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案

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案
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案

计算机辅助设计教案

20XX年2月

第1章绘图基础

第1讲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总体介绍CAD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对该课程有初步认识

三、教学内容提要:

◆AutoCAD 2002系统的用户界面

◆AutoCAD 2002绘图环境设置

◆图层、颜色和线型设置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图层、颜色和线型设置

◆教学难点:图层设置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

1、CAD的概念(3分钟)

2、CAD对于资城专业的意义与应用图片集动画实例(5分钟)

3、CAD绘图基础与设置(35分钟)

1.1 AutoCAD 2002系统的用户界面

1.1.1 标题栏

1.1.2 菜单栏

1.1.3 工具栏

1.1.4 绘图区

1.1.5 命令输入窗口

1.1.6 状态栏

1.1.7 Today窗口

1.2 AutoCAD 2002绘图环境设置

1.2.1 NEW(新建图形文件)

1.2.2 配置自己的绘图环境

◆设置文件路径

◆显示设置

◆设置打开和保存选项

◆系统设置

◆设置自己的绘图环境

◆使用配置文件

1.2.3 LIMITS(设置绘图界限)

1.2.4 UNITS(设置图形单位)

1.2.5 使用Rename(更名)对话框

1.3 图层、颜色和线型设置

1.3.1 LAYER(图层的创建和使用)

1.3.2 图层颜色设置

1.3.3 LINETYPE(图层线型设置)

1.3.4 图层状态控制

(二)、学生上机实验(38分钟)(三)、学生分组讨论(5分钟)

◆广义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含义;

◆CAD对于资城专业的意义;

(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2分钟)

◆广义与狭义CAD的概念;

◆图层的意义与四大控制方式的异同;

八、教学后记:

第1章绘图基础

第2讲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介绍四大坐标系,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相对坐标

三、教学内容提要:

◆绝对坐标系

◆相对坐标系

◆世界坐标系

◆极坐标系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相对坐标系

◆教学难点:绝对坐标系、极坐标系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

1.4 坐标系与坐标输入方法

1.4.1 坐标系(15分钟)

◆世界坐标系

◆用户坐标系

1.4.2 坐标输入方法(30分钟)

◆绝对直角坐标

◆绝对极坐标

◆相对直角坐标

◆相对极坐标

◆直接距离输入

◆相对坐标应用绘制实例

(二)、学生上机实验(35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相对坐标系与绝对坐标系的异同与作图的实际意义?(5分钟)

(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4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世界坐标系与极坐标系的异同点以及绘图中的实际意义(1分钟);

八、教学后记: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掌握命令输入方式

◆掌握线段、构造线的绘制方法

三、教学内容提要:

◆命令的确认、取消方法

◆视图缩放方式

◆线段的绘制方法

◆构造线的绘制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线段、构造线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视图的精确缩放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

2.1.1 命令的输入方式(20分钟)

◆命令的输入方式

◆命令的撤销方式

◆工具栏的恢复方式

◆空格键、回车键、ESC的应用

2.1.2线段的绘制方法及绘制实例(10分钟)

2.1.3构造线的绘制方法及绘制实例(10分钟)

◆水平构造线

◆垂直构造线

◆角度构造线

2.1.4射线的绘制方法(5分钟)

(二)、学生上机实验(35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命令的常见输入种类!(5分钟)(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2分钟)

◆用线段绘制台阶;

◆用构造线绘制放射线阵列图;

八、教学后记: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掌握圆、圆弧、多边形的绘制方法;

◆了解椭圆的绘制方式

三、教学内容提要:

◆圆的绘制方法;

◆圆弧的绘制方法;

◆椭圆的绘制方法;

◆多边形的绘制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圆、圆弧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圆弧的绘制方法;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

2.1.1 圆的绘制方法(10分钟)

◆圆心、半径模式

◆圆心、直径模式

◆2点模式

◆3点模式

◆圆绘制实例

2.1.2圆弧的绘制方法及绘制实例(15分钟)

◆圆心、半径模式

◆圆心、直径模式

◆2点模式

◆3点模式

◆圆绘制实例

2.1.3椭圆的绘制方法及绘制实例(10分钟)

◆半轴模式

◆全轴模式

◆角度椭圆绘制

◆椭圆绘制实例

2.1.4多边形的绘制方法及绘制实例(10分钟)

◆内切模式

◆外切模式

◆多边形绘制实例

(二)、学生上机实验(35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圆弧与圆的绘制方式种类及异同;(5分钟)(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2分钟)

◆用圆绘制同心圆组;

◆用多边形绘制花坛;

八、教学后记: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掌握多段线的绘制方法;

◆了解云型线绘制方法;

三、教学内容提要:

◆多段线的绘制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弧线多段线绘制;

◆教学难点:多段线的宽度控制;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

2.2.1 多段线的绘制(20分钟)

◆多段线与长度输入

◆相对坐标在多段线中的应用

◆弧线多段线绘制

◆弧线方向控制

◆多段线宽度控制

◆半宽模式

◆多段线绘制实例

2.2.2云型线绘制(15分钟)

◆正向云型线

◆反向云型线

◆步长控制

◆应用云型线绘制灌丛实例

(二)、学生上机实验(45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多段线圆弧控制方法;(5分钟)(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2分钟)

◆应用多段线绘制直线道路;

◆应用多段线绘制弧线水土;

八、教学后记: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掌握矩形的绘制方法;

◆了解点绘制方法;

三、教学内容提要:

◆多矩形的绘制方法;

◆点的绘制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点的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等分点的绘制方法;等距点的绘制方法;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

2.3.1 矩形的绘制(15分钟)

◆矩形与相对坐标

◆矩形的长宽控制

◆矩形宽度控制

◆举行的圆角控制

◆矩形的倒角控制

◆矩形的应用绘制实例

2.3.2点的绘制方法(25分钟)

◆点绘制

◆等分点绘制

◆等距点绘制

◆应用等分点沿路分布树木绘制实例

◆应用等距点沿路分布树木绘制实例

(二)、学生上机实验(40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多段线圆弧控制方法;(5分钟)(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2分钟)

◆应用等距点沿水体分布小品绘制实例;

◆应用等分点沿水体分布小品绘制实例;

八、教学后记: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掌握复线的绘制方法;

◆掌握辅助精确作图方法;

三、教学内容提要:

◆复线的绘制方法;

◆辅助精确作图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复线绘制方法;

◆教学难点:辅助精确绘图方法;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

2.4.1 复线的绘制(15分钟)

◆复线与相对坐标

◆复线宽度控制

◆复线的对齐方式

◆复线的线宽控制

◆复线绘制墙体应用实例

2.4.2辅助精确绘图工具(一)(25分钟)

◆强制水平、垂直

◆网格控制命令

◆步长控制

◆放射追踪控制

◆自动延伸控制

◆精确辅助作图综合应用实例

(二)、学生上机实验(40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多段线圆弧控制方法;(5分钟)

(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应用复线快速绘制建筑平面墙体;(2分钟)八、教学后记:

第3章辅助精确制图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掌握精确作图的绘制方法;

三、教学内容提要:

◆精确作图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端点、中点、圆心、最近点捕捉;

◆教学难点:外观交点捕捉、最近点捕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40分钟)

◆端点捕捉

◆端点捕捉应用实例

◆中点捕捉

◆中点捕捉应用实例

◆交点捕捉

◆交点捕捉应用实例

◆圆心捕捉

◆圆心捕捉应用实例

◆象限点捕捉

◆象限点捕捉应用实例

◆延伸点捕捉

◆延伸点捕捉应用实例

◆中点捕捉

◆中点捕捉应用实例

◆外观交点捕捉

◆外观交点捕捉应用实例

◆垂点捕捉

◆垂点捕捉应用实例

◆切点捕捉

◆切点捕捉应用实例

◆块插入点捕捉

◆块插入点捕捉应用实例

(二)、学生上机实验(40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多段线圆弧控制方法;(5分钟)

(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应用各种捕捉方式,精确绘制给定建筑平面图;(2分钟)八、教学后记: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掌握删除、复制、镜像、偏移命令;

三、教学内容提要:

◆删除、复制、镜像、偏移命令;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复制、偏移命令;

◆教学难点:镜像命令;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40分钟)

◆删除命令

◆命令的动宾方式、主谓关系起动方式

◆删除命令的选择方式

◆快速选择与删除实例

◆复制命令

◆复制命令实例

◆偏移命令

◆偏移距离控制

◆偏移命令实例

◆镜像命令

◆镜像的保留选项控制

◆镜像命令实例

(二)、学生上机实验(40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5分钟)

◆复制命令、删除命令的启动方式种类,以及他们之间的异同点;

◆复制与镜像的异同点;

(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应用复制与镜像命令绘制,精确绘制对称结构的模纹图案花坛;(2分钟)八、教学后记: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掌握移动、旋转、缩放命令;

◆了解拉伸命令;

三、教学内容提要:

◆移动、旋转、缩放、拉伸命令;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移动、旋转、缩放命令;

◆教学难点:拉伸命令;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40分钟)

◆移动命令

◆移动的动宾方式、主谓关系起动方式

◆快速选择与移动命令实例

◆旋转命令

◆旋转命令实例

◆相对旋转命令

◆相对旋转命令实例

◆缩放命令

◆缩放命令实例

◆相对缩放命令

◆相对缩放命令实例

◆拉伸命令

◆拉伸命令实例

(二)、学生上机实验(40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旋转与相对旋转的异同点;(5分钟)

(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应用相对缩放绘制未知比例树木图块;(2分钟)八、教学后记: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掌握阵列命令;

三、教学内容提要:

◆阵列命令;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环形、矩形阵列命令;

◆教学难点:矩形阵列命令;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40分钟)

◆环形阵列命令

◆角度控制

◆数量控制

◆环形阵列实例

◆矩形阵列命令

◆行间距的概念与控制

◆列间距的概念与控制

◆矩形阵列实例

(二)、学生上机实验(40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行间距与列间距的的内行;(5分钟)(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应用环形阵列平面构成图;(2分钟)八、教学后记: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掌握修剪、延伸、多行文本命令;

三、教学内容提要:

◆修剪、延伸命令;

◆文本命令;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修剪、延伸命令;

◆教学难点:不可见边界的定义;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30分钟)

◆修剪命令

◆修剪界线定义

◆延伸的修剪界线定义

◆修剪实例

◆延伸命令

◆延伸界线定义

◆延伸的延伸界线定义

◆延伸实例

◆延伸与修剪的快速转换

◆单行文本

◆文本字体样式设定

◆横竖字体设定

◆单行文本实例

◆多行文本

◆多行文本设定

◆文本的编辑

(二)、学生上机实验(50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5分钟)

◆延伸与修剪快速转换与作图效率关系;

◆单行文本与多行文本的异同;

(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应用延伸、修剪命令绘制道路系统;(2分钟)八、教学后记: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掌握倒角、圆角命令;

◆了解打断命令、炸开命令

三、教学内容提要:

◆倒角命令;

◆圆角命令;

◆打断命令;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圆角命令;

◆教学难点:倒角命令;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40分钟)

◆圆角命令

◆圆角半径控制

◆过大半径的处理方式

◆半径为零的圆角

◆圆角实例

◆倒角命令

◆水平倒角值控制

◆垂直倒角值控制

◆过大倒角值的处理方式

◆倒角实例

◆单点打断

◆2点打断

◆打断结果判断方式

◆打断实例

◆炸开命令

◆炸开命令实例

(二)、学生上机实验(40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半径为零圆角与延伸的异同点;(5分钟)(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应用圆角绘制香相交道路系统;(2分钟)八、教学后记: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掌握图层;

三、教学内容提要:图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图层的四大控制项;

◆教学难点:四大控制项的异同与效率;线型控制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40分钟)

◆图层的意义

◆新建、更名图层

◆删除图层的条件

◆Purge的应用

◆图层线宽、色彩、打印控制

◆图层线型与比例控制

◆图层的关闭

◆图层的锁定

◆图层的冻结

◆图层的打印锁定

◆删除

◆四大控制与作图效率的关系

◆图层应用实例

(二)、学生上机实验(40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图层四大控制项的异同点;(5分钟)

(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应用图层控制,很好的组织绘制复杂景观总平;(2分钟)八、教学后记: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掌握设计相关标注规范;

◆掌握线型标注、半径标注、直径标注、圆弧标注;

◆了解坐标点标注、斜角标注;

三、教学内容提要:

◆设计标注规范;

◆线型标注、半径标注、直径标注、圆弧标注、坐标点标注、斜角标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线型标注、半径标注、圆弧标注;

◆教学难点:标注规范;标注样式设定;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40分钟)

◆设计专业标注相关规范

◆标注样式设定

◆标注比例、字体、箭头、精度设置

◆线型标注

◆线型标注实例

◆斜角标注

◆斜角标注实例

◆半径标注

◆半径标注实例

◆直径标注

◆直径标注实例

◆圆弧标注

◆圆弧标注实例

◆角度标注样式的特殊设置

(二)、学生上机实验(40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线型标注样式与角度标注样式规范的异同点;(5分钟)(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景观施工图标注与布局;(2分钟)

八、教学后记: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掌握连续标注、平行标注、引出线标注;

◆了解快速标注;

三、教学内容提要:

◆连续标注、平行标注、引出线标注;

◆快速标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连续标注、平行标注、引出线标注;

◆教学难点:引出线标注;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40分钟)

◆连续标注

◆连续标注实例

◆平行标注

◆平行标注实例

◆引出线标注

◆引出线标注规范

◆引出线标注实例

◆中心点标注

◆快速标注

◆快速标注实例

◆编辑标注样式修改

◆标注样式的快速转换

◆编辑标注文本

(二)、学生上机实验(40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线型标注样式与角度标注样式规范的异同点;(5分钟)(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景观施工图标注与布局;(2分钟)

八、教学后记:

一、教学时数:2

二、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掌握图块制作与插入方式;

◆了解图库的建立制度;

三、教学内容提要:

◆制作图库;

◆插入图块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图块的制作;

◆教学难点:图块的信息提取;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讲解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主要内容:(40分钟)

◆图块的意义与作图效率

◆图库的意义

◆图块的命名、中心点提取、图块要素构成与图块制作

◆图块制作实例

◆图块的插入

◆图块插入实例

◆图块的缩放

◆图块信息的提取

◆图块的分解

◆图块分解与线型控制

◆图块分解实例

◆图块与图层控制

(二)、学生上机实验(40分钟)

(三)、学生分组讨论:制作图块的常见步骤;(5分钟)

(四)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3分钟)

(五)、课后作业与思考题:制作10个常见树木平面图例图块;(2分钟)八、教学后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