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研究毕业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研究毕业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研究毕业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研究毕业

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研究系别:会计学系

专业 (方向):会计学

年级、班:2010级会计本科(5)班

学生姓名:李瑾

指导教师:方文斌

年月日

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后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兰州商学院陇桥学院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____________

年月日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研究

摘要

本文介绍了资产减值准则的产生及发展,分析了我国资产减值及其实施情况与影响。结合新颁布的准则,从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问题入手,对其相关概念、确认、计量与披露进行探讨,在介绍了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与会计政策的基础上,对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成因进行分析,理论上为资产的真实价值提供准确的计量,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在实践中对我国在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完善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资产减值准备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uidelines of the impairment of assets, impairment of assets in China and its implementation and impact. The newly issued guidelines, starting from the theory of asset impairment accounting recognition, measurement and disclosure explore its related concep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nterprise asset impairment accounting policy of listed companies asset impairment provision of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analysis, in theory, provide accurate measure of the true value of the assets to provide true and accurate information for users of financial reports; practice of asset impairment accounting to explore issues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our asset impairment accounting

[Key Words]:Impairment of assets Provision for impairment of assets Problems Perfecting Countermeasures

目录

一、资产减值准备概述 0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内涵 0

(二)资产减值的本质 (1)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重要性 (2)

二、我国企业《资产减值》准则相关内容的阐释(3)

(一)资产减值准则主要内容 (4)

(二)资产减值准则的差异分析 (4)

三、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4)

(一)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本身存在的问

题 (5)

1.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 (5)

2.计提比例无确切的标准,计提金额具有一定的弹性 (5)

3.关于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问题 (6)

4.关于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 (6)

(二)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实务工作中存在的

问题 (7)

1.存在利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现象 (7)

2.财务人员水平的制约 (8)

3.对企业业绩的考核不够全面 (8)

4.外部监督力量薄弱,审计并未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8)

(三)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的

问题 (9)

1.过度依赖美国或国际会计准则,脱离我国的国情 (9)

2.理论性较强,实务操作性差 (9)

3.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研究不普及 (9)

四、完善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选择.. (10)

(一)不断完善和健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10)

1.加强对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完善工作 (10)

2.完善商誉资产减值的计量,加强商誉减值信息的披露 (10)

3.控制资产处置时产生的巨额收益 (11)

(二)加强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实务管理工作

(11)

1.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11)

2.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12)

3.改进业绩评价体系 (13)

4.加强审计监督力度 (13)

(二)加强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实务管理及制度普

及工作 (13)

1.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减值会计制度 (13)

2.加强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实务管理 (13)

3.做好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研究的普及工作 (14)

参考文献 (15)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研究

一、资产减值准备概述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内涵

我国财政部 2006 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资产则是这样进行定义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①可见,我国对资产的定义采用了未来经济利益观。即资产是直接或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根据资产的这一重要特征,如果不具备将来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流入,则不能被确认为是企业的资产,也不能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这一栏中反映。由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状况,使得我国对资产进行定义的时候更偏重于拥有和控制,而且也更符合稳健性原则。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因此,企业对各项资产可收回金额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不再作为资产核算,而是作为资产减值来冲减原来资产的账面价值,并且相应地计入各期损益。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的资产,除特别说明外,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资产组应当由与创造现金流入相关的资产构成。由此可以看出,资产组是若干项资产的组合,应以某几项资产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其他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来进行认定。

会计实务中对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这就是资产减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 2006[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36 - 44

值会计。可见,资产减值会计就是将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比较,进而修正其将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属性的会计处理的一个过程。从而达到准确核算资产的账面价值、合理确认资产预计可实现经济利益的目标。但这并不代表对历史成本这一计量模式的否定。它只是在企业持续经营的情况下,对资产价值的重新估计。因此,为了真实的反映企业资产的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中要反映出公允价值、可变现净值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当公允价值低于历史成本时,直接按公允价值计量,取代历史成本的计量。这样,不仅使得投资者等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而且也说明了企业管理层对于经营环境的不断变化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对策。

(二)资产减值的本质

资产是指过去的经济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因此,企业对于在可预见的未来不能使其受益的费用性支出应直接计入当期成本,而不再作为资产处理,对于待处理财产损失等会计调整项目也应在期末编制会计报表前转销,不再作为资产核算;对于各项资产预期带来经济利益的金额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也不在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一项反映,而是作为资产的抵减项目资产减值损失进行账务处理,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①从本质上讲,资产减值实际也是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是按照我国会计准则规定,对特殊资产才允许其采用公允价值计价,而一般资产都要求按成本与公允价值孰低原则来计量,这体现了会计处理中的谨慎性原则。

①王善中.2006 企业会计准则解读,中南大出版社,2006.

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则说明企业的资产发生了减值。可见,资产减值的本质就是资产获利能力的弱化。资产发生减值即表明资产的实际价值发生了减少。为了保证社会各方利益的相对平衡,监管部门必须制定一个相对权威性的标准,对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规范。资产的真正增值或减值,只有当企业的资产在转让和出售时才能够被完全体现出来。从本质上讲,资产的实际价值变动应该看作是企业的资本性变动,而不应该在企业的盈利中对其进行确认。①但是根据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基于企业的法律责任,企业的资本账户是不能够随意变动的,所以在会计处理中也只能将资产的这种资本性变动作为一种损益来处理;另一方面基于会计处理基本原则——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只对资产的减值部分作单向处理,而不确认其增值的部分,这也是基于社会利益和资产风险均衡下的现实选择。

(三)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重要性

资产质量的高低、资产价值计量的准确性也是备受企业管理层、投资者和债权人等报使用者的广泛关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普遍存在着对于资产价值的核算不准确的现象。因此,对企业的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可以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企业发展更加稳健,使报表的使用者能够准确及时了解企业的真实资产状况,使决策者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的思路方法。

对于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可以直接转销,也可以通过提取减值准备的方法来处理。如果采用计提准备,只有当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小于

①蔡建平.新资产减值准则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商业会计,2008.

其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数时,才对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反之,不仅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且从理论上讲,应按其差额冲回多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将账户的余额冲减至零为限。目前我国资产减值准则中规定,属于非流动性资产的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以后会计期间不能冲回。准则这样规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部分不诚信的企业将计提减值准备作为其利润调控的手段。

会计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对经济事项或交易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①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就很好的体现了谨慎性原则,企业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可以提高资产的质量,使资产的价值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资产减值准备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立足现在,面向未来,不仅考虑了资产的有形损耗,更重要的是它还考虑了资产的无形损耗,从而夯实了期末资产的价值,同时也避免了因资产价值虚增而导致的利润虚增,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增强了财务信息的可信度,最终使投资者、债权人等财务报表使用者相信企业管理层已经准确评估了自身资产的价值,并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充满信心。

可见,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无论是对外部信息使用者还是企业内部管理层,都有其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企业《资产减值》准则相关内容的阐释

随着我国经济业务复杂程度逐渐增加,为了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于 2006年 2 月 15 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将我国

①赵春芳.解析资产减值会计准则[J].财会研究,2007(1).

原会计准则中的有关内容整合修改公布了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将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变革为进一步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行为,对资产减值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一)资产减值准则主要内容

在资产减值准则中,明确了资产减值会计的适用范围,提出了资产减值、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公允价值、可收回金额、资产组以及总部资产等有关的重要名词,给出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标准和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标准,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的会计处理方法、披露要求等,指出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准则规定资产组的确定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内不得转回。

(二)资产减值准则的差异分析

《资产减值》准则与以前的企业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相比,明确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更加详细地规定了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和计量原则,扩大了适用范围,明确了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的处理方法,增加了总部资产和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的规定,对已计提的减值损失的转回处理做了重新规定,并明确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在以上的诸多方面都有较大突破。这些变化提高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在实务运作中也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将对利润的计算将产生重大影响。

三、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资产减值》准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前计提减值准备的一些弊端,有助于夯实企业的资产,挤出业绩中的“水分”,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可靠

性,提升了企业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更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决策,在科学性和严谨性上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从在上市公司中实施几年的实践看,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本身存在的问题

1.资产可收回金额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

首先,我国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为了保证制度的适用性,资产准则规定:资产存在减值的迹象,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经验与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因为它的结果是因人而决定的。上市公司管理层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其很可能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资产盈余管理;其次,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在建工程、工程物资、生产性生物资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往往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对其价值贬损需多个部门以及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协同认定,在时间方面,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最后,准则规定资产减值准备要逐项确认和计量,实际工作中,企业资产的种类繁多,对资产可收回金额应该进行逐一的确认和计量,这样做的话难度太大。

2.计提比例无确切的标准,计提金额具有一定的弹性

目前来看,资产减值政策对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只是原则上的规定,我国的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为了保证制度的适用性,计提范围和比例由企业根据自身经营状况确定,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人的主观判断与职业经验,给企业留下了较大的职业判断空间,管理层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方式,

以及对资产的持续使用或者处置方式等影响因素,执行中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财务指标可比性差,并演化为某些企业实施盈余管理的手段,企业为了避免 ST 或退市,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很可能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有意提取巨额准备金,为来年扭亏为盈做准备。

3.关于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进行减值测试问题

资产减值准则规定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至少每年年度终了都要进行减值测试,无论其是否存在减值迹象,而且不再对其进行摊销。由于商誉难以脱离于其他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而单独产生现金流量,需要结合其所归属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因而需要计量商誉所属的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准则对于资产组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标准,如何准确判断商誉所归属的资产组,进而会影响商誉减值测试的准确性。而且,商誉在未来期间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具有高度不确定性,我国不存在一个活跃的交易市场,对公允价值的取值也是使用商誉减值测试法的难题,对其进行测试比其他资产的减值测试都更加困难,包含了许多的主观判断因素,加之财务人员和审计人员缺乏客观标准,使其本身就蕴含了大量的操作问题,进而影响到公司的利润表,不可能为决策提供相对准确的信息,日后对资产组进行减值测试会增加成本,也会成为企业的负担。

4.关于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

资产减值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在以后会计期间转回,从防范公司舞弊的目的讲,缩小了“资产减值转回”虚假利润的弹性空间,从会计的角度来讲,首先,这种规定缺乏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企

业可以在计提金额上人为地调节利润,对于会计人员的判断分析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管理当局粉饰财务报表提供可能;其次,此做法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只满足了稳健性的要求,由于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资产的账面价值,禁止转回减值损失的做法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不能满足信息相关性的要求,不能客观实际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在资产变现时同样产生巨额收益,而且,准则正式施行之前,“减值冲回”成为某些上市公司调节利润的手段,使股票市场产生过多的泡沫,这些都可能损害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性;最后,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减值准备不得转回的规定只适用于非流动资产,对于存货、应收账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资产的减值规定分别在各自的准则内规定,并不适用于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上市公司很可能通过利用上述资产转回的减值准备调节利润,进而误导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二)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实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利用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现象

制定减值准则的初衷是为了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价值,但由于在确定减值的计提金额的过程中,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灵活性,存在许多主观估计因素和较大的可选择空间,导致某些公司为了获取某种经济利益,在不违反相关会计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利用资产减值制度所存在的漏洞进行盈余管理。例如,企业对于固定资产多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则在以后年度就可以少计提折旧或少计管理费用等,或者利用计提政策在置换资产时调控利润;企业利用应收账款账龄结构多提或少提减值准备,对于已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为了增利,在第二年全额收回,可核减相关的坏账

准备;企业将已计提减值准备的长期股权投资,在次年以高于账面价值的协议价转让给非关联方,也可以增加投资收益,这些都为下一年度扭亏为盈埋下伏笔,使企业管理当局很可能利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标准及计提比例的机会,粉饰财务报表和经营成果,这些都应引起充分的注意。

2.财务人员水平的制约

资产减值准则对于减值准备的确认和计量,对专业判断的要求非常高,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价值状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对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虽然国家每年要求财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而,财务人员的综合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对企业业绩的考核不够全面

证券监管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上市公司的行为,提高整个证券市场的效率,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使得上市公司为了满足证券监管部门的相应的考核要求,使相关指标符合要求,调整企业的财务数据,利用减值准备规范中一些不完善的地方,对上市公司的利润进行操纵。

4.外部监督力量薄弱,审计并未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

国家制定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政策,由于企业在减值计提方面的选择很多,资产减值制度并未规定明确的减值确认和计量的标准,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公允性难以衡量,主观性比较强,其结果会因人而异,资产价值的再确认缺乏权威性,注册会计师审计无法获取足够的审计证据证明利润操纵行为的存在,缺乏制约手段,而且企业外部人员对企业的资产性态

以及使用价值等具体情况知之甚少,未能对资产减值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未能对提高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进行及时的监督。

(三)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过度依赖美国或国际会计准则,脱离我国的国情

我国对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不断完善,努力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减少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的实质性差异,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工作有重要的规范和导向作用。但是,我国的经济环境和会计体系具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在理论研究中,在某些方面忽视了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过度依赖美国或国际会计准则,脱离我国的国情,以至于某些企业利用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粉饰企业会计报表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理论性较强,实务操作性差

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颁布对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其除了应有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还需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会计人员具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全面认识市场经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树立正确的市场观念;要求会计人员坚持求实精神;要求会计人员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特别是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而我国目前从事资产减值会计研究的大多是理论工作者,我国的会计人员只是从理论到理论,在企业的实践经验较少,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很难独立地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职业判断,实务操作性较差。

3.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研究不普及

随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的迅速发展,会计人员缺口很大,资产减值会计的覆盖面不够突出,其理论普及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根据目前状况来看,学习往往流于随意性,学习机制尚待完善,尤其需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形成长效机制,我们缺乏一套有关学习的规章制度。而且,在理论学习的内容上,最新、最前沿的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知识仍是理论普及的重点;特别是 2006 年财政部颁布了资产减值准则,资产减值会计制度难以推行,以致于一些小型企业依旧采取原会计制度,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研究普及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资产减值会计理论研究的普及工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四、完善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对策选择

(一)不断完善和健全资产减值会计准则

1.加强对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完善工作

我国现有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不完善,其可操作性不强,我们应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的模糊性语言和概念,更加明确地规定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时点、减值迹象判断标准、计提标准、提取方法以及转回的时间和标准,进一步强化资产减值会计的统一性和明晰性,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更加合理、规范、严格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并且在资产减值会计的制定过程中注重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加强对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方面的完善工作。

2.完善商誉资产减值的计量,加强商誉减值信息的披露

商誉的构成非常复杂,新资产减值准则对于如何将商誉分摊至资产组以及商誉的计量缺乏相应依据。我国资本市场不够健全,商誉的处理方法应结合我国的经济运行情况,提高会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职业判断能力,每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研究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研究 一、研究理论基础 1资产减值会计的含义。 依据会计信息对资产的要求,资产投入到使用环节后,会随着市场宏观环境发生变化,因此,在会计工作开展期间,要根据资金的增减情况做出详细统计,并对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从资金自身金额与应用期间创造的价值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准确判断资产减值情况。 2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企业发展受宏观环境影响,资产自身也会随之改变。会计信息为企业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了充足的参照依据,并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益的信息。为企业决策提供有益的信息,体现了会计辅助决策的作用。谨慎性会计原则是资产减值会计的依据。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记录企业实际面临的或者可能面临的风险损失。资产减值会计信息是上述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环境复杂、不确定因素增加时,应用谨慎性会计原则非常必要,此时资产减值会计的作用也越发重要。 3资产减值会计的本质。 引发资产减值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统计阶段市场价格低于采购阶段的市场价格,造成资金缩减,继而其损耗也严重影响价值。这是企业经营管理所无法避免的问题,但应将损耗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二、资产减值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分析 1对准则制定机构的影响。 在企业的资产减值会计资料分析中,要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利

用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向管理人员汇报,以便调整接下来的经营理念。会计工作是严格按照制度体系开展的,将其结果应用于企业宏观调控,是非常可靠的。企业要在会计实践过程中调整会计准则,准确反映资产使用阶段的变化,使信息真实有效。因此,企业的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生成,对准则制定机构的要求非常高。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为企业实际资产会计信息处理提供了指导与监督。 2对投资者和审计师的影响。 资产减值会计服务的主要功能是要真实反映企业经营动态,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资料信息保障。就目前来看,仍需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会计制度体系。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对企业资产减值的原则性很强,实际操作要求严格,客观上使资产减值的披露过于程序化,使风险的实际覆盖率过于书面化,相应降低了审计人员面临的风险。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现金流量的估值、资产折旧率的确定给出了具体的建议,为企业实际运营及未来审计人员工作降低了风险。 3对监管机构的影响。 对监管部门来说,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要及时更新信息系统,确保监管部门所得到的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一致。新会计体系落实期间,管理人员要深入基层了解存在的问题,促进制度体系快速落实,规范基层会计工作。当减值产生的原因与税法存在差异时,税务部门要积极出台方案,严格审查新准则实施过程中的工作。 三、资产减值会计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1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问题。 按照重要性和成本效益性原则,要对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和对商誉进行定期减值测试,其他资产在出现减值迹象之时进行

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对企业会计数据的影响(doc 11页)

论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对企业会计数据的影响(doc 11页)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起点、实质、确认与计量等问题,并分析了我国资产减值会计滞后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建议并指出本文研究的局限。为充分贯彻谨慎性原则,“挤出”资产中的“水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国际会计准则第36号—————资产减值》规定,如果资产的账面价值超过其可收回价值,则资产已经减值。《企业会计制度》第53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无疑,这些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企业由于资产计量不实造成的浮夸资产和虚增利润的现象,从而使会计信息较为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客观情况。但这并不排除在其实际运行中由于操作不当,或主观操纵行为给会计信息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资产减值、价值、滞后

前言 近期,一些企业利用会计法规准则中的灵活性、不完善性来操纵会计利润的行为日益严重,就"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而言,更是被一些企业为达到自身目的进行随意调整的行为愈演愈烈。所以就此问题浅析如下。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为何要对没有发生只是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作确认呢?因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所以制度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即要求企业在面临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做出职业判断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也不少计负债或费用。确保资产的真实,符合资产定义(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要求。 我国目前的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说明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也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保证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可比性。需要注意的是,运用谨慎性原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秘密准备,否则就属于滥用谨慎性原则,将视为重大会计差错处理。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对企业会计数据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增加当期费用,减少资产,减少当期利润。如果少计或不计资产减值准备就会减少当期费用,增加资产,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尽管企业已经普遍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开始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但是由于准则对具体情况界定的不明晰,在计提具体内容上没有明确的计算程序,因此留给企业很大的选择空间。 目前,八项准备中频繁被部分企业当作调节企业利润粉饰会计报表的利器的主要项目是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及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这几项。以下试对这四项进行浅析。 (一)坏账准备

资产减值会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8a6613936.html, 资产减值会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一、资产减值会计研究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会计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0年9期.周忠惠.罗世全. [2].美国资产减值会计研究的历史回顾及启示. 《财经理论与实践》.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4年3期.许云. [4].资产减值会计计量问题研究. 《会计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10期. [5].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研究. 《会计之友》.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1年32期.杨红霞. [6].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价值工程》.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3年18期.杜洋洋. [7].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应用性研究. 《学术交流》.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5期.张旺军. [8].浅议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 《价值工程》.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11年17期.张智慧. [9].资产减值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商业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2年11期.何和平. 二、资产减值会计研究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关于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的研究.被引次数:9 作者:董丽娜.会计学吉林财经大学2011(学位年度)

资产减值会计研究毕业论文

资产减值会计研究毕业论文 目录 引言 (1) 一、资产减值的相关概述 (2) 1.资产减值的基本概念 (2) 1.1.资产 (2) 1.2.资产减值的含义 (2) 2.资产减值会计研究的理论依据 (2) 2.1.资产减值会计符合资产计量理论 (2) 2.2.资产减值会计符合资产谨慎性原则 (3) 2.3.资产减值会计符合相关性和可靠性原则 (4) 3.新准则下资产减值主要容 (5) 3.1.八项资产减值准备 (5) 3.2.资产减值适用围 (6) 3.3.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 (6) 二、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及存在的问题 (6) 1.资产减值会计的概念 (6) 1.1.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难以确定 (7) 1.2.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 (7) 2.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提出更高要求 (9) 2.1.企业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变相利用 (9) 三、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及存在的问题 (10) 1.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 (10) 1.1.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时间 (10) 1.2.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标准 (10) 1.3.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基础 (11) 2.资产减值会计的确认存在的问题 (12) 2.1.资产减值损失的判断有难度。 (12) 2.2.资产减值损失禁止转回存在不合理性。 (12) 四、完善资产减值会计 (14) 1.加强和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宏观环境 (14) 1.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4) 1.2.发展资产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14) 1.3.加强以独立审计为主的外部监督 (14) 2.加强和完善资产减值会计的部环境 (15) 2.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抑制盈余管理 (15) 2.2.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判断能力 (15) 结束语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研究分析【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题目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研究分析 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会计07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0-01-08

一、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一)选题背景 盈余管理是目前国内外会计理论界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盈余管理的实质是盈余管理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本身而言并没有所谓好坏之分,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盈余管理,是实施企业既定的经营战略和管理策略的需要,也是一个企业不断走向成熟的标志。恰当的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管理水平的体现。但是,在会计实务界总有一些企业任意改变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恶意地设置秘密准备,人为地进行利润操纵。企业的盈余管理一旦超过了合理的限度就会发生质的变化,其结果必然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侵犯报表使用者的利益,甚至危及社会安定。2006年2月15日,中国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一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其中,《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颁布和实施立即引起了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广泛的关注和争议,该准则对一些资产规定了“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根据新准则的规定,有以下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计提将不得转回:(1)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3)固定资产;(4)生产性生物资产;(5)无形资产;(6)商誉;(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新准则的实施将使得企业计提和转回资产减值保持相应的谨慎态度,有利于进一步地遏制企业利用计提减值准备操纵企业利润,对公司的资产价值以及业绩产生重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新准则对盈余管理的遏制作用也有待进一步地验证。 (二)选题意义 新准则的制定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披露做了相关的改进,但是实际业务操作中的具体情况是复杂多变的,依然还存在有待该井的地方,不可能完全避免盈余管理,所以,盈余管理仍需要规范。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在资产减值方面进行盈余管理的研究,试从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出发,探讨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如何规范企业在资产减值方面的盈余管理行为,旨为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也为如何规范盈余管理行为提供合理的意见。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资产减值会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减值会计在实务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1、关于引入资产组的问题 资产组概念的引进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由于资产组的认定在具体操作上十分复杂,涉及大量的主观判断,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因此,从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监管来看,全面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 (l)我国企业的管理惯例和较低的管理水平不利于资产组概念的广泛运用。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我国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编制长期(3至5年)现金流量预算的惯例(而这恰恰是采用IAS36所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普遍缺乏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测算企业层面上的现金流量都十分困难,更不要说是测算资产组的现金流量。 (2)资产组的划分缺乏明确的标准,容易诱发盈余管理行为。资产组的划分方法不同,直接影响到资产减值准备应否计提及计提多少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监管部门还是注册会计师,都难以对此进行判断,客观上可能诱使企业利用资产组的划分来操纵资产减值准备和经营业绩。尤其是就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管而言,由于采取净利润、资产收益率等作为评价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核心指标,上市公司利用资产组划分标准的模糊性,随意扩大或缩小资产组合据以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相比国外上市公司而言可能会更为强烈。 (3)资产组的运用,将大大增加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会计成本,同时执行效果可能不甚理想。为提高按资产组确定可收回金额的可操作性,必须提供大量且详细的指南和解释,这可能大大增加准则制定部门的会计成本。即使这样,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辨认资产组以及对资产组的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测算时仍然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因此,资产组的运用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关于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 尽管财政部三令五申禁止企业为调节利润的目的秘密计提减值准备,但在利益驱动和监管不力的情况下,仍有不少公司明知故犯。准则中规定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资产减值案例分析

一、企业会计部分: 案例分析1-资产减值 秋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秋月公司)为2000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2007年末有关资产减值的情况如下: (1)2007年12月31日,A原材料的账面成本为1000万元,A原材料由于市场供应过剩,其市场价格下降为900万元;用A原材料生产的甲产品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未受到冲击,价格平稳。预计用900万元A原材料生产成甲产品的成本为1100万元,甲产品的估计售价仍保持在原材料降价前的1400万元,预计甲产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50万元。此前,A原材料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0万元。 秋月公司认为,A原材料价格下降,导致其价值发生减损,应当计提资产减值损失100万元,因以前已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0万元,故应冲回多提的存货减值准备60万元,在结转存货跌价准备60万元的同时,冲减生产成本60万元。 (2)2007年9月15日,秋月公司向乙公司销售产品一批,乙公司开具了期限为6个月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面值为3000万元。 2007年12月,乙公司因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乙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票据到期时无法支付票款。秋月公司认为,该票据尚未到期,不应计提坏账准备,故没有计提坏账准备。 (3)秋月公司由专利权X、设备Y以及设备Z组成的生产线,专门用于生产产品W。该生产线于2001年1月投产,至2007年12月31日已连续生产7年。秋月公司按照不同的生产线进行管理,产品W存在活跃市场。生产线生产的产品W,经包装机H进行外包装后对外出售。 1)产品W生产线及包装机H的有关资料如下:

①秋月公司于2000年自行研发一项专利权X,研究阶段支出600万元,开发阶段满足资本化支出400万元,于2001年1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开始专门用于生产产品W。秋月公司预计该专利权的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直线法摊销,预计净残值为O。该专利权除用于生产产品W外,无其他用途。2007年末,该专利权的账面价值为120万元。 ②2000年12月秋月公司购入专用设备Y和Z,设备Y和Z是专门为生产W产品的,除生产产品W外,无其他用途。 专用设备Y的入账价值为1400万元,取得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设备Y 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O,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末,专用设备Y的账面价值为420万元。 专用设备Z的入账价值为200万元,取得后即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设备Z的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O,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7年末,专用设备Z的账面价值为60万元。 ③包装机H系秋月公司于2000年12月18日购入,原价180万元,用于对公司生产的部分产品(包括产品W)进行外包装。该包装机由独立核算的包装车间使用。公司生产的产品进行包装时需按市场价格向包装车间内部结算包装费。除用于本公司产品的包装外,秋月公司还用该机器承接其他企业产品包装,收取包装费。该机器的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O,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2007年,市场上出现了产品W的替代产品,产品W市价下跌,销量下降,出现减值迹象。2007年12月31日,秋月公司对有关资产进行减值测试。 ①2007年12月31日,专利权X的公允价值为118万元,如将其处置,预计将发生相关费用8万元,无法独立确定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设备Y和设备Z的

资产减值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https://www.360docs.net/doc/8a6613936.html, 资产减值论文参考文献 一、资产减值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 《会计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6年3期.赵春光. [2].长期资产减值:公允价值的体现还是盈余管理行为. 《会计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8期.王跃堂.周雪.张莉. [3].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动机与长期资产减值转回——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5期.王建新. [5].资产减值的可转回性、管理层责任与管理层投资决策——一项实验证据. 《南开管理评论》.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4期.张继勋.何亚南. [6].资产减值政策对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6期.吴虹雁.严心怡. [7].我国企业资产减值核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生产力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12期.何建华. [8].管理防御视角下的CFO背景特征与会计政策选择——来自资产减值计提的经验证据. 《会计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12期.王福胜.程富. [9].资产减值准则差异比较及政策建议. 《会计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1期.黄世忠. [10].会计准则变迁、盈余管理与资产减值信息价值相关性. 《商业经济与管理》.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9期.周冬华.

资产减值会计毕业论文

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 毕业论文 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研究 系别会计系 专业年级 0864 学生姓名黄研 学号 20301086444 指导教师吴威名 职称教授

目录 一、资产减值的概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新准则下资产减值主要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二)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资产组的认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新旧准则主要差异-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实行资产减值会计的意义- - - - - - - - - - - - - - - - - - - - 二、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基础难以确定- - - - - - - - - - - - - - - - - - - (二)可变现净值、可收回金额计算的复杂性- - - - - - - - - - - - - - - (三)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提出更高要求- - - - - - - - - - - - - - - - - (四)企业对资产减值会计的变相利用- - - - - - - - - - - - - - - - - - 三、资产减值准备会计的发展对策- - - - - - - - - - - - - - - - - - (一)加强对资产组的运用指导- - - - - - - - - - - - - - - - - - - - - (二)增强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可操作性- - - - - - - - - - - - - - - - - (三)借助表外披露,进一步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 - - - - - - - - - - - - (四)大力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健全、发展信息市场和价格市场- - - - - - - - - - - - - - - - - - (六)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 - - - - - - - - - - - - - - - - (七) 提高资产减值信息可靠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1年新资产减值会计的现状及策略

2021年新资产减值会计的现状及策略 一、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是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同时又充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随着新资产减值会计的实施,大量的理论研究的深入,它所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示出来。目前,从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具体规定来看,资产减值会计面临着如下问题: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基础难以确定 资产减值准则针对会计实务中,部分企业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而估计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十分困难的实际情况,而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就我国的企业管理现状和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看,资产组属于全新概念,引入资产组的概念将面临一系列困难。一是资产组概念的运用,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水平。我国的大部分上市公司没有编制长期现金流量的惯例,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的测算普遍缺乏经验。二是我国企业规模普遍不大,中小企业居多,在辨认资产组时仍然会面临诸多实际困难。从我国企业的实际管理水平来看,新准则对于资产组的规定要在企业中得到很好的施行有比较大的难度。 (二)关于资产减值转回的问题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后不能转回,符合中国遏制财务虚假信息的原则,但与新准则中普遍应用的公允价值有些矛盾,使整个准则体系看来有些不协调。如果从防范公司舞弊的目的来看,此项规定尚可理解,但从会计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缺乏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会计上主

要面临不能如实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的问题。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要求,使调整后的资产价值更符合客观实际,但如果减值恢复时不转回己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就无法反映资产的真实状况。 (三)较大的专业判断范围影响了信息的可靠性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要合理确认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一是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二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值,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才能认定。不仅难度大,而且时间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 在运用新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进行处理时,仍然要面临其他诸多的难题。例如,计提减值准备的具体方法有待明确,目前准则中的方法看起来很有道理,但在中国很难操作;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一项内容就会使会计师疲于应付,还可能会形成会计差错。因此在实务操作中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二、新资产减值会计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高质量的会计准则,表现为能为投资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能否达到这个目标,不仅取决于准则本身的质量,还取决于准则是否与环

关于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探索

文章编号:JL010229(2006)04002303 关于资产减值准备问题的探索 梁 岩 (石家庄经济学院华信学院,河北石家庄050228) 摘 要:资产减值准备总体上是一个尚待成熟的课题。以前准则或制度中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规定,因明线和数量界限较多,企业在规定的范围以外渗入了许多主观因素,这种准则导向给某些企业调节会计数据留下空间,文中案例也佐证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操纵盈余的现实。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 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将资产有关内容进行了整合,取消了数量界限,这样能有效防止利用资产减值提供虚假信息吗?笔者认为,已开始实施原则导向的会计准则很难遏制虚假信息。这种做法只不过是两弊相比取其轻罢了。论文认为从根本上解决提供虚假信息的方法是建立目标导向型会计准则,并辅之以加强审计与监控。 笔者期待本篇论文对理解、强化新会计准则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减值准备;利润;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1 规则型导向的弊端 1.1 以前制度存在的问题 资产减值准备在我国是一个逐渐成熟的课题,早先会计制度中资产减值有明线、数量界限的规定,属于规则型导向会计准则。它几乎没有任何职业判断空间,会计人员按规定计提都会得到唯一的结果,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一致性得到保证但缺乏相关性,因为它既不能反映交易的实质,又无法适应经济环境和公司特征的变化,不能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由于制度缺失带来了很多虚假信息。下列案例提供刚性数据足以证明这一点。 1.2 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利润 TCL通讯(000542)于2003年3月29日发布了一则 关于对公司2000年度会计报表所反映问题整改报告的公告,公告显示TCL通讯2000年虚增利润4952万元的情况。其中包括少计坏 收稿日期:20060714 责任编辑:范长缨 校 对:王素娟 作者简介:梁 岩(1980-),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会计系,助教,主要从事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与研究。账准备4392万元,少计存货跌价准备2813万元,少计长期投资减值准备685万元!。如果正常计提则亏损2938万元(4952-4392-2813-685)。TCL对此事件仅解释为会计处理不当、会计估计不当以及会计信息传递不及时、不真实等原因造成,而有关专业人员却有不同看法。1999年TCL 通讯亏损17984万元,如果2000年继续亏损,则将被ST。不计或少计资产减值准备不仅与会计谨慎性原则背道而驰,还反映出上市公司依然难以摆脱年末粉饰报表的情结。而且在当时给投资者造成的重大误导,也已经构成虚假陈述。 1.3 利用资产减值准备减少企业利润 每到年报公布财务报表时,都会出现一些形形色色的亏损企业,亏损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更多的是企业资产?缩水#形成的损失。这种现象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滥用谨慎性原则,设置秘密准备形成的。资产减值准备的特点是通过计提减值准备时增加减少当期损益,资产价值得以恢复时则转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增加当期损益。新会计制度实施后,不少公司计提了大量资产减值准备,尤其是上市公司,在八项计提方面计提的数量过度,造成巨额亏损。 ST鲁银(600784)在2002年度报告中显示每 2006年12月 石家庄联合技术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Dec.2006 第1卷第4期 Academ ic Research o f Shijiazhuang Lionful Vo cat ional College Vo l.1No.4

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资产减值会计相关问题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企业普遍存在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财务报告中的资产泡沫严重影响了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降低了公司的可信度,同时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的影响。为了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向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信息,资产减值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资产减值会计成为当前各国会计的热点问题之一。2006年2月15日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并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实施。 鉴于此,本文拟从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问题入手,对其相关概念、理论基础进行探讨,并对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确认、计量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规定进行分析。通过对新旧资产减值准则的比较分析,以及新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比较概括了新准则的优缺点。然后结合对我国上市公司资产减值会计政策执行情况的分析,指出了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能会影响新会计准则实施的一些问题。最后提出了如何健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几点建议。 本文主要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方法以及所引用的文献。第二部分,从资产减值定义出发,阐述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并分析了资产减值准备产生与发展。第三部分论述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计量和披露。这是资产减值会计最核心的问题。 第四部分将资产减值会计与企业会计制度及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进行评价。第五部分选取了华新公司作为案例,研究其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分析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实施可能带来的问题及影响。第六部分对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和会计实务提出一些观点和改进意见。最后一部分提出本文的结论及研究局限性。

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企业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08-4-16 8:57:21来源: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作者:【大中小】 我国于2001年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8项减值准备?即在期末对各项资产进行检查?将各项资产实际发生的减值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费用或损失?以使企业的资产回归其真实价值。然而从目前企业执行减值政策的情况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并未达到制度制定者的预期目的?资产减值政策甚至成为了一些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新的手段。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我国的资产减值会计理论和实务作进一步探讨?以提高我国会计信息的质量。 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突出问题 企业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扩大了资产减值会计核算的范围?明确了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加强了资产减值会计信息的披露规范?为我国企业进一步贯彻谨慎性原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了制度保证。新制度的执行有利于挤出企业资产水分?清除劣质资产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使会计报表反映资产的真实价值。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务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值得我们进行分析和加以解决。 第一?确认与计量难度较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关键是确定资产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我国采用的是经济性标准?只要资产发生减值?即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就予以确认。然而?要合理确定各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有较大的难度。究其原因?一是我国目前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使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缺乏依据。二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入账后?由于技术更新、市价下跌等原因?会发生价值贬损?对其确认和计量远远超出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需要多个部门协同认定?甚至需要企业外部的专业评估机构参与才能认定。这项工作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往往滞后于会计信息披露时间。三是应收款和对外投资的减值要根据债务企业和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及持续经营状况认定。这项工作就目前来说?在我国还很难做到。四是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减值准备要逐项确认和计量(应收款的坏账准备虽然是按比例提取?但提取比例是在逐项分析可收回性的基础上确定的)。企业资产的种类繁多?要对成千上万种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逐一确认和计量?难度太大。 第二?计提被滥用。一是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成了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新的手段。一些经营状况恶化的上市公司利用会计政策变更之机?计提了巨额的资产减值准备?借以释放经营压力?为未来财务状况迅速好转进行盈余管理。上市公司利用计提准备操纵盈余的方式是?集中在某一年巨额计提准备?造成当年巨亏?来年可轻装上阵?不提或少提准备?为利润增长埋下伏笔;往年先多提资产减值准备?当年部分冲回?以调控盈余;不计提或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虚增利润。资产减值准备之所以被上市公司大肆用来操纵盈余?其原因是?由于《企业会计制度》对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只作了原则规定?计提标准及比例则由企业根据情况自行确定?这在客观上为上市公司用此调节盈余提供了可能;由于实行连续两年亏损将ST处

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

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方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目前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开始向国际会计准则靠拢。由于财务会计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会计计量,而会计计量的关键在于计量属性的选择。不同的计量属性,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信息。本文将从此入手,探讨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产生原因、计量标准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会计确认与计量标准 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的发展历程 1992年我国第三次会计改革前,在我国会计法、各项会计制度中都没有提到资产减值准备的问题。1992年11月30日两则两制发布后.才第一次出现了坏账准备这样一种资产减值准备,而且规定企业对坏账损失既可采用备抵法又可采用直接转销法核算。也就是说,只有当企业坏账损失采用备抵法核算时,企业才可能提取坏账准备这样一种资产减值准备。在《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外商投资企业在规定情况下必须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变现损失准备(即现在所说的存货跌价准备)两种资产减值准备。在1998年《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和随后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有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种。在2000年12月29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除金融企业和小型企业外的其他企业提取的资产减值准备有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委托贷款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等八种。在2001年11月发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金融企业提取的有自营证券跌价准备等九种。将在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资产减值准备的核算又成为新制度中的一大亮点。新的会计准则不仅增加了资产组减值、商誉减值,细化了减值迹象,还引入了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可收回金额,更强调了“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可见,目前的关于资产减值准备规定不仅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性,更是为了防止企业人为随意调节利润,同时也保证了企业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可比性,增加企业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二、实施资产减值会计的原因

资产减值会计论文资产减值论文

资产减值会计论文资产减值论文 关于我国资产减值会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所处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资产随时可能发生减值,如何合理反映资产价值已成为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实务应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资产减值会计在我国的深入实施。本文从资产减值会计的相关概念入手,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改进资产减值会计准则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会计会计准则公允价值 一、资产减值会计 1.资产减值会计的定义。资产减值会计是指资产未来可能流入的企业的全部经济利益低于该资产现有的账面价值而在会计上对资产的减值情况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账面金额大于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的费用的会计。要充分理解资产减值会计的内涵,应当从会计界关于资产定义入手。资产减值的本质是资产的现时经济利益预期低于原记账时对未来经济利益的评估值,在会计上则体现为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历史成本。

2.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会计计量是财务会计的一个核心问题,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问题实质上是如何确定资产价值的问题。现行会计实务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计量属性,分别是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和公允价值。选择哪种计量属性计量资产价值非常重要,理论上,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比较符合资产的本质,但是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有时会因为管理当局的意图以及数据制约而影响其实用性。资产减值会计可以采用多种计量属性,根据各种计量属性的特点,在符合资产的本质、持有资产的目的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计量属性。 二、资产减值会计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资产减值会计问题一直是会计学界讨论的热点。资产减值会计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政策和制度安排,对于企业规避风险、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1. 资产减值会计的计量问题。资产减值的计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了解外部信息,做出大量的职业判断。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应确认减值准备,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当无法获得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时,应当以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可收回金额。 从世界范围来看,公允价值正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会计准则所采用,因此公允价值的使用是大势所趋,必将成为我国会计计量的一种趋势。

资产减值会计分录大全

七、资产减值业务 (一)资产减值的迹象与测试 1.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原则(收回金额) 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表现为:公允价值下降、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下降。 2.有减值迹象进行减值测试 企业判断资产减值迹象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企业资产存在下列情况,可不估计其可收回金额(显著高于不敏感): (1)以前报告期间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显著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者事项的。 (2)以前报告期间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相对于某种减值迹象反应不敏感,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了该减值迹象的。 3.无减值迹象也要每年年终减值测试情形 因合并形成商誉、寿命不确定、尚未达到可使用状态的无形资产。 4.可收回金额估计 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基本方法:MAX(A,B) A: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估计;B: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估计。 [说明]考试一般直接给出A,如果企业无法可靠估计应当以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 资产持续使用中预计现 金流入预计 未来 现金 流量资产使用 寿命资产预计未来 现金流量现值 为实现现金流入必须的 现金流出 寿命总结处置时收到或 支付的净现金流量 折现率 (二)减值确认与计量 1.单项资产减值损失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商誉减值准备等 2.资产组减值 (1)资产组认定 资产组是指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资产组产生的现金流入。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人是否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2)处理步骤 ○1确定资产组减值数额; ○2减值金额应先抵减分摊至资产组的商誉; ○3根据资产组中除商誉外其他各项资产的账面价值所占比抵减各项资产账面。 [说明]抵减后的各单项资产的账面价值不得低于以下三者之中最高者,即不得低于MAX(A,B,0),否则进行二次分配。 3.总部资产减值 (1)会计处理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总部资产应分摊的减值] [说明]总部资产的减值测试如下图所示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研究 在如今的很多单位之中,为了多获取一些利润,其并不精准真实的体现单位的财会情况,所以,资产减值计提在实务操作中,对人为操作的规范性准则要求十分必要。资产减值会计就是基于稳健原则的运用和发展 标签:资产减值;标准;会计 1 关于资产减值原则 1.1 该项减值原则的理念,是以决定有用思想为前提和根基的,它是以决策有用观里的财务报告里的信息应该对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提供准确和有力的信息为基础,把多出具体数值的账面资金的多余内容,当成是资产损失部分统计,进而把单位的资产价值精准并且真实的展示出来,切实的提升单位资产的品质。通过如上的分析我们得知,该准则是为了提供更为精准以及有效的资产信息,来帮助决定人更好的开展决定工作,这项思想就是决定有用观的理论。 1.2 在斯普拉格的账户原理一文中,它对于资产是这样论述的,资产是对今后利润的一种预估。针对一个单位来讲,连续的运作目的在于对预估的今后的经济取得,但是,单位的资产减值预估的利润如果较之于账面的资金数值低的话,在计提的时候,要保证有关的损失合乎上述概念,所以,针对资产的实质和概念,也给计 提资产减值列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2 如何明确资产的减值标准内容 2.1 永久性标准资产减值 永久性标准是指在未来能够预计的期间里无法恢复的资产减值方面的损失,这种标准能够使暂时性的资产减值得到避免确认。然而,对于永久性和暂时性两者的资产减值的明确区分,十分困难,甚至已经超出了管理人员的职责判断之外了,除了造成暂时性资产减值和永久性资产减值判断的困难,也容易造就管理当局来有意拖延,从而使损失确认减少的情况发生 2.2 可能性标准 资产减值的可能性标准,是指对有可能发生的在资产减值方面的损失,即回收金额小于账面金额时,在负债报表中予以确认这种标准可以避免所发生过的不必要的一些减值损失的确认,与历史成本的框架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使用这种标准计量的时候应该采用公允的价值进行计量,确认的时候则应该利用未来现金流方面所做的贴现值为基础,这种标准同样存在标准及限制条件不明确的问题,因而,此标准存在被人滥用的可能。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我国在2006年2 月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标志着我国资产减值会计缺乏统一规范局面的结束。准则中明确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公允价值是否下降、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是否下降。如果存在减值迹象,应当进行资产减值测试,计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考虑计提减值准备。 一、资产减值会计的理论基础 1.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不能高估资产和收入,低估费用和成本。以防止企业粉饰利润与偷税漏税,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市场需求会带来资产账面价值的波动,引起资产减值,造成资产减损,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作为资产减值损失,应该改变资产价值,以更有效的反映资产信息。提取资产减值准备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2.相关性原则。不论以公允价值还是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所反映的资产情况均是过去或者现时的,其预测未来的功能明显不足,也不能全面反映资产的属性。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引入资产减值会计,能有效的弥补这些缺陷。考虑资产当期的历史成本(账面余额)和可变现净值之间的差额,

如存在减值迹象,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会计包含着对资产的预期,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全面认识资产的收益与风险,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了更为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从提升使用者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资产减值会计符合相关性原则的要求。 二、资产减值会计存在的问题 1.资产组与总部资产不易确定。资产减值会计准则中规定:“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而且提出了资产组的认定依据:“资产组的认定,应当以资产组产生的主要现金流入是否独立于其它资产或者资产组 的现金流入为依据。” 资产组这一概念认定的基本要求,要明确资产组划分界限,确定资产现金流入的性质与归属。实务操作中,由于经营主体的各种各样,经营方式的多变,导致资产组的界限极不易确定。且确定资产现金流的性质与归属的工作专业性较强,不易企业会计人员掌握和使用。 资产减值准则中明确了总部资产账面价值的确认依赖 于包含总部资产的资产组或者组合,总部资产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入。如果总部资产存在减值迹象,应先将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按照合理一致的方法分摊至各个资产组或者组合,再将包含总部资产的资产组或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与其账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