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对口班2020年期末语文考试卷(含答案)

中专对口班2020年期末语文考试卷(含答案)
中专对口班2020年期末语文考试卷(含答案)

2019年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试卷

适用班级:班

班级序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只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翔实词不达意冷寞一愁莫展

B、痉孪不经之谈偏辟励精图治

C、风靡蘖根祸种攀缘始作俑者

D、倾轧气冲宵汉弘扬扑溯迷离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当我说出“我很重要”这句话的时候,颈项后面掠过一阵战粟。

B、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唯一的秘绝就是忠实。

C、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的、肉眼看不见的、医生们叫作“肺炎”的不熟之客,在艺术区里悄悄地游荡,用他冰冷的指头这里碰一下那里碰一下。

D、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3、依次填入下列空格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1)罗马的大独裁者苏拉曾与庞培结交,为此又一次竟容忍了庞培言语上的冒犯。(2)这部电影给人留下了难以的印象。

(3)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被人。

A、以致泯灭传颂

B、以至消灭传诵

C、以至泯灭传诵

D、以致毁灭传颂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是( A )

A、我现在闭着眼睛能清晰地看到自己一面吃饭一面读书(不是功课)的“迷样子”(祖母的话)。

B、“妈妈也吃呀”。弟弟夹了一筷面,送到妈妈的口中。

C、号称“茶癫”的茶研究家苏州人陆羽,他的名著“茶经”里论及茶具时说过,“碗以越州为上”。

D、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洁白、金发碧眼。

5、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D )

A、冬季将孩子包得过于严实,很容易使孩子大汗淋漓、呼吸不规则、面如土色,严重时会导致孩子昏迷,甚至窒息而死。

B、11月29日上午,同到常州寻找丈夫的两位妇女在火车上相遇,两人聊了一会儿后感觉惺惺相惜,便决定合伙盗窃。

C、我知道你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但世界上没有完美,要追求就会很痛苦。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为什么要对自己求全责备呢?

D、2012年12月11日下午,镇江市丹徒区宝堰镇万人空巷,人们从四面八方涌向镇人民英雄纪念碑为丹徒籍烈士张国荣同志送行。

6、下列各句中,语义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B )

A、走在三门峡的大街小巷,你可以听到东北、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的北方口音,也可以听到上海、江苏、浙江、四川、贵州的南方口音。

B、近期我国物价调控面临较大压力是国际市场大宗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国内生产资料和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以及翘尾因素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C、不少市民无奈的抱怨:家里没有洒满阳光的阳台,在小区的公共区域又找不到适合晒被子的地方,“晒被难”成为不少市民发愁的事儿。

D、由于人类活动增加,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的含量增加,产生温室效应,同时,大气中含水量增加,雨强增大,大雨、暴雨的发生几率呈抬头之势。

7、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便条,是非正式的短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用途广泛,不用邮寄。

B、单据对签约的各方都具有约束力,单据是否准确、严密、完备,关系到当事人的利益,因此书写单据时必须认真慎重。

C、招聘启事要写明招聘人员的职别或工种、应具备的条件、考核和录用办法、报名事项,以及录用后的待遇等。

D、下达指示、布置工作、传达有关事项、决定具体问题等都可以用通知。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可以用通知,平行机关之间不可以用通知。

8、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 )

A、母亲是三姐的右手。

B、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

C、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D、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9、下列作家、作品的判断,正确的是( D )

A、《十八岁和其他》的作者和《故乡的榕树》的作者都是台湾作家。

B、《敬业乐业》的作者是康有为,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C、《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都属于游记,作者都是苏轼。

D、《荷塘月色》的文眼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10、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B )

A、《诗经》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风格的源头。

B、我国古代男子十五岁即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女子则需要到二十岁才成年,叫“及笄”。

C、我国古代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每月最后一天为“晦”。

D、我国古代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

1、同是多病之身,杜甫《登高》中是“潦倒新停浊酒杯”,而贺铸却“把酒不知厌”,结合所学知识,试简要分析二者的异同。(4分)

2、请从景与情的角度简析颈联“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4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答案请填写在答题卡上。

①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亦发生了变化。人类对环境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遍污染中,化学药品是幅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上生物的根本性质。由核爆炸释放到空中的锶—90以放射性尘埃的形式随雨水或漂浮物落到地球上,留在土壤里,进入地上生长着的草、玉米或小麦等植物体内,最后钻进人体,停留在骨骼里直到人死去。同样,喷洒在农田、森林或花园里的化学药品长期留在土壤中,进入活的生物体内,在一种毒害和死亡的连锁反应中从一个生物体传到另一生物体;或者随着地下溪流神秘地流淌直至冒出地表,通过空气和阳光的化合作用构成新形式,毒死植物,使牲畜得病,对那些饮用原本纯净的井水的人们造成不知不觉的危害。正如阿尔伯特·施威策所说:“人甚至连自己创造的魔鬼都认不出来。”

②要生成现今栖居在地球上的生物需要亿万年的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生物不断发展进化,种类越变越多,达到一种同其环境相适应、相平衡的状态。而环境一丝不苟地塑造和引导它所供养的生物,这环境既包含有利生物生长的成分,又包含有害的成分。某些岩石放射出危险的射线;即便在一切生物从中取得能量的日光中,也包含有伤害力的短波射线。经过一定的时间──不是过了若干年,而是过了千百年,生物适应了环境,达到了平衡。时间是最基本的因素。但在现代世界里人们没有时间去适应世界的急速变化。

③伴随着人类急躁轻率的步伐而非自然界稳健的步履,事物很快发生变化,新情况急剧不断地产生。如今幅射已不仅仅是地球上出现生命之前便存在的岩石隐秘射线、宇宙射线以及太阳紫外线,它更是人类拨弄原子的奇异产物。同样,逼迫生物与之适应的化学物质不再只是钙、二氧化硅、铜以及从岩石上冲刷出来由河流带入海洋的其它矿物质,它们是人类聪明才智所合成的创造物,在实验室里配制而成,在自然界找不到与它们相似的东西。

1、请任选一段,概括其段意。(不超过15字)(4分)

2、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世纪里,这种力量不仅增大到了令人不安的程度,而且其性质也发生了变化。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指什么?其性质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联系课文内容,说说标题“寂静的春天”是什么意思,作者借“寂静的春天”向世人提出了什么警告。(4分)

四、语言拓展题(10分)。

1、根据语境,完成下列对联。(5分)

相传,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儿子自幼聪慧,惹人疼爱。一次,他去参加童子考试,路上,看见篱笆下开着一朵鲜花,连忙跑去摘下,边走边闻,不知不觉到了考场。见老宗师主考官坐在堂上,他赶紧把鲜花藏进袖子里。谁知主考官早已看得一清二楚,随口吟道:“小童子暗藏春色。”他一听,知道已经无法隐瞒,于是对道:“。”后来,金圣叹因抗粮一案被判死刑。临刑前,与其子相对良久。金圣叹看着儿子说:“莲(怜)子心中苦”,儿子洒泪答道:“!”

2.一个时期以来,广播电视上方言节目频频出现。校报记者请你结合此现象谈谈对推广普通话的看法。(5分)

五、作文(4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这些年,我们哭过,笑过,叛逆过:

这些年,我们爱过,恨过,感动过:

这些年.我们憧憬过.追求过,迷惘过:

……

这些年正渐行渐远,

那些事却永记心间。

请以“这些年,那些事”为题目,以中学时期亲身经历的事情为素材,用第一人称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2019年下学期期末《语文》考试答题卡Array适用班级:班

班级序号姓名分数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1、不同:《登高》中,久客他乡、艰难穷困、愁苦衰老,使诗人心灰意冷,本想借酒浇愁,却偏偏因病不能喝酒,这反而更增添了愁烦。本诗中,诗人因为贬谪之意太浓,乡愁太深、太重,挥之不去,即使病后初愈,仍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

相同:都表达了诗人内心抑郁又无处倾诉的矛盾和痛苦之情。

2、诗人采用寓情于景的手法,暮霭之中,夕照飞鸦、鸦归古刹、草入荒城渲染了一片萧瑟、凄冷的意境,寄托了作者落拓不遇的身世之感,抒发了怀乡思归之情。

三、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目。

1、答:第一段: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令人不安。第二段:人类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第三段:人类的急躁轻率使新情况不断产生。

2、答:这句话中“这种力量”具体是人类改变大自然的力量。其性质由改造大自然变为污染、危害大自然。

3、“寂静的春天”是指人类滥用化学药物在杀死昆虫的同时,必将危及地球其他生物乃至人类的生存,最终会导致春天里出现“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的毫无生机的、死气沉沉的可怕景象。

作者借此向世人提出严正警告:滥用化学药物破坏自然生态,人类将会遭到自然的强烈报复,导致自身的灾难。

四、语言拓展题(10分)

25.①老宗师明察秋毫②梨(离)儿腹内酸

26.①推广普通话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地方文化和地方传统的问题;

②推广普通话并不意味着要消灭方言,但也不宜任意扩大方言的影响;

③普通话虽作为正式交流用语,但不必在任何地方都使用普通话,那样不现实;

④推广普通话应考虑我国的实际,不能一刀切,不能操之过急。

五、作文(40 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