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试验记录

漏电保护试验记录

煤矿漏电保护试验记录

智能漏电保护系统

智能漏电保护系统 1.电网漏电情况综述: 电网中存在如下五种漏电情况: 其一、因电网老化或设备绝缘不良引起的缓变漏电; 其二、由带漏电的设备投或切的瞬间及人体触电引起的突变漏电; 其三、因电网绝缘不良引起的分布漏电(亦属缓变漏电); 其四、雨天树木不绝缘,树梢间歇性触碰电线导致的漏电(亦属突变漏电); 其五、在安装使用大功率变频器的线路中由变频器启动瞬间引起的漏电。 2.行业上漏电保护器技术现状: (1)现有技术:只能解决电网中存在的缓变漏电;对于突变漏电采用的是电网停电后,保护器送电的瞬间(5-10S内)不采样,这样一段时间后就变成缓变漏电,而保护器缓变漏电的保护动作设定值都较大,以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2)存在问题:1)然而在电网的实际运行中,当电网中有带漏电的设备投或切时(如潜水泵)产生的突变漏电,将导致保护器跳闸,使电网运行率大大降低。而现在电力管理中采用彩虹工程,为免遭用电客户投诉,农电管理人员普遍要求漏电保护器具有漏电退出的功能,平常将漏电保护功能退出(并戏称不见鬼子不挂弦),待检查时再送上,这样漏电保护器就失去了他应有的意义。 2)对电网中雨天树梢碰触电线引起漏电和变频设备引起的漏电情况

同上,照样解决不了。 3)对于电网中因绝缘不良引起的分布漏电(属缓变漏电)会导致台区一级保护器跳闸,既严重影响电网的运行,又因台区范围较大,查找时间长,困难大,给故障排查带来很大麻烦。 3.系统优势: (1)双鉴技术:我公司的漏电保护器除了拥有一般漏电保护器具有的缓变漏电保护功能外,采用发明专利双鉴漏电保护技术,即先采用鉴相技术,360°无死区检测到电网中的突变漏电信号,并同时检测电网中的相线路负荷电流。当电网中有突变漏电发生并达到动作值,若同时电网中的相线路负荷电流发生变化(增大或减小),说明是电网中有漏电的设备在投或切,则保护器不动作;反之,则认为是人体触电,保护器就跳闸保护,这样将人体触电保护与带漏电设备的投或切运行分离开来,既保证了人体触电安全,又大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2)采用专有技术,克服了电网中因变频设备起动时引起的漏电跳闸。(3)对于电网中因绝缘不良引起的分布漏电,当三级保护器跳闸,带有双鉴功能的二级保护器就不会跳闸;同样一级保护器也不会跳,有效解决了一、二、三级保护器间的越级跳闸问题。当三级失灵时,二级保护器跳闸,一级保护器就不会跳。采用智能漏电保护系统后,二级保护器跳闸信号无线上传至智能终端,智能终端立即下发指令,先将二级漏电保护器及其所在支路的一级漏电保护器的漏电保护功能退出;再将该二级漏电保护器恢复送电;尔后再将其下的各用电客户入口处的自复位开关断电;然后,再逐户送电。根据单相电网中漏电流叠加为向量和的原

馈电开关远方漏电试验安全技术措施

山东亨达煤业有限公司 智能低压馈电开关远方漏电试验 安全技术措施 试验内容:井下低压智能馈电开关(总) 编制单位:机电部 编制日期:2010年8月12日

公司审批意见 试验负责人年月日编制人:年月日生产部:年月日安全部:年月日调度室:年月日通防部:年月日机电部:年月日机电副总: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

馈电开关远方漏电试验安全技术措施 为确保我矿井下低压供电系统中馈电开关漏电保护使用正常,漏电保护灵敏可靠,保证供电安全。依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检漏继电器安装、维护与检修细则》的有关规定,每月至少对漏电保护装置进行一次远方人工漏电试验,为保证试验安全,特编制本措施如下:一、试验时间:每月内对井下所用的低压总馈电开关漏电保护功能逐台进行一次远方人工漏电试验。 二、实验人员组织:电气组、变电所值班电工、被试验单位机电维修工、瓦斯检查员各一人。 三、试验方法::在瓦斯检查员配合下,每月至少对馈电开关漏电装置进行一次远方人工漏电试验。具体方法是在馈电开关最远端的隔爆型磁力起动器中的负荷侧一相上,按不同电压等级接入相应试验电阻(380V 用3.5kΩ10W 电阻、660V 用11kΩ10W 电阻),而电阻的另一端则接在外壳接地螺钉上,然后盖上外盖送电,观察馈电开关是否跳闸。如立即跳闸,说明馈电开关漏电保护装置动作可靠。试验完毕,应将试验要拆除试验电阻,盖好外盖,恢复正常供电。 四、技术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1、实验人员在远方人工漏电试验前,应对馈电开关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试验,检查记录内容: (1)、观察网路绝缘电阻值,避免自动跳闸。 (2)变电所及掘进工作面上的局部接地极和辅助接地极应安设良好,符合要求。

漏电保护装置是用来防止人身触电和漏电引起事故的一种接地保护装置

漏电保护装置是用来防止人身触电和漏电引起事故的一种接地保护装置,当电路或用电设备漏电电流大于装置的整定值,或人、动物发生触电危险时,它能迅速动作,切断事故电源,避免事故的扩大,保障了人身、设备的安全。因此,漏电保护开关的正确选用和维护管理工作是搞好农村安全用电的主要技术、管理措施。 一、漏电保护装置的正确选用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应根据系统的保护方式、使用目的、安装场所、电压等级、被控制回路的漏电电流以及用电设备的接地电阻数值等因数来确定。 1、根据使用目的来选择 用于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漏电保护装置,一般根据直接接触保护和间接接触保护两种不同的要求选用,在选择动作特性时也应有所区别。 (1)、直接接触保护是防止人体直接触及电气设备的带电导体而造成的触电伤亡事故,当人体和带电导体直接接触时,在漏电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源之前,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和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选择无关,它完全由人体触电的电压和人体电阻所决定,漏电保护装置不能限制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所以用于直接接触保护的漏电保护装置,必须具有小于0.1S的快速动作性能,或具有IEC 漏电保护装置标准规定的反时限特性。 (2)、间接接触保护是为了防止用电设备在发生绝缘损坏时,在金属外壳等外露金属部件上呈现危险的接触电压。漏电保护开关的动作电流I△n的选择应和用电设备的接地电阻R和允许的接触电压U联系考虑,用电设备上的接触电压U要小于规定值。漏电保护器的动作电流I△n的选择:I△n≤U/R其中:U——允许接触电压R——设备的接触电阻一般对于额定电压为220V或380V的固定式电气设备,如水泵、磨粉机等其他容易与人体接触的电气设备,当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在500Ω以下时,可选用30~50mA,0.1s以内动作的漏电保护装置;当用电设备金属外壳的接地电阻在100Ω以下时,可选用200~500mA的漏电保护装置;对于较重要的用电设备,为了减少瞬间的停电事故,也可选用动作电流为0.2s的延时型保护装置。家庭使用的用电设备由于经常带有频繁插进拨出的插头,同时,部分居民住宅没有考虑接地保护设施。当用电设备发生漏电碰壳等绝缘故障时,设备外壳可能呈现和工作电压相同的危险电压,极易发生触电伤亡事故,因此,电气设备安装规程中规定,必须在家庭进户线的电能表后面,安装动作电流为30mA和0.1S以内动作的高灵敏型漏电保护开关。 2、根据使用场所来选择一般在380/220V的低压线路中,如果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等金属部件容易被人触及时,同时这些用电设备又不能按照我国用电规程要求使其接地电阻小于4Ω或10Ω时,则宜按照间接接触保护要求,在用电设备的供电回路中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所,合理地选取不同动作电流的漏电开关。例如:在潮湿的工作场所,由于人体比较容易出汗或沾湿,使皮肤的绝缘性能降低,人体电阻明显下降,当发生触电事故时,通过人

漏电保护测试

漏电保护器模拟动作试验记录 编号: 010 单位工程名称金地自在城项目41A2公共部位、室内精装 修 分部工程名称建筑电气 分项工程名称照明配电箱(盘)安装项目经理***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 验收记录》GB50303-2002 试验日期2014年3月24日测试仪器万能表 试验部位施工 图号 漏电保护 器型号、 规格 标准要求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漏电动作 电流(mA) 漏电动作 时间(s) 漏电动作 电流(mA) 漏电动作 时间(s) 32#楼301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2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3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4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5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6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7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8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09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10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11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12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13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32#楼314室P-05、P-06、 P-07 VigIE 30mA 30 0.1 30 0.1 合格 验收结论符合设计规范及要求。 施工单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 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低压配电系统中漏电保护

低压配电系统中漏电保护 勾冠三 (鸡西矿业集团东海煤矿,黑龙江鸡西 158175) 摘要:本文分析了各种低压配电系统故障性漏电流测点,说明了末端漏电保护器和干线漏电保护器的安装部位及接线方法。强调了漏电保护是防火、防触电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测点;漏电;安装部位;保护 0 前言 实践中,在低压配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器后,均能显著地降低触电死亡和火灾事故的发生率。但是,如果漏电保护器装设部位不当,不仅不能发挥漏电保护器的保护作用,而且可能频繁地误动作,而影响生产,造成损失。 配电线路接线方式,可分为三相三线制,三相五线制,三相四线制,二相三线制,单相二线制等。 在三相电网中,零序电流包含三种成分: ⑴、三相负荷不平衡电流。 ⑵、正常的漏电流,是由分布性电容电流和泄 漏电流组成的。 ⑶、故障性漏电流,即绝缘击穿后接地电流。其中,故障性漏电流是导致触电死亡和火灾事故的根本原因,因此,漏电流的最佳测点就是要准确测定故障性漏电流的部位。 1 电源中性点接地系统三相五线制网络中漏电流测点: 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应采用保护接零制,电路图1。 图 1 图1中,1#、2#是三相用电设备,3#是单相用电设备。 在用电设备绝缘正常的情况下,单相用电设备投入运行后,将产生零序不平衡电流,ìN流过中性线,其值为: ìN=ìA+ìB+ìC 当1#电机A相绝缘击穿且单相用电设备也投入运行时,有以下关系式: ìA+ìB+ìC=ìN+ìL ìL=ìL1+ìL2+ìL3 式中,ìN是不平衡电流,以中性线为回路;ìL 是漏电电流,分别以ìL1、ìL2、ìL3的路径为回路,ìL 是各相零序漏电流之和。 将式与图1对照可看出,末端保护的漏电流最佳保护点共有三处。 ⑴在干线上测定A、B、C、D、N四根线电流相量之和得: ìL=ìA+ìB+ìC-ìN 显然应该用四线零序电流互感器装于图1测定。 ⑵、在三相用电设备进线端测A、B、C三根线电流相量之和得: ìL=ìA1+ìB1+ìC1 显然,应采用三线零序电流互感器装于测零序电流。 同样,单相用电设备进线端用二线电流互感器测零序电流。 ⑶电机底座及接地支线。 2 电源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网络中的漏电流测点 因为工厂中离变电所远的生产车间,民用建筑等,均用三相四线制接线方式,中性线兼作保护接零干线,如图2所示。 图 2 在全部设备绝缘正常而单相用电设备投运的情况下,不平衡电流在中性上产生是压降,该电压降直接加于各电机外壳与大地之间,不平衡电流中之微小部分以大地为回路。 当1#电机A相绝缘击穿且单相用电设备投入

低压配电网三级漏电保护系统(精)

低压配电网三级漏电保护系统 华北电管局(100761)童建华 天津市电子器材厂(300350)张国喜 (-)目前低压电网已应用三级漏电保护电器的产品分类 1.漏电保护器(又称触电保安器、漏电开关):它是一种具有漏电电流动作保护或还具有过电压、过电流保护的电器。它没有短路保护功能,因此在使用中要考虑与短路保护电器相配合。 2.漏电断路器:它是一种具有漏电电流动作,过电流和短路保护等功能的电器。有的还具有过电压、断相和反相保护等功能。 3.漏电保护插座:出现触电或漏电故障时,能自行断开插座的电路以实现漏电保护。 4.组合式漏电保护电器:由漏电断路器、漏电保护器或漏电继电器与其它开关电器组合而成的漏电保护电器。 5.漏电继电器:它只能测量漏电故障,并发出信号,而不能直接断开主电路。 上述产品,天津市电子器材厂研制生产的有:JLB一10、DZ16、DZ18、DZ15L、DZL25 、JD1等系列。 (二)分级用电保护方式及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以下简称I△n)值选取 如图所示,为三级漏电保护接线方式。 1.一级保护(配变总漏电保护) 漏电保护器也装于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侧,或A11A l2A13;。装于各支线首端。根据对天津市、河北省玉田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黑龙江省、广东省等100个低压电网三相不平衡漏电电流的测试结果表明,要使总漏电保护部投运率达80%,北方I△n平均选为100mA,南方I△n平均选为180mA;若保护总漏电保护器投运率达95%,则北方I△n平均选为200mA、南方I△n平均选为300mA。故配变总保护I△n选为100mA、200mA、500mA动作时间小于0.l~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GB13955-92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标准编号: GB 13955-92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2-19发布 1993-05-01实施 低压配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防止电击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止漏电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但安装漏电保护器后,仍应以预防为主,并应同时采取其它各项防止电击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正确选择、安装、使用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器及其运行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电压为交流50Hz、220/380V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用电系统。 本标准所指的漏电保护器,是指当电路中的漏电电流超过允许值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或报警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各类漏电断路器、带漏电保护的插头(座)、漏电保护继电器、漏电火灾报警器、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组合电器等。 1 引用标准 GB3787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6829 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 GB4776 电气安全名词术语 GB9706.1 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安全要求 JB1284 低压断路器 3 术语 3.1 直接接触direct contact 人体、家畜与带电导体的接触。 3.2 间接接触indirect contact 人体、家畜与故障情况下变为带电的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接触。 3.3 冲击电压不动作型漏电保护器inpulse voltage non-operating type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protective devices 漏电保护器呈闭路状态时,在规定的冲击电压作用下不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3.4 总保护main protection 漏电保护器安装在低压电网电源端或进线端实现对所属网络的整体保护。 3.5 分级选择性保护selective section protection 漏电保护器分别装设在电源端,支(干)线路、负载端、构成两级及以上漏电保护系统,且各级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值与动作时间协调配合,实现具有选择性的分级保护。 3.6 组合式漏电保护器assemble type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prote ctive devices 用检测互感器、漏电继电器、断路器或声光报警装置等独立元件分别安装,通过电气连接组合成的漏电保护器。 4 漏电保护器的应用 4.1 对直接接触的防护 4.1.1 漏电保护器只作为直接接触防护中基本保护措施的附加保护。 4.1.2 用于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时,应选用高灵敏度、快速动作型的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 4.2 对间接接触防护 4.2.1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主要是采用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方式,以防止发生接地故障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持续带有危险电压而产生电击的危险。 4.2.2 在间接接触防护中,采用自动切断电源的漏电保护器时,应正确地与电网的接地型式相配合。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

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 简介:选用漏电保护装置应当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首先是正确选择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动作电流。在浴室、游泳池、隧道等触电危险性很大的场所,应选用高灵敏度、快速型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宜超过10mA )。如果安装场所发生人触电事故时,能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及时脱离电源,则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可以大于摆脱电流;如系快速型保护 装置,动作电流可按心室颤动电流选取…… 选用漏电保护装置应当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其中,首先是正确选择漏电保护装置的漏电动作电流。在浴室、游泳池、隧道等触电危险性很大的场所,应选用高灵敏度、快速型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宜超过10mA )。如果安装场所发生人触电事故时,能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及时脱离电源,则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可以大于摆脱电流;如系快速型保护装置,动作电流可按心室颤动电流选取。如果是前级保护,即分保护前面的总保护,动作电流可超过心室颤动电流。如果作业场所得不到其他人的帮助及时脱离电源,则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不应超过摆脱电流。在触电后可能导至严重二次事故的场合,应选用动作电流6mA 的快速型漏电保护装置。为了保护儿童或病人,也应采用动作电流10mA 以下的快速型漏电保护装置。对于Ⅰ类手持电动工具,应视其工作场所危险性的大小,安装动作电流10 ~30mA 的快速型漏电保护装置。选择动作电流还应考虑误动作的可能性。保护器应能避开线路不平衡的泄漏电流而不动作;还应能在安装位置可能出现的电磁干扰下不误动作。选择动作电流还应考虑保护器制造的实际条件。例如,由于纯电磁式产品的动作电流很难做到40mA 以下而不应追求过高灵敏度的电磁式漏电保护装置。在多级保护的情况下,选择动作电流还应考虑多级保护选择性的需要,总保护宜装灵敏度较低的或有少许延时的漏电保护装置。 用于防止漏电火灾的漏电报警装置宜采用中灵敏度漏电保护装置。其动作电流可在 25 ~1000mA 内选择。 连接室外架空线路的电气设备应装用冲击电压不动作型漏电保护装置。 对于电动机,保护器应能躲过电动机的起动漏电电流(100kW 的电动机可达15mA )而不动作。保护器应有较好的平衡特性,以避免在数倍于额定电流的堵转电流的冲击下误动作。对于不允许停转的电动机应采用漏电报警方式,而不应采用漏电切断方式。 对于照明线路,宜根据泄漏电流的大小和分布,采用分级保护的方式。支线上选用高灵敏度的保护器,干线上选用中灵敏度保护器。 在建筑工地、金属构架上等触电危险性大的场合,Ⅰ类携带式设备或移动式设备的应配用高灵敏度漏电保护装置。 电热设备的绝缘电阻随着温度变化在很大的范围内波动。例如,聚乙烯绝缘材料60 ℃时的绝缘电阻仅为20 ℃时的数十分之一。因此,应按热态漏电状况选择保护器的动作电流。 对于电焊机,应考虑保护器的正常工作不受电焊的短时冲击电流、电流急剧的变化、电源电压的波动的影响。对高频焊机,保护器还应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性能。

漏电保护的检查和试验制度示范文本

漏电保护的检查和试验制 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漏电保护的检查和试验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对进行使用的检漏继电器,必须设置专人进行维 护、检修。 二、检漏继电器在入井前由机厂检修电工进行检查、 试验,符合要求方可下井使用,试验内容: ⑴检查爆炸外壳是否符合要求; ⑵检查内部接线、元件是否正确完好; ⑶检验检漏的绝缘阻值是否符合规定; ⑷做交流耐压试验; ⑸做模拟网络补偿电容电流效果的测定。 三、运转值班员每天应对检漏继电器的运行情况进行 一次检查和试验,并做好记录。

四、运转电工班在瓦斯检查员的配合下,每月至少对检漏继电器进行一次远方人工漏电试验。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漏电保护规范

《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使用规范》 1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工作电压为交流50Hz 220∕380V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用电系统。 2 管理规定: 2.1 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的设备和场所: 2.1.1 属于Ⅰ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 2.1.2 安装在潮湿,强腐蚀性等环境恶劣场所的电器设备。 2.1.3 建筑施工工地的电气施工机械设备。 2.1.4 暂设临时用电的电器设备。 2.1.5 建筑物内的插座回路。 2.2 漏电保护器的选用: 2.2.1 漏电保护器在现场主要是防止漏电伤亡事故和电气火灾事故,要依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安装场所来选用漏电保护器。所谓选用合适的漏电保护器,主要是指选择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级数等。 2.2.2 现场使用的漏电保护器应符合GB6829-95《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通过了国家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即“3C”认证,有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 2.2.3 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的选择。人体对电击的承受能力除了和通过人体的电流值大小有关外,还与电流在人体中持续的时间有关,国际上通认的安全界限值为30mA·s,即在工频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与

电流在人体中持续时间的乘积小于或等于30mA·s时,人体不会引起致命的危险。故现场用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m)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t)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IΔm·t≤30mA·s)。单相22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应选用二极二线式或单极二线式漏电保护器。 2.2.4 三相三线式38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应选用三极式漏电保护器。 2.2.5 三相四线式38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或单相设备与三相设备共用的电路,应选用三极四线式、四极四线式漏电保护器。 2.2.6 手持式电动工具、移动电器插座回路的设备应优先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2.2.7 单台电机设备可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及以上,100mA 以下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2.2.8 有多台设备的总保护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00mA及以上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2.2.9 在金属物体上工作,操作手持式电动工具或行灯时,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0mA、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2.2.10 安装在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5~30mA、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2.3 漏电保护器的安装 2.3.1 漏电保护器的保护范围应是独立回路,不能与其他线路有电气上的连接。

漏电保护装置的检验

谈起重机漏电保护装置的检验 摘要:通过对起重机低压漏电保护装置的分析,探讨漏电保护装置的检验方法 关键词:漏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检验方法 起重机械工作环境恶劣,尤其露天用起重机械经风吹日晒,电气设备容易老化绝缘降低,造成漏电,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低压配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简称RCD)是防止电击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止漏电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在起重机检验规程中要求起重机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但在检验方法中都没有涉及如何对其进行检验。因此,想撰文探讨该项目的检验方法。 在探讨漏电保护器检验方法之前,有必要先概述一下漏电保护装置的类型、组成、工作原理和不同供电系统的安装要求。 1、类型、组成和工作原理 1.1类型 所谓漏电保护器是指当电路中的漏电电流超过允许值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或报警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各类漏电断路器、带漏电保护的插头(座)、漏电保护继电器、漏电火灾报警器、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组合电器等。 按反映信号的种类,漏电保护器可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大类。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是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根据《漏电流动作保护器》GB6829-86 分类规定,按极数和线数可分为:单极二线漏电保护器;二极漏电保护器:二极三线漏电保护器;三极漏电保护器;三极四线漏电保护器;四极漏电保护器。 按过电流保护分类:不带过电流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典型的

产品有FIN(电磁式)、DZL18(电子式)等;带过流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带短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带过载和短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典型产品有DZ15L系列、AB62型、FI/LS型(电磁式)和DZ10L 型、S-L系列(电子式)等。 1.2 漏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其构成主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即检测元件、中间环节(包括放大元件和比较元件)和执行机构,其次,还具有辅助电源和试验装置,见图1 图1 漏电保护装置方框图 (1)检测元件。它是一个零序电流互感器,被保护主电路的相线和中性线穿过环行铁心构成了互感器的一次线圈N1,均匀缠绕在环行铁心上的绕组构成了互感器的二次线圈N2。检测元件的作用是将漏电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或功率信号输出给中间环节。 (2)中间环节。其功能是对检测到的漏电信号进行处理。中间环节通常包括放大器、比较器、脱扣器(或继电器)等。不同型式的漏电保护装置在中间环节的具体构成上型式各异。 (3)执行机构。该机构用于接收中间环节的指令信号,实施动作,自动切断故障处的电源。执行机构多为带有分励脱扣器的自动开关或交流接触器。 (4)辅助电源。当中间环节为电子式时,辅助电源的作用是提供电子电路工作所需的低压电源。

对漏电保护的分析

对漏电保护的分析

————————————————————————————————作者: ————————————————————————————————日期: ?

1 低压配电漏电保护不容忽视 人触电时,人受伤害的程度与通过人身的工频电流的大小、时间、频率有关。 试验证明:人触电时,引起心室颤动不仅与通过人体的电流(I)有关,还与电流的持续时间(s)有关(见表1)。当电击能量为50mA?s时,一般不会引起心室颤动,但人体通过短时间大电流时(如500mA×0.1s),仍有引起心室颤动的危险,虽不会致死,也可能使触电者失去知觉,发生二次伤害事故。若电击能量超过50mA?s,人就有生命危险。柯宾提出了安全电量Q=30mA?s的定则:即“通过人体的电流(时间<30mA?s,人就不会受到伤害”(见图1)。 ? 人体对于频率50/60Hz的电流最敏感,对于更低频率或更高频率的电流,危害程度相对较低(见表2)。

干燥环境中,人体电阻较大,潮湿环境人体电阻较小,皮肤浸入水中,人体电阻更小。同样接触电压下,潮湿环境或水中触电,通过人体的电流更大,危险性也更大。高压触电时,人体电阻就不起什么作用了。电气计算时,通常人体电阻为1700Ω. 一般断路器、熔断器等能够在线路或短路、过负荷、接地故障等时候时切断电源,保护电气设施不致损坏或发生火灾。当电气设施如金属灯柱等发生漏电故障时,尚达不到开关、断路器、熔断器等保护设施的动作电流数值,在人触摸到因漏电或接地造成的灯杆、灯具等带电物体时,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长时间漏电可能引起火灾。 有关规范和规定:配电线路与用电设备均应设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用于切断供电电源或发出报警信号。在配电系统中,总、中、末级保护应根据规定和要求,酌情选用带有短路、过负荷的断路器,或选用带短路、过负荷、接地故障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 漏电保护器只作为直接接触防护中基本保护措施的附加保护。 室外照明系统有必要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安装漏电保护器后,仍应以预防为主,并应同时采取其它各项防止电击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 2 低压配电线路泄露电流 2.1 规定 装有漏电保护装置的电气线路和设备的泄漏电流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JGJ16-200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规定,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值:“手握式用电设备为15mA. 环境恶劣或潮湿场所的用电设备(如高空作业、水下作业等易造成二次伤害的场所)为6~10mA. 医疗电气设备为6~10mA. 建筑施工工地的用电设备为15~30mA.

GB13955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

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 13955-92 低压配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是防止电击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止漏电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但安装漏电保护器后,仍应以预防为主,并应同时采取其它各项防止电击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正确选择、安装、使用电流动作型漏电保护器及其运行管理工作的有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电压为交流50Hz、220/380V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用电系统。 本标准所指的漏电保护器,是指当电路中的漏电电流超过允许值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或报警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各类漏电断路器、带漏电保护的插头(座)、漏电保护继电器、漏电火灾报警器、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组合电器等。 1引用标准 GB3787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 GB6829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 GB4776电气安全名词术语 GB9706.1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通用安全要求 JB1284低压断路器 3术语 3.1直接接触direct contact 人体、家畜与带电导体的接触。 3.2间接接触indirect contact 人体、家畜与故障情况下变为带电的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接触。 3.3冲击电压不动作型漏电保护器inpulse voltage non-operating type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protective devices 漏电保护器呈闭路状态时,在规定的冲击电压作用下不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3.4总保护main protection

漏电保护器安装在低压电网电源端或进线端实现对所属网络的整体保护。 3.5分级选择性保护selective section protection 漏电保护器分别装设在电源端,支(干)线路、负载端、构成两级及以上漏电保护系统,且各级漏电保护器的漏电动作电流值与动作时间协调配合,实现具有选择性的分级保护。 3.6组合式漏电保护器assemble type residual current operated protective devices 用检测互感器、漏电继电器、断路器或声光报警装置等独立元件分别安装,通过电气连接组合成的漏电保护器。 4漏电保护器的应用 4.1对直接接触的防护 4.1.1漏电保护器只作为直接接触防护中基本保护措施的附加保护。 4.1.2用于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时,应选用高灵敏度、快速动作型的漏电保护器。动作电流不超过30mA。 4.2对间接接触防护 4.2.1间接接触电击防护,主要是采用自动切断电源的保护方式,以防止发生接地故障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持续带有危险电压而产生电击的危险。 4.2.2在间接接触防护中,采用自动切断电源的漏电保护器时,应正确地与电网的接地型式相配合。 4.2.3用于间接接触电击防护时,漏电保护器在各类系统接地型式(参见附录A)中的正确使用: 4.2.3.1TN系统 a. 在TN系统中,当电路发生绝缘损坏故障,其故障电流值小于过电流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值时,需装漏电保护器; b. 在采用漏电保护器的TN系统中,使用的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可根据电击防护措施具体情况,采用单独接地,形成局部TT系统。 4.2.3.2TT系统 TT系统的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应优考虑装设漏电保护器,作为防电击的保护措施。

漏电保护装置的检验

漏电保护装置的检验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谈起重机漏电保护装置的检验 陈永光陈维盛柳秉康 福建省宁德特种设备监督检验站福建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中心, 摘要:通过对起重机低压漏电保护装置的分析,探讨漏电保护装置的检验方法 关键词:漏电保护装置工作原理检验方法 起重机械工作环境恶劣,尤其露天用起重机械经风吹日晒,电气设备容易老化绝缘降低,造成漏电,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低压配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器(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简称RCD)是防止电击事故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防止漏电引起电气火灾和电气设备损坏事故的技术措施。在起重机检验规程中要求起重机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但在检验方法中都没有涉及如何对其进行检验。因此,想撰文探讨该项目的检验方法。 在探讨漏电保护器检验方法之前,有必要先概述一下漏电保护装置的类型、组成、工作原理和不同供电系统的安装要求。 1、类型、组成和工作原理 类型 所谓漏电保护器是指当电路中的漏电电流超过允许值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或报警的漏电保护装置,包括各类漏电断路器、带漏电保护的插头(座)、漏电保护继电器、漏电火灾报警器、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组合电器等。

按反映信号的种类,漏电保护器可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大类。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是电流型漏电保护装置。根据《漏电流动作保护器》GB6829-86 分类规定,按极数和线数可分为:单极二线漏电保护器;二极漏电保护器:二极三线漏电保护器;三极漏电保护器;三极四线漏电保护器;四极漏电保护器。 按过电流保护分类:不带过电流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典型的产品有FIN(电磁式)、DZL18(电子式)等;带过流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带短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带过载和短路保护的漏电保护器,典型产品有DZ15L系列、AB62型、FI/LS型(电磁式)和DZ10L型、S-L系列(电子式)等。 漏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其构成主要有三个基本环节,即检测元件、中间环节(包括放大元件和比较元件)和执行机构,其次,还具有辅助电源和试验装置,见图1 图1 漏电保护装置方框图 (1)检测元件。它是一个零序电流互感器,被保护主电路的相线和中性线穿过环行铁心构成了互感器的一次线圈N1,均匀缠绕在环行铁心上的绕组构成了互感器的二次线圈 N2。检测元件的作用是将漏电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或功率信号输出给中间环节。 (2)中间环节。其功能是对检测到的漏电信号进行处理。中间环节通常包括放大器、比较器、脱扣器(或继电器)等。不同型式的漏电保护装置在中间环节的具体构成上型式各异。

漏电保护器安装及使用管理系统规定

漏电保护器安装及使用管理规定

编审批页 编制: 审核: 批准:

目次 前言 (3) 1 围 (4) 2 管理规定 (4) 3检查与考核 (6) 4 附录A:漏电保护器记录格式 (7)

前言 为进一步规漏电保护器的安装,完善相应的管理,依据《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本标准由xxx公司安全监察部提出。 本标准由xxx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xxx公司安全监察部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1 围 本规定适用于工作电压为交流50HΖ、220∕380V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用电系统。 2 管理规定 2.1 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的设备和场所: 2.1.1 属于Ⅰ类的移动式电气设备及手持式电动工具。 2.1.2 安装在潮湿,强腐蚀性等环境恶劣场所的电器设备。 2.1.3 建筑施工工地的电气施工机械设备。 2.1.4 暂设临时用电的电器设备。 2.1.5 建筑物的插座回路。 2.2 漏电保护器的选用 2.2.1 漏电保护器在现场主要是防止漏电伤亡事故和电气火灾事故,要依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安装场所来选用漏电保护器。所谓选用合适的漏电保护器,主要是指选择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级数等。 2.2.2 现场使用的漏电保护器应符合GB6829-95《漏电电流动作保护器》的要求,通过了国家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即“3C”认证,有生产厂家的产品说明书和出厂合格证。 2.2.3 漏电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的选择。人体对电击的承受能力除了和通过人体的电流值大小有关外,还与电流在人体中持续的时间有关,国际上通认的安全界限值为30mA·s,即在工频下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电流在人体中持续时间的乘积小于或等于30mA·s时,人体不会引起致命的危险。故现场用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IΔm)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t)的乘积不应大于30mA·s (IΔm·t≤30mA·s)。单相22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应选用二极二线式或单极二线式漏电保护器。 2.2.4 三相三线式38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应选用三极式漏电保护器。 2.2.5 三相四线式380V电源供电的电气设备,或单相设备与三相设备共用的电路,应选用三极四线式、四极四线式漏电保护器。 2.2.6 手持式电动工具、移动电器插座回路的设备应优先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2.2.7 单台电机设备可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30mA及以上,100mA以下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2.2.8 有多台设备的总保护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00mA及以上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2.2.9 在金属物体上工作,操作手持式电动工具或行灯时,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0mA、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2.2.10 安装在潮湿场所的电气设备应选用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为15~30mA、快速动作的漏电保护器。

浅析TN系统与民用电漏电保护系统

浅析TN系统与民用电漏电保护系统 摘要本文对民用电工程中的接地、接零、保护接零系统进行了分析,从防触电、漏电及供电管理出发,指出民用电中心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执行两级保护。安装保护器后,仍要采取防止电击和电气损坏的技术措施,采取TN-S保护系统。 关键词民用电接地接零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器 国家标准《漏电保护器安装和运行》(GB13955-92)规定:机关、学校、企业住宅等建筑物的插座回路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安装保护器后仍要以预防为主,并应同时采取其他各项防止电击和电气损坏的技术措施。这项规定的实施,有效地克服了单纯的TN-C、TT、TN-S 三种系统存在的弊端,现作如下分析: 一、TN-C系统 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合一的系统称为TN-C系统。典型的TN-C系统如图1所示。图中,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或底座是与零线直接连接的。 从防漏电角度看,TN-C系统存在明显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用电负荷变化较大,很难达到三相平衡,零线中不可避免的会有零序电流通过,其量是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当三相不平衡电流超过相线电流的25%时,零线上就因不平衡电流而产生电压。该电压是随着零线阻抗与零序电流增大而增大的,当电压大到超过安全电压,人体若与这些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触时,便会对人体构成触电危害。 2.当系统发生零线断线,接触不良,或在检修、架线时相线与零线调错、用户接线错误等,都会使绝缘良好的设备外壳上带上危险电压。 3.熔断器的使用受到限制。对于生活用的双线照明供电回路,一般相线和零线上都是装有熔断器的,其优点在于,断路时有明显的断开点,能确保住户检修时的安全。当中性线上安有熔断器时,该中性线不能作为零线用,这时必须另设专用零线,并接到熔断器前面的零线上。一旦由于某种原因造成零线上熔丝熔断,而相线熔丝未断,那么,电流经相线通过带电体零线中性线到电气设备外壳上,造成直接接触带电。

漏电保护跳闸试验管理办法

色连二矿井下低压开关漏电保护跳闸试验管理办法 为保证井下检漏保护装置保护动作可靠,防止漏电伤人事故的发生,针对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请各单位认真贯彻执行。 第一条、根据《煤矿井下低压检漏保护装置的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对具有选择性功能的检漏保护装置,各支路应每天做一次跳闸试验,总检漏保护装置每周做一次跳闸试验。对新安装的检漏保护装置在首次投入运行前做一次远方人工漏电跳闸试验。煤(岩)电钻综合保护装置每班试验一次,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每天试验一次。运行中的检漏保护装置,每月至少做一次远方人工漏电跳闸试验。 第二条、试验人员做试验前后汇报调度。 第三条、使用单位做远方人工跳闸试验前,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提前一天在调度会通知。 第四条、在变电所馈电出线的单位,此条线路的漏电试验由保供队在变电所进行试验,变电所以下的馈电漏电试验不做要求,但是必须按规定的时间给予配合。 第五条、采掘单位移变低压头配合低压馈电开关使用的,移变低压头馈电开关为总检漏保护装置,下一级馈电为分馈电,分馈电下一级的馈电开关漏电试验不做要求,但是

必须完善辅助接地。 第六条、一台移变由多家单位同时使用时,试验由移变所属单位负责进行试验,其他单位人员在现场配合试验。时间为12:00-12:30。 第七条、三煤胶带机头变电所每天漏电试验时间为12:00-12:30,四煤胶带机头变电所每天漏电试验时间为12:00-12:30,中央变电所每天漏电试验时间为13:00-13:30。 第八条、涉及局部通风机的低压开关漏电试验必须按下列程序执行:①、局部通风机司机在试漏前做风机自动切换试验,确保主备风机都能正常工作,确保一切正常后,与变电所值班人员电话联系,进行试验。②变电所(站)值班人员在对向局部通风机供电的低压开关进行漏电跳闸试验前,必须确定所有局部通风机司机在工作地点后,方可进行试验。避免因试验造成局部通风机停风事故的发生。③、试验顺序:先对向备用风机供电的开关进行试验,隔5分钟后再对向工作风机供电的开关进行试验。④、局部通风机司机在漏电跳闸试验前,应把风机切换到非试验线路;试验结束后,应恢复风机到正常运行方式。⑤、超过试验规定时间,仍未见到用电单位相关负责人员的,变电所(站)值班人员应及时与调度室联系,由调度室负责督促相关人员尽快到位,完成试验,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九条、在规定试验时间段内,如果用电单位需要检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