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消费者市场分析

保健品消费者市场分析
保健品消费者市场分析

主要消费人群分析?

10多年来,保健品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者对保健品的需求潜力,而在将来,这种需求会更大。其原因如下:

1、国人有进补的传统习惯;

2、国人的身体状况决定了对保健品的需要;

3、经济的发展将使消费者更加关注身体健康;

4、医疗费用的昂贵将使消费者更加依赖于自我保健;

5、计划生育政策将使对健康的投入加大。

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卫生防疫站所作的针对上海市中等水平收入地区的消费者抽样调查。结果看出,随着年龄的提高,对保健品需求增强。60岁以上的消费者中需要保健品的占74.84%,这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各种慢性病随之上升有关。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现有2000

-4000万糖尿病患者,近亿名高血压病患者,全国每年新增150万脑血管病人,160万肿瘤病人。增强免疫、降血压和延缓衰老的保健品可起一定辅助作用。不同职业对象对保健品的需求情况不同。需要保健品的比例以离退休职工最高,达74.63%,其次是教师为71.36%,最低为工人,只有46.28%。经济条件许可会购买的比例,教师最高91.86%,其次为离退休职工81.82%。月经济收入越高,对保健品需求越高。女性对于保健品需求高于男性,保持青春时期的健美,这是女性“爱美之心”

的天性,美容食品、减肥食品以及补钙食品越来越受女士们的青睐。

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特征。

由于一类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和二类城市(如杭州、青岛等)在收入、生活习惯、生活节奏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导致消费行为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保健品需求与购买情况。

在医疗保健费用支出上,从1995年起,一类城市和二类城市的年平均每人医疗保健费用支出都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据不完全统计,在上海地区,仅35—55岁女性的补钙产品消费量就有近3亿元。

无论是一类城市还是二类城市,保健品的消费比例都很高,均达到半数以上,“未购买也未服用”的比例均不到三成。可见保健品消费已趋向大众化,保健意识也有明显提高,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与此同时,保健品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就消费能力而言,一类城市的保健品消费比例要高于二类城市,且消费比例与收入基本呈递增关系。这与目前保健品市场价格偏高以及消费者的保健意识有关联。从一、二类城市纵向比较,年收入18000元以下服用过保健品的比例,一类城市明显高于二类城市;收入较

高者消费比例都处于较高位置,特别是一类城市家庭年收入达到60000 元以上的家庭消费比例高达79%。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