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护理查房

贫血护理查房
贫血护理查房

【收集资料】:患者,女,71岁,因“全身乏力1月余”以“贫血”于2014

年5月4日08: 50收入院。老年女性,神志清,精神可,贫血貌,步入病房,查

体合作。测T:36.2 C ,P:76次/分,R:18次/分,BP 132/64mmHg患者1月余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差,伴有四肢末梢麻木,活动后心慌、胸闷、气短。在家未经治疗。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饮食差,睡眠差,小便正常,大便秘结,2-5天/1次。

既往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未规律服药治疗;“慢性胃炎” 病史5年;5年前因:“胃息肉”在省立医院行内镜下胃息肉电切术治疗,平时间断服用“奥美拉唑”治疗,时有泛酸不适。

1988年因车祸致“颅内血肿”在XXX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术中输血1次。对

“阿莫西林”过敏。无食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

心电图:窦性心率,大致正常心电图。

查血常规:WBC 3.32 X 1O9/L , RBC 3.12 X 1012/L , HCG 49g/L

护理诊断:

、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的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二、营养失调与饮食不规律等因素有关

三、知识缺乏缺之贫血及心脏病等有关的知识

四、焦虑与活动能力下降有关

五、有感染的危险与贫血引起的营养缺乏和衰弱有关

六、便秘与进食量过少、活动量少有关

七、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缺乏治疗的主动性有关

八、睡眠形态紊乱: 与环境的改变有关

一、活动无耐力与贫血引起的全身组织缺氧有关

【护理目标】

1.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2.患者活动耐受能力提高

【护理措施】

(1)观察病人贫血症状、体征,评估贫血程度。患者Hb: 49g/L为重度贫血

(2)休息与活动。根据病人贫血的程度制定合理的休息与活动计划。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不加重症状为宜,待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创造舒适的病室

环境,确保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指导患者自测脉搏,脉搏》100次/分,应停止活动。必要时在病人活动时给予协助,防止跌倒。保持温度适宜,必要时增加棉被, 以防因寒冷引起血管收缩,妨碍血红蛋白将氧释放到组织而增加缺氧。

(3)给氧给予氧气吸入,以改善组织缺氧症状。

(4)成分输血的护理遵医嘱输注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减轻贫血,缓解机体缺氧,必须注意控制输液速度。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铁摄入不足、吸收不良等有关

【护理目标】维持最佳的营养状况

【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患者偏食是造成缺铁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故饮食要多样化,在补铁的同时需给予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铁的吸收;患者消化不良者,应少量多餐,经常变换饮食种类,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饮食,同时适度活动可以促进食物消化,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含铁丰富易消化饮食的重要性,强调均衡饮食以及适宜的进食方法。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肾、瘦肉、鸡蛋黄、鱼、豆类、麦芽、紫菜、海带、木耳等。不宜饮茶, 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三、知识缺乏缺乏缺铁性贫血及心脏病等有关的知识

【护理目标】

患者能说出本病的病因、常见症状及注意事项,并主动改变饮食习惯

【护理措施】

讲述发病原因、常见临床表现,使患者了解补充铁对改善贫血症状的重要性。

发病原因:

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3、失血性贫血

临床表现:

1 、皮肤粘膜

苍白是贫血时皮肤粘膜的主要表现。皮肤改变有干枯无华,弹性及张力降低。

皮肤附属器的变化包括毛发枯细,指甲薄脆。缺铁性贫血时,指甲可呈反甲或匙状甲。溶血性贫血可引起皮肤、粘膜黄染等。

2、呼吸循环系统

轻度贫血时,可无表现,或有轻度心悸和呼吸加快。贫血严重时可造成组织缺氧,弓I起代偿性心跳和呼吸加快,体力活动时尤为明显。进展迅速的贫血,心悸气促症状明显。慢性贫血时症状表现较轻。长期严重的贫血可引起水肿甚至出现腹水。

3、神经肌肉系统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眼前出现黑点及精神不振、倦怠嗜睡、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手脚发麻、发冷或有针刺感等。

4、消化系统

食欲不振是最常见症状之一,出现腹胀、恶心、便秘。贫血严重者肝脏可有轻度肿大,并常伴有压痛感。舌炎和舌乳头萎缩多见于恶性贫血,亦可见于缺铁性贫血。

口腔粘膜炎或疼痛性溃疡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系粒细胞减少所致。

5、泌尿生殖系统

发生血管内急性大量溶血时,尿色可呈红茶或酱油样颜色。贫血严重者可发生少尿、无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女性患者常有月经不规则,其中闭经最为常见。贫血常由月经过多引起,但偶尔贫血亦可引起月经过多。严重贫血患者多有性欲减退。

6、其他贫血患者有时伴低热,如无病因可寻,则可能与贫血的基础代谢升咼有关。贫血患者反复输血会影响T细胞亚群。某些治疗贫血药物能改变患者的免疫功能。

四、焦虑与活动能力下降有关

【护理目标】

病人能够描述焦虑情况及如何应对;说明心理的和生理的舒适感提高;采用有效的应对机制处理焦虑。

【护理措施】

1 、告知患者引起活动能力下降的原因,贫血症状改善后活动能力可逐渐提高。

2、使用简短易懂语言与病人有效交流。

3、给予病人心理安慰和疏导。

五、有感染的危险与贫血引起的营养缺乏和衰弱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住院期间无感染发生

1、注意保暖,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防止呼吸道感染

2、保持口腔清洁卫生,多饮水,用柔软的牙刷刷牙,防止口腔感染

3、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休息,提高机体免疫力

六、便秘与进食量过少、活动量少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便秘情况改善

【护理措施】

1、少量多餐,增加食物的多样性,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以增进食欲。

2、多进食芹菜、白菜、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以促进大便的形成。

3、多吃香蕉、西瓜、蜂蜜、香油等润滑肠道的食物,有利于大便的排出。

4、指导患者顺时针按摩腹部,用热水袋热敷,促进肠蠕动。

5、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等促进大便排出。

6、告知患者排便时不可过度用力,以免增加心脏负荷、弓I起痔疮等。

七、执行治疗方案无效与缺乏对疾病的认识、缺乏治疗的主动性有关

【护理目标】

1.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

2.能积极主动按照医嘱服药、输液等

【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对冠心病的认知程度及相关知识。

2、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预后及冠心病的危害, 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的认识。

3、制定患者适合护理方案,确保患者正确执行医嘱。

八、睡眠形态紊乱:与环境的改变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能够叙述影响睡眠的因素;指导患者睡眠的技巧。

【护理措施】

1、提供有助于睡眠/休息的环境。

2 、建立有规律的活动,适当增加白天活动量,尽量减少白天睡眠次数和时间。

提供促进睡眠的措施,如:减少睡前的活动量;热水泡脚。

【效果评价】

2014.05.05

患者入院第2天经治疗后乏力未减轻,贫血貌。遵医嘱于 15: 50给予“ A ”型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4U 静脉输注,于18: 20顺利输完,输血过程中及输血后 30

寒战,无皮疹出现。已给予安全指导、疾病相关知识讲解、饮

2014.05.06

患者全身乏力明显好转,无心慌、胸闷,无发热,无恶心、呕 吐,复查血常规:HCG89g/L 。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及预防感染指导,指导患者缓解 及预防便秘的措施,患者焦虑明显减轻,已掌握预防感染注意事项,能复述预防便 秘的方法并正确实施。

2014.05.09

患者全身乏力症状明显改善,于 2014年05月09日16:10遵医嘱出院,给予

患者出院指导,患者能掌握并复述,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便秘情况改善,能意识 到贫血及冠分钟,患者无发热、 食指导及活动指导, 患者已掌握并能复述。

经输血治疗后,

(完整版)贫血的护理查房(薛丽)

---------------------------------------------------------------最新资料推荐------------------------------------------------------ 贫血的护理查房(薛丽) 时间 2019-06-15 内容贫血主讲人薛丽参加人补课人责任护士薛丽汇报病史: 患者: 228 床杨书学男性 86 岁入院诊断: 贫血原因待查?缺铁性贫血?重度贫血主诉: 纳差,乏力伴头昏三个月现病史: 患者近半年来,经常因家庭矛盾较少进食,近三个月以来出现头昏、乏力不适,伴纳差,有反酸,无嗳气,无恶心、呕吐等。 近一周自觉头昏、乏力加重。 于 2019-05-30 09: 50 轮椅推入病房,查体: T: 37.0℃ P: 82 次/分 BP: 120/80m m H g ,神志清楚,精神萎,形体消瘦。 血常规示: 红细胞 2.1910*12/L,血红蛋白 46g/L,红细胞平均体积 74.4fl,平均血红蛋白量 21fg。 入院处理: 入院遵医嘱予以内科护理常规。 1/ 12

II级护理,清淡饮食。 治疗予以输血纠正贫血,加强营养,支持对症处理。 于05-3012:00 输红细胞 1.5U ,06-0411:15 输红细胞2u,06-0713:15输红细胞 1.5u,06-07 血常规示血红蛋白 60.00g/L,红细胞 2.5910*12/L。 【护士长】: 下面请谁说出贫血定义。 【朱青青】: 贫血是指单位容积周围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和(或)红细胞比容(H CT)低于相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正常标准。 以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最重要,我国成人血红蛋白测定: 男性12g/L、女110g/L、妊娠时100g/L 可诊断为贫血。 【护士长】: 贫血可分为哪几类贫血谁来说说。 【王培培】: 贫血一般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护士长】: 缺铁性贫血,有哪些病因所致呢。 【王培培】: 1、铁需求量增加而摄入不足 2、铁吸收不良 3、铁丢失过多。 【护士长】: 缺铁性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有哪些。

贫血护理查房

贫血护理查房

物心、肝、肾、瘦肉、鸡蛋黄、鱼、豆类、麦芽、紫菜、海带、木耳等。不宜饮茶,以免影响铁的吸收。 三、知识缺乏缺乏缺铁性贫血及心脏病等有关的知识 【护理目标】 患者能说出本病的病因、常见症状及注意事项,并主动改变饮食习惯 【护理措施】 讲述发病原因、常见临床表现,使患者了解补充铁对改善贫血症状的重要性。发病原因: 1、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2、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3、失血性贫血 临床表现: 1、皮肤粘膜 苍白是贫血时皮肤粘膜的主要表现。皮肤改变有干枯无华,弹性及张力降低。皮肤附属器的变化包括毛发枯细,指甲薄脆。缺铁性贫血时,指甲可呈反甲或匙状甲。溶血性贫血可引起皮肤、粘膜黄染等。 2、呼吸循环系统 轻度贫血时,可无表现,或有轻度心悸和呼吸加快。贫血严重时可造成组织缺氧,引起代偿性心跳和呼吸加快,体力活动时尤为明显。进展迅速的贫血,心悸气促症状明显。慢性贫血时症状表现较轻。长期严重的贫血可引起水肿甚至出现腹水。 3、神经肌肉系统

常见的症状有头晕、头痛、耳鸣、眼花、眼前出现黑点及精神不振、倦怠嗜睡、注意力不易集中、反应迟钝、手脚发麻、发冷或有针刺感等。 4、消化系统 食欲不振是最常见症状之一,出现腹胀、恶心、便秘。贫血严重者肝脏可有轻度肿大,并常伴有压痛感。舌炎和舌乳头萎缩多见于恶性贫血,亦可见于缺铁性贫血。口腔粘膜炎或疼痛性溃疡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急性白血病,系粒细胞减少所致。 5、泌尿生殖系统 发生血管内急性大量溶血时,尿色可呈红茶或酱油样颜色。贫血严重者可发生少尿、无尿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女性患者常有月经不规则,其中闭经最为常见。贫血常由月经过多引起,但偶尔贫血亦可引起月经过多。严重贫血患者多有性欲减退。 6、其他 贫血患者有时伴低热,如无病因可寻,则可能与贫血的基础代谢升高有关。贫血患者反复输血会影响T细胞亚群。某些治疗贫血药物能改变患者的免疫功能。 四、焦虑与活动能力下降有关 【护理目标】 病人能够描述焦虑情况及如何应对;说明心理的和生理的舒适感提高;采用有效的应对机制处理焦虑。 【护理措施】 1、告知患者引起活动能力下降的原因,贫血症状改善后活动能力可逐渐提高。 2、使用简短易懂语言与病人有效交流。 3、给予病人心理安慰和疏导。

缺铁性贫血护理查房

缺铁性贫血护理查房 一、概念:IDA是由体内用来合成血红蛋白的储存铁消耗殆尽,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贫血。在发展中国家约2/3儿童和育龄妇女缺铁,其中1/3患缺铁性贫血。在发达国家亦有约20%的育龄妇女及40%的孕妇患缺铁贫血。 1、来源:每日造红细胞需铁约20-25mg。 内源:衰老的红细胞破坏释放的铁,占大部分。 外源:每天从食物吸收1-1.5mg,如海带、木耳、香菇、肝脏、蛋类、瘦肉。 2、铁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以二价铁的形式被吸收。 影响铁吸收的因素:VC及稀盐酸可促进铁的吸收,蛋白质分解后的产物可促进铁的吸收,体内储存铁减少时,吸收增多,植物中的酸类减少吸收,药物如镁制剂、抗酸药、H2 受体拮抗剂抑制铁吸收.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因。痔出血,月经过多等。 2.铁需要量增加,但摄入不足:是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3.铁的吸收不良:胃、十二指肠切除术,萎缩性胃炎。 (1)铁在体内存在形式:组织中的铁主要是以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酶的形式存在。贮存铁主要是以铁蛋白及含铁血黄素形式贮存在肝、脾、骨髓、肠黏膜中 (2)铁的来源:生理情况:来源于衰老的红细胞,海带、紫菜、木耳、香菇、肝、肉、血、豆类等。脂肪、乳类、谷物含铁较低。非生理情况:铁可来源于药物和输血。 (3)铁的吸收:铁主要在十二指肠及小肠上部吸收。胃酸、VitC促进铁吸收。茶(含鞣酸)、奶(含磷)、咖啡影响铁的吸收。 (4)铁的排泄:正常情况下,铁的吸收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铁主要是随肠粘膜细胞、皮肤细胞、尿道细胞脱落而丢失。妇女还通过月经、妊娠和哺乳而丧失铁。 (5)铁的转运:血清铁将铁输送至各组织。 三、病例介绍 郝春梅,女,42岁。2015年10月21日以贫血门诊就诊。HGB低,WBC及PLT 均正常,铁蛋白低,EPO高,诊断为IDA。医生开复方硫美亚铁叶美片口服(泌特)。10月27日复诊,HGB 78g/L。口服铁剂不耐受,医生开NS250ML蔗糖铁100mg静脉滴注。11月3日再次复查,HGB 99g/L,RBC 4.46×1012/L,HCT 33%,WBC 4×109/L,PLT 231×109/L,继续NS250ML蔗糖铁100mg静脉滴注。四、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特殊表现:1、组织缺铁表现:除皮肤黏膜苍白外,还有毛发干燥,指甲扁平,无光泽,易碎,部分患者呈勺状(反甲)。可有脾脏轻度肿大2、精神行为表现:如易激动、异食癖等。儿童、青少年发育迟缓。体力下降、智商低、容易兴奋、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或淡漠,异食癖和吞咽困难。 五、实验室检测 1.血象: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体积小,中央淡染区扩大,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骨髓象:骨髓增生活跃,特别是晚幼红细胞增生活跃,细胞体积偏小。骨髓铁染色阴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