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整理国故”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胡适“整理国故”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胡适“整理国故”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a18495484.html,

胡适“整理国故”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作者:付玲玲

来源:《群文天地》2011年第02期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于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方面,胡适开创了用科学精神来整理研究国学的新方法,取得了令人难以企及的成就,为后学树立了严谨、务实的良好学风。

一、“整理国故”的提出

1919年8月,针对守旧派以“抱残守缺”的态度来“保存国粹”的观点,胡适写了《论国故学——答毛子水》一文,初步提出自己对“整理国故”的看法:“用科学的研究法去做国故的研究。”

1919年11月,胡适在《新青年》7卷1号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正式揭起了“整理国故”的旗帜,主张“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用无成见的态度,精密的科学方法,去寻那以往的文化变迁沿革的条理线索”,进而“看出它们原有的地位,还给它们原有的价值。”

二、胡适“整理国故”的基本观念与方法

在整理国故运动中,胡适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立足点与他心目中的复古派、国粹派区分开来,以批判的眼光、西方的学术观念来对国故进行系统整理,正因此,整理国故运动始终贯穿了胡适崇尚民主、科学、自由与思想解放的精神,贯穿着对旧文化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强烈的质疑精神与批判眼光。

那么,到底什么是胡适反复强调的科学方法呢?1923年,在《(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中,胡适强调,我们必须在方法上“虚心采用他们的科学的方法,补救我们没有条理系统的习惯。”文中提出的“历史的眼光”、“系统的整理”、“比较的研究”,成为当时不少新文化人公认的整理国故的“科学方法”。

胡适送给大学生的毕业赠言

胡适送给大学生的毕业赠言 一胡适: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不要抛弃学问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 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 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附: 胡适先生的演讲是1929年,在中国公学18年级毕业典礼上。 1906年4月10日,中国公学在上海正式开学。 1906年2月,因大批留日学生返抵上海,没有着落,留学生中的姚洪业、孙镜清等各方奔走,募集经费,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浜桥租民房为校舍,筹办中国公学。两江总督端方每月拨银1000两,派四品京堂郑孝胥为监督。校务实际由王抟沙主持。革命党人于右任、马君武、陈伯平等任教员。 4月10日开学后,共招学生318人,分大学班、中学班、师范速成班、理化专修班 胡适先生给大学生的毕业赠言2 这一两个星期里,各地的大学都有毕业的班次,都有得多的毕业生离开学校去开始他们的成 人事业。 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的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

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浅谈胡适的中西文化观 摘要 胡适不但是一个文化巨匠,也是一个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的中西文化思想被人们吸收学,传承着。胡适始终以世界文化的眼光观察比较中西文化,努力寻求中西文化交流沟通的结合点。胡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的症结在于不曾悔祸、彻底痛责自己,要振兴中国文化首先必须进行“民族反省”。本文从多个层面来探讨他的中西文化观。 关键词:胡适;中国传统文化;中西文化 一、胡适对中西文化的研究比较与价值评判 (一)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 胡适的特殊经历决定了他是一个中西文化冲突的矛盾统一体,并且始终未能摆脱这种在文化冲突中的彷徨。胡适对民族传统文化并非只有批评没有肯定、只有贬斥没有褒扬、只有虚无没有信心。从胡适的许多著述中可以找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赞誉和眷恋,找到他整理国故的决心和成绩。因此,尽管胡适对传统文化的负面性、消极性和劣根性采取了彻底否定、大胆批判的态度,但始终没有彻底否定传统文化,整理国故是他“再造文明”的途径之一。 胡适是不是彻底的反传统?胡适始终战斗在新文化运动最前线,他对旧文化的批判和否定主要集中在对孔家店、理学“以理杀人”、孝道、贞操观念等具体问题上,并没有涉及传统文化的整个体系。尽管胡适时常语出惊人,但这并非他的一贯学术主张,而是他为推行其文化主张而“走极端”的方法策略,他所做的决非盲目地、彻底地反传统,而是要对传统文化坚持一种“评判的态度”,进而重新评价一切价值。正如胡适自己表述的那样,他对传统文化的评判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反对盲从,反对调和与整理国故。胡适认为,只有用评判的态度,不盲从、反对调和折衷,然后用科学方法重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同时输入西方文化的先进思想,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再度辉煌。 胡适对文化保守主义展开了深入的批判。胡适认为,传统文化必须进行根本

胡适《毕业赠言》全文

胡适《毕业赠言》全文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诸位毕业同学: 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去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疲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损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可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

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简评胡适的文化现代化思想_胡适不是一个_全盘西化_论者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简评胡适的文化现代化思想 ———胡适不是一个“全盘西化”论者 郭 静 (聊城大学文学院,山东聊城 252059) [摘 要]胡适两次提出“全盘西化”都有特殊的背景和原因,他并不主张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他的“全盘西化”实为“全力西 化”,是作为中国文化现代化的手段而非目的。胡适并不是真正的“全盘西化”论者,其文化现代化的思路是通过全力西化的努力,使中西文化充分交融,经过“适者生存”法则的选择,最终建立包含中西文化精华,符合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中华民族新文化。 [关键词]胡适;全盘西化;文化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I 20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217(2009)02-0049-03 [收稿日期]2009-03-15 [作者简介]郭 静(1968-),女,山东莘县人,聊城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聊城建设学校高级讲师,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经过器物层面的自强运动、社会政治层面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后,以新文化运动为标志,开始楔入文化层面。综观这一过程,作为后起外源型现代化的中国,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向西方学习。但是,在文化现代化这个最高级、最复杂的层面上,围绕“如何向西方学习”这个课题,从五四时期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尤其是1929年到1935年,争论非常激烈。胡适就此发表了许多颇有影响的文章和演讲,主张全力向西方学习。过去在评价胡适这一思想时,由于受“左”倾思想影响,加之后来胡适在政治上的反共和投靠国民党,因而武断的批判代替了允当的研究,胡适被戴上了“全盘西化论”者的帽子,甚至有人把他当作“全盘西化论”的始作俑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 五四前后,胡适并没有提出全盘西化。胡适1910年至1917年在美求学,期间已涉足国内新文化运动,不断发表文章,反对封建文化。1917年胡适在其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 史》①中提出,中国文化主要的问题是采取最有效的形式吸收西方 现代文化。胡适回国后,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继续对中国文化现代化的出路进行探索。1919年12月,他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中提出了“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的文化现代化路线,就是既要引进西方文化,又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以创造中华民族新文化。胡适身体力行,从1920年开始,先后整理了《水浒》、《儒林外史》等十余篇古典小说,并以“序云”、“导论”等形式写了近30万字的文章,对中国传统文化以批判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胡适一生都是这样做的。北京大学的罗荣渠教授据此质疑:“难道有这样毕生埋在故纸堆中的全盘西化派 吗?”[1](360) 总之,五四时期胡适的“愿望是想学习欧洲的文艺复兴, 专致力于新文化的运动,抛开政治,有意识地为中国打下一个非 政治的文化基础”。[2](P 131)所以,胡适虽极力主张向西方学习,无情 抨击中国传统文化,但并未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胡适一生中两次提出“全盘西化”都有其特殊背景。1929年,胡适为英文《中国基督教年鉴》写了一篇《中国的文化冲突》的文章,在表达其现代化思想时他同时使用了两个概念:W h olesale w es ternization 和W h ole hearted m odernization ,前者可译为“全盘西 化”,后者是“一心一意现代化”或“全力现代化”的意思。这是胡适第一次提出全盘西化,但是和“全力现代化”并列使用的,而且在此后的几年中再也没有提及它。同年胡适在其《新文化运动和国民党》一文中,主张“承认中国旧文化不适宜于现代的环境,而提倡充 分接受世界的新文明”[1](P 356)1930年胡适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中认为:“无论什么文化,凡可以使我们起死回生,返老还童的,都 可以充分采用,充分收受”。[3](P 640)1933年,胡适在《建国问题引论》 中进一步指出:中国文化的出路“不完全是‘师法国外’的问题……我们也可以集合全国人才智力,充分采用世界的科学知识与方 法,一步一步地作自觉的改革”。[4](P 315)可以看出,胡适在随后发表 的文章中有意避开了“全盘”两个字,而悉数采用“充分”一词。这不是偶然的。在这样一个严肃而敏感的问题上,胡适是不会随便使用一个词的,他完全明白“充分”和“全盘”在含义上的差别。几年后胡适本人的解释更能说明问题:“五六年前我最初讨论这个文化问题时,因为用字不小心,引起了一点批评。那一年《中国基督教年鉴》请我做一篇文字,我的题目是《中国的文化冲突》,我指出,中国人对于这个问题,曾有三派的主张。一是抵抗西洋文化;二是选择折衷;三是充分西化。我说抵抗西化在今日已成过去, 9 4

浅析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

学术视点总第期 MangZhong Literature 429 浅析胡适的文学翻译思想 ◎张亚楠 (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04) 胡适(1891—1962)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是现代中国的一个文化巨人,他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过程中,有着多方面的、创获性的文化成就。胡适大力提倡外国文学名著的翻译,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性的文学翻译思想。梳理这些散见于胡适论著、书信以及译序中的翻译思想,可以管窥中国现代文学翻译理论的发端,对于今天的翻译理论建设和翻译实践活动也不无借鉴意义。 一、文学翻译的目的和翻译文学的功能 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革命的首举义旗者,胡适非常重视外国文学名著对中国新文学建设的借鉴作用,1916年他在写给陈独秀的信中说:“今日欲为祖国造新文学,宜从输入欧西名著入手,使国中人士有所取法,有所观摩,然后乃有自己创造之新文学可言也。”[3]具体到改造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的方法问题,他主张通过翻译西方文学名著引进外国的文学方法,“……怎样预备方才可得着一些高明的文学方法?我仔细想来,只有一条法子:就是赶紧多多的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阐明上述主张的理由之后,他再次强调说,“我们如果真要研究文学的方法,不可不赶紧翻译西洋的文学名著,做我们的模范”。在一封有关戏剧翻译的答信里,他明确提出:“我们的宗旨在于借戏剧输入这些戏剧里的思想……在于输入‘范本’。” 二、翻译选材 在翻译的选材问题上,胡适主张只译名家著作,不译第二流以下的著作。他痛感当时中国的文学翻译充斥着二三流乃至不入流的外国作品,因此在给曾孟朴的信中说:“中国人能读西洋文学书,已近六十年了;然名著译出的,至今还不满二百种。其中绝大部分,不出于能直接读西洋书之人,乃出于不通外国文的林琴南,真是绝可怪诧的事……这也是我们英美留学生后辈的一件大耻辱”,并与曾氏共勉“各依性之所近而力所能勉者,努力多译一些世界名著,给国人造点救荒的粮食”。 胡适提倡多译小说、戏剧和散文,他认为,“最近世界文学的趋势,都是由长趋短,由繁多趋简要……‘写情短诗’‘独幕剧’‘短篇小说’三项,代表世界文学最近的趋向。” 另外,对于文学作品的主题,胡适认为要响应时代、人心的需要,赞同多翻译健全的,鼓舞人生向上的文学作品,并且在给陈独秀的信中指出奥斯卡·王尔德的The Ideal Husband虽好,但《青年杂志》所载译文“似非吾国今日士夫所能领会也”。 可见,胡适在翻译选材上非常注重原著的质量和权威性,主张翻译作品的主题要响应时代、人心的需要,体裁要紧跟世界文学的趋势。同时也可以看出,以启蒙为己任的胡适,在翻译选材观上表现出来的功利性和紧迫性。 三、直接翻译和转译 关于直接翻译和转译的问题,胡适认为“不应该多费精力去做‘转译’的事业”。梁实秋在1928年《翻译》一文中也提到:“据胡适之先生说,法文、俄文作品译成中文的大半是自英文转译的;懂英文的人所以不直接译英文名著而要转译法俄文作品者,是因为英文名著的文字难,成语典故、俗话等等,都是我们一般略识ABC者所难得懂的,而法俄作品译成英文的率皆浅显易明”。 1933年胡适在其《短篇小说第二集》的译者自序里又说:“我深感近年翻译外国文学的人,多是间接从译本里重译,很少是直接翻译原文的。所以我前几年在上海寄居的时候,曾发愿直接翻译英国和美国的短篇小说”。 赵文静在《翻译的文化操控———胡适的改写与新文化的建构》一书的第五章第一节谈到转译的时候认为:“对转译的批评本质上基于一种忠实于原文的思维。历史上不忠实的翻译作品似乎对目标文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更加重大的影响,如中国近代的林纾和美国的庞德。”鲁迅先生也曾经撰文指出,如果不通过转译,我们将和世界上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缘。值得玩味的是,胡适翻译的短篇小说大多是由英文本转译的。 四、翻译的语言形式 胡适提倡使用白话翻译西方文学名著,他说:“用古文译书,必失原文的好处。”胡适肯定严复是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林纾是介绍西洋近世文学的第一人,还说林译的小说往往有他自己的风味,但因为他们用古文译书,结果“终归于失败”;并以鲁迅兄弟的翻译作品为例,说“他们的古文工夫既是很高的,又都能直接了解西文,故他们译的《域外小说集》比林译的小说确是高的多……这种文字,以译书 044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王伟迪13124157 理科基础班) 摘要:胡适是中国近代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作为北京大学校长,他博学多才,在众多领域均有涉猎,获得了三十二个博士学位。同时他最主要的贡献就是在新文化运动大力提倡白话文,在新青年上发表了许多文章。本文首先介绍胡适的人生经历,然后说明胡适的学术成就,最后探讨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以及意义。 一:胡适简介 胡适出生在安徽绩溪县,他的父亲在他三岁时就去世,所以,对于胡适而言,父亲这一角色,是缺失的。但是在胡适的记忆中,他仍然记得父亲教他写字。他的父亲也是一个文人,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决定赴京报国,但最终还是没有实现梦想,死在厦门。他的母亲一直含辛茹苦的养育他。 胡适五岁开始在私塾里上学,学了九年的古文,为他后来的人生辉煌奠定了基础。早年在梅溪学堂、澄衷学堂求学,初步接触了西方的思想文化,受到梁启超,严复的思想影响。1904年,他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后来赴美留学,在康乃尔大学学习。之后又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哲学。 1917年胡适回归祖国,在北京大学当教授,并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

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二:胡适的学术成就 (1)儒学成就: 胡适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把孔子和儒学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用“平等的眼光”与诸子进行比较研究,破除了儒学“独尊”的地位和神秘色彩,具有开创性的影响。胡适并不盲目崇拜孔子和儒学,他认为,“现在大多数明白事理的人已打破了孔教的迷梦”。 (2)哲学成就: 胡适在中国现代学术方面,是较早引入西方方法以来研究中国学术的。他首先采用了西方近代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研究中国先秦哲学。他以其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为基础,编写了《中国哲学史大纲》。 (3)古典文学成就: 胡适在古典小说《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三侠五义》《老残游记》等小说研究均有卓越成就。胡适是新红学派的创始人,可以说是将小说纳入了学术研究正轨的第一人,取代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旧红学。胡适对《水经注》也有过很深的研究。 三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作用 当胡适还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求学,面对着孕育和萌动着的文学革

解读毕加索阅读答案-毕业阅读题答案

解读毕加索阅读答案-毕业阅读题答 案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就要离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

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图书馆才能读书,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就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到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工夫;4圈麻将也得废你一点半钟的光阴。

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xx年之后成什么器。 10 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2) 11 全文思路明晰,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现全文思路:提出赠言 表达希望与祝愿。(2) 12 第2段中有一个句子能实现全段的主要意思,这个句子是(2) 13 阅读2、3、4、5 段答题(6) (1) 这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就“做学问“表达了怎样的看法? 即使,既,也。2(1)若是错过了青春,时间也不会再重来。(2)你们会被认为是进步较慢,水平较低,学识资历浅

《毕业赠言》胡适习题答案

《毕业赠言》胡适习题答案 《毕业赠言》胡适习题答案《毕业赠言》胡适诸位毕业同学: ⑴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 要抛弃学问。⑵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之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的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即为吃饭计,学问也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⑶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需要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 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⑷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 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缩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⑸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 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万页书。 ⑹诸位,***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4 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自己的选择!⑺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⑻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⑼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毕业赠言》习题1.这篇演讲 的中心话题是什么2.古诗文中,有很多同文段⑵中的划线句子意思相同的名言,请写出两句或两句以上这种名言。(如果所写名言是上下句的,两句算一句;如果名言是单名的,一句算一句。)3.根据上下文说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这句话的含义。 4.文段⑸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你再分别补充一个类似的事例和名言。 5.请你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 6.请给你的同学写一段毕业赠言。 7.设想一下十年后你的工作或生活情景。 《毕业赠言》答案: 1.不要抛弃学问。

浅析胡适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浅析胡适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胡适,他的思想影响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并影响了一大批学人,是中国现代思想史上重要的人物。然而“誉满天下,谤亦随之”,对于胡适思想的批判也从未停止过。站在今天的历史高度,排除以往的历史偏见和现实的政治干扰,我们再心平气和的评价胡适,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就像欧阳哲生说的“我们今天来评价胡适,应该谈的主要不是确认胡适的文化学术地位,而应该理解、阐述胡适思想的现代意义,再现胡适作为一个思想启蒙者的历史价值,把堙没的半个胡适给发掘出来。” 关键词:通俗文化上层文化现实意义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造诣。其思想也具有全面性——几乎触及了广义上的人文学科的每一个方面。以他个人的研究业绩而言,我们可以说,他在中国思想史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余英时曾经利用思想史上所谓的“上层思想”和“通俗思想”的概念来解释胡适的思想。(或者再扩大一点,利用人类学与社会学上“上层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概念。)认为其思想的影响不但冲击了中国的上层文化,而且也触动了通俗文化。 (一)通俗文化 胡适的“暴得大名”最初完全是由于他提倡文学革命。用白话来代替文言文,在胡适的构想中自始即是思想革命或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他的“文学改良刍议”第一条便提出“言之有物”,而所谓的“物”则包括二事:一曰情感,二曰思想。他显然认为只有新的白话文体才能表达二十世纪的新情感和新思想。提倡白话便不得不尊《水浒传》、《红楼梦》、《儒林外史》为“文学正宗”,这就把通俗文化提升到和上层文化同等的地位上来了。陈独秀完全了解胡适此文的命意所在。他在“文学革命论”中说: 孔教问题,此伦理道德革命之先声也。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旗上大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1】 此话以“伦理道德革命”始,以“通俗的社会文学”终,不但把思想革命与文学革命联系了起来,也把通俗文化代替传统上层文化的意思表露的十分明显。胡适虽然在美国受了七年的民主洗礼,但他的思想影响牵涉到许多复杂的层

胡适与新文化运动调查报告

合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201 至201 学年第学期 实 践 教 学 报 告 实践报告题目胡适与新文化运动 课程名称近代史纲要 指导教师洪飞 系别/班级 12级公共事业管理班 姓名(学号) 胡适与新文化运动 一.调查背景 经过一学期的近代史学习,对新文化运动有了更多的了解。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巨大,自然不必多说。那么,胡适对新文化运动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本着这样一个问题,并且在十八大召开后这样一个新的大背景下,追根溯源,回顾历史,我们小组查阅了一些关于新文化运动关于胡适的资料,并且对这些资料进行归类分析,以求更深入更准确地了解胡适和新文化运动,以及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二.调查内容 (一)胡适其人 胡适,原名胡洪骍、洪马辛、嗣穈、字希疆,参加“庚款”留美考试后改名适,字适之。安徽绩溪人。他的故乡是安徽绩溪上庄村。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兴趣广泛,作为学者他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红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进行研究。 胡适深受赫胥黎与杜威的影响,自称赫胥黎教他怎样怀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样思想。因此胡适毕生宣扬自由主义,提倡怀疑主义,并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宣传民主、科学。毕生倡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言必有征”的治学方法。 1917从美国学成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加入《新青年》编辑部,撰文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积极提倡“文学改良”和白话文学,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同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初步设想。“五四”时期,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陪同来华讲学的杜威,任杜威的翻译二年多;与张君劢等展开“科玄论战”,是当时“科学派”丁文江的后台。从1920年至1933年,主要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同是也参与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抗日战争初期出任国民党“国防参议会”参议员,1938年被任命为中国驻美国大使。抗战胜利后,1946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二)胡适的思想 胡适一生受自由主义、科学主义,尤其是以杜威为代表的实践主义的影响,竭力追求自由、民主,主张独立思考,是中国鲜有的划时代具有独立思想的先哲。 胡适是开一代风气之人。他奉信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对人权、法治、民主、自由等普世价值观,他终其一生坚守不渝,宣扬实践。胡适给中国指出的路,想民主与科学,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其历史贡献无人能出其左右。关于制度建设的论述是胡适留给我们的最大的历史遗产。这些思想充分体现着民主、科学、革新、进取得精神,他抨击中国传统价值观、伦理道德和社会观念形态,倡导以人格自由独立、个性价值尊严为精神内核的“健全的个人主义”人生哲学,并向青年发出“个性解放、独立人格、精神自由”的号召。这一思想几乎贯穿在胡适一生的言论中。 1、国民性改造思想: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始终坚持从作为文明主体的人(国民)的角度探求昆族复兴国家崛起的根本道路,也即其反复强调的“为祖国造不能亡之因”,国民素质的时代性转换构成了胡适文化思想的逻辑主线。胡适从“新民”到“立人”的国民性改造思想转换的逻辑,揭示了胡适所试图建构的符合工业文明时代要求的文明主体的素质结构及其建构途径和方式。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影响最大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他异常丰富的学术和文化思想中,国民性改造思想占有重要的位置,胡适始终坚持从作为文明主体的人(国民)的角度探求民族复兴同家崛起的根本道路,也即其反复强调的“为祖国造不能亡之因”,国

毕业阅读题答案范文

毕业阅读题答案范文 毕业赠言阅读题答案 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就要离母校了, * 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图书馆才能读书,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就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⑥诸位,11万页

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到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工夫;4圈麻将也得废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 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xx年之后成什么器。 10 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2) 11 全文思路明晰,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现全文思路:提出赠言 表达希望与祝愿。(2) 12 第2段中有一个句子能实现全段的主要意思,这个句子是 (2) 13 阅读2、3、4、5 段答题 (6) (1) 这部分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2)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就“做学问“表达了怎样的看法? 即使,既,也。 2(1)若是错过了青春,时间也不会再重来。(2) 你们会被认为是进步较慢,水平较低,学识资历浅的人而被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剔除淘汰。 3(1)拾芝麻凑斗--非一日之功;积少成多(2)4.4米,88部 4不能,因为书也分很多种类型,有对一个人待人处事,修心养性等有用的,也有对人用处不大的甚至无用的,读无用的书也是浪费光阴的一种表现,本句特指‘有用’不仅有力地论证观点,而且为下文的“成为学者”作铺垫。若删去与文意不符。 5即 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也没有实验室,哪做学问 6.围绕“不

胡适的教育思想

在我看来,胡适的教育理念是非常正确的, 胡适既承袭了我国古人的关于“教育是立国之本”,又接受了西方文化思想的影响。在胡适看来,教育是解决中国问题的最根本的出路和最长远的打算,唯有教育能过正真拯救华夏的文明,并再造就一个新的文明。 他始终不渝地坚持“教育救国”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看作唯一的救国方式。 他将自己伟大的胸襟、高远的志向和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投入到人民教育事业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In my opinion, Hu Shi's educationalphilosophy is very correct. Hu Shi inherited the ancient Chinese on the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country", and accept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cultural thought. In Hu Shi's view, education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way and the long-term plan to solve China's problems. Only education can really save the civilization of China and rebuild a new civilization. He unswervingly adhere to the "education to save the country," the educational thinking, education as the only way to save the country.He put his great mind, lofty aspirations and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the country into the people's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mocratic revolutionary movement, left us with a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毕业赠言胡适阅读

毕业赠言胡适阅读 毕业赠言胡适阅读 古人说:“信心可以移山。”又说:“只要功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你不信吗?当拿破仑的军队征服普鲁士,占据柏林的时候,有一位教授叫作费希特的,天天在讲堂劝他的国人要有信心,要信仰他们的民族是有世界的特殊使命的,是必定要复兴的。费希特死的时候,谁也不能预料德意志统一帝国何时可以实现,然而不满50年,新的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居然实现了。 生活就是这样。盼望它飞跃时,它总是慢悠悠;等体会到个中滋味,想多留它须时,它却如落花流水匆匆逝去。时慢时快时疾时缓,时悲时喜时乐时苦。愁与苦为伴,欢与乐同行。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情谊悠悠,岁月如流,蓦然回首,却已人去楼空,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阳光为你壮行,清风为你送行,蝉鸣为你歌唱,鸟儿为你鼓掌,绿荫为你庇护,雨露伴你清爽。毕业了,真诚的说一声:一路走好,愿你一路顺风。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就要离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这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

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图书馆才能读书,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就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节衣缩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到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工夫;4圈麻将也得废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0 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 11 全文思路明晰,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现全文思路:提出赠言→→表达希望与祝愿。

胡适的哲学思想

第四章胡适的哲学思想 一、思想渊源 1、以杜威代表的实验主义 达尔文的进化论对胡适有影响。胡适说:“一部哲学史里,康德占四十页,而达尔文只有一个名字,而赫胥黎连名字都没有,那时决不能使我心服的。”美国人莱特将达尔文和一般哲学研究相结合。实验主义的第一代皮尔士将适者生存的原则引申到观念上。胡适引述皮尔士的话:“一个观念也有适与不适这个问题”,“一个观念的意义完全在那观念在人生行为上所发生的效果。凡试验不出什么效果的东西,必定不能影响人生行为。所以我们如果能完全求出承认某种观念时有那么些效果,不承认他时又有那么些效果,如此我们就有这个观念的完全意义了。除掉这些效果之外,更无别的意义,这就是我所主张的实验主义。” 胡适:“一切有意义的思想都会发生实际上的效果,如果没有意义,那不过是一些胡说的废话。或换成另一说法,有意义的观念是‘适者’,无意义的观念便是‘不适者’。” 实验主义的第二代詹姆士也强调观念的适应与否是决定其有无意义的标准。 詹姆士:宗教家信仰上帝的存在,却遭到科学家的责难,因为他不能拿证据来。赫胥黎的“存疑主义”恰好是科学思想的代表。但“拿来证据”也不可一概而论,上帝观念适用于一部分人。胡适对此评价:实验主义本来是一种方法,一种评判观念与信仰的方法,到了詹姆士的手里,方法变松了,有时不免成了一种辩护信仰的方法了。 杜威是当时实用主义的最大代表,胡适在1919年写了《实验主义》一文对皮尔士、詹姆士和杜威的实验主义进行介绍。关于杜威的思想,胡适介绍了杜威对实验主义的三个概括:第一,实验主义是一种方法。第二,是一种真理,第三,是一种实在论。其中最突出一点,杜威认为实验主义是一种方法。他曾说:“经验的活用,就是理性,就是智慧,此外更没有什么别的理性。人遇到困难时,他自然要寻求应付的方法。”他还引证说:“如果哲学不弄那些‘哲学家的问题’了,如果哲学变成解决‘人的问题’的哲学方法了,那时候便是哲学光复的日子到了。” 2、中国传统文化对胡适的熏陶 司马光:“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锉烧舂磨,亦无所施时”。自认8岁时已经是无神论了。范镇的《神灭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刃,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已而神在哉。” 胡适忽视真理的绝对性和客观性,与他一向反对决定论,崇尚偶然论有着直接联系。范镇对因果决定论的反对对胡适产生重要的影响。胡适自认11岁取了偶然论而叛离了运命。 因果观念与因缘观念与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对胡适影响很大,主要体现在进化论思想方面。 梁启超对胡适的影响也很大:“《新民说》诸篇给我开了一个新世界,使我彻底相信中国之外还有很高等的民族,很高等的文化;《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也给我开辟了一个新世界,使我知道《四书》、《五经》之外,中国还有学术思想。” 二、胡适的历史地位 1、中国传播实用主义哲学的第一人。 实用主义主张用行为的效果来证明思维的合理性。根据事实效果修正观念。“不管什么旧礼教,怎样能发展你自己,便怎样发展你自己。” 2、由于实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某种相似性,例如胡适对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因素的作用予以肯定,并受到陈独秀、瞿秋白对胡适和实用主义都有所肯定。 三、实验主义的方法论 1、实验室的态度和历史的态度

浅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浅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摘要:1917年7月胡适由美国回到中国,8月份来到北京,任北大文科教授兼哲学研究所主任。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漩涡当中,对于具有新思想、又抱有强烈的爱国之情的胡适来说,这是一个机会,一个改变中国的时机。于是胡适精神抖擞投入到新文化运动当中,并在这划时代的时期中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成为在中国政治思想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政治学术等思想是如何呢?他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又是如何呢?本文章在政治、思想、教育等方面浅论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在新文化运动当中,一群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具有新思想和具有强烈的爱国之情的知识分子成为这场运动中的领导者,他们包括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他们高举新文化运动的旗帜,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胡适是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发挥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他的思想观点以及所做的贡献给当时的旧中国带来一股清新之风。我们不断回望“五四”,并且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了解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当中的作用,这给当代的我们带来不少的启示。 在政治上,胡适反对封建主义,倡导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这些思想观念都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胡适一直都以民主和科学为他的社会政治思想基础。自从由美国留学回来后,胡适就十分欣赏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面对腐败的北洋政府,他曾经写了一系列的文章,提倡民主政治。他曾经起草过《争自由的宣言》。文章指出“应废除北洋政府的‘警察条例’,废除所谓的‘出版法’和‘报纸条例’。文章主张:人民的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居住、迁移以及人身自由等这些‘基本的最小限度的自由权’,应得到充分保障。1在思想上,胡适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打倒孔家店”,宣扬个性自由和个性解放。 胡适一直都十分反对封建主义传统思想对个人思想的束缚,他赞成广大人们争取自己的个性自由。胡适认为中国的个性发展受到孔教礼仪的严重束缚,他认为要重新创造出新文化思想,就要“打倒孔家店”。他曾经在《吴虞文录序》说过,“何以那种种吃人的礼教制度都不挂别的招牌,偏爱挂孔老先生的招牌呢?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2这反映出胡适反对封建礼教、反对儒家孔学的态度十分鲜明。 胡适还猛烈抨击封建的旧道德,从贞操问题中解救了女子,解放了女子。胡适在留美时就十分关心女子解放的问题。他在《女子解放从那里做起》和《女子问题》等一系列的文章中就提出要解放女子,强调女子应该要自由独立,强调女子在教育、政治等方面都拥有跟男性同样的权利。这对于促进当时的女子解放运动起了较大的作用。除此,胡适写了《论贞操问题——答蓝志先》、《贞操问题》等文章,抨击当时的“贞操论”,认为“贞操论”是一种“不合人情、不合天理的罪恶”。他认为女子被污辱,不是女子的责任,不应该用“贞操论”来衡量。胡适这些观点都有力抨击了当时的旧道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在文学上,胡适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胡适在文学改革当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胡适留美的时候,就开始提倡白话文了。他第一本的白话诗集叫做《尝试集》。在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白话文的宣言——《文学改良诌义》。他在文章当中提出八条温和的改革建议:(一)须言之有物。(二)不摹仿古人。(三)须讲求文法。(四)不作无病呻吟。(五)务去烂调套语。(六)不用典。(七)不讲对仗。(八)不避俗字俗语。3在创作实践方面,胡适以诗歌、戏剧、散文、小说等方面的创作倡导白话文,显示白话文的强大生命力。 1朱文华著《胡适评传》重庆出版社1988年第107页 2胡文生著《向西方学习——走近胡适》2005年第30页 3胡适口述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2005年第151—152页

毕业赠言之教育家胡适

毕业赠言之教育家胡适 第一个方子只有一句话:“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 第三个方子也只有一句话:“你得有一点信心。” 翻开泛黄的相片,久远的年代,模糊的青春,但毕业骊歌的感情依旧,在这个栀子花开伤别离的季节,让我们重温昔日名校长们毕业赠言的那是母校的馈赠,一生的精神宝藏,那些犀利的言辞穿越时空隧道,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和当下意义。 教育家胡适于1945年9月至1948年12月任北京大学校长,本文是胡适先生1932年6月27日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讲话,那是个血雨腥风的年代,他的身份是北大文学院院长。胡适为青年学子总结了毕业出路: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再有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了。 胡适: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1932年6月)

学生的生活是一种享有特殊优待的生活,不妨幼稚一点,不妨吵吵闹闹,社会都能纵容他们,不肯严格地要他们负行为的责任。现在他们要撑起自己的肩膀来挑他们自己的担子了。在这个国难最紧急的年头,他们的担子真不轻!我们祝他们的成功,同时也不忍不依据自己的经验,赠他们几句送行的赠言虽未必是救命毫毛,也许做个防身的锦囊罢! 你们毕业之后,可走的路不出这几条:绝少数的人还可以在国内或国外的研究院继续做学术研究;少数的人可以寻着相当的职业;此外还有做官,办党,革命三条路;再有就是在家享福或者失业亲居了。 走其余几条路的人,都不能没有堕落的危险。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 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你们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学非所用,往往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学问的人,也不免心灰意懒,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 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的追求。少年人初次和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