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道德经看中美关系

从道德经看中美关系
从道德经看中美关系

美国像军阀,中国似君子

一些学者认为,世界有三大兵书,它们分别是中国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德国克劳塞维茨所著的《战争论》以及日本宫本武藏所著《五轮书》,曾有位瑞典军事学家提出,中国的《孙子兵法》比西方人的战争理论高出一个档次,它超越了战略层面,而更强调谋略。当人类苦心思索如何在战场上制敌于死地的时候,2000多年前的孙武子,已经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观点。据说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被软禁的时候,偶然获得第一版法语《孙子兵法》,他仔细阅读之后,发出一句感慨:“如果早些看到这本书,就不会有滑铁卢的失败!”

如今,《孙子兵法》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几乎所有国家的军事部门都一定会研究这部著作。在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孙子兵法》更是被当做必修科目,可见其对古老中国智慧的重视程度。只是,《孙子兵法》是中国式文化的产物,从技术层面讲,它是一本军事著作,但从广义的角度看,不了解中国哲学的精神,就无法真正明白《孙子兵法》的实质。

老子在《道德经》中描绘了一种特殊的“事物”,他也不知这为何物,为何状,为何色,为何味,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句话应是,《道德经》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也正是中国式思想的集中体现。“道”是什么?老子不知,生活在地球这个三维空间的人亦不知。道是宇宙的源头,而宇宙则是远远超越三维空间的,因此没有人能够描绘出这“天下母”的真实模样。老子将“道”这个抽象的名词放在那里,既说明了问题,又似乎没有说明问题。这“道”究竟什么模样?百家争鸣、众说纷纭。老子自己也

曾提出“无为”的观点,但以今日眼光反观之,其实老子本人是将宇宙多维空间中的“无”,当成了三维空间的“无”,这是时代生产力造成的局限,但毕竟也是一种对探索宇宙而做出的努力。

《道德经》是中国文化成熟初期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其中对宇宙的抽象思考方式也反过来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性。既然是抽象的,那么凡是符合仁义礼智信的主张和观点,我们全都接受。儒家对入世的倡导、墨家对兼爱的追求、法家对规则的重视……这些在初期自说自话的流派在这种抽象的思维作用下,竟然逐步走向融合。有时看上去对立的两家,却能同时为帝王将相服务。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汉武帝时主张“罢黔百家,独尊儒术”,但汉武帝东征西讨的所作所为,却与儒家的“王道”思想背道而驰,后来的汉宣帝还教育他儿子说,自古就是“王霸杂行”,没有什么“独尊儒术”的道理。可见独尊一家的说法,也只不过是一种政治手段,真正作用于人民心中的,其实早就不分彼此了。只要符合仁义礼智信的基本追求,就无所谓什么样的外衣。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出现儒释道同行的局面,应该说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

既然是抽象思维,在具体操作某件事情时,就格外需要借助具象的理论。这就造成了中国文化包容性强的特点。事实上,所有文化形式一踏上中国的土地,经过一番辩论和相互驳斥,最终都会融为一体。有形的思维体系在无形的思想精神面前,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斗争。这一点在西方世界却截然不同。在他们的文化源头上,总是会首先确定一个特定的形象。希腊的多神宗教看似多元,其实只不过是一种“多样”,除已经承认的神外,他们难以再信仰其他的神,比如当耶稣的形象在罗马现身时,一场杀戮开始了。而被残害的基督教呢?《圣经》开篇创世纪描述说,“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

面上。”从本质上来看,“神”是一切大善的集合,但这种集合却在《圣经》中被反复以具体形象提及,也就成为了一种具象的存在。也就是说,不论你是否向善,只有你信奉了上帝这个具体形象,才能被认作是向善的。这就造成了一种后果,也许对话双方本是两位善人,但因彼此所信奉的形象不同,而互相杀戮。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世纪恩怨不正是这样形成的吗?只有在宗教意识形态被科学冲破,退居二线以后,这种状况才有所好转。但就唯物社会观而言,西方人对“民主形式”的一口咬定,其实也并没有逃脱这种具象思维的本质。

而在中国唐朝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在西方世界里头破血流的基督教,竟然被中国的皇帝李世民主动请了进来。讽刺的是,后来基督教在欧洲站稳脚跟的时候,立即展开了一场消灭“异教徒”的血腥运动,并绵延数百年,史称“中世纪”,但在中国,基督教却表现出它全部的高贵,并与道家融合。有人说这批基督教徒后来消失了,我倒认为,他们并没有消失,而是静静地流淌在中国文化的每一滴血液中。

如此不难看出,西方人眼中的“敌人”,在很多时候,中国人都不认为是敌人。这是中国文化最可贵的精神本质,也是中国能够在领先世界千余年的主要原因。但也不能否认的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极端期,由于历朝历代的辉煌,人们难免会产生一种惯性思维,认为已有的模式本身就是最为科学合理的,而忽略了对这种模式产生的原因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人们只记得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却忽视了老祖宗是怎样创造的。这种心理在明清两代逐步爆发出来,于是,主动接受外来文化的中国人,在这时却变得傲慢自大、固步自封。看上去他们还可以吃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其实,从那一刻起,他们已经丢弃了这财富的核心,衰落实属必然。

“不战而屈人之兵”,在美国人的思想里,就是围堵、遏制,以及后来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提出的“巧实力”(smart power),总体上来看,无非就是将荷枪实弹的部队摆在你家门口,威胁你、恐吓你,究其本质,也不过是一种战略层面的对抗,这种做派只是“还没战”,而非“不战”。当美国人的把戏碰上实力相当的普京,就显得苍白无力了。在克里米亚问题上,普京丝毫没有在意西方世界的威胁,仅用了几天时间,就主导了一场不流血的战争。克里米亚“入俄”后,他们的大使馆官网还颇为蔑视地留言说:“等着你们来制裁。”普京的做法足够聪明,但实际上也是以实力对抗实力,以恐吓反制恐吓,以荷枪实弹对抗荷枪实弹。

有人说中国政府在军事上一直以来都显得绵软无力,但在我看来,绵软无力似乎自有其道理,有时候反倒是最佳选项。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问题是政治上的入侵,却并不是文化上的入侵。从民族认同感上看,克里米亚人反倒对俄罗斯更有归属感,而由于文化的一致性,俄罗斯人对克里米亚本身,也持有同样的认同,加上乌克兰如今政治的乌烟瘴气和经济的崩盘,才使得普京能够兵不血刃,获得阶段性的成功。这种“入侵”,本就概念模糊。但不可否认,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绝对意义上的入侵(武力征服与文化打压),都会为自己带来惨痛的后果。当一个文化体以武力方式侵略另一个文化体,实际上就是在用一种地缘思想去强行要求另一种地缘思想发生改变。在绝对实力的冲击下,弱小的对手可能会被灭族,但倘若被入侵者并未遭到灭顶之灾,仇恨之火就势必会点燃。入侵者先进的理念和科技往往在不经意间流向对手,一个被唤醒的、充满仇恨、团结一致的民族,势必发奋图强,努力进步,直到最终反扑敌人、争取解放。

尴尬的欧洲史总是一次又一次发生这样的状况,多神教的罗马最终被它所压迫的一神教消灭,而古罗马虔敬、质朴、严肃的精神,则又被它历史上的附庸法兰西消灭。从路易十四到拿破仑,他们征战四方的脚步从未停滞,最终却遭到他们入侵过的所有国家共同的围剿。与他们类似的还有一战和二战时的德国,以及如今并不赞同发动世界大战,却极力充当“世界警察”的美国。一个逐步强大的俄罗斯会走向何方?我们并不知道,但我们发现,在这些大国之间,近几十年,唯一不是依靠战争获得话语权的国家是中国。

表面上看,我们的周围,围满了美国人的军事基地。但在这背后,中国的利益却与之紧紧绑定。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美元流入中国,越来越多的人民币流向美国,两者彼此交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正是所谓的中庸之道。中国的智慧要求这里的人民并不追求眼下利益的最大化,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点到为止的利益索取思想,只有你好我好大家好,路子才能顺顺利利,社会才能和谐稳定。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这本身正是一种对自己的尊重。西方人能够将这种尊重摆在脸上,而骨子里的优越感或自卑感总是不经意间八路,而中国的抽象文化,本身就包含了这种尊重不同形态的思想特质。

美国人想要维护的世界格局,无非是通过帮助他国促进其低层次的繁荣,从而确保自己的霸主地位。而中国,在我看来,并不曾想过去独霸世界。走向强大的中国,或许更愿意去维护一个“共大”的世界。在不知不觉中,中国人将自己的利益与各国的利益紧紧绑定,为了确保自己的繁荣,就必须确保中国的繁荣,当然,中国为自身的发展,也会努力维护对方的发展,当中国真正强大的时候,老百姓也绝不会因为自己的强大而小瞧他人,给别人造成不安全和自卑的感觉,

仔细想想,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的指引下,一切文化形式都可以以友好的方式彼此辩论、彼此交融。在西方用所谓“民主模式”的意识形态对抗中国时,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却并没有铺天盖地地与之对抗。在自由和民主面前,没有哪一个国家是没有问题的,也并非在每一片土地上,西方的民主形态都一定适用。反例可以信手拈来,比如索马里、比如阿富汗、比如伊拉克、比如埃及、比如正闹得沸沸扬扬的乌克兰,民主民主,人连生活都出了问题,又谈什么自由呢?

正是在这种抽象思维的引领下,中国人在美国的军事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经济范围。澳大利亚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澳大利亚在军事上由美国主导,经济上却仰赖中国,两者早就紧紧绑定,从某种角度上看,美国大兵,客观上实际也是在保护中国的利益。你可以说这是一种经济入侵,但这种“入侵”,却是自然而然形成的。欧洲破败的经济需要我们的介入,我们进去了,我们维护了对方的繁荣,从此我们成了对方不可缺少的因素。两者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我们努力恢复对方的发展动力,对方也努力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帮助。这是真正的共赢,这是真正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修昔底德陷阱”认为,一个新型大国的崛起,必然挑战传统大国的地位,最终,两者必然会走向战争。这正是西方式的具象思维。西方没有“多元社会”,只有“多样社会”,多元是与一切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融合,西方人无法理解。谁挑战,就打倒谁。这是美国人。谁崛起,就包容谁,这是中国人。如果用古老的语言加以描述的话,前者是“霸道”,后者是“王道”。霸道是野蛮的,王道是文明的。如此看来,美国更像一位地方军阀,或是黑社会的大佬,动辄舞刀弄

棒,而中国则更像一位谦谦君子,一位温和的政治家,坐在虎视眈眈的对手面前谈笑风生。(作者:李禹东,原载:《亚洲新闻周刊》)

《道德经》注音版第三十三章原文及译文

《道德经》注音版第三十三章原文及译文【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注音版】 知(zhī)人(rén)者(zhě)智(zhì),自(zì)知(zhī)者(zhě)明(míng)。 胜(shèng)人(rén)者(zhě)有(yǒu)力(lì),自(zì)胜(shèng)者(zhě)强(qiáng)。 知(zhī)足(zú)者(zhě)富(fù)。强(qiáng)行(xíng)者(zhě)有(yǒu)志(zhì)。 不(bù)失(shī)其(qí)所(suǒ)者(zhě)久(jiǔ)。 死(sǐ)而(ér)不(bù)亡(wáng)者(zhě)寿(shòu)。

【译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聪明。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能够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的弱点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能够知足而淡泊财物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富有。能够自强不息的人才能算是有志气。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不失“道”顺其自然的人才能够长久,而能够真正死而不忙者才算是真正的长寿。 扩展阅读:《道德经》名句

1、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解释】自古以来,凡是得到道的都发生了变化:天得道而明亮,地得道而宁静,神得道而灵验,河谷得道而充盈,万物得道而生长,统治者得道而成为天下的首领。 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出处】《道德经》第四十章。 【解释】天下万物产生于能看得见的“有”,而“有”却产生于看不见的“无”。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3、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简述读道德经心得体会五篇范文 老子《道德经》字数不多,却道出了许多社会人生的智慧,每个人心中对于《道德经》的认识和理解都不同,可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但其自有一以贯之的道。以下是本人整理的读道德经心得体会,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读道德经心得体会范文一 《道德经》潜藏的一个主题是,老子提出的“道”,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道的含义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来理解。事实上,宇宙万物之运行,是存在必须的客观规律,这个客观规律,需要我们有联系的、全面的来认识,来理解。但人类限于时间和空间,能全面系统地认识宇宙万物,看来是虚渺而不可能的。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自己走过的路,要不断总结,不断思考,找出规律,逐步认识世界,理解世界,掌握未来世界的运行规律。所以对待老子的思想,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物欲横流的这天,老子提出的“致虚守静”,“少私寡欲”等处事的哲学是拯救人们心灵的一剂灵药,让我们正确的看待得失,能够净化人的心灵。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应对私欲,务必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能够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到达道德境界。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情绪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习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习,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能够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心态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老子道德经全文 (3)

老子道德经全文 老子: 「道德經」: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 「道德經」: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老子: 「道德经」: 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 虚其心, 实其腹, 弱其志, 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道德经」: 第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老子: 「道德经」: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 「道德经」: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帛系若存,用之不勤。 老子: 「道德经」: 第七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 故能成其私。 老子: 「道德经」: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 「道德经」: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老子: 「道德经」: 第十章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 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涤除玄鉴,能如疵乎。 爱国治民,能无为乎。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老子: 「道德经」: 第十一章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 「道德经」: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早时,寻找一种书味,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句子能带给我这种味道,企盼着…… 一种机缘巧合,我接触了瑜伽,于是又为其寻找理论指导,无意间看到这样一句话:中华几千年的文化瑰宝《道德经》。有一种一睹为快的冲动,于是终于从网上初步接触《道德经》,至今看过四遍,才有一些初步感受。基本介绍: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相传是道教的创始人老子所著,所以《道德经》就被奉为道教最高经典。其实,该经典还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全面地体现了古代中

国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 《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1章到第37章,下篇《德经》从第38章至第81章。《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德” 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所描述的“道”,是从本体论的角度出发,阐明他的宇宙观,也包括人生哲学和修养方法的原理。他认为“道”是无形无象的,但却是宇宙的本源,万物化生都是出于它的运动和变化。“德”的基本内涵,是本体的“道”具体到天地万物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即具体体现。 老子对“道”与“德”的描述,是从立体面的多层次剖析了宇宙、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种种内涵。《道德经》像一个包罗万象永不枯竭的奇妙宝藏,不同的人读道德经理解的道理都是不同的。不仅对不同的人,同样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有不同的收获。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释疏题明道德义》云:“《道

德真经》,包含众义,指归意趣,随有君宗。”也就是说,《老子》一书,思想内容极其广博玄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可以根据相应的时代条件和时代需要,对它作出各种主旨不同的解释。在《老子》注释史上,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老子”,每一个注解者和研究者也有他们各自所理解的“老子”,这是老学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一特点启发我们,研究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老子》注,不仅可能发现作注者对《老子》原意的领会与掌握情况,还可能看出作注者本人的思想,进而考察一定历史时期某些思想流派的内涵及其衍变规律。老学,是中国古代整个思想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

道德经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五章 人之生也友弱①,其死也港畺②。草木之生也友弱,其死也枯槁③。故友弱者,生之徒;港畺者,死之徒。是以兵畺则灭④,木畺则折⑤。友弱⑥处上,港畺⑦处下。 译文 人之所以生也,以其友弱也;其死也,以其港畺也。草木之所以生也,以其友弱也;其死也,以其枯萎槁腐也。所以,友弱(与道之所用的弱为友)者,是生的徒党;港畺(与失道丧德的僵化腐朽为友)者,是死的徒党。所以,军队僵化腐朽了就要覆灭,草木僵化腐朽了就要折了。友弱(与道之所用的弱为友)者,处于兴起过程的上升期;港畺(与失道丧德的僵化腐朽为友)者,处于衰亡过程的衰落期。 注释 ①弱:道之用,道之所用。用:使用,任用;需用之物。 ②畺:僵化,僵死,殭死。僵化:变得僵硬,形容凝滞不动;指思想凝固不变。僵死:比喻失去生命力;僵通“将”,意味着将要死去;僵而死;谓倒地死亡,亦指倒毙僵硬的尸体;死去的某时间段,身体僵硬。 ③枯槁:(草木)干枯,(草木)枯萎,枯萎槁腐,枯槁腐朽。枯萎:干枯萎缩;干枯萎谢。槁腐:枯朽。枯朽:枯槁腐朽,指枯槁腐朽之物。腐朽:木料等含有纤维的物质由于长时期的风吹、雨打或微生物的侵害而破坏;腐烂朽败;比喻思想陈腐、生活堕落或制度败坏。 ④灭:(1)(形声。从水,威(xuè)声。简化字“灭”为会意,从“一”从“火”,“一”表示覆压火上。本义:消灭;灭亡) (2)毁灭,覆灭。 ⑤折:断,亏损。 ⑥友弱:友弱:与道之所用的弱为友。 弱者,道之用,道之所用。用:使用,任用;需用之物。 友:(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友,同志为友。——《说文》(2)互相合作。友,有也,相保有也。——《释名》(3)相好;亲近。(4)结交,与…为友。如:友其人;友结(结交);友直(与正直的人交朋友);友仁(与仁者交朋友)。 ⑦港畺:与失道丧德的僵化腐朽为友。港:(形声。从水,巷声。本义:江河的分流);港湾,码头,港口。港湾,指具有天然或人工掩护条件和必要的建筑物,供船只停泊或临时避风用的水域。入港:(船舶等)进入港市、口岸;男女行欢、交媾;(交谈)投机,意气投合。

道德经学习后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84040 道德经学习后心得体会Experience of learning moral classics

道德经学习后心得体会 “道可道,非常道……”一阵阵读书声回荡在校园里。自从学校开展“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读书活动以来,校园里每天都飘荡着整齐而有节奏的读书声。 当老师第一次捧着《道德经》,告诉我们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我就暗暗地下决心一定要认真地学习它。 可是当老师第一次用清脆的声音带领我们读《道德经》时,我感觉到枯燥无味,一点儿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来。虽然如此,我还是不忘每天读一读,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喜欢上了它。于是每天清晨,伴着鸟儿的歌声,迎着初升的朝阳,我坐在阳台上,一边享受着清鲜的空气,一边开始了晨读。它给我的心灵开启了一道门,引导我如何从小做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不追求名利的人,一个健康向上的人。 读《道德经》后,我渐渐发现,原来做事马虎的我竟安静耐心地思考问题了,原来作业中潦草的字迹变得端正了许多。从诵读经典书籍中,也让我悟出了些做人的道理。比如文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告诉我们,一个人不仅要能战胜别人,更应该有勇气战胜自己。 《道德经》让我受益匪浅。“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

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长久。所以说圣人把自己置于后,反而受到推崇,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保全了自身。这不正是由于圣人不自私吗?所以才能构成就了他自己。 无为是一种心境、一种修养,是辩证的。站在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角度,向社会推广无为,有助于国家的稳定,但如果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片面的无为是无助于人类的进步的,所以对于当代的青年人理解古代老此文来源于文秘写作网的无为论应该以辩证的方法,一分为二的看待,“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对待竞争,我们要敢于去迎接挑战,对待失败和不平等我们要报以一种平常心,用合适的方法去改变或适应,而不去盲目的争鱼死网破。这样有助于保全自己和取得最终的成功,只有厚积才会勃发。同样,“无为”用在当代待人处世上就是要对人宽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物欲则刚。”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

《道德经》心得体会

《道德经》心得体会 ——德州西收费站肖滨开篇之前我认为应该先提一个成语——紫气东来。传说老子当年西游函谷关,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便出关相迎,果见一道骨仙风的老者驾青牛翩跹而来,尹喜见这老者长须如雪,有圣人之象。于是留老子于关内,并请他作一篇文章再行西游。老子不好推辞,便著《道德经》以警后人。 《道德经》只有五千余字,后人分其八十一章。虽然字数不多,却是章章锦绣,字字珠玑。可谓旷世奇书。个中道理自然“玄之又玄”,故而让很多人望“道”兴叹。这也不奇,毕竟此书森罗万象,其中涵盖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辩证方法,包括治国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军事哲学、养生之道的智慧。 中外许多人都曾给《道德经》写过书评,还有人曾为其写书。例如鲁迅,他曾说:“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再比如说日本的鲁川芳郎,他认为此书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给世俗世界压迫下疲惫的人们一种神奇的力量。的确,《道德经》一书告诉我们应该怎样释然的对待事物,怎样体悟万物的阴阳两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一个乐观的人生观、世界观看待天下万物。 我读此书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字——深!可以说,此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足以让我们用一生去诠释!《道德经》一书只有五千余字,而“道”字却出现了八十多次,那么究竟什么是道呢?老

子在第一章曾提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道不可说,这便让我更难以理解此书了,然而,他又在后几章多次为道注解,即使如此,“道”在我脑海里还是很模糊的,毕竟老子是在多方面为道注解的。其中包括宇宙的形成,为人处世,军事治国。老子的这些注解,反而让我对“道”的理解更加不易了。也罢,古今中外,又有多少人能悟道呢?已悟道意的大抵是高僧大儒。而这样就失了老子著书之意。书中多次提到水,第八章开章就是“上善若水”,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这个成语,而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就我个人而言,水是至阴至柔的,而道也就是这样的,善利万物而不争,孕育了我们却不求回报,是故“居善地,心善渊,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天尤”。我们学习的就应该是象水一样的品行道德——无为而无所不为,不争而不所不得。处众人之所恶,而得万物之尊崇。所以那先悟得无为大道的高僧大儒才会被我们所尊崇!于是我便从水中悟得一些道性。 水是至柔之物。千军万马难敌一张巧嘴,刀剑锋芒难劈至柔之水。我们知道水是柔的,柔到了极致!我们可以用刀枪炮弹摧毁一些坚硬的事物,例如建筑物,铜墙铁壁。然而你能用刀剑劈开水么?你能用炮弹把水炸一个窟窿么?我们不能!这些强硬的物质只能在水中隐于无形,是故“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与道是没有形体的,你难以捉摸而又触手可及。身边都是道,因为道是“无”。我们知道宇宙是一个无限的空间!这个无限的

《道德经》第三章

《道德经》第三章 道可道,非恆道①;名可名,非恆名②。无③,名天地④之始;始有⑤,名万物之母。故恆无,欲以观其妙⑥;恆有,欲以观其徼⑦。此两者同出而异名⑧,同谓之玄⑨。玄之又玄,众玅⑩之门?。 译文 道可道,必然是“恆道”、又不是“恆道”;道理法则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阐释,必须效法恒久的大道,近似的相对的有限真理是又不是“完全”、“永恒”的无限真理。名可名,必然是“恆名”、又不是“恆名”;实在法(子法、名法、法律制度、规则)可制定并公布,必须效法恒久的自然法(母法、道法、道纪、大法、大制、始制),实在法(子法)因附自然法(母法),实在法是又不是恒久的自然法。无形的大道,称作世界的本元;大道作为本元,称作万物之母(本源、本原)。所以,知(效法)道,欲以知道观(探索研究发现)其玅(玅道,玅理,至道,道理,原理,道法,法则);知(规范)物,欲以知物观其徼(要,求,取,要求,需要,需求,求取;豪徼;归,终极,归终,归本;沿袭,因袭;理则,逻辑;边界,分界,界限,限度,范围,范畴;实践,实行,履行,行为,德行)。这两者出处相同而各自占有不同的范畴(名分),统一称为玄德。玄德又复玄德,是发现众物规律(事理)的法门。 注释 ①“道可道,非恆道”:道可道,必然是“恆道”、又不是“恆道”;道理法则可以用语言文字表达阐释,必须效法恒久的大道,近似的相对的有限真理是又不是“完全”、“永恒”的无限真理。第一个“道”指:道理法则,道理法度,真理法则,真法,真理。道即真理,道即真法。真理即真法。道理:道之理;法则,法律;事理,事物的规律;规矩;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情理;处理事情的办法、打算;阐扬称说某种教义;道术;法术;法力。法则:规律;制度,法度;准则,规则;榜样,表率;效法;法术。法度,指法令制度;法则,秩序,行为的准则。法度:法律制度;法令制度;规矩,行为的准则;特指度量衡制度;规范,规矩;格式;办法,方法;软件法度。第二个“道”指言、说、谓、阐述、阐明、阐释、表达,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心里说、说法、理论、思想、宗教教义等。第三个“道”指自然、自然法、母法、道纪、道法、大法、大制、始制、法则、真理、道理、原理。道法:道理法度;遵循效法;遵守法制;道教的教义;道教的法术;泛指宗教的学说与法术。真理:符合客观实际的真正道理;指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科学则是由实践检验且无限趋近于真理的方法。自然指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与宇宙、物质、存在、客观实在等范畴同义,包括人类社会;通常分为非生命系统和生命系统。被人类活动改变了的自然界,通常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例】大自然。回归自然。事物按其内部的规律发展变化,不受外界干预。从物理学角度看,道就是场,场就是道。可:能够,可以;大约,近似。非:必须,非得……不可。[方言]∶必须。下决心一定要;坚决要——常与“不”相呼应。如:非说不可;要学好一种语言,非下苦功夫不可。在口语中,“非”后也可以不用“不可”等词,表示一定要…不可。常用于承接上文或反问句中。如:他不来就算了,为什么非叫他来;干这活非得胆子大。同时,非还含有否定词“不”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自从我局开展文化讲堂学习了老子的《道德经》,自己受益匪浅。对《道德经》一书的理解还很肤浅,但是认真学习,能让我受益的地方多之又多,会影响到各个方面,要不断地揣摩,慢慢地体会。 加减乘除上有苍穹世界上不存在绝对、今时好许是明日非。知识是加法悟道是减法凝结沉淀升华。人心所向便是方向,百姓的根本利益就是国家的根本利益。追根溯源培其根而枝繁落叶归根。以身观天下一身一宇宙观点而知面。人世间独善吾身灵魂里循道而富足。只有知错才有机会改正错误所以首先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切记不要不懂装懂不知知病也自知者明。倘若百姓过的幸福富足那么谁还愿意去冒险犯罪?解决民生问题、社会就会自然和谐,有些东西不是靠宣传洗脑就可以的,从根本出发才是关键。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弱者博怜、刚者遭嫌。得理让三分、善恶自有报、因果也。该书不仅是道教的宝典,也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经世之作。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的认识。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老子指出人们不管是形体还是精神,不管是主观努力还是客观实际,都不可能完全一致。这样就必须做到心静,洗清杂念,懂得规律,加深自己的道德修养。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善德。”不管别人是善是恶,都能一视同仁这是一种美好的品德。而要做到“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需要何等的勇气!老子的眼光不仅在于教善人和圣人如何不与不善人同流合污,而是要教善人和圣人如何教化不善之人使人改恶从善,最后达到人人向善修道,天下太平。以前,我与别人交往时,总是以自己的原则判断别

人,然后决定是否与之交往。现在学了《道德经》,明白了自己的错误作法,我开始以新的态度来交朋友。现在,我周围有了更多新朋友。朋友多了,交往多了,心情也好多了。 老子对人生的认识有个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对每个人都有反省的必要。人,都是社会的产物,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和理解,必须经过一段漫长的人生经历。所谓“慈”,就是要有一个博爱之心,爱自己这是第一,一个不爱自己的人无从谈及爱社会、爱他人,反过来讲,过分的爱自己,就是自私。在这里,老子给我们指明了一条通天大道,只是他没用语言说明,爱,不但爱好人,也要爱坏人,世人都爱,这是“慈”的基本内涵。有了一颗无限爱心的人,接下来就是要用反省功夫去认识世界上的种种事物。用一颗纯正无邪的心去感悟世间的万物,从诸事物的表现去发掘其根本的内涵,这就是“俭”的功夫。“不敢为天下先”,并不是不能领先的认识事物,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总得有个先后,在认识上不能人人都在一个起跑线上,那样社会不会有发展,老子的教诲也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认识事物,不能标新立异的只是一味的教条,只有参考了不同的认识论,将众人的思想融会到自己的思维中,才不至于片面和教条。

道德经心得体会800字(精选3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800字(精选3篇) 道德经心得体会800字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整理的道德经心得体会800字,欢迎阅读与收藏。 道德经心得体会1 每个人都有私有欲,面对私欲,必须先自反自省,然后自清自虚,若能做到自知、自胜、知足,那么就可以算是得道。当社会需要用礼智维系的时候,虚伪巧诈也就慢慢的产生了,祸乱也跟着来了,自以为聪明的人,以智取巧,实在是愚昧的根源,因此我们应守质朴的大道,不要虚伪的巧智,取用道的精神,舍弃礼智的浮华。一切需自然而行,道的作用是柔弱谦下,天下万物是从有而产生的,而有却是从无产生而来的,无是道之体,有是道之用,人应无为、无事、无智、无知、无欲、无我、无私才能达到道德最高境界。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精神世界却越来越空虚,人类的道德观念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其中不乏有些人冲破道德的底线,追求权力,物质,金钱,荣誉。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同样可以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为人谦虚、心态平和、淡泊名利、时刻反省,尽职尽责。

人生短暂,笑对人生也是过,心情烦躁也是过,我们何不在工作学习中端正心态呢?谦虚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的修养,并不是象人们所说的谦虚就是虚伪,我觉得谦虚有两层意思,谦是谦卑,是一种处事的修养,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虚就是虚心学习,使之更加完善,做得更好。 当别人夸奖你时,你完全可以说声“谢谢”,因为这是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你完全受得起,但并不是说你就此停滞不前了,还需要虚心求教,找出不足,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心态平和是安心工作之本,只有心境达到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仅如此,平和的心态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使之变得融洽。观看《道德经》后,我觉得接受老子的思想是一种愉悦,是一种洗礼,是一种灵魂的滋养。 现代社会的道德问题似乎已被人们淡忘了。中国以“礼仪之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传统道德自应继承光大。而我们呢?我们应做些什么呢?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无为而治,任何时候做到宽容、向善、谦卑、知足常乐 道德经心得体会2 早时,寻找一种书味,我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句子能带给我这种味道,企盼着?? 一种机缘巧合,我接触了瑜伽,于是又为其寻找理论指导,无意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是中华文化的结晶,蕴涵着深刻凝练的精神内涵,是古今中外学者们分析、阐释。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三十一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注释: 1、夫兵者:一本作“夫佳兵者”。兵者,指兵器。夫,作为发语词。 2、物或恶之:物,指人。意为人所厌恶、憎恶的东西。 3、贵左:古人以左为阳以右为阴。阳生而阴杀。尚左、尚右、居左、居右都是古人的礼仪。 4、恬淡:安静、沉着。 5、悲哀:一本作哀悲。 6、莅之:到达、到场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翻译: 兵器啊,是不祥的东西,人们都厌恶它,所以有“道”的人不使

用它。君子平时居处就以左边为贵而用兵打仗时就以右边为贵。兵器这个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所使用的东西,万不得已而使用它,最好淡然处之,胜利了也不要自鸣得意,如果自以为了不起,那就是喜欢杀人。凡是喜欢杀人的人,就不可能得志于天下。吉庆的事情以左边为上,凶丧的事情以右方为上,偏将军居于左边,上将军居于右边,这就是说要以丧礼仪式来处理用兵打仗的事情。战争中杀人众多,要用哀痛的心情参加,打了胜仗,也要以丧礼的仪式去对待战死的人。 《道德经;第三十一章》解读: 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祸,这是人所共知的。任继愈认为《道德经》“也是反对战争的”。因为在这一章里,老子说“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这里显然没有主战用兵的意思。但是,老子同时又说,对于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这表明老子在咒诅战争的同时,也还是承认了在“不得已”时还是要采用的。在春秋战国时代,战争是普遍的,国与国之间相互攻伐,战争规模日益扩大,动辄数万、数十万的兵力投入战争之中,伤亡极其惨重,而在战争期间受危害最大的,则是普通老百姓。 每逢战争,人们扶老携幼、离乡背井四处逃亡,严重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也造成社会秩序的动荡不安,战争的确是带来灾难的东西。所谓君子迫不得已而使用战争的手段,这是为了除暴救民,舍此别无其它目的,即使如此,用兵者也应当“恬淡为止”,战胜了也不要得意洋洋,自以为是,否则就是喜欢用武杀人。这句话是对那些喜欢穷兵黩武的人们的警告。所以,我们认为《道德经》不是兵书,不是研

2018年论语和道德经心得体会参考详解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论语和道德经心得体会详解 从实际的观察中辨别事理,然后做出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不仅可以使一个国家走上创新之途,而且还能真正收获人生的幸福。以下是风林网络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和道德经心得体会详解,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风林网络。 **年上半年,我在**校区给全校本科生开设了一门公选课《论语》与《道德经》。倒不是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院士启发了我,因为在杨院士要求博士生在答辩前必须背会《论语》与《道德经》两本书这句话说之前的一九九四年,我就力主在大学生中加强传统国学的养成教育。为此,我曾经与当时的西安公路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原理教研室的同仁一起搞了一部电视政论片,题目就叫《归去来兮,中国心!》。在一九九四年的暑假,我们拿着这个片子去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交通学校参加由交通部组织的全国第四届交通部部属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成果交流会,在会上,我们送的片子受到与会专家的好评,并被评为一等奖。 后来发来会议记要,要求在交通部部署所有高校推广交流这个成果。起码从那时起,我就自觉地强化了对大学生的传统国学精粹的教育力度。在新世纪长安大学组建成立后,我们成为教育部直接管辖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我把原来的想法凝练成了一门课,就叫《论语》与《道德经》。这样算起来到今年二零零九年是第八次给学生讲这门课了。但由于国学水深得很,每一次讲授我都不敢马虎。今年上半年授课任务不是很重,于是又充实了原讲稿中的内容。上周这门课算结束了,也引来了学生的高度肯定,现就把建工学院28010809班同学张旭升对我这门课的评价缀与文后,望各位看官点评为盼!(以下全部是张旭升同学的文字) 虽然所学选修课是《论语》与《道德经》,但我还是觉得《论语》对我感受较深。其一是,可能是学生与年龄的问题吧,《道德经》对我来说有些深奥,就从《论语》而言也是不好理解,但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也有一些肤浅的认识;其二是,课程安排《道德经》的时间太短了,这样一门高深的学问,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要理解实非易事,所以我就仅仅谈谈对《论语》的感受。 既然是选修课漫谈,我就先从为什么选这门课开始。为什么要选这门课呢?总是听人说四书五经,但从来没有认真读过,更重要的原因是古文学得不好,句子

理解道德经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三章 或曰:绝①圣弃②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③不足文④矣,故另有所属⑤:见素抱朴⑥,少私寡欲⑦,无尤。 译文 有的人说:杜绝圣明抛弃才智,人民有百倍的利益;杜绝仁爱抛弃义气,人民就会恢复孝慈,重新和睦相处;杜绝技巧抛弃利益,盗贼也就没有了。以上这三者已是不值得文饰了,所以另有所嘱咐:发现规律掌握事物的本质,守道依法遵循规律,减少私欲杜绝主观妄作,没有过失。 注释 ①绝:(1)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本义:把丝弄断。(2)断绝。 ②弃:(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这是古代曾经存在的一种习俗。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③以为:犹已为,已是。以,通"已"。 ④文:文饰。 文饰:读音:wénshì 基本解释 (1)文辞上的修饰 (2)掩饰;文过饰非 范必曲为文饰,称扬赞美。——《南史·孔范传》 文饰之词 详细解释 (1)亦作“文饬”,彩饰。 《礼记·玉藻》:“犬羊之裘,不裼。不文饰也不裼。”《吕氏春秋·先己》“子女不饬”汉高诱注:“不文饬也。”《太平御览》卷二七九引作“饰”。 (2)引申谓打扮。 叶圣陶《倪焕之》十七:“女性总是爱文饰,图表面的堂皇。” (3)文辞修饰。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八节:“散文分质言、文言两体。质言如《周书》《大诰》、《康诰》、《酒诰》等篇,直录周公口语,辞句质朴,大加文饰。” (4)掩饰,遮盖。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教子》:“梁元帝时,有一学士,聪明有才,为父所宠,失於教义……一行之非,揜藏文饰,冀其自改。”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中》:“伪迹昭然,理难文饰。”《明史·杨言传》:“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或圣听。”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文饰这种丑恶的,正是那些山羊式的文人。” ⑤属:古同“嘱”,嘱咐,托付。 ⑥见素抱朴:守道依法遵循规律,掌握事物本质。 素:1)(会意。小篆字形。上是“垂”,下是糸( mì)。糸,丝。织物光润则易于下垂。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 2)素质。(1) 心理学上指人的某些先天的特点。(2) 事物本来的性质。 3)本来的,质朴、不加修饰的。朴:本质。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

关于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关于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关于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习《道德经》心得体会1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传统教育讲座,并阅读了《道德经》这本书,对与老子阐述的思想已有了大概的了解,并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对道的理解和认识 书中的第一章,老子就提出了“道”这个特有的名词,阐述了他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应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围。 二、无为的思想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妄为,不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老子在第二章首次提出无为的思想,并指出“是以圣人处无为只事,

行不言之教”。这里老子指出圣人要能够依照客观规律,处理事情要不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第三章进一步阐述无为,他既不讲人性恶,也不讲人性善,而说人本来是一张白纸,是纯洁质朴的。不要去贵难得之货,不去尚贤,不见可欲,保持人们的本性。 三、以无私来成就“自私” 老子在第七章提出了“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我把这种无私精神理解为“不争而善胜”。遇到事情退让无争,将自己置与度外,反而能保全身。这与第八章讲水的特性又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在第八章,老子用水来比喻人,来教导人。完善的人格要具备水的特性,要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力的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夺名利,这就是老子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思想”。 联系到现实生活,我们在集体工作时不要计较个人的得失,都一心为工作。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团队精神,正是团队成员的无私精神,才能成就我们的事业,我们个人的财富也会增加,这不正是“以其无私成其私”吗? 这与我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我要怎么做?从一开始,我的生活就面临很多选择,在没有考虑清楚的时候,就去胡乱选择,导致事情的发展一步步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地步。如果在一开始,就能静下心来仔细考虑,也许事情就不会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学习了《道德经》,能体会到的道理很多,关键在于如何运用到生活和工作当中去。我们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了解老子的思想,而是

道德经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持①而盈②之,不如其已③。揣而④锐⑤之,不可长保。金玉⑥满堂⑦,莫之能守⑧。富贵⑨而骄⑩,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译文 所得将要满溢,不如适可而止。勉强挣扎维持的急速劲力,不可能长久保持。金玉堆满了殿堂,没有谁能够长久守住。富贵而骄奢淫逸,是自招灾祸。功德圆满了身退让位,是自然的法则。 注释 ①持:(1)(形声。从手,寺声。本义:拿着) (2)同本义。 持,握也。——《说文》 持弓矢审固。——《礼记·射义》 有持盈。——《国语·越语》 (3)引申为掌握;控制。 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察今》 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 又如:主持(负责掌握或处理);持事(管理事务);持权(掌权) (4)保守,保持。 持久者知止足也。——《后汉书·列女传》 犹引绳墨以持曲直。——《荀子·正名》 又如:持势(保持地位、权力);保持(维持原状);持世(维持世道);持衡;持位(保守地位) ②盈:(1)(会意。从皿。《说文》:“满器也。”) (2)同本义。盈,满器也。——《说文》盈莫不有也。——《墨子经》盈,满也。——《广雅》不盈。——《易·坎》。虞注:“溢也。” (3)充满:~满。~溢。充~。沸反~天。 (4)多余:~余。~亏。~利。 ③已:yǐ〈动〉 (1)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2) 同本义。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 (3) 完成,完毕。已,成也。——《广雅》 ④揣而:强给的能,勉强。勉强:能力不够,还尽力做、不是心甘情愿的、使人做他自己不愿意做的事、将就或凑合、不充足等。 揣:(1)强给;给与。如:揣与(强加给;给与);揣巴(胡乱吃)。 (2)挣扎。待伊揣几合,赢些方便。——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又如:挣揣(挣扎)。(3)藏入;塞进。如:往怀里一揣;揣巴(方言。胡乱地往嘴里塞)。 (4)猜想,推测;估量。如:揣料(估量;估计);揣夺(估摸,猜度);揣摹(猜测,估量)。 内符者,揣之主也。——《鬼谷子·摩》简练以为揣摩。——《战国策·秦策》 (5)捶击。如:揣挫(捶击折辱)。 而:(1)(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须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内

《道德经》心得体会

《道德经》心得体会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主张靠事物发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劳而获,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几千年来,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视为保守、落后甚至反动。我现在认为这种看法可能是不识货的体现。道家强调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的基础是认为大自然自身会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发展,顺着自然本有的发展事态、追随自然的节奏是最聪明的做法。乱思、乱想、乱研究、乱动颠倒了本末,把人的参与视为自然发展的主要条件,其实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自然属性,没有人的干预就能自然发展下去,如果人过度干预会破坏事物最合理的自然发展。一个“有知者”在干预自然的过程中,造成的麻烦比产生的利益大得多!人类那点可怜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个人认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学,对投资有强大的指导意义。 道家强调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逻辑和规则后,必须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须少做少为,少思少想,别求知、别发展智力、别发展技巧。严格来讲,道家这个思想对现代科学技术不是一个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是对投资来讲,道家的这些观点是最正确的。投资你想得越多,出错的概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赔钱的风险越大,掌握的知识越多,自以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觉得自己聪明,乱为乱动的可能

性越大。所以,少掌握点知识,能不做尽量不做,投资成绩自动提高。你知道终极的总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质性逻辑和法则就可以,其他的东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个与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观念:“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圣人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说,杰出的人并不直截了当的去追求大事,难事,而是有意识的不做大事,不做难事。他们做什么呢?他们做的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小事。对大事难事的把握和控制,在于从简单容易的方向下手,实现远大的目标,不与高难度的问题正面交锋,主动的避开高难度的问题。从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当的构建一个大的格局,大场面。这样因为没有难度,就没有太大的失败可能性,不断的积累小的成功就能实现成其大的目标。把老子挖出来进入中国股市,会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现在经济,财务经济,金融学说,但他有大智慧,从简单入手,从易处入手,避开难的和大的,从而终成其大。 这个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从不试图跨越七英尺高的栏杆,我所寻找的,只是容我轻易跨越的一尺栏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难度的事,只做杀鸡宰羊的事!问题的难度降低后,错误自然不会发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办法是为其易,为其细,为其小,不为其难,不为其大,不为其烦,逐步积累在时间的作用下能够成其大,成其功。这其实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道德经》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_1

《道德经》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道德经》通篇潜藏的一个主题意识是,反对技巧,反对知识、反对乱为,主张静待事务自身的发展,自然成。道家强调乱用知识、乱用技巧、乱用智力,是很危险的事情。不作为,无知识、无智技在道家眼里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征。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道德经读书心得体会范文一 老子《道德经》,蕴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智慧宝典中汲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 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富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强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能够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 既然我们个体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一样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 静心,静安人生坐标。 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除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透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 "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 净心,净处人生方向。 "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洁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眼花缭乱,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震耳欲聋,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贵重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重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

《道德经》注译析——第三章

《道德经》注译析 《道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 【注】尚:崇尚,重用。 【译】不崇尚重用贤能之士,以使众人不相互攀比争宠;不以稀少的东西为贵重,则可使人不生据为己有之心;不刻意培养人的无端需求,则可使得民心不迷失。因此,圣人治国安邦,应该使得百姓身康体健,而不是促使他们彼此勾心斗角。使民众一直保持顺其自然的状态,则那些心有机巧之人就不敢违背天道。有顺其自然的方法,则没有不可被治理的地方。【析】“不尚贤”句,让我们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与我们一直提倡任人唯贤的观念太冲突了,治理国家怎么能不任用贤才呢?其实任人唯贤的“贤”和不尚贤的“贤”不是一回事。不尚之“贤”乃是引起人争得根源。老子乃至整个道家,也都是主张圣人顺其自然治天下的,此处的圣人就是大贤之人。那他既然主张圣人大贤治天下,为何又说不能“尚”呢?老子说的是“不尚贤”不是不用贤能,而是说不给予贤人什么特殊待遇。这与社会风气与人类需要有关系。什么意思呢?遍观当今,普遍的一个现象就是人的职位越高待遇越好,越能受到别人的尊重。人是有需求的,其实任何生物,乃至万物都是有需求的。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马斯洛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认为,需求是分五个层次的,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

我实现的需求,只要下一层次的需求与满足矛盾得到缓解,自然会产生高一层次的需求,即“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由于职位的越高,越能给人带来高一层次需求的满足,所以这就产生了对于高职位的明争暗斗,从而社会就会变得不和谐。这是不可取的。然而道家又不是“存天理灭人欲”的,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顺其自然合乎大道即可。何为自然?何谓大道?不过中庸而已,不过也非不及。自然是人尽其力物尽其用,有多大锅下多少米而已。圣人治国不尚贤是说,大家都以自己能力为度量去行为,所作的不过是自己本该做的事情而已,所以对于那些能力较大的人也不必给予太多的另眼相待。就是说做事是分内的事,做多少则以自己的能力衡量。好比吃饭,本是分内的事,没有人该因为吃的多而受到尊重或受到更好的待遇。如果对于分内之事给予过多的肯定、表扬或者奖励,那么就会有很多的伪(“人”故意“为”)出现,从而引起了“伪”的争斗。如此就可以理解宫廷的兄弟阋于墙后宫相倾轧的事了,也就理解了洗耳不闻亡国音的洒脱了。物皆是物,人有钻石我有煤球,都是大道造化职务,无有高低贵贱之分,则人心自然安稳,没人会羡煞别人而走向“有为”歧途。很多违法犯罪,是人所不能忍,究其原因,不过是自己的欲望得不到合法途径的满足而已。有欲望本身是不可怕的,本身也不是可耻的,人有自然三欲,食欲、性欲和求生欲,这是自然进化选择的结果,是合乎自然的。可为什么那么多教派和理学认为应该灭人欲呢?这是因为人产生了欲望,如果不能通过合理途径满足,便会走上违背自然大道的道路。这才是不合自然,才是“灭人欲”的原因,而不是欲望本身的错误。比如最为人不齿的性欲,是一个高等生命体发展到一定成熟程度,为保证种族的延续而产生的生殖本能,这没有任何的可耻,这也是合乎自然的,恰恰是没有性欲倒是不合乎自然大道的,所以逐渐发展灭绝了,留下的就都有了性欲。既然不可耻,为什么现在一旦提起性欲,很多人都觉得很龌龊,都不敢面对这个自然呢?原因就是当这种自然选择的欲望得不到自然地满足的时候,就会走向一种违背自然地道路,从而给其他生灵造成不合自然地影响,这才是我们不齿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