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高中物理公式概念总结

一、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x

v

t

(定义式)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 v -平均速度 国际单位:米每秒m/s 常用单位:千米每时 km/h 换算关系 1m/s=h

(2)加速度t 0

v v v a

t

t

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 {以Vo 为正方向,a 与Vo 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0v ):m/s ; 加速度(a):m/s 2; 末速度(t v ):m/s ; 时间(t):秒(s); 位移(x):米(m ); 路程(s):米(m ); 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 质量 时间 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 kg s (3) 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 0t v v at 位移公式 2

012

x

t

at v 几个重要推论: (1)22

02t v v ax

(o v 初速度,t v 末速度 匀加速直线运动:a 为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a 为负值,)

(2) A B 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 AB 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 V =02

2

t

t

V V x

V t 22

2

2

o t s v v V (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T 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 (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

2

x aT

(6)自由落体:

①初速度Vo =0 ②末速度t V gt ③下落高度2

12

h

gt (从初位置向下计算)

④推论22t gh V 全程平均速度 2

t

V V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 =g =s 2≈10m/s 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二、相互作用: 1、重力G =mg

(方向竖直向下,g =s 2≈10m/s 2,作用点在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

2、弹力,胡克定律:x F k 弹(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

细和材料有关)

3、求 1F 和2F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求三个力的合力方法,先求出两个力的合力范围,看第三个力在不在这个范围内,如果在,则最小值可以取到0,最大值是三个力的和

4、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说明:a 、N F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即支持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f

N

F F 0

F 0x

F 0

y

F

b 、?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只要不动,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

大小范围: O? f ? max f m (max f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

成一定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三、牛顿运动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喜欢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即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这个性质

称之为惯性。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 牛顿第二定律: F ma 或者 x

x F ma (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建立直角坐标系之后,x 方向上的合力合x F 即为物体受到的合力) 2、牛顿第三定律:F =-F ′{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 、F ′各自作用在对方,大小相等,叫做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3、共点力的平衡:F 合=0

4、超重现象:N F G 失重现象:N F G (无论失重、超重,物体重力都保持不变)

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人超重 电梯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人失重

5、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时间(t )s ,长度(l )m ,质量(m )kg 四、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1、功 :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W:功(J),F:恒力(N),l:位移

(m), :F 、l 间的夹角}

(1) 理解正功、零功、负功的含义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① 合外力的功-----量度-----动能的变化

② 重力的功 ------量度------重力势能的变化 ③ 电场力的功-----量度------电势能的变化 2W

P

t

(在t 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P

Fv (v 为平均速度)

瞬时功率: (v 为瞬时速度)

注: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max f

P V ,f 指阻力)

3、动能和势能: 动能: 2

12

K E mv { Ek:动能(J),m :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

重力势能:P E mgh (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有关,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 重力做功:W ab =mgh ab? 只看初末位置高度差{m:物体的质量,g =s 2≈10m/s 2,h ab :a 与b 高度差(h ab =h a -h b )}

☆4、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

{W 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是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即

123W W W

☆5、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 = 动能 + 重力势能 + 弹性势能

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并不是说不受其他力)。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

21

k k W E E cos W Fl P Fv

222

2

4v r a r r T

公式:22112

21

1

2

2

mgh mV mgh mV 或者 P E ?减 = K E 增 五:曲线运动

1、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

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

运动时间:2h

t

g

(取决于下落高度h ,与初速度无关) 水平射程:

(取决于初速度Vo 和下落高度h )

秒末速度(合速度) : 秒末位移(总位移):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an β=

y x

v gt v v 合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200

12tan

2gt y gt x

v t v 2、匀速圆周运动:线

速度:

角速度: =2πf =2πn 单位:rad/s 向心加速度: 向

心力:

3、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始终不变,为g 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l):米(m); 角度(θ?):弧度(rad ); 频率(f ):赫兹(Hz );

222

2

4v r F

ma

m m r

m r

T

2l r v

r

t

T 2v

t T

r 0x v v 0x

v t

y v gt 212

h gt 2

2y

v gh

2

22

20

x y

v v v v g t

t 2

2

2

2

012

S x

y v t

gt t 0x v t

12

2m m F G r

周期(T ):秒(s ); 转速(n ):r/s ; 半径(r):米(m ); 线速度(V ):m/s ;

角速度(ω):rad/s ; 向心加速度:m/s 2

。 ⑦同轴转动,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与半径成正比

用皮带(无滑)传动的皮带轮,轮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六、万有引力与航天:

1、开普勒第三定律:r 3/T 2=K {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

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 (G =×10-11N?m 2/kg 2,万有引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地球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22

,Mm G mg GM

gR R ;{R 地:地球半径(m),M :地球质

量(kg )}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

1.加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

Mm G

ma r 得2

M a G r 2.线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

2

Mm

v G m r r

得GM

v r

3.角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

2

Mm G

m r r w 得3

GM

w

r

4.周期与轨道半径的关系:由2

2

2

4

T Mm

G m

r

得23

4r T

GM

{M :中心天体质

量}

若星体在中心天体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上述公式中的轨道半径r 为中心天体的半径

R 。

5、天体质量M的估算:

2

22

4

Mm

G m r

r T

23

2

4r

M

GT

6、第一(二、三)宇宙速度:

17.9km/s

v gR;V2=s;V3=s

7、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h。

8、变轨问题: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类似于从远日点到近日点)

七、电场·电流:

1、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0-19C);带电体所带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

1Q

2

/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

109N?m2/C2,Q

1、Q

2:

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由本身决定;q:试探电荷的电量(C)}

4、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5、电容:C=Q/U(定义式){C:电容(F),由本身决定;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6、电容单位换算:1F(法拉)=106μF(微法)=1012PF(皮法)

7、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

8、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0-19J。

9、电流:I=Q/t{I:电流(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C),t:(s)}

10、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电阻(Ω)}

11、电流单位换算:1A(安培)=103mA(毫安)=106μA(微安)

12、电功率:P 电=UI 热功率:P 热=I 2

R {U:电压(V),I: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

13、焦耳定律:Q =I 2

Rt {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八、磁场:(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安培力的作用;磁场对运动电荷有洛伦兹力的作用) 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特斯拉(T ),1T =1N/A?m

2、安培力:F =BIL (注:I ⊥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N),I:电流(A),L:导线长度(m)}

3、洛仑兹力:F =qVB(注V ⊥B){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

4、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 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和洛伦兹力 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或磁场方向 ————左力右电磁 九、电磁感应: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 n t

{E :感应电动势(V),n :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

通量的变化率}

2、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功率关系:U 1/U 2=n 1/n 2 P 入=P 出 (只变交流,不变直流)

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

十、电磁波及其应用:(电磁波谱: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射线组成)

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磁(电)场

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 =×108m/s ,λ=c/f {λ:电磁波的波长(m),f:电磁波频率}

十一、物理学史:

1、伽利略最早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并获得极大成就。

2、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定律。

3、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最早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G。

4、富兰克林进行了着名的风筝实验,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

5、伏打于1800年春发明了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电堆”——最早的直流电源。

6、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和英国化学家斯旺为代表的一批发明家,发明和改进了电灯。

7、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实验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8、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9、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10、我国的沈括最早发现了地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是地磁的北南极。

十二、物理主要基本概念、规律:

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只是假定静止不动。

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是理想化模型。研究运动轨迹时物体可以看做质点

3、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有方向的量,还有速度v,加速度a,力F);、

路程: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没有方向的量,还有速率,质量m,时间t,功W)。

4、位移—时间(x-t)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

5、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6、速度—时间图象(v-t):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匀变速(包括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夹角的正切值表示加速度;(也就是说斜率。直线的倾斜程度,越陡斜率越大)

速度图象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

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

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是恒量。(比如平抛这个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始终是g)

8、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与物体重量无关。

(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则是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间取决于初始高度)

9、实验:打点计时器(计时仪器)的应用

(1)电磁打点计时器用6V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周期为。

(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220V的交流电源,频率也为50Hz,周期为。

10、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

12、自然界中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

13、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它跟物体的几何外形、质量分布有关。不一定在物体上

14、产生弹力的条件:两物体接触、且有形变;产生弹力的原因: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15、产生摩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弹力与摩擦力的关系: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

16、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

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17、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合力与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18、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即F

=0)。

19、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理解: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0、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2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根据物体受力情况找出加速度a,再根据运动学公式判断物体运动情况

22、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但不在同一个物体上)

23、力学单位: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

24、功: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功率是标量。

25、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26、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Ek∣=∣△Ep∣实验不需要天平也不需要秒表

27、质点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且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8、物体实际所做的运动是合运动;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29、平抛运动:被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不考虑空气阻力)所作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30、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时刻变化,但大小不变;速率、角速度、周期、频率不变。

3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2、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s。

33、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用摩擦和感应的方法都可以使物体带电。

34、电场强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方向规定: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同。

35、电流的概念:大量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产生条件: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36、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

37、磁体和电流的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场具有方向性,规定为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38、磁感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强弱;磁感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磁场方向。

39、不论是直线电流的磁场还是环形电流的磁场,都可以用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方向。

40、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41、避雷针利用尖端放电原理来避雷。电热毯等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电磁炉和金属探测器是利用涡流工作的。天线是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的必要设备。微波炉利用电磁波的能量来加热食物。

42、马拉车与车拉马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能相互抵消。

43、自由落体运动是只受重力,自由释放做的运动,是典型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44、加速度大小与速度大小没有关系

45、匀速圆周运动各物理量,大小都不变,有方向的方向都改变,除了角速度

46、平抛运动的落地时间由高度决定,高度相同,不管初速度多大,落地时间相同

矢量:位移(x)、速度(v)、加速度(a)、力(F)、电场强度(E)、磁感应强度(B)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一览表 高中物理有很多公式,经过高中三年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物理知识点需要总结,为了方便大家学习物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s=aT2 {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高一下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 (1)

第5章 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为一条曲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中,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运动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2.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4.类似力的合成与分解,运动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物体的一个运动结果可以和它参与几个运动的共同结果是相同的,我们把这个运动称为那几个运动的合运动,那几个运动称为这个运动的分运动。求几个运动的合运动叫运动的合成,求一个运动的几个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和三角形定则。在高中阶段,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通常指运动学量(F a v x ,,,)的合成与分解。 重要结论:(1)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2)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3)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以是曲线运动也可以是直线运动。 (4)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同时性,独立性,同体性 5.抛体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抛出所发生的运动。 分类:平抛运动,竖直上抛,斜抛运动。 特别注意:做抛体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都为 研究抛体运动的方法: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化曲为直的思想 6.平抛运动: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以 一定的水平初速度0v 抛出所发生的运动。如右图所示: 平抛运动的规律: 7 各物理量间关系:v n t t l v ,,==??=??=θω,时间圈数 向心加速度表达式:r T r r v a n 222)2(πω=== 向心力表达式:r T m r m r mv ma F n n 222)2(πω==== 特别说明: (1)匀速圆周运动。 它是圆周运动中最简单而又最常见的曲线运动,它是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的圆周运动。其特征是:线速度大小不变,角速度不变,周期恒定的圆周运动,它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量及其之间关系为: F 向心力不是特殊的力是物体在做圆运动时受到诸力的合力(任何一种力或几种力的合力)。只要它能使物体产生向心的加速度,它就是物体所受的向心力。由动力学知识可知 (2)匀速圆周运动中,物体所受合力完全等于向心力。 (3)变速圆周运动、一般的曲线运动中,物体所受合力一部分提供向心力,一部分提供切向力。 第6章 万有引力 x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12月月考试题 本卷选择题9题,非选择题6题,共15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单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甲的平均速度比乙大 B. 乙的平均速度等于 22 1v v C. 甲乙两车位移相同 D. 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 2.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则它们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 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分运动的速度大 C. 合运动的位移一定比分运动的位移大 D. 合运动的时间等于分运动的时间 3. 一同学用双手水平夹住一叠书,他在这叠书的两端施加的最大水平压力为F=200 N,每本书质量为0.5 kg,手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书与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5,则这个同学最多能夹住多少本书(设最大静摩擦力约等于滑动摩擦力,g =10 m/s2)()A. 12 B. 14 C. 32 D. 30 4. 如图所示,带有光滑竖直杆的三角形斜劈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放置于斜劈上的光滑小球与套在竖直杆上的小滑块用轻绳连接,开始时轻绳与斜劈平行.现给小滑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使小滑块沿杆缓慢上升,整个过程中小球始终未脱离斜劈,则有() A. 小球对斜劈的压力保持不变 B. 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 C. 竖直杆对小滑块的弹力先增大再减小 D. 对小滑块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拉力逐渐增大 5.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2 kg的物体A、B静止在竖直的轻弹簧上面.质量为1 kg 的物体C用细线悬挂起来,B、C紧挨在一起但B、C之间无压力.某时刻将细线 剪断,则细线剪断瞬间,B对A的压力大小为(g取10 m/s2)() A. 28 N B. 0 C. 24 N D. 36N 二、多选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不少于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答的得0分 6.下列四组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是0的有()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从初中进入高中以后,就会慢慢觉得物理公式比以前更难学习了,其实学透物理公式并不是难的事情,以下是我整理的物理公式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作为参考借鉴。 基本符号 Δ代表'变化的 t代表'时间等,依情况定,你应该知道' T代表'时间' a代表'加速度' v。代表'初速度' v代表'末速度' x代表'位移' k代表'进度系数' 注意,写在字母前面的数字代表几倍的量,写在字母后面的数字代表几次方. 运动学公式 v=v。+at无需x时 v2=2ax+v。2无需t时 x=v。+0.5at2无需v时 x=((v。+v)/2)t无需a时 x=vt-0.5at2无需v。时 一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匀加速)=(v。+v)/2

一段时间的中间位移速度(匀加速)=根号下((v。2+v2)/2) 重力加速度的相关公式,只要把v。当成0就可以了.g一般取10 相互作用力公式 F=kx 两个弹簧串联,进度系数为两个弹簧进度系数的倒数相加的倒数 两个弹簧并联,进度系数连个弹簧进度系数的和 运动学: 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v=v(初速度)+at ②x=v(初速度)t+?at平方=v+v(初速度)/2×t ③v的平方-v(初速度)的平方=2ax ④x(末位置)-x(初位置)=a×t的平方 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套前面的公式,初速度为0 重力:G=mg(重力加速度)弹力:F=kx摩擦力:F=μF(正压力)引申: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小于等于物体的最大静摩擦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

(完整word版)高一物理(必修一)基础知识点

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知识梳理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认识运动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第二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第三节记录物体的运动信息 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第四节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s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v=s/t 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速度 第五节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 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a=(vt—v0)/t 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 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 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第六节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速度越大越难刹车,表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 .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 C .宇宙飞船中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所以没有惯性 D .乒乓球可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答案】D 惯性的量度是质量,和其他的因素无关;故D 正确。 故选D 。 【考点】惯性 2.仅仅16岁零9个月15天,杭州女孩叶诗文的成就已“前无古人”。2012年12月16日凌晨,她以破赛会纪录的成绩勇夺短池世锦赛女子200米混合泳冠军,仅仅两年时间,她便成为中国游泳史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锦赛、短池世锦赛和亚运会冠军于一身的全满贯。叶诗文夺得冠军说明她在这次比赛中下列的哪一个物理量比其他运动员的大( ) A .跳入泳池的速度 B .终点撞线时的速度 C .全程的平均速率 D .掉头的速度 【答案】C 相同的路程,用的时间短就会获得冠军,即全程的平均速率大; 故选C 。 【考点】平均速度;平均速率 3.A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B 两质点在4s 末速度相等 B .前4s 内A 、B 之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4s 末两质点相遇 C .前4s 内A 质点的位移小于B 质点的位移,后4s 内A 质点的位移大于B 质点的位移 D .B 质点先加速后减速,8s 末回到出发点 【答案】B A 、x -t 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故A 错误; B 、两质点从同一地点出发,4s 末位移相等,故B 正确; C 、前4s 内A 质点的位移等于B 质点的位移,故C 错误; D 、B 质点的速度先减小后反向增大,故D 错误。 故选B 。 【考点】运动图像 4.如图所示,A 、B 两球质量均为m ,它们之间用水平轻弹簧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A 球同时被一水平轻绳固定于墙上, 用水平力F 将B 球向右缓慢拉并达到平衡,现突然撤去外力F ,关于此瞬间A 、B 的加速度A a 、B a 正确的是( )

高一下学期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 4、核素 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Z+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三、化学键

高一物理必修知识点全总结

高一物理必修二知识点 1.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特征 (1)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2)由于运动的速度方向总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又由于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中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必定有加速度。(注意:合外力为零只有两种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运动。 也可以说是:合外力不变的运动。 4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 (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

F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F1改变速度的方向。 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举例:匀速圆周运动) 2.绳拉物体 合运动:实际的运动。对应的是合速度。 方法:把合速度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方向。 3.小船渡河 例1:一艘小船在200m宽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速度是3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 求:(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船经过的位移多大? (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时间多长?船渡河时间:主要看小船垂直于河岸的分速度,如果小船垂 直于河岸没有分速度,则不能渡河。

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含答案)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选 择题答案按要求填在答题纸 ...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 ...上对应题目的相应位置. 第 I 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物理量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 A.加速度 B.速度C.力D.质量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具有惯性 B.物体的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物体的质量越大其惯性越大 D.物体不受外力时没有惯性 3.如图所示,为a、b A.M点表示a、b两物体在t1时刻相遇 B.a、b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0~t1时间内,a物体比b物体的速度大 D.a、b两物体均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4.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 B.物体的速度方向必定变化 C.物体的加速度可以为零 D.恒力作用下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5.高空作业的电工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一螺母由静止从离地面45m高处脱落,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则 A. 螺母下落1s内的位移为10m B. 螺母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9s C. 螺母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30m/ s D. 螺母在第2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

6.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F 压着物块,使其静止在竖直墙壁上,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物块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 B .物块对墙壁共有两个力的作用 C .物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物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 D .物块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随着无人机航拍风靡全球,每天都有新的航拍爱好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成果.在某次航拍时,无人机起飞时竖直方向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无人机经5s 达到最高点 B .无人机经15s 达到最高点 C .无人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75m D .无人机飞行的最大高度为90m 8.如图所示,一重锤用细绳悬挂在力传感器下,从某时刻起,某同学手持力传感器让重锤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运动,并记录力传感器所受细绳拉力F 随时间t 的变化,F-t 图像如图所示,则在t 1-t 2时间内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重锤的运动方向先向上再向下 B .重锤先超重再失重 C .重锤先加速再减速 D .t 0时刻重锤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有不少于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答的得0分. 9.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B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C .物体的速度为零,所受合力也可能很大 D .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一定为零 10.如图,某人由A 点划船渡河,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船不能到达正对岸的 B 点 B .小船到达对岸的位置与水流速度无关 -1 t 1 t 2 t 0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公式、规律汇编表 一、力学公式 1、 胡克定律: F = kx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倔强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 重力: G = mg (g 随高度、纬度、地质结构而变化) 3 、求F 、 的合力的公式: F=θCOS F F F F 2122212++ 合力的方向与F 1成α角: tg α= 注意:(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从平行四边行法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大小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两个平衡条件: (1)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 为零。 ∑F=0 或∑F x =0 ∑F y =0 推论:[1]非平行的三个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则这三个力一定共点。 [2]几个共点力作用于物体而平衡,其中任意几个力的合力与剩余几个力 (一个力)的合力一定等值反向 ( 2 ) 有固定转动轴物体的平衡条件: 力矩代数和为零. 力矩:M=FL (L 为力臂,是转动轴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摩擦力的公式: (1 ) 滑动摩擦力: f= μN 说明 : 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 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 a 、摩擦力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 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浮力: F= ρVg (注意单位) α F 2 F F 1 θ

生物高一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生物高一下学期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知识点总结 一、细胞增殖 1、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包括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和细胞的核质比。 2、细胞增殖的意义: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3、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4、细胞周期的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细胞周期分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分裂期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以及无丝分裂 1.分裂间期特点是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复制合成数不变) 2.前期特点:(膜仁消失现两体)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前期染色

7、有丝分裂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8、无丝分裂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9、无丝分裂的典例:蛙的红细胞 三、细胞分化: 1、定义: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的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结果:产生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 3、细胞分化发生时期:是一种持久性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活动进程中,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4、细胞分化的特性:稳定性、持久性、不可逆性、全能性。 5、分化的实质: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导致(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6、意义: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高 中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及解析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及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斜面小车M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边紧贴墙壁.若再在斜面上加一物体m ,且M 、m 相对静止,此时小车受力个数为( ) A .3 B .4 C .5 D .6 2.2018年7月1日,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我国加长版“复兴号”动车组正式在京沪线上运行。一列加长版“复兴号”动车组从上海虹桥站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某节车厢前端开始通过站台上一站立的工作人员开始计时,相邻两节车厢依次通过该工作人员的时间之比不可能是( ) A .2:1 B .5:2 C .6:5 D .7:3 3.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 .逐渐减小 B .逐渐增大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大后减小 4.下列仪器中,不属于直接测量国际单位制中三个力学基本单位对应的物理量的是 A . B . C . D . 5.水下潜水器某次海试活动中,完成任务后从海底竖直上浮,从上浮速度为v 时开始计时,此后匀减速上浮,经过时间t 上浮到海面,速度恰好为零,则蛟龙号在()00t t t <时刻距离海平面的深度为( ) A .2 vt B .0012t vt t ??- ??? C .20 2t t v D .()2 02v t t t - 6.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 ) A .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 B .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C .奥运会冠军邢慧娜在万米长跑中 D .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中 7.汽车A 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起动,以0.4 m/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 s 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 以8 m/s 的速度从A 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 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 A .A 车在加速过程中与 B 车相遇 B .A 、B 相遇时速度相同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W汇总)

2F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一、力学 1、胡克定律:kx F = (x 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 为劲度系数,只与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 2、重力:mg G = (g 随高度、纬度而变化) 3、求 、 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 (2) 两个力的合力范围: ? F 1-F 2 ? ≤ F ≤ F 1 +F 2 (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 4、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或 5、摩擦力的公式: (1) 滑动摩擦力: 说明:a 、N 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可以大于G ;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μ为滑动摩擦系数,只与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 无关. (2) 静摩擦力: 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与正压力无关. 大小范围: O ≤ f 静≤ f m (f m 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正压力有关) 说明:a 、摩擦力方向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与运动方向成一定 夹角。 b 、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 c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d 、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 ☆6、 牛顿第二定律: ma F =合 或者 x ma F =合x y y ma F =合 理解:(1)矢量性 (2)瞬时性 (3)独立性 (4) 同一性 ☆7、匀变速直线运动: N F f μ= 0=合F 0=合x F 0 =合y F 1F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物理5月月考试题

高一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 90分钟总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电场中,分别标记有a、b两点.其中a、b两点的电势相等、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A.甲图中与点电荷等距的a、b两点 B.乙图中两等量异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C.丙图中两等量同种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上与连线等距的a、b两点 D.丁图中匀强电场中的a、b两点 2.有三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b、c,从相同高度以相同的速率v0在空中分别竖直向上、水平和竖直向下抛出.以地面为重力势能参考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球运动所用时间相同 B.整个运动过程重力做功相同 C.落地瞬间速度相同 D.落地瞬间重力功率相同 3.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国际空间站里,一宇航员A静止(相对空间舱)“站”于舱内朝向地球一侧的“地面”B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宇航员A处于平衡状态 B.宇航员A所受地球引力与他在地面上所受重力相等 C.宇航员A与“地面”B之间无弹力作用 D.若宇航员A将手中一小球无初速(相对于空间舱)释放,该小 球将落到“地面”B 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某一初速度运动,运动过程中保持恒定的牵引功率,其加速度 a和速度的倒数(1 v )图象如图所示.若已知汽车的质量,则根据图象所给的信息,不能求出 的物理量是() A.汽车的功率 B.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 C.汽车所受到阻力 D.汽车运动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 5.一艘宇宙飞船贴近一恒星表面飞行,测得它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设万有引力常数G,则此恒星的平均密度为() A. 2 3 GT π B. 2 3 GT π C. 2 4 GT π D. 2 4 GT π

高一物理基础知识总结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一、基础概念 1、质点: ①定义: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替代物体,这个点叫质点。 ②能否视为质点的条件:当研究问题与物体形状和体积无关时或可忽略时,物体可看作是质点。 2、参考系: ①定义:事先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参考系。 ②参考系选择:选择是任意的,选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为参考系叫惯性系,选匀变速、变速曲线等非静止和非匀速直线的物体为参考系叫非惯性系,高中物理一般选大地为参考系(为惯性系),所有运动物理量要相对同一参考系。 3、时间与时刻 4、路程:物体运动实际轨迹长度。 5、位移(矢量):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①大小:物体某段时间内起点到终点的距离。 ②方向:从物体某段时间内的起点指向终点。 6、矢量标量 矢量:指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7、速度: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①平均速度:物体位移与发生该段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方向为位移方向。 ②瞬时速度:很短时间或很短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即为时刻速度,叫瞬时速度。方向为短位移方向或某点轨迹的切线方向。 ③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无方向是标量。 ④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8、加速度: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①定义: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是矢量)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②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力方向决定,即与合力方向同向,也和物体的速度变化量方向同向。 t 123第1秒末 第2秒初 第2秒末 第3秒初 第3秒末 第4秒初

二、基础公式 1、匀速直线:vt x = 2、变速直线:t v x = {对匀变速直线有()v v v +=02 1 } 3、平均速度:t x v = 4、加速度: t v v a 0 -= 三、方法与题型总结 判断速度大小变化的方法: 1、速度加速若同向:速度增加喜洋洋。 2、速度加速若反向:速度减少泪汪汪。 3、速度加速若垂直:速率不变只改向。 第二章 直线运动 一、基础概念 1、运动轨迹与性质 2、常见运动性质概念 ①匀速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简称。 ②变速:专指速度变化(大小或方向或大小方向同时变化) ③加速:专指速度增加。 ④减速:专指速度减少。 ⑤匀变速(直线)曲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直线)曲线运动。 ⑥匀加速直线运动: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增加。 ⑦匀减速直线运动: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速度大小减少。 ⑧变加速(直线)曲线运动:指加速度(大小或方向)变化,轨迹有直线和曲线(如圆周运动)。 ⑨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只受重力(a=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⑩竖直上抛:初速度向上,只受重力(a=g ),任何一段时间均可视为匀减速直线运动。五个运动量有对称性(即上升与落回抛出点大小对应相等) 二、基础公式 直线运动的五个物理量(两端两个状态量,中间过程三个过程量)和五个公式 机械运动 (即物体的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变速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 纯变速(即变加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曲线运动(如抛体运动) 变加速曲线运动(如圆周运动) 0v v a x t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 A.伽利略、牛顿B.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C.伽利略、爱因斯坦D.亚里士多德、牛顿 【解答】解: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会运动,但这是不对的; 伽利略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提出了物体的运动定律,其中的牛顿第一定律即为惯性定律; 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很好的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所以A正确。 故选:A。 2.(3分)2020年11月,我市某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同学们展现了学校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关下列运动说法正确是() A.在高一男子100m比赛中,陈同学以12.5s的成绩打破了年级记录,则他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2.5m/s B.高一男子100m年级记录为12.5s,其中12.5s为时刻 C.高一女子实心球年级记录为9.69m,其中9.69m为实心球出手后的位移大小 D.百米冲刺时,运动员的速度变化率很小 【解答】解:A、100m比赛中位移为100m,故平均速度v=x t =100 12.5m/s=8m/s,故A 错误; B、高一男子100米年级记录为12.5s,其中12.5s为时间段,不是时刻,故B错误; C、实心球出手后的位移是从抛出时手的位置到落点的有向线段,而实心球的成绩是从地 面上规定的起点到实心球的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二者不能等同,故C错误; D、百米冲刺时,运动员几乎以最快的速度、几乎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速度变化率很小, 故D正确。 故选:D。 3.(3分)用大小为100N的握力握住一个重为40N的瓶子。瓶子竖直,始终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手掌与瓶子间动摩擦因数μ=0.5,则() 第1 页共14 页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汇总

高中物理常用公式总结 一.直线运动公式 研究五个物理量:x 、t 、a 、v 0、v t 五个公式:v t =v 0+at ; x=v o t+1 2at 2 ; v t 2-v 02=2ax; 推论: x 2-x 1=△x=aT 2 (扩展:x m -x n =(m-n)at 2) 平均速度公式:x=02 t v v vt t += (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公式: h=212gt ; ; gt = 二.力学公式 F=xk ?(k 为劲度系数,x ?为形变量) k 串= 12 12 k k k k +; k 并=k 1+k 2 f=N F μ(N F 为正压力) F 合=ma(牛顿第二定律) 三.曲线运动 22l r v rn r t T ππω?= ===? 22v n t T r θπωπ?====? 22222 244v r a r rn v r T πωπω=====;F 向=ma n 转速n=f= 1 T 四.万有引力 3 2a k T =(a 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 为公转周期)开普勒第三定律(同一中心天体) 2 GMm F r = (G=6.67?10-11N ?m 2/Kg 2) 2mv F r =; 2r v T π=;224mr F T π=; 32r T k =;224m F k r π= v ===; ω= T =g o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R:地球半径。g:任一位置的重力加速度;r:任一轨道半径

22323224R g R R v R M G GT G G πω==== MG=R 2g(黄金代换) 2 'R g g R h ?? = ?+?? ;3 34m m V R ρπ== 五.能量 cos W Fl θ=,W P t = ,cos P Fv θ= p 额=F 牵v=fv m E p =mgh , W G =12p mg H mgh mgh E ?=-=-?,21p p p E E E ?=- 2 12k E kx = (x 形变量) 21 2k E mv = 21k k k W E E E ∑=?=- E(机械能)=E k (动)+E p (势) 2121I F t p p p mv mv ==?=-=-合 p 1+p 2=p ’1+p ’2 ,m 1v 1+m 2v 2=m 1v 1’ +m 2 v F= p t ? 六.机械振动和机械能 F 回=-kx, 弹簧振子周期T=2单摆周期T=2v= T λ , v=λf, ?x=v ?t 多普勒效应 1. 波源相对介质静止观察者以V 0运动 0'( )v v f f v ±= “+”走向波源 “-”远离波源 2. 波源相对V s 观察者相对静止 0'( )s v f f v v =± “+”离开观察者 “-” 走向观察者 3. 同时运动时 相向运动00'( )s v v f f v v +=- 反向运动0 0'()s v v f f v v -=+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汇总

高中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要点 第一部分力学 一、力和物体的平衡: 1.力 ⑴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①成对出现,力不能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②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和引起形变;③力是矢量,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力的三要素。 ⑵力的分类:①按力的性质分类。②按力的效果分类(可以几个力的合力)。 ⑶力的图示:①由作用点开始画,②沿力的方向画直线。③选定标度,并按大小结合标度分段。④在末端画箭头并标出力的符号。 2.重力 ⑴产生:①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但不等于万有引力)。②方向竖直向下。③作用点在重心。 ⑵大小:①G=mg,在地球上不同地点g不同。②重力的大小可用弹簧秤测出。 ⑶重心:①质量分布均匀的有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②质量分布不均匀或不规则形状物体的重心,除与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与质量的分布有关。③重心可用悬挂法测定。④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 ⑴产生:①物体直接接触且产生弹性形变时产生。②压力或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支持面而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③绳的拉力方向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有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弹力是否存在可用假设法判断,即假设弹力存在,通过分析物体的合力和运动状态判断。 ⑵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F=KX,X-是弹簧的伸长量或缩短量。 4.摩擦力 ⑴静摩擦力:①物接触、相互挤压(即存在弹力)、有相对运动趋势且相对静止时产生。 ②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③除最大静摩擦力外,静摩擦力没有一定的计算式,只能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按力的平衡或F=ma方法求。 判断它的方向可采用“假设法”,即如无静摩擦力时物体发生怎样的相对运动。 ⑵滑动摩擦力:①物接触、相互挤压且在粗糙面上有相对运动时产生。②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不一定与物的运动方向相反)②大小f=μF N。(F N不一定等于重力)。 滑动摩擦力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 摩擦力既可能起动力作用,也可能起阻力作用。 5.力的合成与分解 ⑴合成与分解:①合力与分力的效果相同,可以根据需要互相替代。①力的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任何矢量的合成都适用,力的合成与分解也可用正交分解法。③两固定力只能合成一个合力,一个力可分解成无数对分力,但力的分解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⑵合力与分力关系:①两分力与合力F1+F2≥F≥F1-F2,但合力不一定大于某一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