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问题

高考历史知识整理: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

◎台湾问题知识整理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1)元朝时,政府设管辖琉球(今台湾)。

(2)清朝时,郑成功于年把荷兰殖民者从台湾赶走。

(3)清朝康熙帝时,1683年派攻打台湾,1684年设,隶属福建省。年清政府正式在台湾设行省,刘铭传为台湾第一任巡抚。

(4)年发表《开罗宣言》,明确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规定日本将台湾归还中国,《开罗宣言》对台湾归属的规定完全具有国际法的效力和意义。

2.台湾在中国历史上的三次分离与两次回归

第一次分离:明末(1624年),荷兰侵占台湾。

第一次回归: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第二次分离: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割让给日本。

第二次回归: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日本投降,10月25日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第三次分离:1949年国民党在大陆统治失败后,退踞台湾,致使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到现在台湾问题还没有解决。

3、海峡两岸关系进展

(1)1979年发表《》,宣布和平统一祖国,建议“三通”。

(2)1980年后,海峡两岸民间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两岸交流日益频繁。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长达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3)1992年l0月达成“九二共识”,“”。

(4)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

(5)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文件。

(6)2005年3月14日通过《反分裂国家法》,是一部关于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法律,该法律的主要内容是鼓励两岸继续交流合作。

(7)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三通”正式实现。

4、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如何理解“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使用武力的对象:

不是台湾人民,而是针对台独势力及支持台独、干涉中国内政的外国势力。

5.解决台湾问题的主要障碍:外国反华势力和台湾岛内分裂势力(“台独”势力)阻挠。6.当前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

改革开放国力增强;“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7.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

(1)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就明确宣布要武力解放台湾,但由于条件不

成熟而未能实现。1956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表示了“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但未能推行。

(2)邓小平:1979年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首次提出和平统一、建议“三通”,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轰金门;1981年叶剑英发表《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主张实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就台湾问题发表九点声明,系统地阐明了我们对台的方针政策。1982年1月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在此指导下中英、中葡政府分别签署了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从而顺利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也为实现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江泽民: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一、近代国共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大革命时期、党内合作)

1.合作原因——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

2.合作实现的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3.影响: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4.破裂:

①原因:两党不同的阶级利益,阶级矛盾上升。

②表现: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

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年,又称土地革命时期)

1.国共的对峙

(1)表现:

①政权的对峙: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建立;1931

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②屠杀与反屠杀: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

③“围剿”与反“围剿”:1930年到1933年,蒋介石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五次“围剿”,

中央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但第五次反“围剿”

失利,红军被迫长征(1934、10~1936、10)。

(2)影响:给日本侵华以可乘之机。

2.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1)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华北事变后上升为主要矛盾。

(2)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党外合作)

1.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形成:

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发表宣言,提出要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②1935年12月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西安事

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发表抗日通电,号召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

把日本侵略者驱逐出中国;

④1937年8月14日,国民党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表示准备抗战;

⑤八·一三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⑥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3.合作实现的标志: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两党再次合作。

4. 作用: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四)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国共双方的决战(1946——1949)

1.根源:①阶级利益的差别,阶级矛盾的上升。②美国的干涉。

2.标志: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国共关系完全破裂。

3.结果:1949年4月推翻国民党政权统治,蒋介石败逃台湾,造成台湾与大陆的分离。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共关系

(一)国共两党的长期对立(1949—1979年)

1.原因:阶级利益的不同,外国反华势力影响。

2.影响:海峡两岸处于分裂隔绝状态。

(二)国共关系的缓和(1979年以后)

三、分析认识

1.影响国共关系的因素:

(1)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

(2)两党的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到分裂的根本原因。

(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势力和有利的国际环境能够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反动的国际政治势力的插手,又会加速两党关

系的破裂。

2.国共关系的认识:

(1)1924~1949年,两党关系呈现“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的曲折发展历程。

(2)“分则两伤”: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军队疯狂进攻红色根据地,导致日本帝国主义乘虚而入,严重影响了中华民族独立,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灾难。抗战结束后,两党内战再起,国民党败逃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对峙,致使中华民族至今尚未完成统一大业。

(3)“合则两利”:民族的独立统一高于一切,没有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就没有各阶级、各党派的前途和利益,这是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大革命时期,北洋军阀统治阻碍着中国统一,中国人民和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此,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团结奋战,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30年代,日本侵华威胁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生存,国共两党“存则俱存,亡则俱亡”,为此,国共再次合作,并肩抗日,

正是因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共同抗战,中国人民才取得了近百年来第一次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总之,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对中华民族来说是战争和灾难,两党为了民族利益,应当再次合作,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跟踪练习

1、清政府在与台湾郑氏势力进行了13次和平谈判无果后,1683年康熙帝令清军进入台湾,打败了郑氏势力。对此事最正确的评价是

A.坚持祖国统一的立场B、消灭了明朝残余势力

C.扩大了清朝统治区域D、驱逐了外国侵略势力

2.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写下了《七子之歌》的著名诗篇,强烈地表达了盼望祖国统一富强的愿望。诗中“七子”,除大连、旅顺、威海卫外,还包括

①天津②香港③宁波④台湾⑤上海⑥澳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⑥ D.②④⑥

3.1943年11月底,当常德军民浴血战日寇的时候,中美英三国首脑正在开罗举行会议并通过了《开罗宣言》。《开罗宣言》对中国而言,最大的意义是

A.表明中国已成为反法西斯的重要因素B.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C.确认了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D.取得了美英对中国抗战道义上的支援4.中国古代史上,中央政权管辖今台湾地区的最早统治机构是

A.台湾办事大臣B.台湾府C.澎湖巡检司D.台湾省5.2003年11月18日福建省晋江市为纪念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而落成一位著名将军的雕像,此人物应是

A.徐骧B.郑成功C.施琅D.刘铭传

6.陈水扁当局假借民意,在“公设立法”过程中,企图塞进有利于进行“台独”分裂活动的条文,为其今后实施“台独公投”制造法律依据,图谋通过公投、“制宪”建立所谓“台湾国”。

可见,“公投立法”的实质是

A.在台独问题上尊重台湾民众的意志B.威胁台海及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C.公然挑衅一个中国原则D.欺骗台湾同胞和国际舆论

7.1979年全国人大宣布的以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推动了海峡两岸关系的改善,表现在①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等岛屿②美国断绝与台湾外交关系,遏制了台独势力

③两岸相互投资设厂④台湾当局对“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8.近代历史上,台湾被从中国分割出去是在

A.道光皇帝在位时B.咸丰皇帝在位时C.同治皇帝在位时D.光绪皇帝在位时9.在张学良将军的生平事迹中,如同郑成功“确保台湾入版入图”的爱国义举是A.宣布东北易帜B.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C.发动西安事变D.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

10.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此处的“三大盟国”是

A.美国、英国、中国B.美国、英国、苏联C.美国、苏联、中国D.英国、苏联、中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