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消毒记录

紫外线消毒记录
紫外线消毒记录

幼儿园紫外线消毒记录

幼儿园紫外线灯消毒记录表

紫外线消毒记录单位:

医院各科室各类物品消毒登记本

各类物品消毒登记本 科 使用时间:年月日--- 年月日 14

内儿科各类物品消毒擦拭方法说明 一、办公用品由主班负责 1、血压计消毒方法:每天一次,用75%的酒精擦拭,再晾干备用。 2、听诊器消毒方法:同上 3、体温表的消毒方法:每天消毒,把体温计放入75%洒精浸泡30分钟,再放入清洁盒内干燥备用。 4、病历夹擦拭方法:每周三一次,用快速手消毒剂对病房病历夹进行消毒。 二、临床用品由夜班护士负责 1、湿化瓶浸泡消毒的方法:每天晚上由夜班护士收集浸泡消毒,湿化瓶用清水洗净再用每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半小时后清水冲净晾干备用;湿化瓶更换后,湿化液一般用蒸馏水加至湿化瓶的?-?。 2、止血带侵泡消毒的方法:每天晚上由夜班护士收集浸泡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消毒半小时,冲洗干净晾干备。 3、输液夹的消毒方法:每周三有夜班护士收集,用500mg/L的有效氯消毒擦拭。 三、仪器设备由A组和C组共同负责 1、除颤仪的消毒保养方法:①除颤仪每周三清洁、保养一次;②仪器放固定位置,通风,避免阳光直射;③用 14

干布定期擦除尘埃,保持屏幕清洁光亮;④除颤仪屏幕每周三用95% 酒精棉球擦拭;⑤导联线清洁:导联线可以用酒精擦拭,⑥导联线不能弯曲过度防止导联线断裂; 2、心电监护仪消毒保养的方法:①监护仪每周三清洁、保养一次;②监护仪置放固定位置,通风,避免阳光直射;③用干布定期擦除尘埃,保持屏幕清洁光亮;④监护仪屏幕每周三用95% 酒精棉球擦拭;⑤心电导联清洁:心电导联的导联线可以用酒精擦拭,⑥袖带:可以取出橡胶带,用清水冲洗,冲洗后再装上,导气管内勿进水;⑦心电导联线不能弯曲过度防止导联线断裂;⑧使用时用75%的乙醇进行测量部位表面清洁,目的清除人体皮肤上的角质层和汗渍,防止电极片接触不良。 3、输液泵和注射泵的消毒保养方法:①每周三清洁、消毒一次;②用干净的湿布加适量的消毒剂(500mg/L有效氯)对外表面进行擦拭。显示屏每天用柔软清洁的湿布擦拭,用干布擦干即可,放置在干燥的架子上;③清洁前务必切断电源,切勿使用高温消毒或浸入液体中消毒,切勿让液体浸入泵内部;④不得用手或器械触碰阻塞探头,以免损坏阻塞传感器;不得使用硬物体或尖锐气泡探头,以免损坏探头;⑤泵长期不用时应每3个月充电一次,以防止内置电池自动放电而报废;并在使用前对电池作充放电检查,以免在停电情况下无法用内置电池工作。 4、雾化机的消毒保养方法:①长期不用时每周三消毒擦拭;②每次使用后,用湿润抹布或酒精擦拭机体表面,药杯用500mg/L有效氯浸泡半个小时后捞出来冲洗干净,晾干了备用。每次使用完毕,将水槽中水完全放掉,擦干雾化器;③存放:固定放置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④维护:定期检查仪器性能。 14

紫外线消毒登记本

紫外线消毒登记本 登记单位:曲沃县高显镇中心卫生院安居分院登记日期:2020 年

紫外线消毒制度 适用范围:适用于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紫外线消毒灯要求: 1、紫外线消毒灯在电压为220V、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C 时,辐射的253.7nm 紫外线强度,使用中的强度应不低于70uW/cm2’。 2、应每月监测消毒紫外线的辐照强度,当辐照强度低于70uW/cm2'应及时更换。 3、更换的新灯管要监测辐射强度符合90uW/cm2 才能使用,累计时间应不低于1000 小时。 监测方法: 1.亮灯后5—7 分钟,监测卡放于离灯管垂直1 米处1 分钟后看结果对比,大于 70uw/cm*可继续使用。 2.使用中大于90uW/cm2 每半年监测一次,大于70uW/cm2 每季度监测一次,累计使 用1000 小时均换新的灯管。 使用方法: 1、在室内无人状态下,采用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照射时间> 30min。 2、采用紫外线消毒器对空气及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其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应遵循生产厂 家的使用说明。 3、消毒时对环境的要求: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空气时关闭门窗,保持消毒空间内环境清洁,干燥。 注意事项: 1、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清洁,每周用酒精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等时,应随时 擦拭。 2、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 3、采用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应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线。 4、采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5、不应使紫外线光源直接照射到人。 6、不应在易燃、易爆的场所使用。

医院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范本

内部管理制度系列 医院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18766医院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Hospital ultraviolet disinfection management system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医院紫外线消毒管理制度 一.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适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的消毒。 二.紫外线灯室内安装的数量为平均每m3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 三.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相对湿度大于60%应当适当延长照射时间;紫外线消毒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应清洁、充分暴露,表面粗糙适当延长照射时间,并且要两面照射;对水的消毒水层厚度均应小于2cm。 四.紫外线灯管表面应保持清洁,每1―2周用9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并记录,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

随时擦拭。 五.紫外线消毒必须做好日常监测,包括消毒场所(或物品)的名称、灯管照射时间、累计时间和使用人签名。 六.要做好紫外线灯管的强度监测,对新管在使用前要进行强度监测,强度不得小于100μW/m2;在使用中的灯管应每半年(4月份、10月份)监测一次,灯管强度不得小于70μW/m2,并均要做好记录。一旦低于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七.紫外线消毒,每月应进行一次生物监测,经消毒后的物品或空气中的自然菌应减少90%以上,人工染菌杀灭率应达到99.90%。 八.紫外线光源不得直接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紫外线灯使用登记本

紫外线灯使用登记与监测记录本 使用科室: 消毒场所: XXXXX医院

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 1.室内空气消毒:要求每m3不少于 1.5w,照射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 2.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紫外线灯表面的清洁,一般每两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3.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低于 20℃或高于 40℃,相对湿度大于 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 4.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灯管距离物体表面不得超过 1 米,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5.不得使紫外线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损伤。 6.对新的和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应进行照射强度监测,新灯管的照射强度不得低于 100μW/cm2,使用中灯管不得低于 70μW/cm2。 7.做好使用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使用时间、终止时间、灯管使用累计时间、清洁时间、操作者签名等。 8.照射强度监测应每半年一次。将监测后结果贴在使用登记本上,并记录监测时间和操作者签名。 9.紫外线强度照射指示卡监测方法:开启紫外线灯 5 分钟后,将指示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距离 1 米处,有图案一面朝上,照射 1 分钟(紫外线照射后,图案正中光敏色块由乳白色变成不同程度的淡紫色),观察指示卡色块的颜色,将其与标准色块比较,读出照射强度。 10.紫外线灯使用登记与监测记录资料至少保存一年。 11.感染控制科定期检查使用登记情况。

紫外线强度照射监测记录 贴监测指示卡处贴监测指示卡处 年月日操作者签名年月日操作者签名贴监测指示卡处贴监测指示卡处 年月日操作者签名年月日操作者签名更换新灯管时间:年月日

教室消毒记录表(4)

教室消毒记录表 班级:班主任签字: 消毒方式:1、84消毒液1:50 2、84消毒液1:100 3、84消毒液1:200 4、紫外线灯 5、开窗通风 6、其他 消毒范围: 应包括楼道、教室、厕所等学生出现频繁地方。 注意事项:教室消毒后30分钟用清水擦拭、适量通风

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和应急处置预案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保障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和公共卫生,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学校要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必须人人重视,加强预防。各班每天要进行晨检。班主任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幼儿)进行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对因病缺勤的学生,班主任要追查病因并进行登记。 二、班主任和教师发现疫情应该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学校发现疫情要在1 小时内上报学校疫情管理小组,2小时内,学校疫情管理小组应该立即报告金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金寨县教育局。 学校要指定专人或兼职教师负责学校内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收集、汇总和报告工作(学校由分管后勤工作的领导为报告人)。 1、法定传染病 (1)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 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 (4) 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 2、其他传染病 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和其他暴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3、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病例等重点监测疾病。 4、在同一宿舍或者同一班级,1天内有3例或者连续3天内有多个学生(5例以上)患病,并有相似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或者共同用餐、饮水史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3)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在1小时内报出相关信息。 三、防治管理组织和任务 学校建立校长负责制,成立预防传染病应急处理小组。 1、组织领导:分管副校长为组织领导,校医务室和班主任负责具体工作。 2、工作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