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家长联系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家长联系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家长联系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家长

联系制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家长联系制度

近年来,教育局与县关工委、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从提高留守儿童文明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入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发挥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争取社

会各

界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扎实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加强了对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领导。我校在教育局、县

委、县政府领导下,成立了关心留守儿童工作机构,加强了对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指导,具体落实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二健全了家校联系制度和留守儿童登记制度。学校对在校

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专门档案和家校联系

卡。定期或不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联系,倾听他们对学校

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建立了学校联系电

话,以便随时接收来自家庭的信息,搭建与留守儿童家长或其

他监护人沟通交流的“绿色通道”,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

的教育和管理。

三有针对的强化思想道德教育。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的品德

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各级学校加强了思想道德教育,把

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学校还

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指导和训练,结合实际开设好有关

德育课程。开展了针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化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四创新了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动员和组织学校的教职员工对他们进行分组结对开展帮扶活动,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及困难,并尽最大可能及时帮助解决。同时完善寄宿制制度,优先解决有寄宿要求的留守儿童寄宿;对走读的孩子,老师定期进行家访,及时反孩子在校期间的情况,会同学生的其他法定监护人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五努力提高家长素质。为了全面提高桂阳县农村广大家长的自身素质及家庭教育水平,县妇联联合县教育局利用现有的“家长学校”对广大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培训。特别针对留守儿童家庭的需要,向其监护人传授正确的家教理念、社会主义荣辱观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家庭教育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并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有效推进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了广大家长的教育和监护水平。

六全面提高留守儿童文明程度。桂阳县要求各校积极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争做优秀学生”等活动,使广大家长在广泛参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及文明程度,教育引

导广大家长及儿童,在家庭中尊敬老人、孝敬长辈、夫妻和睦、互敬互爱、爱护孩子、言传身教;使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理念,增强抵制不良因素的能力。

七大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农村留守儿童提营造了健康的成长环境。

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工作方案及三留守人员工作制度

洋墩村关爱“三留守”人员 服务工作实施方案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已成迅猛增长之势,尤其是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经商成为主流。在农村仅剩妇女、儿童及老人,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是关注民生,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内容。为落实基层在先、民生优先、服务为先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营造农村和谐稳定环境,经研究,在全村全面推行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工作的创新项目,特制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以强化社会治理方式为引领,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按照“党政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本着“动真情,想实招,办实事”的原则。从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的迫切需要出发,从切合实际的志愿服务项目入手,以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为载体,广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志愿服务活动,积极为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排忧解难,提供心灵关爱的温暖,营造家庭幸福生活、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加快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志愿服务

行动长效机制,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关爱特殊家庭,促进社会和谐”的新风尚。 二、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人文关怀纳入维稳的重要领域,“三留守”人员的安全已成为迫切需要关爱的重要群体,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共同营造优质关爱的良好环境。 2.坚持优质服务的原则。服务民生、关注民生,要把关爱服务“三留守”人员作为网格化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积极落实把事办好,把事办实,使“三留守”人员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有效服务。 3.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原则。做好关爱“三留守”人员的服务工作,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要把群众路线实践教育与关爱“三留守”紧密配合,各级各部门要以此作为实践教育工作的良好契机。 三、目标任务 1.建立关爱服务机构。成立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关爱“三留守”人员服务工作站,站长由村书记担任,设三个活动室,即儿童活动室,可用青少年科普活动现有场所,妇女活动室,可利用开展妇女广场舞的场所;老人活动室,可用现行的敬老院或老人活动中心场所开展关爱服务活动。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 威远县连界镇中新小学 一、留守儿童档案和登记制度 各班主任对本班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加强学校与儿童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二、“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队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1、每名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2、每周至少要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帮扶人员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每周上交政教处备查。 5、帮扶人员有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儿童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三、留守儿童谈心制度 1、谈话便于了解儿童的思想动向,掌握儿童的心理状态,便于及时全面了解每位儿童. 2、教师要主动,积极,热情的找每一位儿童,每学期要谈话两次. 3、谈话要重视后进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树立”|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信心. 4、找优生谈话,要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一定能把班中的学习风气树立起来,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5、代理家长和儿童的谈话面,须100%. 6、学期中,代理家长应及时把握,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等现象的儿童,进行个别谈话. 7、谈话后要求谈话教师做好谈话记录,关注重要信息. 8、谈话记录要求每学期开学后上交教导处,情况分析后存档 四、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1、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每学期一次,并向监护人汇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通报儿童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

留守儿童制度大全

留守儿童关爱制度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有关关爱留守儿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和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更好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大力宣传,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考评制度,不断提高我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留守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 3、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㈠健全机制,加强关爱工作的领导。首先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

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长:李传峰 组员:王玉喜张明英赵丽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

留守儿童关爱制度

城门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随着我乡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留守儿童出现率呈上升趋势,为让这些远离父母的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根据学校具体实际,特建立本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并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一、建立组织领导制度。 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领导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职能作用,加强对全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管理。不断改善学校的条件,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二、建立留守儿童基础信息制度。 各班每学期初要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全面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根据新学期学生变化情况,各年级、各班级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分人头,通过上门调查、走访群众等形式,逐一做好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统计,汇总后上报到学校。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重点记录“留守儿童”的现居住地、现监护人(或托管人)的姓名、关系及联系方式、父母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等情况。 三、建立“大手拉小手”爱心帮扶结对制度。 各个年级、班级要全面落实“代理家长”制,全体任课教师要积极做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建立“一对几”管护对子,全面关心留守儿童生活学习等状况,要求做到:“三知”,即知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知监护人(或托管人)情况、父母外出务工情况做到知情;“三多”:即在生活上多细心照顾、学习上多悉心指导、心理上多耐心引导;“三优先”:学习上辅导优先,生活上照顾优先,活动上安排优先;建立责任制和跟踪服务制,确保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一个代理家长,为他们的健康成长负责。各代理家长每月至少要与“留守儿童”托管人或监护人联系一次,保持与外出打工的父母孩子经常性沟通,力争做到半月能电话交流一次,同时要积极引导学生做

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家长联系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家长联系制度 近年来,教育局与县关工委、团县委、县妇联等部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从提高留守儿童文明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入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发挥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中的积极作用,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扎实开展各项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加强了对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领导。我校在教育局、县 委、县政府领导下,成立了关心留守儿童工作机构,加强了对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指导,具体落实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二健全了家校联系制度和留守儿童登记制度。学校对在校 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专门档案和家校联系 卡。定期或不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联系,倾听他们对学校 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见,及时改进工作方法。建立了学校联系电 话,以便随时接收来自家庭的信息,搭建与留守儿童家长或其 他监护人沟通交流的“绿色通道”,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 的教育和管理。 三有针对的强化思想道德教育。针对一些留守儿童的品德 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各级学校加强了思想道德教育,把 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学校还 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指导和训练,结合实际开设好有关 德育课程。开展了针对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

化解心理压力,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四创新了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根据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动员和组织学校的教职员工对他们进行分组结对开展帮扶活动,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学习、生活方面的情况及困难,并尽最大可能及时帮助解决。同时完善寄宿制制度,优先解决有寄宿要求的留守儿童寄宿;对走读的孩子,老师定期进行家访,及时反孩子在校期间的情况,会同学生的其他法定监护人做好孩子的思想教育工作,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五努力提高家长素质。为了全面提高桂阳县农村广大家长的自身素质及家庭教育水平,县妇联联合县教育局利用现有的“家长学校”对广大家长特别是留守儿童监护人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培训。特别针对留守儿童家庭的需要,向其监护人传授正确的家教理念、社会主义荣辱观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家庭教育和相关的法律知识,并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有效推进农村家庭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提高了广大家长的教育和监护水平。 六全面提高留守儿童文明程度。桂阳县要求各校积极开展“小公民道德建设”、“争做优秀学生”等活动,使广大家长在广泛参与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及文明程度,教育引导广大家长及儿童,在家庭中尊敬老人、孝敬长辈、夫妻和睦、

教师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制度

教师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制度 1、在校内,做到三个“三”,即“三知、三多、三沟通”。“三知”指的是教师要对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等三个方面做到知情,并建立了留守生个人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生”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生”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三多”指的是教师要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每半月不少于一次)、多开展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如组织同学为留守生过生日)、多家访。“三沟通”指的是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定期与监护人沟通、定期与编外家长沟通。 2、在校外,建立“一组、一家长、一中心”。“一组”指的是学校在留守生中打破年级、班级界限,组建校外学习小组,由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老师负责,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比如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开展校外表现评议等。“一家长”指的是从本地有较高威望的党员、教师、干部中聘请一批编外家长,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留守生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孩子在校外的表现。“一中心”指的是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师或个人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3、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每学期一次,并向监护人汇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通报儿童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共同探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措施。 4、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亲情热线”,建立留守儿童父母与孩子、留守儿童监护人与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制度,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同步教育好“留守儿童”。

5在学期结束时,要求留守儿童给在外的爸爸(妈妈)写一封信,汇报一学期的学习、生活情况。 教师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缘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留守儿童登记制度: 1.每名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2.每周至少要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帮扶人员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上交政教处备查。 5.帮扶人员有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教师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制度 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群体能和正常的未成年人一样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有效开展,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工作制度: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实践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

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班级积极与政府、家庭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7、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王普略 职责:审定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 副组长:张民辉李晓飞 职责:拟订管理制度和工作计划,督促各个部门认真实施并考评。 成员:强建林张清泉及各班班主任 主要职责: (1)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做好留守儿童的入学工作。 (2)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3)做好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 (4)教育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8、“留守学生”管理制度 针对留守孩子普遍存在的家教薄弱、亲情缺失、缺少精神关怀等突出问题,学校提出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建立帮扶帮教机制、整合家校教育合力等一系列措施,全面加强留守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 (1)建立“代管家长”队伍:学校要求班主任、课任老师与留

留守儿童之家制度

留守儿童之家制度

留守儿童之家制度 编辑日期:2011-9-12 作者:管理员阅读次数: 31 次[ 关闭 ]

颍上县“留守儿童之家”硬件、软件建设细则 (内参) 一、硬件方面 (一)、“留守儿童之家” 1、用房20平方米(挂牌规范、醒目) 2、配置:电脑一台、专用电话一部(方便留守儿童与父母交流联系) 3、领导机构、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职责、组织网络图、活动安排计划(合并上墙);(详见附件1,仅供参考) 4、专用档案柜、配备一定数量的桌、凳、配备简单的生活应急用品(如开水、雨伞、手电筒等) (二)、“留守儿童文体活动室”(面积大的可与“留守儿童之家”合并用) 1、活动用房面积60平米,安全、实用。 2、配备电视、VCD播放器和一定数量的图书(不少于500册)、期刊、报纸(不少于20种)和文体器材(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10-20盘、军棋10-20盘、跳绳、毽子若干等),基本满足留守儿童的文化娱乐需求; 3、领导机构、管理规章制度、工作职责、组织网络图、活动安排计划(合并上墙);(详见附件1,仅供参考) 育讲搞与图片册 11、道德品格主题德育活动讲搞与图片册 12、与乡镇团委、妇联、企业等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成立留守儿童协调小组,定期研究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签到登记表、会议内容

记录簿、照片册) 13、领导与教师、家长、学生,教师与家长、学生访谈及家访的记录簿、图片册 14、每年校长利用家长返乡之际召开会议的讲话搞、签到簿、家长意见记录簿及会议图片册 15、校长每学期每月定期召开教师、学生会议,根据制定的考核奖惩制度总结表彰先进教师、进步学生的会议记录簿、名单、图片册 16、每学期开学致学生家长的公开信(含有与学生联系的电话号码、联系时间,电脑视频的时间)及活动计划。 17、建立信息系统和信息报送制度,及时报送工作信息和资料;规范档案管理,建立信息系统;按要求及时准确报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有关信息和资料,信息每月不少于2条。 18、上报材料: (1)“留守儿童之家”领导机构(领导小组、工作制度、工作职责、组织网络图,职责细致明确),与镇、村等单位成立的留守儿童协调小组名单及联席会议制度; (2)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与管理办法、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考核奖励办法 (3)学期活动计划及行事历 (4)每学期开学给学生家长的公开信 (5)每学期留守儿童统计表 (6)留守儿童之家标牌图片、室内配备情况的图片、各种会议、活动图片(图片有学校及活动名称)

留守儿童帮扶方案及措施[1]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方案及措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既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我校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从强化组织领导,完善措施保障,务求实效与长期等三个方面推进我校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大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使留守儿童和外出务工的家长能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抓紧抓好。 为更好地做好留守儿童工作,关注他们的学习与生活,让他们在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现结合我校实际,特拟订本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若干意见》以及中组部等七部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指示精神积极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为留守儿童的家庭幸福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为提高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服务。 二、工作目标: 延伸学校教育功能,为留守儿童搭建起节假日期间学生学习、娱乐、交友、倾述、受助、帮扶的平台和载体,为留守儿童解决一些文化教育,家庭生活,交友交际、心理健康,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平等、和谐成长营造环境创造条件。 三、工作原则 保证在三知、三多、三沟通原则下实施开展工作,即:知道留守儿童个人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及学习;多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弥补留守

儿童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集体活动;多到监护人家庭走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孩子、老师交流沟通,根据老师所反映的留守儿童学习、思想等方面困惑,与其父母多联系,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必要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气氛。 四、要求和安全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各负其责。每期活动开展都有值班教师处理日常应急事务、班主任做好点名制度和活动正常开展、辅导老师做好功课辅导和纪律教育。 2.明确职责。学校及其他成员要及时的掌握情况,协调沟通,并根据各自工作职责,抓好落实。 3.营造氛围。利用多种媒体对留守儿童监护人和老师进行培训,传播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水平。 4.加强督察。每季度召开一次领导小组成员专题会议,听取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汇报,总结经验,提出工作意见和要求。 5.加强安全监管。为了保证留守儿童的安全,要求每位留守儿童监护人或临时监护人在每周六、周日开展活动时能按时接送自家孩子,以确保留守儿童的安全。帮扶教师只确保留守儿童在参加活动时的安全,当每次活动结束后只护送留守儿童安全过马路。 6.评比表彰。组织评选表彰“十佳”、“优秀”留守儿童,优秀班主任,优秀爱心人士等。每年年终配合上级在总结督察基础上,对留守儿童做出特别贡献的帮扶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给予评选表彰,并通过当地多种媒体报道,激励更多有识之士关爱留守儿童,评选优秀留守儿童监护人、“十佳”、优秀留守儿童等。 五、目标任务

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留守儿童关爱机制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设立了“亲情电话”,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服务。让万水千山也隔阻不了“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融。 3、学校在师资严重缺乏的情况下,建立了“爱心妈妈(爸爸)”值日制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安排一名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值守“留守儿童之家”,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所存在的疑惑和困难。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6、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7、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班内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心连心”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8、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一工作的有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的结对情况过程跟踪和结果的评选考核,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考核评估的办法,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治理,建立和完善工作考评制度,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了考评,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9、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建立关爱经验交流制度;不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不断提高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留守儿童之家设施养护制度

留守儿童之家设施养护制度 1、规范设施设备管理。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之家设施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加强日常维护,保障设施设备完好、功能齐全,提高设施运行效率。 2、建立财产登记保管制度。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建设项目档案,项目资产纳入学校资产进行登记,由学校统一管理,并落实具体管理人员和职责。 3、做好设施设备日常维护。学校要妥善保管器材,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维护,防止丢失损坏,保障其功能完好和有效使用。校长为留守儿童之家项目使用和管理第一责任人。 4、强化日常管理制度建设。重点要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之家教师工作制度、留守儿童生活管理制度、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制度、留守儿童活动开展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留守儿童心理咨询活动制度等。 5、创新活动开展,充分发挥好农村留守儿童之家的使用效益 开展德育活动。坚持德育为先,注意研究和把握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特点,充分利用当地各种德育资源,通过开展各种主题德育活动,培育留守儿童的感恩之心、进取之心、文明之心。 开展文化活动。通过收看电视、读书竞赛、排演节目、书法绘画、兴趣小组、网上学习等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使留守儿童在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情感得到熏陶、精神得到充实、境界得到升华。 开展体质锻炼活动。注重关心和增强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开设

防病健身卫生常识讲座。根据不同年龄段和个体特点,科学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坚持开展体育锻炼活动。组织各类体育运动小组,开展有益身心的兴趣体育,使留守儿童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拓展留守儿童与社会的接触面,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开展调查走访、劳动体验、关爱老人、保护环境和参加其他公益活动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要组建一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专兼职结合),把解决心理问题健康教育与抓好生活关怀结合起来,与留守儿童面对面、心贴心地开展工作。对带有倾向性、易发性、规律性的心理问题,实施重点教育疏导,做到及时发现、正确疏导、悉心矫正、有效化解。 6、强化监督检查,做好工作总结,开展评比活动,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关爱氛围

留守儿童关爱之家制度

“留守儿童关爱之家”管理制度 (一)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制度 1、学校每学期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逐人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2、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内容包括: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兴趣爱好,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家庭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 3、通过建立“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二)留守儿童家长(监护人)培训与管理制度 1、建立家长或临时监护人培训机制,加大对外出务工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的教育引导,提高家长或临时监护人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的能力。 2、充分利用寒暑假、春节等留守儿童家长回家之机,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家长会等,传播科学文明的家教知识,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的法制宣传。 3、以家长学校为平台,以分类教学的形式,抓好临时监护人专项培训,每学期不少于一次。对年岁大、离校远的临时监护人,学校以家访形式送教上门。 4、要求家长或临时监护人与学校签一份托管协议、留一个外出电话、学一点家教知识。

(三)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 1、学校开通亲情热线,帮助留守儿童每月进行一次与外出务工父母通信、通电话或视频交流活动。 2、留守儿童家长每月与孩子通一次电话,每月与孩子互通一封信,每月与孩子的班主任和委托监护人联系一次,每学期与孩子的科任教师联系一次,主要节假日回家团聚一次,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成长,弥补孩子感情上的缺失。 3、学校(班级)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4、班主任每学期组织一次对每位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了解并指导临时监护人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四)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制度 1、学校每学期制定好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计划与安排,并抓好落实。 2、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少先队和班委会的作用,开展工作。 3、积极开展“找一名代理家长,结成帮扶对子;举办一次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一次留守儿童亲情关爱活动;参加一个课外兴趣小组,培养留守儿童特长;读一本好书”的“五个一”活动。

教师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制度

教师与留守儿童家长的 联系制度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教师与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制度 1、在校内,做到三个“三”,即“三知、三多、三沟通”。“三知”指的是教师要对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等三个方面做到知情,并建立了留守生个人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生”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生”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三多”指的是教师要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每半月不少于一次)、多开展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如组织同学为留守生过生日)、多家访。“三沟通”指的是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定期与监护人沟通、定期与编外家长沟通。 2、在校外,建立“一组、一家长、一中心”。“一组”指的是学校在留守生中打破年级、班级界限,组建校外学习小组,由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老师负责,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比如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开展校外表现评议等。“一家长”指的是从本地有较高威望的党员、教师、干部中聘请一批编外家长,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留守生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孩子在校外的表现。“一中心”指的是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师或个人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3、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议,每学期一次,并向监护人汇报学校工作计划和工作情况,通报儿童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共同探讨“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措施。 4、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亲情热线”,建立留守儿童父母与孩子、留守儿童监护人与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电话联系制度,及时与家长交换意见,同步教育好“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工作总结

沟墩实验小学2012年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学校工作总结 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认真开展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学校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坚持以十七大和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广大教职工中进行家长学校办学目的、意义、方法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大家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在教职工中普遍形成了一种“教育家长,影响社会;指导家长,教育子女”的家长学校办学理念,使教职工认识到办好家长学校对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性,又懂得了怎样办好家长学校的方法、途径,为代理家长学校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学校领导十分重视(代理)家长学校工作,把它列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议程,并成立了由党、政、工、团及各班主任组成的领导小组即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由德育处负责日常工作。代理家长学校各领导和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真抓实干,为代理家长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真抓实干,措施到位

1、周密计划,提前安排开学初,随着教学工作的开始,家长学校对一年的家长教育工作做出计划,从组织机构、培训时间、内容、纪律要求等方面都作出了具体周密的安排。 2、结合计划,在工作中注意狠抓落实,即:组织机构落实,管理措施落实,培训内容落实,培训时间、地点落实,主讲人落实。 3、做好宣传、组织和动员工作。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有学生,(代理)家长学校也不例外。每学期开学,学校就召开教师会、班会,全面开展入学动员工作。培训期间,学校又通过签到、点名等办法加强考勤管理,严肃考核纪律,做到台上有人讲、台下有人听,保证了家长学校的生源。 4、每一位授课教师都精心备课、认真授课,在授课前都要针对自己的教学内容写出相应的教案,在授课中争取做到认真细致,循循善诱,认真对家长进行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家庭教育相关知识的讲授。 5、认真开展好家长接待日活动,评教活动和亲子文体活动,期末评出优秀(代理)家长。 6、学校党、政、工相互协作,共同探讨家教工作的新思路,统一思想,密切配合,共同为搞好家教工作而力。 四、代理家长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建立起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保障 1、开通一部亲情电话。

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大全

培蕾小学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农村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学校(年级)每学期召开(联系)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寄宿优先制度。积极创造条件,优先解决有寄宿需求的留守儿童寄宿。切实保证在校的留守儿童中的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毕业率达100%,辍学率在1%以下,完成率达98%。 7、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学校、班级积极与乡政府联系,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

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对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1、每位帮扶教师要切实负起责任,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2、每位帮扶教师要详细了解帮扶儿童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3、每位帮扶教师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儿童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儿童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帮扶教师要经常找帮扶儿童谈心交心,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及时把握帮扶儿童的思想动态,积极为他们解决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给予关爱,并做好谈心记录。同时要做到定期家访,组织开展丰富多彩有活动,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提倡建立帮扶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帮扶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优先照顾帮扶儿童:班队会上要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要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各类活动也要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在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6、帮扶教师对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应在班上组织开展“一帮一”活动,让成绩好的同学帮扶他们搞好学习成绩,并在课余时间利用一定的时间为这部分留守儿童“开小灶”,使他们的学习成绩逐步提高。 7、帮扶儿童在校学习期间,如发现其生病,帮扶教师要立即送其至医院就诊,严重的及时与监护人取得联系。

关爱留守儿童主要工作措施

关爱留守儿童主要工作 措施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关爱留守儿童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 学校在条件极其艰苦下,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并设立了“亲情电话”,还准备利用农远工程的电脑,在开通了网络之后,为“留守儿童”提供免费服务。让万水千山也隔阻不了“留守儿童”与父母情感交融。 3、建立了“爱心妈妈(爸爸)”值日制 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安排一名富有爱心和教育经验的教师值守“留守儿童之家”,利用课余时间为“留守儿童”解决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所存在的疑惑和困难。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 我校教师以师德建设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师德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班级内、少先队中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全校师生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6、大力宣传,发动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仅仅依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这次活动中,还发动了村干部、乡政府人员、村委会成员以及退休老师一起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烈支持,纷纷担当了“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道,迈向新的明天。 7、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们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8、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班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心连心”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一至周五的午间和下午课后,由结对老师轮流值日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诸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暑期里,学校开展了“留守儿童暑假快乐周”活动,“留守儿童”在老师地指导下看书、读报、作业、游戏,度过了快乐而有意义的一周。

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汇编

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米村镇米村小学

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登记制度 1.学校每学期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逐人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 2.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容包括:学生的、性别、出生年月、家长,家庭详细住址,家庭联系,联系,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联系等。 3.通过建立“联系卡”,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

1.学校开通亲情热线,帮助留守儿童每期进行一次与外出务工父母通信、通活动。 2.要求留守儿童家长每月与孩子通一次,每月与孩子互通一封信,每月与孩子的班主任和委托监护人联系一次,每学期与孩子的科任教师联系一次。 3.学校(班级)每学期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会议,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行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4.班主任每学期组织一次对每位留守儿童的家访活动,了解并指导监护人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制度

1.学校每学期制定好留守儿童之家活动计划与安排,并抓好落实。 2.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少先队和班委会的作用,开展工作。 3.积极开展结成帮扶对子;通一次亲情,献上一份亲情爱心,写一封亲情家书,每月汇报一次学习情况,举办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培养留守儿童特长;读一本好书。 4.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等活动开展,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法制、安全、心理健康等教育,提高留守儿童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能力。

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 1.根据摸底调查掌握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帮扶计划和措施。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一对一、结对子”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2.帮扶教师每学期至少到留守儿童家中走访1次,了解掌握留守儿童家庭的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 3.帮扶教师每学期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1次,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从心理上给予他们慰藉,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人情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 4.帮扶教师每学期至少与班主任联系1次,了解他们在学校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5.帮扶教师每学期至少与临时监护人沟通1次,了解掌握他们在家学习和生活情况。 6. 帮帮扶教师要关注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妥善做好心理疏通,以诚相待,倾情相助。引导结对学生树立“自信、乐观”的心态。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大全

李家河中心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管理工作制度 “留守儿童”档案和登记制度 学校要对在校的“留守儿童”进行认真的调查和登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包括:儿童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加强学校与儿童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联系,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队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此帮扶制度,希遵照执行。 一、每名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二、每周至少要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三、帮扶人员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四、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 五、帮扶人员有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儿童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留守儿童谈心制度 一、谈话便于了解儿童的思想动向,掌握儿童的心理状态,便于及时全面了解每位儿童. 二、教师要主动,积极,热情的找每一位儿童,每学期要谈话两次. 三、谈话要重视后进生,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关爱,树立”|我能行,我不比别人差”的信心. 四、找优生谈话,要使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我一定能把班中的学习风气树立起来,让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五、代理家长和儿童的谈话面,须100%. 六、学期中,代理家长应及时把握,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行为有偏差等现象的儿童,进行个别谈话. 七、谈话后要求谈话教师做好谈话记录,关注重要信息. “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