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2018~2019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2018~2019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教学难点:彼得一世改革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普京将一幅彼得大帝的画像挂在办公室里。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彼得大帝做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导入新课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课:俄国的改革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

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解决以下问题 1、俄国的历史沿革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14世纪:

15世纪晚期: 16世纪:

2、背景:投影17世纪俄国落后表现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3.时间及目的:

18世纪初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4.改革的内容:

创建了一支纪

改变落

5.改革的影响或改革的作用:

①积极影响: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②局限性: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6.彼得一世的扩张及营建新都:学生看书自学

目标导学二:彼得一世改革

1、出示材料

三:

?地主有权在领地内对农民进行判决、鞭打、

?拷问和给他们带上镣铐、锁链。

?地主破产时,其债务由农民来偿还。

?地主有权干涉农民财产、婚姻等家庭事务

?地主有权交换、赠送和买卖农民。

?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和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

-----1649年《法律大全》

材料四: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

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教师:1.从材料一看俄国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有何差别?

英美法等欧美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开始工业革命,进行殖民扩张,实力迅速上涨。俄国经济落后

2.从材料二、三、四看俄国的主要原因在哪里?。

通过以上材料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2、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3、出示材料: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孙成木《俄国通史简编》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

问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目的:挽救统治危机,巩固贵族统治

材料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改革的目的:

改革的实施者:

改革的前提:

改革性质: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4.改革措施

内容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

内容2: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份土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5、出示材料:

1861~1881年间,布匹的生产增加了两倍,织布工厂排挤了手工织布业。1860~1890年,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产量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煤的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1903年已近9千个1865~1895年,俄国的铁路已由3,374俄里增至31,728俄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19世纪末俄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6、改革的意义

1)积极:①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局限性: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互学探究

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有哪些相同点?

①两次改革都是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

②改革的对内作用相似,都从不同方面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③改革的对外影响相似,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讨论1861年改革的性质

性质:1861年改革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因为这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国内市场、资金以及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客观上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它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教学反思

教学中,用学生比较熟悉的普京导入新课,同时大量引用材料激发学生兴趣,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史料,在观点的碰撞中锻炼学生思维、培养能力。由于受时间、教材等原因影响,讲授的知识很难深化,缺乏前后联系、比较及知识的迁移,以致学生对俄国历史的了解较为片段化。

2019-2020学年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 (含期中期末试题) 第一、二单元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图是九年级某班同学制作的历史学习卡片,其中有一处错误是() A.著名人物 B.出现时间 C.文明代表 D.文明类型 2.图一所示文物反映的是图二中A、B、C、D中哪一处的文明() 图一图二 3.这是某电视台综艺节目的一道选择题,答题选手需要场外观众的帮助,请你帮帮他() 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罗马 4.《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人的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此规定反映的是() A.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有一定保护 B.古巴比伦王国不允许理发师为奴隶理发 C.古巴比伦王国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D.古巴比伦王国对奴隶很残酷 5.宗教是人类的重要文化遗产。下列关于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背景是受苦受难的犹太人渴望得到“拯救” B.它宣扬“众生平等”是为了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C.它的创始人是汉谟拉比 D.它的主要传播地区是东亚、西亚和北非 6.曾被称为“土匪女王”的普兰·黛维因为在低种姓人群中颇有影响而曾当选 议员。普兰·黛维在竞选过程中会得到支持。()

①婆罗门②吠舍③刹帝利④首陀罗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7.“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整块大面积的平原,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以‘个人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8.亚历山大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这说明() A.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战争 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C.暴力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9.下图是九年级历史组教师集体备课时教师甲准备的一张反映雅典民主政治的图片,教师乙很快认为这幅图不符合雅典民主政治的实际,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A.主持人应站立发言 B.窗口有人偷窥 C.开会人员都应摘下头巾 D.与会人员不应有妇女 10.公元前5世纪的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会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如果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当时的雅典() A.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B.实施残暴的统治 C.统治遭到公民的反抗 D.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11.《十二铜表法》中提到“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以上规定反映出() A.罗马法十分残酷野蛮 B.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 C.遵守法律是罗马人的责任 D.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12.公历源于古罗马历法,其中August(8月)是由屋大维的拉丁语尊号“Augustus(奥古斯都)”演变而来的。屋大维是() A.罗马城的建立者 B.罗马共和国的建立者

2018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最新整理)

2018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 1 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 3500 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 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 525 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 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 2400 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 18 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 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完整版)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知识点

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归纳 第1课古代埃及 目标: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 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目标: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 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目标: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 (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2)主要内容 (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单元总结

【优质】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重、难点知识点汇编

【优质】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重、难点知识点汇编 一、对比中外的近代化历程,概括中国探索近代化的特点与欧美国家有什么不同?中国 近代化历程经历了学技术(经济)——学制度(政治)——学思想三个时期。 学技术是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创办了近代军事企业和近代民用企业;学制度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学 思想是新文化运动。 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和欧美恰恰相反,欧美先是文艺复兴(思想),然后是资产阶级革命(政治),再是工业革命(经济)。 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有哪些?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革命斗争和议会斗争的手段,逐渐确立资本主义制度。法国:资产阶级和广 大群众结成反封建统一战线,通过疾风暴雨式的革命战争,比较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制 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美国:资产阶级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北美十三州人民通过独立战争,打碎了英国的殖民枷锁,为资本 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第二步,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摧 毁了黑人奴隶制度,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障碍。 日本:以中下级武士为核心的倒幕派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并进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清除了封建割据,实现了国家独立,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俄国:资产阶级改革即俄国1861 年改革或废除农奴制改革,废除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总结: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方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近代历史的进步潮流,但因各国 实际情况和环境的不同,各国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的道路也就明显不同。主要有四种途径: 第一种途径: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例如1640—1688 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 年开始的法国大革命。 第二种途径:通过民族解放战争,推翻殖民统治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1775—1783 年的美国独立战争。 第三种途径: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逐步废除旧制度而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例如俄国1861 年的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1868 年的明治维新。 第四种途径:通过王朝统一战争,逐步清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例如德意志、 意大利的统一。 三、英国为什么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1、思想上:14—16 世纪,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资产阶级提倡人文主义思想,发起了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 放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 思想文化基础。 2、政治上:1640—1688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689 年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 3、经济上:15—16 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作用:)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使世界开始连成为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繁荣起,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8 世纪后半期,成为最强大的殖民国家,为英国工业生产积累了资本,也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18 世纪60 年代—19 世纪上半期,英国最早开始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工厂)。 4、军事上:注重发展海军,先后击败海上霸主西班牙和荷兰,成为了海上霸主,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的 产品对外输出提供有力的军事保障。 四、什么是原始资本积累?它的主要途径是什么?通过暴力使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由此使货币财富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形成前的历史阶段,所以称为“原始积累”。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对农民土地的剥夺,形成整个原始积累的基础。1、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用暴力的手段迫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并积累资本。它一方面使社会生产资料集中到少数人手里,另一方面又使大批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了前提条件。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例证。2、用暴

2018年部编版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上历史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中世纪晚期,西欧少数商人占据着生产资料,他们向乡村手工业者提供原料、甚至生产工具,并预付部分工资,最后收回制成的产品,并投放到市场出售。”材料反映了() A.基督教的传播 B.手工工场的产生 C.新航路的开辟 D.工厂制度的确立 2.14世纪,一场重视继承古代文化遗产,追求个人精神自由的思想解放运动到来了,人文主义开路、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相继取得了璀璨而辉煌的成就,群星闪烁,灿若霓虹。”下列有关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叙述,你认为有误的一项是() A.“由信仰、幻想、幼稚和偏见织成的神学面纱最先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 B.运动的目的是重新学习和宣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让人们回忆起古代的辉煌 C.墨子提出兼爱非攻、莎士比亚赞扬人性高贵,都体现了这场运动的核心思想 D.顺应了当时经济发展的需求,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下面是英国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就业机会的变化 B.外来人口的增加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大规模资本输出 4.《大国崛起》这样说道:“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什么活动实现的? A.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新航路开辟 5.下表为李一涵同学在复习中总结的重大历史事件。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B.整体世界的形成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步入近代的主要国家 6.欧洲人说,他发现了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是一个有功之臣;印第安人说,他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掠夺我们的财富,是一个恶魔。这里的“他”是 A.迪亚士 B.达·伽马 C.哥伦布 D.麦哲伦 7.为了庆祝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生日,英国皇家邮政发布的一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英国皇室家族四世同堂,英国王室的第41、42和43任继承人向第40位继承人致敬。在英国,女王 ①是象征性国家元首,是“临朝不理政”②由世袭产生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④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 8. 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A 《权利法案》

2019年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

2019年秋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1课古代埃及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 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业绩。”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课:古代埃及。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 1.图片展示: 国际空间站拍摄地球夜景:尼罗河岸灯火通明 2.材料展示:古代埃及诗歌《赞美尼罗河》: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我们歌唱!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养育着所有的人民,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 3.教师提问: (1)解释歌词“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提示:尼罗河是唯一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2)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提示: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3)还有什么“美好的东西”? 提示:便于航行。 4.教师小结: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而其平缓的河水以及盛行风又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这些有利条件促进了尼罗河流域的统一。 (二)象形文字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象形文字字母—英文字母对照表” 2.教师提问:请学生猜测其中几个文字的含义并说说象形文字有怎样的特点?

2018-2019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1—3课 (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同时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5.《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4.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原因:进行一系列改革。 内容为:扩大公民权力——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①政治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②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③文化上:文化昌盛。 6.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训练男人为军人,训练妇女为合格母亲。 7.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帝国,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8.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公元前8世纪建立罗马城——公元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屋大维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四世纪末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欧洲奴隶社会结束) 2.主要战争及人物: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汉尼拔 3.主要法律:《十二铜表法》。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1.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基督教出现在阿勒斯坦地区。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了法兰克王国。 3.8世纪,宫相查理·马特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规定得到土地的人必须为封建主服兵役。11世纪,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 4.改革后果: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即:帝王—大封建主—小封建主—农民。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便是形容西欧森严的等级制度。 5.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国王,鼓励基督教发展,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教区人“什税一”给教会。查理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6.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了以后德意志、法兰西、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 1.形成:9世纪开始流行,11世纪时,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性质: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领主与佃户的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

2018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9课法国

2019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9课 xx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学案(附答案)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启蒙运动的背景,内容、性质和意义等; 2.通过自主学习,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3.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重点启蒙运动,xx大革命和拿破仑xx 难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 学习过程: 一、旧制度的危机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8页,完成下列问题: 1.启蒙运动兴起的背景,内容,性质和意义; 2.了解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主要思想。 二、xx大革命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89-91页,了解下列史实: 1.xx大革命的原因,过程和意义; 2.《人权宣言》的内容影响; 3.xx大革命的意义。

三、拿破仑帝国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91-92页,了解下列史实: 1.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2.拿破仑xx的措施; 3.拿破仑帝国的灭亡; 4。正确评价拿破仑法典和拿破仑对外战争。 合作探究1:合作探究: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 合作探究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法律是公众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第三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人权宣言》 1.请用三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 2.请回答:《人权宣言》与英国、美国等资产阶级革命中所颁布的文献有没有共同之处?合作探究三:一代枭雄拿破仑“文”能制定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的《法典》,“武”能驰骋东西,战绩辉煌,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辽阔疆域。 你怎样看待拿破仑进行的对外战争? 课堂达标检测 1.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的体现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的文件是()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D《拿破仑法典》

新人教部编版(2019)九年级下册《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全册)

2019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知识点复习精编讲义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 (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 (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 (1) 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 (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部编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1至21课知识点归纳

2018秋人教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1至21课知识点归纳 第1—3课 1.四大文明古国比较简表 3.种姓制度建立者:雅利安人 4.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同时宣扬“忍耐顺从”。

5.《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4.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原因:进行一系列改革。 内容为:扩大公民权力——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①政治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②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③文化上:文化昌盛。 6.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训练男人为军人,训练妇女为合格母亲。 7.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帝国,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8.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公元前8世纪建立罗马城——公元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屋大维罗马帝国——2世纪罗

部编人教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

第1—3课 1.四大文明古国比较简表 3.种姓制度建立者:雅利安人 4.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同时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佛教往南经锡,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5.《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1.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 3.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4.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原因:进行一系列改革。 内容为:扩大公民权力——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①政治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②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③文化上:文化昌盛。 6.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训练男人为军人,训练妇女为合格母亲。 7.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帝国,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8.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古巴比伦王颁布了……刻在黑色的玄武岩,距今已经三千七百多年。”上述歌词中的内容与下列哪一项内容有关()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奴隶制民主政治 2.当你漫步于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块黑色的石柱说:“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该法典是用哪种文字记载的() A.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 B.印度河流域甲骨文 C.两河流域拉丁字母文字 D.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3.下图是《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其揭示的实质是() A.维护奴隶主的统治 B.维护奴隶的利益 C.表示人人平等 D.代表公平正义 4.右图所示的制度出自()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王国

D.古代希腊 5.某校九年级历史学习小组把“古代印度文明成果”确定为研究课题,下列研究内容能列入该课题的是() ①种姓制度②《汉谟拉比法典》③“阿拉伯数字”的发明④佛教的创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今天的中东地区动荡不安,但这里却曾经是人类两大文明的发源地。下列文明成就与此地区无关的是() A.建造金字塔 B.发明楔形文字 C.创立佛教 D.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7.观察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地图,可以看出亚非文明产生的共同点是() A.处于沿海地区 B.兴起于肥沃的草原 C.诞生于大江大河流域 D.出现在丘陵地区 8.托马斯·卡伦德曾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材料反映的是() A.古希腊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代埃及文明 D.古代印度文明 9.选举制是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早期的民主政治形态兴起于()

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第16课冷战 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的内涵、美苏推行冷战的原因、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知道德国分裂的进程与影响;知道北约与华约的建立与影响;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认识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和素养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分析冷战政策出台的背景,归纳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具体表现,探究冷战政策带来的影响,加深对美苏冷战对峙格局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美苏争霸世界的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不安,给世界和平带来了严重影响,认识到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美国冷战政策及其表现教学难点:对杜鲁门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德国分裂的实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946 年3月5日,在杜鲁门陪同下,丘吉尔到密苏里州的富尔顿发表了反苏演说:“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苏联对‘铁幕’以东的中欧、东欧国家进行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对苏联的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丘吉尔主张英、美结成同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制止苏联的“侵略”。富尔顿演说后不到10天,斯大林发表谈话,严厉谴责丘吉尔和他的朋友非常像希特勒及其同伴,演说是杜鲁门借他人之口发表的冷战宣言,是美国发动冷战的前奏曲。什么是冷战?冷战表现在哪些方面?冷战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冷战的发生 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冷战的内涵和美苏推行冷战政策的原因。归纳总结:(1)冷战的内涵: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2)主要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使双方的对抗、冲突不断加剧。 2.阅读教材,说说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影响与实质。材料一: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发表咨文,宣称:“美国的政府必须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 企图。” 材料二:美国著名评论家李普曼在谈到杜鲁门主义的真实

(完整word版)2018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复习资料

石屏三中2018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复习资料一、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埃及和金字塔 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最高统治者法老。金字塔是法老的陵墓也是法老权利的象征。使用象形文字,制定最早的太阳历。 2.两河流域文明和《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两河流域使用楔形文字。 二、古代印度社会 1、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婆罗门,主要是祭司 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贵族,官吏 第三等级:吠舍,雅利安人 第四等级:首陀罗,土著或奴隶 2、佛教创立 (1)、时间:公元前6世纪 (2)、地点:古代印度 (3)、人物:乔达摩.悉达多或释迦牟尼 (4)、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 三、古代希腊——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1、希腊城邦:雅典和斯巴达 2、雅典的民主政治 (1)、伯里克利当政期间,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 (2)、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常设机构是500人议事会。 (3)、评价:雅典民主政治本质上依然是奴隶主的民主。 2、亚历山大帝国 文明交往方式 (1)、暴力冲突:亚历山大东征希波战争(2)、和平往来: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印度人)及传播 四、古代罗马 1、罗马文明是希腊文明的继承和发展,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罗马通过布匿战争成为西方世界的统治者。 2、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采取元首制。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五、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

1、希腊建筑:代表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 2、罗马建筑:庄严、厚重,讲求实用。圆形大剧场(罗马大角斗场) 3、公历儒略历→1582年格里高利历(公历) 六、西欧封建国家 1、法兰克王国 (1)、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西王国。 (2)、8世纪时,查理.马特改革。废除给贵族无偿赏赐土地的办法,采取“采邑”分封制。 2、基督教建立 (1)、时间:公元1世纪 (2)、地点:巴勒斯坦地区 (3)、经典:《圣经》 3、12、13世纪,教皇和罗马教廷的权力达到了鼎盛。 七、西欧中世纪庄园和城市 1、西欧中世纪庄园 (1)、在中世纪的西欧乡村,庄园是最基本的经济社会组织方式。(2)庄园出现于9世纪,12、13世纪鼎盛,14、15世纪衰落、解体。 2、西欧中世纪的城市 (1)、11、12世纪,新城市开始在西欧建立起来。城市是西欧的工商业中心。 (2)代表:法兰克福、威尼斯、热那亚 (3)巴黎大学和牛津大学创立于12、13世纪。 八、拜占庭帝国 1、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东罗马帝国首都在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 (2)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在位(527-565),拜占庭帝国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君士坦丁堡很早以来就是东西方往来的必经之地,不仅是战略要地,还是商业中心。 (4)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5)1453年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2、《查士丁尼法典》 (1)目的: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 (2)历史地位: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编》《查士丁尼新律》 九、古代日本

2018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2018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2019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

2019部编版九年级《世界历史》全册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张 第1课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一、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拉丁美洲:指今天美国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区。 2.背景: (1)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2)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3.性质: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4.独立运动: (1)南美洲北部:玻利瓦尔解放黑人奴隶,承诺胜利后分给起义士兵土地。1819年,他率领军队大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南美洲南部:圣马丁先后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战争。 5.圣马丁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二、印度民族大起义 1.原因: (1) 英国向印度倾销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品,使印度的手工棉纺织业遭到沉重打击,许多手工业者因此破产。 (2)英国以种种借口兼并印度王公的领地。 (3)英国取消了对印度土兵的较优厚待遇,并且不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2.导火索:“涂油子弹事件”。 3.起义: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浪潮席卷了印度北部和中部。最终起义失败。。 4.代表人物:章西女王。 5.意义: (1)对内: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外: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第2课俄国的改革 一、彼得一世改革 1.背景: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俄国农奴制盛行,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是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 2.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3.改革时间:18世纪 4.领导人:彼得一世 5.内容: (1)政治:①建立了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进一步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②创建了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③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 (2)经济: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3)文化:①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②提倡西方的礼节服饰与生活方式。

【新】2019-2020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末考试测试卷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8小题,每题2分, 共56分) 1、埃及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下列属于尼罗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 A .金字塔 B .汉谟拉比法典 C .阿拉伯数字 D .造纸术 This art icle i nclude s some parts , incl uding text, pictur es, an d desi gn. Co pyrigh t is p ersona l owne rship 2、现存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 ) A .禹法典 B .汉谟拉比法典 C .拿破仑法典 D .图特摩斯法典 This art icle i nclude s some parts , incl uding text, pictur es, an d desi gn. Co pyrigh t is p ersona l owne rship 3、标志罗马由共和国转变为帝国的事件是( ) A .恺撒夺取政权 B .斯巴达克起义被镇压 C .恺撒被刺 D .屋大维建立元首制 4、要想从网上探究古代阿拉伯的有关情况,下列不适合作为关键词在“百度”中搜索的是 A .阿拉伯数字 B .穆罕默德 C .《天方夜谭》 D .伯利克里 This art icle i nclude s some parts , incl uding text, pictur es, an d desi gn. Co pyrigh t is p ersona l owne rship 5、马拉松长跑与下列哪次战争有关 ( ) A .特洛伊战争 B .希波战争 C .普法战争 D .英法百年战争 This art icle i nclude s some parts , incl uding text, pictur es, an d desi gn. Co pyrigh t is p ersona l owne rship 6、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记数法的是古代 ( ) A .阿拉伯人 B .印度人 C .埃及人 D .希腊人 7、把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到欧洲的是 ( ) A .罗马人 B .印度人 C .阿拉伯人 D .意大利人 This art icle i nclude s some parts , incl uding text, pictur es, an d desi gn. Co pyrigh t is p ersona l owne rship 8、文明冲撞与融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下列所举哪一项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 A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B .马可·波罗来华 C .罗马帝国的扩张 D .希波战争 9、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是 ( ) A .《天方夜谭》 B .《神曲》 C .《荷马史诗》 D .《俄底浦斯王》 10、阿基米德说“如果能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他在物理学方面一大贡献,即提出 ( ) A .万有引力定律 B .质能转化原理 C .阿基米德定律 D .杠杆原理 11、下列不是文艺复兴时期代表作品的是 ( ) A .《蒙娜丽莎》 B .《哈姆雷特》 C .《罗密欧与朱丽叶》 D .《荷马史诗》 12、最早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是 A .达·伽马 B .哥伦布 C .麦哲伦 D .迪亚士 13、历史上有很多概念由于误解往往名不副实,下列名称不属于这一类的是( ) A .三角贸易 B .印第安人 C .阿拉伯数字 D .文艺复兴 14标志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开始确立的是( ) A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B 英国建立共和国C .1688年宫廷政变 D .《权利法案》颁布 15、美国独立后,华盛顿拒绝了有些人提出的实行君主立宪制和担任国王的主张,首创联邦制,成为美国杰出的政治家。下列活动与华盛顿有关的是 ①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 ②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 ③领导南北战争 ④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6、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革命中资产阶级颁布了《人权宣言》 B .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C .拿破仑颁布了法典 D .拿破仑对外进行扩张战争 17、“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只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欧洲范围的革命”属于 ( ) A .资产阶级革命 B .社会主义革命 C .工业革命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This art icle i nclude s some parts , incl uding text, pictur es, an d desi gn. Co pyrigh t is p ersona l owne rship 18、18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 ) A .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B .都推翻了封建统治,处死了国王 C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This art icle i nclude s some parts , incl uding text, pictur es, an d desi gn. Co pyrigh t is p ersona l owne rship 19、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 ) A .英国宪章运动 B_巴黎公社成立 C .俄国十月革命 D .第一国际成立 20美国总统林肯的重大贡献不包括 ( ) A .领导独立战争胜利 B .发布《独立宣言》 C .维护了美国的统一 D .解放黑人奴隶 This art icle i nclude s some parts , incl uding text, pictur es, an d desi gn. Co pyrigh t is p ersona l owne rship 21、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重大来说事件是( ) A .彼得一世改革 B .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国家 C .1861年改革 D .俄罗斯帝国建立 This art icle i nclude s some parts , incl uding text, pictur es, an d desi gn. Co pyrigh t is p ersona l owne rship 22、19世纪中期,通过各种方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成为一股进步的来说潮流。其中以实行自上而下改革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是( ) A .俄国、日本 B .英国、法国 C .德国、意大利 D .美国、日本 23、下列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的是 ( ) A .汽船 B .汽车 C .飞机 D .使用碳丝灯泡的电灯 24、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丰富了美国商人约翰的生活,但他还不能( ) A .用电脑分析企业经济数据 B .驾驶汽车欣赏华盛顿夜景 C .搭乘火车外出考察 D .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 学校 姓名 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