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自信论文2000字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充分体现了对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凝聚了党和人民的共同理念,蕴含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昭示伟大事业的光明前景,是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思想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之源。

95年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因此紧紧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现实和时代特征,一个独立的走自己的路,通过艰辛、困难和障碍,迎接挑战,风险使得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95年来坚持不懈奋斗开创的正确道路,是创造中国人民美好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之路。

95年来党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而理论上自信则是我们战胜困难、挑战风险、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与时俱进,推进理论创新,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另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完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葆了党的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只有不断增强制度自觉、坚定制度自信,在实践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和民众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敬畏与信仰。坚持和倡导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持自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持自信,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自信。只有很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文化,坚定而自觉地做到文化自信,才能很好地认识和坚持当代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坚持“四个自信”,要内化于精神,外化于行动。胸怀理想,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勇于进取、奋发有为,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坚持“四个自信”,要落实到实干上。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坚持“四个自信”,要落实到创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为面向未来的事业,

需要我们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