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四柱的方法

排四柱的方法
排四柱的方法

7.2排四柱的方法:

排四柱是推命的第一步,即由命主出生之年月日时排出其四柱。主要分四步进行,下面分别说明年月日时其四柱排法。

(1)排年柱:年柱是人出生的年份用农历的干支表示,出生年的干支就是年柱的干支。排年柱,首先要注意一点,命学上的年不是以农历的正月初一为一年的开始,而是以农历的节气“立春”节为新旧年的交接点。如某人1998年正月初三生,由于98年交立春是正月初八8时53分,还没有立春,因此本人的年柱为97年之丁丑,而非98年之戊寅。由于立春节,有时在农历的12月,有时在农历正月,所以排年柱要注意下列四种情形:①假如在本年正月立春后出生,其年柱即为本年的干支。例如:1979年正月初十出生,因为1979年的立春在正月初八酉时,所以其年柱为本年的干支“己未”。②假如在本年正月立春前出生,其年柱就不是本年的干支,仍为上一年的干支。例如:1979年正月初六出生,因为1979年的立春在正月初八酉时,所以其年柱不是本年的干支“己未”,而是上一年(即1978年)的干支“戊午”。③假如是本年十二月立春前出生,其年柱为本年干支。例如:1982年12月20日出生,因为下一年(即1983年)的立春在1982年12月22日17点37分(公元1983年2月4日下午5︰37)。所以年柱为本年(即1982年)的干支“壬戌”。④假如在本年12月立春后出生,其年柱就不是本年的干支,而是下一年的干支。例如:1982年12月24日出生,因为下一年(即1983年)的立春在1982年12月22日17点37分。所以其年柱不是本年的干支“壬戌”,而是1983年的干支“癸亥”。

(2)排月柱:月柱是指用农历的干支表示人出生之月所在的节令。注意月干支不是以农历每月初一为分界线,而是以节令为准,交节前为上个月的节令,交节后为下个月的节令。我们现在用的农历也叫夏历,是建寅月的。即每年一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四月为巳月,五月为午月,六月为未月,七月为申月,八月为酉月,九月为戌月,十月为亥月,十一月(冬月)为子月,十二月(腊月)为丑月。月柱中的地支每年固定不变,从寅月开始,到丑月结束。月柱中每月的天干有所不同,虽然不像地支那样固定,但也是有规律可寻的。月干的求法是依据年干与月支来推定的。有一首由年干起月干的五虎遁年起月诀: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岁戊为头,丙辛岁首寻庚起,丁壬壬位顺行流,若言戊癸何方发,甲寅之上好追求。这首歌决的意思是,凡甲或己为年干之年,正月起丙为月干,即正月为丙寅,二月为丁卯,…依此往下排;同理,乙或庚为年干之年,正月起戊为月干;丙或辛为年干之年,正月起庚为月干;丁或壬为年干之年,正月起壬为月干;戊或癸为年干之年,正月起甲为月干。然后向后顺推,一月一位,看月支为几月,就顺推几位,看最后一位天干是那一位即为所求月干。例:2009年是己丑年,它的天干是“己”,根据“甲己之年丙作首”,意思是“丙”为2009年一月的天干,再并上地支的“寅”,即2009年正月的月柱就是“丙寅”。其它月份的天干顺数下去。即二月为丁卯,三月为戊辰,四月为己巳,五月为庚午,(闰五月无节气不算),六月为辛未,七月为壬申,八月为癸酉,九月为甲戌,十月为乙亥,冬月为丙子,腊月为丁丑。参看年上起月表,月干求法查对表:

五虎遁年上起月表(以生月地支对照年干查月干)

十二月支建表:

正月月支寅(寅月)——由立春时刻开始,经雨水到惊蛰时刻止。

二月月支卯(卯月)——由惊蛰时刻开始,经春分到清明时刻止。

三月月支辰(辰月)——由清明时刻开始,经谷雨到立夏时刻止。

四月月支巳(巳月)——由立夏时刻开始,经小满到芒种时刻止。

五月月支午(午月)——由芒种时刻开始,经夏至到小暑时刻止。

六月月支未(未月)——由小暑时刻开始,经大暑到立秋时刻止。

七月月支申(申月)——由立秋时刻开始,经处暑到白露时刻止。

八月月支酉(酉月)——由白露时刻开始,经秋分到寒露时刻止。

九月月支戌(戌月)——由寒露时刻开始,经霜降到立冬时刻止。

十月月支亥(亥月)——由立冬时刻开始,经小雪到大雪时刻止。

冬月月支子(子月)——由大雪时刻开始,经冬至到小寒时刻止。

腊月月支丑(丑月)——由小寒时刻开始,经大寒到立春时刻止。

命书是以节气为月的分界,年的分界是以“立春”时刻为分界。由立春开始,正月也随同开始,正月同二月的分界线是惊垫时刻,二月同三月的分界线是清明时刻,三月同四月的分界线是立夏时刻,四月同五月的分界线是芒种时刻,五月同六月的分界线是小暑时刻,六月同七月的分界线是立秋时刻,七月同八月的分界线是白露时刻,八月同九月的分界线是寒露时刻,九月同十月的分界线是立冬时刻,十月同冬月的分界线是大雪时刻,冬月同腊月的分界线是小寒时刻,腊月同正月的分界线是立春时刻。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下去。

节令的含义:

正月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表示万物复苏的春天又开始了,天气将回暖,万物将更新,是农事活动开始的标志。立春,太阳黄经度数是315°是公历的2月3—5日。

二月惊蛰:春雷开始轰鸣,惊醒了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过冬的虫卵将要孵化了,这个节气表示春意渐浓,气温升高,惊蛰,太阳黄经度数是345°是公历的3月5—7日。

三月清明:这个节气表示气温已经变暖,草木萌动,自然界出现一片清秀明朗的景象,清明太阳黄经度数是15°是公历的4月4—6日。

四月立夏:立夏表示夏季开始,炎热的天气将要来临,农事活动已进入夏季繁忙了,立夏太阳黄经度数是45°是公历的5月5—7日。

五月芒种:芒是指壳实尖端的细毛,在北方割麦种稻的时候,是耕种最忙的时节,芒种太阳黄经度数是75°是公历的6月5—7日。

六月小暑:这个节气表示已进入暑天,炎热逼人,小暑太阳黄经度数是105°是公历的7月6—8日。

七月立秋:这个节气表示炎热的夏季将要过去了,天高气爽的秋天即将开始,立秋太阳黄经度是135°是公历的8月7—9日。

八月白露:这个节气表示天气渐渐变凉,空气中的水气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白露太阳黄经度数是165°是公历的9月7—9日。

九月寒露:这个节气表示冬季即将开始,预示气候的寒凉程度将逐渐加剧,寒露太阳黄经度数是195°是公历的10月8—9日。

十月立冬:这个节气表示清爽的秋天已经过去,寒冷的冬天开始,立冬太阳黄经度数是225°是公历的11月7—8日。

十一月大雪:这个节气表示寒冷的雨雪天气来临,雪降来得较大,大雪太阳黄经度数是255°是公历的12月6—8日。

十二月小寒:这个节气表示开始进入冬季最寒冷的季节,还会有霜冻,小寒太阳黄经度数是285°是公历的1月5—7日。

附: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满芒夏暑相连,(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处露秋寒霜降,(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六廿一,下半年八廿三。

(3)排日柱:日柱,即用农历的干支代表人出生的那一天。日柱干支同年柱干支相似,也是按六十年为一甲子循环往复,不停轮回。具体每日之干支,最好查万年历书。日柱,在命学上是以晚上子时开始顺时针排到亥时,十二个时辰为一天,每一个时辰分别占两个小时。日与日的分界线是以子时,即每天晚上的十一点来划分的。晚上十一点前是上一日的亥时,过了十一点就是次日的子时,而不要错误认为夜里十二点是一天的分界点。

(4)排时柱:时柱,用农历干支表示人出生的时辰。一个时辰在农历记时中跨两个小时,

古人将一日等分为十二时辰,并且各有其别名:夜半者子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佚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

时柱的地支是固定不变的,而天干却不同,可查“日上起时表”。另外,时辰干支也有口诀可以帮助记忆,称做“五鼠遁”。五鼠遁日上起时口诀: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口诀的用法与年上起月的用法类似。例如:丙申日一天十二个时辰的推法:只看天干“丙”,根据“丙辛从戊起”,丙日的时上天干从“戊”起往下顺数,再配上地支从“子”往下顺数一周就是丙申日一天十二个时辰的干支。即:丙申日子时的天干是戊,即戊子时;丙申日丑时的天干是己,即己丑时;丙申日寅时的天干是庚,即庚寅时;丙申日卯时的天干是辛,即辛卯时;丙申日辰时的天干是壬,即壬辰时;丙申日巳时的天干是癸,即癸巳时;丙申日午时的天干是甲,即甲午时;丙申日未时的天干是乙,即乙未时;丙申日申时的天干是丙,即丙申时;丙申日酉时的天干是丁,即丁酉时;丙申日戌时的天干是戊,即戊戌时;丙申日亥时的天干是己,即己亥时。

附:日上起时表

时/日甲、己乙、庚丙、辛丁、壬戊、癸

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

丑乙丑丁丑己丑辛丑癸丑

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寅

卯丁卯己卯辛卯癸卯乙卯

辰戊辰庚辰壬辰甲辰丙辰

巳己巳辛巳癸巳乙巳丁巳

午庚午壬午甲午丙午戊午

未辛未癸未乙未丁未己未

申壬申甲申丙申戊申庚申

酉癸酉乙酉丁酉己酉辛酉

戌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

亥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