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理论经典著作100部剖析

西方文学理论经典著作100部剖析
西方文学理论经典著作100部剖析

特里·伊格尔顿:《文学原理引论》

乔纳森·卡勒:《结构主义诗学》

韦勒克:《文学理论》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

萨特:《存在与虚无》

米克·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

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

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

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

雅克·德里达:《德里达访谈录:一种疯狂守护者的思想》利奥塔:《利奥塔访谈录:后现代与公正游戏》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

米歇尔·福柯:《福柯访谈录:权力的眼睛》

布尔迪厄:《艺术的法则》

布尔迪厄:《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

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

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

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

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

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克尔凯郭尔:《或此或彼》(上下)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福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

柯林伍德:《艺术原理》

鲍曼:《流动的现代性》

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

本雅明:《德国悲剧的起源》

艾略特:《小说的艺术》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尼采:《悲剧的诞生》

萨特:《词语》

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姚斯等:《接受美学译文集》

艾柯等:《结构主义和符号学》

荣格:《心理学与文学》

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

爱德华·赛义德:《东方学》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爱德华·赛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

波德莱尔:《波德莱尔美学论文选》

马丁:《当代叙事学》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乔纳森·卡勒:《当代学术入门·文学理论》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雷纳·韦勒克:《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

乌蒙勃托·艾柯:《符号学理论》

保罗·利科:《活的隐喻》

皮亚杰:《结构主义》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

麦克卢汉:《理解媒介》

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

雷纳·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卡西尔:《人论》

姚斯:《审美经验论》

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

弗洛伊德:《释梦》

托托西:《文学研究的合法化》

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

Jean Georges:《文字与书写:思想的符号》

A.杰弗逊:《现代西方文学理论流派》

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

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

苏珊·桑塔格:《重点所在》

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

伽达默尔:《赞美理论》

凯塞尔:《语言的艺术作品》

布卢姆:《影响的焦虑》

贡布里希:《艺术和科学》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

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

艾略特等:《西方现代派作家论创作》

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

马科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

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

尼采:《权力意志》

奥·帕斯:《批评的激情》

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

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

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

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一卷)》

乌斯宾斯基:《结构诗学》

高概:《话语符号学》

伽达默尔等:《理解与解释》

佛洛依德:《佛洛依德著作选》

佛洛依德:《佛洛依德后期著作选》

戴维·洛奇:《二十世纪西方文学评论》(上下)

德里达:《德里达中国讲演录》

补充(转载,致谢)

马列文论专题:计14种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

2、哲学手稿》,

3、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马恩全集》第42卷);

4、《马克思、恩格斯论文学与艺术》(一、二册),

5、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另有同

6、类

型书可选用);

7、《列宁论文学与艺术》,8、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另有同9、类型书可选用);

10、《毛泽东论文艺》(增订本),11、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12、《普列汉诺夫美学论文集》(第1、2卷),13、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4、《高尔基论文学》,15、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16、高尔基:《不17、合时宜的思想:关于革命与文化的思考》,18、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9、《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20、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21、《卢卡契文学论文集》(第1、2卷),2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23、《卢卡契文学论文选》(第一卷),24、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25、《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选》,26、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

27、《现代美学新维度--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论文精选》,28、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9、[英]特里"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30、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31、[美]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1923-32、1950)》,33、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补充(转载,致谢)

文学理论研究专题:计33种

A类:

1、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2、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有旧版);

3、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

4、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有旧版);

5、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

6、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有旧版);

7、黑格尔:《美学》第一卷,8、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有新版);

9、伍10、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下),11、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有旧版可用);

12、伍13、蠡甫选编:《现代西方文论选》,14、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

15、胡经之等编:《西方20世纪文论选》(1-16、4),1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18、王逢振、盛宁等编:《最新西方文论选》,19、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

20、[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21、三联书店1984年版;

22、[美]卡勒:《文学理论》,23、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英]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25、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26、[荷]佛克马、易布斯:《二十世纪文学理论》,27、三联书店1988年版;

28、[英]杰弗森等:《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29、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30、[美]科恩等:《文学理论的未来》,3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2、[美]克里格:《批评旅途:六十年代之后》,3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4、[加]昂热诺等:《问题与观点:20世纪文学理论综论》,35、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36、[法]贝西埃等主编:《诗学史》(上、下),37、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38、[美]刘若愚:《中国的文学理论》,39、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0、[加]叶维廉:《中国诗学》,41、三联书店1994年版;

42、[英]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43、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44、汪民安等编:《后现代性的哲学话语——从福柯到赛义德》,45、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6、王宁编译:《新文学史》(1),47、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8、王逢振主编:《2000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49、漓江出版社2001年版;

50、王逢振主编:《2001年度新译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

B类:

1、刘安海、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

2、华中师大出版社1999年版;

3、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4、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年版;

5、王先霈、王又平主编:《文学批评术语词典》,

6、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7、郭宏安、章国锋、王逢振著:《二十世纪西方文论》,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9、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10、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1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1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赵一凡:《欧美新学赏析》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版;

16、盛宁:《二十世纪美国文论》,1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西方现代文论专题:计154种

(一)形式主义专题

1、[法]托多罗夫编《俄苏形式主义文论选》,

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3、方珊等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

4、三联书店1989年版;

5、[俄]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

6、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7、[俄]巴赫金:《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方法》,8、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

9、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1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英]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12、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3、[英]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14、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5、[英]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16、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17、赵毅衡:《新批评——一种独特的形式主义文论》,1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19、方珊:《形式主义文论》,20、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二)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专题

21、[瑞]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22、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23、[比]布洛克曼:《结构主义:莫斯科-24、布拉格-25、巴黎》,26、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7、[英]霍28、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29、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30、[美]肖尔斯:《结构主义与文学》,31、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2、[美]司格勒斯:《符号学与文学》,33、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34、社科院外文所编:《布拉格学派及其他》,3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36、李幼蒸选编:《结构主义和符号学》,37、三联书店1988年版;

38、[美]卡勒:《结构主义诗学》,3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40、[美]詹姆逊:《语言的牢笼"马克思主义与形式》,41、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42、[英]斯特罗克等:《结构主义以来--从列维-43、斯特劳斯到德里达》,44、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年版;

45、[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46、三联书店1988年版;

47、[法]罗兰"巴特:《罗兰"巴特随笔选》,48、百花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49、[法]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50、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1、[法]罗兰"巴特:《S/Z》,52、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3、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5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5、[法]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5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7、[法]格雷马斯:《结构主义语义学方法研究》,58、三联书店1999年版;

59、[美]德里达:《文学行动》,6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1、[美]卡勒:《论解构》,6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3、[美]德曼:《解构之图》,6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5、[美]米勒:《重申解构主义》,6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7、杨大春:《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6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9、胡亚敏:《叙事学》,70、华中师大出版社1994年版;

71、赵毅衡:《文学符号学》,72、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73、陆扬:《德里达--解构之维》,74、华中师大出版社1996年版;

75、方生:《后结构主义文论》,76、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三)精神分析学专题

77、[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引论》,78、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79、《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80、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

81、《弗洛伊德论美文选》,82、知识出版社1987年版;

83、[奥]弗洛伊德:《摩西与一神教》,84、三联书店1991年版;

85、[俄]巴赫金:《弗洛伊德主义》,86、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87、[美]霍88、夫曼:《弗洛伊德主义与文学思想》,89、三联书店1987年版;

90、[美]霍91、兰德:《后现代精神分析》,92、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93、陆扬:《精神分析文论》,94、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5、方汉文:《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96、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四)神话-原型理论专题

97、[英]弗雷泽:《金枝--巫术与宗教之研究》,98、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99、[瑞]荣格:《心理学和文学》,100、三联书店1989年版;

101、[瑞]荣格:《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102、三联书店1991年版;

103、[瑞]荣格等:《人类及其象征》,104、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105、《荣格文集》,106、知识出版社1997年版;

107、[加]弗莱:《批评的剖析》,108、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09、[加]弗莱:《伟大的代码》,110、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1、[加]弗莱:《批评之路》,112、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3、[加]弗莱:《诺斯洛普"弗莱文论选集》,11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5、[法]列维-116、布留尔:《原始思维》,117、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后有新版);

118、[法]列维-119、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120、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121、叶舒宪选编:《神话-122、原型批评》,123、陕西师大出版社1987年版。

(五)现象学与解释学专题

124、[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125、三联书店1987年版(三联书店1999年出版修订译本);

126、[德]海德格尔:《诗"语言"思》,127、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128、《海德格尔诗学文集》,129、华中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

130、[德]海德格尔:《林中路》,131、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132、[波]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133、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版;134、[美]玛格欧纳:《文艺现象学》,135、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另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出版的同136、一书,137、书名138、为《现象学与文学》);

139、[德]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140、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141、[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下卷),142、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43、[美]赫施:《解释的有效性》,144、三联书店1991年版;

145、[美]霍146、尔:《解释学与文学》,147、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148、余虹:《思与诗的对话--海德格尔诗学引论》,1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50、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151、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六)接受-反映理论专题

152、[德]姚斯等:《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153、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54、刘小枫选编:《接受美学译文集》,155、三联书店1989年版;

156、[德]姚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157、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158、[德]瑙曼等:《作品、文学史与读者》,159、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版;

160、[德]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16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另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本,162、书名163、译名164、有别);

165、[美]汤普金斯等:《读者反应批评》,166、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版;

167、[美]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16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9、金元浦:《接受反映文论》,170、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七)女性主义专题

171、[英]玛丽"伊格尔顿编:《女权主义文学理论》,172、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73、张京媛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17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75、李银河主编:《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176、三联书店1997年版;

177、王政等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178、三联书店1998年版;

179、[英]伍180、尔夫:《一间自己的屋子》,181、三联书店1989年版;

182、[美]莫瓦:《性别/文本政治》,183、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84、[美]米利特:《性的政治》,18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86、[美]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187、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88、张岩冰:《女权主义文论》,189、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90、康正果:《女权主义与文学》,19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2、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193、三联书店1995年版;

194、李小江:《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195、》,196、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97、康正果:《身体和情欲》,198、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八)新历史主义专题

199、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200、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01、社科院外文所编:《文艺学和新历史主义》,20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203、《福柯集》,204、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205、《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20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07、[法]福柯:《知识考古学》,208、三联书店1998年版;

209、[法]福柯:《规训与惩罚》,210、三联书店1999年版;

211、[法]福柯:《疯颠与文明》,212、三联书店1999年版;

213、[法]福柯:《性史》,214、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另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新译本,

215、书名216、为《性经验史》);

217、[法]福柯:《必须保卫社会》,21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19、福柯:《临床医学的诞生》,220、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221、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222、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223、[法]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224、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225、[英]谢里登:《求真意志--密歇尔"福柯的心路历程》,226、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27、[英]麦尼克:《福柯》,228、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29、[法]埃里蓬:《权力与反抗--米歇尔"福柯传》,230、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31、[美]德勒兹:《福柯褶子》,232、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33、莫伟民:《主体的命运--福柯哲学思想研究》,234、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235、刘成北:《福柯思想肖像》,23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37、陆扬:《后现代性的文本阐释:福柯与德里达》,238、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239、汪民安等编:《福柯的面孔》,240、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241、汪民安:《福柯的界线》,24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九)后殖民主义专题

243、张京媛编:《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244、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5、罗钢等编:《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24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7、王宁等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248、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49、[美]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25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51、[英]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252、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3、[英]汤林森:《文化帝国主义》,254、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55、[美]赛义德:《东方学》,256、三联书店1999年版;

257、[美]赛义德:《赛义德自选集》,25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59、[英]吉尔伯特等编:《后殖民批评》,260、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1、[英]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语境、实践、政治》,262、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63、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264、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十)文学社会学专题

265、[法]埃斯卡皮:《文学社会学》,266、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267、[法]戈德曼:《文学社会学方法论》,268、工人出版社1989年版;

269、[德]西尔伯曼:《文学社会学引论》,270、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71、[德]菲根:《文学社会学的主要流派和它的方法》,272、安徽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273、[匈]豪泽尔:《艺术社会学》,274、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275、[德]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276、三联书店1989年版;

277、[德]本雅明:《机械复278、制时代的艺术》,279、三联书店1989年版;

280、《本雅明文选》,28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2、[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283、三联书店1989年版;

284、[德]阿多诺:《美学理论》,285、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86、[英]威廉斯:《文化与社会》,287、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88、[英]瓦特:《小说的兴起》,289、三联书店1992年版;

290、[法]戈德曼:《隐蔽的上帝》,291、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92、[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3、[美]杰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294、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95、[美]德里克:《后革命氛围》,29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97、[加]谢少波:《抵抗的文化政治学》,29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附:巴赫金专题】

299、[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300、三联书店1988年版;

301、[俄]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30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3、《巴赫金集》,304、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305、[俄]巴赫金:《拉伯雷研究》,306、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07、[俄]巴赫金:《小说理论》,308、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09、[俄]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310、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11、[俄]巴赫金:《哲学美学》,312、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13、[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314、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15、[俄]巴赫金:《周边集》,316、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17、[美]霍318、奎斯特:《米哈伊尔"巴赫金》,31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20、[法]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321、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322、董小英:《再登巴比伦塔:巴赫金与对话理论》,323、三联书店1994年版;

324、夏忠宪:《巴赫金狂欢化诗学研究》,325、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26、程正民:《巴赫金的文化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327、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328、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参考书目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总体研究:计52种

A类:

1. [美]昂利"拜尔编:《方法、批评及文学史--朗松文论选》,

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 [意]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

4. 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5. [英]柯林伍

6. 德:《历史的观念》,

7.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

8. [美]罗素:《论历史》,9. 三联书店1991年版;

10. [法]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11.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2. 《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13. 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14. [以]艾森斯塔德:《现代化:抗拒与变迁》,15.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6. [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17. 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8. [美]亨廷顿等:《现代化,19. 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20.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版;

21. [美]布莱克编:《比较现代化》,22.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年版;

23.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24. 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5. [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26. 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7.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28.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29. [美]宾克莱:《理想的冲突--西方社会中变化着的价值观念》,30. 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31. 中国社科院外文所编:《重新解读伟大的传统——文学史论研究》,32.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年版;

33.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34. 1985)》,35. 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版;

36. [英]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3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西方经典书目汇总

伦理学: 1.《尼各马可伦理学(The Nicomachean Ethics of Aristotle)》作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分类号:B502.23/ 2.《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作者:亚当·斯密(Adam Smith)分类号:B82-02/S642 3.《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A Discourse on Inequality)》作者:卢梭(Jean-Jacques.Rousseau)分类号:D081/R864 4.《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作者:康德(Kant)分类号:B516.31/K16 5.《道德形而上学基础(Foundations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作者:康德(Kant)分类号:B516.31/K16 6.《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作者:穆勒(Mill)分类号:D081/R864 7.《伦理学原理(Principia Ethica)》作者:摩尔(G.E.Moore)分类号:B561.55/M822 8.《正义论(A Theory of Justice)》作者:罗尔斯(John Rawls)分类号:B712.46/ 9.《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Anarchy, State and Utopia)》作者:诺齐克(Robert Nozick)分类号:B82-069/N961 10.《追寻美德(After Virtue)》作者: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 哲学: 1.《理想国(Republic)》作者:柏拉图(Plato)分类号:B502.232/P718 2.《形而上学(Metaphysics)》作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分类号:B502.233/A716 3.《诗学(On the Art of Poetry)》作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分类号:B502.233/A716 4.《诗艺(On the Art of Poetry)》作者:贺拉斯(Horace)分类号:B502.233/A716 5.《论崇高(On the Sublime Longinus)》作者:朗吉奴斯(Longinus)分类号:B502.233/A716 6.《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作者:笛卡尔(Rene Descartes)分类号:B565.22/D445 7.《思想录(Pascal’s Penssees)》作者: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分类号:B565.22/D445 8.《人性论(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作者:休谟(David Hume)分类号:B561.291/H921 9.《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作者:康德(Kant)分类号:B516.31/K16 10.《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作者:康德(Kant)分类号:B516.31/K16 11.《精神现象学(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Vol.1, Vol.2作者:黑格尔(Hegel)分类号:B516.35/H462 12.《小逻辑(The Logic of Hegel)》作者:黑格尔(Hegel)分类号:B516.35/H462 1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Vol.1, Vol.2作者:叔本华(Schopenhauer)分类号:B516.41/S373 14.《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ake Zarathustra)》作者: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分类号:B516.47/N677 15.《非此即彼(Either/Or)》Vol.1, Vol.2作者: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分类号:B534/K47 16.《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作者:索绪尔(F.de Saussure)分类号:H0/S255 17.《纯粹现象学导论(Idea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作者:胡塞尔(Edmund Husserl)分类号:B516.52/H972 18.《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 Philosophicus)》作者: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分类号:B521/W831 19.《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作者: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分类号:

变形记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变形记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卡夫卡的《变形记》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它讲 述了小职员格里高靠自己的收入支撑整个家庭的生活,在工作和生 活的强压下,格里高终于不堪忍受在一天早上变成了一只大甲虫, 公司抛弃了他,家人也嫌弃害怕他,只有妹妹照顾他,但随着时间 的推移妹妹也不能再忍受了。终于在一天,处处为家里着想努力工 作的格里高在孤独与失望中死去了。 现代主义的艺术特征在变形记中的得到了体现。 在现代主义艺术特征与变形记之前,我想先谈谈对卡夫卡的看法。卡夫卡说:"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意义上 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正是 这样的想法使他失去了享受普通生活的快乐,他一生离了三次婚,将自己困在孤独里,有人说优秀的作家都是孤独的,我不敢苟同。但不得不承认,卡夫卡很优秀,他的变形记奇异,深刻,冷峻,却充满令人深思的意味。让人感受到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 倾性特征。现代主义作家认为心灵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文学 创作应表现内心世界的真。卡夫卡就在变形记中用大量的篇幅描述了格里高的内心世界,这些心理描写对主人公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使我更能体会格里高的痛苦、善良与无奈。“我选择的是多么辛苦的

职业啊,我日复一日地处于旅途之中。在外面,业务上的刺激,比起在家、在公司要大得多。此外,还要承受旅途的劳累,要考虑火车的联运,吃饭没有规律性,伙食又差,频繁更迭的车马交通,一点也没有人情味,没有温馨之感,让这种旅差劳务见鬼去吧!”,表现了格里高工作压力之大,生活之艰苦,但他仍然为了家庭在努力奋争。他立刻发现,他目前根本不能动弹了,他以前觉得用那些细小的腿爬行前进很不自然,如今也不以为怪。此外,他还觉得很舒服,他原来的确全身都很痛,但他现在觉得这疼痛越来越缓解了,终于都消失了。他的背碰到了腐烂的苹果,苹果的霉烂点波及周围。他带着爱心和感动回忆家庭,并坚定地认为他必须从这个家里消失,这种看法的坚定性比起他妹妹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情况下,他陷入了空洞而安静的沉思。在格里高变形为甲壳虫之后,家人终于无法再忍受他,而决定把他赶出家门,格里高不但不抱怨家人的冷漠无情,反而更觉得自己应该离开,这是他临死时的一段心理活动。将他的善良与家人的冷漠自私形成鲜明的对比。 现代主义文学普遍运用象征阴郁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它的价值不在于对象本身而在于它所含的内在体悟,这种体悟往往是多义性的,使文学对生活的描写从表象走向本质,从现实走向超现实。变形记中用大甲虫象征了人在高强压力下的人格扭曲,直接变现了人生理上的变形,又从侧面表现了社会人际关系的扭曲,资本主义经济萧条下的孤独,颓废,充分体现卡夫卡对象征手法的娴熟运用。

社会学学生必读本书

社会学学生必读本书

————————————————————————————————作者:————————————————————————————————日期: ?

社会学系学生阅读书目(第一批):? 1.《社会学》戴维"波普诺辽宁人民(或华夏)出版社? 2.《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华夏(或上海译文)出版社 ?3.《西方社会学》W.D.珀杜河北人民出版社? 4.《社会学理论》D.P.约翰逊国际文化出版社 5.《现代社会学理论》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 6.《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乔纳森"H"特纳华夏出版社(及天津、浙江) ?7.《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社会学十大概念》让"卡泽纳弗上海人民出版社 ?9.《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上海人民出版社 10.《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乔治"H"米德中国城市出版社 11.《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齐尔格特"鲍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 ?13.《世纪末社会理论》杰夫瑞"C"亚历山大上海人民出版社 15.《社会学的想像14.《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力》赖特"米尔斯三联书店 16.《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尼格尔"多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结构主义的视野》汤姆"R"伯恩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爱弥尔"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社会学与社会组织》米尔斯、帕森斯等浙江人民出版社? 20.《社会学思想名家》刘易斯"A"科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社会学系学生阅读书目(第二批): ?21.《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罗伯特.默顿三联书店 22.《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得.布劳华夏出版社 24.《心灵、自我与社会》2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欧文.戈夫曼浙江人民出版社? 乔治.米德上海译文出版社?25.《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商务印书馆26.《社会契约论》卢梭商务印书馆 27.《共有的习惯》爱德华.汤普森上海人民出版社 28.《论传统》E.希尔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29.《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格尔哈斯.伦斯基浙江人民出版社 30.《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丹尼斯.史密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32.《社会权力的来源》迈克尔.曼上31.《现代性的后果》安东尼.吉登斯译林出版社? 海人民出版社 33.《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4.《学术与政治》马克斯.韦伯三联书店 36.《社会的构成》安东尼.吉登斯三35.《宗教社会学》格奥尔.西美尔上海人民出版社? 联书店 37.《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安东尼.吉登斯三联书店

社会科学类经典书籍推荐

推荐一个比较全的中外历史上的人文经典书籍目录 文章作者:佚名来源:百度2008-4-7 9:38:16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英文原版影印西学基本经典(共100种)。 一、哲学类(25种,22册,1100元 ) 1.理想国(Republic)作者:柏拉图(Plato) 2.形而上学(Metaphysics)作者: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3.诗学(On the Art of Poetry)作者: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 4.诗艺(On the Art of Poetry)作者:贺拉斯(Horace) 5.论崇高(On the Sublime Longinus)作者:朗吉奴斯(Longinus) 6.第一哲学沉思录(Meditations on First Philosophy) 作者:笛卡尔(Rene Descartes) 7.思想录(Pascal’s Penssees)作者: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 8.人性论(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作者:休谟(David Hume) 9.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作者:康德(Kant) 10.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作者:康德(Kant) 11.精神现象学(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Vol.1, Vol.2 作者:黑格尔(Hegel) 12.小逻辑(The Logic of Hegel)作者:黑格尔(Hegel) 13.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Vol.1, Vol.2 作者:叔本华(Schopenhauer) 14.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Thus Spake Zarathustra) 作者: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15.非此即彼(Either/Or)Vol.1, Vol.2 作者:克尔凯郭尔(Kierkegaard) 16.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作者:索绪尔(F.de Saussure) 17.纯粹现象学导论(Idea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Pure Phenomenology) 作者:胡塞尔(Edmund Husserl) 18.逻辑哲学论(Tractatus Logico Philosophicus)(德英对照) 作者: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 19.哲学研究(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德英对照) 作者:维特根斯坦(L.Wittgenstein) 20.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作者: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21.诗·语言·思(Poetry, Language, Thought) 作者: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22.存在与虚无(Being and Nothingness)作者:萨特(Jean-Paul Sartre) 23.真理与方法(Truth and Method)作者: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 24.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作者:库恩(T.S.Kuhn)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试题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试题A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时间长度上主要是指的文学,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它们是和。 2、象征主义文学的创始人是,他的代表作是诗集《》。 3、美国诗人艾略特是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是长诗《》,代表了象征主义诗歌的最高成就。 4、表现主义文学在小说领域的代表人物是,他的代表作是《变形记》;在戏剧领域的代表人物是奥尼尔,他的代表作是。 5、著名的“意识流”小说家有法国的普鲁斯特,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英国的,她的代表作是《到灯塔去》;美国的福克纳,他的代表作是《》;爱尔兰的乔伊斯,他的代表作是长篇小说《》。 6、存在主义哲学集大成者是,他的代表作是《》与《》;重要代表是加缪,他的代表作是《》。 7、剧作家尤金·尤奈斯库的独幕剧《》和贝克特的剧作《》是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 8、“黑色幽默”作家群中最有影响的是,他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 二、判断题(每题一分,共10分) 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非现实主义创作往往被称为现代主义。() 2、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影响最大的是法兰克福学派。() 3、超现实主义是从达达主义的耳朵里跳出来的。() 4、克洛德·西蒙被称为“新小说之父”。() 5、瓦雷里的《海滨墓园》是前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6、《审判》是“卡夫卡式小说”正式形成的标志。() 7、“他人就是地狱”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 8、《佩德罗·帕拉莫》是墨西哥小说家胡安·卢尔弗的代表作。() 9、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开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先河。() 10、阿伦·雷乃执导的《广岛之恋》是先锋派电影。()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意识流小说 2、存在主义 3、黑色幽默 4、新浪潮电影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2、简述荒诞派戏剧的艺术特点。 3、简述的魔幻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 四、论述题:(20分) 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变形记》中“异化”的主题是如何表现的。

英美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比较

收稿日期:2000-01-20 作者简介:曹路漫(1967-),女,汉族,河南西峡县人,讲师。 英美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比较 曹路漫 (南阳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南 南阳 473061) 摘要:后现代主义是二战以后出现的一种文化观和审美观。它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继续。后现代派文学在 创作原则、创作题材和创作形式等方面,与现代主义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英美文学;比较中图分类号:I10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20(2000)04-048-02 引 言 后现代主义(P ostm odernism )是二战以后西方知识分子 用于质疑并试图解释包括艺术本身在内的人类本体状况(ontological condition )的文化观和审美观。英美文学中的后现代主义是这种文化观和审美观中不可分割又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同艺术领域中其他形形色色的现代主义思潮一样,英美文学中的后现代派(P ostm odernism in Literature )无论在创作原则、创作题材、创作形式等方面与20世纪初的现代主义文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与现代主义文学的衔接和继承;当然,它之所以被冠之为“后现代主义”是因为在创作原则、题材、形式、风格等方面与现代主义文学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区别。 一、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无论现代主义文学还是后现代主义文学,它都属于现代派文学,同现代主义一样,后现代主义不仅是对时代的一种强烈的反应,而且也是一股随着时代的巨流一起涌动的艺术思潮。它不仅出现在文学批评中,而且还被广泛用于摄影、建筑、电影、电视、服装、家具以及语言学、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 同世界文学史上任何一种文学运动或流派一样,后现代主义决不是孤立或自发的文学现象,而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继续,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新阶段。同时也是对现代主义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修正,它与现代主义之间在艺术上保持着衔接和继承关系。五六十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名作,如萨洛特的《天象馆》,巴勒斯的《赤裸的午餐》,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海勒的《第二十条军规》,冯尼格特的《挑绷绷》等等,都被认为是现代派理所当然的代表作。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哈桑在1975年发表的《类批评:对时代的七种思考》《Paracriticisms ,Seven S peculations of the T imes )一书中指出:“现代主义的变化可以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并非突然终止后才能让后现代主义诞生,它们目前是共存的。”例如,后现代主义小说同样在不同方面、不同程度上对虚构进行了模仿。约翰?巴思的《烟草代理人》以古语体对传统的历史小说类型进行模仿,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 之虹》和阿兰?罗伯———格里耶的橡皮对传统侦探小说进行 模仿,库尔特?冯尼格特利用科幻小说形式进行创作。 被哈桑称为“P ostface ”的后现代主义潮流向我们提示了 现代主义发展“延续性”(C ontinuity )和“中断性” (Discontinu 2ity )这一辩证关系;这与后现代主义的“历时性” (diachrony )和“共时性” (synchrony )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例如,在美国当代作家品钦的小说《V 》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成 份兼而有之,一方面,它与其他现代主义小说一样具有一定 的历史感和“事实密度” (factual density ),并试图展示一个小说之外的世界,即“外指之本” (referential text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典型的“反身文本” (self -reflexive text )。正如书名《V 》所暗示的那样,神密的代码和令人费解的符号是文本的重要内容,逻辑和连贯的原则不复存在,这一切又都是后现代主义的特点。 第二,在创作形式方面,现代主义小说崇奉形式,后现代小说也崇奉形式,可以说二者都是形式主义派别。现代派作家和后现代派作家都非常迷恋于拼贴(collage ),二者都体现了新、晦、悲这一特点。20世纪初,随着西方社会的急剧演变和各种反传统艺术思潮的崛起,各种新的艺术思潮纷至沓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对现代主义的发展起到了强烈的催化作用,第二次大战的硝烟对西方广大艺术家在文化废墟上进行狂热的重建工作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叙述形式朦胧晦涩,篇章结构杂乱无序几乎是所有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共同特征。再者,由于受20世纪西方社会、精神、道德危机的冲击,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化作品几乎篇篇都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悲观主义色彩,看不到“幸福的结局”,这也是英美现代派小说的基本特征。 第三,无论是对后现代主义还是现代主义小说家来说,时间是永恒的,他们都不相信“过去、现在、未来”。在其小说中不见提示、高潮、结尾,也不给读者以彻底的“释然”,事件之间没有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与传统的有头、有身、有尾,开始于揭示(exposition ),发展于复杂(complexity )、而终 于“释然” (res olution )的现实主义小说截然不同。由此可见,无论是20世纪英美小说的整个演变过程还是具体作家的创伤经历都证明了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的继承关系和共生现象。然而,二者在创作形式、创作观念、 第20卷第4期 南都学坛(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20No 14 2000年7月 Academic F orum of Nan Du (Phil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 July. 2000

社会学经典著作100部

社会学经典著作100部 2012-02-19 12:34:07| 分类:社会学| 标签:社会学|字号大中小订阅 社会学系学生阅读书目(第一批) 1.《社会学》戴维·波普诺辽宁人民(或华夏)出版社 2.《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华夏(或上**)出版社 3.《西方社会学》W.D.珀杜河北人民出版社 4.《社会学理论》D.P.约翰逊国际文化出版社 5.《现代社会学理论》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 6.《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乔纳森·H·特纳华夏出版社(及天津、浙江) 7.《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社会学十大概念》让·卡泽纳弗上海人民出版社 9.《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上海人民出版社 10.《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乔治·H·米德中国城市出版社 11.《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齐尔格特·鲍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 13.《世纪末社会理论》杰夫瑞·C·亚历山大上海人民出版社 14.《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社会学的想像力》赖特·米尔斯三联书店 16.《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尼格尔·多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结构主义的视野》汤姆·R·伯恩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爱弥尔·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社会学与社会组织》米尔斯、帕森斯等浙江人民出版社 20.《社会学思想名家》刘易斯·A·科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社会学系学生阅读书目(第二批) 21.《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罗伯特·默顿三联书店 22.《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得·布劳华夏出版社 2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欧文·戈夫曼浙江人民出版社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化问题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异化问题 异化实际上是西方文学史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西方现代主 义文学的异化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西方文世学中的永恒主题在 纪西方文学艺术中的深化。从理论上讲,“异化是反映人的活动 及其结果客观地转化为统治人本身且与人敌对的独立力量的哲学社会学范畴,以及与此相联系,人由社会过程的积极主体变为客体”。不管我们主观上愿意与否,人类社会的自我异化始终都 是人类历史的永恒伴侣,至少在美妙的共产主义社会理想成为现 实以前,人类历史都永远摆脱不了异化的纠缠,这就像阳光下的人永远摆脱不了自己身影的永恒相伴一样。那么,“从什么意义 上说,一个自我(无论是一个个人还是一个社会)有可能同自己异化呢?可以讲得通的说法似乎是,自我异化的意思就是内部分裂,至少分裂为彼此相离相违的两个部分。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说自我异化,而不简简单单地说是内部分裂呢?‘异化’一词似乎包含有下列一些(或者全部)涵义:(一)自我之分裂 成为两个相冲突的部分并不是由于外部原因,而是由于自我某一行动的结果。(二)分裂成为相冲突的部分并没有消灭自我的统 一性;尽管发生了分裂,自我异化的自我仍然是一个自我。(三)自我异化并不是简单地分裂为同作为一个整体的自我保持同等关系的两个部分,这也就是说,自我的一部分有更大的权利代表作为整体的自我,因此另一部分由于同这一部分相异化,也就同作为整体的自我相异化”。 应该说,异化作为西方文学中的一个永恒主题,本源自人类 社会的自我异化。人类社会的自我异化在人类历史上的表现也就是人与自然、历史与人伦、理性与感性、现实与理想的二元分裂、矛盾。这种分裂、矛盾毫无疑问地满足了以上所述异化的三 个条件:第一,它分裂成为两个部分并非由于外部原因,而是人类自身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后果;第二,它分裂成为两个相冲突的部分并没有消灭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反而是人类社会之为人类社会的根本保证;第三,它并非简单地分裂为同作为一个整体的社会保持同等关系的两个部分,也就是说,作为其中一部分的人、历史、理性、现实有更大的权利代表作为整体的人类社会,因此作为另一部分的自然、人伦、感性、理想由于同这一部分相异化,也就同整体的社会相异化。可以说,西方迄今为止的历史,就是这么一个人类社会不断自我异化的历史。这种社会的自 我异化是人类历史辩证法所无法隐匿的一个人类历史真理,也是人类社会所无法规避的历史必然过程。我们富于伦理道德理想信

社会学阅读参考经典书目100本

社会学经典书目一百本 1.《社会学》戴维.波普诺华夏出版社 2.《社会学主要思潮》雷蒙.阿隆华夏(或上海译文)出版社 3.《西方社会学》W.D.珀杜河北人民出版社 4.《社会学理论》D.P.约翰逊国际文化出版社 5.《现代社会学理论》马尔科姆.沃特斯华夏出版社 6.《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乔纳森.特纳华夏出版社 7.《社会理论的基础》(上、下)詹姆斯.科尔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社会学十大概念》让.卡泽纳弗上海人民出版社 9.《社会学的基本概念》马克斯.韦伯上海人民出版社 10.《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乔治.米德中国城市出版社 11.《通过社会学去思考》齐尔格特.鲍曼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社会学二十讲》亚历山大华夏出版社 13.《世纪末社会理论》杰夫瑞.亚历山大上海人民出版社 14.《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5.《社会学的想像力》赖特.米尔斯三联书店 16.《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尼格尔..多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7.《结构主义的视野》汤姆.伯恩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实用主义与社会学》爱弥尔.涂尔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社会学与社会组织》米尔斯、帕森斯等浙江人民出版社 20.《社会学思想名家》刘易斯.科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1.《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罗伯特.默顿三联书店 22.《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彼得.布劳华夏出版社 23.《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欧文.戈夫曼浙江人民出版社 24.《心灵、自我与社会》乔治.米德上海译文出版社 25.《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卡尔.曼海姆商务印书馆 26.《社会契约论》卢梭商务印书馆 27.《共有的习惯》爱德华.汤普森上海人民出版社 28.《论传统》E.希尔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29.《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格尔哈斯.伦斯基浙江人民出版社 30.《历史社会学的兴起》丹尼斯.史密斯上海人民出版社 31.《现代性的后果》安东尼.吉登斯译林出版社 32.《社会权力的来源》迈克尔.曼上海人民出版社 33.《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4.《学术与政治》马克斯.韦伯三联书店 35.《宗教社会学》格奥尔.西美尔上海人民出版社

外国现代主义小说及其阅读

外国现代主义小说及其阅读 吴晓东教授在北大开设有“20世纪外国小说经典选讲”,这门课的讲稿曾于2003年由三联书店出版。2008年7月,吴晓东教授的新书《漫读经典》再次由三联书店出版。作为研究20世纪外国现代主义小说的专家,吴晓东教授对现代主义小说有着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中学新课程实施以来,外国现代主义小说(如卡夫卡、沃尔夫、马尔克斯等作家的作品)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中学语文课堂。从阅读感受上来说,现代主义小说与传统小说迥然不同,借用吴晓东教授的话来说就是:“现代主义小说使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既然这样,中学生还要不要读,该读哪些、如何读,中学语文老师该如何讲?吴晓东教授对上述问题的观点和建议是什么,解读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关键是什么,让我们来倾听吴晓东教授的观点。 1.可否先请您谈一下什么是现代主义小说? 答:这首先要简单了解一下是什么“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通常指20世纪初叶在西方开始集中出现的各种各样具有先锋性和实验性的文学流派、思潮的统称。现代主义文学与现代哲学和心理学有范畴深的关系,如尼采、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柏格森、荣格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都影响

了现代主义的精神内涵。现代主义文学在内容方面比较突出地表现了人与世界、他人以及自我的矛盾好断裂,所以往往被视为具有颓废悲观的情绪甚至虚无主义的色彩。而弗洛伊德心理学又为现代主义文学挖掘人的内在心理甚至无意识 提供了所谓科学的根据。现代主义文学另一个重要特征则是在形式上的大胆试验,对传统文学样式采取的是彻底摒弃的激进姿态。这种激进的文学姿态的形成原因要到20世纪的社会历史中去寻求。我认为,已经过去的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个世纪。与此相适应的,是20世纪的文学也必然跟着复杂。这也正是20世纪从形式到内容都趋于复杂的现代主义文学占据了主潮地位的重要原因。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流派纷呈,每一种文学流派都具有自己在体式、风格、美学、技巧诸种方面的特殊性,有自己与众不同的认知世界和传达世界的独特视角,甚至有自己不同的哲学、心理学背景。具体说来,现代主义文学主要包括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黑色幽默、存在主义等文学流派。在这些流派中,都有很多作家致力于小说创作。这些小说也可以笼统地称为现代主义小说。 2.您认为阅读和欣赏现代主义小说的关键是什么? 答:我喜欢捷克小说家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的一句话: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曹品薇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中文系贵州都匀558000 【内容摘要】: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是动荡不安的欧美社会之时代精神的艺术表述。现实主义文学,重视对于主观内心世界的真实展示;非理性主义文化思潮的普遍流行。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化和文学流派的总称,涉及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领域。是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现代主义文学本身包括多个文学流派: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等。 【内容关键词】:文学批判异化主观标新立异 一、思想特征上 1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倾向: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台、电视等公共舆论媒介对某种学说、言论、行为予以公开批评、驳斥的一种舆论方式。文化批判有政治性批判、学术性批判、道德性批判,以及组织性批判和组织性批判等多种形式。例如:郭沫若就是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作家《王昭君》、《聂政》、《卓文君》里面叛道的热情就是作者对于社会反抗的翻译2突出的表现异化主题:基于对于人的生存状况、人的本质问题的探索,着重表现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人与社会(整体的人与个体的人的对立)、人与人(人与他人之间的疏离和对立)、人与自我(个性的异化、自我的消失)的异化主题。例如:《变形记》中人忽然变为甲虫,主人公往往是意外地陷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困境。他越是挣扎,就越是陷得深,甚至最后送命。卡夫卡常使用象征形象来表达他对社会关系的理解,而他的讽刺主要产生于对现实荒诞性的提示。《变形记》构思奇特,象征意蕴丰富。 二、艺术特征上 1强调表现内心生活和心理真实,具有主观性和内倾性特征。例如:胡适的《差不多先生》,通篇善作讽谕,且自始至终不跳出来作主观批评,而是透过现象与事件描述,使读者自然从中领悟道理,本文最显著的特点是深入浅出,全篇不仅语言朴实无华,甚至连讲述的几件事也普通之至,例如买糖、念书、记账、搭车、治病之类。这些事都非常生活化,人人经历,人人都明白。不肯认真的“差不多”精神,不得不使人猛然警醒,让读者的心灵于朴朴素素的文字中受到强烈的震撼。 2普遍运用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追求艺术的深度模式(神话式象征是对未知领域的诗性揣摸,是将最内在的最深刻的心灵体悟转化为审美认识的对象)。例如: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剧中俩个等待戈多的人一次次等待,一次次失望。是作者运用了荒诞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荒诞不经的社会现实。它演奏了一首时代的失望之曲,反映了一代人的内心焦虑。它使人们看到,人作为社会存在的支柱,已经到了无法生存下去的地步。社会的灾难,人格

最经典的社会学著作—社会学书籍推荐

最经典的社会学著作社会学书籍推荐 455位国际社会学协会的成员每个人投票选出5本20世纪出版的对自己最有影响的社会学著作,最终共有978本社会学著作上榜,其中有100本著作被推选出来,分享给喜欢和想深入学习社会学的同学。 1、Weber, Max:Economy and Society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 2、Mills, Charles Wright: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查尔斯.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3、Merton, Robert K.:Social Theory and SocialStructure 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4、Weber, M.: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Capitalism 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5、Berger, P.L. and Luckmann, T.: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彼得.柏格,汤姆斯.卢克曼:《知识社会学:社会实体的建构》 6、Bourdieu, Pierre: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皮埃尔.布迪厄:《区隔:趣味判断的社会学批判》 7、Elias, Norbert:The Civilizing Process 诺伯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 8、Habermas, Juuml;rgen: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 9、Parsons, Talcott: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10、Goffman, Erving: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Everyday Life 欧尔文.戈夫曼:《日常生活的自我呈现》 11、Mead, George Herbert:Mind, Self and Society 乔治.赫伯特.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12、Parsons, Talcott:The Social System 塔尔科特.帕森斯:《社会系统》 13、Durkheim, Emile: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爱弥尔.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其本形式》 14、Giddens, Anthony: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 15、Wallerstein, Immanuel:The Modern World-System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 16、Foucault, Michel:Discipline and Punish : the Birth ofthe Prison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 17、Kuhn, Thomas S.: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Revolutions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 18、Simmel, Georg:Sociology 格奥尔格.齐美尔:《社会学》 19、Beck, Ulrich:Risk Society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品与作家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品与作家 现代派小说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进入我国。我国的许多作家相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批年轻诗人形成了我国最早的象征主义诗派。当我置身于中文专业时,对现代主义文学也有了粗略的了解。最初接触的现代派小说是卡夫卡的《变形记》,大学期间简单的读过几本现代派小说,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卡夫卡的《审判》、《城堡》、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等。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对现代派小说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代表作家及作品做了如下整理。 在二十世纪西方文学中,沿着19世纪象征主义这条线索,相继出现了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荒诞派、意识流小说等文学派别,汇成一股现代主义文学思潮。 西方的现代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某些弊病,同时也是西方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表现了中下层资产阶级,特别是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不满情绪。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期出现,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日益尖锐。人们在经历了许多毁灭性的灾难后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同时,在新的社会结构体中,人的生活自由程度大大降低,异化程度则加深,战争破坏了人的生存稳定感,生发了人对于生命的漂泊和艰难意识。现实矛盾重重交织,人自身的困顿和焦灼不禁显现,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审美原则和审美需求,配合这样的时代精神,西方现代派的艺术表现应运而生。 现代主义文学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的表现性、虚幻性和假定性,使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发生了多向的流变。现代主义文学反对模仿、再现主义,反对按客观生活的本来面目放映社会生活,追求个体主观情感不受限制的充分表现。它不重视外在的客观现实,而强调非理性的现实、心理化的现实、梦幻的现实、超现实。对现代主义的作家来说,小说的兴趣中心是要揭示新的“心理材料”,或称心理要素。现代主义作家不重视现实的整体性,而强调它的碎裂,把微观世界绝对化,认为文学的任务就是描述人的心理要素,把文学归结为自我表现。 现代主义文学是一个复杂的文学现象,各个流派都有自己的思想艺术特色。他们在艺术技巧上有许多重要的开拓,丰富了文学的艺术表现力。作品中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表现手段,突出了虚幻性和假定性。作家常常普遍运用非常态的、变形的艺术假定性手段,并采用奇特的比喻、极度的夸张,使对象象征化,使作品表现超感觉的激情和难以捉摸的内在现实。下面简单的介绍现代主义文学的几个重要派别: 一、后期象征主义:象征主义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越出法国,在欧美广泛流行,继而在20世纪20—40年代形成具有国际性影响的后期象征主义流派。它坚持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最高的真实”,过分强调主观精神的自由与无限,以至于走向过分抽象化,反对过于强调客观事物的形象、具体而走向平淡无意蕴。它跳出了个人情感的小圈子,努力表现社会的与时代的总体精神。在创作方法上,从简单象征发展到意象象征,从个别象征发展到普遍象征,以揭示普遍的真理,从情感象征发展到情感与理智并举,具有思辨性和哲理性。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代表作家及作品:

论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论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基本特征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为一种具有多元价值取向的文学思潮,不仅不同流派的作家在创作上相距甚远;即使是同一种文学思潮、流派的不同作家,也往往存在差异。但从其总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来看,后现代主义文学明显具有以下几点共同的思想艺术特征。 1.彻底的反传统精神 现代主义文学打破传统理性文化的价值规范,怀疑一切,批判一切,带有鲜明的反传统精神和悲观色彩;而后现代主义文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对传统的反叛、对世界人生的悲观态度,比现代主义都更为彻底、决绝。后现代主义文学不再有什么责任感、使命感、拯救精神,也不再有什么英雄,不再表现什么理想、价值和意义。在艺术形式方面,现代主义文学既反对亚里士多德 以来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传统,而且也反对现代主义文学所建立起的新的文学规范;主张无中心、无权威、多元化与多样性;甚至自我否定,主张“不受任何事先制定的规则的束缚,在没有规则约束的情况下从事写作”(弗·利奥塔德),对小说、戏剧体裁以及叙述行为本身进行解构,写出大量的所谓“反小说”、“反戏剧”等作品。 2.不确定性原则 如果现代主义毕竟还把世界看成是整体,那么后现代主义则干脆视世界为“碎片”,不但如此,后现代主义文学还否定中心意义和为这种中心意义服务的结构的存在,还蓄意让作品在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倒。在后现代主义作家们看来,世界本身就是千变万化、纷纭复杂、不确定的,如果把它写得清晰、有条理、意义明确,则违反了生活真实,因此,“要从各个角度去写,把现实 的飘忽性、不可捉摸性表现出来”(罗布-格里耶)。 3.缺乏深度、平面化 与现代主义文学厌弃文学创作直白浅露、刻意追求深度模式不同,后现代主义文学推崇所谓的“零度写作”,“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极力追求无深度的平面化、平淡化效果,写作消失了内容,只在形式上不断花样翻新,作家的创作和读者作为“创作”的阅读都是为了享受创作(阅读)带来的欢悦,是一种表演、操作。 4.创作方法多元化

中外教育经典名著一览表

中外教育经典名著一览 一、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 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译者:蔡汀王义高祖晶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5、《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类理论] 6、《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7、《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8、《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

10、《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1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12、《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吴文侃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 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 14、《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 15、《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 16、《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著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17、《多元智能》[美国]加德纳著,沈致隆译,新华出版社出版 18、《斯宾塞的快乐教育》(英国)斯宾塞著颜真译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