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物理习题集

高分子物理习题集
高分子物理习题集

1、高聚物结构包括 高分子的链结构 和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又包括 晶态结构 、 非晶态结构 、 取向态结构 和 液晶态结构以及织态结构 。

2、高分子链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有 碳链高分子 、 杂链高分子 、元素高分子和 梯形和双螺旋型高分子,元素高分子有 有机元素高分子 和 无机元素高分子 。

3、高分子的结晶形态有 折叠链片晶 、 串晶 、 伸直链片晶 和 纤维状晶 。

4、高聚物的晶态结构模型主要有 缨状胶束模型(或两相模型)、 折叠链结构模型 、 隧道-折叠链模型 、 插线板模型 ;高聚物的非晶态结构模型主要有 无规线团模型 和 折叠链缨状胶束粒子模型(或两相球粒模型) 。

5、测定分子量的方法有 端基分析法 、 气相渗透法 、 膜渗透法 、

光散射法 、 粘度法 和 凝胶色谱法 。

6、提高高分子材料耐热性的途径主要有 增加链刚性 、增加分子间作用力 、 结晶。

7、线性高聚物在溶液中通常为 无规线团 构象,在晶区通常为 伸直链 或 折叠链 现象。

8、高聚物稀溶液冷却结晶易生成 单晶 ,熔体冷却结晶通常生成 球晶 。熔体在应力作用下冷却结晶常常形成 串晶 。

9、测定高聚物M n 、M w 、M η的方法分别有 膜渗透法 、 光散射法 、和 粘度法 。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方法有 沉淀分级法 和 GPC ;其基本原理分别为 溶解度 和 体积排除 。

10、高聚物的熔体一般属于 假塑性 流体,其特性是 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 。高聚物悬浮体系、高填充体系、PVC 糊属于 胀塑性 流体,其特征是 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增加 。

11、对于聚乙烯自由旋转链,均方末端距与链长的关系是 2

22nl h 。

12、当温度T= θ 时,第二维里系数A 2= 0 ,此时高分子溶液符合理想溶液性质。

13、测定PS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采用的方法可以是 光散射法 。

14、均相成核生长成为三维球晶时,Avranmi 指数n 为 4 。

15、蠕变可用 四元件(或Voigt 模型) 模型来描述。

16、作橡胶、塑料和纤维使用的聚合物之间的主要区别是非 相对分子质量、模量和内聚能密度 。

17、制备高分子合金的方法有 物理或化学共混 。

18、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塑料品种是 聚乙烯 、 聚丙烯 、 聚氯乙烯 (三种);合成纤维品种是 涤纶 、 尼龙 、 腈纶 (三种);合成橡胶品种是 丁苯橡胶 、 顺丁橡胶 (两种)。

19、高分子液晶根据分子排列方式和有序程度不同,分为 近晶型 、 向列型 、 胆甾型 三类。

20、聚异丁烯-甲苯溶液的特性粘数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21、乙酸乙烯含量为45%的EVA比含量为15%的EVA弹性大。

22、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玻璃化温度比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的玻璃化温度高。

2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结晶速度比聚乙烯的结晶速度慢。

24、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熵比同样分子数目的小分子溶液的混合熵大得多。

25、等规聚丙烯晶体中分子链处于螺旋构象。

26、处于非晶态的结晶性高聚物慢速加热到T g以上时,会发生结晶现象。

27、Z均相对分子质量与重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较, Z均更能反映高分子的流动性。

28、运用WLF方程时,应注意适用的温度范围。

29、硬PVC中加入增塑剂,泊松比增加。

30、高分子链在良溶剂中的末端距比在不良溶剂中的末端距大得多。

31、通常假塑性流体的表观粘度比真实粘度小。

32、用NaOH来中和聚丙烯酸水溶液时,比浓粘度变得越来越大,但NaOH过量时,比浓粘度又变小了。

33、在高分子溶液中可以由参数χ1和α(A2)判断高聚物在溶液中的形态。可以由2h和2s表征分子的尺寸。

34、Keller由 X射线衍射的实验事实证明了结晶高聚物有非晶结构。Flory 由 SANS 的实验结果证明了非晶态高聚物是由无规线团结构组成。

35、聚乙烯的单晶片的形状通常是菱形或截顶菱形的,而聚甲醛单晶片的形状通常是六角形的。

36、聚苯乙烯的极性比聚三氟氯乙烯的极性小,而前者的熔点比后者高。

37、尼龙-6的结晶速度比顺式1,4-聚戊二烯的结晶速度快。

38、聚乙烯晶体中,分子链处于平面锯齿形构象。

39、对于非晶态的非极性高聚物,可根据溶度参数相近原则选择溶剂,对于非晶态的极性高聚物,可根据溶剂化原则和三维溶度参数相近原则选择溶剂。

40、高聚物的化学结构对其熔点的影响主要是①分子间力,②分子链构象。

41、高聚物加工的上限温度为分解温度,下限温度为流动温度。

42、SBS的使用温度为T g以上。

43、PE、IPP和PVC中,T g较高的是 PVC ,较低的是 PE 。

44、橡胶拉伸时放热。

45、PE、POM和聚氧化乙烯中,T m较高的是 POM ,较低的是聚氧化乙烯。

46、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与数均相对分子质量比较起来,前者更能反映高分子的力学性质。

47、刚性高分子的低温脆性小于柔性高分子。

48、聚丙烯和聚乙烯比较,T g较高。

49、高聚物的熔融指数越大,表示其流动性越好。

50、PE总是比PMMA不透明,因为前者结晶。

51、粘弹性材料的法向应力比粘性材料的法向应力大。

52、高分子液晶根据介晶元在分子链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主链型液晶与侧链型液晶。

53、大分子链无缠结的线形高聚物处于粘流态时,其零剪切粘度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符合3.4次方幂律。

54、高弹形变时,模量随温度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加剧,从而回缩力增大。

55、制备高分子合金的方法有物理共混(包括机械共混、溶液浇铸共混等)、化学共混(包括溶液接枝、溶胀聚合等)。

56、高分子链的柔顺性越大,它在溶液中的构象数越多,其均方开端距越小。

57、聚异戊二烯可以生成六种有规异构体,它们是顺式1,4加成聚异戊二烯,反式1,4加成聚异戊二烯,全同1,2加成聚异戊二烯,间同1,2加成聚异戊二烯,全同3,4加成聚异戊二烯,间同3,4加成聚异戊二烯,。

58、聚合物在高压电场下,每单位厚度能承受到被击穿的电压称为击穿场强或介电强度。

59、升温速度越快,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g越高。

60、MH方程中指数α对于θ溶剂为 0.5 ,对于刚性棒聚合物为 2 。

61、作为电容器的高分子材料应当介电常数大和介电损耗小;作为绝缘用的高分子材料,应当介电常数小和电导率小。

62、极性聚合物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诱导极化和偶极极化;聚合物的极性越大,介电常数越大;聚合物的极性越大,介电损耗越大。

63、自由体积理论认为,高聚物在玻璃化温度以下时,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发生的膨胀是由于固有体积的膨胀。

64、在用体积-温度曲线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实验中,如降温T g以下某一温度时保持恒温,则总体积会减小(增大、减小、不变)。

65、在压力的作用下,聚合物的T g会降低,熔点T m会升高。

66、若某对称聚合物的T m为137℃,则其T g估计值为 -68℃。

67、橡胶弹性与气体的弹性类似,弹性的本质是熵弹性,具有橡胶弹性的条件是长链、足够柔性与交联。橡胶在绝热拉伸过程中放热,橡胶的模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68、橡胶在溶剂中达到溶胀平衡时,相互作用参数X越小,溶胀程度越大。

69、橡胶达溶胀平衡时,交联点之间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高聚物的体积分数越小,越有利于溶胀。

70、已知某交联聚合物溶于溶剂中,平衡时的体积分数Ф2=0.5,若将此交联聚合物的网链相对分子质量增大1倍后溶于同一溶剂中,则平衡时的体积分数Ф2= 0.33 。

71、理论上塑料和纤维的最高使用温度分别为 T g和 T m。

72、通常T g在室温以上的聚合物作为塑料使用,而T g在室温以下的作为

橡胶(或弹性体)使用。

73、测量聚合物T g方法有膨胀计法、温度-形变曲线法、 DSC法、介电松弛法。

74、所有聚合物在T g时,自由体积分数均等于 2.5% ,粘度均等于 1012 Pa·s 。

75、聚合物流体一般属于假塑性流体,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减小,用幂律方程表示时,则n 小于 1(大于、小于、等于)。

76、通常假塑型流体的表观粘度小于(大于、小于、等于)其真实粘度。

77、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熔体粘度越大;对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合物而言,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越宽,则熔体的零切粘度越大。

78、聚合物熔体的弹性响应包括有可回复的切形变,法向应力效应与挤出物胀大。

79、PVC与HDPE相比,其T g较高、柔顺性较差、σt较大、流动性较差。

80、聚合物样品在拉伸过程中出现细颈是屈服的标志,细颈的发展在微观上是分子中链段或晶片的取向过程。

81、根据Tresca判据,在单轴拉伸时发生屈服的判据为 1/2σ1 =1/2σy =σs。

82、银纹的密度约为本体的 50%(或40%),银纹中分子链垂直于银纹的长度方向,加热退火会使银纹消失。

83、相比于脆性断裂,韧性断裂的断裂面较为粗糙,断裂伸长率较大,并且在断裂之前存在屈服。

84、随应变速率的增加,高分子材料的脆韧转变温度将降低。

85、聚合物静态粘弹性现象主要表现在蠕变和应力松弛。

86、理想弹性体的应力取决于应变,理想粘性体的应力取决于应变速度。

87、粘弹性材料在交变应变作用下,应变会落后应力一个相角δ,且δ在 0~π/2 范围之内,δ的值越小,表明材料的弹性越好。

88、在交变应变的作用下,材料的储能模量与应变同相,损耗模量与应变的相差为π/2 。

89、Maxwell模型是一个粘壶和一个弹簧串联而成,适用于模拟线性聚合物的应力松弛过程;Kevlin模型是一个粘壶和一个弹簧并联而成,适用于模拟交联聚合物的蠕变过程。

90、松弛时间为松弛过程完成 63.2% (或1- 1/e) 所需的时间,温度越高,高分子链运动的松弛时间越短。

91、松弛时间τ的物理意义是 松弛过程完成63.2% 所需要的时间 ,τ值越小,表明材料的弹性越 差 。

92、根据时温等效原理,将曲线从高温移至低温,则曲线应在时间轴上 右 移。

93、聚合物的松弛行为包括 应力松弛 、 蠕变 、 滞后 和 内耗 。

94、高分子链的柔顺性增加,聚合物的T g 减少 、T m 减少 、T f 减少 、

T b 增加 、结晶能力 增加 、溶解能力 增加 、粘度 增加 、

结晶速率 增加 。

95、随着聚合物的柔顺性增加,链段长度 减小 、刚性比值 减小 、无扰尺寸

减小 、极限特征比 减小 。

96、增加温度,聚合物的σt 减小 、σi 增加 、粘度 减小 、柔顺性 增加 、τ 减小 、蠕变 增加 。

97、取向可使聚合物在取向方向上的σt 增加 、σi 工厂增加 、E 增加 ,断裂伸长率 增加 、可使聚合物的结晶度 增加 、高分子液晶相的流体在取向方向上的粘度 减小 、流动性 减小 。

98、随着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聚合物的σt 增加 、σi 增加 、硬度 增加 、T g (临界相对分子质量之前) 增加 、T f 增加 、T m 增加 、粘度 增加 、熔融指数 减小 、结晶速率 减小 、熔解性 减小 、可加工性 减小 、柔顺性 增加 。

99、分子作用力增加,聚合物的T g 增加 、T f 增加 、粘度 增加 、柔顺性 减小 、内耗 增加 。

100、适度交联可使聚合物的T g 增加 、T f 增加 、流动性 减小 、结晶度 减小 、应力松弛 减小 、蠕变 减小 。

101、结晶度提高,聚合物的σt 增加 、σi 减小 、硬度 增加 、断裂伸长率 减小 、密度 增加 、耐热性能 增加 、透光性 减小 。

102、链段长度增加表明聚合物的刚性 增加 、均方末端距 增加 、应力松弛 减小 、蠕变 减小 、流动性 减小 、T g 增加 、T f 增加 、

T m 增加 。

103、根据平均场理论,聚合物溶于小分子溶剂的单位摩尔混合自由能= )ln ln (2112211?χ??n n n RT G m ++=? 。

104、高分子合金出现相分离时,如果扩散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扩散,则相分离机理为 旋节线 机理、;如果相分离过程中相区浓度保持不变,则分离机理为 成核生长 机理。 105、现有PS-苯溶液,选用甲醇作为沉淀剂进行沉淀分级。溶液浓度为2%时分级效率比溶液浓度为0.5%的分级效率 差 (好、差、相同)。

106、测定聚合物溶度参数通常有 粘度法 、 溶胀度法 和 滴定法 三种方法。 107、高聚物在 θ 条件下,超额化学位△μ1E

=0,其高分子链段间以及链段与溶剂分子

间的相互作用 相等 、溶液呈现 无扰状态 。此时χ1等于 0.5 ,A 2等于 0 。

108、增塑可使聚合物的T g 降低 、T f 降低 、T m 降低 、σt 降低 、σi 提高 、?% 提高 、η 降低 、柔顺性 提高 、流动性 提高 。

109、柔性聚合物的凝聚态结构可能为 晶态 和 非晶态 。

110、用X 射线法表征结晶聚合物,结果出现 德拜环 和 弥散环 共存,这说明结晶聚合物中 晶区 和 非晶区 共存。

111、球晶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Maltese 黑十字,目前认为产生的结构原因是 片晶辐射状生长形成球晶 。

112、高温高压下PE 会生成 伸直链 晶;PE 在适当条件下会生成环带球晶,偏光显微镜下观察等间距的 消光同心环 。

113、液晶为 有序 液体,分子结构中必须含有 刚性 结构方能形成液晶,或为 棒 状,其长径比至少为 4/1 ;或为 盘 状,其长径比至多为 1/4 。 114、某热致液晶聚合物可出现近晶A 和向列两种液晶相,则从低温至高温依次出现的聚集态为 晶体(K) 、 近晶A 相液晶(S A ) 、 向列相液晶(N) 、 液体(l) 。 115、高分子液晶根据生成方式的不同,可分为 溶致 液晶与 热致 液晶。

116、多组分聚合物相容性的表征方法包括 测量T g 、 电子显微镜 、 膜或溶液的光学透光率 等。

117、当向PP 内加入抗氧剂时,抗氧剂一般只存在于 非晶 区,这有利于抗氧剂产生作用。

118、单晶是在 极稀 的溶液浓度和 很慢 的冷却速度下形成的。

119、共聚使PE 的结晶能力 下降 、结晶度 减小 、室温溶解能力 增加 、链的规整性 被破坏 。

120、Avrami 方程中的指数n 的物理意义是 成核生长维数 。

121、高聚物的结晶速率由 成核 速率和 生长 速率共同决定。

122、晶片厚度越厚,熔点越 高 。可用于表征结晶速度的参数为 t 1/2 或 k 。 123、聚合物的结晶过程中,成核方式有 均相成核 和 非均相成核 两种。 124、结晶聚合物熔融过程与低分子晶体熔融过程的差别在于前者有 熔限 。 125、用GPC 进行分子分级时,相对分子质量 大 的先淋洗出来。

126、用膜渗透压法可测定 数 均相对分子质量,用光散射法可测定 重 均相对分子质量,用粘度法可测定 粘 均相对分子质量。

127、在利用光散射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时,利用Zimm 作图法可以得到 均方旋转半径(2

S ) 、 第二维里系数A 2 、 重均相对分子质量w M 3个参数。

128、通常用于测定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GPC 法,其中文名称为 凝胶(渗透)色

谱。

129、DSC方法可测定的参数包括结晶度、结晶速度、熔点和玻璃化温度(其它还有比热、液晶相转变温度、各类热焓)等。

130、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具有多分散性,依据不同的测定方法可得到数均、重均、 Z均、粘均等相对分子质量。

131、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有端基分析、膜渗透法、气相渗透法、光散射、 GPC 。

132、聚合物的构型是由化学键所决定的原子空间排布,检测构型可采用 NMR(或红外)方法。如果主链中含有不对称碳原子,该聚合物将可能存在全同、间同、无规三种构型。

133、正己烷存在 27 种稳定构象组合。

134、高斯链的均方末端距与相对分子质量的 1 次方成正比。

135、聚合物在溶液中通常呈无规线团构象,在晶区中通常为平面锯齿或螺旋。136、在θ状态下,聚合物分子链的均方末端距= nl2(或Zb2),其值小于良溶剂分子链的均方末端距。

137、高分子物理的核心问题是要解决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138、一般可溶、可溶的聚合物通常具有线形结构;一般不溶、不溶的聚合物通常具有网状结构、又称为交联聚合物。

139、低压聚乙烯结晶时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晶温度有以于关系(示意图)。图中(1)为130℃等温结晶;(2)为快速冷却结晶。图 A 为正确的关系示意图。

140、请正确选择 A;B;A;B;C;D 。

141、结晶性高聚物有以下4种结晶形态:(A)单晶;(B)串晶;(C)球晶;(D)伸直链晶体。其生成条件一般为:高压下结晶生成 D ;高速搅拌时结晶生成 B ;浓溶液或

熔体结晶生成 C ;极稀溶液中结晶生成 A 。

142、银纹是在张力或溶剂的作用下产生的,银纹内部存在银纹质(微纤),其方向与外力方向平行。

高分子物理简答题完整版

高分子物理简答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高分子物理简答题 1.同样是都是高分子材料,在具体用途分类中为什么有的是县委,有的是塑料,有的是橡胶同样是纯的塑料薄膜,,为什么有的是全透明的,有的是半透明的 答:高分子材料的用途分类取决于材料的使用温度和弹性大小,当材料的使用温度在玻璃化温度Tg以下,是塑料,Tg以上则为橡胶,否则会软化。而透明度的问题在于该材料是否结晶,结晶的塑料薄膜是透明的,非结晶的则不透明或半透明。 2.假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不能用改变构想的办法提高等规度?说明理由。 答:构象: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称为构象。聚丙烯的等规度是由构型不同的异构体所产生的旋光异构所引起的,由于头-头键接的聚丙烯,其有全同立构、间同立构和无规立构等异构体。而且构型是由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构象仅仅是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所以当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时,用改变构象的方法是无法提高其等规度的,需要破坏化学键,改变构型,才能提高等规度。 3.理想的柔性高分子链可以用自由连接或高斯链模型来描述,但真实高分子链在通常情况下并不符合这一模型,原因是什么这一矛盾是如何解决的 答:在采用自由连接链或高斯链模型描述理想的柔性高分子链时,我们假设单键在结合时无键角的限制,内旋转时也无空间位阻,但真实高分子链不但有键角的限制,在内旋转时也存在空间位阻,因此使真实高分子链在通常情况下并不符合这一模型。对于真实高分子链我们用等效自由结合链来描述,把由若干个相关的键组成的一段链,算作一个独

高分子物理和化学-名词解释

高分子物理和化学名词解释(各种转)作者:刘方超CooDee 1. 应力松弛:在恒定温度和形变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聚合物内部的应力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衰减的现象。 2. 氢键:是极性很强的X-H键上的氢原子,与另外一个键上电负性很大的原子Y的孤对电子相互吸引而形成的一种键。 3. 等规聚合物:指全同立构和间同的高聚物。 4. 等规度:高聚物中含有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总的百分数。 5. 聚合物的粘弹性:聚合物的形变和发展具有时间依赖性,这种性质介于理想弹性体和理想粘性体之间,称为粘弹性。 1999年 1.玻璃化温度:玻璃态与高弹态之间的转变即玻璃化转变,所对应的转变温度。 2.脆点(化)温度:当温度低于某个温度Tb时,玻璃态高聚物不能发展强迫高弹形变,而必定发生脆性断裂,这个温度称为脆化温度。 3.溶解度参数:通常将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定义为溶解度参数d,溶质和溶剂的溶解度参数愈接近,两者愈能相互溶解。 4.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不断改变其构象的性质或高分子能够卷曲成无规线团的能力。 5.泊松比:材料横向单位宽度的减少与纵向单位长度的增加之比值。 6.表观粘度:与牛顿粘度定义相类比,将非牛顿流体的粘度定义为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之比,其值称为表观粘度,即。 2000年 1. 链段:把由若干个键组成的一段链作为一个独立运动的单元,称为链段。 2. 构型:构型是对分子中的最近邻原子间的相对位置的表征,也就是指分子汇总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 3. 构象: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 4. 熔限:结晶高聚物有一个较宽的熔融温度范围,这个温度范围就叫熔限。 5. 熔点:高聚物结晶部分完全熔化的温度。 6. 剪切粘度:液体内部反抗在切应力作用系发生薄层流动的内摩擦力,称为剪切粘度。 7. 高聚物的屈服:聚合物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塑性变形。 2001年 1.时温等效原理:升高温度和延长时间对分子运动及高聚物的粘弹行为是等效的,可用一个转换因子αT将某一温度下测定的力学数据变成另一温度下的力学数据。

高分子物理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高分子的基本运动是( B )。 A.整链运动 B.链段运动 C.链节运动 2.下列一组高聚物分子中,柔性最大的是( A )。 A.聚氯丁二烯 B.聚氯乙烯 C.聚苯乙烯 3. 下列一组高聚物中,最容易结晶的是( A ). 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B. 聚邻苯二甲酸乙二酯 C. 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 4.模拟线性聚合物的蠕变全过程可采用( C )模型。 A.Maxwell B. Kelvin C. 四元件 5.在半晶态聚合物中,发生下列转变时,判别熵值变大的是( A )。 (1)熔融(2)拉伸取向(3)结晶(4)高弹态转变为玻璃态 6.下列一组高聚物分子中,按分子刚性的大小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DBFC )。 A.聚甲醛; B.聚氯乙烯; C.聚苯乙烯; D. 聚乙烯;F. 聚苯醚 7..假塑性流体的特征是( B )。 A.剪切增稠 B.剪切变稀 C.粘度仅与分子结构和温度有关 8.热力学上最稳定的高分子晶体是( B )。 A.球晶 B.伸直链晶体 C.枝晶 9.下列高聚物中,只发生溶胀而不能溶解的是( B )。 A. 高交联酚醛树脂; B. 低交联酚醛树脂; C.聚甲基丙稀酸甲脂 10.高分子-溶剂相互作用参数χ 1 ( A )聚合物能溶解在所给定的溶剂中 A. χ 1<1/2 B. χ 1 >1/2 C. χ 1 =1/2 11.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结晶温度越低,体系中晶核的密度越大,所得球晶越小; B.所有热固性塑料都是非晶态高聚物; C.在注射成型中,高聚物受到一定的应力场的作用,结果常常得到伸直链晶体。 12. 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C )。 A.高聚物的取向状态是热力学上一种非平衡态;

东华大学《高分子物理》简答题题库

高分子物理 二、高聚物粘性流动有哪些特点?影响粘流温度T f的主要因素是什么?(8分) 答:粘性流动的特点: 1.高分子流动是通过链段的位移运动来完成的; 2.高分子流动不符合牛顿流体的流动规律; 3.高分子流动时伴有高弹形变。 影响T f的主要因素: 1.分子链越柔顺,粘流温度越低;而分子链越刚性,粘流温度越高。 2. 分子间作用力大,则粘流温度高。 3. 分子量愈大,愈不易进行位移运动,Tf越高。 4. 粘流温度与外力大小和外力作用的时间增大,Tf下降。 三、画出牛顿流体、切力变稀流体、切力变稠流体、宾汉流体的流动曲线,写出相应的流动方程。(8分) 答: 牛顿流体η为常数 切力变稀流体n< 1 切力变稠流体n >1 宾汉流体σy为屈服应力 四、结晶聚合物为何会出现熔限?熔限与结晶形成温度的关系如何? 答:1.结晶聚合物出现熔限,即熔融时出现的边熔融边升温的现象是由于结晶聚合物中含有完善程度不同的晶体之故。聚合物的结晶过程中,随着温度降低,熔体粘度迅速增加,分子链的活动性减小,在砌入晶格时来不及作充分的位置调整,而使形成的晶体停留在不同的阶段上。在熔融过程中,则比较不完善的晶体将在较低的温度下熔融,较完善的晶体需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熔融,从而在通常的升温速度下,呈现一个较宽的熔融温度范围。 2. 低温下结晶的聚合物其熔限范围较宽,在较高温度下结晶的聚合物熔限范围较窄。 五、测定聚合物分子量有哪些主要的方法?分别测定的是什么分子量?除了分子量外还能得 到哪些物理量?聚合物分子量的大小对材料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有何影响?(10分) 答:端基分析法和渗透压测定的是数均分子量,光散射测定的是重均分子量,粘度法测定的是粘均分子量。分子量太低,材料的机械强度和韧性都很差,没有应用价值;分子量太高,熔体粘度增加,给加工成型造成困难。 七、解释下列现象(6分): 1. 尼龙6(PA6)室温下可溶于浓硫酸,而等规聚丙烯却要在130℃左右才能溶于十氢萘。 答:尼龙6为极性结晶聚合物,,当它们与极性溶剂相接触时会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非晶成分放出大量能量使结晶区的部分晶格破坏,成为非结晶区,在适宜的强极性溶剂中往往在室温下即可溶解。而等规聚丙烯为非极性结晶聚合物,溶解往往需要将体系加热到熔点附近时才能发生,外界供给能量使体系温度升高。 2.纤维经拉伸取向后,其断裂强度明显提高。 答:纤维单轴取向后,高分子链沿着外力方向平行排列,故沿取向方向断裂时破坏主价链的比例大大增加,而主价链的强度比范德华力的强度高50倍。(3分)

高分子物理及化学综合实验讲义.

高分子科学实验讲义 (内部教材) 高分子教研室

目录 实验一常见塑料和纤维的简易鉴别 (1) 实验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4) 实验三丙烯酰胺的溶液聚合 (6) 实验四苯乙烯的悬浮聚合 (9) 实验五熔融缩聚反应制备尼龙-66 (12) 实验六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 (16) 实验七热固性脲醛树脂的制备 (19) 实验八膨胀计法测定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22) 实验九用偏光显微镜研究聚合物结晶形态 (25) 实验十粘度法测定聚合物的分子量 (28) 实验十一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聚合物热性能 (33) 实验十二、热失重法(TGA)测定聚合物的热稳定性 (41) 实验十三DMA测定高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 (44) 实验十四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聚合物形态 (48) 实验十五高聚物熔融指数的测定 (51) 实验十六高聚物熔体流变特性的测定 (54)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61) 实验十七改性苯丙乳液的合成与性能分析 (63) 实验十八丙烯酸脂类压敏胶的制备与性能测试 (68)

实验一常见塑料和纤维的简易鉴别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聚合物燃烧试验和气味试验的特殊现象,借以初步辨认各种聚合物。 2.利用聚合物溶解的规律及溶剂选择的原则,了解并掌握溶解法对常见聚合物的定性分析。 二、基本原理 聚合物的鉴别,特别对未知聚合物试样的鉴别颇为复杂,即使经纯化处理的聚合物也很难用单一的方法进行鉴别。常见聚合物通常可用红外、质谱、X 光衍射、气相色谱等仪器进行不同程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而基于聚合物的特性简单地通过外观、在水中的浮沉、燃烧、溶解性和元素分析的方法进行实验室的鉴别则方便易行。 1.根据试样的表观鉴别 HDPE、PP、PA 66、PA 6、PA1010质硬,表面光滑。LDPE、PVF、PA11质较软,表面光滑,有蜡状感觉。硬PVC、PMMA表面光滑,无蜡状感觉。PS质硬,敲打会发出清脆的“打铃声”。 2.根据试样的透明程度鉴别 透明的聚合物:聚丙烯酸酯类,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再生纤维素,纤维素酯类和醚类,聚甲基戊烯类,PC、PS,PVC及其共聚物。半透明的聚合物:尼龙类,PE,PP,缩醛树脂类。透明性往往与样品的厚薄,结晶性,共聚物某些成分的含量等有关。如:EV A中VC的含量大于15%可以从半透明变为透明。半透明的聚合物在薄时变为透明。加入填料共混后,透明聚合物变为不透明。结晶可使透明聚合物变为半透明。 3.根据聚合物燃烧试验的火焰及气味鉴别

《高分子物理》试题

《高分子物理》试题 开课学院:材料学院类别:共( 3 )页 课程号:考试性质:考试 一、解释概念(15分,每题3分) 1、全同立构 2、球晶 3、高分子合金 4、熵弹性 5、应力松弛 二、选择答案(20分,每题1分) 1、高分子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中,()首先把“高分子”这个概念引进科学领域。 A、H. Staudinger, B、K.Ziegler, G.Natta, C、P. J. Flory, D、H. Shirakawa 2、链段是高分子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下列有关链段的描述,错误的是()。 A、高分子链段可以自由旋转无规取向,是高分子链中能够独立运动的最小单位。 B、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高分子链段开始运动的温度。 C、在θ条件时,高分子“链段”间的相互作用等于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D、聚合物熔体的流动不是高分子链之间的简单滑移,而是链段依次跃迁的结果。 3、聚苯乙烯在张应力作用下,可产生大量银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银纹是高度取向的高分子微纤构成。 B、银纹处密度为0,与本体密度不同。 C、银纹具有应力发白现象。 D、银纹具有强度,与裂纹不同。 4、提高高分子材料的拉伸强度有效途径为()。 A、提高拉伸速度, B、取向, C、增塑, D、加入碳酸钙 5、下列四种聚合物在各自的良溶剂中,常温下不能溶解的为()。 A、聚乙烯, B、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C、无规立构聚丙烯, D、聚氯乙烯 6、高分子热运动是一个松弛过程,松弛时间的大小取决于()。 A、材料固有性质 B、温度 C、外力大小 D、以上三者都有关系。 7、示差扫描量热仪(DSC)是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常用来研究()。 ⑴T g,⑵T m和平衡熔点,⑶分解温度T d,⑷结晶温度T c,⑸维卡软化温度,⑹ 结晶度,⑺结晶速度,⑻结晶动力学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 B、⑴⑵⑶⑷⑹⑺⑻ C、⑴⑵⑶⑷⑸ D、⑴⑵⑷⑹ 8、你会选()聚合物用作液氮罐的软密封。(液氮沸点为77K) A、硅橡胶, B、顺丁橡胶, C、天然橡胶, D、丁苯橡胶

高分子物理题库定

一、填充题 1一般用Mw来表征聚合物平均分子量比Mn更恰当,因为聚合物的性能如强度、熔体粘度更多地依赖于样品中较大的分子。 2在分子量积分分布曲线上,90%处的分子量与50%处的分子量的比值对高分子量尾端较敏感 3均聚物分子中有且只有一种(真实的、隐含的或假设的)单体。因此,-[O(CH2)5CO]m-[OCH2CO]n-属于共聚物,-[CH2CH2CH2CH(CH3)]n- 属于均聚物。 4结晶高分子由于含有完善程度不同的晶体,没有精确的熔点,而存在熔限。 5根据形成条件的不同,聚合物的液晶分为热致性液晶和溶致性液晶。 6高聚物的增塑主要是由于增塑剂的加入导致高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力的减弱。 7高分子的特性粘度主要反映了溶剂分子与高聚物分子之间的内摩擦效应,其值决定于前者的性质,但更决定于后者的形态和大小,是一个与后者的聚合物分子量有关的量。 8在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高分子溶液粘度时,其中奥氏粘度计要求每一测定所取的液体体积必须相同。 9甲苯的玻璃化温度为113K,假如以甲苯作为聚苯乙烯(Tg=373K)的增塑剂, 含有20%体积分数甲苯的聚苯乙烯的玻璃化温度为321K 。 10温度升高对高分子的分子运动有两方面的作用,包括增加能量和使聚合物体积膨胀,增大运动空间 11由于聚三氟氯乙烯容易形成结晶,为了制备透明薄板,成型过程中制品冷却要迅速,使之结晶度低,晶粒尺寸小。 12高聚物悬浮液和乳胶等分散体系通常属于假塑型流体,即流体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 13材料的弹性模量是指在弹性形变范围内单位应变所需应力的大小,是材料刚性的一种表征。 14玻璃态和晶态聚合物的拉伸过程本质上都属于高弹形变,但其产生的温度范围不同,前者在Tb 和Tg 之间,而后者在Tg和Tm 之间产生。 15.用塑料绳绑捆东西,时间久了会变松,这是材料的应力松弛现象 16.稳定高聚物分子三维结构的作用力包括氢键、范德华力、疏水作用和盐键。此外共价二硫键在稳定某些高分子的构象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分子物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三简答题

三、简答题 1、高分子结构的特点? 2、表1-4数据说明了什么?试从结构上予以分析。 3、评价主链带有间隔单键和双键的聚磷腈的柔顺性。其结构示意如下: 4、.比较以下三个聚合物的柔顺性,从结构上简要说明原因。 5、试分析纤维素的分子链为什么是刚性的?(提示:从纤维素链节结构分析阻碍内旋转的因素) 6、比较以下两种聚合物的柔顺性,并说明为什么。 7、试从下列高聚物的链节结构,定性判断分子链的柔性或刚性,并分析原因。 8、以下化合物,哪些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哪些是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1)、蛋白质,(2)PVC,(3)酚醛树脂,(4)淀粉,(5)纤维素,(6)石墨,(7)尼龙-66,(8)PV Ac,(9)丝,(10)PS,(11)维尼纶,(12)天然橡胶,(13)聚氯丁二烯(14)纸浆,(15)环氧树脂。 9、试述下列烯类高聚物的构型特点及其名称。式中d表示链节结构是d构型,l则表

示是l构型。(1)—d—d—d—d—d—d—d—;(2)—l—l—l—l—l—l—l—l—l—;(3)—d —l—d—l—d—l—d—l—;(4)—d—d—l—d—l—l—l—。 10、已知高分子主链中键角大于90°,定性地讨论自由旋转链的均方末端距与键角的关系。 11、(1)由丙烯得到的全同立构聚丙烯有无旋光性?(2)假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不能用改变构象的办法提高等规度? 12、近程相互作用和远程相互作用的含义及它们对高分子链的构象有何影响? 13、根据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间作用能,定性地讨论表2-3中所列各高聚物的性能。 14、将下列三组聚合物的结晶难易程度排列成序:(1)PE,PVC,PS,PAN;(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己二酸乙二酯;(3)尼龙-66,尼龙-1010。 15、有两种乙烯和丙烯的共聚物,其组成相同(均为65%乙烯和35%丙烯),但其中一种室温时是橡胶状的,一直到稳定降至约-70℃时才变硬,另一种室温时却是硬而韧又不透明的材料。试解释它们内在结构上的差别。 16、判断正误:“分子在晶体中是规整排列的,所以只有全同立构或间同立构的高分子才能结晶,无规立构的高分子不能结晶。” 17、(1)为什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从熔体淬火时得到透明体?(2)为什么IPMMA 是不透明的? 18、试分析聚三氟氯乙烯是否结晶性聚合物?要制成透明薄板制品,问成型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条件的控制? 19、透明的聚酯薄膜在室温二氧六环中浸泡数分钟就变为不透明,这是为什么? 20、(1)将熔融态的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苯乙烯(PS)淬冷到室温,PE是半透明的,而PET和PS是透明的。为什么?(2)将上述的PET透明试样,在接近玻璃化温度下进行拉伸,发生试样外观由透明变为浑浊,试从热力学观点来解释这一现象。 21、三类n值相同的线形脂肪族聚合物(对于给定的n值)的熔点顺序如下所示,解释原因。

高分子物理和化学

高分子化学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化学反应、物理化学、物理、加工成型、应用等方面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https://www.360docs.net/doc/8a4201256.html,|NO.6315)合成高分子的历史不过八十年,所以高分子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还不足六十年,但它的发展非常迅速。目前它的内容已超出化学范围,因此,现在常用高分子科学这一名词来更合逻辑地称呼这门学科。狭义的高分子化学,则是指高分子合成和高分子化学反应。后来,经过研究知道,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和那些天然存在的高分子,在结构、性能等方面都具有共同性,因此,就都叫做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的分子内含有非常多的原子,以化学键相连接,因而分子量都很大。但这还不是充足的条件,高分子的分子结构,还必须是以接合式样相同的原子集团作为基本链节(或称为重复单元)。许多基本链节重复地以化学键连接成为线型结构的巨大分子,称为线型高分子。有时线型结构还可通过分枝、交联、镶嵌、环化,形成多种类型的高分子。其中以若干线型高分子,用若干链段连接在一起,成为巨大的交联分子的称为体型高分子。(https://www.360docs.net/doc/8a4201256.html,|NO.6315) 从高分子的合成方法可以知道,合成高分子的化学反应,可以随机地开始和停止。因此,合成高分子是长短、大小不同的高分子的混合物。与分子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一般小分子化合物不同,高分子的分子量只是平均值,称为平均分子量。 决定高分子性能的,不仅是平均分子量,还有分子量分布,即各种分子量的分子的分布情况。从其分布中可以看出,在这些长长短短的高分子的混合物中,是较长的多还是较短的多,或者中等长短的多。 高分子具有重复链节结构这一概念,是施陶丁格在20世纪20年代初提出的,但没有得到当时化学界一些人的赞同。直到30年代初,通过了多次实践,这一概念才被广泛承认。正确概念一经成立,就使高分子有飞跃的发展。当时链式反应理论已经成熟,有机自由基化学也取得很大的成就。三者的结合,使高分子合成有了比较方便可行的方法实践证明,许多烯类化合物,经过有机自由基的引发,就能进行链式反应,迅速地

高分子物理试题库华工内部密卷10套

?高分子物理?试卷1 学号姓名分数 一、解释下列基本概念(每题2分,共12分) 1. 构型 2. 内聚能 3. 玻璃化转变 4. 应力松弛 5. 材料的屈服 6. 特性粘度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 通过升高温度,可以使聚合物从一种构型变为另一种构型。() 2. 均方末端距指一条分子链的两个末端之间直线距离的平方的统计平均值。() 3. 聚合物球晶的晶粒尺寸越大,它的冲击强度越小,透明性越好。() 4. 在玻璃化温度以下,分子链的运动被冻结,只有链段的运动以及键角和键长的变化。 () 5. 结晶聚合物的熔点T m是指熔融开始时所对应的温度。() 6. 虽然说可以通过内增塑也可以通过外增塑使聚合物的T g下降,但二者的作用机理却不同。( ) 7. 聚合物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会因滞后而引起内耗,内耗有害无利。() 8. 对于高聚物的蠕变、应力松弛和动态粘弹行为,缩短时间、升高温度与延长时间、降低温度均能达到等同的效果。() 9. 聚合物的银纹若得不到控制,可发展成为裂缝,但若适当加压,可使之消失。() 10. 高聚物可在某一溶剂中通过改变温度做成θ溶液,但它却不是理想溶液。() 三、选择题(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答案,其中2题有2个正确答案;每个答案1分,共13分) 1.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是由许多大分子通过下面的作用形成的:() A. 化学键合力; B. 氢键; C.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2. 高聚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可用下面方法表示:() A. 晶格能; B. 自由能; C. 内聚能 3. 玻璃态高聚物指这样一类聚合物:() A.在玻璃态下容易冷冻结晶变脆; B.高于T m时晶体熔化; C.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结晶 4. 结晶聚合物的熔融过程是:() A. 放热过程; B. 力学状态转变过程; C. 热力学相变过程 5. 聚合物的自由体积提供了:() A. 分子链的活动空间; B. 链段的活动空间; C. 链节的活动空间 6. 高速行驶的汽车轮胎因胎体发热而爆裂是由橡胶的下列过程引起的:() A. 松弛; B. 内耗; C. 蠕变 7. 橡胶拉伸的热力学行为表明,真实弹性体的弹性响应同时归因于:(、) A. 焓的变化; B. 熵的变化; C. 内能的变化 8. 高聚物的屈服应力随温度的升高而:() A. 升高; B. 保持不变; C. 降低

高分子物理及化学

北京印刷学院201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 《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考试大纲 高分子物理及化学 第一部分《高分子化学》大纲 高分子化学是研究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和反应的一门科学,是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等四大化学为基础,同时也为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第一章绪论 【掌握内容】 1. 基本概念:单体、高分子、聚合物、低聚物、结构单元、重复单元、单体单元、链 节、主链、侧链、端基、侧基、聚合度、相对分子质量等 2. 聚合反应;加成聚合与缩合聚合;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 3. 从不同角度对聚合物进行分类 4. 常用聚合物的命名、来源、结构特征 5.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 【熟悉内容】 1. 系统命名法

2. 典型聚合物的名称、符号及重复单元 1. 高分子化学发展历史 2.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第二章自由基聚合(radical polymerization) 【掌握内容】 1. 自由基聚合的基本概念: 聚合熵,聚合焓,聚合上限温度,引发剂半衰期,残留分率,引发效率,诱导效应,笼蔽效应,自动加速现象,凝胶效应,沉淀效应,动力学链长,链转移现象,阻聚现象,缓聚现象 2. 单体聚合能力:热力学(△E, △S,T,P) ;动力学(空间效应-聚合能力,电子效应-聚合类型) 3. 自由基基元反应每步反应特征,自由基聚合反应特征 4. 常用引发剂的种类和符号,引发剂分解反应式,表征方法(四个参数),引发剂效率,诱导效应,笼蔽 效应,引发剂选择原则 5. 聚合动力学:聚合初期:三个假设,四个条件,反应级数的变化,影响速率的四因素 (M,I,T,P) ;聚合中后期的反应速率的研究:自动加速现象,凝胶效应,沉淀效应;聚合反应类型 6. 相对分子质量:动力学链长,聚合度及影响其的四因素(M,I,T,P) 7. 链转移:类型,聚合度,动力学分析,阻聚与缓聚 1. 热、光、辐射聚合 2. 聚合动力学研究方法

高分子物理习题答案

高分子物理习题集-答案 第一章高聚物的结构 4、高分子的构型和构象有何区别?如果聚丙烯的规整度不高,是否可以通过单键的内旋转提高它的规整度? 答:构型: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或基团在空间的几何排列。这种排列是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和重组。 构象: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构象的改变速率很快,构象时刻在变,很不稳定,一般不能用化学方法来分离。 不能。提高聚丙烯的等规度须改变构型,而改变构型与改变构象的方法根本不同。构象是围绕单键内旋转所引起的排列变化,改变构象只需克服单键内旋转位垒即可实现,而且分子中的单键内旋转是随时发生的,构象瞬息万变,不会出现因构象改变而使间同PP(全同PP)变成全同PP(间同PP);而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才能实现。5、试写出线型聚异戊二烯加聚产物可能有那些不同的构型。 答:按照IUPAC有机命名法中的最小原则,CH3在2位上,而不是3位上,即异戊二烯应写成 (一)键接异构:主要包括1,4-加成、1,2-加成、3,4-加成三种键接异构体。 (二)不同的键接异构体可能还存在下列6中有规立构体。 ①顺式1,4-加成 ②反式1,4-加成 ③1,2-加成全同立构 ④1,2-加成间同立构 ⑤3,4-加成全同立构 ⑥3,4-加成间同立构 6.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是什么?影响分子间作用力的因素有哪些?试比较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酰胺(尼龙-66)、聚丙烯酸各有那些分子间作用力? 答:分子间作用力的本质是:非键合力、次价力、物理力。 影响因素有:化学组成、分子结构、分子量、温度、分子间距离。PE、PP是非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为:色散力;

高分子物理期末简答题汇总

高分子物理简答题 1.同样是都是高分子材料,在具体用途分类中为什么有的是县委,有的是塑料,有的是橡胶?同样是纯的塑料薄膜,,为什么有的是全透明的,有的是半透明的? 答:高分子材料的用途分类取决于材料的使用温度和弹性大小,当材料的使用温度在玻璃化温度Tg以下,是塑料,Tg以上则为橡胶,否则会软化。而透明度的问题在于该材料是否结晶,结晶的塑料薄膜是透明的,非结晶的则不透明或半透明。 2.假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不能用改变构想的办法提高等规度?说明理由。 答:构象: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称为构象。聚丙烯的等规度是由构型不同的异构体所产生的旋光异构所引起的,由于头-头键接的聚丙烯,其有全同立构、间同立构和无规立构等异构体。而且构型是由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构象仅仅是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所以当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时,用改变构象的方法是无法提高其等规度的,需要破坏化学键,改变构型,才能提高等规度。 3.理想的柔性高分子链可以用自由连接或高斯链模型来描述,但真实高分子链在通常情况下并不符合这一模型,原因是什么?这一矛盾是如何解决的? 答:在采用自由连接链或高斯链模型描述理想的柔性高分子链时,我们假设单键在结合时无键角的限制,内旋转时也无空间位阻,但真实高分子链不但有键角的限制,在内旋转时也存在空间位阻,因此使真实高分子链在通常情况下并不符合这一模型。对于真实高分子链我们用等效自由结合链来描述,把由若干个相关的键组成的一段链,算作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键称作“链段”,令链段与链段自由结合,并且无规取向,这种链称为等效自由结合链。 4. 高分子溶解过程与小分子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因为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的大小相差悬殊,两者的分子运动速度差别很大,溶剂分子能比较快的渗透进入高聚物,而高分子向溶剂的扩散却非常慢,这样,高聚物的溶解过程要经过两个阶段,现实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是高聚物体积膨胀,称为溶胀,然后才是高分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完全溶解的分子分散的均相体系。整个过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 5.什么是高分子的理想溶液?它应该符合哪些条件? 答:高分子溶液的化学位由理想部分和非理想部分组成,对于高分子溶液即使浓度很稀也不能看做是理想溶液,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溶剂和温度来满足Δμ1E=0的条件,使高分子溶液符合理想溶液的条件,称其为θ条件,这时的相互作用参数X=1/2. 6. 解释本章附录中聚合物的结构对玻璃化温度的影响。试各另举一组例子说明聚合物的著化学结构因素对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答:(1)主链结构①主链由饱和单间构成的高聚物:高聚物的内旋转位垒越低,分子链的柔性越大,Tg越低。例如:聚乙烯Tg=-68°C,聚甲醛Tg=-83°C,聚二甲基硅氧烷Tg=-123°C ②珠帘寨红引入苯基等芳杂环以后:分子链的刚性增大,Tg升高。例如:聚乙烯 Tg=-68°C,聚苯乙烯Tg=100°C ③主链中含有孤立双键的高聚物分子链都比较柔顺,Tg 比较低④共轭二烯烃聚合物:由于几何异构体的存在,分子链较刚性的反式异构体有比较高的Tg . (2)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和侧击的柔性①一取代烯类聚合物:取代基的体积增大,内旋转位阻增加,Tg将升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侧基增大,Tg反而下降)如果有旋光异构体曾在,通常一取代聚烯烃的不同旋光异构体,不表现出Tg的差别 ;② 1.1-二取代的烯类聚合物:

高分子物理习题 答案

高分子物理部分复习题 构象;由于单键(σ键)的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它是不稳定的,分子热运动即能使其构象发生改变 构型;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列。稳定的,要改变构型必需经化学键的断裂、重组 柔顺性;高聚物卷曲成无规的线团成团的特性 等同周期、高聚物分子中与主链中心轴平行的方向为晶胞的主轴,其重复的周期 假塑性流体、无屈服应力,并具有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加而减小的流动特性的流体 取向;高分子链在特定的情况下,沿特定方向的择优平行排列,聚合物呈各向异性特征。 熵弹性、聚合物(在Tg以上)处于高弹态时所表现出的独特的力学性质 粘弹性;外力作用,高分子变形行为有液体粘性和固体弹性的双重性质,力学质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玻尔兹曼叠加、认为聚合物在某一时刻的弛豫特性是其在该时刻之前已经历的所有弛豫过程所产生结果的线性加和的理论原理 球晶、球晶是由一个晶核开始,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空间各方向放射生长形成高温时,晶核少,球晶大 应力损坏(内耗)、聚合物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产生滞后现象,而使机械能转变为热能的现象 应力松弛、恒温恒应变下,材料的内应变随时间的延长而衰减的现象。 蠕变、恒温、恒负荷下,高聚物材料的形变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的现象 玻璃化转变温度Tg: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的温度,链段开始运动或冻结的温度。挤出膨大现象、高分子熔体被强迫挤出口模时,挤出物尺寸大于口模尺寸,截面形状也发生变化的现象 时温等效原理、对于同一个松驰过程,既可以在低温下较长观察时间(外力作用时间)观察到,也可以在高温下较短观察时间(外力作用时间)观察出来。 杂链高分子、主链除碳原子以外,还有其他原子,如:氧、氮、硫等存在,同样以共价键相连接 元素有机高分子、主链含Si、P、Se、Al、Ti等,但不含碳原子的高分子 键接结构、结构单元在高分子链中的联结方式 旋光异构、具有四个不同取代基的C原子在空间有两种可能的互不重叠的排列方式,成为互为镜像的两种异构体,并表现出不同的旋光性 均相成核、处于无定型的高分子链由于热涨落而形成晶核的过程 异相成核、是指高分子链被吸附在固体杂质表面而形成晶核的过程。Weissenberg爬杆效应当插入其中的圆棒旋转时,没有因惯性作用而甩向容器壁附近,反而环绕在旋转棒附近,出现沿棒向上爬的“爬杆”现象。 强迫高弹形变对于非晶聚合物,当环境温度处于Tb<T <Tg时,虽然材料处于 玻璃态,链段冻结,但在恰当速率下拉伸,材料仍能发生百分之几百的大变形 冷拉伸;环境温度低于熔点时虽然晶区尚未熔融,材料也发生了很大拉伸变形 溶度参数;单位体积的内聚能称为内聚物密度平方根 介电损耗;电介质在交变电场中极化时,会因极化方向的变化而损耗部分能量和发热,称介电损耗。 聚合物的极化:聚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两极分化,性质偏离的现象 二、填空题

高分子物理简答题

高分子物理简答题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高分子物理简答题 1.同样是都是高分子材料,在具体用途分类中为什么有的是县委,有的是塑料,有的是橡胶同样是纯的塑料薄膜,,为什么有的是全透明的,有的是半透明的答:高分子材料的用途分类取决于材料的使用温度和弹性大小,当材料的使用温度在玻璃化温度Tg以下,是塑料,Tg以上则为橡胶,否则会软化。而透明度的问题在于该材料是否结晶,结晶的塑料薄膜是透明的,非结晶的则不透明或半透明。 2.假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不能用改变构想的办法提高等规度说明理由。 答:构象: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称为构象。聚丙烯的等规度是由构型不同的异构体所产生的旋光异构所引起的,由于头-头键接的聚丙烯,其有全同立构、间同立构和无规立构等异构体。而且构型是由分子中由化学键所固定的原子在空间的几何排列,构象仅仅是由于单键内旋转而产生的分子在空间的不同形态。所以当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时,用改变构象的方法是无法提高其等规度的,需要破坏化学键,改变构型,才能提高等规度。 3.理想的柔性高分子链可以用自由连接或高斯链模型来描述,但真实高分子链在通常情况下并不符合这一模型,原因是什么这一矛盾是如何解决的 答:在采用自由连接链或高斯链模型描述理想的柔性高分子链时,我们假设单键在结合时无键角的限制,内旋转时也无空间位阻,但真实高分子链不但有键角的限制,在内旋转时也存在空间位阻,因此使真实高分子链在通常情况下并不符合这一模型。对于真实高分子链我们用等效自由结合链来描述,把由若干个相关的键组成的一段链,算作一个独立的运动单元,键称作“链段”,令链段与链段自由结合,并且无规取向,这种链称为等效自由结合链。 4. 高分子溶解过程与小分子相比,有什么不同 答:因为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的大小相差悬殊,两者的分子运动速度差别很大,溶剂分子能比较快的渗透进入高聚物,而高分子向溶剂的扩散却非常慢,这样,高聚物的溶解过程要经过两个阶段,现实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是高聚物体积膨胀,称为溶胀,然后才是高分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完全溶解的分子分散的均相体系。整个过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 5.什么是高分子的理想溶液它应该符合哪些条件 答:高分子溶液的化学位由理想部分和非理想部分组成,对于高分子溶液即使浓度很稀也不能看做是理想溶液,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选择溶剂和温度来满足Δμ1E=0的条件,使高分子溶液符合理想溶液的条件,称其为θ条件,这时的相互作用参数X=1/2. 6.解释本章附录中聚合物的结构对玻璃化温度的影响。试各另举一组例子说明聚合物的着化学结构因素对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答:(1)主链结构①主链由饱和单间构成的高聚物:高聚物的内旋转位垒越低,分子链的柔性越大,Tg越低。例如:聚乙烯Tg=-68°C,聚甲醛Tg=-83°C,聚二甲基硅氧烷Tg=-123°C②珠帘寨红引入苯基等芳杂环以后:分子链的刚性增大,Tg升高。例如:聚乙烯 Tg=-68°C,聚苯乙烯Tg=100°C③主链中含有孤立双键的高聚物分子链都比较柔顺,Tg 比较低④共轭二烯烃聚合物:由于几何异构体的存在,分子链较刚性的反式异构体有比较高的Tg. (2)取代基的空间位阻和侧击的柔性①一取代烯类聚合物:取代基的体积增大,内旋转位阻增加,Tg将升高(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侧基增大,Tg反而下降)如果有旋光异构体曾在,通常一取代聚烯烃的不同旋光异构体,不表现出Tg的差别;②二取代的烯类

高分子物理试题库

高分子物理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取向:取向是指非晶高聚物的分子链段或整个高分子链,结晶高聚物的晶带、晶片、晶粒等,在外力作用下,沿外力作用的方向进行有序排列的现象。 特性粘度 柔顺性: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称为柔顺性。 链段:由于分子内旋受阻而在高分子链中能够自由旋转的单元长度。是描述柔性的尺度。 内聚能密度:把1mol 的液体或固体分子移到其分子引力范围之外所需要的能量为内聚能。单位体积的内聚能称为内聚能密度,一般用CED 表示。 溶解度参数: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称为溶解度参数,一般用δ表示。 等规度:等规度是高聚物中含有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总的百分数。 结晶度结晶度即高聚物试样中结晶部分所占的质量分数(质量结晶度)或者体积分数(体积结晶度)。 液晶:在熔融状态下或溶液状态下,仍然部分保持着晶态物质分子的有序排列,且物理性质呈现各向异性,成为一种具有和晶体性质相似的液体,这种固液之间的中间态称为液态晶体,简称为液晶。 聚电解质溶液 脆性断裂 时温等效原理 零切黏度 应力松弛 银纹 粘弹性 表观粘度 应力 应变 弹性模量 柔量 泊松比 冲击强度 强迫高弹形变 增塑作用 内增塑作用 外增塑作用 蠕变 动态粘弹性 静态粘弹性 滞后 内耗 牛顿流体 假塑性流体 膨胀性流体 宾汉流体 二.选择题 1. 测量重均分子量可以选择以下哪种方法: D A .粘度法 B .端基滴定法 C .渗透压法 D .光散射法 2. 下列那种方法可以降低熔点: B D 。 A. 主链上引入芳环; B. 降低结晶度; C. 提高分子量; D. 加入增塑剂。 3. 多分散高聚物下列平均分子量中最小的是 A A 、n M B 、w M C 、z M D 、M 4. 聚合物在溶液中通常呈 C 构象。 A .锯齿形 B .螺旋形 C .无规线团 D .梯形

高分子物理期末复习参考题

高分子物理期末复习参考题 说明:此复习题仅作为复习参考使用,并非考试试题,只是题型和考试类似,希望同学们好好复习。 一、填空题: 1、降温速度越快,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越高。 2、橡胶弹性的本质是弹性,橡胶在绝热拉伸过程中放热。 3、松弛时间τ值越小,表明材料的弹性越。推迟时间τ'值越小,表明材料的弹性越。 4、银纹是在张应力的作用下产生的,银纹内部存在微细凹槽,其方向与外力方向垂直。 5、分子链越柔顺,粘流温度越低;高分子极性大,粘流温度越高。 6、温度下降,材料断裂强度增大,断裂伸长率减小。 7、产生橡胶弹性的条件是、、。 8、在交变应力(变)的作用下,应变于应力一个相角δ的现象称为滞后,tanδ的值越小,表明材料的弹性越。 9、对于相同分子量,不同分子量分布的聚合物流体,在低剪切速率下,分子量分布的粘度高,在高剪切速率下,分子量分布粘度高。 10、高聚物的粘流温度是成型加工的温度,高聚物的分解温度是成型加工的温度。 11、高聚物屈服点前形变是完全可以回复的,屈服点后高聚物将在恒应力下发生塑性流动,屈服点以后,大多数高聚物呈现应变软化,有些还非常迅速。屈服发生时,拉伸样条表面产生或剪切带,继而整个样条局部出现。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聚合物中,玻璃化转变温度T g的大小顺序是() (1)聚乙烯(2)聚丙烯腈(3)聚丙烯(4)聚氯乙烯 A(4)>(2)>(3)>(1)B(2)>(4)>(3)>(1) C(2)>(4)>(1)>(3)D(4)>(2)>(1)>(3) 2、下列聚合物中,熔点T m最高的聚合物是() A 聚邻苯二甲酸乙二酯B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 C 聚己二甲酸乙二酯D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 3、在下列聚合物中,结晶能力最好的是() A 无规聚苯乙烯 B 聚乙烯 C 等规聚苯乙烯 D 聚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4、交联橡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形变小时符合虎克定律 B 具有熵弹性 C 拉伸时吸热 D 压缩时放热 5、下图是在一定的应力作用下,不同温度下测定的聚合物蠕变性能曲线,下列温度大小顺序正确的是()Array A T1>T2>T3>T4 B T4>T3>T2>T1 C T1>T3>T2>T4 D T2>T3>T1>T4

高分子物理第六章考试题库

高分子物理第六章溶液部分 3-1简述聚合物的溶解过程,并解释为什么大多聚合物的溶解速度很慢?解:因为聚合物分子与溶剂分子的大小相差悬殊,两者的分子运动速度差别很大,溶剂分子能比较快地渗透进入高聚物,而高分子向溶剂地扩散却非常慢。这样,高聚物地溶解过程要经过两个阶段,先是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使高聚物体积膨胀,称为“溶胀”,然后才是高分子均匀分散在溶剂中,形成完全溶解地分子分散的均相体系。整个过程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高聚物的聚集态又有非晶态和晶态之分。非晶态高聚物的分子堆砌比较松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较弱,因而溶剂分子比较容易渗入高聚物内部使之溶胀和溶解。晶态高聚物由于分子排列规整,堆砌紧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很强,以致溶剂分子渗入高聚物内部非常困难,因此晶态高聚物的溶解要困难得多。非极性的晶态高聚物(如PE)在室温很难溶解,往往要升温至其熔点附近,待晶态转变为非晶态后才可溶;而极性的晶态高聚物在室温就能溶解在极性溶剂中。 例3-2.用热力学原理解释溶解和溶胀。解:(1)溶解:若高聚物自发地溶于溶剂中,则必须符合:ΔG=ΔH.TΔS≤0上式表明溶解的可能性取决于两个因素:焓的因素(ΔH)和熵的因素(ΔS)。焓的因素取决于溶剂对高聚物溶剂化作用,熵的因素决定于高聚物与溶剂体系的无序度。对于极性高聚物前者说影响较大,对于非极性高聚物后者影响较大。但一般来说,高聚物的溶解过

程ΔS都是增加的,即ΔS>0。显然,要使ΔG<0,则要求ΔH 越小越好,最好为负值或较小的正值。极性高聚物溶于极性溶剂,常因溶剂化作用而放热。因此,ΔH总小于零,即ΔG<0,溶解过程自发进行。根据晶格理论得ΔH=χ1KTN1φ2(3-1)式中χ1称为Huggins参数,它反映高分子与溶剂混合时相互作用能的变化。χ1KT的物理意义表示当一个溶剂分子放到高聚物中去时所引起的能量变化(因为N1=1,φ1≈1,ΔH≈χ1KT)。而非极性高聚物溶于非极性溶剂,假定溶解过程没有体积的变化(即ΔV=0),其ΔH的计算可用Hildebrand的溶度公式:ΔH=Vφ1φ2(δ1.δ2)2(3-2)式中φ是体积分数,δ是溶度参数,下标1和2分别表示溶剂和溶质,V是溶液的总体积。从式中可知ΔH 总是正的,当δ1..→δ2时,ΔH..→0。一般要求δ1与δ2的差不超过1.7~2。综上所述,便知选择溶剂时要求χ1越小或δ1和δ2相差越小越好的道理。注意:①Hildebrand公式中δ仅适用于非晶态、非极性的聚合物,仅考虑结构单元之间的色散力,因此用δ相近原则选择溶剂时有例外。δ相近原则只是必要条件,充分条件还应有溶剂与溶质的极性和形成的氢键程度要大致相等,即当考虑结构单元间除有色散力外,还有偶极力和氢键作用时,则有ΔH=Vφφ[()(pp)()22122122121hhddδδδδδδ.+.+.]式中d、p、h分别代表色散力、偶极力和氢键的贡献,这样计算的δ就有广义性。②对高度结晶的聚合物,应把熔化热ΔHm和熔化熵ΔSm包括到自由能中,即ΔG=(ΔH+ΔHm).T(ΔS+ΔSm)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