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的成就、经验和前瞻分析(最新)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的成就、经验和前瞻分析(最新)

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在社会治理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从现实国情和时代要求出发,围绕“进行什么样的社会治理”和“怎样进行社会治理”等问题,逐步由传统社会管理向现代社会治理转变。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为此,我们亟须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的历史性成就和成功经验,进而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针对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实行党政分开、政社分开、政企分开的“放权”改革。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要转变职能,加强政府社会管理职能,保证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和良好的社会秩序。2002年,党的十六大将社会管理作为政府的四大职能之一。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1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将社会管理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要求“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经过多年探

索和实践,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社会管理”替换为“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特别强调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经过4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制度建设,我国逐步形成了社会治理工作领导体系和组织网络,建立健全了社会治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通过发展社会事业、维护社会秩序、增强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建设平安中国的重要目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

显著的中国特色和独特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治理探索和实践,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和独特的优势,取得了丰富而有效的中国经验。

围绕大局、和谐有序,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和突出特征。社会治理的时代主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调整,从社会稳定、社会发展向更高阶段的社会和谐迈进;但其根本目标坚定明确,始终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通过卓有成效的社会治理,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安居乐业。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治理的目标偏重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结合起来,坚持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的统一,实现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富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了建设平安中国的明确目标,以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显著增强。

以人为本、服务为先,是社会治理的本质特征和基本经验。社会治理是面向人的管理和服务,管理社会不是最终目的,服务社会才是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重点,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同时,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管理中体现服务,服务中延伸管理,在实践探索中形成有效的体制机制,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党政引领、多元协同,是社会治理的突出优势和典型特色。社会治理既是对全社会的治理,也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党政引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