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教师版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教师版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教师版

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教师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

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

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

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待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

和受力情况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几

(3)表现

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改变。

(4)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

惯性小。

知识点2 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3.物理意义

反映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与其所受作用力的关系,且这种关系是瞇时的。

4.力的单位:当质量单位为T?克(kg),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

时,力的单位为N,即1N=1 kg ? m/s\

5.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相对地而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

知识点3 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

物体施加了力,另一个物体同时对这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2.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二直线上的不同物体上。

(2)表达式:F=-F。

(3)物理意义:①体现力的作用的H互性。

②建立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竝系。

知识点4 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

1 ?单位制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基本量:只要选定儿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这儿个单位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彼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

(2)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它们是匡

魁:它们的单位都是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分别是下克(kg)、米(m).抄

(3)导出单位:由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公式推导出來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重难点

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整理而总结出來的,通过这一定律,构建了力与运动之间正确的辩证关系,它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牛顿第二定律产生的基石。

(2)“力不是产生并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从而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牛顿第一定律要表达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使人们摆脱了“力与运动到底是什么关系”的困扰,揭示了力的本质。

(3)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石之上,通过实验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指出了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所以牛顿第二定律是对“力与运动关系”的拓展。

2.对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等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惯性的表现形式:总是以“保持原态”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

①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來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②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运动状态

难以改变:惯性小,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林特别提醒

(1)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表现是相同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力”不存在,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性质,不是力。

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是三大定律的核心,它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描述了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一一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其表达式&=反映了物体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关系,它体现了以下儿种性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