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高空坠落、坠物事故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预防高空坠落、坠物事故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预防高空坠落、坠物事故安全技术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27796

预防高空坠落、坠物事故安全技术

措施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预防高空坠落、坠物事故安全技术

措施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在脚手架上施工作业、各类登高作业及洞口临边等作业均有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可能。为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保证施工安全,依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等要求制定下列措施:

1)做好高处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及相关安全预防工作: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悬挑架搭、拆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岗前,必须进行三级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并按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专项交底,必须签字确认。要

求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

2)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设红灯示警。

3)高处作业前,必须由项目经理/项目执行经理组织有关部门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作业。安全防护设施必须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以红白(或黑、黄相间)相间的条纹标示。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必须经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审批签字,并组织有关部门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实施。

4)脚手架搭拆必须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由公司审批签字,项目部必须组织有关部门审核,经审核合格签字后,方可进行脚手架的搭设。脚手架外侧必

须采用密目安全网全封闭,不得留有空隙。密目安全网固定在架体上。要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采用脚手板或安全网封闭,防止作业人员和物料坠落;要求脚手架顶部采用双层竹芭板与多层板全封闭,防止交叉作业,引发安全事故。

5)在悬挑脚手架搭设操作时,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衣着灵便,但决不可赤膊裸身。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得穿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鞋,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

6)在悬挑脚手架搭设操作过程中,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必须按要求正确系挂安全带,并随时做好临时防护,坚持“先防护、后施工,无防护、不施工”的原则。并要求脚手架搭设作业人员必须做好分工和配

合,要求传递杆件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人身或杆件失衡,对每完成一道工序,都要相互询问并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7)脚手架搭、拆人员必须佩带工具袋,工具用完后放入袋内,不要放在架子上,工具的尾端用绳索与人体相连接。

8)拆除下来的杆件和材料必须随拆随传下,以免放置不当造成坠落。

9)下班前,必须将所有拆除的构件和材料安全卸下,并检查未拆除的脚手架,要求未拆除脚手架必须稳定,不能形成稳定架体必须采取临时撑拉措施予以加固。

10)在拆除作业时,地面上的配合人员必须躲开可能落物的区域。

11)上、下运送构件时,必须捆扎牢固,尽量

避免或减少人工上、下传递。

12)要求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服从统一指挥,不能自行其是。

13)严禁在脚手架上打闹戏耍、退着行走和跨在外护栏上休息。

14)拆除现场必须设置可靠的安全围栏,并设专人看管,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拆卸作业区内。

15)严禁将拆下的材料向地面抛掷。

16)外脚手架拆除前,必须将脚手板上的垃圾杂物清除干净。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应急措施 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经常在四边临空的高处进行作业,施工条件差,危险因素多。多年来,高坠伤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较高,达到40%,对社会影响较大,要作为全建筑行业的问题来抓。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对职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同时,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一、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标,对于可能发生坠落事故的特定施工环境,在施工前,制订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1.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2.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 3.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 4.不得攀爬脚手架及跨越阳台。 5.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6.尚未砌砖封闭的框架工程楼层周边,屋面周边,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边、楼梯口,井架、人货梯与建筑物通道、跑道(斜道)两侧,卸料平台外侧边、基坑周边等,必须设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临时护栏,护栏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 7.建筑物周边与外脚手架之间,从首层开始张挂一道安全平网,以上每隔10m张挂一道安全平网。脚手架外侧全部用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封闭。电梯井内每隔两层或每隔10m张挂一道安全平网。所有操作层均张挂一道安全平网。 第 2 页共 5 页

施工现场防止高空坠落措施

施工现场防止高空坠落措施 长江路北侧,井冈山路西侧安置小区1#`9#楼工程,由于工期质量要求高,高空作业及交叉作业多,用电作业多加之施工层面多,作业面广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尤其是对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将是本工程作为预防伤亡事故的重点,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主要抓住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从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班组长等均制定有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由项目部同各分包班组签订有关安全生产责任书的协议。 2.对职工进行高空作业操作方法,操作技术,操作要点,防护用品等安全技术教育和高空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教育,特种高空作业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接。 3.每年对从事高空作业的职工,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合格方可上岗,凡发现高血压,癫痫病,严重贫血的职工,随时调离高空作业,班组长、工长要随时掌握每个职工体质变化和思想情况,对有病,休息不好,思想包袱重的工人不分配他们在高空作业。 4.严格执法,把住关口,国家、部、省都规定了安全法规,每个工作都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这些法规和规程必须坚决贯彻执行,不违章作业。 (二)高空坠落事故预防的xx 1.“三宝”防护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的职工必须戴好安全帽,褶衬与帽壳之间必须保持 40~50mm的间隙,并应系好帽带,防止脱落或坠落物件把帽子打落致伤头部。 (2)悬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凡在2M以上悬空作业点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施工负责人应为工人设置挂安全带的安全绳,安全栏等。 (3)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置安全网,凡在无外架防护施工时,必须在高度4M以上至5M处固定安全网,每隔四层楼再设置一道固定安全网,并同时

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措 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4345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措施 Measures to prevent fall from height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第一节安全管理 1、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设置安全管理机构及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使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实到人。 2、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尤其是民工的培训教育。公司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等。项目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等。班组安全培训教育的主要是: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剖析、安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从而增强工人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职工搞好安全生产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3、坚持班前安全活动,针对班组专业特点和作业条件,

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全注意事项讲明,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检查。工程项目经理部的管理人员和专职、兼职安全员,要根据自身的工作特点和职责分工,严格执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并经常进行不定期的、随机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事故隐患,要按照“定人、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进行及时整改,并按时复查,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5、高处作业人员应经过体检,合格后方上岗,有心脏病等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6、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施工和调换工作岗位时,项目部应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新岗位的安全教育。 第二节“三宝”管理 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是建筑行业广大职工公认的安全“三宝”,必须正确使用。 必须从进货的关口把住产品质量关,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产品是合格品,并加强对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按规定配

高处坠落事故防范措施

编号:SM-ZD-73514 高处坠落事故防范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高处坠落事故防范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在对高处坠落事故的防范中,要注意高处作业项目管理、施工作业环境和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定安全防范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1. 高处作业项目管理 (1 ) 脚手架 1) 施工脚手架的搭设,架子工必须经专业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 架子工在架设作业时,应正确使用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个人防护用品。 3) 架子所用材料、搭设规格、连接部件等,均应符合安全规定。 4) 根据架子的用途和承重量,正确选择材质、架子类型、施工方法,力求稳定、坚固、适用、经济。 5) 脚手架的搭设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施工工艺要

求,并经质量、安全人员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6) 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维修,谨防滑塌。 7) 脚手架搭设和拆除时,必须遵循边搭( 拆) 边加固的原则。 (2 ) 高层混凝土浇筑、立模、拆模 1) 混凝土浇筑高度超过3 m 时,在上一层混凝土浇筑立模前,应在临空面搭设脚手架,挂侧面和水平安全网。 2) 立模或拆模时,作业者应选择安全位置,并拴好安全带。 3) 用起重机支立和拆除大型模板时,作业者也需站好位,系好安全带。 4) 混凝土入仓时,料罐或其他器具不得碰撞模板及其加固支撑物,以防模板倒塌。 5) 模板的架立、加固,应严格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并符合安全要求。 (3 ) 金属结构安装与拆迁 1) 大型金属结构的安装与拆迁,必须制定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并向施工人员交底。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防护措施

丽景天城D区3号楼(1-27轴)工程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防护措施 文件编号: 版本/修订状态: 受控状态: 分发号: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巴中市华兴建筑有限公司 二0一0年十二月十日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防护措施审批表

第一章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现行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四川省建筑施工有关规定,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条例及公司ISO9001:2000认证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的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相关内容及本工程施工图纸设计的要求和工程实际情况。采取的主要技术标准、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建筑施工与现场环境卫生标准》(JGJ146-2004) 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6、《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J405-2005) 9、四川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决定》 10、巴中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暂行办法》 第二章工程特点 巴中市消防特勤站训练塔工程位于巴中市区南坝,该建筑面积726.69㎡,地上十层,设计高度为39.2m,系框架—剪力墙结构。 该工程由巴中市长青建筑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浙江东方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巴中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监督,巴中市四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 本工程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烈度为丙类度,耐火等级为二级。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工期为180天。

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看,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及由于未使用或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造成坠落事故的占事故总数的%。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的年龄来看,23~45周岁的人居多,约占全部事故70%以上。 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原因多方面,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等。 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作业离地面越高,净击力越大,伤害程度越大。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还有些坠落事故是在拆除工程时、和其它作业时发生。 二、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人的不安全因素:

l、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防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钝,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而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4、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6、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意识不到潜在的危险性。安全工作上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飞鸟拉粪,哪这么巧落在我头上!”。 物的不安全状态 l、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衡。 2、材料有缺陷。如使用竹竿为青嫩、枯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贯通二节以上的毛竹:使用木杆为易腐蚀、易折裂以及枯节,虫眼的木料: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 3、安全装置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

防止高空坠落安全防范措施

防止高空坠落安全防范措施 通过学习集团公司近期三起人身伤亡事故,结合部门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防止高空坠落及高空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各项工作都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质保量的完成。 一、严格高处作业人员检查把关 高处作业人员应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无妨碍工作病症,须持证上岗。登高作业前应确认身体及精神状态良好。高处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穿软底鞋,正确佩戴合格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高处作业人员严禁携带手机,特殊高处作业(如高塔作业等)应与地面设联系信号或通信装置并由专人负责。 二、登高工器具、设施必须可靠 登高工器具每次使用前必须对其外观、基本性能、检验标签等进行检查;登高前应检查登高设施是否牢靠;上杆塔前,应先检查杆塔根部、基础和拉线是否牢固;在不坚固的结构上作业前,应先做好防结构失去稳定、人员滑落等安全措施。 三、对登高过程应全程监护 上下杆塔应沿脚钉或爬梯攀登,不得沿单根构件上爬或下滑,严禁利用绳索、拉线上下杆塔或顺杆下滑;上下脚手架应走斜道或梯子,不得沿绳、沿脚手架立杆或栏杆等攀爬;攀登无爬梯或无脚钉的钢筋混凝土电杆必须使用登杆工具,多人上下同一杆塔时应逐个进行;使用梯子登高要有专人扶守,并采取防滑限高措施;禁止携带器材登杆或在杆塔上移位。

四、高处作业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绳)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绳),且宜使用全方位防冲击安全带。安全带(绳)和保护绳应分系在不同部位的牢固构件上,不得低挂高用,系安全带(绳)后应检查扣环是否扣牢。禁止将安全带(绳)系在移动或不牢固的物件上[如避雷器、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等]。砍剪树木时,安全带不得系在待砍剪树枝的断口附近或以上。 五、高处作业人员转位时不得失去防护 在杆塔高空作业时,应使用有后备绳的双保险安全带。人员转位时,手扶的构件必须牢固,且不得失去后备保护绳的保护。进入杆塔横担前,应检查横担连接是否牢固和腐蚀情况,并须先将后备保护绳系在主杆或牢固构件上;下瓷瓶串时,安全绳应拴在横担主材上,安全带和安全绳或速差自控器不得同时使用;安装间隔棒时,安全带应系在一根子导线上。 六、高处作业防护器材组合必须完整 在大间隔部位或杆塔头部水平转移时,应使用水平绳或增设临时扶手;垂直转移时应使用速差自控器或安全自锁器。高塔作业必须使用速差自控器及安全自锁器。作业活动范围较大(当使用3米以上后备绳)时,应使用速差自控器。220kV及以上线路杆塔宜设置高处作业人员上下杆塔的防坠安全保护装置。在没有脚手架或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或坠落相对高度超过1.5米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它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江岸美庐二期7#车库及1#、2#、5#、6#、7#楼工程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 技术方案 编制:申小聪 审核: 审批: 编制单位:桂林市赓和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1年9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地点:本工程位于桂林市城北区九华山西一里 建设单位:由桂林惠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桂林市赓和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桂林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桂林市中兴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本工程设计为长方形,长:105.96米,宽:49.84米。由1#、2#、5#、6#、7#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0500m2,地下室面积约4500 m2,高跨2.08米,低跨4.8米。 其中: 1#楼:建筑面积1586.11㎡,防潮架空层501. 72㎡ 一层3.4米,二层—三层3米,总高12.2米 2#楼:建筑面积1562.45㎡,防潮架空层605.22㎡ 一层3.4米,二层—三层3米,总高11米 5#楼:建筑面积1025.45㎡,防潮架空层378.64㎡ 一层3.4米,二层—三层3米,总高11.4米 6#楼:建筑面积355.46㎡,防潮架空层面积145.48㎡ 一层3.4米,二层3米,总高7.7米 7#楼:建筑面积665.63㎡,防潮架空层面积244.09㎡ 一层层高3.4米,二层—三层3米,总高11米 二、基本概念 高处作业,是从相对高度的概念出发的;根据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的规定,凡在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施工作业,当坠落高度距离基准面在2m 及2m以上时,该项作业即称为高处作业。所谓基准面,即坠落下去的底面,如地面、

楼面、楼梯平台、相邻较低建筑物的屋面、基坑的低面、脚手架的通道板等。底面可能高低不平,所以对基准面的规定为,发生坠落通过最低着落点的水平面。这最低坠落着落点,指的是,在着落中可能跌落到的最低点。由于牵涉到人身安全,因此,作出这种严格的规定是非常必要的。 高处作业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临边防护、洞口作业及独立悬空作业。进行各项高处作业时,必须做好各种必要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三、临边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任何处所,当工作面的边沿并无围护设施,使人与物有各种坠落可能的高处作业,属于临边作业。若围护设施如窗台、墙等。其高度低于80㎝时,近旁的作业亦属临边作业。包括屋面边、楼板边、阳台边、基坑边等。 1、临边作业的防护 2、临边作业的安全防护,主要为设置防护栏杆;并有其他防护措施,大致可分以下 三类: 1)、设置防护栏杆 地面基坑周边,屋外脚手架的楼面与屋面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与楼段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周边、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井架、施工用电梯、外脚手架等通向建筑物的通道的两侧边,以及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均应设置防护栏杆。顶层的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的进度而安装正式栏杆。由于此时,结构施工接近完成,这样做可以节约工时和材料。 2)、架设安全网高度 超过3.2m的楼层周边,以及首层墙高度超过3.2m时的二层楼面周边,当无外墙脚手架时,必须在外围边沿架设一道安全平网。 3)、装设安全门各种垂直运输用的平台,楼层边沿接料口等处,都应装设安全门或活动栏杆。 1、防护栏杆的构造及其材质

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高处坠落预防措施一、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看,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及由于未使用或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造成坠落事故的占事故总数的68.2%。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的年龄来看,23~45周岁的人居多,约占全部事故70%以上。 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原因多方面,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等。 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作业离地面越高,净击力越大,伤害程度越大。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还有些坠落事故是在拆除工程时、和其它作业时发生。 二、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 (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l、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防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钝,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而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4、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方案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安全技 术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46684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to prevent fall accident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一、基本概念 高处作业,是从相对高度的概念出发的;根据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83的规定,凡在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施工作业,当坠落高度距离基准面在2m及2m以上时,该项作业即称为高处作业。所谓基准面,即坠落下去的底面,如地面、楼面、楼梯平台、相邻较低建筑物的屋面、基坑的低面、脚手架的通道板等。底面可能高低不平,所以对基准面的规定为,发生坠落通过最低着落点的水平面。这最低坠落着落点,指的是,在着落中可能跌落到的最低点。由于牵涉到人身安全,因此,作出这种严格的规定是非常必要的。 高处作业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即临边防护、洞口作业及独立悬空作业。进行各项高处作业时,必须做好各种必要的安全防护技术措施。

二、临边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施工现场任何处所,当工作面的边沿并无围护设施,使人与物有各种坠落可能的高处作业,属于临边作业。若围护设施如窗台、墙等。其高度低于80㎝时,近旁的作业亦属临边作业。包括屋面边、楼板边、阳台边、基坑边等。 1、临边作业的防护 临边作业的安全防护,主要为设置防护栏杆;并有其他防护措施,大致可分以下三类: 1)、设置防护栏杆 地面基坑周边,屋外脚手架的楼面与屋面周边,分层施工的楼梯口与楼段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料台周边、挑平台周边、雨蓬与挑檐边、井架、施工用电梯、外脚手架等通向建筑物的通道的两侧边,以及水箱与水塔周边等处,均应设置防护栏杆。顶层的楼梯口,应随工程结构的进度而安装正式栏杆。由于此时,结构施工接近完成,这样做可以节约工时和材料。 2)、架设安全网高度 超过3.2m的楼层周边,以及首层墙高度超过3.2m时的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措施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措施 1、安全管理方面的预防措施 (1)安全教育:认真搞好以《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为中心的安全教育。 (2)持证上岗:攀升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体格检查:没有妨碍从事高处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者,方可上岗。(4)用好“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拯救了大量职工生命。“三宝”的采购、保管、使用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定。 (5)尽量减少高处作业:从施工组织与管理上采取措施,变高处作业为平地作业。配件尽可能在地面上安装连接牢固等。 (6)施工组织设计: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设施与料具,必须列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前应逐级交底,并检查防护措施和用品的落实情况,不落实者不准施工。 (7)交叉作业:粉刷等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避免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8)设施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等必须在施工前检查与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危及人身安全者,必须停止作业。安全设施因施工作业需要变更或临时拆除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的替代措施。 2、安全技术方面的防护措施: (1)预防坠落措施 1)防护栏杆:下述作业场所应设置防护栏杆:“五临边”,即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等;防护栏杆的构造要求、栏杆杆件的规格及连接要求等应遵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2)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盖板盖住,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边长为50~150 cm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连接钢管而成网络,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

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标准版)

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 措施(标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06

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标准 版) 一、施工安全防护技术问题 施工现场的重点部位,如:砌筑、抹灰、钢筋等操作平台。塔吊、施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卸料平台,楼层临边洞口,外脚手架。吊篮、屋面等临边、洞口、作业面等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是高处坠落事故发生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二、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1、施工企业安全责任不落实 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未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些施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在安全防护方面投入不足,预防高处坠落的安全设施被简化或缺失。项目管理人员对现场存在的习惯性违章和一些隐患问题不敏感、不制止、无动于衷、见怪不怪、甚

至有的管理人员还带头盲目乱干。 2、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施工企业未按规定开展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或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流于形式、没有针对性。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一些从事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不佩戴安全带、防滑鞋等安全防护用品,不具备特种作业资格证书。 3、监理单位安全监理不力 项目监理单位未按规定认真履行监理职责,对施工贤长风安全防护不到位的问题没有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对施工企业和项目人员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等行为视而不见。 三、预防措施 1、切实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水平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的过程,加强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也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施工前必须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器设备和其他各种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投入使用;施工过程中,对高处作业应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当

防止高空坠落的安全保证措施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76836 防止高空坠落的安全保证措施标准 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防止高空坠落的安全保证措施标准 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凡参加吊装的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身体检查,合格方可参加高空作业。 2、发现吊装的工作人员在工作前饮酒、精神不振时,禁止参加高空作业。 3、凡参加吊装的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扎好安全带。 4、风机塔筒内的爬梯,必须由专业吊装人员搭设,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5、爬梯连接必须安全可靠,不允许有续接现象,不允许有开焊现象。

6、高空作业搭设的脚手架,必须由专业人员搭设,经有关部门专业人员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7、脚手架上应搭设不低于1.1米高的围栏,以防高空坠落。 8、脚手架的秆子、脚手板一定要坚固安全可靠,连接要牢固,脚手板不能有撬起的现象,不允许有探头板。 9、在脚手架上或在没有护栏的脚手架上工作时,高度超过1.5米必须扎好安全带。 10、安全带在使用前必须经过试验,合格方可使用。 11、安全带的绳子或挂钩应挂在牢固的构件上或专为挂安全带的钢丝绳上。 12、不准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抛掷,要用绳系牢后往上或往下吊送,以免打伤下方工作人员或电气设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

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措施 ? 相关资料:没有相关内容 ?简介:高处作业时,易发生坠落事故的作业有三类,即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和独立悬空作业。不论哪种作业,只要安全防护措施得当,都可预防坠落事故的发生。 ?关键字:高处坠落事故,预防措施 高处作业时,易发生坠落事故的作业有三类,即临边作业、洞口作业和独立悬空作业。不论哪种作业,只要安全防护措施得当,都可预防坠落事故的发生。 1.凡是临边作业,均要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在临边处设置两道安全防护栏杆(上杆高1.0~1.2m,下杆距离地面高度0.5~0.6m)。 2.在垂直运输的接料平台接送材料,要在周边设置防护栏杆和安全门。 3.在脚手架上运送材料,作业之前要查看防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跳板铺装应严密牢固,没有探头板;脚手杆搭接、绑扎要牢固;防护栏杆应齐全,有不符合防护要求的,应修正合格后再作业。 4.在安装柱、梁、板等结构模板时,要站在脚手架或平台上操作,不能站在墙上或蹬在模板的楞木上作业,也不要在模板上行走。 5.建筑物的外部装修工程,多采用悬挂时脚手架,作业前要检查吊架的索具拴得是否牢固,悬吊杆或挑架是否稳定,栏杆是否齐全、牢固,跳板是否铺严拴牢,符合安全要求才准许施工。同时上下吊架要搭设通道,不能从窗口上下爬行,以防吊架移动造成人员坠落事故。 6.人工安装门、窗、过梁、阳台板、栏板等小型构件时,操作人员不能站在墙上,应站在脚手架或操作平台上,并系好安全带。 7.辅助架子工搭设脚手架的辅助人员未经专业培训不能单独搭设脚手架。在高处递送脚手架材料时,要站在楼层上递送。必须上脚手架递送时,先要检查跳板是否铺好、铺牢。下脚手架时,要走通道,不能从高处往下跳。

高空作业防坠落安全措施方案

高空作业防坠落安全措施方案 本工程为工业厂房土建工程,2号厂房主体5层(地下设备房1层),3号厂房主体4层,建筑总高度:19.9m。在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主要项目有:脚手架搭拆、塔吊安拆、钢筋绑扎、支模、外墙砌筑、屋面工程等,基本贯穿了施工的整个过程。为预防高处作业事故的发生,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结合我司历年来高处作业施工经验,特制定本安全措施方案。 一、安全技术措施 1.一般性技术措施: (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叫高处作业。进行高处作业施工,应使用脚手架、平台、梯子、防护围栏、挡脚板、安全带和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设施的主要受力杆件,必须通过力学计算,满足施工使用要求后搭设。 (2)高处作业前,工程项目部应对安全防护设施进出行验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后方可实施。安全设施使用完毕需拆除时,设警戒

区,派专人监护。拆除时先上后下,禁止上下同时拆除。 (3)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检查制度,高处作业前逐级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教育,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殊工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上岗前应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技术教育。 (4)高处作业人员应尽可能的选用熟练工人,且经过体验合格后方可上岗。项目部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带和使用。建立劳保用品发放登记卡,并在实物上作标记。项目部组织人员半月进行一次劳保用品检查,做记录;班组长班前班后检查;个人在施工过程中自检。发现有损坏,立即更换。 (5)高处作业人员应配有工具袋,工具、螺丝、焊条、及零星废料头应随手放入工具袋,完工后,随人及时带回地面。高处处禁止摆放任何未固定的物件,以防坠落。 (6)高处作业中的走道、安全通道要保证畅通,物件、余料、废料不得任意乱置,更不得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用绳子系住,做到工完场清。

高空作业坠落预防措施

高空作业坠落预防措施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看,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及由于未使用或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造成坠落事故的占事故总数的68.2%。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的年龄来看,23~45周岁的人居多,约占全部事故70%以上。 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原因多方面,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等。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作业离地面越高,净击力越大,伤害程度越大。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还有些坠落事故是在拆除工程时、和其它作业时发生。二、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 (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l、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防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钝,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而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4、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6、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意识不到潜在的危险性。安全工作上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飞鸟拉粪,哪这么巧落在我头上!”。 (二)物的不安全状态 l、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衡。 2、材料有缺陷。如使用竹竿为青嫩、枯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贯通二节以上的毛竹:使用木杆为易腐蚀、易折裂以及枯节,虫眼的木料: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 3、安全装置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施,无保险链。 4、脚手架架设不规范。如未绑扎防护栏杆或防护栏杆损坏,操作层下面未铺设安全防护层。 5、个人防护用品本身有缺陷。如使用三无产品或已老化的产品。

高空防坠落安全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高空防坠落安全措施(正 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249-27 高空防坠落安全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编制依据 (1)哈尔滨电业局动力职工住宅5#楼施工图纸(2)《建筑施工高空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33-91) 2、工程概况 哈尔滨电业局动力职工住宅5#楼位于哈尔滨市动力区中心位置,工程东西长为73.8米,南北宽为13.8米,建筑面积6776平方米。工程地下0层,地上6层,其中1层为车库,2~6层为住宅。1层层高为3.22米,2~6层层高为2.9米。 3、洞口、临边保护 (1)1.5m×1.5m以下的孔洞,应预埋通长钢筋网中加固定盖板;1.5m×1.5m以上的孔洞,四周须设两道护身栏杆(高度大于1m),中间挂水平安全网。

(2)井口须设高度不低于1.2m的金属防护门,井道内首层和以上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封严。 (3)在安装正式楼梯栏杆、扶手前,须设两道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回转式楼梯间中央的首层和以上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 (4)阳台栏板应随层安装;若不能随层安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封闭。 (5)建筑物楼层临边,无围护结构时,须设两道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加一道防护栏杆。 4、外沿施工防护 (1)外沿装饰采用单排外脚手架和工具式脚手架时,凡高度在4m以上的建筑物,首层四周必须支3m 宽的水平安全网(高层建筑支6m宽双层网),网底距下方物体不小于3m(高层建筑不小于5m)。 (2)外沿装饰脚手架须按规范搭设,装饰用外脚手架使用荷载不得超过1960N/ m2。 5、室内装饰高处作业防护 (1)移动式操作平台应按相应规范进行设计,台

防止高空坠落的安全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861 防止高空坠落的安全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防止高空坠落的安全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三宝”防护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的职工必须戴好符合标准的安全帽,褶衬与帽壳之间必须保持4cm-5cm的间隙,并要系好帽带,防止脱落或者坠落物件把帽子打掉致伤头部。 (2)悬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凡在2cm以上悬空作业点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如行车梁的上部等),施工负责人应为工人设置挂安全带的安全绳,安全栏等。 (3)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凡无外架防护施工,必须在高度4m以上至5m处固定安全网,每隔四层楼再设一道固定安全网,并同时设一层随墙体逐层上升的安全网,凡外架、桥式架的操作层外侧,必须设置小孔安全网,防止人、物坠落造成事故。 2.“四口”防护措施 (1)凡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必须设围栏或盖板、架网,砼预制楼板的预留洞口,可事先预埋钢筋网,设备安装时剪掉预埋钢筋网。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一)

安全管理编号:LX-FS-A61720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 及预防措施(一)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 及预防措施(一)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高处坠落事故(即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多年来一直是建筑施工现场“五大伤害”事故之首,其事故死亡人数占到建筑施工现场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一半以上,据建设部对20xx年度全国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统计资料,在20xx年发生的全国建筑施工事故死亡人数中,高处坠落事故死亡人数占到事故死亡总人数的53.1%,在全国发生的42起三级事故中,高处坠落事故有13起,死亡66人,分别占到全部三级事故起数的30.95%,死亡人数的37.71%.因此,深入分析高处坠落事故产生的原因,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预防,

预防高空坠落安全措施

目录 1.1 工程概况 (2) 1.2 预防高空坠落安全措施 (2) 1.3 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 (3) 1.3.1 安全帽 (3) 1.3.2 安全带 (3) 1.3.3 安全网 (3) 1.4 物料提升机使用要求 (4) 1.5 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5)

预防高空坠落安全措施 1.1 工程概况 站房型式为线侧平式,人工挖孔桩承台基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站房主体一层,高12.43m,总建筑面积999m2,其中站房面积621.56m2,并入生产用房面积377.44m2,外墙为石材和玻璃幕墙装饰。 主站房主要工程内容包含主体结构工程、建筑装修工程和机电安装工程。建筑装修包括站房建筑装修工程、各功能区室内装饰装修工程、室外外墙石材、幕墙装饰;站房机电安装工程包含变配电及照明工程、给排水及消防工程、通风空调工程。 雨棚主体为悬挑钢架结构,高5.8m,标准段宽8m,基本柱距12.6m,总长300m;屋面系统由H型实腹刚檩条、系杆、水平支撑组成,浅灰色压型钢板屋面,总覆盖面积2193m2。 1.2 预防高空坠落安全措施 (1)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必须对其进行高处作业安全知识教育、特殊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前由技术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签办手续。 (2)高处作业人员所使用的安全防护用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由安全员、材料员进行查验。作业人员必须按照正确方法佩戴使用。

1.3 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 1.3.1 安全帽 凡进场人员都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作业中不得将安全帽脱下。正确佩戴安全帽方法:戴安全帽高度为帽箍底边至人头顶端为80mm-90mm, 安全帽抵抗冲击的能力必须符合国标规定,要扣好帽带,调整好帽衬间距。 安全帽必须符合国标GB2811-81《安全帽》的规定,购买安全帽,必须检查是否具有产品检验合格证,不准购买和使用不合格品。 1.3.2 安全带 安全带使用时要高挂低用,防止摆动碰撞,绳子不能打结,钩子要挂在连接环上,当发现有异常时要立即更换,换新绳时要加绳套,使用3m以上的绳要加缓冲器。在攀登和悬空等作业中,必须佩戴安全带并有牢靠的挂钩设施。 安全带应符合国家标准GB6095-80《安全带》规定的构造形式、材料、技术合使用保管上的要求,安全带不使用时要妥善保管,使用频繁的绳索经常做外观检查。不得采购和使用不合格产品。安全带使用在5年以上必须进行报废处理。 1.3.3 安全网 1.3.3.1 安全网搭设要求 本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采用外悬挑双排脚手架的外侧采用立网全封闭,立网与架体连接应使用绑绳逐点绑扎,不得跳绑、漏绑。 1.3.3.2 安全网拆除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