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应力无损测试技术

残余应力无损测试技术
残余应力无损测试技术

表面残余应力测试方法

表面残余应力测试方法 由于X射线的穿透深度极浅,对于钛合金仅为5μm,所以X射线法是一种二维平面残余应力测试方法。现在暂定选择钛靶,它与钛合金的晶面匹配较好。(110)晶面 一、试样的表面处理 X射线法测定的是试件的表面应力,所以试件的表面状况对测量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试件表面不应有油污、氧化皮或锈蚀等;测试点附近不应被碰、擦、刮伤等。 (1)一般可以使用有机溶剂(汽油)洗去表面的油泥和脏污。 (2)去除氧化皮可以使用稀盐酸等化学试剂(根据试样选择合适浓度,如Q235钢用10%的硝酸酒精溶液浸蚀5min)。 (3)然后依据测试目的和测试点表面实际情况,正确进行下一步的表面处理。如果测量的是切削、磨削、喷丸、光整、化铣、激光冲击等工艺之后的表面应力,以及其它表面处理后引起的表面残余应力,则绝不应破坏原有表面不能进行任何处理,因上述处理会引起应力分布的变化,达不到测量的目的。必须小心保护待测试样的原始表面,也不能进行任何磕碰、加工、电化学或化学腐蚀等影响表面应力的操作。对于粗糙的表面层,因凸出部分释放应力,影响应力的准确测量,故对表面粗糙的试样,应用砂纸磨平,再用电解抛光去除加工层,然后才能测定。 (5)若被测件的表面过于粗糙,将使测得的应力值偏低。为了提高试件的表面光洁度,又不产生附加产力,比较好的办法是电解抛光法。该法还可用于去除表面加工层或进行试件表层剥除。 (6)若单纯为了进行表层剥除,亦可以用更为简单的化学腐蚀法,较好的腐蚀剂是浓度为40%的(90%H202+10%HF)的水溶液。但化学腐蚀后的表面光洁度不如电解抛光。为此可在每次腐蚀前用金相砂纸打磨试件表面,但必须注意打磨的影响层在以后的腐蚀过程中应全部除去。 二、确定测量材料的物相,选定衍射晶面。 被测量的衍射线的选择从所研究的材料的衍射线谱中选择哪一条(hkl)面干涉线以及相应地使用什么波长的X射线是应力测定时首先要决定的。当然事先要知道现有仪器提供的前提条件:一是仪器配置了哪几种靶材的x射线管,它决定了有哪几个波长的辐射可以选用;二是测角仪的2θ范围。一般选用尽可能高的衍射角,使得⊿θ的增大可以准确测得。 在一定的应力状态下具有一定数值的晶格应变εφ,ψ对布拉格角θ0值越大的线条造成的衍射线角位移d(2θ)φ.ψ必也越大,因此测量的准确度越高。同时,在调整衍射仪时不可避免的机械调节误差对高角线条的角位置2θ的影响相对地也比较小。正因为如此X射线应力测定通常在2θ>90°的背反射区进行,并尽量选择多重性因子较高的衔射线。举例来说,对铁基材料常选用Cr靶的Ka线,α—Fe的(211)晶面的衍射线。 若已知X射线管阳极材料和Ka线波长,利用布拉格方程可计算出各条衍射线的2θ值,从中选择出高角线条。可以从《材料中残余应力的X射线衍射分析和作用》的附录中查得常用重要的金属材料和部分陶瓷材料在Cu,Co,Fe,Cr四种Kal线照射下的高角度衍射线。由于非立方晶系材料受波长较短的X射线照射时出现较多的衍射线,因此最好选择那些弧立的、不与其它线条有叠合的高角衍射线作为测量对象。

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概述

第1 页 共 2页 残余应力检测方法概述 目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种类十分繁多,为便于分类,人们往往根据测试过程中被测样品的破坏与否将测试方法分为:应力松弛法(样品将被破坏)和无损检测法(样品不被破坏)两类。以下我们简单归纳了现阶段较为常用的一些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一、常见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1. 应力松弛法 (1) 盲孔法 该方法最早由Mather 于1934年提出,其基本原理就是通过孔附近的应变变化,用弹性力学来分析小孔位置的应力,孔的位置和尺寸会影响最终的应力数值。由于这类设备操作起来非常简单,近年来被广泛使用。 (2) 切条法 Ralakoutsky 在1888年提出了采用该方法测量材料的残余应力。在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沿特定方向将试件切出一条,然后通过测量试件切割位置的应变来计算残余应力。 (3) 剥层法 该方法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去除试件的 一层并测量其去除后的曲率,根据测定的试件表面曲率变化就能计算出残余应力。该方法常用于形状简单的试件,且测试过程快捷。 2. 无损检测方法 (1) X 射线衍射法 X 射线方法是根据测量试件的晶体面间距变化来确定试件的应变,进而通过弹性力学方程推导计算得到残余应力,目前最被广泛使用的是Machearauch 于1961提出的sin2ψ方法。日本最早研制成功了基于该方法的X 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为该方法的推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 中子衍射法。 中子衍射方法的原理和X 射线方法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根据材料的晶体面间距变化来求得应变,并根据弹性力学方程计算残余应力。但中子散射能量更高,可以穿透的深度更大,当然中子衍射的成本也是最昂贵的。 (3) 超声波法。 该方法的物理和实验依据是S.Oka 于1940年发现的声双折射现象,通过测定声折射所导致的声速和频谱变化反推出作用在试件上的应力。试件的晶体颗粒及取向会影响数据的准确度,尽管超声波方法也属无损检测方法,但其仍需进一步完善。 二、最新的残余应力检测方法 cos α方法早在1978年就由S.Taira 等人提出, 但真正应用于残余应力测试设备中还是近几年的事情。日本Pulstec 公司于2012年研制出了世界上首款基于cos α方法的X 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图1是设备图片(型号:μ-x360n )。

心理测验技术——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介绍 艾森克(Hans Jurgen Eysenck,1916一1997) 英国心理学家。1916年出生于德国柏林,并接受早期教育。1934年迁居英国,1935年入伦敦大学学习心理学,1938年获得学士学位,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在他的生涯中,伯特(Cyril Burt,1883—1971)的智力遗传观、斯皮尔曼的统计学、荣格和克雷奇默尔(Emst Kretschmer,1888—1964)的类型论以及赫尔(Clark Leonard Hull,1884—1952)的学习论对他都有较深刻的影响。1945年任伦敦Maudstey医院专职心理学家,1955年任伦敦大学心理学教授兼伦敦精神病研究院心理学部主任。他带领许多研究人员进行卓有成效的研究,其中心研究领域为人格的实验研究。 在初期,他研究人格的因素分析、社会态度的因素分析和政治心理学。1950年之后,用实验方法研究变态心理、临床心理。他反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不断地予以批判。同时以条件学习理论为基础,研究并提倡行为的心理疗法,并于1952年编制了Maudstey 医学问卷(MMQ),后经几次修订成现在的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另外,对动机知觉、心理测量的统计分析和智力的基础等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艾森克的著作很多,写了75本书,发表700篇论文,其中主要著作有:《人格的生物学基础》、《人格的结构与测量》、《人格的测量》、《人格与个体差异》、《变态心理学手册》、《性心理学》、《智力的模式》等。1983年退休,直到1997年9月4日病逝前仍在继续写作和积极进行研究工作。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 ㈠.测验的实施 1.测验材料 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是由英国艾森克(H.G. Eysenck)教授和其夫人根据因素分析法编制的,最早于1975年出版。我们这里选用的是龚耀先教授1983年修订的艾森克人格问卷中文版。 EPQ分为成人和幼年两套问卷,各包括精神质(P)、内外向(E)、神经质(N)和说谎(L)四个量表,均为88个项目。一个项目只负荷一个维度因素,P、E、N和L量表在成人和幼年问卷分别包括23、21、24、20个项目和18、25、23、22个项目。 2.适用范围 EPQ成人问卷用于调查16岁以上成人的个性类型,幼年问卷用于调查7至15岁幼年的个性类型。不同文化程度的被试均可以使用。 3.施测步骤 EPQ的成人和幼年问卷的每一个项目只要求被试者回答一个“是”或“不是”(或“否”)。一定要作一回答,而且只能回答是或否。发卷后向被试者说明方法,便由他自己逐条回答,这是纸笔测验的一种。 问卷上印有所有项目,幼年答卷上印有题号和“是”和“不是”,成人答卷上印有“是”和“否”。被试者将问卷与答卷对齐,然后逐条回答,只需在“是”或“不是”上划一钩便可。可以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进行。 ㈡测验的记分 每一项目都规定了答“是”或“不是”。如果规定答“是”,则在划了“是”时记1分,划了“不是”不记分;同理,如果规定答“不是”,则在划了“不是”时记1分,划了“是”不计分。最后根据被试者在各量表上获得的总分(粗分),按年龄和性别常模换算出标准T分,便可分析被试者的个性特点。 在中国修订版的报告单上一般有两个剖析图,一个是EPQ剖析图,一个是E、N关系图,据此可直观地判断出被试的内外向性、精神质以及情绪稳定性,还可判断其气质类型。 第一剖析图是仿MMPI等个性问卷剖析图的方法制出。在各量表位置注明了T分度,画了区分中间(实线)和倾向(虚线)各范围的划界线。得到某一被试者的各量表粗分后,在

钻孔崩落应力测量方法简介

钻孔崩落应力测量方法简介 一.孔壁崩落的力学机制 根据弹性理论,在单项水平应力σ作用下的一个无限大矩形平板中,其内部为一均匀应力场。这时的应力分布状态为: 式中,θ由σ方向逆时针量取,σ r 、σ θ 和τ rθ 分别为径向,切向和剪切应力。 当在矩形板中心钻了一个半径为α的圆孔后,势必扰动原来的应力场,寻致应力的重新分布。这时,在圆孔附近的应力分布由基尔希方程给出: 而当γ=α时,也就是说,孔壁上的应力分布为: 由方程(3)可以看出,当时,即在与σ垂直的孔径的两个端点上,切向应力σ θ 有最大值3σ,当θ=0和π时,即在平行于σ的孔径的两个端点上,切向应力仅有极小值为-σ。 由上述可见,应力的集中,仅仅是在与σ正交的直径的孔壁上,切向应力取得最大值。而随着径向的延伸(即r逐渐增大),在与σ垂直的方向(即)上,切向应力变化为:

显然,切向应力σ θ 随着径向的延伸而迅速减小。当半径(r)等于几个钻孔半径时,切向应力就近似地等于施加应力(σ)。如当r=1.3α时,σ θ =1.82lσ,而当r=4α时,σ θ 就仅为1.0372σ。 地壳中的岩石,一般都是处在各向不等载荷的压应力作用下。对于一个沿直铅孔来说,它的横载面往往都是处于两项水平主应力σ 1 和σ 2 (σ 1 >σ 2 )的压缩之下。根据叠加原理,这时孔壁上(即r=α处)的应力分布状态为: 由上式可见,当时,即在与最小水平主应力平行的钻孔直径的两个端点(M和N),切向应力σ θ 达到最大值(σ θ =3σ 1 -σ 2 );而当θ=0和π时,即在与最大水平主应力平行的直径的两个端点(P和Q),切向应力σ θ 达到最小值(σ θ =3σ 2 -σ 1 图2)。根据脆性破裂理论,当作用在M和N点处的切向应力,达到或超过该点处的破裂强度时,就会使孔壁岩石崩落,形成崩落椭圆孔段,其长轴方向与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平行。 二.钻孔崩落椭圆的形成条件 在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各种岩石,都具有一定的强度,因而在地壳应力场的作用下,能够发生弹性变形,并可以在孔壁附近引起应力集中。 钻孔崩落椭圆的形成,必须满足一定的地应力场条件,即最大水平主应力与最小水平主应力不相等。如果钻孔处于各项均匀的地应力场中(即σ 1 =σ 2 ),这时沿钻孔圆周的切向应力σ θ ≈2σ 1 ,假定岩石也是各项均匀的话,则不会产生优势方向的孔壁崩落现象。 大量的地壳应力测量资料表明,在地壳中各项应力都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且两项水平主应力值及其差值(σ 1 -σ 2 ),大都是随深度呈线性增加的。因此,一般来说,形成钻孔孔壁崩落的地应力场条件是普遍存在的。

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

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 问卷测验、投射测验及情境测验是心理学中齐名的三大测验技术。 问卷技术虽然被普遍使用,但在西方早就遭到批评:“系统歪曲假设”的观点认为它得到的结果是行为的语义相关,并非真实行为本身;“好恶度倾向”观点认为在问卷测验中被试往往不是按主试的要求和真实情况回答。问卷测验无法解决“装好”、“装病”倾向、随机作答等问题,它普遍适合于西方文化,是否普遍适合于中国文化是个问题。投射技术因对心理诊断相对不重视而衰退。情境测验所设计的特定情境只能…… 在心理学中,问卷测验技术对我们来说最为常见,因为从人格测验到临床心理测验,大都采用问卷技术。投射测验技术虽然在国外曾经盛极一时,但在国内却仍属鲜见。情境测验技术是继问卷测验、投射测验之后,伴随着评价中心技术而兴盛起来的新技术,国内现在亦有引进与探索。如此三大技术,孰优孰劣?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三大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是何种现状与局面?本文试作一番评论与探讨。 一、引进西方心理测验的困惑 在大陆、香港和台湾,主要的着名的心理测验量表几乎都是从西方引进、修订的。这种情形在大陆尤甚。我们的人格评定、智力测验、心理卫生评估等方面的量表几乎全是国外引进修订的。“量表热”从20世纪80年代直到今日,并未“冷却”多少;研究者修订国外量表的热情高涨;培训班曾经遍及全国;像《韦氏智力测验》这样一些需要保密的重要测验工具甚至出现了盗版。杨中芳等人曾对社会心理学方面使用量表的情况做过一些调查,发现大陆几家心理学杂志的编辑部都曾提及、呈交的社会心理学论文中,几乎全都是使用问卷调查法来收集资料,其中大多数是使用西方引进的量表;并对台湾出版的《中华心理学刊》1976-1986年间发表的30篇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报告作过统计,发现其中29篇使用问卷测验作为工具。平均每个研究使用了个量表;所使用的量表中,25%未经任何修订直接翻译于西方量表;42%经过修订;4%是根据西方理论编制的量表;三者共计71%。() 这种大量地引进、修订国外量表,过分地依赖于国外量表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批评与反省。概括有关研究,以下几点是值得深思的: 1.西方心理测验的文化背景难以完全适合于中国人:其量表的编制,是对西方人的心理研究的结果。也就是说,当西方人编制量表时,对变量的选择、

残余应力及如何测量

为什么会有残余应力 金属材料在产生应力的条件消失后,为什么有部分的应力会残留在物体内?为什么这些应力不会随外作用力一起消失?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后会有残余应力出现!而只发生弹性变形时却不会产生残余应力. 原因:金属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是不均匀的,有的部位变形量大,而有的部位小,它们相互之间又是互相牵连在一起的整体,这样在变形量不同的各部位之间就出现了一定的弹性应力-----当外力去除后这部分力仍然存在,就是所谓的残余应力.根据它们存在的范围可分为:宏观应力\微观应力和晶格畸变应力.注意它们是在一定范围存在的弹性应力. 残余应力不只是金属有,非金属也存在,比如混凝土构件。残余应力的根源在于卸载后受力物体变形的不完全可逆性。 金属残留在物体内的应力是由分子间力的取向不同导致的。外力撤销后,外力所造成的残余变形导致了残余应力。通常用热处理、时效处理来消除残余应力。因为材料受外力作用后,金属的组织产生晶格变形,并不会随外力消失而恢复。所以会产生残余应力。组织产生晶格变形了,自身储存了一些能量但级别又克服不了别的晶格的能量。所以就回有残余应力。 我们真正关心的是零件加工后的质量。由于毛坯制造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的残余应力,而这些零件毛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残余应力在加工之前不引起毛坯明显变形。当零件加工之后,原来毛坯中残余应力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应力释放出来,会造成零件很快变形而失去应有的加工精度。减小毛坯中因制造而残留在毛坯内部残余应力对零件加工质量的影响,通常要进行消除应力的热处理,对要求精度高的零件要在粗加工后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加快残余应力的重新分布面引起的变形过程,然后再精加工。不仅对细长轴,而且包括所有要经过冷校直的零件(如型钢、导轨),应当注意残余应力对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影响高精度零件质量的残余应力主要是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在切削过程中的残余应力由机械应力和热应力两种外因引起。机械应力塑性变形是切削力使零件表层金属产生塑性变形,切削完成后又受到里层未变形金属牵制而残留拉应力(里层金属产生残余压应力)。第三变形区内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的挤压与摩擦又使表面金属产生残余压应力(里层金属产生残余拉应力)。如果第一变形区内应力造成的残余应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2007年4月第2期(总第65期) 甘肅政法成人教育學院學報 Journal of Adult Educatio n of Gansu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 ute Apr.2007 N o.2(G eneral N o.65) 收稿日期: 2007-03-07 作者简介: 王雁平(1970—),男,甘肃兰州人,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大队技术员。梁亚军(1968—),男,河南洛阳人,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大队技术员。惠春喜(1955—),男,陕西渭南人,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刑警大队副大队长。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王雁平,梁亚军,惠春喜 (兰州市公安局西固分局,甘肃兰州730060) 摘 要: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运用现代基础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及生物电子学等研究成果,经过专用测试仪和智能化计算机系统,通过对仪器记录的生理指标,图谱进行分析,进而评判受测人对被调查的案件是否知情或参与。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司法实践中表明,它即有科学性,但又亟需立法保障。 关键词: 犯罪心理;测试;法律保障 中图分类号: DF7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759(2007)022******* 近年来,随着我国刑事诉讼理论研究和刑事审判制度不断深入,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证据是刑事诉讼中的核心问题,因为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围绕收集、固定、审查判断和独立运用证据,确认案件事实的过程。在司法实践中,人们利用人体生理或心理进行个体识别已渐普遍。例如指纹、足迹鉴别、DNA 鉴定、笔迹、犯罪心理测试(生理与心理的结合体)等识别术。其中心理测试就是借助科学仪器运用心理学生物电子学原理,综合被测试人员有关生理心理参数变化,编制同一测试题目对涉案嫌疑人或当事人提问,用心理测试仪器软硬件系统,将违法犯罪嫌疑人与无辜者准确地区分开来。 中国古时候,自周代以来就有“五听”(或五辞)判案法,即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通俗的讲:就是审案官员对被审查人员进行察言观色,从其语言的表达是否连贯、神情是否紧张、精神是否集中、面色是否变化、呼吸是否平稳,而断定其供述的真伪程度。在一百多年前,首先由意大利科学家龙勃罗梭使用液压脉搏仪测量被测人的脉搏和血压变化来认定犯罪嫌疑人[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试验手段的进步,现代的测谎仪引入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测谎仪主机和传感器与计算机融合,主要采集人的皮肤电、呼吸、脉搏、血压、血容量、脑电波等多项生理参数。测谎仪由三大部分构成: 1.主机:接受计算机的指定,将传感器采集的模拟信号经滤 波放大,至换成数字信号,并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2.传感器:联接主机和被测试人,采集人的多项生理参数。3.计算机:利用软件系统,对所采集的生理参数数信号进行处理,并控制主机的自动化操作。 犯罪心理测试又称犯罪记忆检测[2](俗称测谎)但无论怎样称谓,其工作原理基本上是相同的: 由于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心理异常紧张,他所 感知的形象、体验的情绪和作案情节行为都会在其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记,难以清除和忘却,如果案后被人提起,对他都是一种强烈的刺激。用心理测试仪进行测试过程中,当问及与案件有关的事项和犯罪情节时,犯罪嫌疑人必然会在心理和生理上产生异常反映,包括呼吸变化、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皮肤出汗等,不论他回答是与不是或默不作答,由于这些反映都是受植物神经系统控制,一般不受人的意识支配,测试仪器将忠实记录下被测试人的血压、脉搏、呼吸、皮肤电阻及生理心理的变化。由此可知心理测试关注的不是他的口供,而是他听了主试的提问后,会有什么样的情绪及心理生理反映,比如通过对被测人员提问:即只有刑侦人员,犯罪嫌疑人掌握的案件情节,而且必须是没有扩散的情节。即使作案人(被测试人员)默不作答,测试人员也能根据他对涉案目标问题的特异反映找到有价值的线索。成为甄别和判定被测试人员是否系犯罪嫌疑人的重要科学依据。 “测试技术”在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西方国家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并已经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1971年美国高等法院对心理测试进行了法律上的规定[3]。1991年公安部科技司把研制“测谎技术”纳入了部科研计划。犯罪心理测试专家武伯欣教授自1992年起与他的同事们一直不间断地应用这项技术参与全国各地警方、检察院、部队保卫部门主持侦破的重特大疑难案件,在过去的20多年,他运用心理测试技术,一共进行了1万多次的测试,在全国1100多起重大疑难案件中取得了成功,就无辜和涉案人的区分准确率达到98%。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武伯欣教授所在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为全国第一个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点[4],心理测试专家武伯欣教授认为:近20年来,通过理论研究并结合实战应用这项技术,可以总结出它的主要作用有:有助于发现未知的新线索, 6 5

残余应力测试

2.测试方法 目前常用的残余应力测试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盲孔法,二是X射线衍射法,三是磁弹性法。 盲孔法需在工件表面测量部位钻φ1.5~2mm深2mm的小孔(粘贴专用应变花),通过测读释放应变确定残余应力的大小,所测应力为孔深范围内的平均应力,同一测点无法重复测量比较; X射线衍射法可以做到无损测试,但由于X射线穿透力有限,一般只能测出几个微米范围内平均应力; 磁弹性法是近几年发展较快应用比较成熟的一种残余应力测试方法,具有方便、无损、快速、准确的特点。 对采用盲孔法和X射线衍射法检测残余应力,施工强度大,测量精度难以保证。尤其盲孔法不能对同一位置进行重复性测量,测量数据的符合性差。因此,三峡发电机组转子圆盘支架焊缝残余应力的测试采用了磁弹法技术。 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 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可以分为有损和无损两大类。 有损测试方法就是应力释放法,也可以称为机械的方法;无损方法就是物理的方法。 机械方法目前用得最多的是钻孔法(盲孔法),其次还有针对一定对象的环芯法。 物理方法中用得最多的是X射线衍射法,其他主要物理方法还有中子衍射法、磁性 法和超声法。 X射线衍射法依据X射线衍射原理,即布拉格定律。布拉格定律把宏观上可以准确测 定的衍射角同材料中的晶面间距建立确定的关系。材料中的应力所对应的弹性应变必然表征 为晶面间距的相对变化。当材料中有应力σ存在时,其晶面间距d 必然随晶面与应力相对 取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按照布拉格定律,衍射角2θ也会相应改变。因此有可能通过测量 衍射角2θ随晶面取向不同而发生的变化来求得应力σ。从这里可以看出X射线衍射法测定 应力的原理是成熟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国内外,测量方法的研究深入而广泛,测 试技术和设备已经比较完善,不但可以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可且可以应用到各种实际工件, 包括大型工件的现场测量。

塑料应力测试方法及判定标准

塑料应力测试方法及判定 标准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三:常用塑料: 1. PA、PVC、PMMA、PC、POM、PE、PP、ABS、PS、EVA以及一些混合物。 2. 常用塑料特征、性能: 2.(尼龙):8026上盖、532支撑体、049D内芯等。 ①原色为乳白、微褐,燃烧缓慢,离火后慢熄,火焰呈上黄下蓝,熔融滴落,起泡,有特殊的羊皮或指甲烧焦气味。 ②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 ③应力测试:正丙烷、乙无开裂、裂纹。 2.:聚氯乙烯 ①原色为无色透明,难燃离火即灭,火焰上黄下绿,白烟,燃烧变软有刺激性酸味。紫外线下,使PVC产生浅蓝、紫白的莹光。软的PVC发蓝或蓝白的荧光。②根据增剂的不同分为硬质和软质,硬质PVC采用分子量小的树脂,不含5%的曾剂,机械强度好,耐腐蚀、耐阳光、耐燃烧,软质PVC采用分子量较大的树脂,加入30%-70%增剂制成柔韧性好,抗化学药品性强。 2.:有机玻璃、压克力①原色为无色透明、易燃、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上黄下浅蓝,熔融滴落,加热到 120°C可自由弯曲,不自浊,冒出特有的压克力臭,易熔于丙酮、苯。②高透明性耐光折射率高,用丙酮、氯仿等溶剂自体粘结,制品成型收缩率,料粒的吸湿性可导致制品起泡。③应力测试:乙醇或异丙醇,十秒无开裂、裂痕。 2.:聚甲醛 ①原色为浅黄或白色,慢燃,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上黄下蓝,熔融滴落,强烈鱼腥臭。 ②较强机械性能,缺点不耐酸,强碱和不耐日光紫外线的辐射,长期在大气中暴晒会老化,粘合性差。 ③应力测试:12-18%盐酸溶液浸泡2H,无变形、裂纹。 2.:聚乙烯①原色为半透明——腊色,易燃,火焰上黄下蓝,边熔边滴落,有石腊气味,常温下不熔于溶剂,加热时可溶于丙酮、苯、甲醛。②根据加工方法,可分为高密度PE和低密度PE 高密度PE为半透明腊状固体,质地坚韧,不透水性,耐磨性,抗化学药品性较好。缺点:受热后因应力消失而发生尺寸减少,柔韧性、耐剧冷热差。低密度PE为无色无味无毒的固体,低温仍能保持柔曲特性,抗水性,化学稳定性较强。③应力测试:硬脂酸钠或肥皂水,无变形、裂纹、断裂。 2.:丙烯腈、丁乙烯和苯乙烯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①原色为乳白或白色,不透明,燃烧缓慢,离火后继续燃烧,火焰呈黄色,黑烟,软化烧焦,溶于丙酮、苯、甲苯。②丙烯腈具有拉伸强度、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丁二烯具有韧性、抗冲击能力以及低温性能,苯乙烯具有良好的光泽性、刚性和加工性;调节三者之间比例,可调节高冲击型、中冲击型、通用型、特殊耐热型ABS。缺点:耐热性不够高,易老化,不耐燃不透明。③应力测试:95%以上醋酸浸泡30秒,无变形、裂纹、断裂。 2.:聚丙烯①原色为半透明腊色,易燃,离火燃烧,火焰上黄下蓝,有少量黑烟,熔融滴落,发出石油气味。②密度cm3,是密度最小的塑料之一,熔点

心理测试步骤

测前准备工作 1、接受测试委托,了解案情 *告知办案人员测谎原理 *告知案件承办人可能的测试结果:(1)认定、(2)排除、(3)10%—20%左右的无结论、(4)10%左右的误判。 *充分了解受测人,问what、when、where、who、why、how *讨论、分析案件证据和可用的GKT情节,以及情节的准确性,可靠性等2、准备测试题 *确定CQT和GKT问题方案(相关与准绳问题、相关与陪衬问题)3、与办案人员讨论测试方案,确定问题是否准确,其判断是否可 靠,并让他给出一个百分比,有哪些可能出错的可能。 4、了解受测人的身体状况。 5、布置测试室。

心理测试步骤 1、介绍相互认识我是龙游县人民检察院助理检察员,是司法心理生理测谎测试专业人员。今天来不是来审讯,是来帮助他们把这个案子搞搞清楚,是来做科学测试。你叫什么名字?多少岁了?身体好吗?有没有什么病?你睡好觉了吗?他们怀疑你干了什么事情?他们为什么怀疑你呀?我这次来不是来审问你的,他们已经给我介绍了这个案子。我想听听你的想法。………必要时打断………最后:这么说XXX不是你干的,你什么都不知道是吗?那么我问你……(提出相关问题,取得回答)。“你可不要说谎呀?,我已经说过,我这次来不是审讯你的。我是来给你做一次科学测试,一次心理生理测试,拿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做一次测谎,看你刚才说的是不是实话。我给你讲讲测谎的科学道理” 2、介绍专业特点及测试原理心理测试技术工作是人民检察院心理测试技术人员运用心理学、生理学以及计算机等专业知识,通过心理测试仪,记录被测对象生理反应变化,并作出心理测试意见的一项专门性技术活动。我们选择皮肤电反应,呼吸波,和脉搏波这三项参数。因为这三项是人体中最敏感,不易受大脑皮层意识控制而反应人本能心理反应的生理指标。一个人说谎,他就是想隐瞒,他就会怕揭穿,这种害怕的心理(问他懂不懂)会本能地产生一连串的生理反应(解释)。这种反应是一个人受到任何威胁时都会产生的反应,比如说你在一个黑黝黝的夜里一个人走在一个坟地里,听见后面一声尖叫,你会怎么样?这时你会感觉到心跳加快,一身鸡皮疙瘩,都是一种生理反应,有些你可能感觉不到,其实你的身体内部会产生许许多多的生理反应,这些反应都是身体为了保护自己产生的反应。例: 1、眼睛会张大,嘴巴会张开——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对方,更好地叫出来。但这样子像是一副呆像。(你听说过没有俗话“吓呆了”)这是大家看得出来的,而且是你自己控制得住的,还有许多你是无法控制的。 2、瞳孔会张大——也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对方,一般人不会注意,自己也感觉不到 3、血压会升高,心跳会加快——是为了供更多的血给肌肉,好让身体抵抗,打斗,逃跑(你听说过没有,俗话“害怕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4、肾上腺分泌激素——使全身兴奋,好让身体反应更快,高度兴奋时会使身体发抖,听说过没有“吓得发抖” 5、皮肤出汗——俗话:吓出一身冷汗

薄膜应力测试方法

薄膜的残余应力 一、薄膜应力分析 图一、薄膜应变状态与应力 薄膜沉积在基体以后,薄膜处于应变状态,若以薄膜应力造成基体弯曲形变的方向来区分,可将应力分为拉应力(tensile stress)和压应力 (compressive stress),如图一所示。拉应力是当膜受力向外伸张,基板向内压缩、膜表面下凹,薄膜因为有拉应力的作用,薄膜本身产生收缩的趋势,如果膜层的拉应力超过薄膜的弹性限度,则薄膜就会破裂甚至剥离基体而翘起。压应力则呈相反的状况,膜表面产生外凸的现象,在压应力的作用下,薄膜有向表面扩张的趋势。如果压应力到极限时,则会使薄膜向基板内侧卷曲,导致膜层起泡。数学上表示方法为拉应力—正号、亚应力—负号。 造成薄膜应力的主要来源有外应力 (external stress)、热应力 (thermal stress) 及內应力 (intrinsic stress),其中,外应力是由外力作用施加于薄膜所引起的。热应力是因为基体与膜的热膨胀系数相差太大而引起,此情形发生于制备薄膜時基板的温度,冷卻至室温取出而产生。內应力则是薄膜本身与基体材料的特性引起的,主要取决于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分子沉积缺陷等因素,所以薄膜彼此的界面及薄膜与基体边界之相互作用就相當重要,這完全控制于制备的参数与技术上,此为应力的主要成因。 二、薄膜应力测量方法

测量薄膜内应力的方法大致可分为机械法、干涉法和衍射法三大类。前两者为测量基体受应力作用后弯曲的程度,称为曲率法;后者为测量薄膜晶格常数的畸变。 (一)曲率法 假设薄膜应力均匀,即可以测量薄膜蒸镀前后基体弯曲量的差值,求得实际薄膜应力的估计值,其中膜应力与基体上测量位置的半径平方值、膜厚及泊松比(Poisson's ratio) 成反比;与基体杨氏模量 (Es,Young's modulus)、基体厚度的平方及蒸鍍前后基体曲率(1/R)的相对差值成正比。利用这些可测量得到的数值,可以求得薄膜残余应力的值。 1、悬臂梁法 薄膜沉积在基体上,基体受到薄膜应力的作用发生弯曲。当薄膜的应力为拉应力时,基体表面成为凹面,若为压应力,基板的表面变为凸面。于是可以将一基体的一端固定,另一端悬空,形成机械式悬臂梁,如图二所示。测量原理为将激光照在自由端上的一点,并在沉积薄膜后再以相同方法测量一次,得到反射光的偏移量,进而求得薄膜的残余应力。 图二、悬臂梁法示意图 2、牛顿环法 本法是利用基体在镀膜后,薄膜产生的弯曲面与一参考平面,产生干涉条纹的牛顿环,利用测量到的牛顿环间距与条纹数,推算基体的曲率半径R,其中R 与牛顿环直径之平方差成正比,并与波长的4倍、牛頓环条纹数的差成反比,將所求得的R帶入牛顿环应力公式,可求出残余应力值 (如图三)。 图三、牛頓环法示意图 3、干涉仪相位移式应力测量法

心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心理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每个人走路的情况和鞋底的耗损状况,可以十分意外的看出每一个人的差异,而从这种差异中,我们往往可以探索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做事的积极性。以下是小编为您准备的心理测试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心理测试题 测试:从鞋底的磨损度看你是哪种人? 题目:拿出你所有的鞋子,将耗损最严重的一双挑出,然后把鞋底描画下来。看看你的鞋底的哪一侧损坏最为严重呢? A、右侧鞋底耗损大 B、左侧鞋底耗损大 C、鞋底前端耗损大 D、鞋底外侧耗损大 E、鞋底面耗损均匀 心理测试题结果分析 A、右侧鞋底耗损大 你有些心浮气躁,对任何事都抱有很强的好奇心,性格是属于非常活泼开朗的外向型。一想到某件事,你便会马上付诸行动,不管前面将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或阻碍,若有人想要阻止,你是绝不肯善罢甘休的。这种人比较容易受到当时情感的左右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B、左侧鞋底耗损大 你看起来很温顺善良,像是个老好人模样。但是凡事总喜欢追根究底,不闹明白绝不罢休。一旦与他人闹了别扭,你会非常地坚持自己的主张。你做事情很有韧性,有始有终,心中的意志十分强烈。 C、鞋底前端耗损大 你行动力丰富,一旦着手的事一定会全力以赴。这种人将来与其在大企业服务,还不如在新公司任职来得活跃些。从事与业务有关的工作,更可以发挥你的才能。凭着你积极、韧性的处事态度,即使是转换工作,也不失为发挥自己特长的一个大好机会,尤其是若有优秀的长辈或理念相同的人来拔刀相助的话,就更为锦添花了。 D、鞋底外侧耗损大 你是一个社交关系很好的人,喜欢和人交际,并热衷于热闹的场面,任何聚会或有很多人参加的场合都一定能找到你的踪影。这种人容易受到大众的欢迎,博得大家的好感。叫你乖乖呆在办公事是万万不可的,服务业或每日生活变化较多的工作,均适合这类型的人。 E、鞋底面耗损均匀 你简直就是个玲珑型的人,任何事均可和周围的人士妥协。身怀技术且可以发挥实力的人,大多都有此类鞋底耗损的情况。无论转换工作,或维持目前的工作,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及成就感都差不多。但这种人最大的缺点就是缺乏耐性,常常三分钟热度。 F、左右两侧鞋底耗损程度相同 你做任何事都是谨慎又小心,事前会仔细思考,做好一切计划后再行事,但是往往过于优柔寡断了一点。你很容易对因为自己的原因而没有帮朋友办到的事感到内疚,但别人却并不知道,因为你心里的真实情感和想法从不肯轻易暴露出来。心理测试题6种迷人气质,你是哪一种?测试开始: 1、假如你只身一人来到一个广阔无边的森林里,夜幕降临时,你听见一种不可思议的声音,凭直觉你认为那是什么声音? A、花草仙子们的合奏→1分

应力测量方法的历史

应力测试方法的概述 在几乎所有的机械设备中, 都有金属构件承受负载。这些构件内部应力的大小及其变化是造成失效( 如疲劳等) 的主要原因。金属构件内部应力的大小变化除了与其受力情况有关外, 还与其加工过程, 形变及周围的温度有关。为了维护、检查这些和延长使用寿命, 长期以来人们很关注应力的检测。应力的测量方法也很多, 如盲孔法、x 射线法、磁力法、超声方法等。由于超声波所固有的特性, 如穿透能力强、仪器设备简单、测量速度快、低成本等, 利用超声波无损测量材料表面和内部的应力状况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应力超声波测量的主要理论有: 1 声速与应力关系的Hu g h e s 和ke lly 理论 超声波测量应力方法是基于声弹性效应, 其理论基本假设为: ( 1 ) 固体连续性假设; ( 2 ) 声波的小扰动叠加在物体静态有限变形上; ( 3 ) 物体是超弹性的、均匀的; ( 4 ) 物体在变形中可视为等温或等熵过程。1949 年Hughes 利用超声波测量晶体的三阶弹性常数, 以此为基础, 随后超声波应力测量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1953 年Hughes 和Kelly 利用Lame 常数λ和μ, 以及Murnaghan 常数l 、m 和n提出了各向同性材料的声弹性理论表达式, 建立了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速度与应力之间的关系。 设固体不存在机械耗散过程,可得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1) 式中 是固体的单位体积中的势能, η是拉格朗日坐标下的应变矩阵, ai, xk( i , k =1 , 2 , 3 ) 是拉格朗日坐标和位移坐标。这一方程是研究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基础。利用( 1 ) 式, Hughes 和kelly 从理论上研究了各向同性中的波速与附加静压力或常应力的关系, 这些关系也是后来人们测量固体应力的理论基础。 选自变量为拉格朗日变量a , b , c , 质点位移用u , v, w 把表示, 由力学定律方程( 1 ) 可以写成

金属材料表面缺陷及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研究

金属材料表面缺陷及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研究 摘要:新的时代不断的涌现出新的科技和工艺,引起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巨大 改善。新材料的出现预示着新工艺的产生,对新材料的各种物理表征的监测都引 起了广大人们的重视。传统的检测技术都会对材料进行损害,因此无损检测技术 的出现,更为满足现代人的生产需求。无损检测技术就是指在不破坏检测材料的 基础上,对这些材料进行质量以及工艺性能、安全性能的检测。 关键词:激光超声;无损检测;金属材料;表面缺陷;残余应力 一、金属材料表面缺陷和残余应力检测概述 金属材料在加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材料变形,并且会在材料内部产生残余应力。这部分残余应力会造成材料出现开裂以及变形的情况,与此同时也会严重影 响到材料疲劳性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材料的工艺性能与强度,所以,检 测金属材料残余应力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金属质量以及 工艺标准的重要保证。伴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工业水平的持续发展,金属材料残余 应力无损检测手段也出现了多种类型,包括了电学法、X射线法、磁测法以及光 学法等,可是相较而言,利用激光超声技术检测金属材料的表面波是成本最低, 同时也是最为精确的一种检测手段。通过激光与超声的有效结合,对声波渡越时 间进行测量,从而探测残料表面缺陷以及残余应力。 二、扫描线光源缺陷检测机制研究 超声表面波检测材料表面的缺陷已经在金属材料无损检测方面发挥了巨大的 作用,但是这种检测方法一般都是分析反射信号的脉冲回波或者是信号衍射的渡 越时间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用利用激光源来激发超声波而不是利用压电 换能器,这样就具备了非接触式检测法以及远距离激发超声波的优点,而且激发 光源还可以自由的进行移动,奠定了对大面积的工件进行高效率无损害的检测的 坚实基础。在早期的研究中,仅仅是利用了表面波的透射、折射、反射等依据, 并没有将激光声源的优势真正的发挥,然而提高激光声源的利用率是一个艰难的 研究。21世纪以后,激光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高效率的实现了无损检测,这就是扫描激光源技术。扫描激光源技术就是对样品的表面利用激光源进行扫描检查,如图1所示,超声探测可以选择传统的接触式压电换能器,也可以选择光学检测法;对于超声探测的位置,可以固定,也可以随着光源一起移动,只要保持激光 源和探测位置的距离是固定的就可以,当激光源扫描到缺陷位置的时候,探测到 的材料表面波就会发生变化。扫描激光源技术会出现以下三种特征的结果:图1扫描激光源法缺陷探测示意图 1.当检测样品的表面没有缺陷或者是激光源与缺陷的距离比较远的时候,探 测到的表面波的波幅几乎保持不变,如果出现缺陷,则反射回来的表面波的信号 就会减弱(样品表面有微小缺陷的情况下); 2.当激光源扫描到样品上的缺陷时,探测到的声波信号会很明显的放大; 3.当激光源的扫描位置移动到缺陷位置的后面时,由于散射现象,到达探测 点的信号就会减小。根据探测点收到的回波信号的时间和幅度,可以对材料表面 的缺陷位置和深度进行探测。 三、无损检测技术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缺陷精准定量以及精准定性领域当中,现存的超声检测技术比方说 A 型脉 冲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可以精准的将缺陷找寻出来,但是对缺陷的定量及定性

心理测试适合工作

测试你适合的职业(超级精准) 事业称心如意的秘密在于做你最想做的事。少数几个幸运儿早年便能发现这一秘密,但多数人都困在一种矛盾的心理苦役中,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或别人认为我们该做什么、或自己认为自己想做什么。 要求:每题考虑的时间不超过10秒钟。每7题为一部分,找出你选择最多的那个字母,按顺序进行排列。 1、你倾向从何处得到力量: (E)别人。 (I)自己的想法。 2、当你参加一个社交聚会时,你会: (E)在夜色很深时,一旦你开始投入,也许就是最晚离开的那一个。 (I)在夜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疲倦了并且想回家。 3、下列哪一件事听起来比较吸引你? (E)与情人到有很多人且社交活动频繁的地方。 (I)待在家中与情人做一些特别的事情,例如说观赏一部有趣的录影带并享用你最喜欢的外卖食物。 4、在约会中,你通常: (E)整体来说很健谈。 (I)较安静并保留,直到你觉得舒服。 5、过去,你遇见你大部分的异性朋友是: (E)在宴会中、夜总会、工作上、休闲活动中、会议上或当朋友介绍我给他们的朋友时。 (I)通过私人的方式,例如个人广告、录影约会,或是由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介绍。 6、你倾向拥有: (E)很多认识的人和很亲密的朋友。 (I)一些很亲密的朋友和一些认识的人。 7、过去,你的朋友和同事倾向对你说: (E)你难道不可以安静一会儿吗? (I)可以请你从你的世界中出来一下吗? ---------------------------------------- 8、你倾向通过以下哪种方式收集信息: (N)你对有可能发生之事的想像和期望。 (S)你对目前状况的实际认知。 9、你倾向相信: (N)你的直觉。 (S)你直接的观察和现成的经验。 10、当你置身于一段关系中时,你倾向相信: (N)永远有进步的空间。 (S)若它没有被破坏,不予修补。 11、当你对一个约会觉得放心时,你偏向谈论: (N)未来,关于改进或发明事物和生活的种种可能性。例如,你也许会谈论一个新的科学发明,或一个更好的方法来表达你的感受。 (S)实际的、具体的、关于“此时此地”的事物。例如,你也许会谈论品酒的好方法,或你即将要参加的新奇旅程。 12、你是这种人:

盲孔法测残余应力

关于构件的残余应力检测(盲孔法检测) 一、前言 (1)应力概念 通常讲,一个物体,在没有外力和外力矩作用、温度达到平衡、相变已经终止的条件下,其内部仍然存在并自身保持平衡的应力叫做内应力。 按照德国学者马赫劳赫提出的分类方法,内应力分为三类: 第Ⅰ类内应力是存在于材料的较大区域(很多晶粒)内,并在整个物体各个截面保持平衡的内应力。当一个物体的第Ⅰ类内应力平衡和内力矩平衡被破坏时,物体会产生宏观的尺寸变化。 第Ⅱ类内应力是存在于较小范围(一个晶粒或晶粒内部的区域)的内应力。 第Ⅲ类内应力是存在于极小范围(几个原子间距)的内应力。 在工程上通常所说的残余应力就是第Ⅰ类内应力。到目前为止,第Ⅰ类内应力的测量技术最为完善,它们对材料性能和构件质量的影响也研究得最为透彻。除了这样的分类方法以外,工程界也习惯于按产生残余应力的工艺过程来归类和命名,例如铸造应力、焊接应力、热处理应力、磨削应力、喷丸应力等等,而且一般指的都是第Ⅰ类内应力。 (2)应力作用 机械零部件和大型机械构件中的残余应力对其疲劳强度、抗应力腐蚀能力、尺寸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适当的、分布合理的残余压应力可能成为提高疲劳强度、提高抗应力腐蚀能力,从而延长零件和构件使用寿命的因素;而不适当的残余应力则会降低疲劳强度,产生应力腐蚀,失去尺寸精度,甚至导致变形、开裂等早期失效事故。 (3)应力的产生 在机械制造中,各种工艺过程往往都会产生残余应力。但是,如果从本质上讲,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可以归结为: 1.不均匀的塑性变形; 2.不均匀的温度变化; 3.不均匀的相变 (4)应力的调整 针对工件的具体服役条件,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消除或降低对其使用性能不利的残余拉应力,有时还可以引入有益的残余压应力分布,这就是残余应力的调整问题。 通常调整残余应力的方法有: ①自然时效 把构件置于室外,经气候、温度的反复变化,在反复温度应力作用下,使残余应力松弛、尺寸精度获得稳定。一般认为,经过一年自然时效的工件,残余应力仅下降2%~10%,但工件的松弛刚度得到了较大地提高,因而工件的尺寸稳定性很好。但由于时效时间过长,一般不采用。 ②热时效 热时效是传统的时效方法,利用热处理中的退火技术,将工件加热到500~650℃进行较长时间的保温后再缓慢冷却至室温。在热作用下通过原子扩散及塑性变形使内应力消除。从理论上讲采用热时效,只要退火温度和时间适宜,应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