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阅读测试题

《童话》阅读测试题
《童话》阅读测试题

《童话》阅读测试题

一、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新皇后最后一次想用()害死白雪公主。

(1)毒酒(2)毒苹果(3)毒梳子

2、()没有在《白雪公主》这个故事中出现。

(1)七个小矮人(2)魔镜(3)水晶鞋

3、人们为什么叫灰姑娘为“灰姑娘”,因为()。

(1)她身上沾满了灰,又脏又难看(2)她皮肤是灰色的

(3)她姓灰,所以人们叫她灰姑娘

4、王子是靠()找到灰姑娘的。

(1)漂亮的衣服(2)帽子(3)水晶鞋

5、在《猫和老鼠做朋友》的故事中,猫欺骗老鼠偷吃了()

(1)面包(2)蜂蜜(3)肥油

6、在《青蛙王子》的故事中,小公主的()掉进了深水潭,是青蛙为她找到的,后来公主嫁给了青蛙王子。

(1)钻石(2)金球(3)镜子

7、在《小红帽》的故事中,是()救了小红帽和她的外婆。

(1)猎人(2)妈妈(3)小红帽自己

8、是()放走了野人铁汉斯。(1)士兵(2)小王子(3)皇后

9、在森林里,野人铁汉斯要小王子看守()。

①家门②金子③水井

10、在“玫瑰少女”的故事中,被妖魔缠身的王子是头狮子,后来又变成了()

(1)鸽子(2)老虎(3)猫头鹰

11、在《渔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中,渔夫的妻子是一个()。

(1)善良的人(2)贪心的人(3)力气很大的人

12、故事《金鹅》中的小傻瓜是从()得到金鹅的。

(1)最老的树中(2)石头中(3)鹅窝里

13、在“三兄弟”的故事中,老人在死前分别送给三个儿子的是()

(1)公鸡、镰刀、猫(2)金子、马、土地(3)房子、钱、土地

14、故事《飞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①光靠嘴巴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②光靠美丽不能得到长久的幸福

15、五颗豌豆中,第五颗落到()开花了。

①窗台的花盆里②鸽子的嘴里③水沟里

16、商人的儿子乘着会飞的木箱来到土耳其冒充()。

①神②富有的人③王子

17、《海的女儿》的小公主用()换了巫婆的药水

①眼睛②舌头③脚

18、《海的女儿》中,小人鱼最后杀了小王子了吗?()

①杀了小王子②没有杀小王子

19、《海的女儿》中的小公主最后化成了()

①泡沫②海水③小精灵

20、《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最后在亮光中看到了()

①烤鹅②圣诞树③奶奶

21、“皇上什么也没有穿”是()说

①一个小孩②大臣③围观的人

22、《大劳克斯和小劳克斯》中,愚蠢的()投到河里死了。

①小劳克斯②大劳克斯③教士

23、拇指姑娘跟()成了亲。

①小癞蛤蟆②鼹鼠③花王子

24、《打火匣》中士兵用火擦破打火匣,马上出现了()

①巫婆②狗③公主

25、《野天鹅》中()变成了野天鹅。

①十一位王子②国王③妹妹

26、《笨汉汉斯》里的汉斯骑()去见公主。

①马②公山羊③车

27、《笨汉汉斯》里()娶了公主。

①第一个兄弟②第二个兄弟③苯汉汉斯

28、丑小鸭变成了美丽的()。

①仙女②天鹅③鸭妈妈

29、丑小鸭冻死在湖面上,()救了她。

①鸭妈妈②老婆婆③农夫

30、《野天鹅》中,妹妹编织()救了哥哥。

①披甲②衣服③帽子

31、《海的女儿》中王子最后娶了()。

①邻国公主②小人鱼③宫女

二、是非题(在正确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32、在《海的女儿》中,巫婆说:“人鱼一旦死了,便将化成海水中的泡沫。” ()

33、《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

34、《皇帝的新装》中的两骗子称他们纺织的衣料非常美丽,最不称职的官员或最蠢的人是看不见它的。………………………………………………………………()

35、《野天鹅》中11位哥哥白天要不停的飞,飞过大海,太阳落山了,他们才能够变回人形。…………………………………………………………………………… ()

36、《野天鹅》中的妹妹不说话是为了救自己。……………………………()

37、连自己的兄弟姐妹也嘲笑,嫌弃丑小鸭,丑小鸭真可怜。……………()

38、《打火匣》中士兵和公主结了婚,做了国王,狗也成了贵宾。……………()

39、安徒生不是丹麦人。……………………………………………………()

40、丑小鸭最后变成了天鹅。………………………………………………()

三、阅读故事,明白道理(附加题,每题10分)

41、《海的女儿》让我们明白了

()。

42、《丑小鸭》让我们明白了

()。

43、《园丁和主人》让我们明白了

()。

44、《春黄菊》让我们明白了

()。

45、《聪明的教授》让我们明白了

()。

46、《卖火柴的小女孩》让我们明白了

()。

47、《美》让我们明白了

()。

48、《坚定的锡兵》让我们明白了

()。

49、《笨汉斯》让我们明白了

()。

50、《夏日痴》一文中,夏日痴其实叫(),让我们明白了

()。51、《蜗牛和树》一文中玫瑰怎样做?()。这让我们明白了什么()。52、《小猪倌》其实是(),小公主不懂()和(),却为了一些小玩意而亲吻小猪倌,结果被皇帝赶出了皇宫,王子也不喜欢她了。此文使我们明白了()。53、《彗星》就是(),此文让我们明白了

()。54、《两个海岛》一文,维诺岛沉没了,格勒诺岛和瑟兰海岸上的人们团结一致,建起了抵抗风浪的堤坝。此文让我们明白了

()。

55、《好运气就在一根木棒里》一文,木棒被旋工做成了什么?()。后来旋工变得富有了。此文让我们明白了

()。

56、《梦神》让我们明白了

().

下列童话故事选自《格林童话》的是( C )

A、《海的女儿》

B、《丑小鸭》

C、《灰姑娘》

D、《小木偶奇遇记》

在《猫和老鼠做朋友》的故事中,猫欺骗老鼠偷吃了( 3 )

(1)面包(2)蜂蜜(3)肥油

人们为什么叫灰姑娘为“灰姑娘”,因为( 1 )。

(1)她身上沾满了灰(2)她皮肤是灰色的(3)她姓灰,所以人们叫她灰姑娘

王子是靠( 3 )找到灰姑娘的。

(1)漂亮的衣服(2)帽子(3)水晶鞋

、《野天鹅》中,妹妹编织( 2 )救了哥哥。

①披甲②衣服③帽子

五颗豌豆中,第五颗落到( 1 )开花了。

①窗台的花盆里②鸽子的嘴里③水沟里

在“三兄弟”的故事中,老人在死前分别送给三个儿子的是( 1 )

(1)公鸡、镰刀、猫(2)金子、马、土地(3)房子、钱、土地

在《渔夫和他的妻子》的故事中,渔夫的妻子是一个( 2 )。

(1)善良的人(2)贪心的人(3)力气很大的人

12、故事《金鹅》中的小傻瓜是从( 1 )得到金鹅的。

(1)最老的树中(2)石头中(3)鹅窝里

在《青蛙王子》的故事中,小公主的( 2 )掉进了深水潭,是青蛙为她找到的,后来公主嫁给了青蛙王子。

(1)钻石(2)金球(3)镜子

四年级《寄小读者》测试题资料

四年级《寄小读者》 测试题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一) 一、填一填: 《寄小读者》共有二十九篇,其中二十一篇是作者 在(哪里)所写;期间,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书中(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二、选一选: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中作者远行时乘坐的油轮名称叫什么?( ) A.玛丽号 B.哥伦比亚号 C.约克逊号 D.诺曼底号 3.《寄小读者》中作者由什么事物受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 A.菊花 B.桂花 C.玫瑰 D.蒲公英 4.《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5.《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是因为“我” ( )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 B.素来不喜欢热闹 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 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 三、辨一辨: 1.《寄小读者》中,作者在“沙穰”疗养院时,当收到家里的来信时,病友爱尔兰女孩很羡慕,是因为她得不到父爱。() 2.慰冰是冰心的弟弟。() 3.《寄小读者》中,“我”把自己在医院看到的很多同龄人的不幸写在通讯中,是因为“我”认为:自己太寂寞了。() 4.《寄小读者》中,“我”去江南旅行,特意自己定一间房子,为的要自由一些,安静一些,好写些通讯。()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一)答案 一、美国三伟大的母爱 二、A C D A B 三、√××√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二)

《寄小读者》阅读教学导案

《寄小读者》阅读教案

————————————————————————————————作者:————————————————————————————————日期: 2

《寄小读者》整本阅读指导教案 主备人:宋海花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也是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着眼点。就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来看,学生不会在众多中外文学作品甄选课外书;也不会运用语文课上所学过的一些读书方法去阅读课外书;更不会及时总结课外读物的思想内容、写作特征和阅读技巧,总是匆匆走场,浅尝辄止。为此,我校推开以好书推荐、读法指导、心得交流和阅读总结四种课型为主干的整本阅读指导,来巩固语文学法,指导文本鉴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一课时好书推荐 教学目标: 1、通过好书推荐,了解作者及作品特点,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冰心的博爱思想,并制定计划按时开展,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及作品特点,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片冰心在玉壶”——你了解冰心吗? 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冰心是她的笔名,取自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毕业干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她的三部曲《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其中《纸船》被评为现代诗终生荣誉奖。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等,展示出多彩的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原名()。 2.《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才能经历。 3.《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 ).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5.《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和()。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 。

8.《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 ).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 ()而忏悔。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 体 D.书信体 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4.《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 A.乐器 B.精美 C.器皿 5.“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 A.岳飞 B.吕蒙 C.杨六郎 6.“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猪 B.鸭 C.鸽子 7.“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 8.“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9.“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 A.孙敬和苏秦B.李白和杜甫C.毛泽东和周恩来 10.李白是受了()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 B.老婆婆 C .老爷爷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李白和杜甫。() 2.《论语》共有20篇。() 3.已成圣贤,仍向孩子学习的人是孔子。() 4.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是“有余力,则学文”的意思。()5.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是“子不学非所宜”的意思。()

6.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是“苟不教父之过”的意思。() 7.春季是四时之首。() 8.李白小时候十分助人为乐。() 9.周朝持续了八百年年。() 10.“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指苏辙。() 附:《三字经》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3.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4.至黄帝。号三皇,在上世。 5.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6.昔仲尼,古圣贤。赵中令,学且勤。 7.彼无书,且知勉。 8.头悬梁,彼不教,自勤苦。 9.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10. 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二、选择题。 1. B.孟子 2. B.鲁国 3. C.大豆 4. C.器皿 5. B.吕蒙 6. A.猪 7. A.要孝敬父母 8. C.要学会谦让 9. A.孙敬和苏秦 10. B.老婆婆

《寄小读者》测试题

《寄小读者》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 1.冰心原名,笔名冰心是取“”之意。 2. 《寄小读者》是一本____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 1926年旅居___时写的。 3.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显示了冰心的艺术造诣,为她获得了“_____”的美誉。 4.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选集《》于1980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二、单项选择题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中的第二封通讯中,作者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件伤心的事是什么事?( ) a.虎儿死了 b.作者用书盖住了小鼠 c.小鼠吃了作者的饼干 d.小鼠被虎儿吃了 3.《寄小读者》的写作年代是( ) a.20年代初期 b.20年代中期 c.20年代末期 d.30年代初 4.《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家时经过山东,见到了五岳中的哪座山?( ) a.华山 b.衡山 c.嵩山 d.泰山 5.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什么节日?( ) a.圣诞节 b.中秋节 c.感恩节 d.春节 6. 《寄小读者》中作者由什么事物受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 a.菊花 b.桂花 c.玫瑰 d.蒲公英 三、多项选择题 1. 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 ) a.主要写海上生活,尤其侧重写了大海变幻无穷的景色 b.主要写离别祖国时的情景,尤其侧重写亲人的送别 c.善于在写景中融进自己的情思,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d.语言清新、秀丽、飘逸 e.语言遒劲、雄健、豪 2.构成冰心“爱的哲学() a.自然 b.童真 c.民族 d.母爱 e.友情 四.判断题 1.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选自其散文集《樱花赞》。() 2.《寄小读者》是冰心1923年旅居英国时写的散文集。()

《弟子规》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弟子规》阅读测试题姓名: 一.填空题。 1.《弟子规》原名_________,原作者________是____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2.学习《弟子规》的宗旨是要人懂得“_________”两个字。 3.《弟子规》所讲的都是_______等圣人的训导。告诉人们首先要孝敬_______,顺从_________;其次做事_______,说话_______,讲究______。 4.《弟子规》总叙为:弟子规,_______;首孝弟,________。泛爱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房四宝”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法,有三到”,这“三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余力,则学文。”意思是说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你知道历史上哪些勤奋好学的人的名字吗?请写出两个:______、______ 。 8.我们在外边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让自己生病,而且一定不要做违反道德要求的事,因为《弟子规》中说“______,怡亲忧,_______,贻亲羞。” 9.平常在家的时候,如果外出和回家后一定要对父母做到“_______,________”,不要让父母担心。 10.“谨而信”中讲到“说话最要紧的是要诚实讲信用;说谎话,说胡话,都是不可

以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诈与妄,奚可焉?” 二.选择题。 1.“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是说() A.要坚持锻炼身体 B.要注意天气的变化 C.子女要孝敬父母。 D.要加紧时间学习。 2.如果父母有过失,你会怎么做() A.常悲咽 B.谏使更 C.谨为去 D.号泣随 3.张刚与好朋友李杰因为一句口角,最后大打出手。如果你用《弟子规》中的内容劝说他们化解矛盾,你会用() A.兄弟睦,孝在中。 B.言语忍,忿自泯。 C.尊长前,声要低。 D.兄道友,弟道恭。 4.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D.楚国 5.“同是人,类不齐”意思是说() A.同样在世为人,品行高低各不相同。 B.同样是人,种类不一样。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

泾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下分周阅读背诵测试卷 2016.5.20整理:陈志喜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等级______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原名()。 2. 《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才能经历。 3. 《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5.《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和()。 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 。 8.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而忏悔。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 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C.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体 D.书信体 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

小学四年级下分周阅读背诵测试卷 2020.5.11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等级______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 《寄小读者》的作者(),原名()。 2. 《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才能经历。 3. 《寄小读者》(通讯十)主要歌颂了( ). 4.《寄小读者》中,“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 5.《寄小读者》中,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和()。 6.《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 7.《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 ) 。 8.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 ) 节。 9.《寄小读者》(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 ). 10《寄小读者》中,“我”为自己害了()而忏悔。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 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C.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 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体 D.书信体 3.《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 A. 日本 B. 意大利 C. 英国 D. 美国 4.《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 A. rǎng B. ráng C. xiāng D. xiàng 5.《寄小读者》描写的是()。 A.冰心早年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B.不同国家的地理、历史与人文的知识。C.在国内的见闻和感受.D.歌颂祖国、人民、新生活。 6. 冰心给儿童写通讯,是因为() A.她的通讯只有儿童要看。 B.她爱小孩子。 C.她为了排解在异国他乡的寂寞。D.她不会写别的体裁。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及阅读答案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昔孟母, . , 。 2.香九龄,. , 。 3.曰春夏,。, 。 4.自羲农,。, 。 5.夏传子,。, 。 6.,师项橐。,尚勤学。 。读《鲁论》。彼既仕,. 7.披蒲编,削竹

简。,。 8。,锥刺股. ,。 9.如囊萤, 。, 。 10。蚕吐丝, . , .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 )身上. A.孔子 B。孟子C。老子 2.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3.“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B.高粱 C.大豆 4.《三字经》中“玉不琢,不成器”中的“器”字的意思是( ) A。乐器 B。精美 C.器皿 5.“手不释卷”这个故事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哪个大将身上吗?( ) A.岳飞 B。吕蒙 C。杨六郎 6。“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A.猪 B.鸭 C.鸽子 7。“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A.要孝敬父母B.要尊敬兄长C.要认真学习 8.“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9.“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A.孙敬和苏秦B.李白和杜甫 C.毛泽东和周恩来 10.李白是受了( )的启示,才刻苦学习的。 A.父亲 B。老婆婆 C .老爷爷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李白和杜甫.( ) 2.《论语》共有20篇.( ) 3.已成圣贤,仍向孩子学习的人是孔子。( ) 4.平时有时间,应该多看书多学习。是“有余力,则学文”的意思。(普学网)5.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是“子不学非所宜”的意思。( ) 6。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是“苟不教父之过”的意思。() 7.春季是四时之首。( ) 8.李白小时候十分助人为乐。( ) 9.周朝持续了八百年年.() 10.“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苏老泉指苏辙。( ) 附:《三字经》阅读测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2。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寄小读者 阅读40题

五年级课外阅读之《寄小读者》检测题 一、填空题 1.《寄小读者》是一本体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年旅居国 时写的。 2.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显示了冰心的艺 术造诣,为她获得了“”的美誉。 3.冰心原名,笔名冰心是取“”之意。她的代表作 品有《》《》《》。 4.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选集《》于1980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 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二、单项选择题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37、()是英国的首都,位置在泰晤士河入海处的两岸. A、伦敦 B、悉尼 C、柏林 D、首尔 3.《寄小读者》的写作年代是( ) A.20年代初期 B.20年代中期 C.20年代末期 D.30年代 初 4.《寄小读者》中的第二封通讯中,作者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件伤心的事是什 么事?( ) A.虎儿死了 B.作者用书盖住了小鼠 C.小鼠吃了作者的饼干 D.小鼠被虎儿吃了 5.《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家时经过山东,见到了五岳中的哪座山?( ) A.华山 B.衡山 C.嵩山 D.泰山 6. 《寄小读者》中,因为生病,“我”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度过了什么节日?( ) A.圣诞节 B.中秋节 C.感恩节 D.春节

7. 《寄小读者》中作者由什么事物受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 A.菊花 B.桂花 C.玫瑰 D.蒲公英 8、《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是因为“我” ( )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 B.素来不喜欢热闹 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 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 9、《寄小读者》的作者是( ) A.巴金 B.叶圣陶 C.冰心 D.金波 10、再谈吧,愿你们在新学年中好好地学习语文!这个“你们”指(). A、朋友 B、冰心的亲戚 C、小读者 D、学生 11、《寄小读者》中作者远行时乘坐的油轮名称叫什么?( ) A.玛丽号 B.哥伦比亚号 C.约克逊号 D.诺曼底号 12、《寄小读者》中,“我”在波士顿读了一首诗,题目是《我在不认识的人中间旅行》,这首诗是谁写的?( ) A.泰戈尔 B.普希金 C.华兹华斯 D.歌德 13、《寄小读者》中,作者用“是处人家,绿深门户”来形容哪里的居民房?( ) A.苏州 B.神户 C.美国乡村 D.北京 14、《寄小读者》中一共有二十九篇,其中二十一篇是作者在哪里所写?( ) A.日本 B.美国 C.苏州 D.北京 15、《寄小读者》中,作者此次远行的目的是什么?( ) A.旅游 B.会友 C.求学 D.治病 16、《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谁? ( ) A.小朋友们 B.冰仲 C.父亲 D.冰季 17、令作者想起纳兰性德写的“盈盈从此隔银湾,并无风雪也摧残”的地方是( )。 A.银湾 B.波士顿 C.沙穰 D.梦野 18、《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多久?( )

最新三字经测试题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 一、选择题(100题) 1、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告诉我们() A、人刚出生本性是善良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大。 B、人刚出生本性是丑恶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大。 C、人刚出生本性是善良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小。 D、人刚出生本性是丑恶的,后天的教育对人的影响小。 2、人之初,()。性相近,习相远。 A、性乃迁 B、性本善 C、贵以专 D、习相远 3、“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个故事发生在()身上。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荀子 4、“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中的“菽”指的是()。 A、小米 B、高粱 C、大豆 D、玉米 5、“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中的“豕”指的是()。 A、猪 B、鸭 C、鸽子 D、狗 6、“香九龄,能温席”告诉我们()。 A、要孝敬父母 B、要尊敬兄长 C、要认真学习 7、“融四岁,能让梨”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 B、要帮助别人 C、要学会谦让 8、“太祖兴,国大明”这里的太祖指我国历史上哪位皇帝?()

A、李世明 B、朱元璋 C、赵匡胤 D、成吉思汗 9、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哪国人?() A、宋国 B、鲁国 C、赵国 D、楚国 10、“高祖兴,汉业建”指的是哪位皇帝?() A、周武王 B、秦始皇 C、刘邦 11、“头悬梁,锥刺骨”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 A、孙敬和苏秦 B、李白和杜甫 C、程颐和程颢 D、毛泽东和周恩来 12、“昔孟母,择邻处。”为了给孟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孟子的母亲曾搬了()次家。 A、4 B、2 C、1 D、3 13、“子不学,断机杼。”孟子不爱学习,孟母就剪断()上的布来告诫孟子求学不能半途而废。 A、洗衣机 B、纺纱机 C、织布机 14、养不教,()。 A、父之过 B、师之过 C、子之过 D、母之过 15、(),非所宜。 A、幼不学 B、子不学 C、老不学 16、“养不教,父之过。”告诉我们养育孩子不好好教育他是()的过失。 A、母亲 B、孩子 C、父亲 D、爷爷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寄小读者》阅读答案检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寄小读者》是一本____体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1926年旅居美国时写的。 2.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显示了冰心的艺术造诣,为她获得了“_____”的美誉。 3.冰心原名_____,笔名冰心是取“_______”之意。 4.《寄小读者》中,作者写道:“‘闲’赋予我写作的自由,想提笔就提笔,想搁笔就搁笔。”这种行云流水的写作态度,只有在__才能经历。 5.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____年之久。 6.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__ __。 7.作者看到“北京的蔚蓝透彻的天”,想起了异国他乡也曾两次看到过这种“云影天光”,是在____和____。 8.(通讯二十四)中,作者在新汉寿白岭之巅,与几位教授长者,过起了____而忏悔。 9.(通讯十)主要歌颂了____。 10.“我”写到:“当你寻见了世界上有一个人,认识你,知道你,爱你,都千百倍的胜过你自己的时候,你怎能不感激,不流泪,不死心塌地的爱她,而且死心塌地的容她爱你?”句中的这个“她”指的是____。 二、选择题 1.《寄小读者》中“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是因为“我”( )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 B.素来不喜欢热闹 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 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 2.通讯一中“我”的弟弟知道我要出远门,想我时他想了什么办法见我?( ) A.看我的照片 B.写信 C.打视频电话 D.拿长竹竿子,从自己的院子里直穿到“我”的院子里,在空穴里看我。 3.作者离家时经过山东,见到了五岳中的哪座山?( ) A.华山B.衡山C.嵩山D.泰山 4.作者远行时乘坐的油轮名称叫什么?( ) A.玛丽号 B.哥伦比亚号 C.约克逊号 D.诺曼底号

《寄小读者》读书推荐课教学设计

《寄小读者》读书推荐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初步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领悟冰心的博爱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片冰心在玉壶”——你了解冰心吗? 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冰心是她的笔名,取自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毕业干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她的三部曲《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其中《纸船》被评为现代诗终生荣誉奖。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二.爱的经典——《寄小读者》 1.谈谈你对这部书的了解 2.小结 《寄小读者》共二十九篇,是冰心于1923年至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其中有二十一篇是作者赴美留学期间写的,当时曾陆续刊登在北京的《晨报》副刊上。通讯内容大都是报道自己赴美途中,和身居异乡时的一些生活感受,表达

寄小读者阅读题A类33题

四上《寄小读者》考级试题 1.《寄小读者》的作者是【】C A.巴金 B.叶圣陶 C.冰心 D.金波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D A.日记体 B.游记体 C.寓言体 D.书信体 3.《寄小读者》一共有【】篇通讯C 4.《寄小读者》中“我”灵魂上的故乡是【】B A.江南 B.山东 C.上海 D.云南 5.《寄小读者》中,作者此次远行的目的是什么?【】C A.旅游 B.会友 C.求学 D.治病 6.《寄小读者》中,“我”乘船来到的“神户”是哪个国家的【】。A A.日本 B.意大利 C.英国 D.美国

7.《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穰”的读音是【】B A. rǎng B. rang C. xiāng D. xiàng 8.《寄小读者》中,作者第一次远渡重洋,乘【】到日本。A A.约克逊号邮船 B.海轮 C.飞机 D.火车 9.《寄小读者》中,作者多次写到“沙穰”这个地名,这个地方在【】。A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英国 10.《寄小读者》中,作者离开家乡离开母亲长达【】年之久。C 11.冰心有【】个弟弟,最小的13岁了。C 12.《寄小读者》通讯二中“我”的灵魂受了隐痛,为自己害了【】而忏悔B A.小蟋蟀 B.小老鼠 C.黄雀 D.小猫咪 13.通讯一中“我”的弟弟知道我要出远门,想我时他想了什么办法见我? 【】B

A .看我的照片 B.拿长竹竿子,从自己的院子里直穿到“我”的院子里,在空穴里看我。 C.打视频电话 D.写信 14.通讯六中作者说祖国是【】C A.荷叶形的 B.梅花形的 C.海棠叶形的 D.枫叶形的 15.下列书中,哪本不是冰心写的?【】B A.《寄小读者》 B.《稻草人》 C.《再寄小读者》 D.《三寄小读者》 16.《山中杂记》主要是写冰心在1924年在【】沙穰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B A中国 B 美国 C 日本 D英国 17. 《山中杂记》主要是冰心在沙穰【】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A A 养病 B 旅游 C 读书 D探亲 18.冰心说:沙穰不是我的家,离开此后也许此生不再来,不留点纪念,觉得有点过意不去,于是她几乎每日都做【】的事。C A 拍照与摄影 B 读书与摘记 C 埋存与发掘 D购物与保存 19.风雪的时候,希腊女孩子“荣”常常和“我”一起弹琴唱歌,大家一听到“我俩”的琴歌声起,都互相点头笑说:“听【】的音乐呵!”D

寄小读者-阅读练习题汇编

寄小读者课外练习题 1、《寄小读者》的作者是冰心,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男士等。世称“世纪老人”。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1923年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 3、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冰心女士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一、填空题 1.《寄小读者》是一本书信体____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 1926年旅居美国____时写的。 2.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 显示了冰心的艺术造诣,为她获得了“_冰心体____”的美誉。二、单项选择题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a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b a.日记体b.书信体 c.寓言体d.游记体 3.《寄小读者》的写作年代是(b ) a.20年代初期b.20年代中期 c.20年代末期d.30年代初 三.多项选择题 1.冰心的《寄小读者》(通讯七)(acd a.主要写海上生活,尤其侧重写了大海变幻无穷的景色b.主要写离别祖国时的情景,尤其侧重写亲人的送别 c.善于在写景中融进自己的情思,有浓郁的抒情色彩 d.语言清新、秀丽、飘逸 e.语言遒劲、雄健、豪 2.构成冰心“爱的哲学abd a.自然b.童真c.民族d.母爱e.友情《寄小读者》测试题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

二年级《三字经》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是朝,前后延续年,它的建立者是。 2.隋朝国君隋炀帝主持开通河,全程长达里。 3.苏老泉到岁才开始发奋读书,但后来成为宋代有名的文学家。 4.莹八岁,能,沁岁,能赋棋。 5. ,蜂酿蜜。,不如物。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0分) 1.成功游说六国,身配六国相印的历史人物是() A 张仪 B 屈原 C 苏秦 D 勾践 2.被称为上古时期三皇的是() A 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B 黄帝、伏羲氏、神农氏 C 黄帝、炎帝、伏羲氏 D 神农氏、炎帝、黄帝 3.“头悬梁,锥刺股”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 A 孙敬和苏秦 B 李白和杜甫 C 程颐和程颢 D 毛泽东和周恩来 4.“唐高祖,起义师”中的唐高祖是() A 刘邦 B 李渊 C 朱元璋 D 赵匡胤 5.南宋的抗金名将是() A 岳飞 B 关羽 C 张飞 D 韩信 6.“囊萤映雪”告诉我们每个人要() A 家虽贫,学不辍 B 彼不教,自勤苦

C 身虽劳,犹苦卓 D 彼无书,且自勉 7.“梁唐晋,及汉周”的下一句是() A 十八传,南北混 B 梁灭之,国乃改 C 称五代,皆有由 D 传建文,方四祀 8.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可是秦朝传到()就灭亡了。 A 十世 B 七世 C 八世 D 二世 9.“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中的“一经”指() A 《诗经》 B 《三字经》 C 《孝经》 D 《书经》 10.“蔡文姬,能(),谢道韫,能咏吟。” A 赋棋 B 咏诗 C 咏雪 D 辨琴 三、判断题(结合阅读内容,对的打“√”,错的打“×”)(40分) 1.夏禹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 2.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长达八百多年。() 3.西楚霸王是刘邦。() 4.魏、蜀、吴三国争夺天下,呈现出鼎足之势,史称“三国鼎立”。() 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讲的是隋炀帝的故事。() 6.南宋的秦桧是一名奸臣,害死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7.“四祀”指的是四十年。() 8.顾炎武做学问从不迷信书本,他注重实地考察。() 9.孔子非常好学,曾把年仅7岁的项橐当老师。() 10.“头悬梁,锥刺股”讲的是隋朝李密和程颢的故事。() 《三字经》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三字经》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三字经》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20分) 1.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是______朝,前后延续______年,它的建立者是______。 2.隋朝国君隋炀帝主持开通______河,全程长达______里。 3.苏老泉到______岁才开始发奋读书,但后来成为宋代有名的文学家。 4.莹八岁,能______,沁______岁,能赋棋。 5. ______,蜂酿蜜。______,不如物。 二、选择题(选择参考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0分) 1.成功游说六国,身配六国相印的历史人物是() A 张仪 B 屈原 C 苏秦 D 勾践 2.被称为上古时期三皇的是() A 伏羲氏、神农氏、炎帝 B 黄帝、伏羲氏、神农氏 C 黄帝、炎帝、伏羲氏 D 神农氏、炎帝、黄帝 3.“头悬梁,锥刺股”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两位名人() A 孙敬和苏秦 B 李白和杜甫 C 程颐和程颢 D 毛泽东和周恩来 4.“唐高祖,起义师”中的唐高祖是() A 刘邦 B 李渊 C 朱元璋 D 赵匡胤 5. 南宋的抗金名将是() A 岳飞 B 关羽 C 张飞 D 韩信

6.“囊萤映雪”告诉我们每个人要() A 家虽贫,学不辍 B 彼不教,自勤苦 C 身虽劳,犹苦卓 D 彼无书,且自勉 7.“梁唐晋,及汉周”的下一句是() A 十八传,南北混 B 梁灭之,国乃改 C 称五代,皆有由 D 传建文,方四祀 8.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可是秦朝传到()就灭亡了。 A 十世 B 七世 C 八世 D 二世 9.“人遗子,金满籯,我教子,惟一经”中的“一经”指() A 《诗经》 B 《三字经》 C 《孝经》 D 《书经》 10.“蔡文姬,能(),谢道韫,能咏吟。” A 赋棋 B 咏诗 C 咏雪 D 辨琴 三、判断题(结合阅读内容,对的打“√”,错的打“×”)(40分) 1.夏禹把王位传给了他的儿子。() 2.周朝是我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代,长达八百多年。() 3.西楚霸王是刘邦。() 4.魏、蜀、吴三国争夺天下,呈现出鼎足之势,史称“三国鼎立”。() 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讲的是隋炀帝的故事。() 6.南宋的秦桧是一名奸臣,害死了南宋抗金名将岳飞。() 7.“四祀”指的是四十年。() 8.顾炎武做学问从不迷信书本,他注重实地考察。()

寄小读者2

侯集实验小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阅读指导课备课

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 3、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冰心对小老鼠的爱? 师:冰心对一只小老鼠竟如此关爱,如此心疼,这是对小动物之爱。 速读《通讯十六》: 小组合作: 1、冰心在这篇通讯中发现了蒲公英的哪些不平凡之处? 2、作者是不是对蒲公英情有独钟? 3、作者由蒲公英悟出了哪些人生道理? 师:这是冰心对植物之爱。通过这两个通讯,我们读出了冰心对小动物的爱,对 植物的爱,书中还有很多对兄弟之爱,对父母之爱,对友人之爱,体现了冰心的 博爱精神。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既有自主学习,也有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的指导,既有略 读也有精读的读书方法的训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环节,我主要“授 人以渔”,让学会学会学习方法,读书时学会思考,学会交流。 四、板块三:诵读、积累更悠长。(附比赛标准) 课前所有小组成员交流自己读书摘录内容,大家可以选择一处,也可以选择多处, 适合朗诵的,用自己小组独特的方式参加比赛。 分小组比赛诵读。 设计意图:平时学生们在读书时,我一直要求所有学生做好好词好句的摘抄。冰 心的语言风格更是凝练明快清新婉丽。或色彩鲜明,或素缟淡雅,都带有浓重 的抒情性,给人以如诗似画的美感。其错落有致的长短相间的句式以及排比、对 句等的切当穿插,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她还非常善于运用形容词重叠形式,语 言活泼而意味深长。《寄小读者》中“冰心体”语言既表现出白话文的流畅、明 晰,又有文言文的洗炼、华美的语言,更适合学生们摘录背诵。本环节,激发学 生阅读积累的兴趣,培养他们阅读积累的能力,为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指导效果

最新《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

《寄小读者》阅读测试题 一、填空题 2.《寄小读者》是一本____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1926年旅居____时写的。3.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显示了冰心的艺术造诣,为她获得了“_____”的美誉。 二、单项选择题 1.《寄小读者》是作者冰心( ) a.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b.赴美留学前夕和旅美期间,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c.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散文 d.归国后以通讯形式写的一组小说 2.《寄小读者》所采用的文体形式是( ) a.日记体b.书信体要告诉c.寓言体d.游记体 3.《寄小读者》的写作年代是( ) a.20年代初期b.20年代中期c.20年代末期d.30年代初三. 4.第二封通讯中,作者要告诉小朋友们一件伤心的事是() a.虎儿死了 b.作者用书盖住了小鼠 c.小鼠吃了作者的饼干 d.小鼠被虎儿吃了。 5.作者离开家乡时经过山东,见到了五岳中的哪座山? a.华山 b. 衡山 c.嵩山 d.泰山 6.作者由什么事情收到启发,感悟到“世上一物有一物的长处,一人有一人的价值。” a.菊花 b.桂花 c.玫瑰 d.蒲公英 7.“我”每逢佳节,就到幽静的地方去,是因为“我”() a.希望自己珍惜光阴 b.素来不喜欢热闹 c.不敢触及离别的伤感 d.需要给小朋友回信。 8.“我”远行时乘坐的邮轮名称是() a.玛丽号 b.哥伦比亚号 c.约克逊号 d.诺曼底号 9.“我”在波士顿读了一首诗,题目是《我在不认识的人中间旅行》,作者是() a.泰戈尔 b.普希金 c.华兹华斯 d. 歌德 10.作者用“是处人家,绿深门户”来()的居民房。 a. 苏州 b.神户 c.美国乡村 d.北京 11.《寄小读者》中一共由二十九篇,其中二十一篇是作者在()写的。 a.日本 b.美国 c.苏州 d. 北京 12.作者此次远行的目的是()。 a.旅游 b.会友 c.求学 d.治病 13.《寄小读者》中,作者将苏子瞻的诗“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送给()。 a.小朋友们 b.冰仲 c.父亲 d.冰季 14.《寄小读者》中,令作者想起纳兰性德写的“盈盈从此隔银湾,并无风雪也摧残”的地方是

寄小读者阅读试题

《寄小读者》课外阅读 内容介绍: 《寄小读者》,是冰心女士在1923年-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其中有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学期间写成的,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寄小读者》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冰心女士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寄小读者》记叙了她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抒发了心中的眷恋、思念和感伤之情,其间浸润着浓厚的母爱、手足之情、友情、乡愁,亲切描述了陪伴她度过三年异地生活时光的慰冰湖、闭壁楼、娜安避迦楼、圣卜生疗养院、沙穰疗养院,还有病友、朋友和孩子。冰心用真挚诚恳、缱绻悱恻的文字纵情地描述着异国之旅的见闻和感想,述说着对往事的追忆和遥想。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 999年),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男士等。冰心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毕业干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寄小读者》收集的书信数目是29篇。 阅读试题: 一、填空题。 1.冰心原名,笔名冰心是取“”之意。 2. 《寄小读者》是一本____散文集,是冰心1923年至 1926年旅居___时写的。 3.以《寄小读者》为代表的散文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显示了冰心的艺术造诣,为她获得了“_____”的美誉。 4.冰心的儿童文学作品选集《》于1980年在全国少年儿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