浑浊,可影响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甚至喝代咖啡的饮料,可引起淀粉酶(AMY)、AST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等升高。但空腹时间过长,会使GLU,蛋白质降

低,而胆红素升高。 (2) 高脂餐后2~4h采血,多数人ALP含量增高,主要来自肠源性同工酶,且与血型有密切关系,O型或B型兼为Le+分泌型者增高更为明显。 (3) 高蛋白质餐使血浆尿素、血氨增加,但不影响肌酐含量。 (4) 高比例不饱脂肪酸食物,可减低胆固醇含量;香蕉、菠萝、番茄可使尿液5-羟色胺增加数倍。 (5) 含咖啡因饮料,可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增加,并使肾上腺和脑组织释放儿茶酚胺。 (6) 饮酒后使血浆乳酸、尿酸盐、乙醛、乙酸等增加,长期饮酒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高、平均血细胞体积增加、谷氨酰转肽酶亦较不饮酒的病人为高,甚至可以将这三项作为嗜酒者的筛选检查。 吸烟:儿茶酚胺、血清可的松亦较不吸烟者为高,血液学方面亦有变化,白细胞数增加、嗜酸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增多、血红蛋白偏高、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 3.药物 药物对检验的影响非常复杂,在采样检查之前,以暂停各种药物为宜,如某种药物不可停用,则应了解可能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庆大毒素、氨苄青毒素可使谷丙转氨酶活性增高、咖啡因可使胆红素增加、维生素C 可使血糖、胆固醇、甘油三脂、尿酸严重降低。 4.体位 体位影响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和组织间液因体位不同而平衡改变,则细胞成分和大分子物质的改变较为明显,例如由卧位改为站位,血浆ALB、

用友e-HR系统操作手册_人员信息管理

用友E-HR系统 人员信息管理操作手册 二 九年七月

目录 第1章产品地图 (3) 1.1功能概述 (3) 1.2产品地图 (3) 第2章集团帐套节点功能及操作 (4) 2.1参数设置 (4) 第3章公司帐套节点功能及操作 (5) 3.1人事报表设置 (5) 3.2人员信息采集 (8) 3.3人员信息维护 (14) 3.4黑名单管理 (16) 3.5花名册 (18) 3.6统计分析 (19) 第4章常见问题 (23) 4.1人员信息[采集]与[维护]的区别 (23) 4.2人员顺序排列问题 (23) 4.2.1[采集]和[维护]主界面中的排序 (23) 4.2.2非业务子集记录的排序 (23) 4.4人员引用问题 (24) 4.3最高学历问题 (27)

第1章产品地图 1.1 功能概述 提供标准、灵活的人事信息管理功能,可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自定义人事信息项目,并支持灵活定义信息代码。实现集团下在职员工、解聘员工、离退员工等的人事信息集中管理,可随时跟踪在职员工、解聘员工、离退员工人事信息的变化情况,对员工的各类经历: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培训经历等,以及从进入企业到离职全过程的历史记录,包括任职变化、奖惩情况等进行跟踪管理。可根据企业需要,提供各种人事卡片和花名册。可设置一致的统计口径,提供方便的人事信息统计和分析。可以自动提示员工生日、试用转正、合同期满等预警信息。 1.2 产品地图 图例:

表示业务处理的先后关系或者说是流程; 表示业务处理引起的数据变化; 第2章集团帐套节点功能及操作 2.1参数设置 业务说明: 在人员信息管理中的参数为集团级参数设置。 适用角色:集团人事业务管理员 节点路径:【人力资源】->【人员信息管理】->【基础设置】->【参数设置】 注意事项: 参数名称:人员编码是否集团唯一 关键点:此参数对集团内人员编码是否唯一进行控制。选择:人员编码全集团唯一,出现重复的人员编码时,系统会自动提示;不选:人员编码公司内唯一,在公司内出现重复的人员编码时,系统会自动提示。 操作步骤:通过“√”:选择或不选人员编码是否集团唯一。 参数名称:人员编码产生方式 关键点:此参数对“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信息管理—人员信息采集”中人员编码的生成方式起作用。选择手工输入:若用户增加人员,人员编码由用户手工输入;选择自动生成:若用户增加人员,系统根据客户化下单据号管理节点中定义的人员编码规则,自动生成人员编码,用户可在此基础上再次修改。 操作步骤:下拉选择框选择手工输入或自动生成。 参数名称:人员最大显示行数 关键点:此参数对人员信息采集、人员信息维护、信息卡片、花名册节点中页面最大所显示的行数进行控制,可根据用户设置,显示查询时的最大记录数,目前该显示行数的设置范围为1——99999。 操作步骤:手工录入人员最大显示行数。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检验科全套SOP文件 124.236.7.* 质量手册目录 01质量手册说明 02质量手册版本控制 03科室简介 04授权书 05批准令 06公正性申明 07修改记录 08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 09组织和管理 10投诉地解决 11不符合项地识别和控制 12纠正措施 13预防措施 14内部审核 15管理评审 16人员 17设施和环境 18检验前程序 19检验程序 程序文件目录 001 程序文件目录 002 批准令 003修改爷 01 文件控制程序 02计算机管理程序 03 合同评审程序 04 医疗咨询控制程序

05 客户投诉控制程序 06 不合格项控制程序 07 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08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09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0 人员任用资质评定程序 11 仪器管理程序 12 仪器校准程序 13 样本管理程序 14 生物参考范围建立程序 15 实验不确定度评定程序 16、检测结果溯源程序 17、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18、室间质量评价程序 19、生物安全管理程序 20、需求地确定及实验室能力评审控制程序 21 新检测项目建立程序 22、满意度监测程序 23、标识控制程序 24、仪器标识控制程序 25、质量保证程序 26、检测申请单格式确定程序 27、检测结果报告控制程序 28、检测结果修改与变更程序 29、试剂管理程序 30、结果报告程序 作业指导书 临床检验作业指导书 01静脉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2末梢血常规样品采集手册 03静脉血血沉样品采集手册 04血型鉴定血液标本的采集 05尿液常规标本采集手册 06一般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07特殊尿液标本的采集手册

旅馆业旅馆前台信息采集系统用户手册

旅馆业旅馆前台信息采集系统 用户手册 新疆航天信息有限公司 二〇一五年三月

目录 1.1系统简介 (3) 1.2硬件环境 (3) 1.3软件环境 (3) 2.系统安装 (4) 2.1系统访问 (4) 2.2系统登录 (4) 2.3系统A CTIVE X控件安装 (5) 3.系统功能 (7) 3.1用户界面介绍 (7) 3.1.1用户信息区 (7) 3.1.2旅客信息录入区 (9) 3.1.3系统功能按钮 (9) 3.1.4图像处理区 (10) 3.1.5旅客信息区 (11) 3.2旅客信息登记操作 (11) 3.2.1境内旅客持二代身份证入住 (12) 3.2.2境内旅客持其他有效证件登记入住 (12) 3.2.3境外旅客入住 (15) 3.2.4境内外旅客团体入住 (17) 3.2.5常住旅客 (20) 3.2.6旅客信息修改 (20) 3.2.7旅客信息删除 (20) 3.2.8旅客换房 (20) 3.2.9退房和团体退房 (21) 3.2.10取消退房 (22) 3.2.11旅客详细信息打印 (22) 3.2.12旅客信息导出 (23)

3.2.13贵重物品 (23) 3.2.14访客登记 (25) 3.3从业人员管理 (26) 3.3.1从业人员增加 (26) 3.3.2从业人员修改 (27) 3.3.3从业人员注销 (27) 3.3.4从业人员查询 (28) 3.4旅馆监督检查 (28) 3.4.1旅馆检查增加 (28) 3.4.2旅馆检查修改 (29) 3.4.3旅馆检查查询 (30) 3.5高级操作及功能 (30) 3.5.1消息查看 (30) 3.5.2简单查询 (31) 3.5.3统计 (34) 3.5.4问题答疑 (34) 3.5.5帮助 (35) 4.问题解答 (35)

临床标本采集指南资料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及注意事项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问题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为做到临床检验质量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已将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的有关问题,列为国家和行业的标准化文件,以达到对临床检验工作的规范化要求。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225-220.WS/T229-202.WS/T223-2002.WS/T222-2002.WS/T230-2002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9489-2004等,分别对临床化学检验标本、便携式血糖仪血标本、凝血因子测定标本、尿液标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酶免疫检测标本、临床酶活性浓度测定标本、临床诊断中聚合酶链反应标本和实验室生物安全等标本均提出了标准化的要求。实践证明,为保证临床检验质量,必须做到全过程质量控制,即对实验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国内外均有报道,试验误差中60~70%来自实验前(分析前),而且实验前(分析前)误差是仪器、试剂、质控品和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解决的。因此,必须注意做好实验前质量管理。实验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 (1)病人准备(2)标本采集(3)标本运送(4)标本处理等 一、病人准备 标本采集前病人的状态对检测结果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各种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前病人的状态有不同的要求。如血脂测定须病人禁食12~14h后采血(否则出现脂血);情绪紧张会使血糖升高;吗啡、可待因可使淀粉酶(AMS)升高;吃香蕉能使尿液5-羟吲哚乙酸升高等。所以,在病人要做某些化验检查之前,必须嘱咐病人做好相应的准备。 二、标本采集 1、血液标本 1.1防止干扰物污染(特别是定量分析标本) 1.2采血方法要正确。 1.3信息无误:标本采集后,必须在试管或容器上贴上检验申请单号码、住院病人应有床号、姓名,且应当场核对无误。 1.4叮嘱病人采血前4小时勿喝茶或咖啡、勿吸烟饮酒。尽量了解病人对刺激物和成瘾药物的接触史,供评价检验结果时参考。 1.5采血时间在上午7~9时进行,采血前病人应禁食12小时。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一医院资料)

临床血液标本采集指南 一、检验申请 规范填写检验申请单 项目填写齐全,用词规范、字迹清楚、避免涂改。不同标本类型最好分开申请对于被检者的特殊情况,应当在申请单上注明,供检验人员判断结果参考。 检验科要求检验人员加强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及时解决检验项目申请和送检标本存在的问题和疑问;对于不合格检验申请单和不合格送检标本按照“医学检验工作制度”进行登记、处理。对于漏填或错填申请科室的检验申请单,检验科一律禁止发送检验报告,必要时送交医务科处理。 二、病人准备 医护、检验人员指导病人做好准备 考虑饮食、运动、生理周期、疾病及药物等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的影响,指导病人正确采集标本。 (一) 控制饮食 (1)大多数检验项目都要求在早晨空腹采血,咖啡、浓茶、高糖及可乐类饮料也应禁食。 (2)肝功、血脂、凝血等项目要求禁食12-16小时,且提前一天的晚餐应当避免饮酒、禁止高脂肪、高蛋白饮食。 (3)饮食对血脂检验影响重大,至少应当在抽血前的三天内注意保持正常饮食。

(4)在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之前,待检者应禁食肉类3天,不饮咖啡和茶,停用利尿剂,实验前避免剧烈运动,饮足量的水。(二)避免药物影响 许多药物(如VitC、雌激素、降血脂药等)对检验结果尤其是血、尿、便的生化检验结果产生影响,抗生素应用将对微生物培养检验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申请检验前医生应该了解待检者近期及当前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并给予适当指导,在对检验结果可能产生明显影响时,应当在检验申请单上注明,或以电话或其他方式告知相关检验人员。 举例:降血脂、避孕药、噻嗪类利尿剂、§-受体阻滞剂、免疫抑制剂、某些降压药、降糖药、胰岛素及其它激素制剂等可影响血脂检验结果;应根据药物特性,在作血脂检验前停药数天至数周。如不能停药,应记录用药情况,恰当评估药物及检验结果的影响。(三)避免运动影响 (1)剧烈运动可以使许多血液成分发生变化,甚至持续24小时以上,因此剧烈运动之后不能立即抽血;快步行走之后至少应休息10-15分钟后再抽血。 (2)应在平静状态抽血,避免情绪激动。 (四)注意生理差异 临床医生申请检验项目及评估检验报告时,应考虑性别、年龄、昼夜节律、季节变动、生理周期(如怀孕、月经)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并给与必要指导。

标本采集手册

*****医院 *******附属医院 检验科 标本采集手册 编制人:*** 审核人:*** 发布日期:2015年06月01日实施日期:2015年06月1日

【重要提示】 检验结果,至关重要的是必须依赖于检测标本的高质量。 所以我们要将每一份标本视为无法重新获得的唯一标本,必须小心细致地采集、保存、转运、检测。 依据医学实验室(ISO15189:2007)认可文件分析前程序定义:按照时间顺序,从临床医生开出医嘱申请单开始,到分析检验程序开始前的全过程:包括检验申请、患者准备、原始样品的采集、运送到实验室并在实验室进行传输。从定义的过程中不难看出,大部分工作都是患者、医生、护士、运输人员在实验室外完成的,对于分析前质量控制工作至关重要,过程中极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为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很难控制。 获得高质量标本: 临床医生:主动明确告知患者如何进行配合。 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规范采集标本。 运输人员:及时安全转运、送达标本。

前言 随着检验医学快速发展、检验方法的不断改进,检测项目和检测结果的针对性、可靠性、有效性的不断提高,从而极大的丰富和满足了临床诊断与治疗评估对检验的需要。同时检验分析前的各种影响或干扰因素相对增多,对检测标本的留取与收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向医护人员提供以下标本采集规范。而患者也必需了解留取标本的基本知识,遵照医嘱,配合医护人员,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可靠,有效地服务临床工作。我们真诚的希望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现问题,及时联系共同解决。同时我们也希望以此《手册》与临床交流沟通,不断地改进检验科各实验室质量控制工作,使标本的采集标准化、规范化,实现检验分析前各类影响因素的最小化,为临床医护人员、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医院 (*****附属**医院)检验科 2015年6月

毕业生信息网上采集系统操作手册讲解

毕业生信息网上采集系统操作手册 *****中心 2016年9月

目录 前言 (3) 一、主要目标 (3) 二、系统基本功能 (3) 三、毕业生生源信息数据结构 (4) 四、毕业生生源信息核对基本流程 (5) 五、各级用户操作权限 (5) 六、各级用户业务流程图 (6) (一)、上报方式及程序 (6) (二)、核对上报时间安排 (7) 七、具体操作 (8) (一)、登录页面 (8) (二)、学生页面 (8) 1.毕业生基本信息 (8) 2.毕业生填写内容 (8) (三)、辅导员页面 (9) 1.操作页面 (10) 2.审核基本信息 (10) 3.填写毕业生困难状况 (10) 4.信息修改 (11) 5.数据导出 (11) (四)、链接网址 (11) 附件:就业数据工作流程及时间安排 (12)

前言 毕业生信息采集工作于每年9月份开始历时1个月,主要采集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尤其是生源地信息,对制定就业方案、报到证开具、档案转递和户口迁移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及时、准确的掌握毕业生生源信息,使采集工作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通过网页采集来提高速度、改善现状。 一、主要目标 1.实现毕业生生源地核对的自主性,减少后期生源地派遣过程中的推诿、扯皮现象。 2.有效减少毕业生生源信息核对中过程中的笔误、延迟上报等工作失误,提高就业工作效率。 二、系统基本功能 1.登陆管理。学生凭用户名与密码登陆进行信息采集;各二级学院登陆进行信息审核、确认、打印;校级用户登陆查看信息采集进程。 2.数据录入。系统支持用户数据录入,包括代码录入(生源所在地、城乡生源、档案、户口是否转入学校等)和自主录入(入学前档案所在单位、入学前户口所在派出所、家庭住址等) 3.数据导出。支持数据文件导出 4.数据基本统计。二级学院用户可以看到相关专业的信息统计和

毕业生信息网上采集系统操作手册

毕业生信息网上采集系统操作手册 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 2016年9月12日

目录 前言 (3) 一、主要目标 (3) 二、系统基本功能 (3) 三、毕业生生源信息数据结构 (4) 四、毕业生生源信息核对基本流程 (5) 五、各级用户操作权限 (5) 六、各级用户业务流程图 (6) (一)、上报方式及程序 (6) (二)、核对上报时间安排 (7) 七、具体操作 (8) 1、登录页面 (8) 2、学生页面 (9) 1) 毕业生基本信息 (9) 2) 毕业生填写内容 (10) 3、辅导员页面 (13) 1) 操作页面 (13) 2) 审核基本信息 (14) 3) 填写毕业生困难状况 (14) 4) 信息修改 (15) 5) 数据导出 (16) 4、链接网址 (16) 附件:就业数据工作流程及时间安排 (16)

前言 毕业生信息采集工作于每年9月份开始历时1个月,主要采集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尤其是生源地信息,对制定就业方案、报到证开具、档案转递和户口迁移等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及时、准确的掌握毕业生生源信息,使采集工作从繁琐的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通过网页采集来提高速度、改善现状。 一、主要目标 1.实现毕业生生源地核对的自主性,减少后期生源地派遣过程中的推诿、扯皮现象。 2.有效减少毕业生生源信息核对中过程中的笔误、延迟上报等工作失误,提高就业工作效率。 二、系统基本功能 1.登陆管理。学生凭用户名与密码登陆进行信息采集;各二级学院登陆进行信息审核、确认、打印;校级用户登陆查看信息采集进程。 2.数据录入。系统支持用户数据录入,包括代码录入(生源所在地、城乡生源、档案、户口是否转入学校等)和自主录入(入学前档案所在单位、入学前户口所在派出所、家庭住址等) 3.数据导出。支持数据文件导出 4.数据基本统计。二级学院用户可以看到相关专业的信息统计和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检验科标本采集、运送及管理制度 1、制定《标本采集手册》,对检验、医护、运送等相关人员 进行教育和培训,避免由于标本采集、运送、管理等因素而影响检 测质量及生物安全。 2、标本采集前应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以减少因运动、过度空腹、饮食、饮酒、吸烟等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3、采集时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检验项目、标本类型、容器、抗凝剂选择、采集量等,按照正确的标本采集途径,规范的操作方法, 采集合格的标本。 4、标本采集后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及时送检,避免因暂存环 境和时间延缓等因素,而影响标本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不能及时送 检的标本,要按规定的贮存条件及方式妥善保管。 5、建立标本验收、登记、处理的工作程序。接收标本时须 认真核对患者基本信息、标本类型、标本量、容器、标识、检验目 的等,对不符合采集规范的标本应及时通报送检医师或其它相关人员,明确处理意见,做好记录。不合格标本不得上机检测,更不能 将明知是“失真的”检验结果签发报送临床,危及救治质量和患者 安全。 6、标本接收后应及时处理,防止标本中被测成分降解或破坏。缓检标本应核对后妥善保存。 7、向外单位送检或接收外单位送检的标本应专人负责并有

记录,医院其他科室使用检验标本从事科研时,必须征得专业主管、科主任同意,并作详细记录备案。 8、检验后的标本应按规定根据不同要求和条件限时保留备查,特殊标本特殊保存。 9、标本采集、运送及检验人员须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护要求,使用合格的标本输送箱,加盖封闭运送,检验申请单不得与标本容器卷裹混放。接触标本时须佩带防护手套,工作完毕后,按要求彻底清洗双手,防止感染。 10、废弃标本应严格按照实验室感染性材料和废弃物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保持门窗干净、无尘土、玻璃清洁、透明。

江苏省医疗器械信息采集系统企业端使用手册(2020年10月整理).pdf

江苏省医疗器械信息采集系统企业端使用手册

目录 一.登录 (3) 二.填报数据 (4) 2.1经营企业许可信息 (6) 2.1.1 申请填报经营企业许可信息 (6) 2.1.2 变更经营企业许可信息 (9) 2.1.3 延续经营企业许可信息 (11) 2.1.4 补发经营企业许可信息 (12) 2.1.5 注销经营企业许可信息 (13) 2.2经营企业备案信息 (15) 2.2.1申请填报经营企业备案信息 (15) 2.3生产企业许可信息 (17) 2.3.1 申请填报生产企业许可信息 (18) 2.3.2 变更生产企业许可信息 (19) 2.3.3 延续生产企业许可信息 (20) 2.3.4 补发生产企业许可信息 (21) 2.3.5 注销生产企业许可信息 (22) 2.4生产企业备案信息 (24) 2.4.1申请填报生产企业备案信息 (24)

一.登录 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http://218.94.26.8,进入登录界面,如下图: 如果已经有用户名和密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就可以进入系统,如果没有,点击注册,进入注册界面,如下图:

填写好相关信息后点击保存,待监管端审核通过后就可以用注册的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 二.填报数据 登录企业端系统,进入如下界面:(根据注册时的企业类型和登录用户的角色可以看到不同的界面)

点击图中的我的注册信息,在此可以查看和修改我的注册信息,如下图:

2.1 经营企业许可信息 经营企业许可信息是经营企业自己录入相关的经营企业许可信息并报监管端审核。 点击医疗器械,可以进入经营企业许可信息的填报和查看界面,如下图: 2.1.1 申请填报经营企业许可信息 点击上图【开办/建档】按钮可以进入经营企业许可信息填报界面,如下图:

检验科标本核收、登记和保存程序

检验科标本核收、登记和保存程序 1目的 规范临床标本的验收、登记和保存程序,及时发现标本采集、处理和送收过程中的不符合项,保证标本符合检测项目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受理的标本。 3职责 3.1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负责标本的接收、验收和登记。 3.2各专业组负责本专业组标本的处理和保存。 4工作程序 4.1标本的核收 4.1.1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必须明确本科室接收标本的范围,非本科室接收范围内的标本不予受理。 4.1.2标本接收人员将标本收集人员收集来的标本进行检查和验收,并仔细检查标本的标识、容器、抗凝剂、标本量、标本状态(如凝块、溶血等)是否符合有关检测要求,以及标本是否与检验申请相符。 4.1.3对标本信息不详,或标记错误,或使用抗凝剂和采血管不当,严重溶血或脂血,或与检验申请单不符的标本视为不合格标本。对不合格的标本,标本接收人员应填写《不合格标本记录表》,并录入l.IS系统中即可立即将此信息传给护士站,以便及时做出快速处理,必要时电话通知相关采样人员。必要时发回检验申请单,标本保留检验科,标本做好醒目的不符合标记。 4.1.4如果接收了不合格临床标本,应在检验报告中说明问题的性质,如果必要,在解释结果时也应说明。 4.1.5标本的核收登记 送到检验科的标本交给检验科标本接收人员,接收人员进入l。IS系统标本接收模块,通过扫描送检清单上批次条码,l。IS系统列出本批次所有标本。接收人员再扫描每一个标本的条码,l。IS系统会自动与清单上的标本进行核对,当不一致时会给出提示。然后,点击确认,l。IS系统自动记录接收人和接收时间。如果是来自住院患者的标本同时传送记账信息给医院信息系统(HIS)。临床护工需要将送来的急诊标本在《急诊标本核收登记表》上登记,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指南及注意事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问题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芜湖县中医院检验科每年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的室间质评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为做到临床检验质量保证,必须做到对实验检查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这里包括:实验前(分析前)、实验中(分析中)和实验后(分析后)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中实验前质量控制尤其重要。分析前质量管理是一个最薄弱的环节,试验误差中60?70%来自实验前,而且实验前误差是仪器、试剂、质控品和标准品等再好也无法解决的。实验前质量控制主要包括:⑴病人准备⑵标本采集⑶标本保存和运送⑷标本处理等。 一、病人准备 1.患者的状态:一般需在安静状态下采集标本,如患者处于激动、兴奋、恐惧状态时,可使血红蛋白、白细胞增高。运动后,由于能量消耗、体液丢失、剧烈呼吸,可造成许多检验结果的变化,如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等一时升高,还可引起血中钾、钠、钙、白蛋白、血糖等成分的变化。 2. 患者的饮食: 2.1 多数试验要求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最好是早晨空腹采血。研究表明,餐后血液中GLU TG ALT ALP BUN Na等均可升高。进食高蛋白或高核酸食物,可引起血中尿素(Urea)及尿酸(UA)的增高;进食高脂肪食物,可引起TG的大幅度增高。餐后采集的血液样本,其血清常出现乳糜状,影响到许多检验测定的正确性。一些饮料如咖 啡,也可使淀粉酶(AMY)促甲状腺素(TSH)等升高。 2.2 禁食过久也会影响检测结果。通常血糖浓度呈下降趋势;胆红素清除速率降低,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上升。绝食状态下脂肪酸和酮酸成为肌肉能量来源,因此血清中酮 体脂肪酸和甘油的浓度会显着增加。禁食48 小时后,血清甘油三酯增加20%,此后又会下降。绝食使血清尿酸盐浓度显着上升。身体饥饿时醛固酮分泌增加,尿排钾增加引起血清钾降低。 2.3 素食者:长期素食者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浓度都会偏低,总脂质和磷脂浓度也会减少,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浓度可能只有杂食个体的三分之

数据采集系统用户手册

社会保险基本信息数据采集系统 (离休人员) 用户手册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二零零三年三月

目录前言2 第一章系统安装与基本操作注意事项3一.安装环境3 二.安装步骤3 三.基本操作注意事项3 第二章系统操作说明4 一.单位信息4 增加单位4 单位信息查询编辑6 查询单位信息7 修改社保登记证号8 修改单位信息8 选择打印单位报表9 全部打印单位报表9 删除单位9 二、人员信息9 人员增加10 人员查询编辑12 查询人员信息13 修改人员信息13 选择打印个人报表14 全部打印个人报表14 删除人员信息14 三.报表打印15 打印单位报表15 打印个人报表16 五.数据转换17 导入数据19 导出数据19 生成软盘文件19 查看日志19 六.用户管理20 增加用户20 修改用户信息21 删除用户21 七.退出数据采集系统21

前言 北京市社会保险基本信息数据采集系统(简称数据采集系统)是根据北京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颁发的《参加社会保险单位与个人基本信息采集数据项填写说明》而开发完成。 本系统所面向的主要参保人群是离休人员和在乡二等乙级伤残军人,提供了单位信息和个人信息的录入、查询、修改、删除,报表打印,数据导入/导出以及用户权限管理等功能,满足了社会保险基本信息采集的业务需要。 本手册特为方便、规范用户使用“数据采集系统”编制而成。

第一章系统安装与基本操作注意事项一.安装环境 计算机内存: 128M 操作系统:中文WIN98 /WIN2000/ WIN NT/ WIN XP 二.安装步骤 1.运行光盘中的setup安装程序,一路点击下一步按钮,最后点击完成按 钮,重新启动计算机,安装完成。 2.点击桌面上的离休统筹数据采集系统图标,运行数据采集软件。 3.录入用户名和密码,默认的密码是 1 ;点击“登录”按钮,进入数据 采集系统。 三.基本操作注意事项 1.单位信息和人员信息的录入包括必录项和选填项两部分,所有标题文字为 蓝色的项目是必录项,绿色的项目是关联时的必录项,黑色的为选填项。 2.所有日期应按YYYY-MM-DD格式填写,将光标停留在日期项上,系统显示 提示信息。 3.填写表单时既可用鼠标操作,又可使用键盘进行操作。回车键ENTER:下 一项;上/下箭头↑↓:在列表框中选择上一条或下一条记录。Shift键+上/下箭头↑↓:以整块的方式选择信息条。Ctrl键+ 鼠标左键:以跳跃的方式选择信息条。 4.单位信息和人员信息录入或更改后,可以使用快捷键F1进行快速保存。

检验科2016年质控计划

质控计划 本年度为了加强检验科的质量管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作为检验科管理的核心内容,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安全、便捷和经济的医疗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要求。近年来,随着我科先进医疗设备的应用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为了“管理年”检验科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实施,本检验科将根据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的经验,从体系文件的编写、人员积极性的调动、人员素质的提高、检验全过程(检验前、中、后)的质量控制、室间质评及管理评审等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求真务实,不断探索,持续改进,在检验科中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 一. 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 各实验室严格执行已编写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质量小组和各实验室组长要定期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持续整改措施。 二. 管理层要高度重视 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绝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工作,有效的运作必须是全体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合作。因此,科内质量监督员,生物安全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充分调动全体人员的积极性。 三. 提高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和能力是影响到实验室检验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加强人员培训是有效的手段。各实验室要根据发展的需要、工作的复杂性、转岗

等不同情况进行生物安全培训和三基三严训练,提升检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培训形式灵活多变,可采取科内业务学习、科外培训、请专家授课的形式。为保证培训质量,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授权制度,变“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的主动局面。 四. 对检验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检验工作自检验申请单的开出、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和送检、标本的接收、标本的检测直至检验报告单送抵申请者(或患者)手中是一条相互关联的多环节的工作链,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均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因此,必须对其全程控制。为保证有效性,将检验全过程划分为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三个独立环节进行管理,使其独立性得到强化、突出。 1 检验前的质量控制 检验前过程指从申请单的开出至标本送到检验科的过程。研究表明,检验前阶段所用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7.3%。实际上许多关于检验结果不准确的抱怨和投诉与标本的质量有关,并不是检测过程的原因。因此,对检验前过程的控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但由于检验前过程大多发生在检验科外,容易被忽视且不易控制,这造成了该阶段成为三个过程中最薄弱的环节。检验科可利用全院的业务学习、邀请医护人员参加科内学习、检验通讯、印制发放原始标本采集手册等方式,对临床医护人员讲解宣传检验前过程的重要性和方法,使其了解不同检测项目对标本采集的不同要求、注意事项及检测结果的受影响因素等知识,严格按规定正确规范地采集标本或监督病人正确留取标本。此外,还应对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