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俱制作工程施工工艺及流程

家俱制作工程施工工艺及流程
家俱制作工程施工工艺及流程

1、熟悉设计图,按图施工。检查材料,合格方能使用。尽可能套裁使用。

2、衣柜的上下柜门分隔处,柜内横向木工板应采用双层加固,增加强度,避免柜体变形。柜门最大长度一般应≤1650㎜。

3、柜内分格应征求客户意见,采用固定隔板与活动隔板组合的方式进行柜内分格。

4、封面层板使用白乳胶、钉子固定,白乳胶应涂刷均匀足量,修边时,严禁修伤面板。

5、柜门门扇制作,厚度一般为20㎜左右,使用木工板制作时,尽可能交叉开口,以防变型。中纤板做柜门,如正面有水缝造型,则反面应同时做成出与正面尺寸、深浅一致的水缝,以免板面弯曲变型。门扇制作完成后,应统一放于平整的场地并用重物压置,时间不少于3天。按制作顺序正确安装。

6、柜门长度超出1600㎜须安装三个合页。在使用成品壁柜门时必须考虑抽屉位置是否合适,保证推拉门及抽屉的正确使用。

7、家具尺寸常识:

①挂衣杆高度1.8米

②长大衣1250㎜短大衣1020㎜西服780㎜连衣裙1100㎜

③书柜,小书一般为210㎜高X150㎜宽(16开),中等书300㎜高X220㎜宽,书柜深度280-350㎜

④衣柜深度550-600㎜,衣柜内部抽屉高度为200㎜

⑤电脑桌高700-750㎜拉抽100-120㎜高

⑥计算机箱450㎜高×200㎜宽×450㎜深,键盘滑抽不小于尽空500㎜

⑦酒柜分隔高300-450㎜

⑧阳台矮柜高800-900㎜厚400-600㎜

⑨29-34寸电视机所用电视柜高450㎜左右,背投电视机用地柜高度150-200㎜

⑩VCD宽428㎜×360㎜×90㎜功放428㎜×360㎜×120㎜中等音响300㎜×350㎜×900㎜,所有柜子踢角为80㎜。

验收标准:

1、外观面板木纹顺直、美观,色差小,板面无瑕疵、划痕等损伤。

2、收口线条挑选使用,色泽均匀,无明显缺陷,接缝顺直、清洁,修边时未修伤面板。

3、门扇无变形,开启自如,门板间隙缝均匀,尺寸为1-2㎜,门扇关闭时不得超出柜帽。

4、合页及其它柜内五金件安装紧固,开启灵活,螺钉齐全,滑轨清松自

如。

5、柜内清洁干净,无污染,背板应固定牢固。

6、柜体垂直度≤2㎜,水平误差≤1㎜,翘曲度≤2㎜,对角线误差≤3㎜。

实木家具制作工艺流程

实木家具工艺质量要求与操作程序 第一部分材料加工 1.1下料 1.1.1严格遵守下料工艺操作规程 1.1.2加工前应检查板材的含水率,仔细核对板材和下料的加工尺寸,方法和质量要求,明确后方可进行下料加工.加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多次复查,避免差错. 1.1.3不同规格的板材下料后不得堆放在同一料台上,以免造成下道工序加工困难和混乱现象. 1.1.4下料的质量要求: 应符合生产流程表的加工尺寸,做到准确无误,分批分类叠放整齐,在不降低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边角余料,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合格率应达到97%. 1.1.5下料工必须经过培训,应熟知木材的各种常见缺陷及其对木材材质的影响. 1.2手压刨: 1.2.1手压刨操作者在接到上道工序的产品时,首先应检查无误后方可加工,同时检查刨刀是否锋利. 1.1.2手压刨加工出的产品应笔直,平滑,规格标准一致,殘茬深度在0.3mm之内,交角必须保证90度,无戗茬. 1.2.3加工好的部件按规格分类摆放,同时检查上道工序的产品质量对不合格件应及时选出. 1.2.4手压刨加工的产品合格率应在98%以上. 1.3冲锯:

1.3.1锯边前要仔细核对部件与生产流程表是否相符,准确无误后方可加工. 1.3.2确保锯边质量,避免差错,调机后加工第一件产品是,主副机手应分别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进行加工,并在加工中多次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控制质量事故. 1.3.3锯边的质量要求符合工艺规定,准确直角,大小锯路一致,误差在0.2mm之内,锯面应平滑,无崩口,锯痕,同时检查上道工序的产品质量,对不合格产品应及时选出. 1.4自动刨: 1.4.1严格遵守工艺操作规程 1.4.2质量要求直角,平滑,规格标准一致,薄厚正负误差在0.2mm之内,同时对不合格产品及时选出. 1.4.3加工好的部件,应按流程表分批分类叠放整齐. 1.4.4自动刨加工质量应在98%以上. 1.5开齿指接机: 1.5.1开齿机主机手在开齿过程中终须对上一道工序下来的料进行检查,发现端部带有活节及较硬纹理时应给予挑出,避免加工后出现崩齿. 1.5.2指接前的料必须挑选,原则是按树种,薄厚宽窄,颜色及缺陷情况进行分类摆放. 1.5.3指接料必须按照生产任务单所规定长度来进行定长指接,按需求生产. 1.5.4对于选料过程中发现的有死节,夹皮或钝棱等缺陷要挑出.送到下料锯或单片锯截除后再进行选料插接. 1.5.5指接完的料不允许再上下料锯加工. 1.5.6指接后的料合格率为98%以上. 1.6拼板:

实木家具油漆工艺流程

实木家具油漆工艺流程 (1)清漆施工工艺: 打磨基层(清理木器表面→磨砂纸打光,磨平磨光,用湿布清扫干净);刷第一遍清(加入稀释液,漆膜快干);满刮第一遍腻子,砂纸磨光(腻子修补钉眼和缝隙);刷第二遍清漆,细砂纸磨光;刷第三遍清漆、磨光;木制至少5遍,水砂纸打磨退光,打蜡,擦亮。注意:间隔,干透为止.夏季6小时,冬季24小时.现场保持清洁,无灰尘。温度在5摄氏度以上。 (2)混色油漆施工工艺: 打磨基层(清扫基层表面的灰尘,修补基层,用磨砂纸打平);第一遍满刮腻子(调和腻子,光油、石膏、粉水3:6:1)→磨光→涂刷底漆(主漆:固化剂:稀释剂1:0.5:1,底漆厚度为1厘米左右,干燥4个小时)→细砂纸打磨→涂刷面漆(面漆:固化剂:稀释剂1:0.5:1,固化剂增加油漆附着度,稀释剂增加干燥性,太稠不便施工,太稀附着力不好)→复补腻子进行修补→磨光擦净第三遍面漆涂刷第二遍涂料→磨光→第三遍面漆→抛光打蜡。

2.施工要点 清油涂刷的施工规范打磨基层是涂刷清漆的重要工序,应首先将木器表面的尘灰、油污等杂质清除干净。上润油粉也是清漆涂刷的重要工序,施工时用棉丝蘸油粉涂抹在木器的表面上,用手来回揉擦,将油粉擦入到木材的察眼内。涂刷清油时,手握油刷要轻松自然,手指轻轻用力,以移动时不松动、不掉刷为准。涂刷时要按照蘸次要多、每次少蘸油、操作时勤,顺刷的要求,依照先上后下、先难后易、先左后右、先里后外的顺序和横刷竖顺的操作方法施工。 木质表面混油的施工规范基层处理时,除清理基层的杂物外,还应进行局部的腻子嵌补,打砂纸时应顺着木纹打磨。在涂刷面层前,应用漆片(虫胶漆)对有较大色差和木脂的节疤处进行封底。应在基层涂干性油或清泊,涂刷干性油层要所有部位均匀刷遍,不能漏刷。底子油干透后,满刮第一遍腻子,干后以手工砂纸打磨,然后补高强度腻子,腻子以挑丝不倒为准。涂刷面层油漆时,应先用细砂纸磨。 3.注意事项 (1)基层处理要按要求施工,以保证表面油漆涂刷不会失败。 (2)清理周围环境,防止尘土飞扬。 (3)因为油漆都有一定毒性,对呼吸道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施工中一定要注意做好通风。 推荐晨阳水性木器漆:沐雅欣清漆 春天

(整理)仿古家具的制作工艺.

仿古家具的制作工艺 家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必需品,有着鲜明而深刻的时代烙印,它体现了使用人群的风俗习惯、民族传统,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为我们留下了璀璨的古代文明,中国的古典家具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古典家具造型古朴端庄、高贵典雅,用料均为上等实木,工艺精湛考究,同时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备受人们青睐,是我国历史上特有的宝贵遗产。 古典家具因其历史性和稀有性,流传至今已为数不多。但是,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古典家具的喜好与日俱增,需求量逐渐增大,于是许多能工巧匠重拾技艺,光耀门面,仿古家具也就应用而生。 河北省涞水县是红木雕刻之乡,这里不仅景色迷人,而且技艺高超的制作大师层出不穷,涞水县曾有宫庭古典家具制作的悠久历史,今天就请您跟随我们的摄像机,走进涞水,踏入仿古家具的多彩世界。 首先我们来了了解一下古典家具的历史文化。 一、古典家具的历史(不读)

我国的家具始于商、周,发展于唐宋,辉煌于明、清,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古典家具,广义上是指民国以前各朝代家具的泛称,而狭义上主要是指明、清式家具。 明式家具造型简洁、质朴,富有流畅、隽永的线条,给人含蓄、高雅的意蕴美;它的结构部件不事雕琢、不加修饰,充分显示天然材质的自然美;精练、明快的构造形式和科学合理的榫卯工艺,又使其产生了耐人寻味的结构美。 清式家具在造型和装饰上与明式家具截然不同,家具形体比明式家具宽大、厚重;装饰色彩强烈,常采用多种材料,多种工艺,竭力体现出雍容华贵的效果。 二、仿古家具的概念(不读) 以上是对古典家具的初步认识,那么仿古家具和古典家具又是什么关系呢? 所谓仿古家具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概念,它脱胎于古典家具,但是在技法、工具上也有所创新,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理解为仿古家具是模仿古典家具的型、艺、材、韵而制成的家具。

网版制作工艺流程

网版制作工艺流程 1.网框的选择与处理: 根据菲林图案的尺寸选择网框,菲林图案外侧与网框内侧的距离为50~200㎜,网框与丝网的配合面应平整、干净。 2.绷网头的布置与气管连接: 在网框的四周布置绷网头,将网框放在绷网头的螺栓上,平整面朝上,调整螺栓,使网框的上平面高出网夹头夹网面5~10㎜,且四周平稳。按气管编号分别将绷网头的气管插好,通气测试气缸动作是否正确、是否漏气。 3.丝网的切裁: 测量网夹头外侧尺寸,留安全余量约20-50㎜),按尺寸切裁丝网。 4.绷网: 将气压表的压力调整到0.02~0.06MPa,把拉网头切换到伸出位置,打开网夹头,将裁好的丝网拉展,先加紧长度方向,扳动换向阀手柄,绷紧长度方向;再拉展丝网宽度方向,加紧宽度方向丝网,将丝网宽度方向绷紧。 5.粘网: 气缸保压10~30min,将粘网胶均匀涂在网框四周,用刮板用力向外刮,让胶渗透丝网,与网框粘牢。待胶干后打开夹头,取下网框。在网框侧面四周涂粘网胶,用同样的方法粘网。 6.网前处理: 粘网胶干后,先用中性或弱碱性洗洁精溶液均匀地清洗丝网的刮印面和承印面,再用干净水将两面冲洗干净,然后在30~40℃条件下干燥。 7.感光胶配制: 在暗室中黄灯下,首先将光敏剂按配方放入水中溶解,然后混溶在乳胶中单方向充分搅拌,并放置于1-2小时,待气泡完全消失后方可使用。 8.感光胶涂布: 在暗室中黄灯下涂布感光胶,用刮斗涂布感光胶,涂布时应避免刮斗带进气泡。 A、把绷好网的网框以80~90度的倾角竖放,往斗中倒入容量为6~7成感光液,把斗前端压到网上。 B、把放好的斗的前端倾斜,使液面接触丝网。 C、保证倾角不变的同时进行涂布。此时如果涂布的速度过快,容易产生气泡造成针孔。 D、涂布到距网框边1~2cm时,让斗的倾角恢复到接近水平,涂布至多余的液体不剩下为止。 这样全部涂布感光胶后,把框上下倒过来再重新涂布一次,然后干燥。 第一次干燥应充分,若用热风干燥,应掌握适当温度;温度过高,有产生热灰翳的可能,必须引起注意。干燥后,再按同样的要领涂布2~3次,直到出现光泽。刮斗接触网的力量的大小依涂布速度不同而不同。如果把刮斗往返一次算作一个行程的话,一次涂布的感光膜的厚度在完全干燥状态下为1.2~1.6μm。因而7~8个回合行程后可以得到10μm的膜厚。通常涂布的丝网面是刮印面和承印面,为了提高其耐印力,可让刮斗在网上往返1~2次算作一个行程。这种涂布斗涂布只需稍作练习即可掌握,如果行程数固定,通常可以得到相应的膜厚,但是膜厚的要求相当严格时,必须利用膜厚计测定。涂胶次数的计算:一般采用“湿涂干”方法,即涂布与干燥交替进行,每交替一次称为一遍,一般膜层需涂2~4遍,每遍2~3次。

实木加工生产工艺

实木家具制造工艺的定义和要求 定义:实木家具生产工艺学是以实木家具等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材料—结构—工艺(设备)—装饰—装配”为主要研究路线,科学系统地阐述实木家具生产工艺的基本原理、典型工艺及质量保证措施和研究实木家具生产中有关工艺问题的一门专业课 1工件的定位与安装 1 定位——在进行切削加工时,将工件放在机床或夹具上,使它与刀具之间有一个正确的相对位置。 2 夹紧——工件在定位之后,为了使它在加工过程中能始终保持其正确位置,还需要将它压紧和夹牢。 3 安装——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定位和夹紧的全过程。(或叫装夹) 定位加工形式: 1 定位式加工——工件固定,刀具做进给和切削运动。 例如:钻床钻孔、电子开料锯裁板等 2 通过式加工——加工工件随移动工作台或进料装置(压辊或履带等)进给,而刀具只做切削运动。 例如:四面刨、压刨、开榫机、推台锯加工等。 3 定位通过式加工——工件由导向装置固定并可做一定的进给运动,而刀具既可做切削运动也可做进给运动。 例如:镂铣机铣型、车床旋圆等。 加工工序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位置上对一个或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工艺过程的某一部分操作。 加工工序可分为安装、工位、工步、走刀 ⑴安装:工件在一次装夹中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作。(在单头开榫机上开两端榫头,需要两次安装) ⑵工位:工件处在相对于刀具或机床一定的位置时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作。(加

工一个零件的四面,采用五轴四面刨则是一次安装五个工位,采用四轴四面刨则是一次安装四个工位,而采用平刨、压刨分步加工,则先加工基准面和边,再加工相对面和边,还要加工型面,则要多次安装,多个工位) ⑶工步:在不改变切削用量(切削速度、进料量等)的情况下,用同一刀具对同一表面所进行的加工操作称为工步。(在平刨上加工基准面和边,为一个工序,两个工步) ⑷走刀:在刀具和切削用量均保持不变时,切去一层材料的过程称为走刀。(工件在平刨上加工基准面,有时需要几次切削才能得到符合要求的平整的基准面,每一次切削就是一次走刀) 基准:用于定位的点、线、面(加工——零件与刀具;产品——零部件之间)。 1 设计基准:设计时在图纸上用来确定零件与零件之间相互位置的点、线、面。 2 工艺基准:在加工或装配中,用来确定与该零件其余表面或在产品中与其他零部件的相对位置的点、线、面。 (工艺基准可分为定位基准、装配基准和测量基准) 3 定位基准——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定位时,用来确定加工表面与机床、刀具间相对位置的表面。 定位基准情况机床 用一个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压刨、镂铣机 加工其相对面 用一个面作基准,又对它进行加工平刨、圆锯开槽 用一个面作基准,加工其相邻面四面刨、立铣 用两个相邻面作基准,四面刨、带锯机 加工其余两个相邻面开榫机、推台锯 用三个面作基准钻床、精截锯、CNC 定位基准又可分为: 粗基准:用未经加工且形状正确性较差的毛坯作为定位基准的为粗基准。如:配料时纵剖锯加工毛板。 辅助基准和精基准

全程解析实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8a9309198.html, 【家具百科】全程解析实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一:备料 1. 板材干燥,将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8%~10%,没有干燥过的木材一般含水率在50%以上,干燥过后的木材不容易出现爆裂变形等现象。 2. 平衡,把干燥过的木头自然放置几天,让木材恢复平衡。 3. 选料配料,木制品按其部位可分为外表用料、内部用料以及暗用料三种。外表用料露在外面,如写字台的面、橱柜的可视部分等;内部用料指用在制品内部,如内档、底版等;暗用料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看不到的零部件,如抽屉导轨、包镶板、内衬条等。选材时注意节疤、内裂、蓝变、朽木、端裂。 4. 粗刨,给毛料板材定厚。 5. 风剪,毛料板材修整长度。下料按所需长度加长20mm。 6. 修边,截去毛料板材上不能用的毛边。

https://www.360docs.net/doc/8a9309198.html, 7. 配板,木料配板选材分直纹、山纹,颜色搭配一致,配板宽度按所需宽度合理放余量。选料时要把内裂、端裂、节疤、蓝变、朽木部分取下。 8. 布胶,在木材之间均匀布胶,胶的配比:固化剂(10—15克)、拼板胶(100克)的比,每次调胶500克左右。 9. 拼板,使用拼板机将木材进行拼装,拼板注意高低差、长短差、色差、节疤。 10. 陈化,布胶完成的木材放置2小时左右,让胶水凝固。 11. 砂刨,刨去木材之间多余的胶水,使木材板面无多余胶水。 12. 锯切定宽,用单片锯给木材定宽。 13. 四面刨成型,根据需要的形状刨出木材。 14. 养生,将木材自然放置24小时左右。 二:木工

https://www.360docs.net/doc/8a9309198.html, 1. 宽砂定厚,按要求砂止符合加工要求的尺寸,机加完成后进行抛光砂,,粗砂一次砂0.2mm,抛光砂一次砂0.1mm。 2. 精切,给毛料定长,加工过程中做到无崩茬、发黑,长与宽加工误差不超过0.2mm,1米以下对角线≤0.5mm,1米以上板片对角线应≤1mm。 3. 成型,根据图纸将木材加工成型。加工时不允许有崩茬、毛刺、跳刀和 发黑现象,加工的部件表面应光滑、平整、线型流畅一致,加工前检查设备部件螺丝有无松动,模板是否安装规范,刀具是否装紧,加工过程中禁止顺刀进料,部件尺寸误差不超过0.2mm。 4. 钻孔,按图纸的工艺要求钻孔,加工过程中做到无崩口、无刺现象,孔 位加工误差不得超过0.2mm,产品要做到配套钻孔,常试装、勤检查,确保产品的品质。 5. 配件栓砂,砂光配件,砂光好的成品应平整、无砂痕、边角一致。检砂前应先了解部件的使用位置,先补土后砂光。 6. 小组立,组立不用在拆开的部件,组立前应先备料,把所有要组装部件按图纸加工的要求检查无误,部件无崩口、毛刺、发黑现象,首件装好后复尺与

木制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木制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现代木制家具生产工艺主要有五个过程: 1、配料; 2、白胚加工; 3、组装; 4、涂装; 5、包装。 一、配料 新家具传统的配料方法通常由以下几道工序组成:选料、切长、压刨、纵剖、平刨、拼板、套材、压刨、四面刨等。随着新型加工设备的出现,以上的流程已得到相应的简化,但基本原理是不会改变的。 配料一般需用到下列机器:切床、压刨、开料锯、平刨、铣床、拼板机、带锯、四面刨等。另外,近几年出现的新型的设备有:全自动电脑优选锯、高周波拼板机、全自动高精度四面刨等等。 品质控制在配料过程中亦是相当重要的,配料的品质控制重点有:材料的质量(毛边、撕裂、凹陷、压痕、虫孔、腐朽、变形、节疤等)、含水率、尺寸、刀痕、拼板胶的配比及质量、拼板压力、加压时间、布胶的方法及用量、木纹的大小及方向、板材的握钉力及平整度。另外,热压也可归纳入配料的工序里,它是板材前期加工中的重要一环。热压包括拼花、贴皮、曲压等等。热压所使用的机器归纳机来有以下几种:切皮机、车缝机、布胶机、热压机、冷压机、封边机、曲压机等,近几年用于热压工序的新型机器不断的推陈出新,也使得许多传统工艺无法加工的产品现在可以加工了。热压的品质重点有:含水率、薄片的质量、板材的质量、木皮拼缝、木纹走向、热压的温度、曲压的模具形状等等。 二、白身加工(细作) 新家具的白身加工的生产工艺过程与中国传统家具(包括明清家具)的生产工艺过程有些不同,但只要严格按图纸加工,保证加工精度在公差允许范围内就行了。 白身加工(细作)也就是产品各分件从毛料加工成图纸所要求的尺寸和形状的一个加工过程。其重点要注意的加工工序是打孔、铣型、截斜角、雕刻部件的加工,必需保证加工精度,这样才能保证组装工序的组装精度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白身加工所用的机器种类较多,新的设备更是层出不穷,但无论机器设备如何先进,都离不 开基础五大类:切锯类、钻孔类、镂铣类、砂光类以及辅助类。具体常有的设备有:各种锯床(单片锯、双切锯、精密45度切、带锯、线锯等)、钻床(各种:台钻、排钻、群钻、立卧双用钻、气动钻等)、各种铣床以及镂铣机、各种砂光工具及机器等。另外许多新型的电脑全自动控制的机器给现代家具的生产制造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工艺变革。 此环节的品质控制要点主要要保证以下三个方面:尺寸、形状、木材质量。其详细的品质要求在此就不再详述。另外,砂光打磨是一个需要大量时间和空间的工序。打磨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允许有横纹和圈纹的砂纸痕。 三、组装 组装工序是保证现代家具产品质量的关键工序,由于部分产品的体积大、重量较重且整体组装,所以在组装过程中对使用工具、组装台、人员等的配备都与中国传统家具有很大的区别。为保证组装的精度和操作的熟练程度,每一组装线都要进行合理安排,其基本过程是先装框架再装细节,装好后再对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整。 四、涂装 在此只作简要叙述,具体请参考“木制家具的美式涂装流程”篇。 此处所讲的涂装主要是指美式涂装。美式涂装是适合欧美地区使用和流行的家具的油漆涂装,主要包括一般美式自然涂装、古老白涂装、双层式涂装、乡村式涂装。其涂装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基材前处理(包括破坏处理)、素材调整、整体着色、填充剂、胶固底漆、

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流程介绍(终审稿)

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流 程介绍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流程介绍 来源:名鼎檀红木家具网作者:名鼎檀红木家具网 基本以手工制作为主,需要的周期比较长,而且红木家具的制作工序非常繁琐,从原木材到成品之间需要很多道工序。下面进行逐一介绍: 红木木方 裁料 原木运回工厂后,木工将原木用带锯锯成厚薄不同的板材,可以长短搭配,综合利用,减少浪费,节约红木稀缺资源。 烘干处理 厚薄不同的板材通过分类,分别进入干燥窑进行干燥。一般厚的板材需要干燥40天左右,薄的板材需15天左右,直到将木板干燥至水分含量

在8%—12%,目前很多红木家具制作厂家都有比较好的干燥方法,但是这个过程最少也不低于10天。因为一定要控制好木材与本地湿度保持平衡,日后制成的家具才不易开裂和变形。 加工流程 开料人员需根据家具不同部件的需要将干燥好的木料锯成合适的尺寸,再经过压刨使尺寸更加精确,然后进行开榫。现在一般都采用机器进行开榫,因为红木家具结构的牢固基础是建立在机加过程的一丝不苟上,因此,机械的精确,刀具的锐利,娴熟的技艺都是缺一不可的。 红木雕刻工艺 雕刻工艺 一般红木家具都有一些或简单或复杂的雕花来装饰,所以在组装以前,木工要把需要雕刻板材送到雕刻车间,而雕刻就是一个非常费时间的细

活了,而且根据雕刻方法的不同,工人的熟练程度和花样的繁简,需要的时间也大不相同。例如,床围的雕花,如果花纹比较繁琐,即使是一个熟练的老工人也需要花一个多月的时间来雕刻。 组装 一块块面板雕刻好后送回到木工车间,开始组装的环节,慢慢的,一件红木家具的雏行就出来了。在组装的过程中,一定要不差分毫地掌握好榫卯的紧密,接口的吻合,不然紧了硬拷会至木材裂缝,松了则使家具扭动散架。 红木家具组装流程? 刮磨

实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实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一:备料 1.板材干燥,将木材的含水率控制在8%~10%,没有干燥过的木材一般含水率在50%以上,干燥过后的木材不容易出现爆裂变形等现象。 2.平衡,把干燥过的木头自然放置几天,让木材恢复平衡。 3.选料配料,木制品按其部位可分为外表用料、内部用料以及暗用料三种。外表用料露在外面,如写字台的面、橱柜的可视部分等;内部用料指用在制品内部,如内档、底版等;暗用料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看不到的零部件,如抽屉导轨、包镶板、内衬条等。选材时注意节疤、内裂、蓝变、朽木、端裂。 4.粗刨,给毛料板材定厚。 5.风剪,毛料板材修整长度。下料按所需长度加长20mm。 6.修边,截去毛料板材上不能用的毛边。 7.配板,木料配板选材分直纹、山纹,颜色搭配一致,配板宽度按所需宽度合理放余量。选料时要把内裂、端裂、节疤、蓝变、朽木部分取下。 8.布胶,在木材之间均匀布胶,胶的配比:固化剂(10—15克)、拼板胶(100克)的比,每次调胶500克左右。 9.拼板,使用拼板机将木材进行拼装,拼板注意高低差、长短差、色差、节疤。 10.陈化,布胶完成的木材放置2小时左右,让胶水凝固。 11.砂刨,刨去木材之间多余的胶水,使木材板面无多余胶水。 12.锯切定宽,用单片锯给木材定宽。 13.四面刨成型,根据需要的形状刨出木材。 14.养生,将木材自然放置24小时左右。 二:木工 1.宽砂定厚,按要求砂止符合加工要求的尺寸,机加完成后进行抛光砂,,粗砂一次砂0.2mm,抛光砂一次砂0.1mm。 2.精切,给毛料定长,加工过程中做到无崩茬、发黑,长与宽加工误差不超过0.2mm,1米以下对角线≤0.5mm,1米以上板片对角线应≤1mm。 3.成型,根据图纸将木材加工成型。加工时不允许有崩茬、毛刺、跳刀和发黑现象,加工的部件表面应光滑、平整、线型流畅一致,加工前检查设备部件螺丝有无松动,模

新编网版制作工艺流程模板

新编网版制作工艺 年呈 网版制作工艺流程 当前,市场网版制作工艺因其原材料不同,生产工艺也就有所不同。据了解,当前市场上用来制作网版的原材料有三种类型:液态型直接法感光胶,预敏化型的直接法胶片及间接法胶片。由于三种原材料的特性与功能不同,其使用操作工艺也就有所不同。 —、液态型直接法感光胶 感光胶的优点是工艺简单、经济、实用。其特性有曝光速度快,网版经久耐用而且去膜容易,优良的耐溶性,其生产工艺流程杲:

网前处理及选网一配胶f涂胶f干燥f曝光f显影f待用 其工作环境为温度15?20C,相对温度50?65%,黄灯下暗房操作。 ※网前处理及选网 新丝网在使用前必须用磨网膏进行网前处理,每个网版都要用脱脂剂彻底脱脂,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水淋湿丝网两面,涂上磨网膏或脱脂剂,然后用毛刷涂均匀并静置1分钟,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使用过的网如果不再使用,可用脱膜剂浸泡,然后清洗干净,使用前必须做脱脂处理工艺。 丝网清洗好后,烘干处理待用。制网者可根据所需要的网牍目数逬行选网: 丝印线路一般用120T/cm,阻焊100-120T/cm,字符100- 120T/cm,

碳桥油43-120T,印剥离兰胶18 - 36T O ※配胶 直接法感光胶当前市上有二种类型:一种杲单液型,这种类型是把敏化剂在生产时直接配制的感光胶,可直接使用的类型;启一种杲”二元固化"感光胶。这种感光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配置,即把敏化剂加入适量水均匀搅拌后倒入感光胶中,经过上下左右充分搅拌,即配制完成。配胶工作最少要在使用前两个小时完成,最佳的方法是在前一个工作日下班前配好胶,第二天上班即用。切记,配好的胶必须静置2小时以上,让胶中泡沫消失才可使用,否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质量事故。 ※涂胶 把干燥好的待用网放置在涂胶台上,把适量的感光胶倒入刮刀内,先涂印刷面(丝网的凸⑥),后涂油墨直(丝网的凹面),—般每直3刀次,如果要求厚网版,那么可分多次涂刷,即第一次涂胶后,立即放入30-40?的烘箱中烘干,取出丝网再次涂胶,根据所要求厚度,决定涂胶次数,注意一般印刷直(凸面)要比油墨⑥(凹廁)多涂2 - 3刀次。 涂胶工艺十分重要,网版质量好坏,全靠涂胶,要求版面厚度均匀一致,有立体感。 ※干燥 丝印感光胶涂刷完后,先静置1 -2分钟,然后把丝网放进40匕左右的烘箱中烘干,干燥后取出放在暗框中待用。

松木家具加工制作过程中的几种工艺

松木家具加工制作过程中的几种工艺 由于以人造板为基材的家具产品的环保性能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实木家具便成为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消费者的首选。据近期国外有关资料统计,在西欧市场,实木家具占家具市场份额的47 % ;在中国市场,实木家具的份额也由1991年的12 %上升到2000年的34%,且大有方兴未艾之势。但由于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用作实木家具的主要原材料资源受到限制。因此,大力开发人工林速生材在家具制造中的利用是实木家具发展的方向。南方松木由于材性变异大、干缩变异大、干燥时易变形、木节多、含脂量大、易发霉和蓝变且影响表面涂饰等缺陷,在家具制造中一直受到冷落。1990年以来,我们以南方速生马尾松、国外松等为研究对象,对其用于家具制造的锯材厚度规格选择、脱脂处理、漂白、干燥、家具零部件的加工等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只要对松木进行适当的工艺处理,松木完全可以用作家具用材,而且其产品具有色泽自然清新、纹理美观、耐久性好、表面装饰性优异、经济附加值高等特点。经部分厂家生产实践证明,松木家具可以与其他珍贵树种的实木家具媲美并深受用户喜爱,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1 松木家具制造工艺流程简介松木家具制造工艺流程如下: 松木锯解→溶脂→脱脂→干燥→表面机加工→剔除缺陷→接长(铣指接棒→涂胶→指接)、拼板(侧面刨光→涂胶→侧向拼板)、拼厚(四面刨→涂胶→正面胶拼)→零部件精加工(以下工艺流程与其它木家具制造工艺相同)→组装→表面涂装→检验→出厂 由此可以看出:松木家具制造与其它实木家具制造的基本工艺流程是大致相同的,对这些常规工艺,本文将不再赘述。在此,我们将重点就其基材的制备、处理和加工等特殊和关键技术进行阐述。 2 松木锯材厚度规格的选择 松木锯材厚度规格的选择主要考虑下列几个因素:(1)锯材出材率。锯材为板材形式,当厚度规格过大或过小时,都会降低出材率。一般小径级材锯薄板,较大径级的材锯厚板。(2)脱脂的难易。一般说来,锯材厚度越大,脱脂所用的时间越长,木材表面强度损失也越大。(3)常用家具零部件的尺寸规格。合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

服装生产制作工艺流程介绍 (一)生产准备 面辅料进厂检验→技术准备→打版→试板样→封样→制定做工艺文件→裁剪→缝制→确认首件(水洗首缸)→锁眼钉扣→整烫→成衣检验→包装→入库出运。 (二)面料、辅料检验的目的和要求 根据发货单详细出现短码/少现象要亲自参与清点并确认大货跟单负责大货的交货日期确定及面料进厂后要进行数量清点以及外观和内在质量的检验,及确认符合生产要求的才能投产使用。在批量生产前首先要进行技术准备,包括工艺单、样板的制定和样衣制作,样衣经客户确认后方能进入下一道生产流程。面料经过裁剪、缝制制成半成品,有些梭织物制成半成品后,根据特殊工艺要求,须进行后整理加工,例如成衣水洗、成衣砂洗、扭皱效果加工等等,最后通过锁眼钉扣辅助工序以及整烫工序,再经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根据客户确认后的单耗对面/辅料的进行核对,并将具体数据以书面形式报告公司。如有欠料,要及时落实补料事宜并告知客户。如有溢余则要报告客户大货结束后退还仓库保存,要节约使用,杜绝浪费现象。 由于坯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裁剪前,必须根据裁剪用布配料单,核对匹数、尺寸、密度、批号、线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在验布时对坯布按标准逐一进行检验,对影响成品质量的

各类疵点,例如色花、漏针、破洞、油污等须做好标记及质量记录把好面料质量关是控制成品质量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进厂面料的检验和测定可有效地提高服装的正品率。 面料检验包括外观质量和内在质量两大方面。外观上主要检验面料是否存在破损、污迹、织造疵点、色差等等问题。经砂洗的面料还应注意是否存在砂道、死褶印、披裂等砂洗疵点。影响外观的疵点在检验中均需用标记注出,在剪裁时避开使用。 面料的内在质量主要包括缩水率、色牢度和克重(姆米、盎司)三项内容。在进行检验取样时,应剪取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颜色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测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度。同时对进厂的辅料也要进行检验,例如松紧带缩水率,粘合衬粘合牢度,拉链顺滑程度等等,对不能符合要求的辅料不予投产使用。 (三)技术准备的主要内容 收到样品、原始资料,按工艺要求(参考客人的原样),制作合理的纸板,并做好各种技术工艺的记录,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负责。 按照客户和厂部的规定的样品时间,安排好样衣的生产,并做好几率,遇到做样衣时,工艺单不清楚的地方,要主动向跟单提出或向厂长提出,让他们去同客户商讨,不能自作主张。 认真审核客供工艺单的资料,原样衣,明确了解客户的要求,尺寸,原辅料和配料等,在做给客人的批核样衣时,以便于车间的生产为原则,提示可以简化的车缝的工序。样衣完成后,对比原样品和工

网版制作工艺流程

网版制作工艺流程 目前,市场网版制作工艺因其原材料不同,生产工艺也就有所不同。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用来制作网版的原材料有三种类型:液态型直接法感光胶,预敏化型的直接法胶片及间接法胶片。由于三种原材料的特性与功能不同,其使用操作工艺也就有所不同。 一、液态型直接法感光胶 感光胶的优点是工艺简单、经济、实用。其特性有曝光速度快,网版经久耐用而且去膜容易,优良的耐溶性,其生产工艺流程是: 网前处理及选网→配胶→涂胶→干燥→曝光→显影→待用 其工作环境为温度15~20℃,相对温度50~65%,黄灯下暗房操作。※网前处理及选网 新丝网在使用前必须用磨网膏进行网前处理,每个网版都要用脱脂剂彻底脱脂,具体操作方法是用水淋湿丝网两面,涂上磨网膏或脱脂剂,然后用毛刷涂均匀并静置1分钟,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使用过的网如果不再使用,可用脱膜剂浸泡,然后清洗干净,使用前必须做脱脂处理工艺。

丝网清洗好后,烘干处理待用。制网者可根据所需要的网牍目数进行选网:丝印线路一般用120T/cm,阻焊100-120T/cm,字符100-120T/cm,碳桥油43-120T,印剥离兰胶18-36T。 ※配胶 直接法感光胶目前市上有二种类型:一种是单液型,这种类型是把敏化剂在生产时直接配制的感光胶,可直接使用的类型;另一种是“二元固化”感光胶。这种感光胶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配置,即把敏化剂加入适量水均匀搅拌后倒入感光胶中,经过上下左右充分搅拌,即配制完成。配胶工作最少要在使用前两个小时完成,最佳的方法是在前一个工作日下班前配好胶,第二天上班即用。切记,配好的胶必须静置2小时以上,让胶中泡沫消失才可使用,否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质量事故。 ※涂胶 把干燥好的待用网放置在涂胶台上,把适量的感光胶倒入刮刀内,先涂印刷面(丝网的凸面),后涂油墨面(丝网的凹面),一般每面3刀次,如果要求厚网版,那么可分多次涂刷,即第一次涂胶后,立即放入30-40℃的烘箱中烘干,取出丝网再次涂胶,根据所要求厚度,决定涂胶次数,注意一般印刷面(凸面)要比油墨面(凹面)多涂2-3刀次。

红木家具制作工艺流程

红木家具设计,红木家具制作工艺流程 2010-10-12 13:56 1.净料加工 按照已画好的圈椅各零件上的榫头、榫卯及槽口的具体位置尺寸,在设备上进行开榫、打眼、铣槽、铣形、磨光加工。在龙顺成中式家具厂木加工设备是单头直榫开榫机、立式木工打眼机、单轴立铣机及勒圆机(俗称拔棍机)、磨光机。 1.1开榫加工 圈椅的前后腿、面边、联邦棍、前后枨、山枨、圈扶手、圈中节、圈上脑、前横券口、前立券口,山横券口及山立券口要开榫加工。 根据各零件榫头的尺寸大小及形状调整开榫机的靠尺、锯片及刀轴之间的距离,夹紧所要开榫的零件。对圈椅各零件的榫头进行开榫加工。 1.2打眼加工序步骤 圈椅中要打眼的零件有:圈椅的前后腿、前后面边、抹头、圈扶手、圈中节及圈搭脑。 根据所圈椅各零件上的榫眼大小及榫眼深度选择钻头的型号,并调整钻头与工件的位置。进行打眼操作。

1.3铣削加工 根据圈椅零件上槽口的位置、深度及工件的厚度来选择铣刀的型号,并调整铣刀的位置。 根据椅圈、面心板拼板(三块)、面边、抹头、前枨、山枨、后枨、前后腿及联邦棍的截面形状及厚度来选择与之对应的铣刀,并调整铣刀的位置。 对零件进行铣削加工。 1.4磨光的工序步骤 根据零件的型面选择不同的磨光方式。平面型面选择磨光机,而曲面型面则选择手工或曲面砂光机。圈椅的各零、部件的型面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完全由平面型面构成的零件,如圈椅的前后牙板、面心板、前横券口、前立券口、山横券口及山立券口;第二种是完全有曲线型面构成的零、部件,如圈椅的椅圈、联邦棍及靠背板;第三种是由平面型面和曲线型面相结合构成的零件,如圈椅的前后腿、前枨、山枨及后枨。对于第一种型面的零件应选择平面磨光机进行磨光,第二种应该选择手工磨光或曲面砂光机,第三种应该先进行平面磨光再进行曲面磨光。

6、红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6、红木家具生产工艺流程

大纲 1.原材料紧缺; 2.出材率极低; 3.加工难、耗时、人工高。 1.原材料紧缺: 国标红木分为5属8类33种,这33中之外的都不属于红木。不同的木材成材所需的时间各不一样,非洲花梨成材大概需要100年以上,酸枝成材需要300-500年,而木王檀香紫檀(小叶紫檀)成材则需要800年以上。它们生长十分缓慢,所以在某程度上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而在2013年6月1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简称CITES)将檀香紫檀与部分酸枝列入了二级濒危植物,各国限制这些木材的贸易,导致进口木材的成本再度攀升(报关费用、批文获取成本等大大增加,而且数量也大大地受到了限制)。 2.出材率极低: 俗话说的好:十檀九空。大部分的酸枝原材料都是空心的。因为气候环境恶劣,酸枝生长十分缓慢,而且经常是长成弯弯曲曲的,这样开锯的时候大大地增加了加工难度和损耗。因为只有芯材才算红木,不受虫蛀、稳定,所以白皮(白边)不能用以做家具,因为长久下来有受虫蛀风险,影响家具收藏乃至使用价值。华萃家具对质量的把控要求很严格,为了家具的质量和收藏价值,会把全部白皮去掉,所以损耗要比一帮工厂要高。不法工厂会将白皮用到家具制作中从而增加出材率降低成本,在成品时用颜料等作掩饰。所以红木家具的价格根据用材不同可以有很大的差别。 而且,木材是需要烘干的,这样做出来的家具才能比较稳定。然而烘干过程中木材中的水分会减少,而这些水分在买木材的时候是算到购材成本上的,所以这也成了损耗的一部分了。再者,烘干的成本很高,因为根据红木的特性(密

开锯以后截面状况:

白皮上受虫蛀(芯材不受影响),留下了虫洞: 开好料的木材:

网版制作流程

網版製作流程 1 適用範圍 本公司RN、CR產品印刷用的網版. 2 適用設備 曝光機、張網機、烘箱. 3 使用材料 #400不鏽鋼网布,線徑0.023 #325不鏽鋼网布,線徑0.028 #250不鏽鋼网布,線徑0.035 #420特多襲网布,線徑0.028 瞬間膠感光乳劑剝膜粉脫脂劑天那水网框 4 網版製作流程 烘乾烘乾烘乾烘乾 張網脫脂塗布曝光顯影修補二次曝光檢查4.1張網 4.1.1清潔網框 用天那水,將網框正面黏著邊擦拭乾淨,並自然吹乾。如是新網框,首次使用時應進行脫脂處理。 4.1.2放置網框 將網框黏著面朝上,並按規定角度放置於網床上. #400不鏽鋼网布,線徑0.023 張网角度22.5度 #325不鏽鋼网布,線徑0.028 張网角度45度 #250不鏽鋼网布,線徑0.035 張网角度45度 #420特多襲网布,線徑0.028 張网角度45度 4.1.3裁網布 用剪刀裁一塊與網床大小相符的網布,一般將網布裁剪成1〃32~1〃35米,並平整的放於網床上。 4.1.4 放置网布 4.1.4.1按先長邊後短邊的順序依秩用夾子分別由中心向外開始夾緊網布,注意每邊兩端處共8個夾頭不要夾緊,夾网布時應將網布均勻拉直。 4.1.5 拉直網布 第一次,將張力拉到一定值(特多龍網約13N,不銹鋼網約30N)時,測試其9點張力是否在±1N範圍內,如張力均勻,則繼續將網布拉到老化張力。 特多龍網老化張力為18N,老化時間15分鐘 不鏽鋼網老化張力為34N,老化時間為30分鐘。 注意事項:老化過程中需每10分鐘測試一次張力,當張力不足老化張力時要

補充至老化張力。 4.1.6 老化結束後塗瞬間膠水,待膠水乾燥後視沾背情況應再補塗一次膠水。乾燥後用美工刀將网布割下。 注意事項:塗膠水時為防止膠水濺入网板中心部位,頇於每塊網版中心處放置一紙板。 4.1.7測試割下後網版張力張力 特多龍網 13N±2回縮張力在2N左右 不鏽鋼網28N±2回縮張力在6N左右 注:已張好網版,要放置24小時以上方可進行下一步作業。 4.2脫脂 4.2.1將網布正反面用酒精擦拭並用氣槍吹乾。 4.2.2用純水淋濕網版正反面。(水溫在25度~35度之間) 4.2.3用剝膜水正反面均勻塗於網版上,放置2~3分鐘,然後用純水淋乾淨. 4.2.4用脫脂劑均勻的塗於網布上,放置2~3分鐘. 4.2.5用溫水泡已塗脫脂劑的網版,泡3~5分鐘,並沖乾淨。注意時間不能太長,防止網布乳劑脫落. 4.2.6 用氣槍吹乾,放入烘箱.烘箱溫度為37±3°. 5.3刮膠 5.3.1 將網版從烘箱內拿出,正面朝上放於桌子上. 5.3.2 用清潔輪除去網布正反兩面的灰塵. 5.3.3 倒適量乳劑。約刮槽容量三分之二左右 5.3.4 刮膠時刮槽輕輕貼近網布,刮槽與網布成45度角,保持速度均勻,用力適中,刮膠方向由下往上. 第一次刮膠:先刮網板正面,後刮網板反面,正面共刮三次,反面只需刮一次.注意每刮一次都應將網版上下旋轉180° , 第一次刮膠完成後將其正面朝上放入烘箱烘乾.烘箱溫度為37±3° 第二次刮膠:只需刮正面,共刮兩刀,待烘乾後量測乳膠厚度,根據乳膠厚度要求,如第二次刮膠一樣,重複刮膠,直至達到規定乳膠厚度. 要求:刮膠厚度平均度誤差在±1um之內,張力不可改變. 5.4曝光 5.4.1 將已刮膠好的網版,正反面清潔,將底片置中貼好. 5.4.2 打開曝光機橡皮罩,將曝光机平臺擦試干淨,避免因灰塵而產生針孔或其他缺點. 5.4.3 網版反面朝上,在每塊网板正反面處各放上一塊遮光片后再在上面放置一吸气海棉.設定曝光時間(參照附伯件),關上罩子.曝光結束後將底片撕去. 5.5 顯影 5.5.1 將網版正反面用純水淋1分鐘左右,水溫在25度~35度之間。 5.5.2 水槍槍口與網版保持30cm左右距離沖洗,先沖正面,再沖反面,再沖正面,待圖像完全顯示出來後,用氣槍吹乾,放入烘箱。烘箱溫度為37±3° 5.6復曬 5.6.1 將烘乾的網版,拿出填補後烘乾,然後將網版正面朝上,關掉曝光機吸

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

红木家具的制作工艺 一、家具的制作工艺流程介绍 1. 裁料 原木运回工厂后,木工将原木用带锯锯成厚薄不同的板材,可以长短搭配,综合利用,减少浪费,节约红木稀缺资源。 2. 干燥 红木家具是一种纯实木家具,它的各个零件几乎都由实木制成。因此,木材干燥就成为它的首要问题。如干燥不当,在继后的零部件加工、装配、油漆上都会出现种种问题,从而影响成品的质量。要解决的木材干燥问题包括:红木原木的贮存、板材的预干、板材的干燥工艺、干燥质量和成本、生产过程中的含水率控制等。 木材具有较小的密度和较大的强度,耐酸碱腐蚀,绝缘性能较好,易于切削,纹理和色泽美丽等优良性质。但是,用未经干燥的木材制成的产品不能保证质量的。新鲜木材含有大量的水分,在特定环境下水分会不断蒸发。水分的自然蒸发会导致木材出现干缩、开裂、弯曲变形、霉变等缺陷,严重影响木材制品的品质,因此木材在制成各类木制品之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厚薄不同的板材通过分类,分别进入干燥窑进行干燥。一般厚的板材需要干燥40天左右,薄的板材需15天左右,直到将木板干燥至水分含量在8%—12%,目前很多红木家具制作厂家都有比较好的干燥方法,但是这个过程最少也不低于10天。因为一定要控制好木材与本地湿度保持平衡,日后制成的家具才不易开裂和变形。正确的干燥处理可以克服上述木材缺陷,提高木材的力学强度,改善木材的加工性能,延长使用年限。它是合理利用和节约木材的重要技术措施,是木材加工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道重要工序。 3. 选材备料 选材备料是木材干燥后的第一道工序,是做好一件家具的关键,俗话说“万丈高,从地起”,备料工艺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家具产品的质量。材料选得好,选得顺,榫卯就好做,家具也牢实。料配得好,看上去就美观,就能增加家具本身的价值。 4. 榫卯结构 名鼎檀家具沿用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也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中国传统红木家具的灵魂就是榫卯结构。整套家具甚至整幢房子不使用一根铁钉,却能使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人类轻工制造史上堪称奇迹。榫卯结构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工艺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家具(特别是明清家具)之所以能达到今天的水平,与榫卯的运用有着直

IC工艺流程简介

晶体的生长 晶体切片成wafer?晶圆制作?功能设计à模块设计à电路设计à版图设计à制作光罩?工艺流程?1)表面清洗晶圆表面附着一层大约2um的Al2O3和甘油混合液保护之,在制作前必须进行化学刻蚀和表面清洗。 2)初次氧化 有热氧化法生成SiO2 缓冲层,用来减小后续中Si3N4对晶圆的应力?氧化技术 干法氧化Si(固)+ O2àSiO2(固) 湿法氧化Si(固) +2H2OàSiO2(固) + 2H2 干法氧化通常用来形成,栅极二氧化硅膜,要求薄,界面能级和固定电荷密度低的薄膜。干法氧化成膜速度慢于湿法。湿法氧化通常用来形成作为器件隔离用的比较厚的二氧化硅膜。当SiO2膜较薄时,膜厚与时间成正比。SiO2膜变厚时,膜厚与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因而,要形成较厚的SiO2膜,需要较长的氧化时间。SiO2膜形成的速度取决于经扩散穿过SiO2膜到达硅表面的O2及OH基等氧化剂的数量的多少。湿法氧化时,因在于OH基在SiO2膜中的扩散系数比O2的大。氧化反应,Si表面向深层移动,距离为SiO2膜厚的0.44倍。因此,不同厚度的SiO2膜,去除后的Si表面的深度也不同。SiO2膜为透明,通过光干涉来估计膜的厚度。这种干涉色的周期约为200nm,如果预告知道是几次干涉,就能正确估计。对其他的透明薄膜,如知道其折射率,也可用公式计算出?(d SiO2) / (d ox)= (nox) / (n SiO2)。SiO2膜很薄时,看不到干涉色,但可利用Si的疏水性和SiO2的亲水性来判断SiO2膜是否存在。也可用干涉膜计或椭圆仪等测出。 SiO2和Si界面能级密度和固定电荷密度可由MOS二极管的电容特性求得。(100)面的Si的界面能级密度最低,约为10E+10 --10E+11/cm –2 .e V -1数量级。(100)面时,氧化膜中固定电荷较多,固定电荷密度的大小成为左右阈值的主要因素。 3) CVD(ChemicalVapordeposition)法沉积一层Si3N4(Hot CVD或LPCVD)。 1 常压CVD(NormalPressure CVD)?NPCVD为最简单的CVD法,使用于各种领域中。其一般装置是由(1)输送反应气体至反应炉的载气体精密装置;(2)使反应气体原料气化的反应气体气化室;(3)反应炉;(4)反应后的气体回收装置等所构成。其中中心部分为反应炉,炉的形式可分为四个种类,这些装置中重点为如何将反应气体均匀送入,故需在反应气体的流动与基板位置上用心改进。当为水平时,则基板倾斜;当为纵型时,着反应气体由中心吹出,且使基板夹具回转。而汽缸型亦可同时收容多数基板且使夹具旋转。为扩散炉型时,在基板的上游加有混和气体使成乱流的装置。?2低压CVD(LowPressure CVD)?此方法是以常压CVD为基本,欲改善膜厚与相对阻抗值及生产所创出的方法。主要特征:(1)由于反应室内压力减少至10-1000Pa而反应气体,载气体的平均自由行程及扩散常数变大,因此,基板上的膜厚及相对阻抗分布可大为改善。反应气体的消耗亦可减少;(2)反应室成扩散炉型,温度控制最为简便,且装置亦被简化,结果可大幅度改善其可靠性与处理能力(因低气压下,基板容易均匀加热),因基可大量装荷而改善其生产性。 3 热CVD (Hot CVD)/(thermal CVD) 此方法生产性高,梯状敷层性佳(不管多凹凸不平,深孔中的表面亦产生反应,及气体可到达表面而附着薄膜)等,故用途极广。膜生成原理,例如由挥发性金属卤化物(MX)及金属有机化合物(MR)等在高温中气相化学反应(热分解,氢还原、氧化、替换反应等)在基板上形成氮化物、氧化物、碳化物、硅化物、硼化物、高熔点金属、金属、半导体等薄膜方法。因只在高温下反应故用途被限制,但由于其可用领域中,则可得致密高纯度物质膜,且附着强度极强,若用心控制,则可得安定薄膜即可轻易制得触须(短纤维)等,故其应用范围极广。热CVD法也可分成常压和低压。低压CVD适用于同时进行多片基片的处理,压力一般控制在0.25-2.0Torr之间。作为栅电极的多晶硅通常利用HCVD法将SiH4或Si2H。气体热分解(约650oC)淀积而成。采用选择氧化进行器件隔离时所使用的氮化硅薄膜也是用低压CVD法,利用氨和SiH4或Si2H6反应面生成的,作为层间绝缘的SiO2薄膜是用SiH4和O2在400 --4500oC的温度下形成?SiH4+O2 –-SiO2+2H2?或是用Si(OC2H5)4 (TEOS:tetra–ethoxy–silanc)和O2在750 oC左右的高温下反应生成的,后者即采用TEOS形成的SiO2膜具有台阶侧面部被覆性能好的优点。前者,在淀积的同时导入PH3气体,就形成磷硅玻璃(PSG:phosphor–silicat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