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教案学案练习

九年级上册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教案学案练习
九年级上册数学相似三角形知识点教案学案练习

9专题《相似三角形》

数学核心

复习:①如图:四边形A 1B 1C 1D 1∽四边形A 2B 2C 2D 2,相似比为k.。 ⑴四边形A 1B 1C 1D 1与四边形A 2B 2C 2D 2的周长比是多少?

⑵连接相应的对角线A 1C 1,A 2C 2,所得的△A 1B 1C 1与△A 2B 2C 2相似吗?△A 1C 1D 1与△A 2C 2D 2

呢?如果相似,它们的相似各是多少?为什么?

⑶设△A 1B 1C 1,△A 1C 1D 1,△A 2B 2C 2,△A 2C 2D 2的面积分别是S △A1B1C1 ,S △A1C1D1, S △A2B2C2 , S △A2C2D2那么S △A1B1C1∶S △A2B2C2和S △A1C1D1∶S △A2C2D2各是多少? ⑷四边形A 1B 1C 1D 1与四边形A 2B 2C 2D 2的面积比是多少? ⑸如果把四边形换成五边形,那么结论又如何呢?

总结:相似多边形的周长比等于__________;面积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ABC ∽△A ′ B ′C ′,对应中线AD =6cm ,A ′ D ′ =10cm ,若BC =4.2cm ,则B ′ C ′=______ 。

已知△ABC ∽△A ′B ′C ′,如果AD 和A ′D ′分别是它们的对应角平分线, AD =8cm ,A ′D ′=3cm ,则△ABC 与△A ′B ′C ′对应高的比为

本次学习

数学知识点:相似三角形

数学思想:类比思想

数学方法:对比法、归纳法

数学学习,学习的不仅仅 学习大多数人认为的+-×÷ 整数、小数、分数、负数, 条形图、折线图、统计整理数据 等各种数学知识点 还要学习数学思想,数学方法

相似三角形的核心定义: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相等,对应边对应成比例。 类比全等AAS ,ASA 探究,两个三角形如果有两个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个三角形如果有两个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例、已知:ΔAC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0 延长BA 至E ,延长AB 至F ,∠ECF=1350 求证:ΔEAC ∽Δ

CBF

练、已知:如图,ΔABC 中,AD=DB,∠1=∠2.求证:ΔABC ∽ΔEAD.

如图,在ABC ?中,C ABC ∠=∠2,BD 平分ABC ∠,试说明:AB·BC = AC·CD

类比全等SAS,HL 探究,两个三角形如果有一个角对应相等,

且夹这个角的两个边对应

A ’

B ’

C ’

成比例,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练、四边形ABCD 中,AC 为AB 、AD 的比例中项,且AC 平分∠DAB 求证:△ADC ∽△ACB

证明: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AE:C ’ E ’=AB:C ’ D ’时,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如图,某同学身高1.65米,由路灯下向前步行4.5米,发现自己的影子长有2米,此路灯高有几米?

类比全等SSS 探究,两个三角形如果有三个边对应成比例,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练、如图,已知AB AC BC AD

AE DE

=

=,试说明:△ABC ∽△

ADE D

A

B

C

E

12

A ’

B ’

C ’

C ’

E ’

D ’ A ’

B ’

C ’

A

E

巩固操练

相似三角形中对应线段之比等于_______;周长比等于________;面积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

1.若68A ∠=?,40B ∠=?,68A '∠=?,当68C '∠=?_____________,

ABC ?∽A B C '''?.

2.如图,在矩形ABCD 中,AE ⊥BD ,CF ⊥BD .图中与△ABC 相似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____个,它们是__________.

3.如图,Rt ABC ?中,90ACB ∠=?,CD ⊥AB 于D ,图中有__________对相似三角形,若BD=4,AD=9,则CD=___________.

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D ∠=?,对角线AC 平分BAD ∠,AC ⊥BC ,若AD=4,DC=3,则AB=________.

5.下左图,PQR ?为等边三角形,120APB ∠=?,(1)图中相似三角形有___________,(2)若AQ=4,BR=9,则QR=___________.

6.上中图,Rt ABC ?中,90C ∠=?,正方形DEFG 的顶点D 、E 在AB 上,F 、G 分别在BC 、AC 上,若AD=4,BE=2,则DE=_________.

7.上右图,在矩形ABCD 中,E 、F 分别是CD 、BC 上的点,若90AEF ∠=?,则一定有( )

A .ADE ?∽AEF ?

B .ECF ?∽AB

C ? C .

ADE ?∽ECF ? D .AEF ?∽ABF ? 自主操练

1、如图,锐角ABC

?的高CD和BE相交于点O,图中

与ODB

?相似的三角形有()

A 4个

B 3个

C 2个

D 1个

2、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且ΔPCD是等边三角形.

(1)当AC,CD,DB满足怎样的关系时,ΔACP∽ΔPDB;

(2)当ΔPDB∽ΔACP时,试求∠APB的度数.

3、如图,4

DE

∠BC

=

AB

D

B,

1=

3

5

=

=

=

(1)ABC

?∽ADE

?吗?说明理由。(2)求AD的长。

4、已知:如图,CE是RtΔABC的斜边AB上的高,BG⊥AP.

求证:CE2=ED·EP.

5、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E⊥BC于E,AF⊥CD于F.

(1)ΔABE与ΔADF相似吗?说明理由.

(2)ΔAEF与ΔABC相似吗?说说你的理由.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一元二次方程 1. 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应用一元二次方程概念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a≠0)及有关概念. 3.会进行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试解;理解方程解的概念.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其一般形式;一元二次方程解的探索. 难点:由实际问题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准确认识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和系数以及一次项和系数及常数项.

一、自学指导.(10分钟) 问题1: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 cm,在它的四角各切去一个同样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面积为3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分析: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长为__(100-2x)cm__,宽为__(50-2x)cm__.列方程__(100-2x)·(50-2x)=3600__,化简整理,得__x2-75x+350=0__.①问题2: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要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比赛组织者应邀请多少个队参赛? 分析:全部比赛的场数为 设应邀请x个队参赛,个队各赛1场,所以全部比赛共

x (x -1)2__场.列方程__x (x -1) 2 =28__,化简整理,得__x 2-x -56=0__.② 探究: (1)方程①②中未知数的个数各是多少?__1个__. (2)它们最高次数分别是几次?__2次__. 归纳:方程①②的共同特点是:这些方程的两边都是__整式__,只含有__一个__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的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__整式__ ,只含有__一__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__2__(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能化成如下形式: ax 2+bx +c =0(a ≠0). 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__ax 2__是二次项,__a__是二次项系数,__bx__是一次项,__b__是一次项系数,__c__是常数项. 点拨精讲: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都要包含它前面的符号.二次项系数a ≠0是一个重要条件,不能漏掉. 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6分钟) 1.判断下列方程,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 (1)x 3-2x 2+5=0; (2)x 2=1; (3)5x 2-2x -14=x 2-2x +35; (4)2(x +1)2=3(x +1); (5)x 2-2x =x 2+1; (6)ax 2+bx +c =0. 解:(2)(3)(4). 点拨精讲:有些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尽管分母中含有字母,但只要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这样的方程仍然是整式方程. 2.将方程3x(x -1)=5(x +2)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解:去括号,得3x 2-3x =5x +1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3x 2-8x -10=0.其中二次项系数是3,一次项系数是-8,常数项是-10.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之相似模型(一)学案

相似模型(一)(讲义) ??课前预习 1. 请证明以下结论: ①如图1,在△ABC中,DE∥BC,求证:△ADE∽△ABC. ②如图2,在△ABC中,∠B=∠AED,求证:△AED∽△ABC. ③如图3,在△ABC中,∠B=∠ACD,求证:△ACD∽△ABC. ④如图4,直线AB,CD相交于点O,连接AC,BD,且 AC∥BD,求证:△AOC∽△BOD. ⑤如图5,直线AB,CD相交于点O,连接AC,BD,∠B=∠C,求证:△AOC∽△DOB. ⑥如图6,在Rt△ABC中,∠BAC=90°,AD⊥BC于点D,求证:△ADB∽△CDA,△ ADB∽△CAB.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知识点睛 1. 六种相似基本模型:

DE∥BC∠B=∠AED∠B=∠ACD A型 A C∥BD∠B=∠C AD是Rt△ABC斜边上的高 X型母子型 2. 相似、角相等、比例线段间的关系: 相似往往与_______________等信息组合搭配起来使用.多个相似之间一般会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来转移条件.一般碰到不熟悉的线段间关系(线段乘积等)时,常需要还原成____________来观察和分析. 3. 平行特征——作平行,得相似(构造X型、A型)

? 精讲精练 1. 如图,在△ABC中,点D是边AB上的一点,∠ADC=∠ACB,AD=2,BD=6,则边AC 的长为() A.2 B.4 C.6 D.8 2. 如图,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C D=4,AD=8,则AC=________, BD=_________,BC=________. 3. 如图,在△ABC中,EF∥DC,∠AFE=∠B,AE=6,ED=3,AF=8,则AC=_________, _________.

最新浙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3》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4.3 相似三角形 教学目标: 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会表示两个三角形相似. 2.能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 3.理解“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 重点和难点: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在具体的图形中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并写出比例式,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知识要点: 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3、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或相似系数) 重要方法: 1、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殊情况,它的相似比是1. 2、相似三角形中,利用对应角寻找对应边;反过来利用对应边寻找对应角. 3、书写相似三角形时,需要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①国旗上的☆,②同一底片不同尺寸的照片.以上图形之间可以通过怎样的图形变换得到? 2.经过相似变换后得到的像与原像称为相似图形.那么将一个三角形作相似变换后所得的像与原像称为相似三角形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1.合作学习 如图1,在方格纸内先任意画一个△ABC,然后画出△ABC 经某一相似变换(如放大或缩小若干倍)后得到像△A ′B ′C ′(点A ′、B ′、C ′分别对应点A 、B 、C ). 问题讨论1:△A ′B ′C ′与△ABC 对应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问题讨论2:△A ′B ′C ′与△ABC 对应边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相互比较得到结论: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由合作学习定义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1)相似三角形:一般地,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A B C A ′ B ′C ′

141.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4.6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导学案

4.6 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 学习目标: 1.掌握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法; 2.通过设计测量旗杆高度的方案,学会由实物图形抽象成几何的方法,体会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的转化思想; 3.培养勇于探索、勇于发现、敢于尝试的科学精神。 重点:会利用相似三角形定义和判定定理计算物体实际高度。 难点 :构造相似三角形的模型 【预习案】 1.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_________,对应边_________;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②________________且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探究案】 知识点1: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来测量旗杆的高度 操作方法:一名学生在直立于旗杆影子的顶端处测出该同学的_________和此时旗杆的_______. 点拨:把太阳的光线看成是平行的. ∵太阳的光线是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AEB =∠CBD , ∵人与旗杆是________于地面的,∴∠ABE =∠CDB=_____°, ∴△_______∽△_______ ∴BD BE CD AB = 即CD=BE BD AB ? 因此,只要测量出人的影长BE ,旗杆的影长DB ,再知道人的身高AB ,就可以求出旗杆CD 的高度了. 知识点2:利用标杆测量旗杆的高度 操作方法:选一名学生为观测者,在他和旗杆之间的地面上直立一根高度已知的标杆,观测者前后调整自己的位置,使旗杆顶部、标杆顶部与眼睛恰好在____________时,分别测出他的脚与旗杆底部,以及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数学教案

相似三角形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教学重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教学过程: 一 知识要点: 1、相似形、成比例线段、黄金分割 相似形:形状相同、大小不一定相同的图形。特例:全等形。 相似形的识别: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 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 、b 、c 、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相等,即d c b a (或a :b= c : d ),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黄金分割:将一条线段分割成大小两条线段,若小段与大段的长度之比等于大段与全长之比,则可得出这一比值等于0·618…。这种分割称为黄金分割,点P 叫做线段AB 的黄金分割点,较长线段叫做较短线段与全线段的比例中项。 例1:(1)放大镜下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似吗? (2)哈哈镜中的形象与你本人相似吗? (3)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相似形的例子吗/ 例2:判断下列各组长度的线段是否成比例: (1)2厘米,3厘米,4厘米,1厘米 (2)1·5厘米,2·5厘米,4·5厘米,6·5厘米 (3)1·1厘米,2·2厘米,3·3厘米,4·4厘米 (4)1厘米, 2厘米,2厘米,4厘米。 例3:某人下身长90厘米,上身长70厘米,要使整个人看上去成黄金分割,需穿多高的高跟鞋? 例4:等腰三角形都相似吗? 矩形都相似吗? 正方形都相似吗? 2、相似形三角形的判断: a 两角对应相等 b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c 三边对应成比例 3、相似形三角形的性质: a 对应角相等 b 对应边成比例 c 对应线段之比等于相似比 d 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e 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4、相似形三角形的应用: 计算那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高度或宽度以及等份线段 例题 1 ABCD 中,G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AG 交BD 于点E ,交DC 于点F ,试找出图中所有的相似三角形 2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上有6个斜三角形:a:ABC ; b: BCD c: BDE d: BFG e: FGH f: EFK ,试找出与三角形a 相似的三角形 3、在 中,AB=8厘米,BC=16厘米,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点B 以2厘米每秒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B 开始沿BC 向点C 以4厘米每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 、Q 分别从A 、B PBQ ABC 相似? B C G

相似三角形全章学案

27.1 图形的相似(第1课时)总 1 课时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事物的图形的观察、思考与分析,认识理解相似的图形。 二、重点难点:认识图形的相似、形成图形相似的概念。 三、学情分析: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着图形相似的现象,探究相似图形一些重要性质的过程,使学生更好的认识、描述形状相同的物体,体会相似图形在刻画现实世界中重要作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四、自主探究 问题一: 1、相似图形的定义? 2、请举例说明我们生活中相似图形的实例。 问题二: 1、两个相似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2、思考 (1)放大镜下的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似吗? (2)人站在平面镜前看到的镜像及哈哈镜里看到的镜像,它们相似吗?为什么? 问题三:全等形与相似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尝试应用 1、下图中的哪组图形是相似图形() 2、观察图27-1-6中图形(a)—(g),其中哪些是与图形(1)、(2)、(3)相似的。

3、如图,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上,有一△ABC 。现要求再画一△A’B’C’,使这两个三角形相似(非全等)。 六、补偿提高 1、(教材P37练习第2题变式题)观察下列各个图形,找出其中相似的图形。 2、如图所示,左侧上海名牌大众汽车的标志图案,与右侧A 、B 、C 、D 四个图形中相似的是( ) 3、下列是相似图形的有( ) A. 两个三角形 B. 两个正方形 C. 两个直角三角形 D. 两个矩形 4、如图,作出与方格纸中的图形相似的图形,使点A 与A ′对应,且所画的图形是原图形的2倍。 七、小结与作业 八、教学后记: 九、学生出勤: C B A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图形的相似23.3相似三角形23.3.1相似三角形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23.3 相似三角形 23.3.1 相似三角形 1.知道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2.能够熟练地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3.会根据概念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能说出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由相似比求出未知的边长. 4.掌握利用“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来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 重点 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法,并能根据定义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难点 熟练找出对应元素,在此基础上根据定义求线段长或角的度数. 一、情境引入 复习:什么是相似图形?识别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的标准是什么? 二、探究新知 教师展示多媒体,从复习引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1.相似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由复习中引入,如果两个多边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都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相似. 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由此可以说什么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成比例,三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如在△ABC 与△A′B′C′中,∠A =A′,∠B =B′,∠C =C′,AB A′B′=BC B′C′=AC A′C′ ,那么△ABC 与△A′B′C′相似,记作△ABC∽△A′B′C′.“∽”是表示相似的符号,读作“相似于”,这样两个三角形相似就读作“△ABC 相似于△A′B′C′”. 由于∠A =∠A′,∠B =∠B′,∠C=∠C′,所以点A 与点A′是对应顶点,点B 与点B′是对应顶点,点C 与点C′是对应顶点,书写相似时,通常把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以便比较容易找到相似三角形中的对应角、对应边.如果记AB A′B′=BC B′C′=AC A′C′ =k,那么这个比值k 就表示这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相似比就是它们的对应边的比,它有顺序关系.如 △ABC∽△A′B′C′,它的相似比为k,即指AB A′B′ =k,那么△A′B′C′与△ABC 的相似比应是A′B′AB ,就不是k 了,应为多少呢?同学们想一想. 如果△ABC∽△A′B′C′,相似比k =1,你会发现什么呢?AB A′B′=BC B′C′=AC A′C′ =1,所以可得AB =A′B′,BC =B′C′,AC =A′C′,因此这两个三角形不仅形状相同,而且大小也相同,这样的三角形称之为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例.试问:①全等

相似三角形全章教案

第二十七章相似 27.2.1图形的相似(一) 一、教学目标 1.会识别相似图形. 2.通过观察、测量让学生了解线段的比、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3.会求线段的比,会判断已知线段是否成比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线段的比的理解及会判断成比例线段. 教学难点:掌握成比例线段的特点,欣赏生活中的数学美.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以境激趣 探索教学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运用知识过程 四、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教及教学软件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多媒体演示) 自然界中美丽的蝴蝶、一片树叶,生活中的蒙娜丽莎像、五角星图以及古希腊的雅典帕德嫩神庙、埃及的金字塔等都给人以最优美、最令人赏心悦目的视觉,为什么它们能令人有如此的感觉呢? (欣赏完图片,学生讨论并引入课题) 两个相似的平面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有些图形是相似的,而有些 不是呢?相似图形有什么主要特征呢? (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设置问题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探索研究,揭示概念 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 (1)做一做:

下图是某个城市的大小不同的两张地图,当然,它们是相似的图形。设在大地图中有A、B、C三地,在小地图中的相应三地记为A′、B′、C′,试用刻度尺量一量两张地图中AB、BC、与A′B′、B′C′的图上距离. 思考与讨论 ①AB=__________cm,BC=____________cm; A′B′=__________cm,B′C′=_____________cm ②分别计算等于多少? (小地图是由大地图缩小得来的,我们能感到线段A′B′、B′C′与AB、BC的长度相比都“同样程度”地缩小了.) ③显然两张地图中AB和A′B′、BC和B′C′的长度都是不相等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通过学生的交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欣赏他人的意识.) 显然,我们能发现: 结论 线段的比: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度量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它们的长度比就是这两条线段的比. 成比例线段:对于四条线段a、b、c、d,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长度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长 度的比相等,即(或a:b=c:d),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2)议一议: ①请量一量AC= cm , A′C′= cm ,再计算你又发现什么? ②AB、BC、AC和A′B′、B′C′、A′C′中,哪四条线段分别成比例?请分别写它们的比例式. ③如果在这两张地图中,你猜猜会出现什么情况? ④如果在测量时,AB的长度单位采用厘米而A′B′的长度单位采用分米,那么它们的比有没有变化? ⑤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概率》导学案

25.1.2 概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二〉教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 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锻炼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学习的乐趣.通过概率意义教学,渗透辩证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 【教学难点】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 【教具准备】壹元硬币数枚、图钉数枚、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周末市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老师手中只有一张球票,小强与小明都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该把球给谁.请大家帮我想个办法来决定把球票给谁. 学生:抓阄、抽签、猜拳、投硬币,…… 教师对同学的较好想法予以肯定.(学生肯定有许多较好的想法,在众多方法中推举出大家较认可的方法.如抓阄、投硬币) 追问,为什么要用抓阄、投硬币的方法呢? 由学生讨论:这样做公平.能保证小强与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归纳. 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配球票是个随机事件,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面朝上”

还上“反面朝上”,但同学们很容易感觉到或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所以小强、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质疑:那么,这种直觉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呢? 引导学生以投掷壹元硬币为例,不妨动手做投掷硬币的试验来验证一下. 说明:现实中不确定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新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的”,设置实际生活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对此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为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也为下一步引导学生开展探索交流活动打下基础.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教师布置试验任务. (1)明确规则. 把全班分成10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作记录,其余同学观察试验必须在同样条件下进行. (2)明确任务,每组掷币50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统计“正面朝上”的频数及“正面朝上”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并记录下来.. 2.教师巡视学生分组试验情况. 注意: (1).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试验活动、是否愿意交流等,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勇于克服困难. (2).要求真实记录试验情况.对于合作学习中有可能产生的纪律问题予以调控. 3.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由于试验次数较少,所以有可能有些组试验获得的“正面朝上”的频率与先前的猜想有出入. 提出问题:是不是我们的猜想出了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每次随机试验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相信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有规律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掌握相似三角形周长比、面积比与相似比之间的关系;掌握定理的证明方法. 2、灵活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对性质定理的探究经历观察——猜想——论证——归纳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习惯和严谨治学的态度. 2、通过实际情境的创设和解决,使学生逐步掌握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思想方法. 3、通过例题的拓展延伸,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数学品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 在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体验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软件应用的验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对生活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探索、理解及应用. 教学难点 综合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探索三角形中面积与线段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探究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如果两个三角形相似,那么它们的对应边、对应角各有什么特性? 研究三角形的问题,除了探索边和角之外,我们还经常计算它们的 周长和面积,那么相似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有什么特性呢? 2、问题情境: 某施工队在道路拓宽施工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马路旁原有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周长为80米的三角形绿化地.由于马路的拓宽,绿地被削去了一个角,变成了一个梯形,原绿化地一边AB的长由原来的30米缩短成18米.现在的问题是:

被削去的部分面积有多少?周长是多少?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二、实践交流,探索新知 1、做一做: 学生:将课前准备好的正方形网格中两个三角形的各边进行测量和计算. 2、想一想:你发现上面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和相似比有什么关系? 3、验一验:是不是任何两个相似三角形都有此关系呢?你能加以验证吗? 4、在学生思考、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并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证法,写出规范的证明过程. 三、归纳小结: 相似三角形性质定理: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四、基础训练,加深理解 练一练:已知两个三角形相似,请完成下列表格: 比或周长比则要开平方. 五、综合应用,解决问题 已知:如图,DE ∥BC ,AB =30m ,BD =18m ,△ABC 的周长为80m ,面积为100m 2,求△ ADE 的周长和面积? 解析:∵DE ∥BC ∴△ADE ∽△ABC D

相似全章导学案

石桥二中导学案(2015秋) 使用教师:学科:数学教学内容:第二十七章“相似”分析时间:2015.12.6 年级:九主备教师:备课组长签名:

使用教师 学科 数学 教学内容 27.1图形的相似(1) 时间 2015年12月7日 年级 九年级 主备教师 备课组长签名___ 三 维 目 标 1.知识与能力: 从生活中形状相同的图形的实例中认识图形的相似,理解相似图形概念.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会确定线段的比.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发现、创造、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审美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认识世界,解释生活、逐步形成“数学地思维”的习惯;以“生活中的数学”为载体,使学生体会相似图形的神奇,养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重、难点: 重点:相似图形的概念与成比例线段的概念. 难点:成比例线段概念. 教法与学法指导 一、自主预习 1 、请观察下列几幅图片,你能发现些什么?你能 对观察到的图片特点进行归纳吗? (课本图 27.1-1)( 课本图27.1-2) 2 、什么是相似图形? 3 、思考:如图27.1-3是人们从平面镜及哈哈镜里看到的不同镜像,它们相似吗? 二、合作探究 1.问题:如果把老师手中的教鞭与铅笔,分别看成是两条线段AB 和CD ,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是多少? 归纳:两条线段的比,就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 2、成比例线段: 对于四条线段a,b,c,d ,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与另两条线段的比相等,如d c b a =(即ad=b c ),我们就说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注意】 (1)两条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没有关系,在计算时要注意统一单位;(2)线段的比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正数;(3)四条线段a,b,c,d 成比例,记作d c b a =或a:b=c:d ;(4)若四条线段满足d c b a =,则有ad=b c . 三、归纳反思 ⑴这节课我学会了: ⑵易错点: ⑶这节课还存在的疑问: 四、达标测评 1.如图,从放大镜里看到的三角尺和原来的三角尺相似吗? 2、填空题 形状 的图形叫相似形;两个图形相似,其中一个图形可以看作由另一个图形的 或 而得到的。 3.如图,请测量出右图中两个形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 (1)(小)长是_______cm ,宽是_______cm ; (大)长是_______cm ,宽是_______cm ; (2)(小)=长宽 ;(大)=长宽 . (3)你由上述的计算,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4.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中国政区”地图上,量得福州与上海之间的距离时7.5cm ,那么福州与上海之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5.AB 两地的实际距离为2500m ,在一张平面图上的距离是5cm ,那么这张平面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上幼儿园时的照片和初中毕业时的照片相似. B .商店新买来的一副三角板是相似的. C .所有的课本都是相似的. D .国旗的五角星都是相似的. 7.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放大镜下看到的图象与原图象的形状相同 B.哈哈镜中人像与真人的形状是相同的 C.显微镜下看到的图象与原图象的形状相同 D.放大一万倍的物体与它本身的形状是相同的 教法与学法指导 观察图片,体会相似图形 小组讨论、交流.得到相似图形的概念 观察思考,小组讨论回答 教学反思:

最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数学上册《一元二次方程》导学案

第二十一章一元二次方程 21.1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 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 情景:要设计一座高2m的人体雕像,使它的上部(腰以上)与下部(腰以下)的高度比等于下部与全部(全身)的高度比,则雕像的下部应设计多少米高? 问题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导出审题的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 问题2:你能画出示意图表示这个问题吗?(用线段AB表示雕像的高度,雕像上部的高度表示为AC,下部的高度表示为BC,在黑板上画出示意图,把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问题3:能反映问题的等量关系的是哪一句话?(根据题意导出关系式 BC2=2AC) 问题4:设雕像下部高BC=x m,请说出你所列的方程,并化简.这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吗?它有什么特点? 这个方程就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一元二次方程.(板书课题) 2.学习目标: (1)会设未知数,列一元二次方程. (2)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根的概念. (3)能熟练地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准确地指出各项系数. 3.学习重、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及相关概念. 难点:寻找等量关系. 二、分层学习 1.自学指导: (1)自学内容:教材第1页到第2页的问题1、问题2. (2)自学时间:5分钟. (3)自学方法:先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自学参考提纲: ①问题1中,要制作一个无盖的方盒,四角都要剪去一个相同的正方形,我们设正方形边长为x cm,则盒底的宽为(50-2x) cm,盒底的长为(100-2x) cm,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及方盒的底面积3600 cm2可列方程为(100-2x)(50-2x)=3600,你能把它整理为课本上的方程②吗?试说明具体经过哪几步变形得到. 先去括号5000-100x-200x+4x2=3600 移项合并同类项4x2-300x+1400=0 系数化为1(两边同除以4) x2-75x+350=0 ②问题2中,本次排球比赛的总比赛场数为28场. 设邀请x支队参赛,则每支队与其余(x-1) 支队都要赛一场. 整个比赛中总比赛场数是多少?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本题的等量关系是什么?你列出的方程是x(x-1)=28. 你能把它整理为课本上的方程③吗?试说明具体经过哪几步变形得到. 去括号x2-12x=28 系数化为1(两边同乘以2) x2-x=56 2.自学:学生可参考自学指导进行自学. 3.助学: (1)师助生: ①明了学情:观察了解学生是否会寻找等量关系,是否会化简方程. ②差异指导:简要说明问题2中单循环比赛与双循环比赛的区别,对不会寻找等量关系的学生给予辅导,说明化简方程的基本要求. (2)生助生:同桌之间、小组内交流、研讨. 4.强化: (1)总结寻找等量关系的策略,简要指出哪些公式经常被我们作为寻找等量关系的依据. (2)练习:根据下列问题列方程 ①一个圆的面积是2πm2,求半径.πr2=2π ②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差3cm,面积为9cm2,求较长的直角边的长. 1 x(x-3)=9 2

最新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教案(优质课一等奖教学设计)

《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教学目标 1、经历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的探索过程. 2、掌握“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 3、能运用上述两个判定方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重点与难点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及其应用. 2、例题的解答首先要选择用什么判定方法,然后利用方格进行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来判断两个三角形的三边是否对应成比例,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计算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知识要点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1、有两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线相似. 重要方法 1、利用两对对应角相等证相似,关键是找出两对对应角. 2、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中,三边对应是有序的即:大对大,小对小,中对中. 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一定要弄清边与角的位置关系.即边是指夹角的两边,角是成比例的两边的夹角. 4、在相似三角形条件(3)中,如果对应相等的角不是两条对应边的夹角,那么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似,如在图4-3-14△ABC中,AB=AC,∠A=120°,在△A′B′C′中,A′B′=A′C′,∠A′=30°,可以说AB∶A′B′=AC∶A′C′,∠B=∠A′,

但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C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1)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直线定理 ∵DE ∥BC ,∴△ADE ∽△ABC (2)判定定理1: ∵∠A =∠A ′,∠B =∠B ′,∴ △ABC ∽△A ′B ′C ′ A B C A ′ B ′ C ′ 4-3-14

【最新】九年级数学相似三角形教案北师大版

第26课 相似三角形 〖知识点〗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大纲要求〗 1. 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 2. 会用相似三角形证明角相等或线段成比例,或进行角的度数和线段长度的计算等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 论证三角形相似,线段的倍分以及等积式,等比式,常以论证题型 或计算题型出现; 3. 寻找构成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在中考题中常以 选择题或填空题形式出现,如:下 列所述的四组图形中,是相似三角形的个数是( ) ① 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②两个全等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100°的两个等腰三角形;④两个等边三角形。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预习练习〗 1. 点P 为△ABC 的AB 边上一点(AB >AC ),下列条件中不一定能保证△ACP ∽△ABC 的是( ) (A )∠ACP =∠B (B )∠APC =∠ACB (C )AC AB =AP AC (D )PC BC =AC AB 2.下列各组的两个图形,一定相似的是( ) (A ) 两条对角线分别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平行四边形 (B ) 等腰梯形的中位线把它分成的两个等腰梯形 (C ) 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菱形 (D ) 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 3. 如图,在△ABC 中,∠BAC =90°,AD ⊥BC ,垂足 为D ,DE ⊥BC ,垂足为E ,则图中与△ADE 相似的三角 A 形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E 4. M 在AB 上,且MB =4,AB =12,AC =16, 在AC 上有一定N ,使△AMN 与原三角形相似,则AN 的长为 5. 如图,△ABC 中,DE ∥AC ,BD =10,DA =15, A BE =12,则EC = ,DE:AC = , D S △BDE :S 梯形ADEC = B E C 考点训练 1.以下条件为依据,能判定△ABC 和△A 1B 2C 3相似的一组是( ) (A) ∠A =45°,AB =12cm,AC =15cm, ∠A ′=45°,A ′B ′=16cm,A ′C ′=25cm (B) AB =12cm,BC =15cm,AC =24cm, A ′B ′=20cm,B ′C ′=25cm,A ′C ′=32cm (C)AB =2cm,BC =15cm, ∠B =36°, A ′B ′=4cm,B ′C ′=5cm, ∠A ′=36° (D) ∠A =68°,∠B =40°∠A ′=68°,∠B ′=40° 2.如图,△ABC 中DE,DF,EG 分别平行于BC,AC,AB, 图中与△ADG 相似的三角形共有( )个 A G D C F E B

相似三角形全章教案资料

比例线段(1) 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值。 3.能根据条件写出比例式或进行比例式的简单变形。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例2根据条件判断一个比例式是否成立,不仅要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还要运用等式的性质等方法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 知识要点: 1.如果两个数的比值与另两个数的比值相等,那么这四个数成比例。 、b 、c 、d 四个实数成比例,可表示成a:b =c:d 或a b =c d ,其中b 、c 叫做内项,a 、d 叫做外项。 3.基本性质:a b =c d <=>ad =bc(a 、b 、c 、d 都不为零) 重要方法: 1.判断四个数a 、b 、c 、d 是否成比例, 方法1:计算a:b 和c:d 的值是否相等; 方法2:计算ad 和bc 的值是否相等,(利用ad =bc 推出a b =c d ) - 2.“a c =b d <=>a b =c d ”的比例式之间的变换是抓住实质ad =bc 。 3.记住一些常用的结论: a b =c d =>a +b b =c +d d ,a b =a +c b +d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举例说明生活中大量存在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图形。 如:照片、放电影中的底片中的图与银幕的象、不同大小的国旗、两把不同大小都含有30°角的三角尺等。 2、美丽的蝴蝶身长与双翅展开后的长度之比约为.一些长方形的画框,宽与长之比也设计成,许多美丽的形状都与这个比值有关。你知道这个比值的来历吗 % 说明学习本章节的重要意义。 3.如何求两个数的比值 二、自学新课,探究结论 阅读思考题 (1)什么是两个数的比2与—3的比;—4与6 的比。如何表示其比值相等吗用小学学过的方法可说成为什么可写成什么形式 (2)比与比例有什么区别 (3) 用字母a,b,c,d 表示数,上述四个数成比例可写成怎样的形式你知道内项、外项和第四比例项的概念吗

数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学案

24.2.2切线的判定学案 【学习目标】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用切线的判定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探索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 【学习难点】探索圆的切线的判定方法. 一、复习回顾 1.已知圆的直径是13cm ,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是6.5cm ,则直线l 和这个圆的公共点有______个,它们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2.如图,AB 是⊙O 的切线,B 为切点,AO 与⊙O 相交于点C ,∠ BAO=40°,则∠BOC 的度数为________.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在纸上画一个圆,标出圆心O 和半径OA .把一支笔所在 直线记为l ,笔绕半径OA 上的点转动. 思考: (1)若笔绕除了A 点之外的点转动,⊙O 与直线l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若笔绕A 点转动,⊙O 与直线l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3)什么情况下,⊙O 与直线l 相切.为什么? 切线的判定定理: _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符号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l 是⊙O 的切线. 三、理解应用 活动二:已知:直线AB 经过⊙O 上的点C ,并且OA=OB ,CA=CB .求证:直线AB 是⊙O 的切线. O

四、课堂练习 练习1、如图,△ABC 为等腰三角形,O 是底边BC 的中点,腰AB 与⊙O 相切于点D .求证: AC 是⊙O 的切线. 五、课堂小结 六、课后巩固 1、如图一,A 、B 是⊙O 上两点,AC 是过点A 的一条直线,如果∠AOB=120°,那么当∠CAB=_______ 时,AC 才能成为⊙O 的切线。 2、如图二、⊙O 的半径为5厘米,圆内弦AB =8厘米,O 为圆心,3厘米为半径作小圆.求证:小圆与直线AB 相切. 3、如图三,AB 是⊙O 的直径,点D 在AB 的延长线上,且BD=OB ,点C 在⊙O 上,∠CAB=30°.求证:DC 是⊙O 的切线. (图一) (图三) (图二)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复习导学案

相似三角形复习学案 葛家中学 崔名宇 复习目标: 相似是解决数学中图形问题的重要的工具,也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内容,因此也是中考的重要考查内容。 1.会运用三角形相似的性质与判定进行有关的计算和推理。 2.能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能探索解决一些与三角形相似有关的综合性题型。 一.知识要点: 1、比例、第四比例项、比例中项、比例线段; 2、比例性质: (1)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 ac b c b b a =?=2 (2)合比定理:d d c b b a d c b a ±=±?= (3)等比定理:)0.(≠+++=++++++? ==n d b b a n d b m c a n m d c b a 3、相似三角形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定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似三角形性质: (1)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2)对应线段之比等于 ;(对应线段包括哪几种主要线段?) (3)周长之比等于 ; (4)面积之比等于 . 6、相似三角形中的基本图形. (1)平行型:(A 型,X 型) (2)交错型: (3)旋转型: (4)母子三角形: 二、练习: (一)、自我训练 训练1:判断 A B C D E A B C D E A B C D A B C D E D A B C

1.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相似。( ) 2.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1∶4,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1∶2。( ) 3.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 ) 4.若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40°、70°,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是70°、70°,则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 训练2:填空 1.如果3=a ,12=c ,则a 与c 的比例中项是 . 2.已知, 542c b a ==,则=-+-+b c a b c a 22 . 3.如图,在△ABC 中,DE ∥BC ,AD=3,BD=2,EC=1,则AC= . 4.下列四个三角形,与左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是 . 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均为1,则下列图中的三角形(阴影部分)与左图中ABC △相 似的是 . 6.在同一时刻,身高1.6米的小强在阳光下的影长为0.8米,一棵大树的影长为4.8米,则树的高度为 . 7.如图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 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 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 的顶端C 处,已知AB ⊥BD ,CD ⊥BD ,且测得AB=1.2米,BP=1.8米,PD=12米, 那么该古城墙的高度是 . (二)、大展身手: 1. 已知2 1=b a ,则b a a +的值为__________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EB=1∶2,若S △AEF =6,则S △CDF = . A . B . C . D . A B C A . B . C . D . A E D C B F

相似三角形及其应用学案

§4.6相似三角形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 1.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会用相似三角形性质证明角相等或线段成比例,或进行角的度数和线段长度的计算等. 2.了解图形的位似及性质,能够利用作位似图形等方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 3.在利用图形的相似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前预习 (一)知识梳理 1.相等,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相似比是1的两个三角形 是三角形。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两边对应成,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③三边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④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和一条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 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⑤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所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 . 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①相似三角形的相等,成比例.②相似三角形对应的比,对应的比和对应的比都等于相似比.③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面积的比等于. 4. 位似图形的定义: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每组对应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图形,这个点叫做,这时的相似比又叫做位似比. (二)基础训练 1.如图是小明做的一个风筝的支架,AB=40cm,BP=60cm, △ABC∽△APQ的相似比是() A.3:2 B.2:3 C.2:5 D.3:5 2.位似图形上任意一对对应点到位似中心的距离之比等于________.

3.如图,D、E两点分别在△CAB上,且 DE与BC不平行, 请填上一个你认为适合的条件_________,使得△ADE∽△ABC.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B.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 C.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D.两个等腰梯形一定相似 5.厨房角柜的台面是三角形,如图,如果把各边中点的连线所围成的三角形铺成黑色大理石.(图中阴影部分)其余部分铺成白色大理石,那么黑色大理石的面积与白色大理石面积的比是() A.1 4 B . 4 1 C. 1 3 D. 3 4 6. 在△ABC和△DEF中,AB=2DE,AC=2DF,∠A=∠D,如果△ABC的周长是16, 面积是12,那么△DEF的周长、面积依次为( ) A.8,3 B.8,6 C.4,3 D.4,6 7.如图,点P是Rt△ABC的斜边 BC上异于 B、C的一点, 过P点作直线截△ABC,使截得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满足这样条件的直线共有()条. A.1 B.2 C.3 D.4 二、例题精讲 例1如图,⊙O中的弦AB截另一弦CD成CE、DE两部分,已知AB=7,CE=2,DE=6,求AE长 A E D C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