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D和城市发展

CBD和城市发展
CBD和城市发展

CBD与城市发展

https://www.360docs.net/doc/8a2073694.html, 2004年09月16日14:55 新浪房产(摘自第五届北京朝阳国际商务节-CBD总部经济与区域发展论坛黄奇帆

发言,未经本人审阅)

今天来参加这次CBD总部经济与区域发展讨论会,我想借此机会讲三方面概念,第一,谈一下CBD的建设原则;第二,讲一下CBD建设的过程,推进的方法;第三,介绍一下重庆的城市建设情况,为大会的讨论提供一个参考。

CBD的建设原则,我想有这样几条:第一,CBD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产物,大家都知道,这20年,世界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一体化,这种一体化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跨国公司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全球的要素市场一体化,不管是股票市场还是货币市场,还是黄金市场、石油市场,各类要素市场一体化。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征就是,世界的大都市,世界的中心城市之间一体化。这三个一体化,集中的表现就是表现出CBD的建设需求,实际上跨国公司不是抽象存在的,它的总部云集的地方一定是在经济诚中心城市,而在经济中心城市,它的经济活动一般会聚集在中央商务区,另外,各类要素市场也不是山沟沟里的要素市场的云集,一般也建立在大都市,是大都市的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大都市的要素市场一般也都设置在CBD地区。所以,大公司的发展、一体化的发展、要素市场的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一般都和CBD联系在一起。如果你是一个区域中心,中心城市在中心商务区,实际上就推动和吸收着这个区域的信息、资源、要素和各种能量。实际上我们的中央商务区也就是这个区域的中央处理器、中

转器。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商务区概念的提出,和现在变成越来越重要,也全球经济一体化有关。

第二,只有经济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或者全球经济中心城市才会有CBD的需要,也就是说,不是每个城市,每个叫城市的地方都要CBD,比如我们一个县的县城,就那么5平方公里,我在里面确定一个50公顷的地方,说这是县城的CBD,这是没办法的,是一种误导。比如一个地市,我们中国有400多个中心城市,这中地市级的中心城市是不是也要CBD?也并不一定。意思是什么?只有区域的中心城市才需要一个区域的CBD。如果你是一个国家的中心城市,你就可以有一个国家的CBD,你的CBD就相当于推动和运作整个国家的各种要素的中央商务区。在这个意义上讲,不是中国的3000个县城、400个地市统统有CBD概念,不是每个城市都要CBD的,我的意思是说,只有那些区域中心城市,经济中心城市,国家或者全球的中心城市,才有很突出的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必要。

第三,一个中心城市,应该是一个交流枢纽功能、物流枢纽功能的贸易中心区,他的中心功能,如果是区域中心,应该至少是一个区域GDP总量10%以上的规模,如果没有这样的规模,没有中转的功能,也谈不上经济中心,哪怕你自我感觉是中心,实际上你也还不是中心,可能你的目标想成为中心,还要有个过程。意思是,比如香港,香港现在有1万多亿GDP,相当于中国GDP总量的10%多一点,香港作为中国经济的一个中心,亚太区的一个中心,它是成立的,香港的贸易、香港的物流,70%以上不是为香港所用,他是中转,买出来、卖出去,不是自己使用的贸易,95%以上是中转,这是中央商务区。如果

哪怕有1万亿,都是自产自销,和周边没有多大关系,你就不是CBD。比如上海,现在上海的贸易量已经有1000亿美元的进出口总量,目前50%为周边地区进出口,50%为上海本地进出口,它已经开始进入贸易中心的范畴,十年前,百分之七八十是本土进出口,百分之二三十是为周边地区进出口,十年前它在100多亿,它还不是中央商务区。那么,上海现在是不是中国的中央商务区呢?他在中国的12万亿GDP还不到15%,在长江流域,它拥有20%左右GDP总量,在这个意义上讲,它是长江流域的中心,目标应该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亚洲的经济中心,但是还没有达到。也就是说,CBD的建设任务是和它的城市中心等级有关联的,不能盲目地把一个区域经济中心建成全国的经济中心,如果盲目地建设的话,可能是泡沫。

第四,在一个中心城市,我想只应该建一个CBD,假如原来规划得不好,这儿也是个热闹区,那儿也是个商业中心区,一个城市里有五六个热闹的地方,热闹的地方不等于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务区也不应该是一个区县政府努力的结果,每个区县都希望自己的区县发展、热闹,都希望自己搞CBD,都希望自己成为CBD,但是,一个CBD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产生的结果,是一个城市的市长的目标,如果一个CBD地区,一个城市是国家级经济中心,国家级的中央商务区,那么这个CBD的建设甚至都不仅仅是这个城市的市长努力推动的,而且应该成为整个国家的某些政策应该扶持、推动、支持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央商务区的建设应该是举全市之力,成为一个城市的努力目标。如果一个城市已经有了若干个商业中心区,现在想搞一个中央商务区,比如北京,到底搞在金融街还是朝阳区,还是搞在昆仑饭店那个地方,还是中关村那

边?总的来说,北京的热闹地方很多,就有一个整体组合,在这个组合过程中,最终应该是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布局的结果。

第五,中央商务区应该是一个高容积率的地区,有许多城市规划,一搞规划就觉得要生态、要环保,要绿化,在中央商务区也要搞许许多多的绿树成荫,容积率1:1、1:2,这种概念是违反中央商务区的建设要求的,既无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无必要性。既然叫中央商务区,容积率至少1:5以上,就整体区域来说。就某个具体地块来说,一般1:10,甚至1:15的容积率是很正常的,比如整个纽约,5大区、曼哈顿地区的容积率是1:12,芝加哥,很大个一个城市,中央商务区是1:15个容积率。意思是什么呢?我想,高容积率至少带来三大好处,第一,中央商务区需要建设大规模的配套的基础设施,如果是低容积率,容量不够,一个城市建五六个中央商务区,五六个热闹的地方,从大的方面说,你的成本就高了。在美国,这么热闹的地方,五六个中央商务区,只纽约搞了高容积率,在曼哈顿的基础设施,每平方米投入10多亿美元,但是被1:12的容积率一除,平均成本10多亿美元就变成1亿多美元,这样大家就能建设起来。所以说有一个基础地价的建设效应,要摊薄成本。如果在高容积率上,大量的写字楼、商务楼、商务设施、宾馆集中在这里,大量的中介机构、服务机构集中在这儿,产生一个服务配套效应,服务链负责联结,服务成本也最低。还有,交通的运营成本也会低。美国有个统计,中央商务区每辆小轿车每年的运行总里数是3万公里,在上海,这个数字是平均7—8万公里,在纽约,进了曼哈顿,就不坐自己的出租车了,走走路,就到了另一栋楼,可以去办事。所以总的来说,各方面的成本大大降低,既然叫中央商务区,就

有高容积率,从运行成本、各方面的成本,有它的合理性。

第二个方面,有关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推进。对于一个区域、一个城市来说,如果原来没有规划中央商务区,现在要规划中央商务区,首先要做好规划,包括产业功能规划,表现为这个地方布局多少写字楼,多少商业设施、多少宾馆、服务业、娱乐业设施,又需要多少商场、多少文化设施等等,这些方面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不能把写字楼搞了70%、80%,也不能把住宅搞得百分之七八十,要有产业布局,如果你是金融中心CBD,可能有布局特点,如果你成不了金融中心CBD,成为一个物流中心CBD,也要有自己的布局特点。

其次是建筑性的长期规划,这个区域5平方公里,如果要建设,整个的控制性常规要做完。做完以后,因为就是几千万平方米,高楼大厦要形成什么模式,什么形态,应该有一个形态设计,把几千年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的城市需求,现代化的要求结合起来,形成一个非常美好的城市形态。第四,各种专业规划也要做深、做好。第五,一些标志性建筑的建筑设计也要精心考虑、精心布局,这五种规划同时到位以后进行推进就会比较合理,不要形成某个开发商来了,他想搞什么,开发商主导CBD规划,就会出问题。

CBD建设需要非常大的基础设施投入,这种投入靠财政拨款是不大容易的,一般来说,羊毛出在羊身上,房地产开发总投资的1/3是城市的出让金,政府收了出让金,用来搞城市相关房地产基础设施配套。对中央商务区来说,基础设施投入更大,地价会更高,这个区域的房地产总投资的40%甚至更高是出让金,这是完全合理的一个基数。在这个意义上,CBD的土地买卖不适把一块地全包给一个大开发商,由这个大开发商炮制CBD,这种炮制方法,第一,

他不大可能有政府和社会的总协调能力,最终把中央商务区和各种配套项目协调好,第二,这种招商方法很可能在土地收让金的收取方面,你可能今天为了引他来,给他各种优惠,最终土地出让金收得好了,总体的基础设施配套会缺东缺西,最后不匹配,整个运作会受到影响。总的说法是“按规划、批项目、出土地”,有了规划,再批项目,有了老板来投标再出土地,这种是比较合理的。有的城市把一大块土地包给某个大老板开发,这是有问题的。总的来说,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城市意志的体现,是一个城市各种力量的综合结果,不应该让一个老板定了算。这就是说,在土地运作上要体现出的原则。

第三点,在中央商务区的建设过程中,基础设施要进行一体化建设,从下水道到地面公路、绿化,整个环保设施、交通配置,这方面应该有很好的一体化建设推进,要让人感觉到在这个区域活动是有完善的良好的公共设施匹配的地区。

第四点,与中央商务区配套的核心城市体系应该完整考虑,也就是说这个CBD不是简单的高楼大厦在城市中的体现,而应该是这个城市的金融功能的体现,如果你是金融中心城市,你的金融业务,从证券、到保险、到行业银行的业务,这些业务怎么发展,它发展了,才可以和你的CBD金融服务联系起来。这个城市的物流、贸易体系怎么发展,又和你的中央商务区有关联。也就是说,建CBD的同时,整个城市的奋斗目标是要把金融业务、服务贸易业务,各种物流、贸易、商业、文化的业务,有体系、成系统地进行研究、逐步推进,要和这方面的工作联系起来。

第五,要抓好政策的配套。如果你是一个经济中心城市,是个国内中心城

市,就和国内的经济政策有一体化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区域的,比如亚洲经济中心,那和国内外的经济交流有要一体化的政策配套问题。在进入WTO以前,我们的关税壁垒、贸易壁垒、非关税贸易壁垒、服务贸易方面的各种管制原则是妨碍我们城市成为国际中心成为的,进入WTO以后,我们的关税壁垒已经取消,灌水平均量已经从80%下降到现在的10%以上,已经可以基本忽略。非关税壁垒已经从90年前的几千种许可证、配额,下降到几十种,也可以基本忽略了。另一方面,服务贸易也越来越开放,外资来搞金融、证券、各种服务业,已经越来越开放,这为我们的中央商务区和城市的建设打下了基础。如果你要成为一个金融中心,应该是货币自由兑换,如果不能自由兑换,也成不了金融中心。我们的国家目前还没有货币自由兑换,哪个城市也没有资格说谁要成为金融中心,国内金融中心可以说,国际金融中心就无法说。意思是说,我们的目标总是和国家的开放政策相关联的。比如首都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好的机场,这个机场是不是能成为空中货运的枢纽机场?仔细推敲,目前还不是。作为一个首都的中央商务区,如果要体现物流中心,有大量的物流企业、贸易企业在这个中心的写字楼里办公,从机场角度讲,最好出现亚特兰大空运枢纽基地这样的概念,这就要有政策支撑。大体有三个方面,比如,你有大型的货运机场基础设施,这只是一个方面,第二,你应该开放定行权,同时机场应该有一个保税区、自由贸易区、自由窗口,是三种功能的叠加,我们国内有个叫保税区、有的叫报税贸易区,有不同的功能,机场基地应该是三种功能都具备,要成为一个基地,要有加工的概念,有物流的概念,有关内外的概念,也就是说任何国外的货物进了这个区还没有进国内,要报关,任何国内的货物进了这个区也就是出了国,要交税。如果有这三个要素的结合,北京的国际机场又会变成国

际几千亿定额电子加工的中心,这个中心一产生,这个区域中就会有加工的服务、办公大楼的需求,这都是和政策匹配的。

也就是说,在这方面CBD是什么功能的,为什么服务的商务区?你是金融的、物流的?还是什么都有的。对应着,你要设计自己的政策,这种政策可能需要国家帮着定,既然你是国家的商务区,就要得到国家意志的支持,国家政策的支持,最终把这方面的业务搞起来,发展好。这是我想说的建设中央商务区的五个方面的概念。

最后,既然作为重庆的代表在这里讲中央商务区,为要稍微讲一点重庆的情况。

重庆作为最年轻的西部的直辖市,刚刚直辖了六七年时间,这些年的发展是比较快的。比如它这些年的GDP基本在10%以上增长,今年是12%的增长,财政收入这几年都在30%以上的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每年也是30%的增长,金融资产的增长每年在20%多,老百姓的收入是百分之十几的增长,总体来说,西部的重庆,现在由于西部开发的政策,重庆直辖市体制的效应发展是比较快的。除了这几个量的增长变化以外,我觉得更有意义的是重庆这六七年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比较重要的变化。

第一,它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的农业比重是24%,现在降到12%,第三产业的比重从24%增长到42%,工业的比重从原来的42%,现在增长到46%,总的来说,产业结构提升了。

第二,所有制的结构,老工业基地,西部的计划经济比较严重的地方,原

来的国有经济比重高达70%以上,现在它的私人、民营、外资企业比重占45%,混合所有制企业比重占65%,所以所有制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第三,工业产品升级换代有了很大调整,在直辖初级,工业品3%是高科技,现在到了18%,所以,高科技产品的比重有了提升,整个企业效益、利润,各方面的产销力、经济效益指标都有了很好的提升。

第四,金融资产结构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刚直辖的时候,重庆金融贷款余额的40%是不良资产,去年降到15%,今年预计降到10%以下,金融贷款的余额刚才说增长是20%以上,但是质量资产比例是大幅度在下降。这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好的地方。

第五,重庆的城市化率有了很大提高。作为西部的一个城市,实际上是两元构架,一方面是大城市,另外一分析,八万平方公里,真正的城市面积是1000平方公里,其他的都是农村。在这个意义上,大城市、大农村并存,城市率比较低,刚直辖的时候是18%,去年是42%,每年有50万农民转化为城市居民,如果按这样的速度,有十几年时间,到2020年,重庆的城市人口中城市居民是到2200万以上,农村居民1000万以内,城市率会达到70%左右。

最终,重庆这个城市,讲CBD的话,该是什么状态呢?因为它和上海、北京不同,几千平方公里的大平原,大城市,重庆是个山区,又是8万平方公里,它的发展不会出现在2000万人集聚在一个大城市里,现在重庆的发展模式是大都市连绵带的概念,第一,有五四个大城市群,重庆形成六七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周边有6个五六十万到上百万的区域中心城市,可以说是卫星城市,然

后是20多个县城,二三十万人口,再下面是上百个城镇。这样一个城市层,基本上集聚70%以上的重庆人口,与便利的交通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大城市连绵带的概念,城市和郊区的人口比例是20%左右,还要保持城市的辐射功能,城市群的辐射、资源配置要和城市群的规模比例有对称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讲,重庆直辖市的城市发展不是按照一个大城市的概念推进,而是按照一个城市群的概念推进,最终在总城的六七百平方公里上,会有一个中央商务区,大体上是5平方公里,在重庆朝天门江嘴北这个区域,形成中央商务区,推动整个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模式比较

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模式比较 关于《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模式比较》,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摘要:按照品牌形态的演变规律,目前我国的城市品牌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青岛模式、大连模式和东南沿海模式。这三种模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们各自发展的初始驱动力、条件、结果等都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关键词:城市品牌产业品牌城市竞争力 从城市竞争的角度看,品牌形态的演变是一个从产品品牌到产业品牌、再到城市品牌的发展过程。其中,产品品牌始终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根基和最终落脚点。如果没有产品品牌,再好的

城市品牌也不可能维持长久。产业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支柱。事实表明,仅仅拥有一两个产品品牌对城市竞争力作用不大,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以优秀品牌为龙头的产业品牌的支撑。除非采取特定的宣传措施或者品牌的知名度高、竞争力强,否则不会因为单个品牌记住某座城市,一般只有当一批品牌产生,并形成产业品牌时,才会引起人们对该城市的注意。 城市品牌则是品牌发展的最高形态,随着一批品牌产品上升为产业品牌,人们会形成对该城市的品牌认知,这种品牌认知来源于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所传递的信息,包括产品和产业本身的信息。城市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加剧城市的集聚功能和扩散功能,并反作用于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因此,城市品牌的终极目的是为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服务。 我国城市品牌的发展模式 现实中,品牌形态的演变过程不一定完全按照上述路线发展,经济萌芽的种子有可能从产品开始、也可能从产业集群开始、或者发韧于政府的推动。按照品牌形态的演变,目前我国的城市品牌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青岛模式、大连模式和东南沿海模式。 青岛模式的发展道路是从产品品牌入手,通过品牌产品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产品品牌的发展,或者吸引外来投资,逐渐形成

中国城市发展典型问题探究

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探究 学院: 专业: 2011年6月15日

目录 摘要 (1) 文章背景 (1) 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和户籍制度的关系 (2) 直辖市之争:口水战背后的发展模式之辩 (4) 交通治堵: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伤与痛 (6) 结语 (9) 参考文献 (9)

中国城市发展典型问题探究 摘要:中国的城市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伴随着诸如交通拥堵、发展不均衡、农村萎缩、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与西方工业文明的城市化有相通之处,同时也具有中国自身特色。本文通过对城市发展中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尝试着提出一些解决办法,旨在对中国的城市发展进程进行探究。 关键词:城市化土地制度直辖市之争发展模式交通治堵 2010年的中国上海世博会提出了一个响亮的标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届世博会,以城市发展为主题,通过190个国家和56个国际组织的先进城市发展案例,探讨了与城市相关的多元文化融合、经济与科技发展以及城市与农村的关系。本届世博会的目标即提高公众对“城市时代”各种忧患意识的理解,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并提供解决方案。“城市时代”概念的提出,更加明晰了城市发展对于一个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性。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放大器”和“加速器”,城市文明的发展“聚焦”和“折射”着人类文明演进的轨迹。古代中国无论是在城镇规模还是数量上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自战国时代始,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政治和军事中心的建立都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增长。而西方的城镇化同样初始于古希腊的文化以及手工业商业的繁荣,而由资本的萌芽和工业化的到来崛起,进入蓬勃繁盛的时代。然而,对于古代中国的城市文明来说,由于历朝代重农抑商的传统作用,始终未能出现工业城市,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1] 放眼现在的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只用30年便赶上了西方200年的城市化历程。2010年12月19日中国国际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委员会发布的《2008年中国城市化率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城市化率已达到33.28%(按城市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计算),不得不可谓一个奇迹。然而,在高城市化率的背后,是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诸如西方城市化进程中的污染、贫困、犯罪、拥挤等问题普遍存在,同时由于中国独特的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催生了新的更为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及展望 打开中国的政区地图,全国现有设市城市655个。按照行政区划,其中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包括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县级城市368个(包括63个省辖的县级市)。此外,有建制镇19 234个。以不重复计算为原则,这655个城市的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52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4.3%。《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指出,全国的城乡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为2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8%。《2007年城市、县城和村镇建设统计公报》显示,全国655个城市的城区建成区面积为3.5万平方公里,全国的县城镇和同类居民点建成区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其余建制镇建成区面积为2.84万平方公里;城区、县城镇和其余建制镇合计,共有建成区面积7.74万平方公里。由此可知,中国的城镇建成区占国土总面积的0.8%,中国的乡村和独立工矿用地占国土面积的2.0%。 从现实的国情出发,按照行政许可,这655个城市市长的服务和管理,应能统筹城乡。为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由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编制的城乡规划,应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以往那种就城市论城市、就乡村论乡村的规划管理制度和建设实施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30年来,我国城市数量的发展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一是较快发展阶段,城市数量由1978年的193个上升到1982年的245个,平均每年增加13个;二是快速增长阶段,1996年城市总数达到666个,平均每年增加30个;三是平稳调整阶段,1997年的城市总数为668个,之后至2008年末,全国共有城市655个。近年来城市数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地级及以上城市进行了“撤(县级)市设(市辖)区”的行政区划调整。 未来的发展趋势是,由于量大面广,我国广大中小城市和建制镇的人口总量仍将继续高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同时,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的各大城市也将继续成为乡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接纳地。城市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发展单元,其“撤县设区”、“撤乡设镇”和“乡镇合并”等行政区划调整仍将继续,县级市的数量还会减少,部分县级市将有可能“升格”为省辖市。在某种程度上,这一调整反映出地方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的强烈意愿,以及由上一级行政单位统一协调区域城乡发展、争取优质资源的态势。 2 中国的城镇化 中国的城镇化(又称城市化),是指在工业化推动下,通过城镇数量增加和城镇规模扩大,所导致的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中国的城镇化长期滞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但可以预计,在2020—2030年期间,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将会跟上世界的步伐。与此同时,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大量、广泛的人口流动,正在模糊经典的西方城市化概念,重

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与管理体制概况

1国内外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模式概况 交通模式理论及最新进展反映了交通要素、交通结构及交通效率的主要特征。发达国家自20世纪40年代开始,相继制定出台了有关政策来引导城市交通规划和建设这些不同的交通发展政策形成了不同的交通模式,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依赖小汽车发展的城市,发达国家如美国,小汽车拥有率和使用率都很高,但是已经越来越受到能源短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如泰国,虽然人均小汽车拥有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不少,但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却不加任何限制,已大大超出路网及环境的承受能力。 第二类是小汽车与发达的轨道交通同步协调发展的城市,如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和大阪等,小汽车拥有率不低于北美城市,但是使用率很低,主要靠地铁来通勤。 第三类城市主要依赖公共交通,抑制小汽车增长和使用,以此来支持城市高密度发展,如新加坡、香港。 面对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有效的交通模式。美国采取TOD模式和新都市主义,发挥交通先导的作用,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促进了城市发展与城市交通的协调。英国伦敦采取设置公交车道、创造优先区域、鼓励停车换乘和中心区拥挤收费等措施,形成了一套发展公共交通的有效模式。 日本东京大力实施以轨道交通为中心的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轨道交通成为绝大多数东京市民的首选,有效地缓解了交通拥挤现象。 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通过吸收和借鉴国际经验,积极倡导建设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等,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来缓解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成为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2 国内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体制发展概况 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体制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由交通、城建、市政、公安等部门对城市交通实施交叉管理的传统管理模式;二是由交通部门对城乡道路运输实施一体化管理的模式;三是“一城一交”综合交通管理模式。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精)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 【2010年10月上下半月VIP 会员免费更新下载】454份 5.2G 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中国城市化是中国也是全球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无疑将为全球和中国的诸多领域同时带来机遇与挑战。分析未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了解未来中国城市发展的基本趋势,无论对于区域、国家或是国际,政府、企业或是非营利机构,投资者、旅游者或是居民,未来进行前瞻性的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未来城市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经济发展及其布局:内需比重扩大,服务业比重增加。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高速发展,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小康。按照国际一般规律,当人均收入超过3000美元,进入中下发展水平阶段,国民消费需求将迅速增长,中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和城市化的加速期,以消费为主体的内需增长正在释放,正像外部需求为沿海地区发展提供巨大市场一样,国内巨大的需求为全国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同时,随着中国工业化外向型解析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九大趋势、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走到尽头,中国正在面临外需和工业“双难依赖”的新形势,加快城市化进程必将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不仅可以有力地释放被结构扭曲压抑的潜在生产力,有效地提高国名经济的整体效益,更是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量。 2、资源环境状况及布局:资源稀缺,空间分布不均。中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南北自然环境差异大。以水资源为例,北方地区缺水严重,有9个省市人均水资源不到500立方米,实属少水地区。目前,中国内地现有的661座城市中,约有600座城市供水不足,420多座城市缺水,110座城市严重缺水,30座特大城市长期缺水。就土地资源而言,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土地人均占有量于较小的国家,国家内人均土地面积从东南向西北逐步增加。2008年中国耕地为18.26亿亩,到2020年将减少到18.05亿亩。这也就是说,在未来11年里能够农转非的耕地是2074万亩,平均每年不足190万亩。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反思与转变

中国城市化模式的反思与转变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化过程中政府与市场作用关系问题、空间组织问题、城乡关系问题、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对以往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及其问题进行了评述。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下,应尽快实现城市化的推进模式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方式转变,城市化的空间组织模式由小城镇为重点向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转变,城市化的城乡关系模式由城乡分割向城乡统筹转变,城市化的建设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关键词:城市化模式;反思;转变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9)09-0031-05 城市化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而城市化的健康与否,与城市化过程中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即城市化模式有很大关系。虽然各国各地区城市化总的趋势和方向是一致的,但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地理、历史等条件的不同,实现城市化的途径多种多样。同时,在不同发展阶段,其表现形式和所采取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城市化模

式会有所不同。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我国城市化政策和思路不断调整,推进城市化所采取的途径和方式也随之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在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下,适时选择合理的城市化模式,对促进城市化乃至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对以往城市化发展模式的反思 回顾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以往所采取的发展模式是一定社会经济背景下的产物,与城市化的发展阶段也有很大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阶段的演进,原有政府行政主导下的、以城乡二元体制为基础、以小城镇为重点、追求速度的粗放型城市化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城市化发展形势的变化。 (一)行政主导型城市化模式的反思 纵观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以往的城市化进程受到行政力量和政策制度的深刻影响,资源配置主要依靠行政手段,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未充分发挥。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化的推进具有浓厚的政府行政主导特征。城市化所需的各种资源要素,如,人口、劳动力、土地、资金等是通过行政手段而非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

中国城市化的道路和发展模式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时代标志与必然结果,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国的城市化历史悠久,但发展缓慢,伴随着奴隶制的产生,城市也随之出现,一直到明清时期中国的城市虽然在不间断的发展着,但随度较慢,这和中国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有很大关系。随着工业革命的成果敲开中国的大门,中国的城市化开始以被迫的方式相对快速的发展着。进入近代以来,中国的城市化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重要交通便利之处,还有就是像北京等历史悠久的政治文化中心。然后在抗日和内战期间中国的城市化基本停滞不前,直到新中国的成立后,中国才又开始城市的建设,但因为生产力的水平不高,和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国的城市化依然缓慢。终于在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迎来了一个春天,中国的城市开始以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的大地上,尤其是东南沿海。总体看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是曲折的。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成为中国促进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及方式,承载着艰巨的历史使命。对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我国来说,城市化绝不仅仅是一个人口转移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经济问题,几乎涉及到一国发展的所有问题。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具有多元化、复杂性特征,不完全是工业化及经济发展的产物,主要是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性因素驱动的;同时,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进程,也受到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体制

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与其它国家城市化发展路径存在差异,也形成了一些独特的特征,积累了一些棘手的体制性障碍和社会矛盾,包括:城市化发展重数量轻质量,城市化发展模式偏重于粗放;城乡一体化程度低,差距较大,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凸显,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无法享有城市居民的待遇,难以融入城市主流;城市发展的区域协调不足等。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矛盾、走一条新型城市化道路,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在改革开放早期,中国的城市发展模式不确定,有些地方甚至照搬国外的经验,但因为环境不同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后期出现诸多问题,而且现在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枷锁。现在看来中国必须寻找一个适合中国本身的城市化的发展模式。 城市化的发展必须与工业化相平衡,与经济的发展速度向相辅相成,进最大的努力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可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模式并非如此。我们必须考虑前一阶段中国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中国过去30年,尤其是最近十年,发展方式的特征之一就是发展超级大城市,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多经济学家主张建立以大城市为核心的超级城市圈,认为这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在我看,以牺牲均衡发展,尤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作者:————————————————————————————————日期: 2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2009-07-05 22:46:45|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给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冲击,这也是当前城市史这门新学科所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当前城市史的研究,着重还是研究其理论、方法,怎样进行城市化?怎样使得中国近代城市化更彻底?而在城市化过程中对于如何保护传统文化这样艰巨的任务并不是建设城市中的重要议题,更多注重的是利润,给人的形象;尤其是曾经让我们骄傲的那些古建筑,会被冠以丑陋的形象而被遭以拆除代之以现代化的外观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本文最主要的是浅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保护城市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城市现状问题改革开放 前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一直在进行工业化、城市化这样一场伟大的革命,可以说,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因此,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行,城市史的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与西方国

家相比,我们缺乏更多的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借鉴,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失策,以至城市发展更多是在破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中国的城市建设并不同于西方,与西方相比,中国封建社会城市的形成基础不同,特色也不同,形成了独特的体系。特别是秦汉以后,在中国封建集权的体制下,从都城到地方州县以及集镇等,有着较为严整的体系。①中国的历史有着较好的传承性,因此在进行城市化的过程中也应该有独特的发展模式,然而,我们的城市化更多的是效仿西方,在摧毁旧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协调或不协调的所谓现代化的都市,我们在欢呼我们也是现代化之下的城市人的时候,也发现了我们连一处净化我们的心灵,休憩的场所都没有了,让我们为之骄傲的传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在我们的眼皮底下消失殆尽。在我们的眼前,到处是一片高楼林立,千篇一律的“现代化都市”,这些超现代化的,千篇一律的大小都市呈现出耀眼的光芒,世界上大小国家著名的城市,景区哑然都集中到中国,每个大都市里的那些大小洋楼,花园如曼哈顿,加州,巴黎······显得格外耀眼,而中国本身的城市遗产被冠以不安全的,丑陋的矗立在不该存在的地方,尤其是在城区,生怕被外国人瞧见而被说成是太古板,太封建,不管怎么样,建筑师也得想办法或 是掩盖或是拆除,同时也还可以得到利益上的享受。因此,中国本身的城市文化真正属于中国的城市已经被铲除而只有当人们发现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时才重新复制出已不再是我们为之骄傲的城市文化,当欧美国家旧城保护范围可以达到80%乃至100%的时候,中国有资格完整城史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在整个神州大地上竟然只有丽江和平遥。(《绝版中国:受伤的城市和它们的文化孤本》) 一、城市史的研究现状

【汽车行业类】中国城市私人汽车市场的五种发展模式

(汽车行业)中国城市私人汽车市场的五种发展模式

中国城市私人汽车市场的五种发展模式 近年来,中国的私人汽车市场日益火爆。无论是象北京那样的大城市,仍是象顺德等小城市,私人汽车市场都显得异常活跃。把全国各级城市作个分析,能够见到中国城市的私人汽车市场实际上表现出形态各异的发展景象,有些城市私人汽车销售火爆异常,有些却是温而不火。中国城市私人汽车市场到底有几种发展模式?分别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它们?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呢?综合分析全国六百多个县级之上城市,中国城市私人汽车市场的发展模式其实能够归纳为五种,分别是自由发展式、导向发展式、严格控制式、跟随发展式和独立发展式。这五种模式各有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而且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全景。 自由发展式 这种发展模式以北京为代表,政府对私人汽车的增加不设或象征性设壹些障碍,私人汽车的增加非常迅速,政府投入极大财力物力加强各种交通设施建设,为私人汽车的进壹步增加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 导向发展式 广州市的发展模式是导向式的,政府对私人汽车的消费方向进行壹定程度的引导,大力加强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分流有意愿购买私车的人群。 严格控制式 上海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政府对私人汽车牌照的发放数量实行严格的拍卖制度,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控制机动车总量的结果。同时着力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私人交通为辅的现代公共交通体系。 跟随发展式 此类发展模式主要以各发达经济圈中的中小城市为主,这些城市由于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和其地域内的中心城市有着密切联系,无论是政府的政策制定,仍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都和其中心城市十分接近。 独立发展式 中西部省会城市由于其经济实力和周边城市水平相差较远,往往形成其在壹个较大的区域内独自发展的模式。 这五种模式是如何形成的?究竟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它们?在它们的作用下,中国城市私人汽车市场的现状又是什么呢? 中国城市私人汽车市场现状 截止去年年底,中国私人汽车的数量已经达到771万辆。今年中国汽车产量可望达到315万辆,远远超过去年的233万辆。中国汽车产量今年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有望由去年的第8名跃升到第5名或第6名。 中国城市私人汽车市场可谓非常火爆,但实际上,这种火爆是由以北京为代表的少数几个城市所带动的。从全国范围来见,仍只有较小比例的壹部分城市开始加速增长。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截止2001年底的数据,北京市以62.4万辆私人汽车拥有量高居全国所有城市之首。然而,分列二三四位的广州成都和天津均只有23万辆私人汽车的水平,排在第十位的南京私人汽车更不到4万辆。从百户家庭私人汽车拥有量来见,除少数几个城市,大部分城市相当低。综合这俩点,中国六百多家县级之上城市中,大部分城市的私人汽车市场实际上且未启动。 从这俩个数据,我们仍能够见出,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较高的城市基本上集中在中国的三个经济发达的经济圈内,以及中西部壹些发达的省会城市中。

中国城市发展史复习提纲

中国城市发展史复习提纲 考试分为名词解释、简答作图题和论述题三大部分,部分简答作图题会将复习提纲中的题目拆成小题目,论述题有可能会在复习内容基础上加以引申。 考试时看清题目,有些题目考论述题,如需展开回答需展开;有些题目考简答题只考思考题的一部分,不要囫囵吞枣都写;题目说要画图一定要画。 一般概述题字数在300字左右,论述题在500字左右,请掌握好。 试卷结构 名词解释4题(24分),简答作图题6题(60分),论述题1题(16分) 名词解释 1.城与廓 城与廓均为防御性构筑物,“筑城以卫君,造廓以守民”; 廓比城大或城在廓内,“三里之城,七里之廓”; 一般来说,奴隶主贵族居城内,一般人民居城外廓内。 2.城与市 城与市的概念不同,市指交易场所,城指防御城垣。 有城的不一定全是市,市也不一定全有城墙。 城市概念的意义在于:经济性质不同于农村居民点,城市意味着私有制及阶级产生后,需要用城垣保护私有财产,“城郭沟池以为固”;同时也意味着商业、手工业与农业分开发展到一定经济阶段后需要专门的固定的交易场所。 3.考工记 西周时期的营国制度,主要内容是“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考工记》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体现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礼法关系,体现的是以儒家为代表的维护礼制、皇权至上的理念。 4.苏联模式 中国的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时期,国家急需建立城市规划体系。为此引入了“苏联模式”的规划方式。“苏联模式”的规划方式,即城市规划是国民经济计划的具体化和延续,即所谓三段式:国民经济计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 5.合肥模式 1958年同济大学及德国雷台尔教授到合肥,针对合肥提出一个呈扇形结构的总体布局方案,明确将绿地从3个方面楔入城市,联结原护城河形成的绿环,后来被称为“合肥模式”。该方案强调环境、生态、交通与功能,与当时全国盛行的苏联模式的环形放射路、轴线对称等思路完全不同。 6.“一道三涂”及“一门三道” 汉长安干道采用“一道三涂”形制:干道宽45米左右,每条干道分为三条平行道,用宽约0.9米的排水沟分格。中间“驰道”宽约20米,两侧道宽12米。与干道相对之门采用“一门三道”形制。 7.梁陈方案 1950年梁思成和陈占祥针对建国后北京的发展提出的规划设想,史称“梁陈方案”。方案认为北京城人口密度大,可发展空间不足,且北京为古都,文物建筑及它们位置部署上的秩序和整个环境是城市的特点,必须加以保护。因此建议疏散旧城压力,行政中心西移,在西面建立新城,定为首都的行

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模式比较

中国城市品牌发展模式比较 内容摘要:按照品牌形态的演变规律,目前我国的城市品牌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青岛模式、大连模式和东南沿海模式。这三种模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们各自发展的初始驱动力、条件、结果等都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城市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城市品牌产业品牌城市竞争力 从城市竞争的角度看,品牌形态的演变是一个从产品品牌到产业品牌、再到城市品牌的发展过程。其中,产品品牌始终是一个城市竞争力的根基和最终落脚点。如果没有产品品牌,再好的城市品牌也不可能维持长久。产业品牌是城市竞争力的支柱。事实表明,仅仅拥有一两个产品品牌对城市竞争力作用不大,城市竞争力的提升需要以优秀品牌为龙头的产业品牌的支撑。除非采取特定的宣传措施或者品牌的知名度高、竞争力强,否则不会因为单个品牌记住某座城市,一般只有当一批品牌产生,并形成产业品牌时,才会引起人们对该城市的注意。 城市品牌则是品牌发展的最高形态,随着一批品牌产品上升为产业品牌,人们会形成对该城市的品牌认知,这种品牌认知来源于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所传递的信息,包括产品和产业本身的信息。城市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加剧城市的集聚功能和扩散功能,并反作用于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因此,城市品牌的终极目的是为产品品牌和产业品牌服务。 我国城市品牌的发展模式 现实中,品牌形态的演变过程不一定完全按照上述路线发展,经济萌芽的种子有可能从产品开始、也可能从产业集群开始、或者发韧于政府的推动。按照品牌形态的演变,目前我国的城市品牌发展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青岛模式、大连模式和东南沿海模式。 青岛模式的发展道路是从产品品牌入手,通过品牌产品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产品品牌的发展,或者吸引外来投资,逐渐形成产业品牌,与此同时,通过品牌经济的全面发展打造城市品牌。青岛市在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品牌经济并实施名牌发展战略,其突出特点是先培育出一批竞争力非凡的大品牌,目前已有海尔、海信、澳柯玛、青啤、双星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大品牌的发展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吸引外来配套资金,逐渐形成了家电产业集群,仅海尔、海信、澳柯玛三大龙头企业就带动了800多家配套企业的发展。

中国十大城市经营模式 上

中国十大城市经营模式上第一节:城市经营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一、关于模式概念的论断1.西方学者对模式概念的理解波兰著名经济学家布鲁斯在《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一书中曾列举各家对经济模式的定义,一种认为,模式"意味着国民经济或其中一部分增长或运行的最简单形式的思想结构","在建立一个模式时,必须略去经济的不重要的因素,以便更清楚地表明基本因素"。另一种则认为,经济理论旨在对抽象规律发生作用及其条件作详细说明,这种说明被称为经济理论的假设,而这类假设的系列被称为理论经济模式,或者说,模式表示经济运行机制的图式(弗·布鲁斯,1986年)。前者倾向于假设内容的定量化说明,实际上是主张模式属于定量化研究的范畴,和上述区域发展模式研究类型方法切近;而后者则既包括量的抽象,更重要的还在于质的方面的假设。尽管表述不尽相同,但布鲁斯基本赞同这样一种界定,即经济模式是对经济系统结构及其运行原则的理论抽象。(张敦福《区域发展模式的社会学分析》第50页)2.中国学者对模式概念的理解张仁寿和李红的《温州模式研究》在谈到温州模式时说:"温州模式,如同苏南模式、珠江三角洲模式一样,指的是农村商品经济发展模式。它是对温州农村经济发展、运行过程一系列具有相互联系的特点的理论概括,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反映了中国农村那些经济发展类似温州地区的经验。"顾松年认为,经济模式是对已有实践经验的概括,是经济运行机制的原则规定和理论假设,是在一定条件下新的实践加以遵循的规范。和经济发展格局、经济发展路子相比,经济发展模式更具有实在的内容和动态特征。3.区域发展理论中的模式概念从事国内区域发展模式研究的王贵宸认为:"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是指一个国家所选择的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国特色的农村经济。4.社会学中的模式概念社会学家费孝通在90年代初认为:"模式是从发展方式上说的,因为各地的乡镇所具备的地理、历史、社会、文化等条件不同,在向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路子。不同的路子就是我们所说的不同发展模式。"他在对温州考察后对"发展模式"概念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明确了它的意义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他说:"模式这个名词,简单地说就是模型、样式的意思。""模式"一词并不包含"可供模仿"或"标准样式"的

中国城市汽车市场的五种发展模式

中国城市汽车市场的五种发展模式 近年来,中国的私人汽车市场日益火爆。无论是象北京那样的大城市,还是象顺德等小城市,汽车市场都显得异常活跃。把全国各级城市作个分析,可以看到中国城市的汽车市场实际上表现出形态各异的发展景象,有些城市汽车销售火爆异常,有些却是温而不火。中国城市汽车市场倒底有几种发展模式?分别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它们?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呢?本文将进一步进行分析。 中国城市发展汽车市场的五种模式 综合分析全国六百多个县级以上城市,中国城市汽车市场的发展模式其实可以归纳为五种,分别是自由发展式、导向发展式、严格控制式、跟随发展式和独立发展式。这五种模式各有特点,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而且互相影响,共同构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全景。 1.自由发展式 这种发展模式以北京为代表,政府对私人汽车的增加不设或象征性设一些障碍,私人汽车的增加非常迅速,政府投入极大财力物力加强各种交通设施建设,为私人汽车的进一步增加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 2.导向发展式 广州市的发展模式是导向式的,政府对私人汽车的消费方向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大力加强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分流有意愿购买私车的人群。 3.严格控制式 上海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政府对私人汽车牌照的发放数量实行严格的拍卖制度,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控制机动车总量的结果。同时着力建立以公共交通

为主,私人交通为辅的现代公共交通体系。 4.跟随发展式 此类发展模式主要以各发达经济圈中的中小城市为主,这些城市由于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与其地域内的中心城市有着密切联系,无论是政府的政策制定,还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都与其中心城市十分接近。 5.独立发展式 中西部省会城市由于其经济实力与周边城市水平相差较远,往往形成其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独自发展的模式。 这五种模式是如何形成的?究竟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它们?在它们的作用下,中国城市私人汽车市场的现状又是什么呢? 中国城市私人汽车市场的现状和形成因素 中国城市私人汽车市场现状 截止去年年底,中国私家车的 数量已经达到771万辆。今年中国汽 车产量可望达到315万辆,远远超过 去年的233万辆。中国汽车产量今年 在世界上的排名也有望由去年的第8 名跃升到第5名或第6名。 中国城市汽车市场可谓非常火爆,但实际上,这种火爆是由以北京为代表的少数几个城市所带动的。从全国范围来看,仍只有较小比例的一部分城市开始加速增长。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截止2001年底的数据,北京市以62.4 资料来源:联合早报

中国原有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

中国原有城市发展模式的反思 中国城市化经历了恢复发展一逆城市化一稳定发展一高速发展4个阶段(见表2)。而中国真正意义的城市化进程则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即以小城镇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姚士谋等研究) 2.1主要特点 2.1.1以小城镇为主 20世纪50年代中国政府就采取了“控制大城市、发展小城镇”的做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先后提出多种城市发展模式,都是强调了以小城镇发展为主。1980年,国家建设委员会就提出“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1989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将城市化方针修改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等级,积极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八五”期间,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由59个发展到75个,仅增长29%;中等城市则由117个发展到192个,增长52%;小城市由291个发展到373个,增长34%[51;小城镇增长更是飞速,从1978年的2 173个发展到2002年的19 811个,增长了811.7%。 2.1.2以行政调控为特色 从解放初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一直由政府进行严格的计划和控制,城市人口总量成为计划控制的主要目标,户籍制度成为城市发展的严重羁绊。近十几年来,城市化过程又明显带有制度转型的特点。城市化既有市场作用的成分,又有政府主导的色彩,尤其是在审批和城市规划的限制上,政府主导行为表现得非常明显b]。2.1.3以工业化为主要动力 长期以来中国对城市的定位基本上是生产中心,尤其是解放后的30年,一直强调的是由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生产型城市又归结为工业城市。在工业化的初中期阶段,发展城市工业对推动中国城市化,尤其是小城镇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同时,“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不合理布局,亦带来严重的城乡环境污染。 2.1.4追求速度的粗放式发展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恢复补偿性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发展逐步加速(见表2)。从1978年~2002年,城市化率由17.9%提高到39.1%,每年提高0.88个百分点,是1958—1978年的7倍多(见表2)。特别是1996年到2002年,每年增长竞达1.62个百分点(而美国在1860年~1920年的高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率平均每年只提高了0.5个百分点)。但同时城市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大城市超载运转,小城市发展缓慢,遍布的“三一型”(一条商业街、一个市场、一千非农业人口)也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 2_2存在的问题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新模式及发展面临的挑战doc资料

一、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现状 (一)2015年城商行运行状况 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无论是资产负债增速,还是盈利增速,以及不良贷款率等指标,均显示城商行的发展出现拐点,进入下行通道。 增速下滑,发展拐点显现。城商行资产增速在2012年7月达到过去几年的历史高点(32.1%)后进入下行通道,虽然2013年下半年受同业资产快速扩张拉动,增速有所反弹,但总体下滑趋势并未改变。2015年城商行的发展继续延续了这一趋势,同时受下半年宏观政策放松、房地产市池暖等因素影响,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特点。截至2015年末,城商行总资产达到22.6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5.4%,在银行业总资产中的占比上升到11.7%。 不良增加,风险持续暴露。受经济增速下行、出口不景气及产能过剩加剧等影响,城商行自2012年第一季度结束不良贷款双降趋势,进入不良贷款率和不良贷款额双升通道。2015年城商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仍未见底,不良持续增加,并呈现出加速暴露的特点,2015年第四季度末达到1.44%,为近5年来的高位。年末受集中核销和清理的影响,不良率小幅回落至1.4%,仍比年初上升24BP。 息差收窄,利润增长承压。2015年存款利率放开使存款竞争进一步加剧,更多转向价格竞争,同时,处于利率下行周期中的资产利率持续下滑,导致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持续收窄。叠加资产增速放缓、不良贷款持续反弹的影响,城商行的盈利能力和净利润增速继续下滑,未来增长面临较大压力。2015年城商行的资产利润率(ROA)由第一季度的1.19%下滑至第四季度的0.98%。从上市城商行披露数据情况来看,3家A股上市城商行中,除南京银行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上升外,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均出现下降;7家H股上市城商行中,除盛京银行、锦州银行和郑州银行半年度净利润增速上升外,其余4家均明显下降。 分化加剧,兼并重组来临。城商行群体整体发展下滑的同时,单体间的发展分化进一步加剧。一是规模增长分化。一些发展基疵、战略清晰、转型较快的城商行面对外部形势挑战仍保持快速增长,另一些长期依赖地方政府、少数大客户和个别行业的城商行,规模增速明显下滑,还有一些过往资产扩张主要来自同业业务的城商行,资产规模不仅没有增长,还出现明显缩水。二是风险暴露分化。受区域性、行业性信用风险暴露以及自身风险管控水平的影响,城商行间的资产质量出现明显分化,少数城商行不良贷款快速反弹。三是利润增长分化。2015年城商行利润普增的情况进一步改变,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因不良侵蚀、资产增长放缓以及息差收窄等因素影响,净利润出现负增长,大部分城商行与行业趋势一致,净利润增速下滑,少数城商行转型成效显现,净利润仍保持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和信用风险持续暴露,少数城商行正陷入发展困境,在市朝改革的大背景下,城商行的兼并重组或将来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