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法治教育活动化论文

中小学法治教育活动化论文
中小学法治教育活动化论文

中小学法治教育活动化论文

概要: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

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心底。法治教育活动化,以学生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科学设计内容和呈现方式,强化实践体验,创建知识传授、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新模式,把学法、守法、遵法、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法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促进学生将法治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法律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提升法治素养,养成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成为有尊严的中国公民。

从2017年秋季起,全国中小学全面使用《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独立开设法

治教育课程,从而真正把法治教育课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法治教育活动化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使法治教育更有针对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一)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法治与人治是根本相对立的,是不同的

治国理念。法治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法治教育是指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对受教育者进行培养,使受教育者掌握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参与法治实践、树立法治信仰的教育活动。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同时存在法治教育缺乏整体

规划,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学校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参与的法治教育体系不完善,师资、教育资源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紧迫问题。面对日益复杂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现在的法治教育模式与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公民教育的需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案件量居高不下。预防犯罪远比惩治重要和有效,这是古今中外的共识。着眼于青少年的长远发展,在中小学设立法治教育课程,对于培育学生的法治意识,激发全体人民的法治热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意义。

(二)法治教育活动化的意义

国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贵。法治教育要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

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遵法、守法;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