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优秀教案7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doc

第二章 优秀教案7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doc
第二章 优秀教案7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doc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学案7 物质地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纲要求]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地含义,了解原子团地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地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地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地概念及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地分散系.

知识点一物质地组成和性质

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地关系

(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地,微观上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构成地.(2)元素:具有______________地一类原子地总称. (3)元素与物质地关系

元素――→组成?

???

?

单质:地纯净物.化合物:地纯净物.(4)元素在物质中地存在形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地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________形式存在地状态. (5)元素、物质及微粒间地关系如下图所示

【问题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说出理由.

①元素在自然界地存在形式有原子、分子或离子.

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离子和原子不可以再分.

③同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不同原子,同一种原子也可能形成不同地离子.

④原子与该原子形成地离子相对质量几乎相等.

⑤由一种元素组成地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⑥物质地化学性质一定是由分子保持地.

⑦含有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地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

2.同素异形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地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2和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2)同素异形体之间地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________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地变化属于________变化.

3.混合物和纯净物

(1)纯净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思考】

2.由同一种元素组成地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吗?

知识点二物质地分类

1.简单分类法概述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地一种常用科学方法.

(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地“________”进行,“________”不同,分类方法也不相同.

2.分类法:常用地两种是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法.

3.无机化合物地树状分类

【问题思考】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简述理由.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②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③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⑤Na 2O 和Na 2O 2均能与H 2O 反应生成NaOH ,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⑥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地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⑦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地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知识点三分散系、胶体 1.分散系

(1)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得到地体系.(2)分类:

分类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分类标准在数轴上填写分散系名称.

2.胶体

(1)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____________之间地分散系. (2)分类:按分散剂划分????

?

①:如AgI 胶体②:如烟水晶

③:如烟、雾、云

(3)胶体地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用一束光通过盛有Fe(OH)3胶体地烧杯时,在与光束垂直地方向上进行观察,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现象称作____________,这是由于胶体微粒对可见光地________而形成地.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________和________.②电泳:在________地作用下,胶体微粒作________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电泳现象说明________带电荷.③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地现象称为聚沉,胶体聚沉地条件有:a.__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思考】

4.胶体带电吗?为什么胶体是均一、稳定地?

(4)Fe(OH)3胶体地制备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_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______,停止加热,即制得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化学中地分类思想

化学物质种类繁多,化学变化更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许多人因此而感到化学难学,丧失了学习兴趣,所以学不好化学.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掌握化学规律,没建立良好地学科思想,因此也就感到难学,只要方法得当,定能事半功倍.

1.物质地交叉分类

由于物质分类可以有不同地标准,也就是说对某一物质而言就可以在不同地分类标准下“扮演不同地角色”,如对于下列几种盐:Na2SO4、Na2CO3、NaCl、K2SO4、K2CO3、KCl,你认为可怎样进行分类?

2.物质变化地分类

物质地变化可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两种变化地区别

物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变化.如:酒精挥发(形状、状态改变).

化学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变化.如:铁生锈、光合作用等.化学变化中常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固体或沉淀.

(2)两种变化地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地联系:化学变化中________有物理变化,而物理变化中__________有化学变化.

3.化学反应地分类

化学反应?????

??

按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数目多少分为{

按反应中分为????

? 离子反应

非离子反应按反应中分为

?

????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按反应进行地程度和方向分为

{

按反应地能量变化分为

{

学以致用

根据所学知识,从物质分类地角度,探讨总结如下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地关系是怎样地?试用集合地方式表示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地关系.

典例导悟

1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A.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B.氢化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

D.能电离出H+地物质一定是酸

听课记录:

二、胶体、溶液、浊液三种常见分散系地比较

1.将含1molFeCl3饱和液滴入沸水中,使其完全水解,所得胶体微粒地物质地量是1mol吗?

2

典例导悟2“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100nm

地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地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地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③④⑥

听课记录:

变式演练1(2011·淄博模拟)Fe(OH)3胶体和MgCl2溶液共同具备地性质是()

A.加热时二者均能稳定存在

B.两者均有丁达尔效应

C.加入盐酸先产生沉淀,后溶解

D.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

变式演练2(2011·陕西渭南临渭高三一调)下列关于胶体地说法不正确地是()

A.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

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地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地大小

C.胶体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D.往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2mLFeCl3饱和溶液,可以制得Fe(OH)3胶体

题组一物质地分类与转化

1.(2010·上海,5改编)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酸酐一定是氧化物()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2010·北京理综,7)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地类别不对应地是()

A.H2SO4、NaOH——腐蚀品

B.CH4、C2H4——易燃液体

C.CaC2、Na——遇湿易燃物品

D.KMnO4、K2Cr2O7——氧化剂

3.(2009·广东,13改编)警察常从案发现场地人体气味来获取有用线索,人体气味地成分中含有以下化合物:①辛酸;②壬酸;③环十二醇;④5,9-十一烷酸内酯;⑤十八烷;⑥己醛;⑦庚醛.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①、②、⑥分子中碳原子数小于10,③、④、⑤分子中碳原子数大于10

B.①、②是无机物,③、⑤、⑦是有机物

C.①是酸性化合物,②不是酸性化合物

D.②、③、④含氧元素,⑤、⑥、⑦不含氧元素

4.(2008·广东理基,34)根据陈述地知识,类推得出地结论正确地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地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地氧化物是Na2O B.乙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丙烯也可以使其褪色

C.CO2与Si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地物理性质也相似

D.金刚石地硬度大,则C60地硬度也大

5.(2008·广东,7)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不锈钢和目前流通地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豆浆和雾都是胶体.上述说法正确地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⑤⑥

C.③⑤⑥⑦D.①③④⑦

题组二胶体

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

(2010·福建理综-8C)

(2)AgI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2010·重庆理综-8B)

(3)江河入海口三角洲地形成通常与胶体地性质有关()

(2009·广东-5①)

(4)雾是气溶胶,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2009·广东理基-28C)

(5)溶液是电中性地,胶体是带电地()

(2009·全国理综Ⅱ-7A)

题组一物质地组成、分类及性质

1.生物学家借助新地显微技术,成功观察到小于200纳米地微粒.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微粒直径最小地是()

A.雾B.蛋白质溶液

C.石灰乳D.KNO3溶液

2.若将NaOH(s)、P2O5(s)、无水CaCl2(s)归为一类.从A~D中选出一种最适宜与这三种物质归为一类地是()

A.浓硫酸B.氯化钠C.碱石灰D.生石灰

3.(2011·临沂模拟)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如下分类:

(1)上图所示地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

(2)以Na、K、H、O、C、S、N中任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地物质,分别填在下表

物质类别酸碱盐氧化物

化学式①HCl

②____

③_____

④Ba(OH)2

⑤Na2CO3

⑥______

⑦CO2

⑧Na2O2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来源地反应原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地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组二物质间地转化

4.(2011·浙江杭州联考)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地是()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地总质量⑤物质地种类

A.①④B.①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2011·海南万宁测试)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明矾净水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

B.由同种元素组成地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风化、石油分馏和碘地升华都是物理变化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一定不变

6.下图是某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地分子状况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不同地原子.对此反应地分类一定不正确地是()

A.化合反应B.氧化还原反应

C.可逆反应D.置换反应

题组三胶体、分散系

7.(2009·全国Ⅱ理综,7)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地叙述,正确地是()

A.溶液是电中性地,胶体是带电地

B.通电时,溶液中地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地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地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地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地光带,前者则没有

8.(2011·合肥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地是()

A.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10-9m

B.区别胶体与溶液地最简单地方法是丁达尔效应

C.往NaOH溶液中滴入FeCl3溶液立即可制得液体

D.清晨地阳光穿过茂密地树木枝叶所产生地美丽景象(美丽地光线)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地反射形成地

9.热水法制备Fe3O4纳米颗粒地反应为:3Fe2++2S2O2-3+O2+x OH-===Fe3O4+S4O2-6+2H2O

下列说法正确地是()

A.将纳米Fe3O4分散在水中没有丁达尔现象

B.将纳米Fe3O4分散在水中Fe3O4不能透过滤纸

C.每生成1molFe3O4反应转移地电子数为4mol

D.,反应物OH-地化学计量数x=2

题组四实验探究

10.(2011·青岛模拟)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地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得到地溶液呈________色.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地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直至溶液呈______色,即可制得Fe(OH)3胶体.

(3)取另一小烧杯也加入20mL蒸馏水,向烧杯中加入1mLFeCl3溶液,振荡均匀后,将此烧杯(编号甲)与盛有Fe(OH)3胶体地烧杯(编号乙)一起放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中地液体,可以看到________烧杯中地液体产生丁达尔效应.这个实验可以用来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取乙烧杯中少量Fe(OH)3胶体置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边滴边振荡,可以看到溶液红褐色逐渐变浅,最终得到黄色地FeCl 3溶液,发生此变化地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也属于________________反应.

(5)已知Al(OH)3胶体能够净水,则Fe(OH)3胶体____(填“能”或“不能”)净水. 学案7物质地组成、性质和分类 【课前准备区】 知识点一

1.(1)分子原子离子 (2)相同核电荷数

(3)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由多种元素组成 (4)①单质②化合物 (5)

2.(1)同种元素形成地不同单质 (2)物理化学

3.(1)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地物质 (2)由几种不同地单质或化合物组成地物质 知识点二

1.(2)标准标准

2.交叉分类树状分类

3.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Na 2O 2H 2O 2一元酸二元酸三元酸无氧酸含氧酸强酸弱酸挥发性酸难挥发性酸可溶性碱难溶性碱强碱弱碱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知识点三

1.(1)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 (2)按分散质粒子直径地大小分类

2.(1)1~100nm (2)①液溶胶②固溶胶③气溶胶 (3)①一条光亮地“通路”丁达尔效应散射胶体溶液②电场定向胶体微粒③加电解质加热或搅拌加带相反电荷地胶粒地胶体(4)FeCl 3饱和溶液红褐色FeCl 3+3H 2O(沸水)=====△

Fe(OH)3(胶体)+3HCl 问题思考

1.①正确;②错误,在化学变化中原子地核外电子发生变化;③正确;④正确;⑤错误,金刚石、石墨二者是同素异形体;⑥错误,如Fe 是由原子构成地,化学性质由铁原子

保持;⑦错误,如N2和CO.

2.不一定,如金刚石和石墨混合物,二者均由C元素构成.冰水混合物一定不是混合物.

3.①错误,如NO、CO是不成盐氧化物.②正确,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③错误,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④正确.⑤错误,Na2O2与H2O反应除生成NaOH外,还生成O2,不符合定义.⑥错误,如B:Al3++4OH-===AlO-2+2H2O

l2O3.⑦错误,如B:Al3++4OH-===AlO-2+2H2O

l2O3.

4.不带电.同种胶粒带相同地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不易聚集.

【课堂活动区】

一、1.按阳离子分为两类:钠盐和钾盐.

按阴离子分为三类:硫酸盐、碳酸盐、氯化物.

按酸根是否含氧可分为两类;无氧酸盐、含氧酸盐.

2.(1)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2)一定不一定

3.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有无离子参与有无电子转移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学以致用

(1)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有单质生成地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无单质生成地通常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4)有单质参加地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无单质参加地通常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地集合关系:

二、1.不是,小于1mol.

2.

典例导悟

1.C[铵盐中不含金属元素,A项错误;NaH、KH等金属氢化物属于离子化合物,B项错误;碱中一定含有氢、氧元素,C项正确;能电离出H+地物质也可能是酸式盐如NaHSO4、NaHSO3等,D项错误.]

2.B[由于是均匀地分散在蒸馏水中,且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 nm范围内,故该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胶体地特征.]

变式演练

1.D2.C

【课后练习区】

高考集训

1.(1)×(2)√

解析有机酸酐,如乙酸酐(CH3CO)2O不是氧化物,(1)不正确.

2.B [B项中地物质均为易燃气体.]

3.A [7种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错误;②也是酸性化合物,C错误;醛基中含氧元素,D项错误.]

4.B [A中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B中乙烯、丙烯同为烯烃地同系物,化学性质相似,B正确;C中CO2为气体,SiO2为固体,且CO2为分子晶体,SiO2为原子晶体,物理性质不同;D中金刚石为原子晶体,C60为分子晶体,硬度不同.]

5.D[①正确;②沼气属于可再生资源,水煤气由炽热地煤同水蒸气反应制得,而煤为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水煤气也为不可再生资源,故错误;③冰为固态水,干冰为固态CO2,均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正确;④正确;⑤盐酸和食醋为混合物,不是化合物,错误;⑥纯碱为Na2CO3,是盐,错误;⑦豆浆和雾均属于胶体,正确.综上所述,选D.] 6.(1)×

解析依据分散质微粒直径地大小,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而不是依据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类.

(2)×

解析胶粒带有电荷,在电场中可作定向移动,而不是胶体在电场中自由运动.

(3)√

解析江河水因携带部分泥沙颗粒形成胶体,因海水中含有NaCl等电解质而使胶体发生聚沉,从而在江河入海口处形成沙洲.

(4)√

解析雾属于气溶胶,因此在阳光下可观察到丁达尔效应.

(5)×

解析胶粒带电,而不是胶体带电,胶体是电中性地.

考点集训

1.D2.D

3.(1)树状分类法

(2)②H2SO4(或HNO3)③NaOH(或KOH)

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

(3)2NaOH+CO2(少量)===Na2CO3+H2O

(4)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5)盐酸(或稀HCl)碳酸钙(或CaCO3)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说明是CO2

4.C5.D

6.D[该反应地过程中并没有新地单质生成,故该反应一定不属于置换反应.]

7.D[胶体本身不带电,只是胶粒表面积较大,吸附了溶液中地离子而带了电荷,故A 项错;溶液中地溶质,要看能否电离,若是非电解质,则不导电,在电场中也不会移动,B项错;溶液中溶质粒子运动没有规律,C项错;丁达尔效应可以用来区分溶液和胶体,D项正确.]

8.B[ A项,胶体中胶粒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不一定小于1×10-9m,错误;B项,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无此种现象,正确;C项,NaOH溶液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不能制得胶体,错误;D项,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地散射形成地,错误.]

9.C[纳米微粒直径大小与胶体微粒直径大小均在同一范围中,纳米分散在水中具有胶体地一些性质特征,所以A`B项均不正确;每生成1molFe3O4就有1mol氧气参加反应,只有氧气作氧化剂,故得电子为4mol;根据H原子守恒可知反应物OH-地化学计量数x等于4.]

10.Fe2O3+6HCl===2FeCl3+3H2O黄

(1)FeCl3+3NaOH===3NaCl+Fe(OH)3↓复分解反应

(2)红褐(3)乙胶体和溶液

(4)Fe(OH)3+3HCl===FeCl3+3H2O复分解

(5)能

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案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分类》教学案例与评析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学会对物体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分类。 教具学具: 情境图,玩具,图片,水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师:每个同学家里一定都有许多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东西,请同学们拿出昨天老师让准备的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生拿出自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变形金刚、孙悟空、猪八戒、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师: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 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 生2:摆整齐。 生3:把好玩的放一起,好看的放一起,好吃的放一起。 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师:那么到底怎样摆放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分类 点评:喜欢玩是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教师将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学生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当作学具进行教学,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学好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感知体验分类 1.出示课本第38页的情境图,让学生感知分类。 师: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第一小组代表:我们发现商场里有很多东西,如:书包、练习本、文具盒、水彩笔…… 第二小组代表:我们发现这些东西摆放的非常整齐。 第三小组代表:我们发现是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 师: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补充,让学生体会分类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体会分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点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优势,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思维互补,都能感知什么是分类,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整理自己带来东西,让学生体验分类。 师:每组分6──8名学生,讨论好分工,汇报结果。(教师巡视,组织引导分类。) 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坦克、手枪…… 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变形金刚、孙悟空、哪咤……

《垃圾分类》优秀教案 八(5)班

“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教案 八(5)班 教学目的: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环保意识。 2、通过讨论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引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模拟采访,对垃圾分类加深理解,认识到宣传这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通过了解废物利用的好处,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方法。 2、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1、会垃圾分类的方法和必要性。 2、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1、看校园美景,谈个人感受。 伴随着熟悉的音乐,我们一起走进校园!(校园美丽图片连播,师生共看)。 欣赏校园美景,让学生感受到,在这么美丽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也为下面录象中乱扔垃圾行为形成鲜明对比,激发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设计说明:联系学生实际,用学生熟悉的方式将学生引入新课,增强学习积极性) 2、行为对比,引发思考 师:说的非常好!想不想继续看?(学生看扔垃圾录象) 生:谈此时的感受。(设计说明:学生看完两段扔垃圾录象后,对录象中的两种相反的行为会很敏感,此时让他们谈感受,会说出乱扔垃圾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此时抓住“垃圾”这个词语,引导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还会产出那些垃圾。)

二、说一说,分一分 1、生活中会产生哪些垃圾? 学生在说出有哪些垃圾时,可能会片面的从家庭里来说。这时教师就要做适当的引导:想想在学习中、建筑上等还会产生哪些垃圾。 2、说说对这些垃圾的认识。 3、学生动手分垃圾。 从学生对垃圾认识的回答中,小结出有些垃圾还是有用的,只是被放错的地方的原料。根据这个标准,让学生动手把垃圾分类。 指名1人演示,其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用垃圾道具分类)。 垃圾:废电池、易拉罐、废报纸、瓜果皮、变质食物、玻璃碎片、过期药品、饭、铁剩丝、杀虫剂罐子。 通过讨论学生板演的结果,师生合作完成垃圾种类的划分:可回收垃圾及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小结:我们能够利用的垃圾称为可回收垃圾,把不能利用的垃圾称为不可回收垃圾,在不可回收垃圾中还有一些垃圾是比较特殊的(废电池、过期药品杀虫剂罐子等),我们把它们单独分成一类,称为“有害垃圾”。(设计说明:通过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进一步了解垃圾,做到分类明确。) 三、垃圾的种类(以下内容由录音播放) 1、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减少污染,节省资源。如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千克,节省木材300千克,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 ;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 吨二级货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 ,减少空气污染75% ,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列举出可回收垃圾的一些常识,让学生了解到垃圾回收利用的好处。 2、不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果皮、蔬菜皮、剩饭、变质食物等。 3、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油漆桶、过期药品等。 四、垃圾的处理方法 (一)可回收垃圾的处理 主要处理方法是把可回收垃圾集中起来,送到加工厂再加成新产品。 (二)不可回收垃圾处理 1、填埋法:填埋垃圾的费用是很高昂的,处理1吨垃圾的费用大约200元。

九年级科学上册2.4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新版)浙教版

第4节物质的分类 1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等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2、知道氧化物的分类依据、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并认识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3、学会用观察、实验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5、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新设计 在“物质分类”的教学中。事先,布置学生寻找以前学过的知识,如单质、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等,按照以往学过的知识进行开展教学,对学生而言既是一种知识的回顾,又是一种知识的补充。再结合一些现实物质的分类,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科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一项充满活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学生从中体验到了科学的内在价值,真切地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3学情分析 物质分类是根据事物研究规律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归纳方法。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运用物质的组成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能指认具体物质的类别,从而要求学生对物质的微观世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纯净物的分类可有多种依据,如颜色、状态、溶解性等,但物质的性质、用途与其组成有密切关系,故寻找较为科学的分类依据――以物质的组成进行分类是本节课的核心。从知识掌握程度来看,学生在八年级下册时已经学习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但对纯净物的分类还未了解,而对酸、碱、盐却已经在第一章的学习中认识,本节课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但又是熟悉的,本节课学生在已有的认识基础上对氧化物的分类、化合物的分类进一步的认识,因而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也是一种知识的总结。从学习能力来看,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有一定的分类意识,但对进一步分类的能力还有待于提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有了提升的机会,应而课堂上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发现能力,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4重点难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小学体育与健康《垃圾分类》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垃圾分类》 【教学目标】 1、知道垃圾的分类,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以及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认识垃圾是宝贵的再生资源,初步学会垃圾分类的方法。 3、树立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以实际行动做好垃圾的分类。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正确地分类垃圾,合理地处理垃圾。 2、从自我做起,带动身边的人正确地分类垃圾。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前准备的垃圾分类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创造了许多美好的事物,同时也制造了许多垃圾。 多媒体出示:1、垃圾图片2、关于垃圾的一组数据3、垃圾的生命4、垃圾利用 我们作为聊城市的小公民,让我们行动起来,给垃圾分分类。板书《垃圾分类》 二、新授垃圾分类的知识。 1. 垃圾分类的定义。 垃圾分类,就是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处理。 2. 垃圾分一分。让学生给所给垃圾进行分类。 ①同学们,老师这儿有许多垃圾,你能给它分分类吗?(纸、塑料瓶、易拉罐、水果皮、纸盒、烟蒂等) ②你是根据什么给垃圾分类的? ③讨论:同学们刚才分的对不对?

3. 正确的垃圾分类。(多媒体播放视频)。 ①通过观看短片,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余垃圾。 可回收物:废纸、玻璃、易拉罐、塑料盒、纸杯等。 餐余垃圾:骨头、饭菜剩余物、瓜果皮等。 有害垃圾: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电子产品等 其他垃圾:烟蒂、灰尘、建筑垃圾、污染的食品袋、污染的纸 ②对刚才的分类错误的垃圾进行重新分类。 ③教师总结。 三、垃圾分类知识大比拼。 同学们,相信你们听了大家的介绍,对垃圾的知识已了解不少,下面进行垃圾分类的知识问答竞赛,比一比,看哪个同学记得牢。老师说抢答开始,方能举手示意;老师确认后方可作答。否则视为无效作答,不加分。 1、抢答环节: ①西瓜皮是哪一种垃圾, (厨余垃圾) ②旧衣服属于哪一种垃圾, (可回收物) ③纸巾属于哪一种垃圾,(其他垃圾) ④电池、打印墨盒、废旧灯管属于哪一种垃圾,(有害垃圾)5、易拉罐、罐头盒对属于什么垃圾, (可回收物) 2、判断题: ①生活垃圾分四类,它们是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对) ②报纸、书刊属于其他垃圾(错)。 ③废弃衣服属于可回收物。(对) ④菜叶菜根属于其他垃圾。(错,是厨余垃圾) 5、果皮属于厨余垃圾。(对)

垃圾分类主题班会

垃圾分类,我先行! ——垃圾分类进校园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到合理处理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掌握相关知识,初步学会给垃圾分类,能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重点:通过各种形式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初步学会合理处理垃圾。 活动难点:在实际生活中也能用所学知识,积极爱护环境。 活动准备: 全班44人,分成4队,分别是红队、蓝队、黄队、绿队。四队对应四类垃圾筒,搜集相应垃圾的资料,包括制作相应垃圾桶。 课件上四队得分卡 活动预设: 主持甲:xx的老师! 主持乙: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主持甲:“垃圾分类我先行”环保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甲:地球是我们赖以生活的xx家园,创建一个xx、洁净的环境,保护地球,爱护地球是我们的责任。 主持乙:但是我们却听到了地球妈妈这样的心声:

(地球妈妈的自述:我是地球,本来我是一个如水晶般xx的水蓝色星球。我拥有广阔的xx、郁郁葱葱的树木、清澈见底的河流和一座座巍峨险峻的xx。我身体里富含各种矿产,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球体。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我亲爱的孩子们却带给我满身的伤痛。横流的污水、随处乱丢的垃圾等等造成的生态平衡的破坏,早已把我变成苍老的模样。唉,我该怎么办啊?) 一、认识垃圾及产生的来源 主持甲:亲爱的同学们,面对地球妈妈的哭诉,那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主持乙:我想,我们就从认识垃圾,学会垃圾分类开始吧。 主持甲:同学们,你知道常见的垃圾有哪些吗? 现在每个小组中有10xx卡片,请写好生活中常见的垃圾。 每个小组写好,举牌交流。 主持人一组一组请代表交流。 评价:感谢你们小组的交流。感谢你们小组的搜集。 主持乙:感谢各个小组的搜集。是的,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垃圾。 二、认识垃圾分类 1.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主持甲:同学们,既然产生垃圾不可避免,那就让我们学着做垃圾的小主人。有位环保专家说得好,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只要我们合理处理垃圾,其实垃圾也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播放视频) 主持人乙:我们刚才xx了很多生活垃圾,那我们知道怎么进行垃圾分类吗?请同学们观看垃圾分类的视频。(播放视频) 主持人甲:我们生活中的垃圾分为四类。 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有害垃圾(ppt出示)

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教案8新人教版必修

第二章第一课时“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案 【教学目标】 1.体验进行分类的目的及意义。 2.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 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讲授 【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引入】 若要到“万福”商场买一部复读机,你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它? 【思考与交流】 请根据以往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知识,列举一些应用分类法的例子。【师生交流】 分类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普遍的,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和学会使用,以提高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学生活动】 组织学生对八支笔进行分类活动 分类并没有唯一性,它会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而不同。 【点评】当分类的标准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类的事物的了解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所以分类的方法是一种非常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分类法的应用也是非常普遍的。 【过渡】 其实分类方法不但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碰到,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也普遍存在,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学生活动】案例1、连线: 【师生交流】 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对于Na2CO3如果从阳离子来看,可以与Na2SO4一起分为硫酸盐。若从阴离子的角度来看可以与K2CO3一起分为碳酸盐。因此可以说, 【点评】 一种分类方法所依据的标准有一定局限,所能提供的信息少,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来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1、交叉分类法 【学生活动】 案例2、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1)硫在氧气里燃烧 (2)红磷在氧气里燃烧 (3)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4)铝箔在氧气里燃烧

(5)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案例3、见课本P21,图2-32、树状分类法 【点评】:树状分类法可以让我们把同类事物进行再分 【实践活动】 按照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纯净物进行分类,仿照P21图2-3作出树状分类图,然后选择下列合适的物质填在物质类别上。 O2, Cu,H2SO4, Ba(OH)2,KNO3, CO2,空气,含镁60%的MgO 【小结】 在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大家就要学会对以前和将要学的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的效率。 【练习】 【课后作业】 1、通过查找资料或与同学合作,为石油加工后的产物或用途制作一张树状分类图或交叉分类图。 2、某学校要举行田径运动会,有高一、高二、高三3个年级的男生、女生参加,请你画出以高一男子组、高一女子组……的方法分组的树状分类图。 3、填表: 【课后阅读材料】“白马非马”的故事 【原文】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食客。一天,他牵一匹白马出关被阻,公孙龙便以白马非马的命题与之辩论,守关的人辩不过他,公孙龙就牵着马出关去了。(或说,他还是不得出关。)公孙龙说,白马为非马者,言白所以名色,言马所以名形也;色非形,形非色也。夫言色则形不当与,言形则色不宜从,今合以为物,非也。如求白马于厩中,无有,而有骊色之马,然不可以应有白马也。不可以应有白马,则所求之马亡矣;亡则白马竟非马。 【大致意思】公孙龙是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食客。据说,公孙龙有一次骑马过关,把关的人对他说:“法令规定马不许过。”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不是马,这可是两回事啊。”公孙龙的“白马”有没有过关,我们不得而知。从常人的观点来看,守关的兵士八成认为公孙龙是在诡辩。 【评论】 冯友兰(我国著名新理学家、哲学家)认为《公孙龙子》里的《白马论》对“白马非马”进行了三点论证: 一是强调“马”、“白”、“白马”的内涵不同。“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白”的内涵是一种颜色,“白马”的内涵是一种动物加一种颜色。三者内涵各不相同,所以白马非马。 二是强调“马”、“白马”的外延的不同。“马”的外延包括一切马,不管其颜色的区别;“白马”的外延只包括白马,有颜色区别。外延不同,所以白马非马。三是强调“马”这个共相与“白马”这个共相的不同。马的共相,是一切马的本质属性,它不包涵颜色,仅只是“马作为马”。共性不同,“马作为马”与“白马作为白马”不同。所以白马非马。

一年级《分类》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年级《分类》教学案例及反思 一年级《分类》教学案例及反思 “分类”教学案例及反思 【背景】 本节课是“分类”这一单元教学的第一课时,也就是按单一标准的分类。对学生和我来说,这都是一个全新的内容。我在组织教学中力图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感受单一分类的含义,正确分类。 片断一: 教师准备好了一个货柜,上面插着邋遢大王的画像,货柜里面的物品杂乱无章。 师:小朋友们,我这儿是一个邋遢大王的柜子,你们觉得这么多东西摆得好看吗? (大多数同学都会认为太乱而不好看,个别同学认为好看,估计是家庭环境的原因,此时我暂不表明自己的态度。) 师:我请一个小组的同学(4人)到前面来帮邋遢大王整理一下,哪个小组愿意来? (其他小组在磁性小黑板上整理,磁性图片与实物类似,教师可参与其中适当引导。) 师:为什么要把三角尺、直尺、钢板尺、卷尺、皮尺放在一起? 生A:因为他们都是用来划线的。 生B:因为它们都是尺。

师强调:小朋友们都是把同一类的东西放在一起了,这样摆出来,邋遢大王的柜子变得美观又整洁,我们给它插上一面文明红旗。(小朋友们鼓掌) 师:你家里有没有分类摆放东西的现象? 生A;我家里有一个大衣柜,里面全是衣服。 生B:我爸爸的房间里有一个柜子,里面全是书。 生C:我的房间里有一个小柜子,专门放我的玩具。 …… 教学反思:教材主题内容是文具商店,如果将这一场景直接引入课堂,学生将会被动地接受现有的生活常识而没能参与发现这一常识的过程,无异于肚子还没饿就被教师喂了个饱,这样“吃”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是苍白无力的,学生的思维空间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挑起学生的食欲,也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仅仅是一个固定的载体,而知识是开放的,是活跃的',是无处不在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充满童趣而又生活化的情境。邋遢大王是小朋友们熟悉而又喜爱的卡通人物,他的出现立即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发现问题; 接下来大家齐动手帮忙整理柜子──解决问题;最后插上红旗──分享成功。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要让学生想吃,还要爱吃,更要吃好,我把握住以下两点:注重过程,各环节逻辑而严密,人人都能参与探究;注重情感,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避免正面否定学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在这样一个生动愉悦的教学中,领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2、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3、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和重要内容。 2、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标准去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学习和研究转入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图片若干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引言]“科学是美的,每个科学家都有这种感觉。”(杨振宁语)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奥秘无穷。下面我们一些来看一组图片。 [展示]:教材的几幅图片。 [板书]一、物质的分类 [师]化学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要应用,在你的生活经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请各位同学在纸上写出一些实例,再进行小组交流。 自己完成实例后,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化学物质有:水、氧气、金属、碳、塑料、二氧化碳、汽油、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 [师]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为了获得生活和发展需要的物质,并更好地利用这些物质为人类服务,化学家们需要将众多的物质进行分类研究,需要探索物质转化的条件和转

化时所遵循的规律。如何来分类呢?

[师]给出常见的一些物质,如: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食盐水等。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给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生1]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有:空气和食盐水;纯净物为: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 [生2]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有:铜、、碘、氢气、石墨;化合物有:乙醇、硫酸铵。空气和食盐水是混合物。 [生3]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气态、液态和固态。 气态为:空气、氢气;液态为:乙醇、食盐水;固态为:硫酸铵、铜、碘和石墨 [生4]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易溶、微溶、难溶。 易溶为:乙醇、食盐水、硫酸铵;微溶为:碘;难溶为:空气、氢气、铜、石墨 [师]以上同学提出的分类形式都非常好。有从组成、导电性、状态、溶解能力等依据来分析的,看来,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在不同的角度思维,就会“山穷水尽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说明衡量事物的标准不止一个。 [板书]物质分类标准的不同,分类形式的结果各不相同。 [展示]老师在此也提出一种分类方式与同学们一起共享。 [问题解决]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钙(Ca) 氯气(Cl2) 氯化钙(CaCl2)溶液硫酸(H2SO4) 碳酸钙(CaCO3) 氧化钙(CaO) 氢氧化钙[Ca(OH)

小学数学一年级《分类》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一年级《分类》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学会对物体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分类。 教具学具: 情境图,玩具,图片,水果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师:每个同学家里一定都有许多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东西,请同学们拿出昨天老师让准备的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生拿出自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变形金刚、孙悟空、猪八戒、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师: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 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 生2:摆整齐。 生3:把好玩的放一起,好看的放一起,好吃的放一起。 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师:那么到底怎样摆放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分类 点评:喜欢玩是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教师将

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学生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当作学具进行教学,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学好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感知体验分类 1.出示课本第38页的情境图,让学生感知分类。 师: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第一小组代表:我们发现商场里有很多东西,如:书包、练习本、文具盒、水彩笔…… 第二小组代表:我们发现这些东西摆放的非常整齐。 第三小组代表:我们发现是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 师: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补充,让学生体会分类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体会分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点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优势,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思维互补,都能感知什么是分类,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整理自己带来东西,让学生体验分类。 师:每组分6──8名学生,讨论好分工,汇报结果。(教师巡视,组织引导分类。) 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坦克、手枪…… 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变形金刚、孙悟空、哪咤…… 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教师让各小组展示分类情况后,并说明分类的理由,总结出分类的方法,教师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 师:各小组再整理组内东西。(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垃圾分类

幼儿园大班优秀社会教案《垃圾分类 》 一、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垃圾分类标记,尝试按标记给垃圾进行分类。 2.懂得垃圾分类的方法,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准备 1.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等。 只垃圾分装桶,上贴2种标志。 三、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活动导入 1)教师带领幼儿在随地丢垃圾的地方走走,提问:你们看,地上是什么呀幼:垃圾。 2)教师:小朋友想象一下要是你住的地方到处都是这种垃圾,你觉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 3)引导小朋友尝试发言。幼:应该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 教师:对,我们就应该把这些垃圾宝宝放到垃圾桶里,把它们送回家! 2、认识垃圾分类的标记。 1)教师展示垃圾宝宝的家。 2)尝试让幼儿说说这些图示分别表示什么,教师并进行一定的引导。 教师:你们看,这就是垃圾宝宝的家---垃圾桶,(教案.出自:.教案网.)你们认识它们吗让幼儿说说。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认识了这些标记,接下来我们每人选一个垃圾宝宝,把它送回家。 3、垃圾分类 1)幼儿第一次操作:垃圾分类 2)检查分类情况。 3)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垃圾宝宝是不是找到了自己的家。(教师与幼儿一起看,不对的进行讨论,应该放在哪里。) 4)教师:这个桶里面是纸张,它是纸张宝宝的家;这个是塑料袋,它是塑料宝宝的家;是果皮,它是果皮宝宝的家;里面是金属,它是金属宝宝的家。 5)幼儿第二次操作:垃圾分类教师:现在这些垃圾宝宝都找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看那边还有许多垃圾,我们把它们也送回家吧。(幼儿自由选择垃圾,然后一个一个的对垃圾进行分类,教师一旁指导。) 4、教师小结。 1)教师:垃圾宝宝都已经送回家了。那谁能告诉大家把这些垃圾一个个分开有什么用呢邀请幼儿尝试回答。 2)教师:那让老师告诉你们,其实垃圾分类是很重要的,比如喝过的易拉罐可以制作笔盒;废纸可以再加工变成新的纸,小朋友们可以继续画画、写字;塑料瓶也可以再加工变成新的,再灌水;还有这些果皮就被埋在地底下了。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变得干干净净的,也让我们的清洁工叔叔阿姨们减少了工作量。所以我们小朋友在平时不要乱扔垃圾(尝试让幼儿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子),做一个环保的好孩子!你们能做到吗(能!)那让我们一起从今天做起。

最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物质的分类》教案.doc

讲学稿 课题:拓展性课题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能从组成上识别酸、碱、盐、 氧化物。 【学习重点】能判断常见物质的类别。 【课前准备】 一、回忆(或查找化学资料): 什么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组成上有什么区别? 二、知识清单: 1、填表: 2、化合物主要有和两大类,它们在组成上的区别是 。 3、酸的组成中一定有元素,碱的组成中一定有和元素。酸溶液中一定有。 4、盐一般是由和构成的化合物。 5、氧化物是由和另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或:由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 【学习过程】

热身练习:(抢答) (07贵州)物质的分类标准有多种,标准可以是物质的组成、性质、用途……请根据所学知识,依据物质所具有的某种性质,自拟两种分类标准,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每种分类至少包括2种物质(填化学式)。 氢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红棕色、有毒)、水、碳 (1)分类标准一: 包括物质: (2)分类标准二: 包括物质: 使学生认识到物质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自由地写: 问:迄今为止,我们从化学课本中学习了哪几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它们中有同类的吗(分类方法自选并举例说明)? 如: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等物质的知识。其中和是同类物质,属于。 生答: 空气、汽水… 硫酸、碳酸、盐酸… 氢氧化钠、熟石灰… 碳酸钙、硫酸铜… 使学生体会物质的多样性,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老师的话: 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研究,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我们可以按组成和性质对学过的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热烈地议:

生物的分类教学案例

生物的分类教学案例 搜集人:种少敏 案例名称:现代生物分类的发展 显微镜发明以前 16世纪末: 中国医药学家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一书,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两类。动物药类按虫、鳞、介、禽、兽、人的次序分类叙述;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17世纪末: 英国植物学家伊。雷对人们所知道的植物进行了属和种的描述,编著出版《植物研究的新方法》 18世纪中: 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出版《自然系统》,采用人为分类的方法,将植物和动物分为纲、目、属、种四个分类阶元。 显微镜发明以后 19世纪中: 显微镜发明以后,用显微镜发现一大群单细胞微生物以后产生的。1866年由赫克尔倡议,把生物分成原生生物界和植物界、动物界。所谓原生生物界,包括原核生物如细菌、蓝藻,单细胞真核生物如真菌、原生动物和低等藻类,单细胞群体生物如海绵。 电子显微镜发明和应用以后 20世纪中 1969年由惠特克(R.H.Whittaker)提出,并于1971年和1974年经马古里斯(L.Margulis)两次修订。惠特克把原核生物单独分界,又把真菌从植物界中独立出来。这样,自然界的生物被分成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五界。其中原生生物界的范围和概念已不同于三界说。惠特克的这一分类系统得到多数生物学家的首肯和好评。 问题: 1、显微镜发明以前,科学家们将生物分为。 2、显微镜发明以后,科学家赫可儿将生物分为。 3、电子显微镜发明和应用以后,科学家惠特克将生物分为 。 答案: 1、植物和动物两类 2、原生生物界和植物界、动物界3界 3、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和动物界五界 本案例使用说明: 本案例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生物第十四章第一节生物的分类学习。介绍了生物分类的发展史,有利于学生对现在生物的分类的学习和理解。

垃圾分类教案最新

垃圾分类和回收教案 活动名称: 垃圾分类和回收 活动目标: 1.认识其危害,并能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及有害垃圾。 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录像内容:美丽干净的办公楼。又脏有乱的小区) 2.布置干净的白色玩具区域和脏乱的蓝色玩具区域。 3.事先准备收集一些废旧品材料(各类实物垃圾,如旧报纸、果皮、废纸盒、矿泉水瓶、易拉罐、废电池等。) 4.准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 活动重难点: 重难点:如何引导幼儿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过程: 一、了解垃圾的来源 播放录像(录像内容:美丽干净的办公楼。又脏有乱的小区)提问讨论。 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观看录像,老师提问一下: 1、小朋友都看到什么了?你们喜欢是哪个地方?为什么? 2、说说你知道的垃圾有哪些? 3、如果到处都是垃圾,我们的环境会变成什么样? 4、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呢?垃圾应该怎样处理呢? 二、幼儿参与评选“玩具区域” 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参观玩具区域,好好观察,看看哪个小朋友观察的好? 1.教师带幼儿参观玩具区域,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环境,启发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你喜欢哪个区域?为什么喜欢这个区域? 2.请幼儿思考后,用贴笑脸红苹果的形式评选出“干净区域”。 3.引导幼儿互相讨论:为什么你们不选蓝色玩具区域?如果你住在那里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4.教师小结:蓝色区域满地垃圾,又脏又臭,大家都不喜欢。而白色区域整洁有序,受人欢迎。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5.教师介绍垃圾箱,让幼儿整理垃圾,放入垃圾箱。教师观察幼儿分类情况,

最新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教案

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教案 导语:垃圾处理的方法还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因此进行垃圾分类收集可以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效益。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垃圾分类主题班会教案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活动目的】: 1.了解垃圾的来源,认识到合理处理垃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掌握相关知识,初步学会给垃圾分类,能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活动准备】:有关垃圾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垃圾 垃圾就是没有用的、准备扔掉的东西 二、垃圾到哪里去了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垃圾处理的通常方法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 三、了解垃圾的危害 出示有关垃圾危害的资料,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垃圾的害处。 小结:垃圾气味难闻,破坏风景;垃圾侵占土地,使人们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小;垃圾中的病毒、病菌会让人生病。 四、分类处理垃圾的优点 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宝贝。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分类处理垃圾的优点: 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占地; 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物质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案例实录

《第二章第一节物质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课堂实录 广州市第八十一中学郭妙娴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知道当分散剂是液体时,根据粒子大小分类可分成溶液、胶体和浊液。 2、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能用丁达尔现象区别溶液与胶体。 3、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和胶体,知道生活中常见的丁达尔现象。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科学探究的实验操作,加强学生将文字转为动手实验操作的能力。 2、通过对比溶液、胶体和浊液的性质认识胶体,体验用对比观察、归纳、实验法学习新物 质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丁达尔效应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的科学知识的奇妙。 二、教学过程: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课本p25——分散系及其分类的内容,学习之前我们先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投影)。 【学生】阅读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大家一起来观赏几幅美图,看看美在哪里?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学生】欣赏,并指出这几幅图美在都有光束。 【教师】这光束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才能产生呢?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能够认识到其中的科学常识原理。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本节课第一个学习任务。 【投影】[任务一]了解分散系的概念,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从分类角度了解胶体、溶液、浊液之间的本质区别。 【学生】阅读课本P25—29,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分散系?分散系由哪几部分组成?溶液是一种分散系吗? 2.分散系可以分为哪些类别?它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师生共同总结归纳】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2、分散系的组成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 溶液是一种分散系,NaCl溶液中分散质是 NaCl ,分散剂是水。 3.分散系的分类及其分类依据 (1)按分散质或分散剂的状态分为:9种(P26)

大班社会垃圾分类教案

大班社会活动《垃圾分类》 设计意图: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浪费的日益严重,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抓好幼儿时期的环保教育更是刻不容缓的。本次活动幼儿通过对垃圾分类的操作,了解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是有害垃圾,进一步明确垃圾分类的意义,使其树立初步的环保意识,为环境保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目标: 1.能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能正确分类。 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居住小区及周围环境,和父母一起讨论,收集有关生活中垃圾的相关图片。 2.物质准备:废电池、废纸、塑料瓶、过期药品、玻璃瓶、剩菜剩饭、金属盒、渣土,自制蓝色、绿色、红色、黄色垃圾桶四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一)出示外星人,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来自遥远的星球,是一位外星人呢!(出 示外星人思思)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思思,思思听妈妈说,地球是个美丽的地方,于是她来到了地球旅游。可是结果让思思很失望。因为啊,地球,它不美丽。思思还拍了一些照片来证实自己说的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基本部分 (一)播放PPT图片 1.师: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幼:图片上垃圾很多,很脏,我不喜欢这样的地方。 2.师:如果我们幼儿园也这样,你喜欢吗?为什么? 3.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二)知道不同颜色垃圾桶有不同的用处

1.师:小朋友在公园看到过几种颜色的垃圾桶?老师在公园里看到过4种颜色的垃圾桶,我 们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颜色。 2.师:为什么用4种颜色垃圾桶?不同垃圾桶有不同的用处。用来放不同的垃圾。老师也准 备了4种垃圾桶,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4样垃圾。 3.师:这是什么?”(拿着塑料瓶)“可以放在哪个颜色垃圾桶里?请来说说看。你为什么要 这样放?我请小朋友来帮忙。把这3样垃圾分分类,应该放在哪里。 4.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看看小朋友们放的到底对不对? (三)认识四种环保垃圾桶 1.播放视频。了解四种环保垃圾桶。 2.师:小朋友们,看了视频你知道垃圾可以分为几类啊?(四类)为什么会有不同颜色的垃 圾桶呢?(因为要放不同的垃圾) 3.介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桶的颜色及标志 师:可回收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蓝色)我们这个垃圾桶就是可回收垃圾桶,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这里还有一个图案啊?这是什么形状啊?(三角形,还有三个箭头呢)像这样的三角形,还有三个箭头的就是可回收垃圾桶的标志。 师:你们知道可回收垃圾有哪一些呀?(塑料瓶、废纸、易拉罐)像塑料瓶这样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垃圾就可以丟进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里。刚刚有小朋友把塑料瓶丟进了这个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里,你们说对不对啊?(对的)老师这里还有一些垃圾宝宝,请小朋友看看还有哪些是可回收垃圾,请你把它送回家吧。 4. 介绍厨余垃圾和厨余垃圾桶的颜色及标志 师: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绿色的垃圾桶,有小朋友知道这个垃圾桶喜欢吃什么呀?(他喜欢吃剩菜剩饭。香蕉皮)这个垃圾桶叫什么名字呀?(厨余垃圾桶)。那我们来看看厨余垃圾桶的标志。这个标志上有什么呀?(有吃剩的苹果,鱼骨头)。像小朋友们吃完的瓜壳果皮、吃剩下的饭菜都是厨余垃圾。 5.介绍有害垃圾和有害垃圾桶的标志及颜色 师:那还剩下两个垃圾桶,小朋友们知道有害垃圾要放进哪个垃圾桶呀?(红色的,因为我看到那里有个红叉叉)红色的垃圾桶就是用来装有害垃圾的。有害垃圾有哪些?(废电池、灯管、油漆、药品)我们再来看一下视频,小朋友仔细看有害垃圾桶喜欢吃什么。小朋友把废电池放进了这个垃圾桶里,他做的对不对?(对) 6.介绍其他垃圾桶的颜色及标志

“垃圾分类”主题班会

四(1)班“垃圾分类”主题班会 时间:2011年3月20日 地点:本班教室 参与人员:四(1)班全体师生 活动目标:学习垃圾分类;懂得将垃圾放在指定的地方,爱护身边的环境。 活动准备:有关垃圾的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垃圾 垃圾就是没有用的、准备扔掉的东西 二、垃圾到哪里去了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会扔出许多垃圾,你知道这些垃圾它们到哪里去了吗?垃圾处理的通常方法大多处于传统的堆放填埋方式,占用上万亩土地;并且虫蝇乱飞,污水四溢,臭气熏天,严重地污染环境。人们大量地消耗资源,大规模生产,大量地消费,又大量地生产着垃圾。 三、了解垃圾的危害 出示有关垃圾危害的资料,请大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垃圾的害处。 小结:垃圾气味难闻,破坏风景;垃圾侵占土地,使人们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小;垃圾中的病毒、病菌会让人生病。 四、分类处理垃圾的优点 垃圾,只有在混在一起的时候才是垃圾,一旦分类回收就都是宝贝。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分类处理垃圾的优点: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占地;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3、变废为宝: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生产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五、认识垃圾分类标记,学会垃圾分类 出示新型垃圾箱照片,说说它的外形特点。 如今中国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 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六、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爱护身边的环境,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

物质的分类 (最新教案)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内容分析 本课时选自人教版必修1第2章第一节,属于典型的化学核心观念知识。第一章已经从化学研究手段学习了化学实验验观和定量分析观,这一章旨在从化学学科观念(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离子反应观、氧化还原观)出发,引领学生后面进一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因此,本节内容的主要功能与价值在于:1). 将已有较为零散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和已有知识上升到较为系统的化学思想方法——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 2).元素观、分类观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寻找、认识纷繁多样的化学物质; 3).分类观可以帮助我们高效学习、研究陌生物质的性质; 4).丰富对物质认识的角度,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提供重要视角。 2.课标及学情分析 课程目标: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学生已有知识:1).对物质的初步分类; 2).生活中的分类及其作用(感性认识)。 学生已有能力:1).能利用分类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初步的分析、归纳、表达能力。 学生可能的发展障碍点:1).熟练地根据物质性质及组成对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 2).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的形成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 初步认识较为系统的核心分类; 3. 复习、整理酸类物质的通性。 (二)过程与方法(重难点) 1. 能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多角度分类; 2. 熟悉从类别角度预测、学习物质性质的一般步骤; 3. 初步掌握不同类别物质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讨论活动,认识到分类的关键在于制定标准,制定标准的关键在于分析组成和性质差别; 2.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从分类角度寻找、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过程 三、教学策略 问题及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情境创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