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储粮科普知识

农户储粮科普知识
农户储粮科普知识

农户储粮科普知识

一、概述

(一)农户储粮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储粮大国,粮食年产量和常年储存量均居世界首位,而且各级粮食储备有较为完善的仓储设施和技术保障,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还有三分之二的粮食储存在农户手中,这些粮食的储藏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重视农户的粮食储藏,改善储藏条件,提高农户储粮技术水平,才能真正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我省农户数量多、规模小,自产自销比例高,大量的粮食分散储存在各地农村。我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和淮河中游地区,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农村储藏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落后、农户储粮方式简陋、农村储粮服务体系不健全、面向农户储粮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不够,使得储存在农村的这部分粮食易发霉、生虫和被鼠啮,损失约6%,个别地区仅害虫所造成的重量损失就达10%左右。这不仅影响农民的收入,而且直接威胁到我国粮食储备安全。因此,搞好农户粮食的安全储藏、减少储粮损失,就相当于开发了“无形粮田”,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足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二、粮食储藏前的准备工作

(一)储粮装具(仓)的要求

1、对储粮装具的一般要求

对家庭储粮装具的基本要求足能够防潮、防虫、防鼠。同时还要考虑进出粮方便,容量一般在1500公斤左右较为适宜。另外,还要考虑装具的美观和移动收藏的方便性。采用气体熏蒸杀虫的装具,还要保证较高的气密性,以免熏蒸杀虫时毒气泄漏,造成人员伤亡事故。PVC涂塑革气密粮仓和钢板粮仓配以塑料薄膜内衬,都足储粮性能较好的粮仓,应该优先选用。无论采用哪种装具储粮,均应保证清洁、干燥、无虫。

2、装粮前装具的准备

装具使用前,应进行如下处理:清理一一对储粮装具先内后外进行清扫,扫净残存的粮食、杂质等。杀虫一一对发现感染害虫的装具,要进行杀虫处理后方可装粮。可用布条浸敌敌畏,挂在装具空间,密封一周以上;也可采用日光曝晒的杀虫方法。干燥——经清理和杀虫处理过的装具应充分晾干或晒干后方可装粮。

(二)粮食入仓前的要求

1、清除杂质

粮食在收获时夹带的秸杆、灰尘、碎粒等杂质,容易使粮堆生虫、吸潮发霉,影响储粮的稳定性。因此,粮食在入仓前应尽量:

将杂质清除。可采用风扬和过筛去杂。风扬一一可除去与粮食轻重不同的害虫、残秸、瘪粒、杂草种子、砂石等杂质。风扬可用人力,也可用机械。过筛一一利用粮粒与杂质大小形状不同的特点,选用适当大小的筛孔可将粮粒与杂质分离。

2、充分晾晒

日光曝晒不仅可降低粮食的水分,还可以杀灭其中的害虫。晾晒粮食的晒场最好是水泥地面或房顶。沥青马路不宜晾晒粮食,一是影响交通,二是污染和损坏粮食,食用后对身体有害。粮食储藏前要经过充分的晾晒,尽量降低粮食的含水量。判断水分高低的方法为:可用门牙慢慢咬粮粒来估计粮食的含水量,若感到很硬脆、费劲、声音清脆响亮,说明水分合乎要求;若声音哑闷,或粮粒被咬成饼状,说明水分较高,还需继续晾晒。有条件的最好用便携式快速水分测定仪检测。整晒后的粮食要尽快入仓,避免粮食吸湿和害虫感染。

3、粮情一致

储藏在同一装具内的粮食要保证粮情一致。即不同品种的粮食分别储藏;高水分粮和低水分粮分开储藏;有虫粮和无虫粮分别储藏:新粮和陈粮分别储藏。

(三)对储藏环境的要求

储藏粮食的场所要注意环境卫生,特别是装具周围和顶部不能

堆放杂物,地面不能有散落的粮食和其他食物,以防外部害虫的滋生感染和老鼠的侵害。对于采用化学药剂杀虫的储粮装具,要在专门的房间放置,不能放在卧室和牲畜间,并保证空气流通。

三、常用的储藏方法

(一)常规储藏

粮食经清理晾晒、待粮温降至气温后装入储粮装具。然后封好进出粮口,做好防虫、防潮、防鼠及日常的粮情检查等工作。

(二)热密闭储藏

该方法是利用夏季高温曝晒小麦,使粮温升高后趁热入仓,达到杀虫效果。晒麦时要掌握迟出早收、薄摊勤翻的原则,上午晒场晒热以后,将小麦薄摊干晒场上,使麦温达到42℃以上,最好是50~52℃。到下午4点钟左右把粮食收拢,堆成一堆,热闷半小时至重小时,在下午5点钟以前趁热入仓。用晒热的席子、草帘等覆盖粮面,再覆盖塑料薄膜密闭。热密闭最好一次人满仓,以免麦温失散,影响杀虫效果。热密闭储藏要求:应预先做好清仓消毒工作,装具不能有虫;小麦的含水量不能高于12%,最好在11%以下。

(三)自然缺氧储藏

自然缺氧储藏不使用杀虫剂,而是在一密闭的环境中利用粮食、害虫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环境中的氧气,使害虫处于缺氧状态而窒息死亡。新收获的粮食呼吸旺盛,而陈粮的呼吸较微弱。因

此,自然缺氧储藏方法只适用于新收获的粮食,陈粮不能采用自然缺氧方法储藏。方法是:将新收获的粮食尽快晒干、扬净,在收获后一周内完成入仓密闭工作。进出粮口一定要确保气密。自然缺氧储藏期间,要经常检查进出粮口的密闭情况及整个粮仓的完好情况。如发现密闭不严或仓体破损,则不能继续采用自然缺氧的方法储藏。自然缺氧储藏必须使用气密性高的储粮装具,否则,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拌和防护剂储藏

1、防护剂种类

防护剂是专门用来拌和在粮食中防止储粮害虫感染的一类化学药剂。我国目前允许在粮食中使用的防护剂有保粮磷和谷虫挣。保粮磷和谷虫挣是粉状的防护剂,可以直接拌粮,使用方便。其他农用化学药剂不得用于储粮。

2、防护剂的使用方法

防护剂的作用主要是防虫,但当粮食中害虫较多时难以奏效。因此防护剂应该在粮食还没有生虫时使用。防护剂可与粮食按一定的比例入仓前在晒场上拌和,也可以在粮食入仓时边入仓边拌和。经过防护剂拌和,平时做好防止外界害虫感染的工作,一般可以保持粮食一年以上没有虫害。

3、注意事项

施用防护剂时,粮食质量要符合安全水分标准(小麦含水量低于12.5%),害虫密度应属于基本无虫粮。施药时应敞开房门,施药后必须及时更换衣服,用肥皂洗净手脸。施药前后不要饮酒,施药后要注意休息。如发现人员中毒,应及时抢救并尽快送医院治疗。防护剂应由专人保管,防止人畜误食,储存在阴凉干燥处。

储粮安全及储粮安全责任制度—【安全资料】.doc

储粮安全及储粮安全责任制度 一、储粮安全 1、粮食检测环节 安全储粮检测涉及入库、储存、出库三个环节的检测,入库检测是基础,储存检测是保证,出库检测是责任。 ①入库检测:主要进行物检和化检,涉及项目主要是依据相应质量标准定等,测定水份、杂质、不完善粒等,依据有关特定要求还需测定粮食新陈度、湿面筋含量、脂肪酸值等。 ②储存检测:粮食自身品质检测主要依据《储粮品质判定规则》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测,粮堆因子的检测主要是依据国家颁布的《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规定的项目如粮堆温度、粮食水份、害虫密度等。 ③出库检测:主要进行品质检测。 2、粮食储存检测 依据《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规定,按含水量划分储粮等级,即根据粮食水份与储藏环境温度的关系,分为安全粮、半安全粮和危险粮。 ①安全粮:是指可在当地安全过夏的粮食。如玉米、小麦、高梁、杂粮、面粮、食豆类等安全水份标准为13%,稻谷为14%。 ②半安全粮:只能在气温较低的季节短期储存,而不能在当地安全过夏的粮食。 ③危险粮:指极易发热、霉变的粮食。

3、储粮害虫及其防治 ①“一符四无”内容。“一符”标准:“一符”指国有粮油仓库代国家储存的粮油做到帐实相符,即保管帐、统计帐、会计帐与实物数量相符。“四无粮仓”标准: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 ②虫粮等级标准见表 虫粮等级标准 虫粮等级 害虫密度(头/KG) 害虫密度(头/KG) 其中主要害虫 基本无虫粮 不超过5头 不超过2头 一般虫粮 不超过30头 不超过10头 严重虫粮 超过30头 超过10头 危险粮 带有对外检疫对象害虫

a本表是指原粮、成品粮不许有虫。 b表中害虫头数系指活虫。 c表中两项指标中有一项突破的即算作更严重一级虫粮。 ③虫粮处理应遵循的原则 a虫粮处理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必须认真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b防治措施要符合“安全、经济、卫生、有效”的原则。 c全仓生虫,全仓处理,局部生虫,局部处理。 ④储粮害虫常用防治方法: a清洁卫生防治 b机械除虫 c习性防治 d化学防治 二、安全储粮责任制 1、坚决执行“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管辖范围内做到不死人、不坏粮、不失盗、不出重大事故。 2、遵守库内各项制度,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考勤公开,不弄虚作假。 3、严格遵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和各项测化制度,保证粮食的品质,提高仓储管理水平,遵守有关规定,坚持雨中三查,及防汛工作,并做好相关记录。 4、调出调入工作,遵守原则,入有凭出有据,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

山东农户科学储粮示范仓制作标准

附件1:山东省农户小型粮仓加工制作技术要求 山东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示范仓选用国家粮食局《农户小型粮仓建设标准》 ( LS/T8005-2009 )中JSBZ-015 型彩钢板组合仓,并根据我省实际进行技术修改如下: 一、主材要求统一采用当年度中标的彩钢板。 彩钢板应符合《彩色涂层钢板及钢带》 ( GB/T 12754 ) 规定的要求,着色厚度0.42mm ,板基厚度0.4mm ,幅宽1200mm 或1000mm ,每平方米镀铝锌70 克。彩涂颜色纯正,颜色为海蓝色。 二、加工要求 1.示范仓顶盖可采用平顶或拱形顶设计,要求顶盖下垂边沿内直径1120mm ,边沿高50mm ,与仓体取盖顺滑,密封良好。 2 .上仓直径1100mm ,高度475mm ;中仓 直径1090mm ,高度480mm ;下仓直径1080mm ,高度575mm 。安装后仓体高1470mm (以平顶盖计算) ,装粮高度不小于1450mm ,仓容不小于1000kg (按粮食容重750g/L 计算)。 3.上仓和下仓压四道加强箍,中仓压两道加强箍。上仓的上箍正好顶住顶盖边沿底部,中仓和下仓的上箍正好顶住上节仓体。 4.出粮口采用扣盖式封口,内装聚乙烯塑料内塞,出

粮口中心距地面45cm 。 5.在中仓两箍之间喷涂国家粮食局农户储粮专项标识及编号(见附件2),编号由省粮食局统一分配。 6.粮仓经检验合格,在出粮口右侧(人面向粮仓) 20cm 处粘贴产品合格证。合格证按照国家标准8.2 制作(见附件3)。 三、附件要求1.每个示范仓内衬一个白色透明桶装塑料袋,塑料袋主要成分为EVA+PE+ 抗老化剂,单层宽 1.8 米(周长 3.6 米),长度 3 米,厚度0.07 毫米,每个塑料袋质量不低于700 克。 2.底座(防潮垫)根据农户需要制作,另外计费。 3.使用说明书按照国家标准8.3 设计印制,要求用一张A4 纸双面印刷,图文并茂,纸质良好。 四、整体要求示范仓要求上不漏、下不潮,密闭严,坚固耐用,使用方便,美观大方,室内正常使用寿命不低于15 年。 五、其余要求本文件未涉及内容按照国家粮食局《农户小型粮仓建设标准》(LS/T8005-2009 )有关规定执行。

重庆市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实施细则

重庆市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全市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建设的专项管理,规范项目建设行为,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粮食局印发的《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暂行)》和《重庆市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规划》以及有关政策法规,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专项遵循农户自愿申请、共同出资的原则,采取中央补助投资、地方配套(含市、区县二级)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投资方式。 第三条本项目由市商委会同市财政局组织实施。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为项目管理的责任主体,区县(自治县)商贸流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为项目实施主体,具体负责研究制定辖区内项目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负责辖区内项目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各区县(自治县)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应与市商委签订专项建设责任书,承诺按计划目标完成辖区内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任务,落实农民自筹资金,组织实施本专项建设,保证储粮装具质量,保证专项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第二章建设内容与补助标准 第五条本专项的建设内容:为符合项目选点要求的农户配置新型储粮装具(彩色钢板仓)(以下简称彩钢仓);对农户进行科学储粮技术指导。 第六条本专项投资构成原则上具体比例为:中央补助投资30%、地方财政配套资金40%和农户自筹资金30%。 第三章实施条件 第七条本专项原则上安排在前期工作较扎实、积极性较高的粮食主产区县(自治县),项目所在的乡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应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项目区县(自治县)商贸流通主管部门根据我市专项建设规划,经区县(自治县)政府同意,会同财政部门提出申请报市商委和市财政局,市商委会同市财政局下达项目建设计划。 第八条参与项目的农户,其储粮数量应在2500斤以上,自愿提出申请,按时缴纳自筹资金,并承诺所购彩钢仓5年内不得转让或者变卖。 第九条各区县(自治县)商贸流通主管部门在辖区内乡镇党委、政府配合下,原则上集中成建制地根据项目选点条件,确定项目乡镇、村社和农户,并签订工作协议。 第四章管理程序 第十条市商委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制定全市专项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报国家粮食局审批;会同市财政局研究制定全市专项总体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送市发改委备案。市财政局负责落实市级财政配套资金,市商委会同市财政局审查批准各区县(自治县)报送的年度实施方案。 第十一条市商委会同市财政局配合市政府采购中心以公开招投标方式

农户科学储粮工作计划

农户科学储粮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全力推进 开展农户科学储粮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惠农政策,是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由于我县地广人稀农户居住分散各乡镇、村且相距甚远,交通运输不便,气候寒冷,因此要高度重视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加强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的领导,成立领导机构,确定专人负责,实施好项目建设。 (二)、基本要求 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共同出资”的原则,采取统一采购及有关招标投标规定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于2x年4月底前完成粮仓生产企业的招标投标工作。 (三)、建设规模及资金筹措 2x年度我县12个乡镇3800户农户全部推进,建设资金以中央投资和省级配套为主,农户自筹为辅,单仓控制造价在420元/套内,农户出资50元/套,其余部分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小型粮仓原则上每户一套,自愿提出申请参与项目的农户要与县发改局签订协议,并承诺所购粮仓不得转让或者变卖。

(四)、资金管理 以项目县为单位,中央补助资金、省级财政配套资金和农户自筹资金应设专帐统一管理,资金拨付按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农户自筹资金缴入由县级财政商同发改局确立银行账户,严格按照财政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使用财政资金,加强资金管理,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并及时拨付给供货方。 (五)、工程的实施 2x年小粮仓项目实施具体时间如下: (一).2x年县全县农户科学储粮计划数3800户。 (二).2x年3月底前,由县发改局研究提出我县具体实施方案,报送州发改委备案。 (三).2x年5月底前完成粮仓生产企业的招标投标工作,同时确定小粮仓供货企业及采购工作。 (四).2x年9月底前全面组织实施完工。 (五).2x年11月底前完成项目竣工自查验收和项目相关总结工作并上报州发改委。 (六)、具体采购方式 采购方式:由于该项目是中央和省级配套为主,农户自筹为辅,委托政府采购,认真按照《农户小粮仓建设标准》(jsbz-015-iia)执行,单仓控制造价在420元/套内。

储粮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储粮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根据国家粮食储存安全有关规定和最低收购价粮食收购政策要求,贯彻"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原则,落实储粮安全岗位责任,特制定《储粮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一、储存的粮食存放设施条件,应符合《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要求。当发生险情,危害储粮安全及其它生产安全时,由公司、库主要负责人或储粮单位负责人,立即向上级汇报情况,并立即组织力量进行抢险。是人为因素造成的,追究直接责任人员责任,同时追究公司、库主要负责人及存粮单位负责人责任。 二、保管员不按规定或公司、库要求及时进行粮情检查的,未造成后果的,扣发当月计提部分的岗位工资,并扣发所在单位负责人当月计提部分岗位工资的50%,造成后果的,由公司、库加重处罚。粮情检查记录弄虚作假的,由公司、库在分月考评细则中明确处罚标准。 三、储粮发生发热问题,保管员自查粮情时未发现的,处理费用由其负担80%,存粮单位负责人负担20%。保管员自查发现后,未及时组织实施处理意见,造成损失的,损失部分由其负担50%,存粮单位负责人负担30%,分管经理负担20%。 四、储粮发生结露问题,由保管员负担主要责任,存粮单位负责人负担次要责任,由公司、库在每月考评细则中,明确处罚标准。 五、储粮害虫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遵循"安

全、经济、绿色、有效"原则,适当使用防虫药剂,合理使用熏蒸药剂。每年使用熏蒸剂量:储存的小麦不超过12克/吨。超过部分的费用由库主任、保管员、分管经理分别按40%、30%、30%比例承担。 六、储粮发生虫蚀率,局部在5%以上的,发生的经济损失由库主任、保管员、分管经理分别负担40%、30%、30%。 七、储粮设施存在问题,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存粮造成损失的,由公司、库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储粮单位负责人、保管员,分别按20%、20%、10%、30%、20%的比例承担。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造成损失的,由公司、库主要负责人全部承担。 八、手续制度执行情况,仓库设施日常管理,环境卫生状况,出勤状况应在公司、库分月考评细则中明确处罚标准。 九、储粮发生变质、降等问题,经济损失由公司、库主要承担储粮安全责任的五类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划分责任,分别负担。后果严重的,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十、储粮安全发生其它问题,按岗位责任制度及有关规定,根据实际情况追究责任。 邢台市粮食储备库

粮油储藏农户储粮技术指南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粮油储藏农户储粮技术指南》 编制说明 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 2008年9月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目录 前言 (3) 一、任务来源及工作过程 (4) 二、标准的编制原则 (4) 三、本标准主要内容 (5) 四、主要熏蒸剂综述报告及相关研究报告 (5) 五、新旧国家标准的总体对比 (5) 六、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关系 (6) 七、关于强制性条款 (6) 八、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6) 附件:意见汇总处理表 (6)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粮油储藏农户储粮技术指南》 编制说明 前言 我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农户储粮占我国储粮总量的60%~70%。在农村,农户多用编织袋、木柜、瓦缸等装具储藏粮食;有的农户家中修建有储粮仓,但缺乏必要的防鼠、防潮措施,造成储藏的粮食生虫、发霉和被鼠啮。由于农村储藏条件差、农户缺乏安全储粮意识,造成了粮食在收获后的储藏期间损失较大。据调查,我国农户储粮损失水平在8~10%左右。以200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亿吨来计算,我国农村一年的粮食损失高达232亿公斤!为了减少农户储粮损失,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储粮的品质,有必要制定专门的规范来指导和约束农户的储粮行为,使农户储粮过程由不规范走向规范,通过必要的防鼠(对地坪、门、窗进行处理)、防虫(除杂、施用谷物防护剂)和防潮防霉(地坪、墙裙防潮处理)等措施,配合日常检查管理,使粮食产后损失降到最低。 制定《粮油储藏农户储粮技术指南》标准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引导农户进行规范储粮,减少损失,另一方面也可以确保粮源安全,保障人们的健康需要。本规范的制定,将为我国广大农户提供一个可操作性强、实用的技术操作规范。

粮库安全储粮守则

附件1 粮油安全储存守则 国家粮食局 2016年10月 — 3 —

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安全储粮方针,强化落实“谁储粮、谁负责,谁坏粮、谁担责”的粮油储存安全责任,规范粮库安全储粮作业与管理行为,确保粮油安全储存,依据《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等制度标准规范,制订本守则。 本守则是从事粮油仓储活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适用于各类粮油仓储单位。 — 4 —

第一章粮食入仓与质量控制 1.入仓作业准备 粮食入仓前,仓储管理部门要检查仓房,确认仓房无破损、渗漏、返 潮等现象,门窗和照明灯等能正常使用;要清洁仓房,有活虫时进行空仓杀虫,采用国家允许使用的杀虫剂进行杀虫处理,制定空仓杀虫方案,经批准后实施,做好隔离工作。空仓杀虫药剂及用量见表1。 设备管理部门要清洁和调试设备,确保作业期间输送清理和仓储工艺 等设备正常运行。 表1 空仓杀虫药剂及用量 种类食品级惰性粉磷化铝敌敌畏溴氰菊酯 用量3~5 g/m23~6 g/m30.1~0.2 g/m30.1~2 g/m3 注:敌敌畏仅用于空仓和环境杀虫,严禁喷施或落入储粮中;溴氰菊酯应以烟雾剂形式用于空仓杀虫。 2.入仓粮食质量要求 入粮时,按批量扦取样品,检测粮食水分和杂质含量。入仓粮食水分含量宜控制在当地安全水分以下,杂质含量应严格控制在1.0%以内。对于水分、杂质含量超标的粮食,应经过干燥、清理,达到要求后,方可入仓。 入仓粮食应按种类、等级、收获年度分开储藏。已感染害虫的粮食应单独存放,并根据虫粮等级按规定处理。 3.入仓作业要求 入仓作业流程主要包括质检扦样、检斤称重、布设通风地上笼(横向通风无需布设)、卸粮清杂、质量抽检、输送入仓。 入仓过程中,提高机械化进仓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自动分级(浅圆仓、立筒仓入仓时采用布料器、减压管等)和防止测温电缆移位。做好防虫、防鼠、防雀工作,加强对全流程的除尘防尘工作,保护环境。 — 5 —

最新整理粮食局农户科学储粮工作总结报告.docx

最新整理粮食局农户科学储粮工作总结报告 根据省粮食局《省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粮发〔〕22号)文件精神,我局积极开展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作,制定了《县粮食局20xx年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实施方案》,经过积极调研,广泛宣传,详细登记,发放粮仓,后期培训,圆满完成了全年的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作任务。现就20xx年我县粮食局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项工作,我局及时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办公室、粮食安全管理科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使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作有一个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制定方案,认真实施 根据《市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实施方案》,我县粮食局从实际情况出发,制订了《县粮食局20xx年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实施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和各不同实施阶段的工作任务,完善了工作措施、实施步骤,为农户科学储粮工程有条不紊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认真调研,积极做好宣传和征订工作 在农户科学储粮实施调查中,我们利用一周时间对辖区各产粮村镇进行调研。通过筛选,最后将乡、镇、乡等8个大的种粮乡镇确定为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作实施范围,在县电视台连续播放农户科学储粮仓征订通知,并于各村镇醒目地方张贴百余张新型粮仓征订公告,开展全县范围的粮仓征订工作,确实把科学储粮仓发放给需要的农户。根据前来征订各农户的地亩、存粮数量选定了400户农户作为科学储粮仓发放户,并按照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程序进行了公示。通过公示后,我局会同村委会与各农户签订了农户科学储粮实施协议书,审定表。顺利完成了科学储粮仓征订工作。 四、精心组织,做好发仓工作 八月上旬,在我局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在镇粮站开展了“农户科学储粮专项”新型粮仓发放工作。发放中,我局工作人员向农户们讲解了政府全力推进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对新型粮仓的安装使用进行了现场操作;现场向群众发放了400套新型粮仓、科学储粮技术手册及宣传资料。农户们

安全储粮制度实用版

YF-ED-J4566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安全储粮制度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安全储粮制度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强化组织领导,从库主任到保管员,层 层落实安全储粮责任。人人明确责任目标,落 实保障措施,为实现储粮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 组织保证。 2、严格安全检查,提高安全储粮管理水 平。根据四季分明的特点,做到有重点检查。 春季检查,以防治虫害为重点。夏季检查,以 防汛和隔热、密闭安全度夏为重点,坚守抗洪 保粮第一线.实行昼夜值班制度。冬季检查, 以降温、降湿、防火、防霉、防结露为重点, 对储粮隐患及时发现和消除。

3、着力建章立制,推进仓储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推进粮油仓储工作的建章立制和科学管理。 4、实行每月一次的粮情例会制度;“一、 三、七”粮情检查制度;仓储工作百分考评及奖惩制度;储粮隐患整改责任通知书制度; 5、对保管员实行“红旗仓”竞赛评比活动;保管员做到工作有日记等等。 6、抓好粮油储藏的科学化建设。坚持“科教兴粮”方针,大力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保粮技术,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活动,巩固“一符四无”成果,探索绿色储粮途径,提高工作效率和保管水平。

市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实施方案

市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实施方案 市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实施方案 为实施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指导帮助种粮农户解决储粮难题,减损增收,为我市实施“粮安工程”做出贡献,根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民生100工程”实施意见〉、〈市实施“民生100工程”考核办法〉的通知》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推广应用科学储粮技术为手段,以确保藏粮于民和全市粮食安全为目标,加强粮食产后管理,改变农村储粮条件,推广应用新型粮仓,开展农户科学储粮知识及技术培训,指导帮助种粮

农户储粮,降低储粮损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议贡献力量。 二、目标任务 全年完成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农户科学储粮工程”10000户任务,帮助受益农户新建热浸镀锌板金属粮仓,做好建档工作。 三、“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实施条件 根据国家、省粮食局制定的《农户科学储粮专项管理办法》的规定,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应安排在前期工作较扎实、积极性较高的产粮县,安排项目的乡镇党委政府和行政村的支村两委应具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参与项目的农户其储粮数量应在1000公斤以上,要自愿提出申请,并承诺所购粮仓5年内不得转让或者变卖。 四、“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内容 为科学储粮示范户每户制作1个容量为立方米,可储稻谷850公斤的热浸镀锌板金属粮仓,配备储粮防虫治虫药品,举办农户科学储粮知识及技术培训班,

发放《科学储粮知识手册》等学习资料,使农户初步掌握科学储粮知识及技能,指导农户储粮,确保储粮安全、卫生。 五、工作步骤 成立机构明确责任。4月,市粮食局成立“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工作领导小组,确定工作机构,明确项目负责人、分管领导和具体承办人员,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召开会议部署工作。5月,召开项目县粮食局分管领导及股长会议,研究部署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安排项目县农户科学储粮工程任务,明确工作要求。 宣传发动落实农户。5月至7月,市县粮食局领导小组深入乡镇、村组和农户家里进行宣传发动,按照农户自愿申请、共同出资的原则,落实项目农户,收集农户自筹资金,建立项目农户名册。 协调资金组织培训。8月,根据省粮食局下达我市“农户科学储粮专项”计划,落实项目中央预算内资金。同时,市县粮食局按照政府决定到财政部门落实项目

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项目工作总结

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项目工作总结 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项目工作总结 【内容摘要】 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项目工作总结, 一、提高认识,做好落实,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项目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涉及“三农”问题的专项工作,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二、精心组织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项目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操作中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严禁违规操作, 三、结合实际做好农户科学储粮仓的发放工资,由于该项目统一由省粮食局邀标,确定有山东长江粮油机械设备有限公示生产,从4月28日开始到xx进行生产,在生产中工作组经常下到生产点对产品的质量对照样品进行监督检查, 四、切实解决了部分农户的储粮问题,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部分农户储粮问题,受到农村储粮户的欢迎和一致好评,农户都纷纷表示党和政府对农户的关心,县粮食局,xx年5月28日。 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项目工作总结 根据大理州粮食局《关于下达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xx年投资计划的通知》(大粮发【xx】

89号)、大理州粮食局《关于印发大理州xx年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大粮发【xx】 15号及X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xx年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省、州下达我县xx 年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计划2000户,为尽快启动实施农户科学储粮项目,改善农户储粮条件,降低农户储粮损失,该项目的到了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从xx年10月开始实施到xx年5月6日结束。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做好落实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项目是一项惠民工程,也是一项涉及“三农”问题的专项工作,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为了做好此项工作,县政府和县粮食局领导都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专门的工作方案。领导小组成员下到各乡镇深入农户,发放2000多份宣传资料,向农户宣传介绍使用的方法及科学储粮知识。同时工作中也得到了乡镇的大力支持,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全县共安排科学储粮示范户2000户,每户配备1个彩钢板组合科学储粮仓,其中:龙门乡500户、博南镇500户、杉阳镇500户、龙街镇500户。 二、精心组织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项目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在操作中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严禁违规操作。杜绝违法违规行为发生;项目实施乡镇将农户姓名、身份证号码、自筹资金情况在实施村组范围内进行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切实把好事办实、办好,让老百姓满意。

农户储粮科普知识

农户储粮科普知识 一、概述 (一)农户储粮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储粮大国,粮食年产量和常年储存量均居世界首位,而且各级粮食储备有较为完善的仓储设施和技术保障,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还有三分之二的粮食储存在农户手中,这些粮食的储藏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重视农户的粮食储藏,改善储藏条件,提高农户储粮技术水平,才能真正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我省农户数量多、规模小,自产自销比例高,大量的粮食分散储存在各地农村。我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和淮河中游地区,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农村储藏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落后、农户储粮方式简陋、农村储粮服务体系不健全、面向农户储粮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不够,使得储存在农村的这部分粮食易发霉、生虫和被鼠啮,损失约6%,个别地区仅害虫所造成的重量损失就达10%左右。这不 仅影响农民的收入,而且直接威胁到我国粮食储备安全。因此,搞好农户粮食的安全储藏、减少储粮损失,就相当于开发了“无形粮田”,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足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二、粮食储藏前的准备工作 (一)储粮装具(仓)的要求 1、对储粮装具的一般要求 对家庭储粮装具的基本要求足能够防潮、防虫、防鼠。同时还要考虑进出粮方便,容量一般在1500公斤左右较为适宜。另外,还要考虑装具的美观和移动收藏的方便性。采用气体熏蒸杀虫的装具, 还要保证较高的气密性,以免熏蒸杀虫时毒气泄漏,造成人员伤亡事故。PVC 涂塑革气密粮仓和钢板粮仓配以塑料薄膜内衬,都足储粮性能较好的粮仓,应该优先选用。无论采用哪种装具储粮,均应保证清洁、干燥、无虫。 2、装粮前装具的准备 装具使用前,应进行如下处理:清理一一对储粮装具先内后外 进行清扫,扫净残存的粮食、杂质等。杀虫一一—对发现感染害虫的装具,要进行杀虫处理后方可装粮。可用布条浸敌敌畏,挂在装具空间,密封一周以上;也可采用日光曝晒的杀虫方法。干燥一一经清理和杀虫处理过的装具应充分晾干或晒干后方可装粮。 (二)粮食入仓前的要求 1、清除杂质 粮食在收获时夹带的秸杆、灰尘、碎粒等杂质,容易使粮堆生 虫、吸潮发霉,影响储粮的稳定性。因此,粮食在入仓前应尽量: 将杂质清除。可采用风扬和过筛去杂。风扬—可除去与粮食轻重不同的害

储粮安全及储粮责任制(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储粮安全及储粮责任制(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储粮安全及储粮责任制(最新版) 储粮安全 安全储粮检测: 粮食检测环节 安全储粮检测涉及入库、储存、出库三个环节的检测,入库检测是基础,储存检测是保证,出库检测是责任。 (1)、入库检测:主要进行物检和化检,涉及项目主要是依据相应质量标准定等,测定水分、杂质、不完善粒等,依据有关特定要求还需测定粮食新陈度、湿面筋含量、脂肪酸值等。 (2)、储存检测:粮食自身品质检测主要依据《储粮品质判定规则》规定的项目进行检测,粮堆因子的检测主要是依据国家颁布的《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行)》规定的项目如粮堆温度、粮食水分、害虫密度等。 (3)、出库检测:主要进行品质检测。

2、粮食储存检测 安全粮、半安全粮、危险粮的划分 依据《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行)》的规定,按含水量划分储粮等级,即根据粮食水分与储藏环境温度的关系,分为安全粮、半安全粮和危险粮。 安全粮:是指可在当地安全过夏的粮食。如玉米、小麦、高梁、杂粮、面粮、食豆类等安全水分标准为13%,稻谷为14%。 半安全粮:只能在气温较低的季节短期储存,而不能在当地安全过夏的粮。 危险粮:指极易发热、霉变的粮食。 3、储粮害虫及其防治 (1)、“一符四无”内容 “一符”标准:“一符”指国有粮油仓库代国家储存的粮油做到帐实相符,即保管帐、统计帐、会计帐与实物数量相符。 “四无粮仓标准: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 (2)、虫粮等级标准见表

粮油安全储存守则

附件1 粮油安全储存守则

国家粮食局 2016年10月 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安全储粮方针,强化落实“谁储粮、谁负责,谁坏粮、谁担责”的粮油储存安全责任,规范粮库安全储粮作业与管理行为,确保粮油安全储存,依据《粮油仓储管理办法》《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粮油储存安全责任暂行规定》等制度标准规范,制订本守则。 本守则是从事粮油仓储活动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适用于各类粮油仓储单位。 第一章粮食入仓与质量控制

1.入仓作业准备 粮食入仓前,仓储管理部门要检查仓房,确认仓房无破损、渗漏、返潮等现象,门窗和照明灯等能正常使用;要清洁仓房,有活虫时进行空仓杀虫,采用国家允许使用的杀虫剂进行杀虫处理,制定空仓杀虫方案,经批准后实施,做好隔离工作。空仓杀虫药剂及用量见表1。设备管理部门要清洁和调试设备,确保作业期间输送清理和仓储工艺等设备正常运行。 表1 空仓杀虫药剂及用量 2.入仓粮食质量要求 入粮时,按批量扦取样品,检测粮食水分和杂质含量。入仓粮食水分含量宜控制在当地安全水分以下,杂质含量应严格控制在1.0%以内。对于水分、杂质含量超标的粮食,应经过干燥、清理,达到要求后,方可入仓。 入仓粮食应按种类、等级、收获年度分开储藏。已感染害虫的粮食应单独存放,并根据虫粮等级按规定处理。 3.入仓作业要求 入仓作业流程主要包括质检扦样、检斤称重、布设通风地上笼(横向通风无需布设)、卸粮清杂、质量抽检、输送入仓。 入仓过程中,提高机械化进仓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自动分级(浅

圆仓、立筒仓入仓时采用布料器、减压管等)和防止测温电缆移位。做好防虫、防鼠、防雀工作,加强对全流程的除尘防尘工作,保护环境。 入满粮后,应进行平整粮堆粮面、铺设粮面走道板、布置粮情测控系统、通风均温均湿、防虫防霉、密闭压盖等作业。 粮库管理人员要对入仓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查,保证入仓粮食符合储存要求,并在入仓粮食质量控制单上签字确认。 第二章环境巡查与鼠雀防治 4.环境巡查 应检查库区内有无残粮、垃圾、污水、杂草等,并及时清理干净;应安排人员巡更,检查仓顶、仓壁、门窗、挡水墙等是否完好,特别是在大风、雨雪等恶劣条件下,及时检查仓房设施、通风设备、熏蒸器具、气调系统、挡鼠板、防雀防虫网等,确保各项设施性状完好、使用正常。 5.防鼠措施 清洁并保持库区环境卫生;硬化仓库四周地坪,封堵鼠洞;密实仓库(囤基)地坪、墙角、檐口孔洞缝隙;在仓门处安装防鼠板。

农户储粮科普知识

农户储粮科普知识 一、概述 (一)农户储粮的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储粮大国,粮食年产量和常年储存量均居世界首位,而且各级粮食储备有较为完善的仓储设施和技术保障,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我国还有三分之二的粮食储存在农户手中,这些粮食的储藏安全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重视农户的粮食储藏,改善储藏条件,提高农户储粮技术水平,才能真正保证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我省农户数量多、规模小,自产自销比例高,大量的粮食分散储存在各地农村。我省地处长江中下游和淮河中游地区,温度较高、湿度较大,农村储藏条件较差、技术水平落后、农户储粮方式简陋、农村储粮服务体系不健全、面向农户储粮知识的普及与宣传不够,使得储存在农村的这部分粮食易发霉、生虫和被鼠啮,损失约6%,个别地区仅害虫所造成的重量损失就达10%左右。这不仅影响农民的收入,而且直接威胁到我国粮食储备安全。因此,搞好农户粮食的安全储藏、减少储粮损失,就相当于开发了“无形粮田”,增加了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足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

二、粮食储藏前的准备工作 (一)储粮装具(仓)的要求 1、对储粮装具的一般要求 对家庭储粮装具的基本要求足能够防潮、防虫、防鼠。同时还要考虑进出粮方便,容量一般在1500公斤左右较为适宜。另外,还要考虑装具的美观和移动收藏的方便性。采用气体熏蒸杀虫的装具,还要保证较高的气密性,以免熏蒸杀虫时毒气泄漏,造成人员伤亡事故。PVC涂塑革气密粮仓和钢板粮仓配以塑料薄膜内衬,都足储粮性能较好的粮仓,应该优先选用。无论采用哪种装具储粮,均应保证清洁、干燥、无虫。 2、装粮前装具的准备 装具使用前,应进行如下处理:清理一一对储粮装具先内后外进行清扫,扫净残存的粮食、杂质等。杀虫一一对发现感染害虫的装具,要进行杀虫处理后方可装粮。可用布条浸敌敌畏,挂在装具空间,密封一周以上;也可采用日光曝晒的杀虫方法。干燥——经清理和杀虫处理过的装具应充分晾干或晒干后方可装粮。 (二)粮食入仓前的要求 1、清除杂质 粮食在收获时夹带的秸杆、灰尘、碎粒等杂质,容易使粮堆生虫、吸潮发霉,影响储粮的稳定性。因此,粮食在入仓前应尽量: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储粮安全

编号:SM-ZD-23751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储 粮安全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储粮安全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仓储管理的重心由储藏型保管向流通型保管逐渐转变。 为确保储备粮的质量良好,避免粮食陈化,向消费者和社会提供优质粮食,除了提高仓储技术外,更重要的是推陈储新,适时轮换,从而缩短粮食储备的周期,加快储备粮食投放市场的速度,即做到常储常新。这就要求传统的,以被动型“储藏”概念为基础的,以提高储藏效率为中心的储藏型仓储保管向现代化的,以主动型“流通”概念为基础的,以提高顾客物流水平为中心的流通型仓储保管转变。以储备为基础、以轮换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使出入库管理、害虫防治、检验、计量、统计及核算等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频繁,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更多的时间,从而加大了仓储管理的难度。 二、仓储管理的技术含量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 粮油保管是一门综合技术,涉及生物、环境、化学及机械等多门学科。目前,直属库储粮数量大,人员相对较少,机械化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储粮安全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储 粮安全正式版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确保储粮安全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仓储管理的重心由储藏型保管向流通型保管逐渐转变。 为确保储备粮的质量良好,避免粮食陈化,向消费者和社会提供优质粮食,除了提高仓储技术外,更重要的是推陈储新,适时轮换,从而缩短粮食储备的周期,加快储备粮食投放市场的速度,即做到常储常新。这就要求传统的,以被动型“储藏”概念为基础的,以提高储藏效率为中心的储藏型仓储保管向现代化的,以主动型“流通”概念为基础的,以提高顾客物流水平为中心的流通型仓储保管转变。以储备为基础、以轮换

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使出入库管理、害虫防治、检验、计量、统计及核算等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频繁,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更多的时间,从而加大了仓储管理的难度。 二、仓储管理的技术含量由单一性向综合性发展。 粮油保管是一门综合技术,涉及生物、环境、化学及机械等多门学科。目前,直属库储粮数量大,人员相对较少,机械化程度高,科技含量大,要求仓储管理人员的素质更高,承担的责任也更大。环保意识更加突出。目前,储粮害虫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方法。化学药剂的过分使用不仅对储粮品质造成较大影响,同时也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挑战。因而研究环保、安全、有效、经济的

农户科学安全储粮、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农户科学安全储粮减少粮食产后损失 广大农民朋友们: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老幼皆知的悯农诗,从古至今一直广为传诵。特别是在大力提倡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更具有它的特殊意义。 根据对粮食产后损失情况的调查表明,由于农民很少懂得保粮技术,造成粮食霉变、霉烂、鼠咬、虫蛀,损失相当严重,农村粮食产后总损失率达18.2%,其中储粮环节的损失率达9%左右。全国农村农户每年粮食损失在200亿斤以上,损失是相当惊人的。如果我们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使农村粮食产后损失降低到最低点,就是对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贡献。减少农村粮食产后损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 为此,肃州区粮食局坚持对“三农”服务,特此编印了《农户科学安全储粮、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宣传提纲,供广大农民朋友在粮食产后管理中借鉴参考。 一、小麦的产后保管 (1)严格控制水分。由于小麦吸湿性能力强,小麦储藏应注意降水、防潮。应充分利用小麦收获后的夏季高温条件进行暴晒,使小麦水分控制在12.5%以下,然后再行入库。小麦入库后则应做好防潮措施,并注意后熟期间可能引起的水分分层和上层“结顶”现象。 (2)热入仓密闭储藏。小麦趁热入仓密闭储藏,是我国传统的储麦方法。通过日晒,可降低小麦含水量,同时在暴晒和入仓密闭过程中可以收到高温杀虫制菌的效果。对于新收获的小麦能促进后熟作用的完成。由于害虫的灭绝,小麦含水量和带菌量的降低,呼吸强度大大减弱,可使小麦长期安全储藏。 小麦趁热入仓的具体操作方法是:在三伏盛夏,选择晴朗、气温高的天气,将麦温晒到50℃左右,保持2小时高温,水分降到12.5%以下,于下午3点前后聚堆,趁热入仓,整仓密闭,使粮温在46℃左右持续10天左右,可杀死全部害虫。此后,粮温逐渐下降与仓温平衡,转入正常密闭储藏。 另外,热入仓密闭储藏所使用的仓房、器材、用具等均需事先杀虫。 (3)低温密闭储藏。小麦虽能耐高温,但在高温下待持续储藏长时间也会降低小麦品质。因此,可将小麦在秋凉以后进行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充分散热,并在春暖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保持低温状态。低温储藏是小麦长期安全储藏的基本方法。小麦保持一定的低温,对于延长种子寿命,保持品质有一定的好处。 小麦还可以处于冷冻的条件下,保持良好的品质,如干燥的小麦在-5℃的低温条件下储藏,有利于生命力的增强。因此,利用冬季严寒低温,进行翻仓、除杂、冷冻,将麦温降到0℃左右,而后趁冷密闭,对于消灭麦堆中的越冬害虫,有较好的效果。低温密闭可以长期储藏,但要严防与湿热气流接触,以免造成麦堆表层结露。 二、玉米的产后保管 (1)玉米穗的储藏方法。对玉米数量不大,又不急于出售的,要采取上栈子的方法妥善保管,将玉米穗装入特制的栈子内贮藏。栈子形状分为长方形和圆形两种,因地形而定,用木杆或高粱秸等制成,底部垫起0.5米左右,直径2—4米,高3—4米。对玉米数量大或农户不具备上栈子条件的,要采取码趟子的方法临时保管。玉米码趟子,要垫底20厘米以上,并根据玉米水分的高低,确定上下翻倒的时间、次数,避免因通风不畅发生玉米棒出现低温生霉、降质等问题。对不同地块、不同品种、不同成熟度不同质量、不同水分的新玉米,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措施,采取上栈子或码趟子储藏,以避免引起质量混淆、影响增收。 (2)适时脱粒。要视玉米水分状况,合理确定脱粒时间。在脱粒前做好场地等各项准备。如果没有固定、整洁宽敞的场地,可以将较平整的地面浇水冻实后再脱粒,以减少土粮损失。同时,要将生霉棒、未熟棒甩出,把瞎尖子掰掉,单独脱粒,单独储存,以免好次互混脱粒,影响玉米整体质量。 (3)玉米脱粒后的保管。玉米脱粒后,要避免散积大堆存放,如果在4月中旬之前不能出售,要根据实际情况,提前选择码通风垛、晾晒等方法降水;农户自留玉米如需过夏保管,要先把玉米水分降到14.0%以内。晾晒要根据量大小确定铺晒时间,一般在三月中旬进行,厚度约8-10厘米为佳,头两天霜大每天翻3—4遍,当翻粮地面见不到霜时每天随太阳光照射角度每小时用木铣翻一遍,隔一天全部攒一遍(防止夹生),达到安全水分时需过两层趟筛除去大小杂质和碎面即可入仓,并保证粮食的阴凉、干燥、通风。 三、虫害防治方法 1、高温杀虫 日光暴晒:日光暴晒是干燥粮食、防霉治虫经济有效的方法。一般情况下温度50℃左右持续2~4小时,即可将害虫全部杀死。 2、低温杀虫 仓外冷冻趁冷入仓:选择干燥寒冷的天气,准备好干净场地,在下午气温最低时将虫粮薄摊在场地上,厚度为7-10厘米,进行冷冻(粮温最好要求降到-10℃以下),连续冷冻数日。在冷冻过程中,应勤加翻动,使温度均匀,以保证杀虫效果。如遇霜雪天气应堆起盖好,防止粮食水分增加。 仓内通风冷冻:在寒冷、干燥的冬天,把仓库门窗都打开,利用自然风力,通风换气,同时要经常翻动粮面,以便迅速降低粮温。如果有风扇、风机也可以联合使用,以加速通风降温效果。当粮温下降到或接近外界温度时,就可以停止通风、关闭门窗,使粮食继续保持低温,直至害虫死亡。 3、筛子除虫 筛子除虫是利用粮粒和害虫的大小形状不同,用适当大小筛孔的筛子,通过过筛使它们分开。农村中常用的有手筛、吊筛和溜筛,对清除粮食中的害虫都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关键要注意选择筛孔的大小。过筛时要控制过筛粮食的数量,在筛中粮食厚度以2-3厘米为宜。 四、鼠类防治 1、综合防治措施 堵:经常清除杂物,搞好室内外卫生。把室内外鼠洞堵死、墙根压实,使老鼠无藏身之地,才易被发现并便于捕杀。 查:查鼠洞,摸清老鼠常走的鼠道和活动场所,为下毒饵、放捕鼠器提供线索。 饿:保管好食物,断绝鼠粮,清除垃圾,迫使老鼠食诱饵。 捕:用特制捕鼠用具如防鼠板、捕鼠笼、鼠夹、电猫、粘鼠胶等诱捕。安放鼠笼(夹)要放在鼠洞口,应与鼠洞有一定距离,有时用些伪装,可以提高捕杀效果;鼠笼上的诱饵要新鲜并勤换,应是鼠类爱吃的食物。一般第一个晚上老鼠不易上笼,二、三天后上笼率会提高。要勤查捕鼠器械,保持捕鼠器械干净、无异味。 毒:灭鼠一般应采用安全、高效的慢性灭鼠药,如杀鼠迷、敌鼠钠盐、溴敌隆等。通常可用小麦、稻谷、碎玉米等原粮作诱饵(要勤换诱饵),不宜用熟食,更不能用饼干、方便面等,以免被人误食。毒饵必须选用一般食品不用的深蓝或黑色作为警告色。 毒饵应投放在老鼠容易接近的地方,每堆30克毒饵,次日检查,吃多少补多少,吃光加倍,连续检查,投放期至少应在2周以上。 2、注意事项 一定要购买国家规定能使用的鼠药,如溴敌隆、大隆和杀它丈等,应到防疫站或爱卫会购买鼠药,一定不要从小商贩那里购买国家禁止使用的急性鼠药(剧毒鼠药)。 不能同食物、饲料混放,以防人畜误食中毒。 要按规定用量投放毒饵,且要投到安全隐蔽的地方。居民点投放毒饵。灭鼠期间要照顾好幼儿。同时管好禽畜,数天后将鼠药全部收回,集中处理,并组织人员收集和掩埋鼠尸。 肃州区粮食局宣 環美牌玻璃鋼糧倉(HM-1000型、HM-800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