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建筑物水闸课程设计.

水工建筑物水闸课程设计.
水工建筑物水闸课程设计.

目录

一、基本设计资料 -------------------------------------------- 1

1、基本概述资料----------------------------------- 1

2、水流量资料------------------------------------- 1

3、闸基土质资料----------------------------------- 2

4、其他资料--------------------------------------- 2

5、水闸设计标准----------------------------------- 2

二、闸址选择 ----------------------------------------------------------------------- 3

三、总体枢纽布置 --------------------------------------------------------------- 3

1、拦河闸的布置----------------------------------- 3

2、闸室段的布置----------------------------------- 3

3、上游连接段的布置--------------------------------3

4、下游连接段的布置--------------------------------4

四、水力计算 ----------------------------------------------------------------------- 4

1、闸孔设计-------------------------------------- 4

2、消能防冲设计---------------------------------- 7

3、海漫设计---------------------------------------9

五、防渗排水设计 -------------------------------------------------------------- 10

1、地下轮廓设计--------------------------------- 10

2 、防渗计算------------------------------------- 11

六、闸室的布置与稳定分析 ------------------------------- 15

1、闸室结构布置--------------------------------- 15

2、荷载及其组合--------------------------------- 18

3、闸室稳定计算--------------------------------- 23

七、闸室结构设计 ------------------------------------------- 25

1、闸墩设计------------------------------------- 25

2、底板结构设计--------------------------------- 25

八、基础处理--------------------------------------------------- 29

九、主要参考文献--------------------------------------------- 30

一、基本设计资料

1、基本概述资料

本工程是西通河灌区第一级抽水站的拦河闸,其主要任务是拦蓄西通河的河水,抬高水位满足抽水灌溉的需要,洪水期能够宣泄洪水,保证两岸农田不被洪水淹没。

2、水位流量资料

根据规划要求,在正常蓄水时下泄流量为Q=0

3

/m s ,上游水位为H 正=198.0m ,此时对应的下游水位H=195.0m ;在校核洪水时灌区下泄流量为Q 核=79.73

/m s ,此

时的相应上游校核水位为H 核=198.90m ,相应闸下游水位H 下=198.65m ;在设计洪水位时灌区下泄流量Q 设=61.43

/m s ,此时对应的上游水位H 设=198.36m ,闸下游水位为H‘下=198.15m 。

闸身稳定计算水位组合

(1) 设计洪水位时:上游水深m H 36.3=,下游水深m h s

15.3=

(2) 校核洪水位时:上游水深m H 90.3=,下游水深m

h s 65.3= 消能防冲设计水位组合

根据分析:消能防冲的最不利水位组合是在校核洪水位时的情况下:则其组合

是:下泄流量为Q=79.70

3/m s ,相应的上游水位是H 核=198.90m, 闸下游水位H 下=198.65m ,则相应的上游水深H=3.90m,下游水深h=3.65m 。

水位流量资料表: 运用情况 上游水位(米) 下泄流量(m 3/秒) 正常蓄水 198.00 0 设计洪水 198.36 61.40 校核洪水

198.90

79.70

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表:

H 下(m) 195.00 196.00 197.00 197.50 198.00 198.15 198.50 198.65 Q(m3/S) 0.00

8.63 27.96 41.07 55.40 61.40 73.98 79.70

3、闸基土质资料

闸基河床地质资料柱状图如图所示:

层序高程(m)土质摡况

I 195.00-191.8 细砂

II 191.8—183.32 组砂

III 183.32 粘土

闸址附近缺乏粘性土料,但有足够数量的混凝土骨料和砂料。闸基细砂及墙后回填砂料土工试验资料如下表;

天然重度饱和重度内摩擦角凝聚力不均匀系数相对密实度

细砂18.64 20.61 22 0 12 0.46

沙土料18.20 20.21 32 0 15 0.62 细砂允许承载力为150KN/m2,其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摩擦系数f=0.35

4、其他资料

1.闸上交通为单车道,按汽-10设计,带-50校核。桥面净宽4.0m,总宽为4.4m。

2.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有3米、4米、5米三种规格闸门。

3.该地区地震设计烈度为4度。

4.闸址附近河道有干砌石护坡。

5.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米/秒,吹程0.15公里。

5、水闸的设计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以下简称SD133-84),该闸按IV级建筑物设计。

二、闸址选择

根据《水工建筑物》可知,闸址选择关系到工程的成败和经济效益的发挥,是水闸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根据水闸的功能、特点和运用要求,综合考虑地形、地址、水流、潮汐、泥沙、冻土、冰清、施工、管理和周围环境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最佳方案。

闸址适宜选择在地形开阔、岸坡稳定、岩土坚实和地下水水位较低的地点。应优先选用地质条件良好的天然地基,土壤、中砂、粗砂、和砂砾都适于做为水闸的地基;尽量避开淤泥质土和粉、细砂地基,必要时,应采取妥善的处理措施。

在河道上建造拦河闸,为解决施工导流问题,常将闸址选在弯曲河道的凸岸,利用原来河道导流,裁弯取直,新开上、下游引水和泄水渠,新开渠道既要尽量缩短其长度,又要使其进、出口与原河道平顺衔接。

根据基本地形资料知道,闸址附近,河道顺直,河道横补面接近梯形,底宽18米,边坡1:1.5,河底高程195.00米,两岸地面高程199.20米。

断面尺寸如图1-1所示:

图 1-1

三、总体枢纽布置

1、拦河闸的布置

拦河闸布置成开敞式水闸,根据计算将水闸分为3孔,边孔净宽3.0m,中孔净宽4.0m,闸门顶部高程199.4m。闸门高出边缘线0.2m。

2、闸室段的布置

闸底板为倒π形布置,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板中央设缝,板长15m,厚1.0m。

闸墩材料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顺水流方向长15m,中墩厚1.2m,边墩与岸墙分开布置,为重力式边墙,不挡水只挡土,闸墩上游设有工作门槽和检修门槽。工作桥宽0.4m,检修桥宽1.5m,闸门采用露顶式平面钢闸门,尺寸3.55×4.4启闭设备采用QPQ-16卷场式启闭机,公路桥设在下游,总宽4.4m。

3、上游连接段布置

上游翼墙采用浆砌石重力式反翼墙,墙顶高程199.50m,混凝土拦浪板高0.8m,设在其上,墙后填土高程199.20m,翼墙底板厚0.6m,同样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

铺盖与翼墙上游齐平,顺水流方向长14.0m,厚0.6m,铺盖上游为块石护底,一直护到引水口。

翼墙上游为干砌石护坡,并设有浆砌石格梗,每隔12m布置,砂垫层设在块石底部,15cm厚。

4、下游连接段的布置

闸室下游布置消力池、海曼、防冲槽等。

消力池采用挖深式,长7.5m,池深0.5m,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厚0.5m,消力池与闸室连接处设1m宽小坝,厚以1:4的斜坡连接,底板下设0.2m厚砂、碎石垫层,反滤排水。

采用浆砌石做为海曼的材料,其长度为18m,厚度为0.5m,浆砌石内设排水孔,下面铺设反滤层,在海曼起始端做8.0m长的浆砌石水平段,其顶面高程与护坦齐平,在海曼后半段做成1:15的斜坡,以使水流均匀扩散,调整流态分布,保护河床不受冲刷。

取防冲槽深度为2.0m,底宽b为4.0m,取顶端与海曼末端齐平,则上游坡率取m=2,下游坡率m=3。

下游翼墙为浆砌石重力式反翼墙,迎水面直立,墙背坡率1:0.5收缩角为10度。材料选用钢筋混凝土板,厚0.6m,前趾长1.2m,,后趾长0.2m,翼墙下游端与消力池末端齐平。

四、水力计算

水闸的水力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即闸孔设计和消能防冲设计。

1、闸孔设计

闸孔设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闸室结构形式,选择堰型,确定堰顶高程以及孔口尺寸。

(1)闸室结构型式

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故宜采用开敞式闸室结构。

(2)堰型的选择及闸底板高程的选定

该闸建在少泥沙的人工渠道上,故宜采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自由出流范围较大的平底板宽顶堰。由闸基河床地质资料可知,闸基附近河床土质良好,承载能力大,并参考该地区已建工程的经验,拟取闸底板顶面(即堰顶)与西通河渠底齐平,高程为195.00m。

(3)孔口尺寸的确定

初拟孔口尺寸,该闸的尺寸必须满足拦洪灌溉以及泄洪的要求。

B

1)计算闸孔总净宽

在设计情况下:①、上游水H=198.36-195=3.36m

h=198.15-195.00=3.15m

②、下游水深

s

m s

③、下泄流量Q=61.403/

则上游行近流速:

V0=Q/A

根据和断面尺寸:

A=﹙b +mH ﹚H =﹙18+1.5×3.36﹚×3.36=77.4m 2

其中b 为河道宽:b=18m m 为边坡比:m=1:1.5 V 0=Q/A =61.40/77.41=0.793m/s H 0=H ﹢αv 2

/2 (取α=1.0﹚ =3.36﹢0.7932

/﹙2×9.81﹚ =3.39m 则

s

h H =3.15/3.39=0.929>0.8 故属于淹没出流。 校核情况: ①、上游水H=198.9-195=3.9m

②、下游水深s h =198.65-195=3.65m ③、下泄流量Q=79.703

/m s

则上游行近流速:

V 0=Q/A

根据和断面尺寸:

A=﹙b +mH ﹚H =﹙18+1.5×3.9﹚×3.9=93.02m 2

其中b 为河道宽:b=18m m 为边坡比:m=1:1.5 V 0=Q/A =79.7/93.02=0.86m/s

H 0=H ﹢αv 2

/2g ﹙取α=1.0﹚

=3.9﹢0.862

/﹙2×9.81﹚ =3.94m 则

s

h H =3.65/3.94=0.93>0.8 , 故属于淹没出流。 确定闸孔宽度

由以上结果可得,则按水流成堰流时并且为淹没出流,计算根据《水工建筑物》,由宽

顶堰淹没出流公式:

,根据

s

h H ,查SL-265-2001,附录A.01,查得淹没系数=0.74,对无坎宽顶堰:m=0.385 假设侧收缩系数 =0.90。计算简图见图2—1

g

v 220

H

H 1

s h

图2—1

在设计情况下: 由公式

B

所以,在设计情况下

=8.66m

在校核情况下:

=9.0m

整理上述计算如表2—1所示:

表2—1

计算情况

上游水深 H

下游水深s h

流量 Q

行进流速

行进水头0H 淹没系数б

流量系数m

侧收缩系数ε

0B 设计情况下 3.36

3.15

61.40

0.793

3.39

0.74

0.385

0.90

8.66

校核情况下

3.90 3.65 79.70 0.86 3.94 0.74 0.385 0.90 9.0

2)闸孔孔数n 及单孔净宽0b

单孔宽度0b 根据水闸使用要求,闸门型式及启闭机容量等因素,并参照闸门尺寸选定。由01B >02B 比较得,取净宽较大的值,则取0B =9.0m 。

以上为0B 的第一次近似值,据此可计算ε的第二次近似值,按0H h s =0.93,及闸墩边形状,查《水闸》表3—5得0ξ=0.53, k ξ=0.70。侧收缩系数按式计算为:

()[]

b

n H n k ?-+-=0

012.01ξξε =1-0.2×[0.7+(3-1)×0.53]×3.9/9 =0.85

净宽0B 的第二次计算近似值为

=9.5m

再将净宽0B 的第二次近似值代入式中,可得ε=0.86,再次试算后仍得ε=0.86,计算得出02B =9.4m ,根据所给闸门的型号尺寸,则选择孔数n=3,每孔净宽0b =3.2m ,则闸孔总净宽0B =3.2×3=9.6m ,

3.闸孔泄流能力校核

中墩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取中墩厚d=1.5m ,墩首为半圆形,墩尾采用尖圆形。边墩厚度为1.0m ,墩首、尾采用半圆形。

根据拟定的闸孔尺寸净宽0B =9.6m ,用设计情况进行检验。根据堰流公式:

=

Q

3/20.860.740.38529.819.6Q =?????3.39?实

=64.283

/m s

则:

%100?-Q

Q Q 实=|(64.28-61.40)/61.40|×100%=4.7%<5%

实际过流能力满足泄水的设计要求

由此得该闸的孔口尺寸确定为:选择孔数n=3,每孔净宽0b =3.2m ,2个中墩各厚d=1.5m ,边墩厚度为 1.0m ,闸孔总净宽0B =9.6m ,闸室总长度B=3×3.2+2×1.5=12.6m 。

2. 消能防冲设计

消能防冲设计包括消力池、海漫和防冲槽三部分的设计。 (1) 消力池的设计

1)上下游水面连接形态的判别,当闸门从关闭状态到校核的下泄流量为

s m Q /70.793=,往往是分级开启的。为了节省计算工作量,闸门的开度拟分三级

开启。第一级泄流量为s m /63.83

,待下游水位稳定后,开度增大至设计流量

s m /40.613,最后待下游水位稳定后,再增大开度至最大下泄流量s m /70.793。

当下泄流量为s m /63.83

时:

上游水深m H 90.300.19590.198=-=;

下游水位则采用前一级开度(即0=Q )时的下游水深m

h s 0=;

则上游行进流速:

s m A Q v /093.002.9363.830===

由于

s

m s m v /5.0/093.03

30<=,则可以忽略不计

假设闸门开度185.0=e ,65.0047.090.3/185.0/<==H e ,则为孔流,查《水

力计算手册》(第二版)得垂直收缩系数6194.0=ε则:

m e h c 115.0185.06194.0=?==ε

s

m B Q q /6638.000.1363.82===

跃后水深:

m

gh q h

h c c

c 8635.01115.081.96904.0812115.018123232=???

?

??-??+?=???? ??-+="

0=>"t c h h 为远驱式水跃,故需要设消力池 由02844.08635.090.38635.00<-=--=''-''-c c t h H h h ,查SL265-2001表A.0.3-2得孔流淹

没系数00.1='σ,孔流流量系数0μ为0.65~0.7因此:

5915.090.3185

.018.060.018

.060.00=?-=-=H e μ

gH eB Q 20μσ'=

该值与要求的的流量s m /63.83

比较接近,故所假定的闸门开度185.0=e 正确。

以同样的方法,分级开启流量为s m /40.613

、s m /70.793

时的闸门开度,并计算相应的参数,并判别不同下泄流量时,上下游水面的连接形式,则可以判别是否需要设消力池,其水面连接计算结果见下表:

水面连接计算结果表 序号 Q (m3/s ) e (m ) ε

hc (m ) )(m h c '' Ht (m ) 水面连接情况 1 8.63 0.185 0.6194 0.115 0.8635 0 远离式水跃

2 61.40 2.45 / 2.45 0.6481 3.15 淹没式水跃 3

79.70

3.91

/

3.65

0.5417

3.65

淹没式水跃

2) 消力池深的计算

根据前面的计算,消力池采用挖深式消力池,以下泄流量

s m Q /63.83

=作为计算消力池深度的计算依据。消力池中水的流态见图3-1。

s m Q / 57 . 9 90 . 3 81 . 9 2 00 . 10 185 . 0 5915 . 0 00 . 1 3 = ? ? ? ? ? ? =

图 3-1

依据SL265-2001附表B.1.1

Z h h d s c

?-'-''=0σ

22

2

2222c s

h g q h g q Z ''-'=?α?α

m Z 007.08635.081.926904.0190.095.081.926904.012

2

222=???-????=?

m d 043.0007.018635.010.1=+-?=

计算出消力池池深d=0.043m ,但为了稳定泄流时的水流,根据规范取池d=0.50m 。 3) 消力池长度的计算

由前面的计算,以下泄流量

s m Q /63.83

=作为确定消力池长度的依据,略去行进流速

0v ,则:

m d H T 40.450.090.30=+=+=

根据公式:

00T T T h c ααα-

-

=

m

h c 079.040.4027

.040.4027

.040.4027

.0=-

-

=

由此

m gh q h

h c c

c 07.11079.081.96904.0812079.018123232=???

? ??-??+?=???? ??-+="

由此水跃长度

()()m h h L c c

j 84.6079.007.19.69.6=-?=-''=

消力池与闸底板以1:4的斜坡段连接,则

m

L s 0.25.04=?= 则消力池长度:

m

L L L j s sj 472.784.68.00.2=?+=+=β

(注:β为水跃长度校正系数取0.8) 取消力池长度 m

L sj 50.7=

4) 消力池底板厚度的计算

根据抗冲要求:

H

q k t ?=1

式中:s m q /6904.03

= m H 90.3=? 1k 为消力池底板计算系数取0.20 则:

m m t 50.0234.090.36904.020.0<=??=

故消力池底板厚度取t=0.50m

由此得到,取消力池底板厚为0.50m ,前后等厚。为减小作用在护坦上的扬压力,在消力池底板的后半部分设置排水孔,并在该部位的地面铺设反滤层,排水孔孔径取80cm ,间距L=2.0m ,呈梅花形布置,为使出闸水流在消力池中产生水跃,在消力池与闸底板连接处留一宽为1.0m 的平台。

3、 海漫的设计

(1)海漫长度的计算

海漫的长度计算由式: H

q K L s s p ?=

式中:

s m q s /6904.03

= m H 90.2=? s K 为海漫长度计算系数,由于河床为细沙,故取0.14=s

K ,则

m L p 18.1590.26904.00.14=??=

因此取海漫长度m

L p 00.15= (2)海漫的布置与构造

海漫的材料采用浆砌石,其厚度为0.5m ,浆砌石内设排水孔,下面铺设反滤层,在海漫起始段做5.0m 长的水平段,其顶面高程与护坦齐平,在海漫后半段做成1:15的斜坡,以使水流均匀扩散,调整流速分布,保护河床不被冲刷。 (3) 防冲槽的设计

取防冲槽的深度为2.0m ,底宽b 为4.0m ,取顶端与海漫末端齐平,则上游坡率取m=2,下游坡率取m=3,由此得到消能防冲设计的相关尺寸,见图3-2。

图 3-2

五、防渗排水设计

1、 地下轮廓的设计

地下轮廓的设计主要包括底板、防渗铺盖、板桩等的设计。 (1)、 底板的设计

底板既是闸室的基础,又兼有防渗、防冲刷的作用。它既要满足上部结构布置的要求,又要满足稳定及本身的结构强度等要求。 1)底板顺水流方向的长度L 0:

有经验公式: ()m H L 50.1300.18590.18850.350.30=-?==

为了满足上部结构布置的要求,L 0必须大于交通桥宽度、工作桥、工作便桥及其之间间隔的总和,即取L 0=14.00m 。 ·2)底板厚度d :

根据经验,底板厚度为(1/6~1/8)单孔净宽,一般为 1.10m~1.40m ,由此初拟底板厚度d=1.20m 。 1) 底板构造:

底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下游两端各设1.0m 深的齿墙嵌入地基底板分缝设以“v ”型铜片止水,由于地基为砂性土的细沙地基,抵抗渗流变形的能力较差,渗流系数也较大,由此必须在底板两端分别设置不同深度的板桩,一般为水头的(0.6~1.0)倍,有水头大小可知上游端设板桩深为3.0m ,下游端不设板桩。 (2) 铺盖

铺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其长度为上下游最大水位差的(3~5)倍,则取铺盖L=16.0m ,铺盖厚度为0.50m 。铺盖上游端设0.50m 深的小齿墙,其头部不再设防冲槽,为了上游河床被冲刷,铺盖上游设块石护底,厚为0.30m ,其下设0.20m 的碎石垫层。 (3)侧向防渗

侧向防渗主要靠上游翼墙和边墩,则上游翼墙为曲线形式,从边墩向上游延伸一定距离后,以半径为0.70m 的圆弧插入岸墙。 (4) 排水、止水

为了减小作用于闸底板上的渗透压力,在整个消力池底板上布设砂砾石排水,其首部紧抵闸底板下游齿墙,闸底板与铺盖,铺盖与上游翼墙,下游翼墙的永久缝中,均设以铜片止水,闸底板与消力池,消力池与下游翼墙之间永久性分缝,虽然没有防渗的要求,但是为了防止闸基与挡土墙后填土被水流带走,缝中铺设沥青油毡。 (5) 防渗长度验算

闸基防渗长度的计算必须满足: H C L ?=

式中:m H 90.3=? C 为允许渗径系数值,由于为砂性土故取C=9.0,则

m H C L 10.3590.30.9=?=?=

而实际闸下布置见图4-1

图 4-1

实际闸基防渗长度L :

m L 5.355.10.14.10.1140.10.10.32.15.07.00.117.05.05.0=+++++++++++++='

则m L m L 1.355.35=>=' 闸基防渗长度满足要求

2、 渗流计算

采用改进阻力系数法进行渗流计算 (1) 地下轮廓线的简化

为了便于计算,将复杂的地下轮廓进行简化,由于铺盖头部及底板上下游两端的齿墙均较浅,可以将他们简化为短板的形式如下图

4-2

图 4-2

(2) 确定地基的有效深度

根据钻探资料,闸基透水层深度很大,故在渗流计算中必须取一有效深度代替实际深度。 由地下轮廓线简化图可知:地下轮廓的水平投影长度L0=14.00+16.00=30.00m ;地下轮廓的垂直投影长度

m S 70.550.020.60=-=

故526.570.500.3000>==S L ,则按下式计算Te :

m

L T e 00.1500.305.05.00=?==

而地基的实际计算深度m T 68.1132.18300.195=-=,而

e T

T <,故地基的实际计算深度T=11.68m 。

(3) 渗流区域的分段和阻力系数的计算

过地下轮廓的角点、尖点,将渗流区域分为8个典型段,如图 所示1、8段为进出口段,2、4、5、7则为内部垂直段,3、6两段为内部水平段。

则相关计算的结果见表4-1:

表4-1 各流段阻力系数为ξ

流段 计算公式 段号

S

T/L ξ 进口段和出口段 441.05.12

/30+???

??=T S ξ

1 0.9 11.18 0.475 8 1.5 10.98 0.517 内部垂直段 ????????? ??-=T S ctg y 14ln 2

ππξ

2 0.8 10.88 0.074 4

5.6 10.88 0.582 5 5.0 10.48 0.530 7

1.0 10.48 0.096

内部水平段 ()

T

S S L x x 217.0+-=

ξ

3 S1=0.8 S2=5.6 T=10.88 L=16.0 1.059 6

S1=5.0 S2=1.0 T=10.48 L=14.0

0.935

268

.4935.0059.1096.0530.0582.0074.0517.0475.08

1=+++++++==∑=i i ξξ

(4)渗透压力计算

1)设计洪水位时:m H 36.300.19536.198=-=?

根据水流的连续条件,经过各流段的单宽渗流流量均应相等。

a.根据下式计算各分段的渗压水头损失值

H h i

i

i ?=

∑ξξ

A 进口段和出口段:

m

H h i

374.036.3268.4475

.011=?=?=

∑ξξ

m

H h i

407.036.3268.4517.088=?=?=∑ξξ

B 内部垂直段:

m H h i 058.036.3268

.4074

.02

2=?=

?=

∑ξξ m H

h i 458.036.3268

.4582

.044=?=?=∑ξξ

m H

h i 417.036.3268

.4530

.055=?=

?=∑ξξ

m H

h i

076.036.3268

.4096

.077=?=

?=∑ξξ

C 内部水平段:

m

H h i

834.036.3268.4059

.133=?=?=

∑ξξ

m H h i

736.036.3268.4935.066=?=?=

∑ξξ

b.进、出口水头损失的修正

A 进口处修正系数1β的计算:

?

?????+????????+??? ??'-

=059.02121

21.121T S T T β

式中 m T 18.11=' m T 88.10= m S 9.0= 则得 0.1729.01<=β,应予修正。

进口段水头损失值应修正为:

m h h 273.0374.0729.0111=?=='β

进口段水头损失减小值为:

m

h h m h 892.0834.0058.0101.0273.0374.0321=+=+<=-=?

故修正各该段的水头损失值为:

m h h 116.0058.02222

=?=='

m h h h h 877.0058.0101.0834.02133

=-+=-?+='

B 出口处修正系数2β的计算:

式中 m T 98.10=' m T 48.10= m S 5.1=

则得 ,应予修正。

出口段水头损失应修正为: m h h 360.0407.0884.0828

=?=='β

出口段水头损失减小值为:

m h m h 736.0047.0360.0407.068=<=-=? 故修正各该段的水头损失值为:

m h h h 123.0047.0076.0877

=+=?+='

C 计算各角隅点的渗压水头:

由上游进口段开始,逐次向下游从作用水头值相继减去各分段水头损失值,即可求得各角隅点的渗压水头值:

m H 36.31=

m H 087.3273.036.32=-=

m H 971.2116.0087.33=-=

m H 094.2877.0971.24=-=

m H 636.1458.0094.25

=-=

m H 219.1417.0636.16

=-=

m H 483.0736.0219.17

=-=

m H 360.0123.0483.08

=-=

m H 00.0360.0360.09

=-=

D 绘制渗压水头分布图:

根据以上算得的渗压水头值,并认为沿水平段的水头损失呈线性变化,即可绘出如图4-3所示的渗压水头分布图:

图 4-3

单位宽度底板所受的渗透压力: ()(

)KN t H H P 88.116914.11114483.0219.15.01145.0761==??+?=??+?= 单位宽度铺盖所受的渗透压力:

()()KN

t H H P 50.39752.40116094.2971.25.01165.0432==??+?=??+?=

2)同样的步骤可计算出校核洪水位时的渗透压力分布即 m H 90.3=?

0 . 1 884 . 0

2 < = β 0

. 1 884 . 0 2

< = β ? ? ? ? ? ? + ?? ? ? ?? ?

? + ? ? ? ? ? ' - = 059 . 0 2 12 1

21 . 1

2 1 T S T T β

m H 90.31=

m H 584.32=

m H 448.33=

m H 430.24= m H 898.15=

m H 410.16= m H 560.07= m H 417.08= m H 00.09

=

根据以上计算绘出校核洪水位时渗透压力分布图,如图4-4:

图 4-4

单位宽度底板所受的渗透压力: ()(

)KN t H H P 28.13589.13114560.0410.15.01145.0761==??+?=??+?= 单位宽度铺盖所受的渗透压力: ()()KN t H H P 31.46102.47116430.2448.35.01165.0432==??+?=??+?=

(5) 抗渗稳定演算

1)闸底板水平段平均渗透坡降

x

J 的计算

由公式: x v x L h J '=

A 设计洪水位时

053.014

483.0219.176=-=-='=

板L H H L h J x v x

则[]=

<=x x

J J 053.00.07~0.10(查水闸设计规范得)

B 校核洪水位时

061.014

560.0410.176=-=-='=

板L H H L h J x v

x

[]=

<=x x J J 061.00.07~0.10(查水闸设计规范得)

2)渗流出口处平均渗透坡降

J 的计算

由公式:

S h J v '=

A 设计洪水位时

240.05.1360.0480==='=

S H S h J v

[]=

<=00053.0J J 0.30~0.35(查水闸设计规范得)

B 校核洪水位时

278.05.1417.0480==='=

S H S h J v

则[]=<=00

278.0J J 0.30~0.35(查水闸设计规范得)

综上闸基的防渗满足抗渗稳定的要求。

六、 闸室的布置与稳定分析

1、 闸室结构布置

闸室结构布置主要包括底板、闸墩、胸墙、闸门、工作桥和交通桥等部分结构的布置和尺寸的拟定。

(1) 底板

底板的结构、布置、构造已在上一节中布置,在此不用不说明。

(2) 闸墩

闸墩顺水流方向的长度取与底板相同,取14.00m 。闸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墩厚为2.50m 。边墩与岸墙合二为一,采用重力式结构。

闸墩上游部分的顶部高程在泄洪时应高于设计或校核洪水位加安全超高;关闭闸门时应高于 设计或校核洪水位加波浪计算高度加安全超高,

表4—1

水位高程

安全加高

波浪计算高程

闸顶高程

闸墩高程

挡水时

设计洪水位

198.36 0.3 0.2 198.86 3.86

校核洪水位 198.90 0.2 0.2 199.30 4.30

泄水时

设计洪水位

198.36 0.5 0.2 199.06 4.06

校核洪水位

198.90 0.4 0.2 199.50 4.50

由已知的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2m/s ,吹程为0.15公里,计算破浪高:

根据官厅水库公式:

2.015

.0120166.00166.03

145

3

1

4501=?==D

V h m

其安全超高查SL265-2001表4.2.4得,泄水时:设计洪水位时为0.50m ,校核洪水位时为0.40m 。

则取其中最大的值,闸墩上游部分的顶部高程取最大值,即高程m 50.199=?。

闸墩下游部分的高度只要比下游最高水位适当高些,不影响泄流即可。由于校核洪水位时,下游最高水位m 65.198=?,因此取闸墩下游部分的顶部高程为m 20.199=?,则在下游闸墩部分搁置公路桥,桥面高程m 20.200=?,桥面净宽为4.0m 。闸墩上游设两道门槽(检修门槽和工作门槽),检修门槽在上游,槽深0.30m ,槽宽0.50m ,再向下游1.50m 处设工作门槽,槽深0.50m ,槽宽0.80m ,下游不设检修闸门,墩头墩尾均为半圆形,如图5-1所示

图 5-1

(3) 胸墙

为了保证启吊闸门的钢丝绳不浸在水中,往往会设置胸墙,但由于所选闸门的高度和水位的变化深度,则在此不用设置胸墙。

(4) 工作桥 1)启闭机选型

闸门采用露顶式平面钢闸门,则闸门顶高程为199.40m ,闸门高4.4m ,门宽为4.0m 。启闭机顶高程203.30m 。

查SL265-2001和《水闸》,根据经验公式:

08.043.1B H k K K G g C Z =

初估闸门自重,G 为门重,10KN ,B 墩高度4.5m ,B 为孔口宽度为3.2m ,采用滚轮式支承Z K =1.0,C K 采用普通低合金钢结构C K =0.8,由于H <5.0m,取g K =0.156,则得门自重

=????=08.043.12.35.4156.08.00.1G N k 77.11,为满足要求则取门kN G 0.12=。

根据经验公式,初估计启门力()G P F Q 2.12.01.0+-=,闭门力()G P F W 96.02.01.0--=。则P 为作用在门上的总水压力见图4—2

图4—2

不计浪压力的影响,作用在每米宽门上游面的水压力:

上P =1/2×9.81×3.9 ×3.9=74.60kN 作用在每米宽门上游面的水压力:

下P =1/2×3.65×3.65 ×9.81=65.35kN

则门上总的水压力为:

当处于开启状态时:

P =上P ×3.2=238.72kN

Q F =0.2×74.6+1.2×12.0=62.41kN

当处于关闭状态时:

P =(上P -下P )×3.2=(74.6-65.35)×3.2=29.6kN

W F =0.2×29.6-0.9×15.0=-7.58kN

W F <0,表示闸门能靠自重关闭,则不需加压重块帮助关闭,根据计算所需的启门力Q F =62.14kN ,初选单吊点卷扬式启闭机QPQ-80,机架外轮廓J=1473mm (查《闸门与启闭

设备》P240-242)。

2) 工作桥的尺寸及构造

工作桥的宽度不仅要满足启闭机宽度的要求,且两侧应留有足够的操作宽度。其宽度

m

B 073.41.020.12473.122=?+?+=?+?+=栏杆外富余宽度栏杆柱宽启闭机宽度故取工作桥净宽B=4.0m 。

工作桥为板梁式结构,预制装配,两根主梁高0.80m ,宽0.40m ,中间活动铺板厚0.10m 。其结构见图5-3。

图 5-3

为了保证启闭机的机脚螺栓安置在主梁上,主梁间的净距为1.2m 。在启闭机机脚处螺栓处设两根横梁,其宽0.3m ,高为0.5m ,工作桥设在实体排架上,排架的厚度即闸墩门槽处的颈厚为0.4m ,排架顺水流方向的长度为2.40m ,则排架高= 门高+富余高度=4.4+0.6=5.0m ,其顶部高程为204.50m 。在工作桥的下游侧布置公路桥,桥身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板梁结构,桥面总宽为4.4m 。

水闸课程设计

目录 水闸课程设计任务书......................................... - 2 - 一.工程任务........................................... - 2 - 二.基本资料........................................... - 2 - 三.设计容............................................. - 3 - 四.设计成果........................................... - 3 - 五.时间安排........................................... - 3 - 水闸课程设计计算书......................................... - 4 - 第一章闸室布置....................................... - 4 - 一.闸型选择及水闸级别................................. - 4 - 二.闸室基本尺寸的确定................................. - 4 - 三.泄流能力校核....................................... - 7 - 第二章消能与防冲设计................................. - 8 - 一.消能计算的控制情况.................................. - 8 - 二.消力池长度的计算................................... - 10 - 三.护坦构造........................................... - 11 - 四.海漫的长度和型式................................... - 11 - 五.防冲槽设计........................................ - 12 - 第三章防渗设计...................................... - 12 - 一.选择地下轮廓线.................................... - 12 - 二.渗透压力计算....................................... - 13 - 第四章闸室抗滑稳定计算.............................. - 13 - 一,荷载计算.......................................... - 13 - 二.抗滑稳定计算...................................... - 14 - 三.基地压力计算...................................... - 14 - 第五章闸室结构计算.................................. - 15 - 一.计算情况.......................................... - 15 - 二.计算方法.......................................... - 15 -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doc

目录 1 基本资料 (3) 1.1 工程概况 (3) 1.2 水文分析 (3) 1.2.1大坝坝顶及坝坡设计 (3) 1.2.2 心墙设计 (3) 1.2.3 反滤料设计 (4) 1.3 坝址地形地质情况 (4) 1.4 气候特征 (4) 1.5料场分布 (5) 1.5.1心墙土料场 (5) 1.5.2 土料的压实设计标准 (6) 1.5.3 砂卵石设计干密度 (6) 1.6 开竣工要求 (7) 1.7 水文资料 (7) 2 坝体剖面拟定 (7) 2.1确定施工导流阶段 (7) 2.2施工导流阶段 (8) 2.3坝体施工阶段 (8) 2.3.1坝体施工第Ⅰ阶段 (8) 2.3.2坝体施工第Ⅱ阶段 (9) 2.3.3坝体施工第Ⅲ阶段 (9) 2.3.4坝体施工第Ⅳ阶段 (9) 3 确定形象进度 (10) 3.1 第一期工程量确定 (10) 3.2第二期工程量确定 (10) 3.3第三期工程量确定 (10) 3.3完建期工程量确定 (11) 3.3初拟施工方案的形象进度 (11) 4 确定各期的强度 (12) 4.1 确定有效施工期 (12) 4.2 挖运强度的确定 (12) 4.2.1 确定上坝强度 (12) 4.2.2 确定运输强度 (13) 4.2.3 确定开挖强度 (14) 5 确定挖运方案 (16)

5.1确定开挖机械的生产能力 (16) 5.2确定运输机械 (16) 5.3确定粘性土、反滤料、砂性土汽车装载有效方量 (16) 5.4确定运输工具周转一次的时间 (16) 5.5循环式运输机械数量n的确定 (17) 5.5.1确定粘土料运输机械数量 (17) 5.5.2确定砂石料运输机械数量 (17) 5.5.3确定反滤料运输机械数量 (18) 5.6复核挖运机械的参数 (18) 6 确定填筑方案 (19)

钢混水闸桥课设

编号(学号):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2009级本科) 题目水闸工作桥设计 学院能源环境学院 专业水利水电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09年 6 月 22 日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 第一部分拟定工作桥尺寸 一、工作桥纵向布置 1、工作桥长度 为便于安装,工作桥长度=两闸墩中心线距离-20~30mm =7000+500+500-20=7980mm 但计算时工作桥长度仍用8000mm计算 2、横梁 位置:为简化计算,我们将地螺栓安装在横梁与纵梁相交处,不考虑其偏移。横梁尺寸初步拟定为,高:500mm;宽:250mm.横梁上面的机墩取高:400mm;宽:250mm 3、活动铺板 为减轻吊装重量,面板做成活动铺板,简支在纵梁上。活动铺板尺寸选用宽:655mm,长度1500+2 80=1660mm;高度:80mm。中间共四块面板。桥两边再每边两块。 总的横向布置图及尺寸如图所示:

二、工作桥横向布置 1、纵梁尺寸:高度:800;宽度:300. 2、悬臂板:高度:端部取100,根部取200;宽度:500 尺寸如图所示

三、刚架布置(在此不计算) 1、刚架高度 计算用的高度: H=31.05-24.0-h 实际高度: H+H1,其中:H1为柱插入杯口的高度。 H1需满足: a.大体为1.2~0.8倍柱长边尺寸; b.大于0.05H。

第二部分 配筋设计 一、面板配筋设计 1.活动铺板 1)安装检修工况 a .荷载计算 板自重:g k =0.08655.0??25=1.31KN/m g =G γ g k =1.0531.1?=1.3755KN/m 一个绳鼓重:G k =6.54KN ,G=G γ G k =6.54?1.05=6.867KN 桥面活荷载不考虑 b .计算简图和内力计算 158********=+=+=a l l n 158********=+=+=h l l n 165015001.11.1=?==n l l 因此计算跨度去1580mm 跨中弯矩: m KN l G gl M ?=?+??=?+=770.24 58.1867.658.13755.1814812020 2)正常使用工况,持久状况

2017年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导流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 1 前言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和《水利工程施工》教学大纲的规定,本专业的学生有一周半时间的《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掌握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相应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水力计算、CAD绘图、设计说明书编写等方面能得到初步训练,为毕业设计和今后的工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和截流设计,以下为导流设计的相应资料。 2基本资料 2.1工程概况 本水电站位于XC市某村境内,系YJ干流水电建设规划的梯级电站之一,距XC市公路里程约80km。 本工程主要任务是发电,水库正常蓄水位1330.00m,死水位1328.00m,总库容7.6亿m3,属日调节水库。 本工程等级为一等工程,主要水工建筑物为1级,次要建筑物为3级。电站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左右岸挡水坝、中孔坝段和溢流坝段(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消力池、右岸引水发电系统组成,右岸地下厂房装机4台600MW机组,总装机容量2400MW。工程枢纽处地形及工程布置见附图。 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334.00m,最低建基面高程1166m,最大坝高168.0m,最大坝底宽153.2m,坝顶轴线长516m;整个坝体共24个坝段,从左至右由左岸挡水坝1#~9#坝段、左中孔10#坝段、溢流坝11#~14#坝段、右中孔15#坝段和右岸挡水坝16#~24#坝段组成;溢流坝段布置5孔溢流表孔,每孔净宽15m,溢流堰顶高程1311.00m;放空中孔孔口底高程1240.00m,孔口尺寸5×8m;溢流坝段下游接消力池,消力池边墙为混凝土斜边墙,消力池边墙顶高程1224.0m,建基高程分别为1166.0m、1180.0m,底板高程为1188.0m,消力池长145m。

水闸课程设计报告

水闸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基本资料 本工程是西通河灌区第一级抽水站的拦河闸,其主要任务是拦蓄西通河的河水,抬高水位满足抽水灌溉的需要; 洪水期能够宣泄洪水,保证两岸农田不被洪水淹没。 1.闸的设计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以下简称SD133-84),该闸按IV级建筑物设计。 2.水位流量资料 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见表 3.地形资料 闸址附近,河道顺直,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底宽18米,边坡1:1.5,河底高程195.00米,两岸地面高程199.20米。 4.闸基土质资料

闸基河床地质资料柱状图如图所示 闸址附近缺乏粘性土料,但有足够数量的混凝土骨料和砂料。闸基细砂及墙后回填砂料土工试验资料如下表; 细砂允许承载力为150KN/m2,其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摩擦系数f=0.35

5.其他资料 1.闸上交通为单车道,按汽-10设计,带-50校核。桥面净宽4.5m。 2.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有3米,4米,5米三种规格闸门。 3.该地区地震设计烈度为4度。 4.闸址附近河道有干砌石护坡。 5.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米/秒,吹程0.15公里。 6.闸上交通 根据当地交通部门建议,闸上交通桥为单车道公路桥,按汽-10 设计,履带-50校核。桥面净宽为4.5m,总宽 5.5m,采用板梁式结构,见图2-3,每米桥长约重80KN。 10.0 15.0 450.0 15.0 110.0 ﹪ 55.0 45.0 70.0 550.0 图 1-3 交通桥剖面图(单位:cm) 一、水闸设计

1、剖面立定 1.1闸顶高程的确定 由于正常洪水位低于设计洪水位,所以取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作为控制情况。闸底高程取挡水坝最低点▽440.00m ,设计蓄水位为▽198.36m ,校核洪水位为▽198.90m 。确定静水位垒坝顶的高差▽h. 1.1.1 正常蓄水位情况下: c z h h h h ++=?%1 3/125 .10 0166.0D V h c = 8 .0(4.10) l h L = L H cth L h h l z ππ22 = 式中:l h --波浪高度,m z h --波浪中心线到静水位的高度,m D --库面的波浪吹程,KM,此处取 0.15KM 0V --计算风速,m/s,正常及设计情况取1.5-2.0倍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校核情况直接用多年平均风速,此处用1.7*12=20.4。 根据以上公式算得 l h =0.098m,L=1.622m,z h =0.019m; %1h =1.24*l h =1.24*0.098=0.122m; h ?=0.122+0.019+0.7=0.84m; 放浪墙顶高程=设计蓄水位+h ?=198.36+0.84=199.2m; 1.1.2校核洪水位情况下 同正常蓄水位同样计算得

水闸课程设计

水闸课程设计 第一章总述 第一节概述 本工程是西通河灌区第一级抽水站的拦河闸,其主要任务是拦蓄西通河的河水,抬高水位满足抽水灌溉的需要; 洪水期能够宣泄洪水,保证两岸农田不被洪水淹没。 第二节基本资料 (一) 闸的设计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以下简称SD133-84),该闸按IV级建筑物设计。 (三) 地形资料 闸址附近,河道顺直,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底宽18米,边坡1:1.5,河底高程195.00米,两岸地面高程199.20米。 (四) 闸基土质资料 闸基河床地质资料柱状图如图所示

(五) 其他资料 1.闸上交通为单车道,按汽-10设计,带-50校核。桥面净宽4.0m,总宽为4.4m。 2.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有3米,4米,5米三种规格闸门。 3.该地区地震设计烈度为4度。 4.闸址附近河道有干砌石护坡。 5.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米/秒,吹程0.15公里。 第三节工程综合说明书 本工程为Ⅳ级拦河闸。设计采用开敞式水闸。 水闸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 闸室段位于上、下游连接段之间。是水闸工程的主体。其作用是控制水位、调节流量。包括闸门、闸墩、边墩、底板、工作桥、检修便桥、交通桥、启闭机等。 上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将上游来水平顺地引进闸室。包括两岸的翼墙、护坡、铺盖、护底和防冲槽。

下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引导过闸水流均匀扩散。通过消能防冲设施。以保证闸后水流不发生有害的冲刷。包括消力池、海漫、防冲槽以及两岸的翼墙和护坡。 第二章 水力计算 第一节 闸室的结构型式及孔口尺寸确定 ﹙一﹚闸孔型式的选择 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因此采用开敞式闸室结构。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为了满足泄洪、冲沙、排污的要求,宜采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自由出流范围较大的无坎宽顶堰,考虑到闸基持力层是粘细砂,土质一般,承载能力不好,并参考该地区已建工程的经验,根据一般情况下,拦河闸的底板顶面可与河底齐平。即闸底板顶面(即堰顶)与西通河河底齐平,所以高程为195.00 m 。 (二)闸孔尺寸的确定 初拟孔口尺寸,该闸的尺寸必须满足拦洪灌溉以及泄洪的要求。 1.计算闸孔总净宽0B (1)在设计情况下: ①、上游水H=198.36-195=3.36m ②、下游水深s h =198.15-195.00=3.15m ③、下泄流量Q=61.403/m s 则上游行近流速: V 0=Q/A 根据和断面尺寸: A=﹙b +mH ﹚H =﹙18+1.5×3.36﹚×3.36=77.4m 2 其中b 为河道宽:b=18m m 为边坡比:m=1:1.5 V 0=Q/A =61.40/77.41=0.793m/s H 0=H ﹢αv 2/2 (取α=1.0﹚ =3.36﹢0.7932/﹙2×9.81﹚ =3.39m 则 s h H =3.15/3.39=0.929>0.8 故属于淹没出流。

水闸基本资料

水闸课程设计基本资料 一、工程概况及拦河闸的任务 颖河拦河闸位于郾城县境内,闸址位于颖河京广铁路桥上游和吴公渠入颖河口下游之间,流域面积2234平方公里,流域内耕地面积288万亩。 农作用以种植小麦、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河流平均纵坡1/6200。 本工程属三级建筑物 本工程投入使用后,在正常高水位时,可蓄水2230万立米。上游5个县25个乡已建成提灌站42处,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闸上游开南、北两干渠,配支干23条,修建各种建筑物1230座,可自流灌溉下游三县21万农田,效益巨大,是解决颖河流域农田的灌溉动脉,同时,也是解决颖河地区浅层地下贫水区的重要水源。 二、地质资料 (一)根据地质钻探资料,闸址附近地层中粉质壤土,厚度约25m,其下为不透水层,其物理力学性质如下: 1、湿重度r湿=20.0KN/m3 土壤干重度r干=16.0KN/m3 饱和重度r饱=22.0KN/m3 浮重度r浮=10.0KN/m3 2.自然含水量时,内摩擦角φ=230 饱和含水量时,内摩擦角φ=200 土壤的凝聚力C=0.1KN/m2 3.地基允许承载力[d]=150KN/m2 4.混凝土、砌石与土基摩擦系数f=0.36

5.地基应力的不均匀系数[η]=1.5~2.0 6.渗透系数K=9.29×103厘米/秒 (二)本地区地震烈度为60以下 三、建筑材料 1.石料:本工程位于平源地区、山丘少,石料需从外地供给,距京广线很近,交通条件较好。 2.粘土:经调查本地区附近有较丰富的粘土材料。 3.闸址处有足够多的砂料。 四、文水气象 (一)气温:本地区年最高气温42度,最低气温为-18度。 (二)风速:最大风速V=20米/秒,吹程D=0.6公里。 (三)降雨量:非汛期(1~6月及10~12月)九个月最大流量为130米3/秒。 年平均最大流量Q=36.1米3/秒,最大年径流总量为9.25亿米3。 年平均最小流量Q=15.6米3/秒,最小年径流总量为0.42亿米3。 (四)冰冻:颖河流域冰冻时间短,冻土很薄,不影响施工。 (五)上下游河道断面 五、批准的规划成果为 (一)灌溉用水季节,拦河闸的正常挡水位为58.72米,下游无水。 (二)洪水标准。 1.设计洪水位50年一遇,相应的洪峰流量1144.45米3/秒,闸上游的洪水位为59.5米,相应的下游水位59.35米。 2.校核洪水位为20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1642.35米3,闸上游水位6l.00米,闸下游水位60.82米。 注:在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位情况下对应的上、下游水位+学号的最后两位。 2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编制 一、课设目的: 在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前提下,运用现代组织管理工具—— 网络计划技术,对松涛水利枢纽的施工进度进行安排,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各项目之间的项目关系,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为今后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设任务及步骤: 编制松涛水利枢纽工程施工总进度网络计划 (一)收集基本资料 包括:工程概况、水文、气象、建材、地质等资料。 本次课设该步骤已经不必了,见大家手里的课设基本资料。 (二)列工程项目 松涛水利枢纽系一级建筑物,由河床重力坝、右岸砼重力坝、溢洪道、右岸土坝、坝后式厂房等建筑物组成。平面布置见所给结构图。 对于这种堤坝式水利水电枢纽,其关键工程一般位于河床,这时施工总进度的安排应以导流程序为主线,即以施工导截流、大坝岩基开挖及处理、砼浇筑、拦洪渡讯、封堵蓄水、发电为主线,列工程项目表。 1.准备工程 2.施工导截流工程 采用全段围堰,全年挡水,隧洞导流 2.1 导流隧洞开挖和衬砌 2.2 图示戗堤预进占(利用隧洞开挖料) 2.3 截流(指合龙、闭气) 2.4 土石围堰加高培厚 2.5 基坑排水 2.6 隧洞封堵 2.7 蓄水 2.8 围堰拆除 3.大坝工程 3.1 河床重力坝坝基(肩)土方开挖 3.2 河床重力坝坝基(肩)石方开挖 3.3 河床重力坝基础帷幕灌浆 3.4 河床重力坝砼浇筑 3.5 河床重力坝接缝灌浆 3.6 右岸砼重力坝土方开挖 3.7 右岸砼重力坝石方开挖 3.8 右岸砼重力坝砼浇筑 3.9 右岸砼重力坝帷幕灌浆 3.10 右岸砼重力坝接缝灌浆 3.11 溢洪道土方开挖 3.12 溢洪道石方开挖 3.13 溢洪道堆砌石填方施工 3.14 溢洪道砼浇筑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2

《水工钢筋混凝土》课程设计 整体效果图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1年7月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 第一部:拟定工作桥尺寸 一、工作桥纵向布置 1、工作桥长度: 为便于安装,工桥桥长度=两闸墩中心线距离-20~30mm =7000+500+500-20 =7980mm 但计算时工作桥长度仍用8000 mm计算。 2、横梁 位置:为简化计算,我们将地螺栓安装在横梁与纵梁相交处,不考虑其偏移。横梁尺寸初步拟定为,高:500;宽:250. 横梁上面的机敦取高:250;宽:250. 3、活动铺板: 为减轻吊装重量,面板做成活动铺板,简支在纵梁上。活动铺板选用的,宽850;长度:1500+2*80=1660 ;高度:80。中间共四块面板。桥两边再一边一块板。 总的横向布置图及个尺寸如图所示: 二、工作桥横向布置

1、纵梁尺寸:高度:800;宽度:300。 2、悬臂板:高度:端部取100,根部取200;宽度:500 尺寸如图所示: 三、刚架布置(在此不计算) 1、刚架高度 计算用的高度: H=31.4-24.0-h 实际高度: H+H1,其中:H1为柱插入杯口的高度。 H1需满足: a.大体为1.2~0.8倍柱长边尺寸; b.大于0.05H。 图3:钢桁架布置

第二部:配筋 一、面板配筋设计 1、活动铺板 1)安装检修工况: a 荷载计算 板自重:0.080.8525 1.7/k g KN m =??= 1.05 1.7 1.785/ G k g g KN m γ==?= 一个绳鼓重: 6.54k G KN =, 6.54 1.05 6.867G k G G KN γ==?= 桥面活载不考虑 b 计算简图和内力计算 01500801580n l l a mm =+=+= 01500801580n l l h mm =+=+= 0 1.1 1.115001650n l l mm ==?= 因此计算跨度取 1580mm c.跨中弯矩: 220011 6.867 1.581.785 1.58 3.268484 p l M gl KN m ??= +=??+=? 2)正常使用工况,持久状况 a.荷载:板自重 0.080.8525 1.7/k g KN m =??=

水闸课程设计

水闸课程设计第一章总述 第一节概述 本工程是西通河灌区第一级抽水站的拦河闸,其主要任务是拦蓄西通河的河水,抬高水位满足抽水灌溉的需要; 洪水期能够宣泄洪水,保证两岸农田不被洪水淹没。 第二节基本资料 (一) 闸的设计标准 根据《水闸设计规范.》SD133-84(以下简称SD133-84),该闸按IV级建筑物设计。 (二) 水位流量资料

下游水位流量关系见表 (三) 地形资料 闸址附近,河道顺直,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底宽18米,边坡1:1.5,河底高程195.00米,两岸地面高程199.20米。 (四) 闸基土质资料 闸基河床地质资料柱状图如图所示

闸址附近缺乏粘性土料,但有足够数量的混凝土骨料和砂料。闸基细砂及墙后回填砂料土工试验资料如下表; 细砂允许承载力为150KN/m2,其与混凝土底板之间的摩擦系数f=0.35。 (五) 其他资料 1.闸上交通为单车道,按汽-10设计,带-50校核。桥面净宽4.0m,总宽为4.4m。 2.闸门采用平面钢闸门,有3米,4米,5米三种规格闸门。 3.该地区地震设计烈度为4度。 4.闸址附近河道有干砌石护坡。 5.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2米/秒,吹程0.15公里。

第三节工程综合说明书 本工程为Ⅳ级拦河闸。设计采用开敞式水闸。 水闸由上游连接段、闸室段、下游连接段三部分组成。 闸室段位于上、下游连接段之间。是水闸工程的主体。其作用是控制水位、调节流量。包括闸门、闸墩、边墩、底板、工作桥、检修便桥、交通桥、启闭机等。 上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将上游来水平顺地引进闸室。包括两岸的翼墙、护坡、铺盖、护底和防冲槽。 下游连接段的作用是引导过闸水流均匀扩散。通过消能防冲设施。以保证闸后水流不发生有害的冲刷。包括消力池、海漫、防冲槽以及两岸的翼墙和护坡。 第二章水力计算 第一节闸室的结构型式及孔口尺寸确定 ﹙一﹚闸孔型式的选择 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河道横部面接近梯形,因此采用开敞式闸室结构。该闸建在天然河道上,为了满足泄洪、冲沙、排污的要求,宜采用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自由出流范围较大的无坎宽顶堰,考虑到闸基持力层是粘细砂,土质一般,承载能力不好,并参考该地区已建工程的经验,根据一般情况下,拦河闸的底板顶面可与河底齐平。即闸底板顶面(即堰顶)与西通河河底齐平,所以高程为195.00 m。(二)闸孔尺寸的确定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及成果 任务:工作桥及刚架设计,包括结构尺寸选择及配筋设计。 成果:二号设计图纸2张 计算书一本(35页左右) 一、概述 1、工作桥作用 专为启闭闸门而设。 2、工作桥结构型式 大多采用梁式桥的形式,且桥身大多为装配式结构。但本设计为简单计,采用整体式。 支承形式为简支梁式,施工采用吊装方法。 二、设计内容 工作桥及刚架设计,包括结构尺寸选择及配筋设计。

三、设计资料 1、工作桥桥面高程原定为▽31.4m,本次设计各人不同; 2、闸墩顶高程▽24.0m; 3、五孔闸,每孔净宽7.0m,中墩宽度1.0m,边墩宽度0.9m; 4、平板闸门,自重200KN; 5、采用QPQ-2×160KN型启闭机,每台自重35KN; 6、闸门吊点中心距,原定为4.75m,本次设计各人不同;

7、荷载:人群荷载:各班不同;栏杆重:1.5KN/m;每个绳鼓重:6.54KN(着地面积350×350mm);施工荷载:4.0KN/m2;基本风压:各班不同 8、建筑物等级 3 级; 9、环境条件二类; 10、建筑材料:混凝土:各班不同;钢筋;各班不同水闸工作桥设计数据 1. 吊点中心距 1班: 4.0 + 0.04 * 学号末两位数 (米) 2班: 4.02 + 0.04 * 学号末两位数 (米) 2. 工作桥面高程 30.0 + 0.05 *学号末两位数 (米) 3. 人群荷载 1班:3.0 kN/m2 2班:2.5 kN/m2 4. 基本风压 1班:0.35 kN/m2 2班:0.4 kN/m2 5. 梁柱受力纵筋 1班:HRB335 2班:HRB400 6. 混凝土强度等级 1班:C25 ; 2班:C30 四、设计要求 1.计算书一份。包括:设计资料;结构布置图及说明;桥面板、横梁、纵梁、刚架配筋计算; 2.施工详图2张(二号图纸)。包括:工作桥立面和平面布置;桥面板、横梁、纵梁和刚架配筋图等。 五、结构布置 一)工作桥纵向布置 1.工作桥长度:为便于安装,工桥桥长度=两闸墩中心线距离-20~30mm =7000+500+500-20 =7980mm 但计算时工作桥长度仍用8000 mm计算。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一、基本资料 大渡河上某水电工程采用单戗立堵进占,河床的剖面图见图1。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 n ,截流戗堤两侧的边坡为1:1.5。截流材料采用当地见表1和图2。戗堤端部边坡系数1 的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容重为26KN/m3。该工程采用左右岸各布置一条导流洞导流,左、右导流隧洞联合泄流的上游水位和泄流流量关系见表2和图3。 图1:河床剖面图 图2:坝址处天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表2 上游水位~导流隧洞泄流量关系 作图如下 图3:上游水位~导流隧洞泄流量关系曲线 每位同学按不同的设计流量进行无护底情况下截流水力计算,并确定相应的截流设计方案。按以下公式确定截流设计流量3 (3002/)Q m s +?=学号的最后两位,计算时不考虑戗堤渗透流量和上游槽蓄流量。 截流设计是施工导流设计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过程比较复杂,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截流多采用立堵截流,本次设计按立堵截流设计,有多种设计方法。其设计分为:截流水力计算、截流水力分区和备料量设计。 截流设计流量的确定,通常按频率法确定,也即根据已选定的截流时段,采用该时段内一定频率的某种特征流量值作为设计流量。一般地,多采用截流时段5%~10%的月平均或者旬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标准。 截流的水力计算中龙口流速的确定一般采用图解法(详细见《水利工程施工》P39~42),以下对于图解法及图解法的量化法,三曲线法做如下介绍。 二、截流的水力计算 1、计算下游水位下H 、戗堤高度B H 、戗堤水深0H

由3 030028316/=+?=Q m s ,根据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由内插法可知, 953.28下=H m ; 安全超高1.0m 由Q Q =0,957.79上=H m , 1.08上底=+-=B H H m H m ; 0 2.28下底=+-=+H Z H m H Z . 2、根据已知的泄流量d Q 与上游水位上H 关系绘制~d Q Z 曲线 作图如下 图4:龙口泄水曲线Z Q ~ 由龙口泄水能力计算按照宽顶堰公式计算: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之前进水闸设计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之前 进水闸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水工建筑物》课程课程设计 前 进 闸 初 步 设 计 学号: 专业: 水利水电工程 姓名: 封苏衡 指导教师: 潘起来老 师 2011年 12 月 19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资料和枢纽设计 (4) 1.设计资料 (4) 2.枢纽设计 (5)

第二章闸孔设计 (7) 1.闸室结构设计 (7) 2.确定闸门孔口尺寸 (7) 第三章消能防冲设计 (11) 1.消力池设计 (11) 2.海漫的设计 (13) 3. 防冲槽的设计 (14) 第四章地下轮廓设计 (15) 1.地下轮廓布置形式 (15) 2. 闸底板设计 (15) 3.铺盖设计 (16) 4. 侧向防渗 (16) 5. 排水止水设计 (17) 第五章渗流计算 (19) 1.设计洪水位情况 (19) 2. 校核洪水位情况 (23) 第六章闸室结构布置 (24) 1. 闸室的底板 (24) 2. 闸墩的尺寸 (24) 3. 胸墙结构布置 (24) 4. 闸门和闸墩的布置 (24) 5. 工作桥和交通桥及检修便桥 (25)

6. 闸室分缝布置 (26) 第七章闸室稳定计算 (27) 1.确定荷载组合 (27) 2. 闸室抗滑稳定计算和闸基应力验算 (27) 第八章上下游连接建筑物 (31) 1.上游连接建筑物 (31) 2.下游连接建筑物 (31) 参考文献 (31) 第一章设计资料和枢纽设计 1、设计资料 工程概况 前进闸建在前进镇以北的团结渠上是一个节制闸。本工程等别为Ⅲ等,水闸按3级建筑物设计。该闸有如下的作用: (1)防洪。当胜利河水位较高时,关闸挡水,以防止胜利河的高水入侵团结渠下游两岸的底田,保护下游的农田和村镇。 (2)灌溉。灌溉期引胜利河水北调,以灌溉团结渠两岸的农田。 (3)引水冲淤。在枯水季节。引水北上至下游红星港,以冲淤保港。 规划数据 (1)团结渠为人工渠,其断面尺寸如图1所示。渠底高程为,底宽50m,两岸边坡均为1:2 。(比例1:100) 图1 团结渠横断面图(单位:m)

水闸课程设计书修改版汇总

3 第1章 总论 1.1概述 颍河拦河闸位于郾城县境内,闸址位于颍河京广铁路桥上游和吴工渠入颍河 口下游之间,流域面积2234平方公里,流域内耕地面积 288万亩。 农作物以种植小麦、棉花等经济作物为主 流域平均纵坡1/6200。 本工程等别为m 等 拦河闸按3级建筑物设计。 本工程投入适使用后,在正常蓄水位时,可蓄水 2230万立方米。上游5个 县25个乡已建成排灌站42处有效面积25万亩。闸上游开南、北两干渠,配支 干23条,修建各类建筑物1230座,可自流灌溉下游三县21万亩农田,效益巨 大,是解决颍河流域农田的灌溉动脉,同时,也是解决颍河地区浅层地下水贫水 区的重要水源。 1.2基本资料 1. 2.1地质资料 1、根据地质钻探资料,闸址附近地层为中粉质壤土,厚度约 25m 不透水层,其物理力学性质如下: ①湿重度r=20.0kN/m3 土壤干重度r=16.0KN/m3 饱和重度r=22.0KN/m3 浮重度 r=10.0KN/m3 ②自然含水量时,内摩擦角 忙23 ° 饱和含水量时,内摩擦角 忙20 ° 土壤的凝聚力=0.1KN/m2 ③ 地基允许承载力{d}=150KN/m2 ④ 混凝土、砌石与土基摩擦系数f=0.36 ⑤ 地基应力的不均匀系数【n 】=1.5~2.0 ⑥ 渗透系数K=9.29X 10-3厘米/秒 2、本地区地震烈度为6度以下 建筑材料 、石料:本工程位于平原地区、山丘少,石料需从外地供给, 交通条件好。 、粘土:经调查本地区附近有丰富的粘土材料。 、闸址处有足够多的砾料。 水文气象 、气温: 本地区年最高气温42度,最低气温为-18度。 、风速: 最大风速V=20米/秒,吹程D=0.6公里。 、降雨量;非汛期(1-6月及10-12月)九个月最大流量为 年平均最大流量Q=36.1n3/秒,最大年径流总量为9.25亿n3。 年平均最小流量Q=15.63/米秒,最小年径流总量为0.42 3亿nS 。 其下为 1.2.2 1 很近, 2 3 1.2.3 1 距京广线 i3om/ 秒。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C H A N G C H U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傅元帅 学院名称:水利工程与环境学院 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名称:水电1243班 学号: 指导教师:张鸿远 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5 年10月9日 目录 前言 (2) 一、设计目的 (2) 二、施工基本资料概述 (2) 三、施工导流设计 (6) 1、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 (6) 2、施工导流时段的划分 (7) 3、施工导流设计流量的确定 (7) 4、围堰计算 (8) 四、施工截流设计 (14) 1、截流方法的选择 (14) 2、截流材料粒径确定 (15) 五、基坑排水 (16) 附表:施工进度计划表 (17)

附图:上下游围堰设计图 (18) 前言: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一门基础课程,它对于一个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是学生在跨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学校安排的一次重要的设计课程。设计对于锻炼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本次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做设计的同学都知道,理论与实际并不完全一样。设计过程中会遇到课本上没有包括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联合所学知识跟实际遇到的工程概况,来对这其中的建筑物做适合的设计调整,以适合实际工况。 此次设计在张宏远老师和王忠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同学的互相帮助中,施工设计得以较好的完成。 设计中,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以及所借资料比较陈旧。所以,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甚至还存在错误之处。这些,希望老师给予指正。我们一定虚心学习,努力学习。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一定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一、设计目的 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初步运用水利工程施工专业知识,针对具体的水利水电工程,全面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的资料,通过对各种施工导流方案比较,选出最优方案,使工程达到既安全,快速施工又节约投资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为今后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生需掌握结合设计任务分析基本资料,进行导流方案选择; (2)熟练运用参考书籍、设计手册及规范等辅助设计; (3)学生掌握用图表和文字表达设计意图; (4)了解国内外最新的施工技术参数和科学成果,适当应用到设计中,定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施工运用上安全可靠的施工导流方案并进行相应的导流建筑物设计、截流设计、拦洪度汛及基坑排水设计。 二、工程基本资料概述 选择长白站为参证站,点绘长白站历年逐月最大洪峰流量年内分布图,并描绘平顺的 外包线,根据洪水成因和变化过程确定分期,春汛期为:4月1日~5月20日;秋汛期为:9 月20日~10月30日。 分期洪水过程线 水库典型洪水过程线选择长白水文站,春汛典型年为1985年4月30日~5月2日; 秋汛典型年为1987年9月20日~22日,洪水历时为3天,时段△t=3小时。 截流期洪水计算 截流期洪水以水库坝址处历年月迳流资料进行统计,用矩法公式按连序系列计算统计 参数,采用P—Ⅲ型曲线适线,Cs与Cv的倍比为2.0。按适线最佳确定截流期洪水参数。 计算出水库坝址处P%=10、20的月平均流量。成果见表1.1。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复习过程

水闸工作桥课程设计 第一部:拟定工作桥尺寸 一、工作桥纵向布置 1、工作桥长度: 为便于安装,工桥桥长度=两闸墩中心线距离-20~30mm =7000+500+500-20 =7980mm 但计算时工作桥长度仍用8000 mm计算。 2、横梁 位置:为简化计算,我们将地螺栓安装在横梁与纵梁相交处,不考虑其偏移。横梁尺寸初步拟定为,高:500;宽:250. 横梁上面的机敦取高:250;宽:250. 3、活动铺板: 为减轻吊装重量,面板做成活动铺板,简支在纵梁上。活动铺板选用的,宽850;长度:1500+2*80=1660 ;高度:80。中间共四块面板。桥两边再一边一块板。 总的横向布置图及个尺寸如图所示: 二、工作桥横向布置 1、纵梁尺寸:高度:800;宽度:300。 2、悬臂板:高度:端部取100,根部取200;宽度:500 尺寸如图所示:

三、刚架布置(在此不计算) 1、刚架高度 计算用的高度: H=31.4-24.0-h 实际高度: H+H1,其中:H1为柱插入杯口的高度。 H1需满足: a.大体为1.2~0.8倍柱长边尺寸; b.大于0.05H。 图3:钢桁架布置

第二部:配筋 一、面板配筋设计 1、活动铺板 1)安装检修工况: a 荷载计算 板自重:0.080.8525 1.7/k g KN m =??= 1.05 1.7 1.785/ G k g g KN m γ==?= 一个绳鼓重: 6.54k G KN =, 6.54 1.05 6.867G k G G KN γ==?= 桥面活载不考虑 b 计算简图和内力计算 01500801580n l l a mm =+=+= 01500801580n l l h mm =+=+= 0 1.1 1.115001650n l l mm ==?= 因此计算跨度取 1580mm c.跨中弯矩: 22 0011 6.867 1.581.785 1.58 3.268484p l M gl KN m ??=+=??+=? 2)正常使用工况,持久状况 a.荷载:板自重 0.080.8525 1.7/k g KN m =??= 1.05 1.7 1.785/ G k g g KN m γ==?=

水闸设计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Hunan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 Power 课程设计成果书 课题名称水闸设计 适用专业:水建专业 指导老师:张馨玉 专业班级:水建二班 姓名:蒲鹏霞 设计开始日期:2014 年 6月 14 日 设计结束日期:2014 年 6 月 18 日 水利工程系

水闸课程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枢纽位于某河下游,主要任务是壅高水位,以满足河流两岸引水灌溉要求并适当照顾到工业给水,陆路交通等。枢纽建成后可灌溉农田5.5万亩。要求闸顶公路净宽4.5米。 (1)基本资料 1.上下游河道底宽20米,边坡1:1.5。泄洪闸设计过闸流量100m3/s,相应上游水位为6.10米。校核流量为170m3/s,相应上游水位为6.50米。此水闸为3等3级建筑物。 2.河道上游正常蓄水位为5.0米,最高蓄水位为6.0米,下游水位2.5米。 3.泄洪闸上下游底高程1.0米,闸底板高程与河底齐平。 4.闸址处地形平缓,堤顶高程在7.5米左右。 5.闸址持力层为中细砂夹粉土,地基承载力为80kN/m3 6.闸址附近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2m/s,沿水面从水闸上游面到对岸的最大垂直距离为2Km。 7.回填土料:闸底板下砂垫层C=0,ф=30°,r干=15KN/m3。两岸翼墙后回填土料C=0,ф=30°,r干=15KN/m3,r湿=15KN/m3,r

饱=19KN/m3。 8.闸顶公路桥汽车荷载为汽车-10级,行车路面净宽4.5m ,两侧各加0.75m 宽的人行道。 9.工作闸门可用钢或钢筋混凝土平面闸门,检修闸门可选叠梁门。启闭机用螺杆式或卷扬式固定启闭机。 二.闸孔设计 1.本工程主要任务是正常情况下拦河截水,以利灌溉,而当洪水来临时,开闸泄水,以保防洪安全。由于是建于平原河道上的拦河闸,应具有较大的超泄能力,并利于排除漂浮物,因此采用不设胸墙的开敞式水闸。 同时,由于河槽蓄水,闸前淤积对洪水位影响较大,为便于排出淤沙,闸底板高程应尽可能低。因此,采用无底坎平顶板宽顶堰,堰顶高程与河床同高,即闸底板高程为1.0m 。 2. 拟定闸孔尺寸及闸墩厚度: 表3-1 上游水头计算 流量Q (m 3/s ) 下游水深hs (m ) 上游水深H (m ) 过水断 面积(m 2) 行近流 速 (m 3/s ) g v 220 上游水头H 0(m ) 设计流量100 6.0 6.10 102 0.65 0.023 5.12 校核流量170 0 6.50 102 1.1 0.063 5.56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C H A N G C H U N I N S T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傅元帅 学院名称:水利工程与环境学院 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工程 班级名称:水电1243班 学号:1206411313 指导教师:张鸿远 长春工程学院水利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5 年10月9日

目录 前言 (2) 一、设计目的 (2) 二、施工基本资料概述 (2) 三、施工导流设计 (6) 1、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 (6) 2、施工导流时段的划分 (7) 3、施工导流设计流量的确定 (7) 4、围堰计算 (8) 四、施工截流设计 (14) 1、截流方法的选择 (14) 2、截流材料粒径确定 (15) 五、基坑排水 (16) 附表:施工进度计划表 (17) 附图:上下游围堰设计图 (18)

前言: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是一门基础课程,它对于一个水利水电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是学生在跨出校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学校安排的一次重要的设计课程。设计对于锻炼一个学生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 本次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做设计的同学都知道,理论与实际并不完全一样。设计过程中会遇到课本上没有包括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联合所学知识跟实际遇到的工程概况,来对这其中的建筑物做适合的设计调整,以适合实际工况。 此次设计在张宏远老师和王忠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在同学的互相帮助中,施工设计得以较好的完成。 设计中,由于我们水平有限以及所借资料比较陈旧。所以,设计中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甚至还存在错误之处。这些,希望老师给予指正。我们一定虚心学习,努力学习。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一定可以不断地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一、设计目的 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初步运用水利工程施工专业知识,针对具体的水利水电工程,全面分析水利水电工程的资料,通过对各种施工导流方案比较,选出最优方案,使工程达到既安全,快速施工又节约投资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的目的和任务,综合掌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全貌,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为今后施工组织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学生需掌握结合设计任务分析基本资料,进行导流方案选择; (2)熟练运用参考书籍、设计手册及规范等辅助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