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_复习学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_复习学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_复习学案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复习学案

一、复习要求

1、 会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能用盖斯定律实行相关计算

2、 掌握电解池的形成条件及反应原理、两电极式的书写

3、 理解并掌握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及反应原理、两电极式的书写

二、复习要点:

【问题组一】:

1、 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焓变?

2、 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如何用焓变来表示?举出反应实例

3、 焓变与键能、物质能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4、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应注意哪些问题?

5、 什么是盖斯定律?

【对应检测】

1.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C 6H 12O 6(葡萄糖aq)+6O 2 6CO 2+6H 2O

B. CH 3COOH+KOH CH 3COOK+H 2O

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

2.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 .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反应热是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

B .升高温度或加入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C .据能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能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

3.已知:H 2(g)+F 2(g) === 2HF(g) △H =-270kJ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 .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

B .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反应生成2mol 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

C .在相同条件下,1mol 氢气与1mol 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 氟化氢气体的能量

D .2mol 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 的氢气和1mol 的氟气放出270kJ 热量

4、已知:2H2O(l) ==== 2H2(g) + O2(g) 517.6 kJ/mol ;CH4(g) + 2O2(g) ==== CO2(g) + 2H2O(l) 890.3 kJ/mol 。1 g 氢气和1 g 甲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 )

A. 1:34

B. 1:17

C. 2.3 : 1

D. 4.6 : 1

5、.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 2H 4)作燃料,用二氧化氮为氧化剂,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已知:N 2(g) + 2O 2(g) ====

2NO 2(g) +=?1H 67.7 kJ/mol ;N 2H 4(g) + O 2(g) ==== N 2(g) + 2H 2O(g) -=?2H

534 kJ/mol 。试计算1 mol 肼和二氧化氮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

写出肼与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1)Fe 2O 3(s) + 3CO(g) ==== 2Fe(s) + 3CO 2(g) -=?H 25 kJ/mol

(2)3Fe 2O 3(s) + CO(g) ==== 2Fe 3O 4(s) + CO 2(g) -=?H 47 kJ/mol

(3)Fe 3O 4(s) + CO(g) ==== 3FeO(s) + CO 2(g) +=?H 19 kJ/mol

写出FeO被CO还原成Fe和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任务二: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池

【问题组二】

1、电解池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2、以电解氯化钠溶液为例,画出电解示意图,分析电解的原理。

3、电解池中阴、阳两极的放电顺序如何?

4、用惰性电极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有哪些类型?

5、如何实现铁上镀铜?

【对应检测】

1、用石墨作电极,电解1 mol·L-1下列物质的溶液,溶液的pH保持不变的是 ( )

A.HCl B.NaOH C.Na2SO4 D.NaCl

2.在铁制品上镀上一定厚度的锌层,以下设计方案准确的是 ( )

A.锌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B.铂作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C.铁作阳极,镀件作阴极,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

D.锌用阴极,镀件作阳极,溶液中含有锌离子

3、100 mL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适量的6 mol·L-1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4.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5.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 mL 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能够忽略),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大约是 ( )

A.27 mg

B.54 mg

C.108 mg

D.216 mg

6、右图中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b极板处有无色无臭气体放出,合这个情况的是( )

a极板b极板x电极Z溶液

A 锌石墨负极CuSO4

B 石墨石墨负极NaOH

C 银铁正极AgNO3

D 铜石墨负极CuCl2

复习任务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原电池

【问题组三】

1、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是什么?

2、以铜锌原电池为例,画出示意图,并标出两极,写出电极反应式。

3、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

4、常见的化学电源有哪些?

5、以氢氧燃料电池为例,写出酸性、碱性条件下的电极反应和电池总反应。

6、金属腐蚀有哪些类型?二者特点和条件是什么?

7、钢铁的电化学腐蚀有哪两类?分别写出电极反应和总反应式。

8、常用的金属防护有哪些方法?

【对应检测】

1、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

A.2H++2e-=H2 B.Fe2++2e-=Fe

C.2H2O+O2+4e-=4OH- D.Fe3++e-=Fe2+

2.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泡在稀H2SO4溶液中,用导线两两相连,能够组成各种原电池,若a、b相连,a为负极;c、

d相连时,c为负极;a,c相连时,c为正极;b、d相连时,b为正极,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a>b>c>d B.a>c>d>b C.c>a>b>d D.b>d>c>a

3.下列叙述中不准确的是[ ]

A.金属的电化腐蚀比化学腐蚀普遍 B.钢铁在干燥空气里不易腐蚀

C.用铝质铆钉铆接铁板,铁板易被腐蚀 D.原电池中电子由正极流入负极

4.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

A.阴极 B.正极 C.阳极 D.负极

5.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B.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马口铁(镀锡)的表面一旦破损,铁腐蚀加快

D.白铁(镀锌)的表面一旦破损,铁腐蚀加快

6、据报道,美国正在研究的锌电池可能取代当前广泛使用的铅酸蓄电池,锌电池具有容量大,污染少等优点,电池反应为2Zn+O2=2ZnO,原料为锌粒、电解液和空气.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

A.锌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 B.负极反应为:Zn-Ze-=Zn2+

C.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解质溶液肯定不是酸溶液

7.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应按下式实行:Cd(OH)2+2Ni(OH)2 ==== Cd+2NiO(OH)+2H2O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

A.Cd(OH)2 B.Ni(OH)2 C.Cd D.NiO(OH)

8.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增大的是[ ]

A.加热 B.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

C.滴加少量CuSO4溶液 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

9.将金属A和金属B分别放入稀H2SO4中均有氢气生成.若将金属A和金属B相连后投入稀H2SO4中发现A被腐蚀;B未被腐蚀.关于B的叙述准确的是[ ]

A.金属活动性A>B B.还原性B>A

C.在后者装置中金属A发生还原反应,金属B发生氧化反应

D.金属B的表面上明显有气泡产生,金属A表面无明显现象

10、.在锌片和盐酸的反应中,加入下列试剂,可使生成氢气的速率变慢的是[ ]

A.硫酸铜晶体 B.水 C.氯化钡晶体 D.醋酸钾晶体

11.下列叙述中,能够说明金属甲的活动性比金属乙的活动性强的是[ ]

A.在氧化一还原反应中,甲原子失去的电子比乙原子失去的电子多

B.同价态的阳离子,甲比乙的氧化性强

C.甲能跟稀盐酸反应放出氢气而乙不能

D.将甲、乙作电极组成原电池时,甲是负极

12.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废电池必须实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13.某原电池的电池反应为Fe+2Fe3+=3Fe2+,与此电池反应不符的原电池是[ ]

A.铜片、铁片、FeCl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B.石墨、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C.铁片、锌片、Fe2(SO4)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D.银片、铁片、Fe(NO3)3溶液组成的原电池

14.炒过菜的铁锅未即时洗净(残液中含NaCl),第二天便会因腐蚀出现红褐色锈斑.试回答:

(1)铁锅的锈蚀应属于________,腐蚀的原因是________;

(2)铁锅锈蚀的电极反应式为:负极________,正极________.正负电极反应产物会继续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5.1958年世界上第一个心脏起搏器在瑞典植入人体成功,使用寿命长达10年之久.这种能源起搏器中安装了寿命最长、可靠性最高的锂—碳电池.这种电池容量大,电压稳定,能在-56.7~71.1℃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现已在火箭、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中广泛使用.它采用锂和石墨作电极,四氯化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氯中(SOCl2)组成电解质溶液.电池总反应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

(1)此电池中________作负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作正极.

(2)该电池用于心脏起搏器时,在生理上的作用是________.

综合应用:

1.废电池的污染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废电池中对环境形成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A .锌

B .汞

C .石墨

D .二氧化锰

2.镍镉(Ni —Cd )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实行:

Cd(OH)2+2Ni(OH)2 Cd+2NiO(OH)+2H 2O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A .Cd(OH)2 B .Ni(OH)2 C .Cd D .NiO(OH)

3.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准确的是

A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 .两烧杯中溶液的pH 均增大

D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4.下列各变化中属于原电池反应的是

A .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迅速氧化形成保护层

B .镀锌铁表面有划损时,也能阻止铁被氧化

C .红热的铁丝与冷水接触,表面形成蓝黑色保护层

D .浓硝酸比稀硝酸更能氧化金属铜

5.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

A. 2H ++2e -=H 2

B. Fe 2++2e -

=Fe

B. 2H 2O +O 2+4e -=4OH - D. Fe 3++e -=Fe 2+

6.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旁标有“—”。关于标有“+”的接线柱,下列说法中准确..

的是 A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负极 B .充电时作阳极,放电时作正极

C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负极

D .充电时作阴极,放电时作正极

7.pH =a 的某电解质溶液中,插入两支惰性电极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 > a ,则该电解质可能是

A .NaOH

B .H 2SO 4

C .AgNO 3

D .Na 2SO 4

8.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准确..

的是 A .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B .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

C .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D .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9.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

A .1︰2︰3

B .3︰2︰1

C .6︰3︰1

D .6︰3︰2

10.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 .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B .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C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充电

放电

D .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二.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11.某可充电的锂离子电池以LiMn 2O 4为正极,嵌入锂的碳材料为负极,含Li +导电固体为电解质。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Li+LiMn 2O 4==Li 2Mn 2O 4。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 .放电时,LiMn 2O 4发生还原反应

B .放电时,正极反应为:Li ++LiMn 2O 4+e -==Li 2Mn 2O 4

C .充电时,LiMn 2O 4发生氧化反应

D .充电时,阳极反应为:Li ++e -==Li

12.某有一合金由X 、Y 、Z 、W 四种金属组成,将合金放入盐酸中只有Z 、Y 能溶解;将合金置于潮湿空气中,表面只出现Z 的化合物;将该合金做阳极,用X 盐溶液作电解液,通电时四种金属都以离子形式进入溶液中,但在阴极上只析出X 。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 .Y >Z >W >X

B .Z >Y >W >X

C .W >Z >Y >X

D .X >Y >Z >W

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准确..

的是 A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 - -2e -

= Cl 2 ↑

B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式:O 2 + 2H 2O + 4e - == 4OH -

C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Cu -2e - == Cu 2+

D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Fe -2e - == Fe 2+

14.关于电解NaCl 水溶液,下列叙述准确的是

A .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

B .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 溶液,溶液呈棕色

C .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

D .电解一段时间后,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

15.当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钾水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碳酸钠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且用惰性电极,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 .当电池负极消耗mg 气体时,电解池阳极同时有mg 气体生成

B .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O 2 + 2H 2O + 4e — = 4OH —

C .电解后c(Na 2CO 3)不变,且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 .电池中c (KOH)不变;电解池中溶液pH 变大

16、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可达现在使用的镍氢

电池或锂电池的十倍,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电池反应为:2CH 3OH + 3O 2 + 4OH — 2CO 32— + 6H 2O ,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CH 3OH 参与反应的电极为正极

B.充电时电解质溶液的pH 逐渐增大

C.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H 3O H -6e -+8OH - = CO 32—

+ 6H 2O

D.充电时每生成1 mol CH 3OH 转移6 mol 电子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21.(10分)将洁净的金属片Fe 、Zn 、A 、B 分别与Cu 用导线连结浸在合适的电解质溶液里。实验并记录电压指针的移动方向和电压表的读数如下表所示:

放电

充电

根据以上实验记录,完成以下填空:

(1)构成两电极的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电压表的读数越(填“大”、“小”)。

Zn、A、B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2)Cu与A组成的原电池,为负极,此电极反应式为

(3)A、B形成合金,露置在潮湿空气中,先被腐蚀。

22.(20分)为省药品和时间,甲、乙、丙三位同学用铜片、锌片、稀硫酸、CuSO4溶液;直流电源、石墨电极、导线、烧杯、试管等中学化学常见的药品和仪器(用品),以巧妙的构思,“接力”的方式,设计了比较铜与锌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的系列实验。试填空:

(1)甲同学分别将一小片铜片、锌片置于烧杯底部(铜与锌不接触),小心向烧杯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的现象是。甲同学的设计思路是。

(2)乙同学接着甲的实验,向烧杯中滴加溶液,进而观察到的现象是,。乙同学作出锌、铜金属活动性相对强弱所依据的原理是

(3)丙同学使用直流电源、石墨电极组装好电解装置,向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中补充了必要的试剂(作为电解液)。反应在调控下随即开始,实验中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获得的实验明显现象是。

(4)请你再单独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试剂、仪器自选),探究和证实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简要说明操作和现象)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关系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化学反应的实质的回顾,逐步探究引起反应热内在原因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化学原理的学习方法 2、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难点:焓变,△H的“+”与“-”,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 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实物感知、图表数据分析和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注意利用图示的方式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师生共同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参与教学过程,敢于提出问题,敢于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教学程序:

五、板书设计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一、反应热焓变 1、定义:恒压条件下,反应的热效应等于焓变 2、符号:△H 3、单位:kJ/mol或kJmol-1 4、反应热表示方法:△H为“+”或△H>0时为吸热反应;△H为“一”或△H <0时为放热反应。 5、△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 (1) △H == 化学键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化学键生成所释放的总能量 (2) △H == 生成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 (3) △H == 反应物的键能之和–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二、热化学方程式(thermochemical equation) 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4.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教师提问或学生互相交流的方式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学生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自由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由此获得了成功的快乐和合作的愉悦。既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心理和思维发展的特点。我认为本节最大的亮点是通过恰当的设计和引导,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习兴趣,并轻松的获得知识,还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并认识到合作是学习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实现了课堂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人教版初三) (7)

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人教版初三)(7)教材分析: 教材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中,列举出生活中的能量守恒实例来加强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白各种形式的能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明白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列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觉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通过讨论体会能量可不能凭空消逝,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通过学生讨论锤炼学生分析咨询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差不多定律.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运算一些物理习题;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讲明能是如何样转化的. 教学器材:教材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明白物体的动能和热能,是由物体的机械能运动情形决定的能量,内能跟物体 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形有关。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机械 运动差不多上物质运动的形式,由于运动形式不同,与之相联系的能量也不相同。 进行新课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 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 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能够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 讲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 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 形式没有变。 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 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 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开释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 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有关能量转化的事例同学们一定能举出许多,课本图2-17中画出了一些农常用的生活、 生产设备。请同学分析在使用图中设备时能量的转化。 (3)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大量事实证明,在普遍存在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案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学习目标: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2、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学习重点:能量守恒定律学习难点:区别能量转移和转化 中考考点:本节内容在中考中的考查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以基础题为主。经常出现以下两个命题点:(1)分析一些事例中的能量转化情况;(2)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释物理现象一、知识回顾 1.热机是把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的机器;在热机里,用来做_______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__________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效率. 2.内燃机的特点是:燃料在_______燃烧,生成_______的燃气,燃气推动活塞____,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冲程组成,内燃机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_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_______冲程. 3. 如下图所示,试管内装有水,橡皮塞塞住管口,加热使水沸腾,水沸腾后看到 的现象是,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________ ;_______就是根据 这种道理制成的. 4.__________ 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的单位是____,符号是____。. 5.汽油机在某个冲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 此冲程是()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6.在下图所示的内燃机工作的一个循环中,其四个冲程的顺序应当 是()A.乙甲丁丙 B.甲乙丙丁 C.乙丁甲丙 D.甲乙丁丙 7.关于热机错误的说法是()A.利用内能来做功的机器叫热机B.蒸 汽机、内燃机、燃气轮机、喷气发动机都叫热机 C.一切热机的工作过程都包括四个冲程 D.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8.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大,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定比燃烧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0.5 g汽油和2 kg汽油,它们的热值是一样的 9. 已知干木柴的热值是1.2×107 J/kg,完全燃烧0.7 kg干木柴能放出多少热量?假设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能使多少千克水的温度由20 ℃升高到70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二、探究活动:实验演示如图所示,把一个底端密闭的薄壁金属管固定在桌上, 管里放一些酒精,管口用塞子塞紧,用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一会看到塞子被弹起。你知道这个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移和转化的吗? 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能量既不会凭空___,也不会凭空____,它只会从 __转 化为________,或者从一个物体_____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 2.各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在_____下转化,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是___能转化成___能,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是能转化为____能,燃料燃烧时发热是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 3.在摩擦生热的现象中,___能转化为___能,如克服摩擦做了100 J的功,就有____J的___能转化为_____能。人类对各种能源的利用,都是通过___ 或者 _ ___来实现的。 三、随堂练习 1. 如图展示了一个极具想象力的设想,其大意是:上面水池中的水 流下来,冲击叶轮转动;叶轮带动打磨轮和水泵的轴转动;人利用打 磨轮打磨工件,同时,运转的水泵又把流到下面水池中的水抽到上面 的水池中……,只要一开始在上面水池中注满水,就能通过水的上下 循环,使机器不停地工作.①你认为,上面水池中流下来的水,能否 被水泵全部抽送到上面水池中?并说明理由: ②这个设想曾得到不少人的赞许,并把这个装置誉为“永动机”。请 运用你掌握的知识,说明这个装置是否真能“永动”? 四、当堂达标1.下列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内胎打气 B.用火箭发射人造卫星 C.古人使用的钻木取火 D.开水倒入杯中逐渐冷却2.自由运动的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能守恒B.能量正在消失 C.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D.减少的那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总的的能量守恒 3.一辆汽车在关闭油门后继续在水平方向上向前移动,从能的转化来看,它是[ ] A.动能不变 B.机械能不变 C.动能转化为势能 D.动能转化为内能4.我国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火电厂进的是“煤”,出的是“电”,在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A.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B.化学能→重力势能→动能→电能 C.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D.内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5.写出下列现象中能量的转化或能量的转移关系。 ①木炭燃烧发出光和热。; ②冬天双手互相摩擦感觉暖和。; ③用钢锉锉工件,工件发热。; ④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工作。; ⑤点燃爆竹后,爆竹腾空而起。; ⑥给蓄电池充电。; ⑦热水瓶中的水蒸气把瓶塞冲起。; ⑧风吹动帆船前进。; ⑨人跑动时,身体发热出汗。;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知识点汇总

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一、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1)定义:化学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注:无论是用某一反应物表示还是用某一生 成物表示,其化学反 应速率都取正值,且是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 (2)表达式: c v t = (3)常用单位:浓度常用:1 mol L- ?,时间常用:s,min 化学反应速率:1 (min) mol L- ??或1 () mol L s- ?? /(min) mol L?或/() mol L s? (4)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几点说明 ①化学反应速率实际上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而不是某 一时刻的瞬时速率。 ②对于同一化学反应,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的化学 反应速率的数值可能是不同的。因此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必须说明用 哪种物质为基准。 ③同一化学反应,用不同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反应方 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即:对于反应 aA+bB==cC+dD 有V(A)︰V(B)︰V(C)︰V(D)=a︰b︰c︰d ④固体或纯液体,其浓度可视为常数。因此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2、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决定作用):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外界条件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 实验一:取2只试管,各加入5 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滴入几滴洗涤剂,用水浴加热其中1支试管水浴加热产生气 泡快 加热能加快反应 速率 实验二:取2只试管,各加入5 mL 4%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滴入几滴洗涤剂,往其中1支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加入二氧化锰粉 末产生气泡快 使用催化剂能加 快反应速率 实验三:取2只试管,各加入5 mL 2%、6%、12%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滴入几滴0.2 mol·L -1氯化铁溶液浓度大的产生气 泡快 增大反应物的浓 度能加快反应速 率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 导学案)

编号:_______ 使用时间:_______年___ 月___日 班级:______ 小组: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 编写:刘红旗 审核:张先斌 审批:苏自先 选选修修四四::第第一一章章 化化学学反反应应与与能能量量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课内导学案(第1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知道焓变,△H 的“+”与“一”。 3、掌握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类型。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一、焓变 反应热 (一)焓变 1、焓( )是与______有关的物理量。在一定的条件下,某一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由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差值即_______( )决定。 2、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时,此时的反应热等于_______,用____表示,常用单位为_______。 (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1、反应热产生的原因:任何化学反应都有_______,这是由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当反应物分子的化学键_____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_____作用,这需要_____能量;当原子重新结合成生成物分子时,即新化学健_____时,又要_____能量。 2、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 等的,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总是伴随着 的变化。即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同时遵守 守恒和 守恒两个基本定律。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形式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通常表现为______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习】 1、化学反应的本质: 2、以H 2(g) + Cl 2(g) = 2HCl(g)为例,该反应的反应热为_________。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 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4、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点、难点]: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H的“+”与“-”。 [教学过程]: [引入]能量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 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所以,研究化 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思考: (1)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 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讲述]我们不仅要知道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还要会表示它。 [提问] 1、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热? 2、△H(焓变)所表示的意义? 3、用△H(焓变)如何表示放热还是吸热呢? 【查阅资料和课本讨论后口述】

△H(焓变)即化学反应过程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H(焓变)=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能量-应物的总能量单位:kJ/mol △ H(焓变)〉0表示吸热反应 H(焓变)〈0表示放热 【引导】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直观和表面的信息,有没有更深层次的信息?或者我们将得到的信息稍稍处理一下,能否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呢? [板书]一、反应热焓变 1、概念: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转换成相应的 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号:ΔH,单位:kJ/mol 或 kJ?mol-1 2、反应热的表示方法: 反应热用ΔH表示,其实是从体系的角度分析的。 放热反应:体系环境,体系将能量释放给环境,体系的能量降低,因此,放热反应的ΔH<0,为“-” 吸热反应:环境体系,体系吸收了环境的能量,体系的能量升高,因此, 吸热反应的ΔH>0,为“+” 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见下图: 3、反应热与化学键键能的关系 能量 能量

初中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知道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3、列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4、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教学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二、资料准备:教材分析: 教材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中,列举出生活中的能量守恒实例来加强教学。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物体的动能和热能,是由物体的机械能运动情况决定的能量,内能跟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机械运动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由于运动形式不同,与之相联系的能量也不相同。 环节二:进行新课 的事例,说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有关能量转化的事例同学们一定能举出许多,课本图2-17中画出了一些农常用的生活、生产设备。请同学分析在使用图中设备时能量的转化。 (3)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大量事实证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多少热量(减少多少内能),低温物体就吸收多少热量(增加多少内能);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能量,但能量的总量不变。就是说某物体损失的能量等于几个物体得到几个物体得到的能量的总和。例如,把烧热的金属块,投到冷水中,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等,都要吸收热量,它们所吸收的热量总和跟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等。再如水电站里,水从高处流下,损失了机械能,一方面由于推动发电机转动而转化为电能,一方面水跟水轮机、管道摩擦而转化为内能。那么水的机械能的损失等于产生的电能和内能的总和。 以上规律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直到19世纪,才确立了这个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棗能量的转化守恒定律。通常把它表述为: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

初中物理《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培养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以能量为线索,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对能量的转移和转化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最后突出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的重要性。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是自然科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习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以及进一步学习其他科学技术,都是十分重要的。本节内容由两部分内容组成,“能量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本节重点,能量的转化和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是本节难点。 三、教学策略 先从学生熟悉的能量入手,比如内能、机械能之间的转化,在扩展到光能、电能、化学能等,同时结合图片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能量转化过程示意图需要在学生们充分讨论后再填写,答案不要求统一,合理就行。在学生知道各种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做好探究实验,讲解能量守恒定律时,要突出定律的物理意义,即“转化”和“守恒”。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黑塑料袋、水、温度计、太阳能电池、小电扇、钢笔杆、碎纸屑、乒乓球、小球撞击演示器。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温度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2)焓:表示物质所具有的能量的一个物理量。符号: H。单位:KJ·mol—1。 ①焓变:△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H>0,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 ②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③焓变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④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晶体Ba(OH)2·8H2O与NH4Cl ②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 ③ 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 铵盐溶解等 2.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状态明,符号清,量对应,标温压。 ①状态明: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②符号清:注明焓变(要写单位、注意正、负号)。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正逆反应焓变数值不变,符号相反。 ③量对应:△H具体数值与方程式系数成比例。 ④标温压: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298K和可以不标明。 3.燃烧热: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释放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4.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①中和反应实质:H+和OH-反应。 其热化学方程式:H+(aq) +OH-(aq) =H2O(l) ΔH=-mol ②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mol。 ③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目的:测定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仪器及试剂:量热计(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盐酸、NaOH溶液。 原理:Q=-C(T2-T1)=-mc(T2-T1) C:溶液及量热计的热容;c:该物质的比热容;m:该物质的质量;T1:反应前体系的温度;T2:反应后体系的温度。 5.盖斯定律定义: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的,盖斯定律揭示的是反应中的能量守恒。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其他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反应的焓变为相关反应的焓变的代数和。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电解定义:让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的电解质,在两个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和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认识化学反应过程中同时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而且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的物质为基础的,能量的多少决定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 3、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重、难点】: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对△H的“+”与“-”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反应热焓变 (一):反应能量变化与反应热 能量就是推动人类进步的“杠杆”!能量使人类脱离了“茹毛饮血”的野蛮,进入繁华多姿的文明。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所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 1.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任何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是等的,在产生新物质的同时总是伴随着的变化。 即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同时遵守守恒和守恒两个基本定律。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形式 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是现代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以热和功的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3、类型 (1)放热反应:即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如:燃料的燃烧、中和反应、生石灰与水化合、金属和酸的反应、铝热反应等都是放热反应。 (2)吸热反应:即_________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如:H2还原CuO的反应,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CaCO3分解等大多数分解反应,Ba(OH)2·8H2O 与NH4Cl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说明:吸热反应特征是大多数反应过程需要持续加热,但有的不需要加热如: Ba(OH)2·8H2O和NH4Cl固体反应, 放热反应有的开始时需要加热以使反应启动。即反应的吸、放热与反应条件无关。 形成原因(图示) 从微观上分析: 从宏观上分析: 从宏观上分析: 预测生成 (二):反应热焓变

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人教版初三)

第五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案(人教版初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明白各种形式的能是能够相互转化的. ●明白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列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觉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 之间的相互转化. ●通过讨论体会能量可不能凭空消逝,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 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对物理规律有一个感性 的认识. ●通过学生讨论锤炼学生分析咨询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差不多定律. 难点: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运算一些物理习题;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讲明能是如何样转化的.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明白物体的动能和热能,是由物体的机械能运动情形决定的能量, 内能跟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形有关。物体内部分 子的热运动,物体的机械运动差不多上物质运动的形式,由于运动形式不

同,与之相联系的能量也不相同。 进行新课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能够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讲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开释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有关能量转化的事例同学们一定能举出许多,课本图2-17中画出了一些农常用的生活、生产设备。请同学分析在使用图中设备时能量的转化。 (3)在能量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大量事实证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放出多少热量〔减少多少内能〕,低温物体就吸取多少热量〔增加多少内能〕;克服摩擦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机械能转化为能量,但能量的总量不变。确实是讲某物体缺失的能量等于几个物体得到几个物体得到的能量的总和。例如,把烧热的金属块,投到冷水中,冷水,盛水的容器以及周围的空气等,都要吸取热量,它们所吸取的热量总和跟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等。再如水电站里,水从高处流下,缺失了机械能,一方面由于推动发电机转动而转化为电能,一方面水跟水轮机、管道摩擦而转化为内能。那么水的机械能的缺失等于产生的电能和内能的总和。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 天津市汇森中学李宁 一、学情分析: 我校的九年级学生,已基本具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小组讨论与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学习热情高,求知欲望强。 学生在本册教材前面已经学过一些能的形式,学习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及机械能的守恒;内能的改变。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能量转化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为本节“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的学习作了较为全面的铺垫。 另外,在生产生活中到处都有能的形式与转化,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积累。 二、学习内容分析: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是新课程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前面分别学习了机械能和内能,本章共有三节:热机、热机的效率、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材从自然界中的各种能量形式的描述,能量在不同物体间的转移,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出发,从而引出能量转化及守恒定律。因此本节内容是全章的理论基础,也是前面分别阐明能量现象的总结。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各种形式的能量。 2.能列举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及同种能量之间的转移。 3.知道不同能量形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4.知道能量守恒定律,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2.通过合作、交流、编故事、小实验和成果展示等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能量转化的例子,让学生认识能量转化的普遍性,体会科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通过问题的设置,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归纳能力。 3.培养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4.初步形成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的观点分析自然现象的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量的转化和能量守恒定律。 难点:能量在转化与转移中守恒。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复习导学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复习目标】: 1、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理解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原理(重点) 3、利用电子守恒进行计算(难点) 第一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自主复习1】 一、反应热的概念 1、化学上规定,当化学反应在_______________下进行时,反应所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的热量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 2、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中和热 在________________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放出的热量. 三、燃烧热 25摄氏度,101KPa__________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 四、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的测定实验 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_____(填“相等”“不相等”),(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____;(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五、焓变的计算方法 1、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教学设计

绪言 一学习目标:1学习化学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 3: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催化剂二学习过程 1: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1)化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化学反应2)化学中最具有创造性的工作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 3)如何实现这个过程 通常是利用已发现的原理来进行设计并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我们必须对什么要清 楚才能做到,对化学反应的原理的理解要清楚,我们才能知道化学反应是怎样发 生的,为什么有的反应快、有的反应慢,它遵循怎样的规律,如何控制化学反应 才能为人所用!这就是学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目的。 2:化学反应原理所研究的范围是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问题2)化学反应的速率、方向及限度的问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问题4)电化学的基础知识3: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效碰撞引起分子间的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分子间的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必要条件,有效碰撞是发生化学反应的充分条件,某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大小与,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的次数有关2)什么是活化分子具有较高能量,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是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一定是活化分子,但活化分子的碰撞不一定是有效碰撞。有效碰撞次数的多少与单位体积内反应物中活化分子的多少有关。3)什么是活化能活化分子高出反应物分子平均能量的部分是活化能,如图 活化分子的多少与该反应的活化能的大小有关,活化能的大小是由反应物分子的性质决定,(内因)活化能越小则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越容易,则活化分子越多,则单位时间内有效碰撞越多,则反应速率越快。4)什么是催化剂催化剂是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反应前后本身性质和质量都不改变的物质,催化剂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也就等于提高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提高了有效碰撞的频率.反应速率大幅提高. 5)归纳总结:一个反应要发生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 1、为什么可燃物有 氧气参与,还必须 达到着火点才能 燃烧2、催化剂在 我们技术改造和生产中,起关键作用,它主要作用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试想一下为什么催化剂能提高反应速率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反应热,焓变 二学习过程 1:引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14.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学案(个案)

14.3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学习人】【班级】【学习日期】 学习目标: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一、温故互查 1、热机的压缩冲程是能转化成能;做功冲程是能转化成能。 2、燃料燃烧是能转化成能。 3、既然机械能和内能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其他形式的能之间是不是也可以相互转化呢? 二、学习探究 设问导读:问题1: 能量的转化(阅读课本P27回答下列问题) 1.小组讨论完成课本“想想做做”中的问题: (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会感到手变热,说明机械运动现象和现象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会上升,说明光现象和现象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小电扇会转动,说明光现象与现象之间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先是转化为能,然后能转为能。 (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纸片会被吸起,表明钢笔杆带了电,这个实验说明了力现象与现象有联系,在这个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5)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和你的生活常识在下图各箭头位置填上他们之间能量转化的方法或用具。

2、阅读教材P28想想议议,完成下列问题。 为什么它们的高度会逐渐降低?是否丢失了能量?你认为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 问题2:能量的守恒(阅读课本P28-29,回答下列问题) 1、在各种能量的改变过程中,看似能量减少了,其实只是能量成了其他形式的能或到了其他物体。 2、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发现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的。大量事实证明,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3、能量既不会凭空,也不会凭空,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4、永动机不能制成的原因是什么?。自学检测: 1、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______________的。 2、摩擦生热,是转化为;水轮机发电是转化为,电水壶烧水是转化为水的。 三、巩固练习: 1、在庆祝小强生日的晚会上,同学们为他点燃了生日蜡烛,并拍手唱歌祝贺,同学们拍手时伴随有能产生,蜡烛燃烧时能转化为能和光能。 2、当水壶中的水烧开时,壶盖会被顶起,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看,这是水蒸气的 能转化为壶盖的能。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体内能的变化 B、只要有能的转化和转移,就一定遵从能量守恒定律 C、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有力武器 D、任何一种形式的能在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能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而能的总量是保持不变 4、《深圳商报》2004年3月11日报道:近日一种新型太阳能公共卫生间落户北京东郊民巷,该卫生间的能源全部由位于顶部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它还能将多余的能量储存在蓄电池里。这种能量转化和储存的方式是 ( ) A、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C、太阳能转化为内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D、大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总结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单元总结 一、“串联电池”两大题型的解题攻略 原电池和电解池统称为电池,将多个电池串联在一起,综合考查电化学知识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该类题目能够考查考生对解题方法的掌握情况,需要考生具有缜密的思维能力及巧妙的数据处理能力。 这类题目对知识点的考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电极名称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实验现象的描述、溶液中离子的移动、pH的变化、电解后电解质溶液的恢复及运用电子守恒处理相关数据等。正确判断电池种类和灵活运用整个电路中各个电池工作时各电极上转移电子数目相等是解决多池“串联”试题相关问题的关键。 二、“串联”类电池的解题流程 题型一:电解池与电解池的“串联”——有外接电源型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阴极,根据“电解池串联时阴、阳极交替出现”原则正推电极,也可以通过装置中某极的变化、现象反推电极。 下图装置中a、b、c、d均为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

选项X Y A MgSO4CuSO4 B AgNO3Pb(NO3)2 C FeSO4Al2(SO4)3 D CuSO4AgNO3 A项中当X为MgSO4时,b极上生成H2,电极质量不增加,错误;C项中,X为FeSO4,Y为Al2(SO4)3,b、d极上均产生气体,错误;D项中,b极上析出Cu,d极上析出Ag,其中d极质量大于b极质量,错误。 B 题型二:原电池与电解池的“串联”——无外接电源型 多个电池“串联”在一起,但没有外接直流电源,其中一个装置是原电池,装置中两个电极活泼性差异较大的装置为原电池,较活泼的作负极,其余均为电解池。 烧杯甲中盛有0.1 mol·L-1的H2SO4溶液,烧杯乙中盛有0.1 mol·L-1的CuCl2溶液(两种溶液均足量),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甲中Fe极质量减少,C极有气体产生

11 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学案 人教选修4

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学案人教选修4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反应热、焓、焓变的概念、符号、单位 ②、掌握从两种角度判断放热反应、吸热反应的方法 ③、掌握从键能角度定量计算反应热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积极讨论、踊跃展示、探究反应热与键能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体验逻辑推理的乐趣 【学习过程】 一、重温旧知 典型的放热反应类型: 。 典型的吸热反应类型: 。 二、新课探究 1、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思考1:液态H20转变为气态水时要吸收热量,吸收的热量是反应热吗? 注意: 阅读教材P2第一、二自然段,完成下列填空: (2)焓:①、概念: ②、符号:③、单位: (3)焓变:①、概念: ②、符号:③、单位: 思考2:①、焓变与反应热的关系? ②、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阅读教材P2第四、五自然段,仔细领悟图1-1,并思考如何用坐标图呈现图1-1内容: 0 反应过程0 反应过程1molH2与1molCl2反应能量变化示意图2molHI分解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思考3:①、对比反应过程中放出、吸收热量的数据,判断这属于那种类型的化学反应? ②、从物质的总能量角度来看,放热反应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③、图中生成物总能量对应纵坐标在什么位置?在反应物总能量纵坐标的上方还是下方? ④、从微观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和从物质总能量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否一致?1molH2与1molCl2反应实际产生多少能量? ⑤、反应热中“/mol”针对具体的物质吗?如果是,是针对那种物质呢? ⑥、如果是2molH2与2molCl2反应,反应放出多少能量?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和此图一致吗? 已知化学键的键能:H-H键436KJ/mol,H-I键298.7KJ/mol,I-I键152.7KJ/mol;请在坐标图上画出2molHI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 (4)、结论: 反应类型从物质总能量的角度(宏观角度描述)从键能的角度(微观角度描述)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应用 H 0H 0 ③、从键能的角度计算反应热: 【课堂反馈】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Al与稀H2SO4反应 B、Ba(OH)2?8H2O与NH4Cl反应 C、灼热的C与H2O蒸汽反应 D、CH4在O2中的燃烧反应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木炭常温下不燃烧,加热才能燃烧,说明木炭的燃烧是吸热反应 B、焓变是1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C、C(石墨)=C(金刚石) ?H= +1.19KJ/mol,所以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D、放热反应的反应热总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热 3、已知:1mol硅晶体中含有2molSi-Si键,1molSiO2晶体中含有4molSi-O键,试计算2molSi 完全燃烧时的?H= 。 4、已知生成4molNH3时放出184.8KJ能量,试计算N≡N键的键能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