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0课日本大化改新 公开课教学设计川教1110298

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0课日本大化改新 公开课教学设计川教1110298
古代日本和阿拉伯帝国0课日本大化改新 公开课教学设计川教1110298

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

教学目标1.知道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2.了解日本的武士集团和文化的由来。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教学

难点

武士集团的形成及影响。

教学内容新

导入1(情境式导入)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李白的诗(并结合相关的视频材料):“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诗中的“日本晁衡”来到中国的唐朝干什么?由此导入新课。

导入2(问题式导入)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上古亚非文明,它们分别是产生于亚洲和非洲哪一大河流域的哪一文明古国?它们各自辉煌的文明象征又是什么?今天我将和同学们继续了解中古时期亚洲的国家——日本。由此导入新课。

板块一大化改新

让学生阅读本小节内容回答问题:

1.最早统一日本的奴隶制国家的名称是什么?

答案:大和国。

2.分组议一议: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7世纪中叶,日本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大和国朝廷的统治出现危机。为了打击贵族,挽救危机,中大兄皇子在其亲信的协助下发动政变,除掉苏我氏,拥立孝德天皇,建年号为“大化”。

3.大化改新的时间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646年;主要内容: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4.大化改新有何历史影响?

答案:改革为经济和文化发展创造了比较稳定的社会环境,改变了日本的国家性质,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此后,日本的国名正式更名为日本国。

5.学生分组讨论:7世纪中叶的日本通过一次成功的改革,克服了统治危机,实现了

国家的跨越发展,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答案:符合国情的改革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言之有理即可)

过渡语: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迅猛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班田制度遭到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庄园制度的确立。

板块二武士与武士集团

让学生阅读本小节内容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图片日本的武士(见课件),日本幕府统治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1)随着班田制度遭到破坏,庄园制度在日本逐步确立起来,贵族豪强建立起私家武装保护庄园,逐渐形成日本古代社会的武士阶层。

(2)11世纪初期,武士阶层不断发展,势力进一步强化,成为封建军事贵族,并形成

超越庄园范围的地区性武装集团——武士团。

(3)武士团经兼并联合,形成源氏、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源氏集团首领源赖

朝击败了平氏集团,控制中央政权。

(4)1192年,源赖朝迫使京都朝廷授予他“征夷大将军”的最高称号,在镰仓建立幕

府,从此,日本进入了武士专权的幕府统治时期。

过渡语:幕府武士专权在日本延续了近700年,在1867年明治维新前夕结束,古代乃至现在的日本文化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教学内容课

板块三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吸收

让学生阅读本小节内容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大化改新开辟了日本文化发展的新时代?

答案:日本从政治、经济、教育到哲学、艺术、宗教和思想观念诸方面,都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其间,日本派遣唐使、留学生到中国学习中国文化,规模很大,影响深远。所以说大化改新开辟了日本文化发展的新时代。

2.学生分组讨论:展示图片日本文字和日本仿唐绘画等,议一议:日本大化改新深

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日本吸取儒家学说,提倡“儒道”,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开办学校;日本还借用汉字创造日本文字;中国流行的佛教也传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广泛传播;另外还涉及文学、绘画、书法、工艺以及服饰等诸多方面。态度:善于学习,长于模仿。

启示:我们对待外来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照单全收,仍要以学习中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为主。

结束语:日本通过大化改新完成了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并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板书

设计

日本大化改新

当堂达标1.日本进行大化改新是效仿当时的( D )

A.罗马

B.朝鲜

C.雅典

D.隋唐

2.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C )

A.大和统一

B.改年号为大化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3.如果一个生活在唐朝的僧人,在649年东渡到达日本,他带回来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D )

A.当时的日本叫大和

B.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奴隶社会

C.当时的日本正由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

D.当时的日本土地已经归国家所有

4.如图人物在1192年,迫使日本京都朝廷授予他“征夷大将军”的最高称号,在镰仓建立自己的官邸,从此,日本进入了武士专权的( A )

A.幕府统治时期

B.武士统治时期

C.武士集团统治时期

D.贵族统治时期

5.日本吸取儒家学说,提倡“儒道”,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开办学校。日本还借用汉字创造日本文字。另外还涉及文学、绘画、书法、工艺以及服饰等诸多方面。日本文化这些鲜明的文化风格主要体现我国哪个朝代的文化风格( B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教材图片分析1.古代日本:意为“日出之国”,地处亚洲东部,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几千个小岛组成,古代中国称之为倭国。公元5世纪左右,大和国征服了日本的大部分地区,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2.中大兄皇子刺杀苏我入鹿:7世纪中叶,日本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专权,大和国朝廷的统治出现危机。为了打击贵族,挽救危机,中大兄皇子在其亲信的协助下发动政变,除掉苏我氏,拥立孝德天皇,建年号为“大化”。

古代日本优秀教案

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 2.能力目标: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新课讲授。 (一)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问题思考: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提示: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拓展延伸: ①古代日本从我国古代学习了哪些先进制度与文化? ②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三)目标导学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2.教师讲述: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灭亡。1192年,源赖朝从两条上皇处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3.教师提问: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提示: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5.资料链接: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新人教版

第11课古代日本 知道大化改新,初步了解日本古代社会。 1.了解大和统一日本。 2.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体会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3.了解日本的庄园经济和武士阶层的形成,知道幕府统治的建立。 重点 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幕府统治的特点。 难点 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幕府统治的影响。 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日本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卑谦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地消化进化,乃至超越。一旦确信自己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的确,日本是一个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国家;与中国一衣带水,吸收中国先进文化,实现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日本是怎样翻开它历史新的一页的?让我们一起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了解这一史实。 一、6世纪前的日本 教师: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时,日本有100多个小国;后来大和政权统一了这些小国,大和何时统一了日本? 学生: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教师:大和政权统一日本后,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他是如何统治日本的? 学生: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 教师:日本的土地归谁所有?他们如何组织生产? 学生:大和政权统治下的日本,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 史料17世纪的时候,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日本的改革势在必行。 教师:7世纪时,大和的社会状况怎样? 学生:阶级矛盾尖锐,政局十分混乱。 教师:同一时期的中国隋唐,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昌盛,国力强盛的局面。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烈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 史料26世纪下半叶,大和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掌权的圣德太子(574-622)制定了一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教案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0课日本大化 改新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及其社会结构; 2.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4.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导入新课出示日本的富士山图片,引出日本,然后出示: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那么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他是怎样向第一位老师学习的?今天我们学习了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你就全明白了。 讲授新课 一、大化改新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8-70页,完成下列问题: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 2.大和政权的社会结构 3.日本大化改新的背jing (二)背景材料引入

相关史事 乐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三)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大和政权的统一 1. 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几千个小岛组成。 2. 邪马台国:公元前3世纪前期,日本出现早期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 3. 大和统一 (1)兴起:3世纪中期,大和国在本州中部兴起。 (2)统一:5世纪左右,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3)政治统治:国王称“天皇”,朝廷和贵族占有大大量土地。 (4)经济特点:基层生产组织为“部”,部民没有人身自由,地位近似奴隶。 4.大和政权的社会结构:

人教版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 古代日本教案设计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6世纪前的日本和大化改新; 2.知道日本武士的形成及幕府统治的基本情况。 3.培养学生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以及对历史重要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大化改新,以及课堂研讨完成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日本人善于学习外来的优秀文化。 2.理性认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材料导入:海外有仙岛,其名曰蓬莱。相传,在秦始皇时期,有一个道士(徐福)被派往海外寻找蓬莱仙山,求取仙药。未果,又遇大风,流落在一岛上。大家知道这个岛是哪里吗? 学生:日本。 老师:对,传说中徐福流落的荒岛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古代日本》。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教学过程: 1.6世纪之前的日本 老师:日本文明的诞生于1——2世纪,繁衍至5世纪的时候初步实现统一,统一的是大和政权。他们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繁衍生息。阅读课本,了解大和政权的基本概况。 2.大化改新 老师: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当时中国刚刚经历过南北朝时期的分裂,走向隋唐的大一统,国力强盛,文化辐射四方。受到辐射的日本生产技术等物质文明大大提高。铁器日益普及,各地出现了许多生产水稻生产的新式农具。 老师: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过程的个体性,建立在部民基础之上的大和国迫切需要一场深刻的变革。 老师:公元643年,日本酝酿了一个多世纪的改革终于开始了。以孝德天皇为首的大和皇族、以中臣镰足为首的中央豪族,在归国留学生的协助下,发动政变,夺取了中央政权,踏上了漫漫的改革之路,史称“大化改新”。 老师:这一场变革是根据中国隋唐制度,那么日本有哪些保留,又有那些创新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 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日本富士册图和日本国旗图)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二)、讲授新课 6世纪前的日本 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组成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2、日本国的出现与大和统一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3、大和政权的管理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3、大化改新内容: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等。 4、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想一想:隋唐制度与大化改新内容比较及日本崛起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

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11古代日本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十一课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2.展示图片文字,拓展内容,使学生了解圣德太子“推古改制”以及6-9 世纪日本派遣遣隋使、遣唐使等大化改新的背景基础。 3.通过材料展示和语言讲述,使学生了解大化改新的过程与内容,通 过政治(二官八省制、国郡里)、经济(公地公民制、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等方面进行分析。 4.问题:对比日本大化改新和唐朝制度,它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回顾此前所学唐代历史,对比唐代与日本大化改新制度,得出 日本大化改新具有效仿唐朝制度的特征。 5.举例唐长安与日本平城京、唐开元通宝与日本和同开珎等实例与文 字材料,引导学生了解大化改新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加强天皇中 央集权的社会影响。 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问题:根据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呈现出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材料,得出日本大化改新后土地私有、土地兼并盛行, 天皇中央集权遭到削弱的史实,出现大庄园经济的社会特色。 2.结合相关图片材料加以讲述,使学生了解日本经土地兼并形成大庄园 经济,中央对地方控制力减弱,武士阶层逐渐形成并崛起。 3.展示图片与相关材料,说明源氏、平氏两大武士家族崛起的历史,并 介绍12世纪晚期源赖朝建立镰仓幕府,开始幕府统治的史实。说明幕 府统治的历史发展与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 4.展示材料和图片信息,说明幕府时期的社会阶层划分与武士道的形 成,引导学生分析武士阶层的地位形态与武士道的含义。 3.问题:根据材料及所学,思考武士道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本课所学与回顾此前所学,对武士道的积极与消极影响进 行区分理解,从而进一步思考日本的民族性格。 思考总结:拓展阅读《菊与刀》对日本民族性格的分析 引导学生对日本民族性格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结合古今中日关系与日本元素符号,得出正确对待中日关系的方式和态度。升华主题, 结束本课。 延伸阅读:古代朝鲜 通过展示地图材料,使学生初步了解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汉四郡时期、三国时代、统一新罗时代、后三国时代、高丽王朝、朝鲜王朝等 古代朝鲜的历史发展,并对隋唐与高句丽、新罗之间的关系略加展开, 重点在于王建、李成桂建立政权的历史信息讲述。 板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2-3日本的大化改新

《日本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把握改革过程中与唐朝的联系。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成为依靠“律令”进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时让学生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2.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唐朝的相关制度和大化改新中代表人物的补充资料。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等途径查询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元7世纪,日本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把日本带入了一个新时期,引出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的背景 首先出示古代日本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特征:它是个岛国,自然灾害频发,国土有限,资源匮乏。引出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使得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另外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碍,所以自身的改革极其必要。

部编人教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

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问题思考: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提示: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拓展延伸: 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目标导学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2.教师讲述: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灭亡。1192年,源赖朝从两条上皇处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3.教师提问: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提示: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5.资料链接: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 三、课堂总结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3 板书设计 1.5世纪初,大和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3.武士集团的形成和武士道 4.幕府统治的建立 4 教学反思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讨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启示等问题。关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学生在影视剧中已有所了解,但对于武士道精神的形成以及实质还不清楚,需要加以指导。

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日本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陕西省洛南县三要中学倪雪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把握改革过程中与唐朝的联系。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成为依靠“律令”进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时让学生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2.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唐朝的相关制度和大化改新中代表人物的补充资料。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等途径查询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元7世纪,日本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把日本带入了一个新时期,引出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的背景 首先出示古代日本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特征:它是个岛国,自然灾害频发,国土有限,资源匮乏。引出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使得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另外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

《古代日本》教案

《古代日本》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日本统一的概况;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时间、内容和影响;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及其对日本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中日两国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对比,培养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 【重点】 大化改新的内容、影响。 【难点】 大化改新的影响。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1.日本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2.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是什么? 【新课导入】 (材料式导入)日本的文字与中国的汉字很相似。没错,日本就是学习中国的汉字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字——平假名、片假名。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历史,去了解日本是如何向先进国家学习的。 【合作探究】 知识点一6世纪前的日本

阅读教材P52的内容,思考: (1)古代日本何时由谁统一的? 答案提示: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2)这个政权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答案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知识点二大化改新 1.阅读教材P53的第1段,思考: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 答案提示: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大和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阅读教材P53的第2段,思考:大化改新的内容和结果是什么? 答案提示:内容从政治和经济方面去思考。结果: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教师总结:正是日本民族的善于学习、积极创新,才极大地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结合教材P53第1段的内容,思考: (1)庄园是如何建立的?有何影响? 答案提示: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等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 (2)武士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提示: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了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作“武士”。 (3)武士团有何特点? 答案提示: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武士团有时代表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4)幕府统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答案提示: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了“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2.结合教材P53第2段的内容,思考:当时是谁掌控着国家的政权?

日本的大化改新 教学设计

课题:日本的大化改新 课型新授课时 1课时主备徐燕敏 授课老师班级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古代发展历史和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主 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分析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根据中日两国古代交流的史实,分析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 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日本的民族精神──“神道”、“武士道”精神,树立求同 存异的观念。 教学重点:日本的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预习导学: 1、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本州中部的()国家最为强大。它不断政府扩张,5世纪时统一了日本本土。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为()。 2、当时,()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一举铲除了他们的势力,强化中央政权,随后,()即位,建年号为()。 3、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史称(““) 一、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今日日本你了解多少 民族:大和民族 国花:樱花 国旗:太阳旗 国徽: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图案 国服:和服 国名:倭国、东瀛、东洋、日本 二、课堂教学 【提问】日本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国家? 学生:1世纪前后。 【提问】日本什么时候实现统一? 学生:5世纪时大和国统一日本。 【介绍】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后来改称什么? 学生:大王、天皇 【阅读】书40页资料——天皇的来历 【提问】你了解日本天皇吗?请说一下天皇的由来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学生:

补充: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日本史书记载第一任天皇是被神化的神武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明治维新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在当今日本,天皇依然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阅读】书41页阅读卡——古代中日之间的交流 【提问】看了阅读卡,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古代中日之间关系友好,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 【提问】日本统一后,为什么要进行大化改新呢? 学生:.......... 【介绍】大化改新的背景: 日本内部:(参考书40页) (1)社会状况: (2)经济上: (3)政治上: 外部影响: (1)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 (2)日本留学生倡导改革。 【阅读资料】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太极殿。这一天日本朝廷正在接见“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氏,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场宫廷巨变? 学生: 补充:7世纪中叶,苏我氏贵族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他们独揽朝政,专权跋扈,成为改革的主要绊脚石。于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发动这场政变。 【提问】之后,皇室和改革派拥立哪一位天皇?年号是什么? 学生:孝德天皇,年号为“大化”。 【提问】改革的主要绊脚石扫除了,就在哪一年进行大化改新? 学生:646年。 【介绍】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1)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2)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3)法律上:701年,日本编订了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 学生活动:朗读一遍 【提问】大化改新有什么意义呢?(参考书41页) (1)改革后,.......... (2)大化改新是一次..........,改革后,..........。 学生活动:朗读一遍 【阅读】书42页资料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本大化改新》同步练习 1.下列有关幕府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 B. 12世纪晚期,平氏武士集团首领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C.幕府统治在日本长达近700年 D.武士是幕府统治的基础 2.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在各领域进行了改革,其中在政治上是要建立()A.奴隶制民主政治 B.种姓制度 C.城市自治机构 D.中央集权制度3.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为() A.主公 B.天皇 C.将军 D.国家 4.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A.希腊共和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C.唐朝典章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5.(题文)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倭人”指的是()A.日本 B.拜占庭 C.阿拉伯 D.朝鲜 6.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全盘照搬中华帝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A.法兰克王国 B.日本 C.罗马帝国 D.雅典 7.日本的崛起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改革,一次是大化改新,一次是明治维新改革。其中前者改革的领导者是( ) A.孝德天皇 B.明治天皇 C.裕仁天皇 D.德川庆喜 8.6世纪末期,在大和的奴隶制统治出现了危机形势下,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学习中国封建制的改革派,该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是() A.圣德太子 B.孝德天皇 C.苏我氏父子 D.屋大维 9.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战后社会改革 B.实行幕府统治C.建立法西斯专政 D.大化改新 10.12世纪晚期,击败平氏武士集团,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建立镰仓幕府统治的是( ) A B C D 11.在本州岛中部兴起的奴隶制国家——大和,该国基本统一日本是在() A. 1世纪 B. 3世纪 C. 5世纪 D. 7世纪 12.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

部编初中历史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授课题目古代日本授课班级九年级 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 力目标 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 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 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方法与 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 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学法指导教具运用 教学流程 师生活动补充与反思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 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 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 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 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 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 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 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 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 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 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 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 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 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 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 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

日本的大化改新教学设计人教版优教案

《日本的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把握改革过程中与唐朝的联系。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成为依靠“律令”进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时让学生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采用探究一一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唐朝的相关制度和大化改新中代表人物的补充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等途径查询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园 世纪,日本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把日本带入了一个新时期,引出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的背景 首先出示古代日本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特征:它是个岛国,自然灾害频发,国土有限,资源匮乏。引出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使得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另外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碍,所以自身的改革极其必要。 接着用比例尺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古代日本的发展史,立即引到日本为什么要进行大化改新? 引用两则材料: 材料一:大化前夕,上自王族,下至豪强,不但占领“国县山海林野池田”,平民百姓无

《古代日本》示范教学设计【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统编)】

第11课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大化改新,初步理解日本古代社会。 本课是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六世纪以前的日本、大化改新及武士与武士集团的形成。日本历史上两次改革,本课学习的是第一次,大化改新向唐朝学习。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大化改新百余年后,一些地主领主建立自己的私人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发展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 教学目标 1.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2.通过讨论中日交往的时间与原因,初步培养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 武士与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图片:

教师:同学们,这些图片都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学生回答:鉴真东渡、戚继光抗倭、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 教师:这些图片的主题是中日关系。围绕中日关系,有人说过这样一段话: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那么,日本是怎样发展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设计意图)通过鉴真东渡、戚继光抗倭、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等历史事件,使学生回顾中国史所学习的中日交往的相关史事,引导学生思考从古代到近代,日本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进而顺利导入本课。 教师也可以使用体系化资源中“【课程引入】古代日本情境导入”情境视频导入,让学生了解古代日本的概况后再讲解新课。 【讲授新课】 一、6世纪前的日本 1.1—2世纪的日本 展示地图: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教案

川教版(2019)九年级历史上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教案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及其社会结构; 2.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4.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导入新课出示日本的富士山图片,引出日本,然后出示: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那么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他是怎样向第一位老师学习的?今天我们学习了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你就全明白了。 讲授新课 一、大化改新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8-70页,完成下列问题: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 2.大和政权的社会结构 3.日本大化改新的背jing (二)背景材料引入 相关史事 乐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三)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大和政权的统一 1. 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几千个小

岛组成。 2. 邪马台国:公元前3世纪前期,日本出现早期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 3. 大和统一 (1)兴起:3世纪中期,大和国在本州中部兴起。 (2)统一:5世纪左右,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3)政治统治:国王称“天皇”,朝廷和贵族占有大大量土地。 (4)经济特点:基层生产组织为“部”,部民没有人身自由,地位近似奴隶。 4.大和政权的社会结构: 大王是日本大和国家首脑,豪族的同族集团叫做氏,有臣、连、君、直、造、首等姓。这种以姓氏表示的政治关系称氏姓制度。 大王依赖中央、地方的氏姓贵族统治全国。大和统治阶级将被征服的部落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织起来进行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大化改新 公元7-9世纪,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统治,天皇无实权,各种矛盾空前激化。645年,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后,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1. 背景(1)中国文化直接影响日本。 (2)苏我氏专权,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除掉苏我氏,扶持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时间:646年开始 3. 特点: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4. 主要内容:(1)经济上,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2)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治理。

部编版九年级 历史上册 《 古代日本》 教案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古代日本》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6世纪前的日本和大化改新背景、内容、意义;知道日本武士的形成及幕府统治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认识到日本人善于学习外来优秀文化,理性第认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日本幕府统治的概况 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欧阳修、宋祁编撰的《新唐书》中写到:”咸亨元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或云日本乃小国,为倭所并,故冒其号。使者不以情,故疑焉。” (二)、讲授新课 一、6世纪前的日本 材料一:《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材料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材料三:《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记载,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根据文献记载,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小国。

5世纪,在本州中部兴起的大和政权统一了日本。 大和国是4~7世纪日本古代奴隶制国家,又称倭国、大倭国。晚于邪马台国,大化改新后君主改称天皇,国号由大和改成日本。 在考古学上称为古坟时代。大和国家形成初期,以近畿大和地方为中心。君主被称为大王。 3、大和政权组织: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从事农业的称为“田部”,从事海洋捕捞的称为“海部”,等等。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大化改新 材料一:7世纪时,日本奴隶社会的部民制发生危机。部民的地位近似是奴隶,隶属皇室或贵族,向主人提供劳役和地租。由于部民的反抗斗争,日本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统治集团内部也矛盾重重。 材料二:中国隋唐制度非常先进;朝鲜半岛上新罗国家不断强大。 1、背景: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 国兴起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大化改新 中臣镰足(614——669年孝德天皇(645-654年在位) 中臣镰足在大化改新前后作为中大兄皇子(天智天皇)的心腹活跃于日本政坛,为藤原氏繁荣构建了基础。《藤氏家传》记载中臣镰足"伟雅、风姿特秀",字为仲郎。中臣镰足曾受学于大儒南渊请安。645年(皇极天皇5年)中臣镰足参与诛杀权臣苏我入鹿,推进改革。 时间:64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