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规划设计笔记(刘滨谊第三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规划设计复习资料

概述

园林形态演变:圃:菜园——囿:圈地驯养家畜与打猎——园:浓缩取舍成园——林:培育成林

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

建筑与城市规划,偏重使用功能、技术规范和解决生存

城市规划最关心的是经济状况、人口情况等

景观设计:有意识的组织景色、景物,转换成平面与立面;意向在先布局在后,解决人类精神问题;(关心立意,与园林均可视为艺术品;但面向群体,而古代只为少数人享用)

现代景观设计所考虑的最基本三问题:

⑴意义、文化和精神的问题:转换成图像(形象)

⑵使用问题:开放空间,任何人都可以平等使用

⑶环境问题:给人以优雅环境,为动物以栖息场所

广场:是古希腊民主精神制度产物,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中国传统中没有广场,只有线性带状的街。(景观设计出了广场,还有街头绿地、居住区等)

城市设计:即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又考虑单体建筑。景观:协调、控制、组织、布局开敞空间。

现代风景旅游区中景观规划设计人的行为

旅游度假区规划:以曲线为主;侧重水体、山体、植被及交通等;

城市度假区规划:以方格网为主;

景观中人的行为

人在景观中的三种基本活动:

必要性活动:为生存而必须的活动,不受环境品质影响

选择性活动:与环境质量关系密切;

社交性活动:与环境质量有较大关联

面向社交活动的景观场所强度:空间场地能容纳人的规模;场地的质地和质量;开敞度(开敞空间适合低

强度交往)。

景观行为构成基本元素

景观行为格局基本元素

意向需求

强度容量(人数)

文化组群(年龄、文化背景、性格等)

动静性质(内向聚焦和外向离散、静态与动态)

环境规模(占据空间与花费时间)

欣赏感受(好、中性、恶)

分布空间格局(活动放在何处)

空间:三维空间数据构成。是通过生理感受限定

场所:三维空间数据构成,但限定不严密,有时没有顶面或地面,通过心理感受限定。

领域:三维空间数据构成,界定更为松散。基于精神的量度。

五官感受

视觉:静止直立,以向前及水平方向为主,范围上下45度角度、左右90度;行走,视线范围减小,前方偏下;需要对底面处理

嗅觉:2-3米;

听觉:7米,聊天距离;35米,演讲距离。

视觉、听觉、嗅觉等综合因素:

20-25米亲切,可以自由交流,空间尺度;

大于110米,场所感尺度,适合做广场;

390米,深远距离感,领域尺度。

心理文化距离:0-0.45米,亲昵距离;

0.45-1.3米私交或个人距离;

3-3.75米;社会距离(适于一般性谈话性);

3.75-8米公共距离;

大于30米隔绝距离

景观行为构成与建筑空间构成异同

景观规划设计:从空间到场所再到领域,从明确实体到有形界定再到非实体无形化转换,空间趋于淡化;核心不是空间构成,而是行为策划。

与景观空间同等重要的因素:停留时间

公共空间中的私密空间:开放空间需要私密空间,私密空间需要个人距离。

广场规划设计

广场规划设计三要素或内容

形象,对应景观

功能,对应使用

环境:对于生态绿化

广场:能够聚集、公有的、谁都可以进入的空地;有一定规模,即110米以上。

规划设计取向:开放度、环境因子因地理不同而需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交通组织

规划设计的定性定位定容:范围与规模;现状与定位(区位、风格、水准);容量,设计密度

广场设计满足多功能需求:交通的组织,停车、道路与人流组织,特别是出入口的交通组织与形象的结合;照明分布及照明设施的形态;公厕等公建布局;广场的文化表现力、文化选题。(以盐城街坊广场为例);表现风格(当地的材料选取,广东茂名城市广场为例)

景观创造:视觉走廊、景观轴与建筑的关系;强调中心,要求主次(徐家汇广场)

景观出发点:大众群体休闲活动需求和现实可行条件。

带状空间场所规划设计

带状空间规划设计方法要点(与城规同,包括现状分析、目标、原则、构思、空间形态布局和结构分析、景观分析:

范围(空间、景观、视线):景观形态、空间分布、视域等范围

现状条件分析:景观文化类,包括传统、历史、现状景观、地理环境资料;功能类,包括土地利用、交通、建筑布局;生态环境类,包括绿化、气候、水质等。

定位定性:发展潜力与目标、经济效益与城市容量

规划原则:传统、现代与未来结合;社会、经济、生态相结合;以人为本

构思:带状空间功能、沿线地块开发、景观控制(开发度、环境等)、空间布局(穿越与滞留空间的安排、硬质与软质界面的安排)、发展方向、开发

滨水带规划设计

自然界中吸引人的聚居环境:海滨、河川谷地、平原、岛屿

滨水带景观规划设计分层:环境治理(河岸)、沼泽生态处理;湿地系统。

城市发展中的湖滨建设:维持陆地、水面、城市生物链的连续,不被公路堤坝等人工构筑物隔断,通过架空留出生物走廊(自然生态型如芝加哥滨水绿带;防洪技术型如悉尼剧院;城市空间型;旅游公园型如杭州西湖)

滨水带景观规划设计要点

物质构成要素:蓝色,偏水天;绿色,偏动植物;可变色,砼或土(棕色)。三色有机结合,广场偏重可变色。

可变色设计所需材料:水利水文、防洪技术处理问题;城规资料;旅游活动资料

面状景观规划设计—商业区、公园、自然场所

城市生态分层:绿地系统;城市公园;街头绿地、居住区单位绿地。

商业区:强调人与商品交流,主要活动为购物

公园:强调人与自然交流,主要活动为游憩娱乐、交流、防灾

公园发展四阶段:公元前9世纪到前5世纪,古希腊将荷马时期的书果园改造成装饰性庭园;古希腊人修建体育馆,周围建装饰性园庭,成为公园雏形;是文艺复兴时期私家花园向公众开放,逐步演变成公园;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出现园林改造运动,结合城市设计,地形起伏,景观层次立体化(如拉维特公园)。最大特点是公共性。

花园起源:私家园地

现代公园典范美国纽约中央公园(奥姆斯特德):为城市保留人与自然交融的地块,体会乡村的风貌;自然式的布局

商业区景观规划设计:

交通:外部的车辆交汇停放、内部的人流与空间安排。

容量:安排高密度的建筑,留足户外空间;处理好经济效益、项商业目、环境质量的关系。

视觉:各类型视线与景观的安排。

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

设计三要素

生态环境规划因素:朝向与风向,建风道与生态走廊;光与影的分区,建筑与植被的影响;用地,高效建地面景观;周边环境背景,借景、引水等

户外活动:动静结合,娱乐与休憩搭配;开放与私密,开放空间与个体场地并重;开敞与半开敞空间并重;立体化空间处理;设施的布局,大型设施集中建制,并建缓冲带。

设计手法:借景、绿满全景、以曲代直、与众不同。

居住区规划建设目标:

创造宁静环境与特色(即可识别性,有归属感)

创造优美环境:以生态学为指导,以软质景观为主,建筑与环境绿化空间布局协调:公用景观(集中绿地)、防护景观道(车道、设施、停车场、临街部位等)、形象景观(交叉点、条带状绿地等季相变化)、休闲游憩景观绿地、生态景观绿地(人工植物群落)

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三阶段:

总体环境布局:开发强度(容积率)、建设强度(交通地型朝向)、周围景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