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之用的学理性探赜(《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3期)

第40卷第3期2

017年5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ol.40 No.3May

 2017 DOI:10.16216/j

.cnki.lsxbwk.201703091 收稿日期:2016-12-

28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现代小说文体的审美构筑形态研究”(2015BWX023

)作者简介:孙景鹏(1989-)

,男,河南南阳人,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①STUART H.Cultural studies:two paradigms[J].Media culture &society

,1980(2):57.(又见:《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象愚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目前,研究界对文化研究起源的时间说法不一,有“20世纪60年代”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说等,故在此引证“英国文化研究之父”———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研究:两种范式》作以说明。

)②陈晓明.文化研究:后———后结构主义时代的来临[M]∥金元浦.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1.③朱晓兰.

文化研究关键词:凝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13.④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之罪[M]∥史密斯著.

陶东风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20.文化研究之用的学理性探赜

孙景鹏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 摘 要:

文化研究自诞生以来在中西文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文化发展、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等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然而,自文化研究传播至中国后,“文化研究无用论”的声音一直持续不断,有人还将伯明翰学派的“关门”视为文化研究终结的事实标志。事实上,文化研究依然大有所用。因为文化研究的对象———文化,在日常生活中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批评,对于文化的健康发展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依然有用;文化理论本身也为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持。而且,作为一种实践,文化研究自身也有着重大作用———不仅有利于我们自身批判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有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认识,客观公正地看待当前社会中的诸多文化现象,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

文化研究;文化理论;文学批评;文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

I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51(2017)03-0091-07 “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出现于20世纪5

0年代中期①的英国,盛行于20世纪90年代,“包括文学艺术批评、大众文化、媒体研究、跨文化交流、女性主义、殖民主义历史、晚期资本主义、全球化研

究等”

②。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文化研究自产生以来,不断发展,逐渐从英国传播至世界各国,影响极其深远,以至于有学者认为,“文化研究曾是国际学界最有活力、最具创造性的学术思潮,也曾是国内学界一个时期以来激动人心的时代显学”③。说文化研究成为一种显学,是否有所夸张,我们在这

里姑且不论,最起码可以表明,文化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文化研究自产生以来,不断遭到指责,如“太理论或不够理论,太政治化或不够政治化,太抽象或太具体,过分批判或批判得还不充分,过于精英或过于平民主义,太专注于学院规范或太过分削弱学科规范,助长了西方文明的衰退或成为西方帝国

主义利益的仆人”④,等等。文化研究自20世纪90

年代传播至中国后,“文化研究无用论”的声音也此

起彼伏,一直持续不断,有人还将英国伯明翰文化学

92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第40卷

派的“关门”,视为文化研究终结的事实标志。那么,文化研究究竟有用还是无用?

从1958年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出版《识字的用途》(The Uses of Literacy)这部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到2005年安吉拉·麦克罗比(An-gela McRobbie)出版《文化研究的用途》(The Usesof Cultural Studies)这部文化研究的总结之作,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中,多数研究者都将“用途”作为一个关键词。从中,我们足以管窥出文化研究的追求和旨趣。毋庸置疑,在这个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文化研究依然大有所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文化研究的对象———文化依然时时处处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批评对于文化的健康发展依然不可或缺;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依然有用;文化理论本身也为研究者提供了理论资源上的重要保障;而且,作为一种实践,文化研究自身也有着重大作用———既有利于我们形成自觉的批判意识,也有利于我们客观地看待当前社会的诸多文化现象,促进文化的发展繁荣。一言以蔽之:文化研究依然大有所用。

一、文化研究的对象及其作用

既然谈“文化研究”,首先要搞清研究对象,即什么是“文化(Culture)”。陆扬等人曾在《文化研究导论》中指出:“文化的定义多达几百种……最言简意赅的定义如下:文化是意义被生产、流通、交换的社会过程的集合。”①如此看来,饮食起居、休闲娱乐、沟通交流等,显然没有一样不包含文化因素在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化早已渗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它是我们不得不接触、不得不面对的。在当下,“‘文化’这个概念所囊括的社会生活和现实政治意义不仅没有衰减,而且越来越重要”②。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就把当今世界的主要冲突视为文明(文化)之间的冲突。当然,目前世界的各种冲突,除了文化之外,还与经济、政治、宗教等密不可分,甚至某些冲突与文化的关系并不是最大的,但是,纵观整个世界,文化无疑是引起冲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文化,正如雷蒙·威廉斯(Raymond Henry Williams)所说,是一个独立的名词———“不管在广义或是狭义方面,用来表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关于一个民族、一个时期、一个群体或全体人类)”③。文化既然关乎时代、群体、民族乃至全体人类,其重要作用便不言而喻了。

那么,具体来看,文化有什么用呢?至少,它教给我们语言文字、科学知识、法律制度、伦理道德、文明礼仪,教会我们要善于弘扬真善美,也教会我们要勇于鞭挞假恶丑。简言之,文化让我们懂得感恩、学会模仿、知道学习、懂得思考、学会创造。可以说,没有民族传统文化的培养和熏陶,我们跟动物就不会有太多的差别;没有对各种文化的不断学习,就没有今天作为“万物之灵长”的我们。是文化让我们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走进了文明社会;是文化让我们掌握了生活技能,学会了发明创造;是文化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提升了我们的价值,改变了我们的命运;是文化让我们的世界不断进步,使我们的明天更加美好。曾有不少人问钱文忠:“文化有什么用?”在一次访谈中,他这样答道:“文化有什么用,我可真不知道;但是,没有文化,什么都没用,这个我可知道。”④在这里,钱先生把文化的作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即便如此,一点也不为过,因为人本身就是文化动物,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正是因为人有文化———有了文化,人才从蒙昧走向了文明,从兽性走向了人性,从感性走向了理性。也正因为此,文化才被称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气”⑤,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类倘若没有了文化,就像没有了空气一样,当然如钱文忠所说,什么都没用了。

关于文化的作用,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

①②③④⑤陆扬.文化研究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48.

何平,张旭鹏.文化研究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06.

钱文忠.张越访谈钱文忠:为何要讲《三字经》[EB/OL].http:∥tv.cntv.cn/video/C10302/16e9730cf7c5401814bb03b846f5c391.马以鑫.现代文阅读八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5.

孙景鹏:文化研究之用的学理性探赜93

 

gleton)在《理论之后》(After Theory)中也有多处论述:“在市场决定价值的文明体里,随着艺术变得越来越可有可无,文化反而能够将自身的非必要性变成德性。它还能在这充满铁律和无情势力的世界里,为偶发事件、零星的特例、毫不相干事物、奇迹般的例外大声疾呼。”“文化可利用它漂流在社会之中这一事实,超越社会褊狭的界限,探究那些对全人类至关重要的事件。”“人类的身体使得人只能通过文化生存和繁衍。文化是我们的本能。没有文化,我们会很快死亡。因为我们的身体做出了重大调整,以适应文化———因为意义、象征、诠释等对于我们之为人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能和来自其他文化的人们交流,而不能和白鼬交流。”①伊格尔顿的论述可谓鞭辟入里,由之可以看出:文化是人类的本能,有了它,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美好;文化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懂文化是确证我们是“人”的最重要的衡量指标。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已经比较清楚地看到,文化与社会其他领域的关系的确是互为因果的”②。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文化与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息息相关,互为因果;如果文化的重要作用被我们忽视,后果将不堪设想。

二、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阅读基础上对特定文学现象所做的富于理性的分析和评价”③,包括对文学作品的批评,对文学创作活动、传播活动、接受活动和批评活动的批评。而文化研究则是把文学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实践进行考察,它理应包括文学批评。但是,“由于文化研究最初从文学研究衍生出来,所以常常‘与传统上设想的文学研究相对照’”④。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批评对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来管窥“文化研究之用”。

诺思罗普·弗莱(Northrop Frye)曾指出:“人们历来都把文学看成是一种可供推销的产品,其生产者是具有创作能力的作家,消费者则是在批评家开导下的受过教育的读者。”⑤由之可以看出批评家异常重要的向导作用,而从批评家的重要作用中,我们又可以管窥出文学批评的重要作用之一:它作为一种具有引导能力的“向导”,会引导读者或者说消费者进行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文化消费。而且,在这个“狂欢化”的、“无中心”的、多元共生的时代,在这个大众文化发达、消费文化盛行的社会中,这种引导作用就显得异常重要。同时,正因为需要,这种引导的力量就显得异常的强大。因此,文学批评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它往往会超出我们的想象———可能不仅仅影响到文学,甚至会上升到文化,乃至历史、哲学、政治、宗教等。

事实上,文学批评的重要作用还在于:首先,顾名思义,文学批评的研究对象是文学,因此,文学批评的理性力量便是对于文学的理性力量,这种力量的针对性很强,目的性也很明确,往往会对文学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个文化界。其次,我们知道,文学批评往往会一针见血地指出作品存在的致命问题,说出读者内心意识到但又无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美其名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评价出作者创造出来的却又不便自我评价或者从未意识到的价值,破译出各种文学活动得以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文化密码,给予文学接受者乃至文化消费者判断作品价值高低、市场大小的重要依据,等等。

作为文化研究之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学批评尚且如此有用,“文化研究”的重要作用自然无须赘言。

①②③④⑤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M].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4,95,153.

何平,张旭鹏.文化研究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2.

王一川.文学概论[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320.

王逢振.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关系[J].天津社会科学,2000(4):96.

弗莱.批评的解剖[M].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28.

94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第40卷

事实上还不仅如此,正如南帆所说:“文化研究的崛起标志着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①显然,这一标志对文学批评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文学批评将要陷入绝境之时,文化研究的出现为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拓展了文学批评的研究空间,为文学批评之路扫除了诸多障碍,正如研究者所说:“当文学被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实践来研究并将作品与其他话语方式联系起来考虑时,文学研究也会从中获得巨大的好处。”②因此,很多人将文化研究视为后现代主义以来最富有活力的学术潮流,说文化研究是文学批评的一股活水,激活了“死气沉沉”的文学批评,所有这些,似乎都无夸张之嫌。如此富有活力、大行其道的学术潮流和研究方法,理应在当下的文学批评中发挥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这是不言自明的。

三、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

文化研究之所以大有所用,还在于它的主要理论来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等依然大有所用。

首先,文化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之一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众所周知,西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都曾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继续在思想资源和理论方法等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作用及其举足轻重的显赫地位是我们有目共睹的,由此,文化研究的重要作用就不言而喻了。我们可以从路易斯·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的“意识形态理论”和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Gramsci)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中看出一二。我们知道,文化其实是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它既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学者格拉姆·特纳(Graeme Turner)曾明确指出:“意识形态是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概念范畴。”③因此,我们着重来看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虽然阿尔都塞在研究中过分强调了意识形态的功能,但“意识形态理论”无疑开启了西方文化研究的思潮,被直接用于文学文本和文化现象的分析之中,“对文化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④。不仅如此,阿尔都塞以“意识形态”作为关键词的“结构主义理论”也被广泛用于文化研究,“使‘文化研究’学派对主体性与意识问题有了新的认识”⑤。当然,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也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因为文化领导权(Cultural hegemo-ny)又被称为文化霸权,是指“在市民社会中一个社会集团在文化、伦理、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⑥。“文化霸权”作为一种理论,同样被广泛应用于文化研究之中。更重要的是,它不仅是一个文化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三者共同成就了这一理论强大的生命力。

其次,文化研究的另一主要理论来源是后现代主义。有研究者指出:“后现代主义在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出现,不仅仅标志着另一种新颖的学术范式的诞生,更确切地说,一场崭新的全然不同的文化运动正在对我们如何体验和解释周围的世界的问题进行广泛的重新思考。”⑦显然,后现代主义理论与文化研究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具体表现在:后者为前者的具体运用提供了十分广阔的研究空间,而前者不仅为后者提供了新的学术研究范式,还为后者提供了非常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来看,文化研究自兴起之后,便将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研究对象从文学直接扩展到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宗教、社会等各个方面,极大地拓展了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研究空间;而后现代主义理论也作为文化研究理

①②③④⑤⑥⑦南帆.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

王逢振.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的关系[J].天津社会科学,2000(4):96.

GRAEME T.British cultural studies:an introduction[M].2nd.London:Routledge,1996:182.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2版.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159.于秀文.“文化研究”思潮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85.

于秀文.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文化研究”思潮[J].求实,2002(4):24.

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M].张国清,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2-3.

孙景鹏:文化研究之用的学理性探赜95

 

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文化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方法论的指导,丰富了文化研究的范式。当然,后现代主义理论还为文化研究提供了坚实而又丰富的理论基础———主要有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的“知识与权力理论”、雅克·德里达(Jacques Derri-da)的“解构主义”、吉尔·德勒兹(Gilles Deleuze)的“欲望理论”、让·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的“后现代理论”和让-弗朗索瓦·利奥塔(Jean-FrancoisLyotard)的“差异拜物教理论”等。所有这些理论,虽然名称各异,但可以统称为“后现代主义理论”。显而易见,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文化研究者的推崇,对文化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四、文化研究实践及理论意义

有不少人错误地认为特里·伊格尔顿不赞成“文化研究”,这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导致的结果,或者说是未读原著、人云亦云造成的后果。显然,这些人甚至连伊格尔顿的《理论之后》这一基本著作都没有读懂。如果能进行稍微深入地研读和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这些人的浅薄与无知:伊格尔顿只是客观公正地批驳了“文化研究理论化”这一现象而已,并没有反对“文化研究”。这一现象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的文化研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一定要向实践迈进。

毛泽东曾在《实践论》中明确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的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①由此来看,文化研究作为一种“艺术的活动”,也是一种社会实践。而马克思主义者又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可以说,文化研究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是检验文化理论的唯一标准。又因为实践决定认识,所以,文化研究的主导地位及其重要作用,由之得以凸显。

在《理论之后》一书中,伊格尔顿在谈到文化理论的重要作用时,阐明了两点:首先,文化理论“使我们醒悟:解释艺术作品只有一种正确方法,这种想法是错误的”③;其次,文化理论“使我们相信,除作者之外还有许多因素参与艺术品的创作”④。众所周知,对于经典艺术作品的解释,研究界往往有着普遍的认识。比如,一谈起列夫·托尔斯泰,研究者蜂拥而上,均从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入手,好像只有“现实主义”才是解读其小说的最恰当的或者说唯一的方法理论;再比如,一谈起郭沫若,研究者几乎清一色地从其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入手,好像只有“浪漫主义”才是阐释其作品的最正确的方法理论。文化理论的出现和发展,无疑启发了无数的研究者,让他们认识到自己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使他们恍然大悟:学术研究的方法原来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换一种视角,又是一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不言而喻,文化理论的出现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不仅打破了研究的瓶颈,开拓了研究的领域,而且丰富了研究的成果。除此之外,文化理论还迫使研究者不断去思考文化艺术的生产和消费,使其领悟到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还有不受创作者控制的一面———长期以来,这一面一直是被遮蔽的。事实上,各种因素的共同参与,才是文化艺术创作的本真状态。不管作者是有意还是无意、是有心还是无心,不管作者是否意识到、是否知晓,的的确确有太多的因素参与了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之中。毫无疑问,正是文化理论启迪了文艺研究者的智慧,为其继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保障和智力支持。

总之,文化研究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实践,而且,不管从哪个方面看,它都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①②③④毛泽东.实践论[M]∥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19.毛泽东.实践论[M]∥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119.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M].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2.

特里·伊格尔顿.理论之后[M].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3.

96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第40卷

五、文化研究之用及学理价值

其实,说到底,即使撇开文化研究的对象、文化研究所属的学科、文化研究的理论来源和文化研究理论来看,文化研究本身就大有所用。

首先,众所周知,文化研究有三种主要模式,即“基于生产的研究、基于文本的研究和对活生生的文化的研究”①。由之可见,文化研究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跨学科性———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可谓“无科不跨”。在这个学科交叉、日益明显的时代,在这个人类需求日益多元的时代,跨学科正好迎合了时代的潮流,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同时,在这样的时代,文化研究又可以无拘无束、大显身手,其重要作用由之便可以得到更好的发挥与展现。

其次,如南帆所说:“文化研究的出现表明,人们不再将文学想象为一个高贵的天堂,同时也表明,文学仍然可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②文学研究向来是知识分子的事,多为精英文化,而文化研究则主要侧重于大众文化。因为天生具有广泛性、开放性、包容性和通用性,文化研究在近年来迅速风靡整个研究界,使数年来不断被“边缘化”的文学有了“起死回生”的可能。从国家政治到日常生活,从法律法规到乡风民俗,从报刊图书到广告传单,从印刷设备到大众传媒,甚至从服装款式到市场营销,文化研究可谓无处不在。有研究者指出:“文化研究证明,文学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审美标本,文学殿堂也不是一个超尘拔俗的圣地。文学的生产与消费广泛地植根于各种社会关系,攀缘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体制之上,从而形成现有的面貌。无论是一种文学类型的兴衰,一批文学流派的起伏,还是一个作家的风格形成,文化研究对于各种复杂关系的分析提供了远比本质主义丰富的解释。”③由此观之,文化研究不仅消解了文学的崇高地位,从对立面证明了文学的重要作用,而且作为一种新兴的、重要的研究方法,在文化、历史、宗教、哲学、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言以蔽之:文化研究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必不可少,大有所用。

再次,如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所说:“文化研究是有价值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些使人能够批判地解读文化的工具。”“它拒绝建立任何特殊的文化层级和标准,从而颠覆了文化的高低之别。”“文化研究为我们没有偏见地对待一种或另一种文化文本、制度或实践提供了可能,让我们有可能从整体上对文化进行批判的考察。”“文化研究表明了媒体文化是如何操纵和灌输给我们的,使个体能够抵抗媒体文化产品中的统治意识,生产他们自己的意义。”④因此可以说,文化研究是一种非常有力的分析批判工具,进行文化研究有利于促成文化内部的批评契机,有利于自身批判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也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身边的诸多文化现象,并对其做出恰当的、公正的、合理的评价。

最后,安吉拉·麦克罗比曾在其《文化研究的用途》一书中,明确地把文化研究的用途定位为“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此书的译者———李庆本也在《译者序》中指出:“文化研究在今天之所以有价值,就是由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⑤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理论,“文化研究为我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一个平台,它使我们有可能从学术的象牙塔中走出来,有可能关注日趋纷繁的大千世界,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⑥。显然,所有这些都源于文化研究具有一种敏锐而又独特的视角,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认识,有利于我们提高生活的质量,也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①②③④⑤⑥RICHARD J.What is cultural studies anyway?[J].Social text,1986(16):72.

南帆.文学批评与文化研究[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

南帆.文学研究:本质主义,抑或关系主义[M]∥南帆.关系与结构.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11.道格拉斯·凯尔纳.文化研究、多元文化主义与媒体文化[J].赵士发,译.国外社会科学,2011(5):67-68.

李庆本.译者序[M]∥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麦克罗比.文化研究的用途[M].李庆本,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孙景鹏:文化研究之用的学理性探赜97

 

有研究者指出:“文化研究就是这个样子,而这个样子是有用的,这部分是因为它并未停滞不前,而是不断对它本身进行再创造,以适应各种新的信息和新的环境。”①显然,这里说的是创新,是文化研究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也是相对于其他理论来说最显著的优势。正是源于自身的不断创新,文化研究才得以在学界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文化研究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和文化分析手段,毫无疑问地丰富了文学批评的内容,推动了文学批评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深入研究,保障了文化的健康发展,在文艺研究乃至日常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如文化分析专家道格拉斯·凯尔纳所说:“文化研究不仅是一种学术时尚,而且还能成为人们为更理想的社会和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的一部分。”②事实上,这一预言已经实现。

The rational explor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cultural studies

Sun Jingpeng

(College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350007,China)

Abstract:Cultural studies influences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sector profoundly and plays amajor role in promoting cultural development,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s since its birth.However,themoment cultural studies comes to China,the“useless cultural studies”is existing.And some people takeBirmingham School’s“closure”as the remark of cultural studies’ending.In fact,cultural studies stillplays an important role,because firstly,the object of cultural studies,culture,is still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daily life;secondly,cultural criticism,the important part of cultural studies,still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ulture;thirdly,Western Marxism and Postmodernism,themain theoretical sources of cultural studies,are still useful;and fourthly,cultural theory also provides re-searchers with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guarantee and intellectual support.As a practice,cultural studieshas a significant function.It not only is good for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own critical con-sciousness,but also helps us to form a correct cognition to many cultural phenomena objectively and fair-ly,which is good for the prospectiv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Key words:cultural studies;cultural theory;literary criticism;culture;function

〔责任编辑:都 嫒〕

①②保罗·史密斯.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M]∥史密斯著.陶东风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

道格拉斯·凯尔纳.批评理论与文化研究:表达的脱节[M]∥吉姆·麦奎根著.李朝阳编.文化研究方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