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途径

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途径
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途径

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的途径

樊城区柿铺中心学校张华

[内容摘要]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媒体的呈现工具,为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运用和处理文字信息,作为获取信息的手段和交流的工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是把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学与教融为一体,让内容丰富的语文课堂作为信息技术的载体,又把信息技术作为语文课堂的一种崭新的支撑,采用“任务驱动”和“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驱动教学,发挥多媒体及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教学。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课程整合;探索途径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学习和工作方式。“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观点,也是我们这一代青年教师的伟大使命。它要求教师能从自己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研究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教学,把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也就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能把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这种“整合”教学方式的研究和实施将会对小学生探究性学

习、创造性的发挥、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基础,使小学语文教学朝着特色、个性的教学方向发展。

什么是“课程整合”呢?有关的经典描述很多,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上提出:课程整合就是要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解决“两张皮”的问题。要求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合理选择有效的技术工具,进行信息的获取、分析和综合,学习相应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对教师则要求,除了自己应用技术,还要指导和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应用技术。下面我仅从小学语文的角度来谈谈利用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整合的几条有效途径:

一、信息技术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有机整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形成学习的动机,这是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相机提出要学习的新课题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在执教二年级寓言《守株待兔》时,一本本学生熟悉、喜爱的寓言书从神奇的寓言屋里飘了出来,学生十分好奇:今天我们将学习哪一个有趣的寓言呢?带领学生走进了寓言

世界。执教三年级《赵州桥》时,使用多媒体演示教学,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同步的赵州桥录像,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顺利开展下一步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如四年级《火烧云》教学时,可根据各个教学重点环节,利用计算机分别再现各种火烧云的特征及其重点词语的定格画面,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油然而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必将大大提高。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的的有机整合

小学语文教学有其特点和特别要求:除了一般的语言、文字的表述外,更需要动作、图像、色彩等可直观体验的形象来反映课文的深刻内涵,把抽象的思想、品格教育变成更容易接受的“真人真事”。就这一效果而言,应用信息技术,帮助教师将课文“立体化”,实在是妙不可言,它的确是一个好帮手。

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必然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它必将是促进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拓展与革新的一个主要因素,能使教学内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克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那些缺乏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以及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给学生学习带来的不便,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解决旧教材中“难、繁、偏、旧”的弊端。这些内容既与教科书相联系,又是前沿科技的内容,使教学内容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学生也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内容来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形成个体独特的知识体系。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

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在执教六年级《卢沟桥烽火》时,教师为了让学生体会那种对敌人的极端轻蔑,对死亡的视死如归的英雄本色,特意播放了影片《狼牙山五壮士》片断,使学生们从形象、声音、情感上加深对课文的领悟。在师生互动读课文的基础上转而进入人机交互状态,最后展现给人们的是生生互动。

三、信息技术与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有机整合

朗读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小学低年级小学生来讲朗读很重要。利用信息技术练习学生的朗读能力,至少有两个有效的途径:一是使用现成的语文教学软件或光盘、磁带等辅助资料。现行教材每篇课文都有朗读,通过对这些光盘的播放,它不但能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还为非普通话地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朗读能力训练在遇到的问题。传统的朗读训练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加上有些老师的普通话也不太准确,学生就更不容易训练了。这资料的使用,解决了老师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的大问题。

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机的“录音”功能将学生自己的朗读录下,由学生自己从中去发现问题,找出自己在读的过程中

存在的问题,矫正读音及情感的处理等。

四、信息技术与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机整合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在一个“用”字上。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要点。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内学习活动的质量,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安排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安排的每一项活动,都必须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完整的系统性。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大大提高了课堂的容量,加快了教学的节奏,这样就能节约出宝贵的时间,我们将这些时间还给学生,将语文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还到学生的手上,让其自由运用。其次,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不能搞闭门造车,应当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练习途径。

五、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师生交流的工具

新课程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要素在教学中统一,其中“交流”便是最好的途径。而通过网络这种形式的沟通是其他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它可以实现师生之间心灵的零距离交流,可以使我们掌握到第一手的最真实的学生活动的状况,它必然能促进师生感情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上五个途径的探索,是我个人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同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进行的整合尝试。我认为,应该实现信息技术

与学科教学的全面融合,着力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为学生打好全面、扎实的文化基础,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文化;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课程整合”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去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者们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课程整合无疑是将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转化为信息技术的传授方式,必将成为今后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校校通”乃至“班班通”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计算机已阔步进入了语文课堂。应该说,“善假于物”的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和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其产生的能量和蕴含的潜力都是传统语文教学难以企及的,“运用之妙,存手一心”,我相信它必将结出丰硕的实验果实。总之,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将成为今后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我坚信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融合,必将对教育的发展起到助推器的作用,会使我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

(精心整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松鼠和松果》 石庙镇中心小学语文组张忠云 一、课例导语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信息技术期间,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照》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促进中小学教学根本性变革的首要途径。”这就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步到了一个十分主要的地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当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充分使用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获得语文学科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步语文素养,是一个极新而又布满朝气的领域。 二、教材特点 《观潮》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课。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由于孩子们对钱塘江大潮了解较少,不能很好地理解“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对于“万马奔腾、天崩地裂”等词语不能很好地理解。小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但对课文只是很浅的理解,真正读懂课文光靠老师讲是行不通的,所以教学方法应是基础的让学生自学,较难的由老师带学。同时考虑到学生年龄小,视觉上的冲击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所以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形象化.感性化,效果良好。我想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认识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四、教学过程

五、案例反思 1、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 由于学生的拼音已掌握较好,我采用了让学生预学生字、个别字老师带学的方法,效果较好。让学生事先预读课文,简单理解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学生也完成的较好。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己答出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答,不包办。课后的作业讲故事、画未来都可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他们以发挥的空间。 2、让信息技术手段在课文中较好的发挥作用: 在本课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对学生学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像最开始的猜谜后出示投影图、学习生字用投影显示、讲课中用录音配乐烘托气氛。用投影图的出示增加直观效果,在学生读课文或讲故事时配乐,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3、以启发式教学带领学生学课文: 对课文进行学习分析时,教师不是一味地讲或读,而是采用了引导启发得手段,学生能说的让他们尽量说,老师只是在学生确实无法弄懂的情况下才讲解,以避免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使学生学会自主的学习。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增添了新的动力。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调动学生感官,创造氛围,巧设疑问,创设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信息技术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具活力的主观状态。在语文教学中,应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创造逼真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认知的直观材料。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其开放性、灵活性、和科学性,遵从语文教学规律,从教学实际出发,讲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一、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更好的学习。而强烈的求知欲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优化课堂环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而且这些知识又很好的补充了学习的知识背景,使学生对所学习的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课堂上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情绪,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二、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把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生动的画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年龄小、认知能力差,抽象思维刚刚起步。在教学上,我仅依靠语言文字来进行枯燥的讲解,学生没有体会,很难理解课文内容。我经常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枯燥无味的文字变为生动有趣的画面、动画,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在<<草原>>一课中,无论老舍的语言多么精彩,草原描绘的多美。学生由于没有见过草原,没有受到美的熏陶。我借用多媒体的直观性,让学生亲眼见一见草原,看看草原的美丽景色。学生由此产生了对草原的向往,对草原赞叹不已,教学效果很好。 三、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教学中,突破教学难点。 由于在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改变了逐段讲解的 方法,以及以问题为中心而忽视语言学习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化静为动的特点,为课堂教学突破难点。如:在教学《开国大典》时,教学的重难点是了解开国大典的场面,熟悉开国大典的进行顺序,体会当时的隆重及人们无比兴奋的心情。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松鼠与松果》 一、课例导语 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我们已经进入了高科技信息技术期间,信息技术与其她学科的整合就是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照》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促进中小学教学根本性变革的首要途径。”这就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步到了一个十分主要的地位。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与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与当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充分使用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获得语文学科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步语文素养,就是一个极新而又布满朝气的领域。 二、教材特点 《松鼠与松果》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课。课文就是一篇童话,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植树的故事。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要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由于以往的教学把识字与朗读放在重点,所以本班学生对朗读与识字掌握得比较好。学生能够利用以前学过的字识记新生字,在朗读中也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 低年级的学生对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欢小动物,所以本课的内容很适合学生。 三、教学手段及目标: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拼音已较掌握,课文基本读通,生字已能通过拼音自己认读;但对课文只就是很浅的理解,真正读懂课文还需靠老师讲,所以教学方法应就是基础的让学生自学,较难的由老师带学。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视觉上的冲突才能引起她们的注意与兴趣,所以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形象化、感性化,效果良好。我想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 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松鼠和松果》 教学手段及目标: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拼音已较掌握,课文基本读通,生字已能通过拼音自己认读;但对课文只是很浅的理解,真正读懂课文还需靠老师讲,所以教学方法应是基础的让学生自学,较难的由老师带学。同时考虑到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视觉上的冲突才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所以加入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使教与学的过程更形象化.感性化,效果良好。我想通过以上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认识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这样才能拥有美好的家园。 四、教学过程

1、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岀生字和标岀 自然段。 (老师巡视指导) 运用识字方法,自主识字: (1) 小组内讨论识字的方法, 记忆的方法。 (2) 全班交流汇 (3) 分段朗读。 2、岀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效果。 二、初读课文、 自主识字(1 0 分钟)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读文后,在 文中画岀生字和标岀自然段。 用投影显示 生字,效果会好 止匕 —\ o 3、让学生分段朗读

五、案例反思 1、给学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 由于学生的拼音已掌握较好,我采用了让学生预学生字、个别字老师带学的方法,效果较好。让学生事先预读课文,简单理解课文讲了件什么事,学生也完成的较好。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自己答岀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答,不包办。课后的作业讲故事、画未来都可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给他们以发挥的空间。 2、让信息技术手段在课文中较好的发挥作用: 在本课教学中信息技术手段的采用对学生学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像最开始的猜谜后岀示投影图、学习生字用投影显示、讲课中用录音配乐烘托气氛。用投影图的出示增加直观效果,在学生读课文或讲故事时配乐,这些都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 3、以启发式教学带领学生学课文:

小学语文信息技术心得体会

语文信息技术运用心得体会 东塔第三小学马虹 我们的现代化教学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尤其是对于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每个人都有机会面对整个信息大千世界,五彩缤纷呈现在面前,使许多人的理想能够很快实现。而运用现代技术进行语文教学中,更能发挥更大的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学习“媒介”,解决了学生学习困难。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我主要从以下4 个方面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语文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 三年级,我在讲授《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像很多课一样,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把学生引入了美丽的海底世界。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这时,我不是把课文中的知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开启了一扇通向海底世界的大门。学校的局域网里就提供了河北远程教育网关于本课的资料,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组合成小组,自己到网站上去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 于是,在我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分成了“海底动物考察队”、“海底植物考察队”、“海底探险队”等不同的小组。在我给精心准备的网站中,学生们就像进入了一个神奇而美丽的海底世界,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动物、一种种姿态万千的的植物、一座座奇异的山峰、一朵朵盛开的珊瑚,就那样真切地呈现在学生们面前。大家兴奋地浏览着,热切地交谈着,认真地记录着,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此时此刻,学习是那么快乐而有趣。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自然而然地达成,何用教师再去枯燥地介绍海底的知识呢。由于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有了探究的内容和对象,学生自主搜集和处理信息,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因此在小组汇报的时候,学生们就自己小组选取的对象进行了认真而详尽的汇报,其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 摘要】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推动信息化进程的一个核心研究内容。本文 以李馨老师《秋天的雨》为例,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融合方式。该课 堂以智慧教室的形式展现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的结合,从教室环境、授课 设备、学生座位设置等方面都有值得借鉴与反思之处,在教学方式改变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需要随之改变。真正的教育信息技术化不在于设备的更新,而 在于教学与教育信息技术化深度结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学习方式;智慧教室;自主性 信息技术自诞生之日起即给传统教学带来了诸多变化,如何推进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成为 教育技术学的研究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1]”,确立了教育信息化在整个教育发展浪潮中的关键 战略地位。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推动信息化进程的一个核心研究内容,而课堂教学是 教育信息化的主战场,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智慧课堂,其教育方法能否创新、能否落到实处将 直接决定着教育改革的成败。 李馨老师的课身处智慧教室,运用的主要信息技术是交互式白板技术。这一信息技术主要以 电子白板为载体,以电子感应笔为主要工具,替代了传统的黑板和粉笔,并在此基础上开发 出一些新的效用。在李馨老师的课中,从所在的环境和电子白板的使用上都体现出信息技术 和课堂教学的融合。 一、环境上的智慧教室 从电子白板的使用情况来看,智慧教室更加环保,不会有粉尘滞留在空气中,从而对学生的 呼吸产生影响。此外电子白板相比于黑板来说,其亮度大多可以适应于实时光线,也能最大 程度地减少阴雨天气对教室造成的影响。但智慧教室依然需要保留一块传统白板,这块传统 的白板主要是呈现教师的教学思路,保持教学的稳步推进。 从学生布置的座位来看,智慧教室中的学生座位依然是传统的两人一组的排排坐,但事实上 学生的桌椅是可以独立移动的,这一座位排列并没有发挥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无助于形成 学习共同体。视频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讨论次数较低。 因此,从环境上来说,这个教室虽然具备了智慧教室的设备和环境,但在这个视频中,从学 生的座位排列和电子白板的布置来看,并没有充分发挥这个智慧教室的优势。 二、核心电子白板的使用 电子白板的出现主要是为了最大程度地替代传统媒介,并增添一些传统媒介所没有的功能, 为教学增添趣味性和科学性,以此增加教学的张力,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在这节《秋天 的雨》中,李馨教师主要运用了电子课本的形式和圈点批注的方法进行授课,在实际教学中 穿插了许多图片音频等辅助内容。 电子课本在电子白板上的投射,能最大程度地保留传统书本的韵味,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电 子课本上不仅仅有文字,还有书本上的插图和排版方式,便于教师和拿着纸质书本的学生进 行同步教学。电子课本中包含有片段朗读这一外链,上课时能运用这一块给学生示范朗读, 给学生以美的启发,同时也能最大程度地保证片段朗读的准确性,这一资源对农村偏远地区 对普通话掌握不精的中小学教师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三种模式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三种模式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进行整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模式一: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这是将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初表现形式,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最低层次,也是目前多数教师采用的方式之一。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可以将现成的辅助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库中的资源用于教学中,可以利用幻灯片或者多媒体课件来说明、讲解知识结构,形象地演示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其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模拟软件或者外接传感器来演示某些实验,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 模式二: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 用信息技术提供资源环境就是要突破以书本知识为单一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资源来丰富封闭的、孤立的课堂教学,扩充教学知识量,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是开阔思路,把各学科最前沿的内容吸收进来。这种模式的具体操作方法是:教师充分发挥校园网(局域网)的优势,在课前将所需要资源整理好后传到校园网(局域网),让学生通过访问校园网(局域网)选择有用的信息;也可以提供适当的参考信息(如网址、搜索引擎、参考书目等),引导学生到因特网或者资源库中去搜集所需素材。如教学《蜘蛛》时,教师提前按照“图片”、“动画”、“文字”制成网页形式,上课时,让学生在《蜘蛛》这课网页“图片”、“动画”、“文字”中查找,点击“文字”就会找到有关蜘蛛的知识,包括形体、种类、谜语等,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点击“图片”就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蜘蛛,点击“动画”就会看到有关课文补充内容的动画片《蜘蛛网》,详细介绍蜘蛛怎样结网、网的结构,蜘蛛怎样吃虫等,声形并茂,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模式三:信息技术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 一定的社会行为总是伴随行为发生所依赖的情境,如果要求学习者理解某种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是创造同样的情境,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境体验,并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具体实施的方法是:教师根据一定的课程学习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学习内容以多媒体、文本等方式集成、加工处理转化为学习资源。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利用情境进行探究、发现,这样做不仅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能力。如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首先利用网络资源,把平时难以看到的海底自然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游览海底世界”,自由欣赏海洋深处的奇异景象,然后利用主题网站“课文知识学习”这部分完成教学任务,理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心得体会(20200514102409)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中的心得体会 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进入课堂,它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 课堂情景,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同时 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 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内在因素,发挥了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 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听、说、读、写、做的能力。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恰当利用现代信息,把语文课中的“僵”化为“活”。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认识,积极探究的学习心理特征,也就是说 兴趣是小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最有持久力的动力。一直以来,小 学语文教学只是停留在“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 教具不多,很难培养学生兴趣的稳定性、持久性,更难使学生真正 产生一种学习的内驱力。然而,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 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动静结合、图文并茂,创设了逼真的教学 情境,渲染了活泼的教学气氛,令学生耳目一新,更具吸引力,也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活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生动高效,是其他教学手段 所无法比拟的。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一手抓“激趣”。 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有故事情节,有故事情节的文章可以通过动画展现给学生。没有故事情节的文章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制成连续的画面真实地再现给学生。让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全文朗读。活动的画面形成了现场气氛,配以富有感染力的高水平的朗读,将无声的文字描写变为有声有色的生动画面,把学生一下子带入了故事情境 中,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情趣盎然的氛围中最佳情绪地进入课文的学习。 如《观潮》一课,作者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 子及潮的响声尤为精彩,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象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 涌澎湃的声音,借助投影和录象,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 听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一手抓“创境”。 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形声并茂的情景,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的疑难之处,再现情境,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 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 我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时,学生或多或少知道地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更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但随着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课堂中,语文教学也随之充满了无限的活力。信息技术的正确应用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很多的新的教学思路,并且还能够拓展课程教学的空间,为语文教学提供极大的便利。主要探讨在当前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才能够科学的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融合在一起。 一、信息技术应用到小学语文学科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有很多老师都只是把信息技术当成是一种手段,而并没有发挥出它最大的效果。大部分教师都还在搞形式主义,而这种形式主义对于学生的学习并没有实质上的帮助。所以,要想让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小学语文教学服务,首先就应该打破这种形式主义。 二、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融合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语文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教师都只是给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而如果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其中就能够打破传统教学的枯燥单调,能够通过信息技术独特的技术手段,把视觉和听觉相结合,把声音、图像、画面结合在一起,给学生展示更多更有趣的知识,让学生能够使用多种感官来进行学习,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语文学习的独特魅力,并且在灵动的学习过程中,完成文化的传承过程。信息技术恰到好处的使用能够让学生注意力将更好地集中在语文的课堂上,跟着教师教学的进度来逐渐地完成教学目标。例如,我常常会让学生在写作中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乡,或者是学生去过的旅游景点等,对于这些学生生活中的景象,不同的学生眼中的景象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就可以抓住不同的景物特点,利用多媒体来表现出来,可以结合着音乐以及景色的画面,把这些景色都变得充满色彩,作文的指导课也会变得生动形象。 三、利用信息技术可以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完全是因为他们年龄发展的特点导致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使课本中的知识变得更加活灵活现,这样一来,有趣的教学情境,就能够给学生地带来更大的学习乐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愉悦的氛围,并且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比如说,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些文章描写的是自然景色,例如《桂林山水甲天下》等课文,我们就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给学生展示出这些景色的具体照片,让学生通过视觉来更加充分地感受这些迷人的自然风光。紧接着我会结合这些画面来进行提问,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这些景物加深印象,从而让学生激发自己对这些景物的向往之情,这样一来,教学的重点难点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攻破,课堂氛围也会逐渐地达到高潮,对于学生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还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对教师的讲解产生兴趣。 四、利用信息技術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在学生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总是愁眉苦脸的,因为他们害怕写作文,不知道该写些什么,所以常常很长时间都无法下笔,即便写了也是流水账,三言两语就写完了,并且错字连篇。在最开始的作文教学中,我经常会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让他们写一篇作文去描写自己的校园生活,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为了改变这一个现状,就需要科学的使用信息技术,通过视听结合让学生加强对于图片、画面的感知,让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够得到升华,进而逐渐地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我会把学生在学校的生活用相机记录下来,并且找一个专门的时间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这其实也是一节作文课,让学生通过我的引导和展示对自己的校园生活畅所欲言,可以说一说学校的某处景色,也可以与大家分享自己在学校与老师和同学们相处过程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自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它能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帮助教师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使训练更有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并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语文资源。 〔关键词〕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新课程优化课堂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技术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课堂教学,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应建立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语文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更具活力。就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好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任何人的学习活动总是从特定的背景中进入学习状态的,这个背景就是学习所处的环境。多媒体传送的信息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呈现、信息容量大等特点,它所提供的外部刺激——图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等是多样而丰富的。而小学生对具体形象事物感兴趣的心理特点,非常有利于他们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建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把课堂模拟成各种场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走进情境、体验学习。在优美的情境中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领会文章的内容,体会文本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课伊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的境界。比如在教学《荷花》这课时,一开始用课件展示我搜集的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看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让学生读读作者是如何写的,这样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有些是学生熟知的,有些则不然。学生限于生活的经历、知识的肤浅,很难正确感知教材的内容,上网搜集一些信息,可以化解这一难题。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在信息时代,我们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创新精神,摆脱迷信书本、迷信权威的思维定势与禁锢,让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与张扬。”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得力助手。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正是现代信息社会对我们语文教学的要求。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整合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 (一)“善假于物”的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已是大势所趋,其产生的能量和蕴含的潜力都是传统语文教学难以企及的。 一、信息技术与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有机整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强大动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优化导入环节,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动机,这是进行新授课的首要环节。我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适时地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及文字等信息进行处理,进行巧妙恰当地呈现,制成课件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补充学习的知识背景,相机提出要学习的新课题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必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的的有机整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的整合必然使教学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它必将是促进小学语文课程内容拓展与革新的一个主要因素,能使教学内容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克服了小学语文教学中那些缺乏时代气息,脱离现实生活,以及由于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的给学生学习带来的不便,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解决旧教材中“难、繁、偏、旧”的弊端。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多种,如通过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途径。然而,当信息技术与之进行了有机的整合,便会使常规的课堂教学如鱼得水,过去靠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表格挂图的机械呈现等手段立刻相形见绌。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在突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 三、信息技术与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有机整合 “思维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部规律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人脑对感知觉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从而间接地、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活动过程,它属于认识的高级阶段。”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的丰富的多媒体形式的内容,必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起到深远的影响。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地运用,学生的信息意识形成之后,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提炼能力必将随之提高,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概括能力的提高 四、信息技术与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有机整合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增强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而素养的提高、能力的增强,关键在一个“用”字。在运用中领悟,在运用中发现,在运用中创造,这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教学中单位时间内学习活动的质量,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安排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安排的每一项活动,都必须具有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

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案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案例 《桂林山水》 一、课题: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1课《桂林山水》。 二、设计理念: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并通过创设情境协助学生发现和建构文本的意义,充分使用精读、欣赏画面等方式加深理解文本,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三、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词,理解“翡翠”“连绵持续”等词语。 2.理解第二、三段课文,了解漓江水和桂林山的特点。 3.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景象。 四、教学重难点: (1)、深入体会桂林山水的特点。 (2)、用归纳段意的方法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五、教学过程: 1、分别出示泰山、西湖的图片,诗歌《望岳》、《饮湖上初晴后雨》,你想对泰山、西湖说些什么? 2、板书课题:1. 桂林山水 (1)简介桂林山,初读课文 (2)说说你对桂林山水总印象。

(3)哪句话讲出作者游览桂林山水的原因? 3、学习课文第一段 你是怎样理解“桂林山水甲天下”这个句的? 4、学习课文第二段。 (1)登陆“桂林旅游网”( 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8a18462743.html,/),介绍桂林山水。 (2)结合课文第二段,了解每句话的意思。通过看图读文,你对漓江的水有什么样的感觉?(静、清、绿) (3)继续找自己认为具有美好遐想的句子,指名读。 出示漓江水“静”的句子,课件出示流动的水与静止的水协助指导朗读。 出示漓江水“清”的句子,课件演示清澈的江水指导朗读。 出示漓江水“绿”的句子,课件展示水与翡翠的颜色对比指导朗读。 (4)齐读这个段,交流:面对这样的漓江水,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漓江充满着柔,充满着美,这正如一个柔美的女子呀)引导女生读这个段体会柔美的感情。第二次,男女生齐读 5、学习课文第三段 (1)浏览网站上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见识桂林的山。 (2)用一字、一个词、一句话说说对桂林山的印象。 (3)指导朗读“桂林山“这个段。

浅议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浅议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信息技术也在这一大环境中迅猛发展,并且涉及到多种领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是目前教学方式的一种创新,通过多媒体技术以及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资源丰富等优点,进而营造一个和谐理想的学习环境。本文着重对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的整合进行探究,并提出一些中肯建议,期望能为教学【关键词】小学语文重点、难点提高读写能力 所谓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通过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手段,将一些生活化的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生活化能力。语文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师应当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实现教学内容生活化的目标,同时,也可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又好又快发展。 一、信息技术的简介与小学语文教育的关系 不同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也各不相同。部分人认为只要是与数据信息应用有关的技术就称之为信息技术(包括:信息和数据的收集、表现、处理、传递、安全、交换、显示、储存等等);部分人认为信息技术指的是研究和开发信息如何产生、取得、传递、交换、识别及应用的技术;还有部分人认为信息技术实际上是运用电子计算机以及现代的通讯方法取得、传送、储存并处理信息的技术。从本质上分析,信息技术无论从哪一方面定义实际都离不开信息的取得、处理、应用。所以,从本质来看,信息教育实际上指的就是学习、运用信息方面的技术,提高并培养受教育者的素质。主要包括了主体的学习与掌握,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同时也包括了主体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方面的教育。 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轻松突破重点、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它可摆脱时空的限制,可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如,学习《美丽的西双版纳》,这篇课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课文的重点不仅要让学生学会优美的语言文字,同时还要感受西双版纳的美丽。但是学生没有亲身去过西双版纳,对西双版纳没有直接感受,存在思维跨度和理解难度,由于课堂条件有限,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更好地激活学生的学习气氛,我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西双版纳的植物和动物的有关资料,通过图、文、声、像,动、静、快、慢创设出直观性、情感性为一体的富有感染力的情境,并辅之以解说,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进一步感受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真切地体味西双版纳的美丽与神奇。这样,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整合的意义 从根本上讲,多媒体技术与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有机整合,一方面符合新课程改革和时代发展变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的提升,实现学生生活化能力的提升目的。在多媒体技术的整合和渗透下,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命的气息,更加能够迎合小学生的性格特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现生活的意义,发现生命的内涵和规律,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这种良性循环的过程,能够实现生活内容在学生生命中的渗透于整合,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四、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1.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录音示范,并配以悦耳动听的音乐,可使学生沉浸于多媒体营造的学习氛围中,从而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学习《赤壁之战》这一课,

(完整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教学设计.doc

信息技与小学文整合教学 ——小学文教学《松鼠和松果》 一、例 随着当代信息技的普及和用,我已入了高科技信息技期,信息技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是改革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教育的关照》中指出:“信息技与程整合是促中小学教学根本性革的首要途径。” 就把信息技与程整合步到了一个十分主要的地位。新的《文程准》指出:“努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文程。”“ 拓文学和运用的域,注意跨学科的学和当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充分使用信息技文教学服,得文学科知,培养文能力,步文素养,是一个极新而又布朝气的域。 二、教材特点 《松鼠和松果》是教育程准教科文(人教版)一年下册 第10 。文是一篇童,叙述了两只具有保意的小松鼠植的故事。通篇文的学, 我要学生了解到人在向自然索取,一定不要忘回自然。只有,我才能永有一 个美好的家园。 由于以往的教学把字和朗放在重点,所以本班学生朗和字掌握得比好。学生能利用以前学的字新生字,在朗中也能行知的迁移。 低年的学生新奇的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也很喜小物,所以本的内容很适合学生。 三、教学手段及目: 一年第二学期的学生拼音已掌握,文基本通,生字已能通拼音自己;但文只是很浅的理解,真正懂文需靠老,所以教学方法是基的学生自学,的由老学。同考到一年学生年小,上的冲突才能引起他的注意与趣,所以加入信息技的 用可使教与学的程更形象化 .感性化,效果良好。我想通以上的教学手段来达到本 的教学目:

1、认识“聪、活”等 11 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认识到人类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这样才能拥 有美好的家园。 四、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信息技术的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所用时间作用 出示谜语: 揭示谜底: 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 松鼠。 绒毛,尾巴像伞。 (学生答后出示松鼠图) 观图答: 出示松果图,问: 松果。 这是什么?投影图一、猜谜、 (形象、直 导入新课、 观,吸引学生分析课题、 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注意力很好 质疑(5分仔细看图,按自己的理解 图上画了谁?它们在干什的导入了课钟)回答。 么?文的学习。) 板书课题: 松鼠和松果 问: 学生质疑。 看到松鼠和松果你有什 么疑问吗?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西宁市育才学校冶妍霞语文本来是门最开放的学科,与生活同在,色彩斑斓。但应试教育却使学生感到语文索然寡味。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感兴趣才能有激情。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才能乐于接受,此所谓“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录像、投影、幻灯、计算机软件等信息媒体,能再现课文情境,使课文内容形象化,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已是屡见不鲜。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由于它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而且可以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能够让学生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新颖、先进的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在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的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优化课堂结构,改革旧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它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观察、思维和实践的机会,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有何意义,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基础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所专注的. 一、整合的意义 语文学科的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越来越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这就给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资源的不断完善,为学生获取知识提供了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正在逐步进入我国的小学教育,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领域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小学语文全面落实课改精神,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下面就简单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阅读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阅读教学,可以利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再配上音乐,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中,教师讲到海底鱼多这一部分时,展示出《西沙群岛洋底》的课件。这时,学生们个个都瞪大眼睛,尽情地观赏着眼前五彩缤纷的鱼,还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似乎已置身于海底。这时让学生讨论回答:“在海底你看到了哪些鱼?”这下,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学生纷纷发言。教师又问:“海底有那么多鱼,课文为什么只写这几种?”,学生又马上投入到积极的讨论之中,最后领悟到课文是按鱼的颜色和形状来选材和叙述的。这样,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主动地感知理解了语言文字。 二、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阅读情境 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散文、小说具有很强的审美性。由于学生受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社会环境的限制,作品的美感与学生的情感有时难以沟通。然而,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媒体,将无声抽象的语言文字所要表现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有动感的画面图式,创设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或氛围,激发他们的想象,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审美共鸣,帮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材内容。 如《火烧云》一课,由于身处大城市的学生一般没有仔细观察过见过火烧云,课上就可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精心创设教学情景。先通过动画演示课文中描写的几种不同形状、颜色的火烧云,用逼真的画面使学生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美丽和作者观察得仔细、描绘得细腻。然后又可出示大量的火烧云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

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 整合的研究 资中县孟塘镇两渡小学:罗桂花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全部展现出来,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以随机性、灵活性、全方位、整体化的方式把语文信息知识形象地呈现给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本人就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进行了研究与实践,现将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一、以人为本,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的新途径。 在实践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探讨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学科整合的途径、方法。经过研究学生不论在提高学生识字和用字的能力方面,还是在阅读、作文方面都有了一定的突破,不仅促进了语文教学结构的改革,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提高了信息素养。 (一)识字教学方面 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汉字音、形脱节、字型多,结构复杂,类似性大,多音多义字不少,学生学习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融合,尤其是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课件),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软件(课件)自由选择学习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打(打字)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二)阅读教学方面 在阅读教学中,要完成教学目标,关键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参与学习过程。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学生有充分的时间主动感悟、搜集和分析相关的信息,对所学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再经过引导步入新的知识境界。使学习主体参与教学,形成发现问题——积极探究——追求创意的模式,促进学与教的优化。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找出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点”来,把教学内容细化为具体“学习任务”,通过“校校通”或“校园网”用课件、网页等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 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