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培训教案

个人所得税培训教案
个人所得税培训教案

个人所得税法

2006年教材本章变化内容:

1.自2006年1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由原来的每月800元上调为1600元,附加扣除人员每月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为4800元。

2.个人从上市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证券投资基金从上市公司分配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在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时,也暂减按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

3.纳税人取得不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计征个人所得税问题

4.企业为职员支付各项免税之外的保险金,并入职员当期的工资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

5.个人因购买和处置债权取得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

6.办理补充养老保险退保和提供担保个人所得税的征税方法

7.个人兼职和退休人员再任职取得收入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

8.企业利用资金为股东个人购买汽车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

9.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税方法

10.企业高管人员行使股票认购权所得征税方法

11.个人收回转让的股权征税方法

12.股权分置改革中非流通股股东通过对价方式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股份、现金等收入,暂免征收流通股股东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13.个人按规定标准取得的拆迁被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

14.《个人所得税治理方法》(2005年7月)

第一节纳税义务人(熟悉)

税法规定,中国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中国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和港澳台同胞,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按照住宅和居住时刻两个标准,又划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一、居民纳税义务人

【例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个人所得税居民纳税人的是()。

A.在中国境内无住宅,但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

1 年的个人

B.在中国境内无住宅且不居住的个人

C.在中国境内无住宅,而在境内居住超过 6 个月不满 1 年的个人

D.在中国境内有住宅的个人

[答疑编号101601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D

【例题】某外国人2003年2月12日来华工作,2004年2

月15日回国,2004年3月2日返回中国,2004年11月15日至2004年11月30日期间,因工作需要去了日本,2004年12月1日返回中国,后于2005年11月20日离华回国,则该纳税人()。

A.2003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4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B.2004年度为我国居民纳税人,2005年度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C.2004年度和2005年度均为我国非居民纳税人

D.2003年度和2004年度均为我国居民纳税人

[答疑编号101601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无住宅又不居住或者无住宅而在境内居住不满1年的个人”。

自2004年7月1日起,对境内居住的天数和境内实际工作期间按以下规定为准:

(一)判定纳税义务及计算在中国境内居住的天数

对在中国境内无依据的个人,需要计算确定其在中国境内居住天数,以便依照税法和协定或安排的规定判定其在华负有何种纳税义务时,均应以该个人实际在华逗留天数计算。

(二)对个人入、离境当日及计算在中国境内实际工作期间对在中国境内、境外机构同时担任职务或仅在境外机构任职的境内无住宅个人,在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中国境内无住宅的个人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若干具体问题的通知》第一条的规定计算其境内工作期间时,对其入境、离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内外的当日,均按半天计算为在华实际工作天数。

第二节所得来源的确定(了解)

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有:

(一)在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或经济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

(二)在中国境内提供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劳务酬劳所得。

(三)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取得的所得。

(四)个人出租的财产,被承租人在中国境内使用而取得的财产租赁所得。

(五)转让中国境内的房屋、建筑物、土地使用权,以及在中国境内转让其他财产而取得的财产转让所得。

(六)提供在中国境内使用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著作权,以及其他各种特许权利而取得的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七)因持有中国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以及个人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八)在中国境内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取得的名次的奖金所得;参加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的有奖活动而取得的中奖所得;购买中国境内有关部门和单位发行的彩票取得的中彩所得。

(九)在中国境内以图书、报刊方式出版、发表作品,取得的稿酬所得。

【例题】非居民纳税人仅就来源于境内的所得交个人所得税,下列属于境内所得的是()。

A.在中国境内任职受雇的工资薪金

B.因任职受雇履约而在中国境外提供各种劳务的酬劳

C.将财产出租给承租人在中国境外使用取得的所得

D.转让中国境内房产取得的所得

[答疑编号10160103: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AD

第三节应税所得项目(熟悉)

应税所得项目体现了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目前共11项。

一、工资、薪金所得

注意的问题:

1.免纳个人所得税(参见教材383页)

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部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爱护等方面的奖金。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退休工资、离休工资、离休生活补助费。

企业和个人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提取并缴付

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差不多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不计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收入,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

2.不予征税项目(4项):独生子女补贴;执行公务职员资制度未纳入差不多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托儿补助费;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3.了解内部退养人职员薪征税问题

实行内部退养的个人在其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

休年龄之间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工资、薪金,不属于离退休工资,应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个人在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应按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并与领取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合并后减除当月费用扣除标准,以余额为基数确定适用税率,再将当月工资、薪金加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减去费用扣除标准,按适用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

例如:王某2005年8月办理内退,月工资1500元,提早4年退休,单位一次性付给其收入48000元。

[答疑编号10160104:针对该题提问]

(1)48000÷(4×12)=1000元/月

最新个人所得税教案

个人所得税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分项计算 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应分项计算 第一步:计算每项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步:计算每项收入的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应纳个人所得税额=每项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般情况计算两步:

1、计算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每月应计税收入额-扣除项目 -2000-2800 2、计算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九级) (一)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计算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应注意: 1、工资、薪金所得每月应计税收入额 包括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其他与受雇或任职有关的所得。 (一)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2、可扣除的项目包括: (1)独生子女补贴;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品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按实际误餐次数和标准领取的误餐补助。 (一)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5)单位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规定标准内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超标准的应加上 例1工资 A2009年5月取得工资薪金总额为12000;应扣除个人负担的公积金为2400元,扣除养老保险800元,总额中包括实际误餐次数计算发放的误餐补贴共计900元.该省规定公积金扣除比例最高为10%。应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12000-1200-800-900+800-2000=7900 例2工资 2009年5月取得工资薪金总额为12000;企业扣除个人负担的公积金为1200元,扣除养老保险800元,总额中包括按天计算发放的误餐补贴共

个人所得税教学设计

个人所得税 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09-11-25 17:55:29 《个人所得税》教学设计 所用教材、版本:《财政与税务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蔡少优主编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理解个人所得税的含义、纳税人、征税对象及税率,掌握个人所得税中偶然所得的计税方法。 2、技能目标:能判断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对生活中的各种偶然所得情形知道该不该纳税,应纳多少税。 3、情感目标:激发对个人所得税的学习兴趣;通过案例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分析:个人所得税是税务基础部分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个人所得税概述和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教材从中等财经类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本着“懂原理、会应用”的原则,设计了案例分析、课堂练习、自测题和一些扩展的知识点,将抽象的理论附着生动的载体,实用性较强,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个人所得税全部内容计划用4课时。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个人所得税的概念、纳税人、征税对象、税率和偶然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其中纳税人及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这两部分内容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因为个人所得税的概念浅显易懂,不需深入讲解,而征税对象和税率这两部分的内容不适合单独学习,把每一种征税对象和与它对应的税率及计算方法放在一起学习,内容会显得生动些。本节课只讲一种征税对象,所以征税对象和税率不是本节课的重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特点 (1)在此之前,学生对个人所得税都有所了解,但主要集中于工资薪酬的所得税,对其他所得税知道一点,却不知道如何纳税。所以偶然所得的计税方法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知识。(2)由于税务课程既不属于高考科目,也不属于考证科目,所以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高。 (3)该年龄段的学生开始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追求新颖活泼的内容。所以要求教学方法多样化,并且不能拘泥于形式。 2、对策及学法研究:针对学生的特点,首先我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引进了生本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把所学的知识视作认识和研究的对象;其次,在教学手段上设计多样化,将教师讲解与FLASH动画播放相结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习让学生理清思路;最后,设计了任务拓展环节,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后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并对新内容进行理解消化。 3、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不难,密切联系实际,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也相对感兴趣。但是,如果学生在没有掌握好的学习方法的情况下直接看教材,会感觉无从下手。于是,在课堂上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引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便成为本节课的设计难点。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分别采用提问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讨论法;新知识点的学习主要采用演示讲解法和提问法,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实现师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对于新内容的拓展和引申部分首先采取任务驱动法,让学生独立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大全

一、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公式 注:1. 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 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二、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公式 注:1. 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本规定减除费用扣除差额后的所得额。

2. 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所得。 三、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计算公式 注:1. 表中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成本、损失)后的所得额。 2. 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四、劳务报酬所得计算公式 劳务报酬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每次劳务报酬收入不足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800元的费用;每次劳务报酬收入超过4000元的,用收入减去收入额的2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税率。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要实行加成征

注:1. 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 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五、财产租赁所得计算公式 (1)每次(月)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一准予扣除项目一修缮费用(800元为限)一800元 (2)每次(月)收入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月)收入额一准予扣除项目一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 (3)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六、财产转让所得计算公式 财产转让所得,以一次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财产原值,是指: (1)有价证券,为买入价以及买入时按照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 (2)建筑物,为建造费或者购进价格以及其他有关费用; (3)土地使用权,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开发土地的费用以及其他有关费用; (4)机器设备、车船,为购进价格、运输费、安装费以及其他有关费用; (5)其他财产,参照以上方法确定。 七、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公式 全年一次性奖金,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扣缴义务人根据其全年经济效益和对雇员全年工作业绩的综合考核情况,向雇员发放的一次性奖金,包括年终加薪、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办法的单位根据考核情况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 实际工作中,雇主对雇员工资薪酬管理方式各有不同。对雇员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雇主一般存在三种处理方式:一是全额扣缴雇员的个人所得税税款,二是为雇员定额负担税款,三是为雇员按一定比例负担税款(包括100%负担税款),本文分别解析以上三种情况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一、全额扣缴个人所得税税款的情形 1.政策依据

个税计算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科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课题: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的计算 教学目标:1、掌握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2 、了解工资薪金的概念与征收范围 重点难点: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1、个人所得税概念。 2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3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新课讲授】第三节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的概念: 1、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 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项目包括: (1)独生子女补贴;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一按月计征 二、应纳个人所得额税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二月工薪收入总额一3500元/4800元一三险一金 应纳所得税=月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适用的税率及速算扣除数表 级数含税级距税率 (%) 速算扣除数 1不超过1500元的3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1010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20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25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30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355505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4513505、举例例1:某大学教授月应发工资4800元,5 月份交纳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128 元, 失业保险16元,医疗保险120元, 单位代扣水电费200元, 该教授本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多少? 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4800—3500—128—16—120) *3%=31.08(元) 例2:某公司职员朱先生2011年12月14日取得工资、薪金所得4500元,当月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30000元。计算宋先生12 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4500-2000 )X 15%-125=250 例3:某单位财务总监年薪200000 元,每月发放5000元,年底一次性发放140000 元。 ①年薪每月计算所得税=( 5000—3500) X 3%=45 ②一年共计所得税=45 X 12=540 ③一次性奖金应交个人所得税=140000 X 25%—1005=33995 ④全年共应交个人所得税=33995+540=34535 课堂练习】《法规练习题6》第4、5 题 (学生上黑板写出答案,教师讲评) 课堂小结】1 、工资薪金所得的概念及界定2、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课后作业】《法规练习题6》

2017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2017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发布时间:2017-03-10编辑:健聪手机版 奖金包括:稿酬的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的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17年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收入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费- 起征点(3500元)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x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个税起征点应设为4800元。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计算方法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从2000元提高至3500元的规定,同时将个人所得税第1级税率由5%修改为3%。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017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个税税率表,3500元起征点,包括工资税率表、年终奖税率表、劳务税率表,个体户税率表等等,简单实用的表格,让您更容易看懂税率表。 一、工资、薪金所得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说明:1、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 2、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税率表相同。 说明:1、表中的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劳务报酬所得。

最新个税税率表及EXCEL计算公式79496

2011年最新个税税率表及EXCEL计算公式 概述:从今年9月1日起,修改后的个税法将正式实施,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税率由九级改为七级,为3%至45%。(税率如下文所示) 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原个税9级超额累进税率: 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适用25%税率的起征点从此前的20000元至40000元调整至9000元至35000元,范围明显扩大。

在新的个税法中,应纳税收入3.86万元成为个税增减临界点,即月应纳税收入低于3.86万元缴纳的个税将减少,高于3.86万元则将多缴税。而在一审草案中,临界点是1.9万元。 EXCEL公式: =ROUND(MAX((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2)公式解释: 5%*{0.6,2,4,5,6,7,9}这部分为税率,分别为:3%,10%,20%,25%,30%,35%,45% 5*{0,21,111,201,551,1101,2701}这部分为速算扣除数,分别为: 0,105,555,1005,2755,5505,13505 MAX((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这一部分是个人工资减去起征点3500后分别乘以7个税率,再减去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将最后得到的七个数据取最大值。

最外层的函数=ROUND(MAX((A1-3500)*5%*{0.6,2,4,5,6,7,9}-5*{0,21,111,201,551,1101,2701},0),2) 是将前面得到的最大值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就是说分以下的数四舍五入。 X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教学设计说课稿)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教学设计说课稿 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此次修订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开启了个税领域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新税制,拉开了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序幕,由于此次改革增加了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新举措,将关系到中国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也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同时也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在涉税课程学习中应该掌握的重点。 下面请大家随我一起走进《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 我将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来介绍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 首先是教学分析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模块来自《税费计算与申报》课程,该课程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会计专业学生岗位必备技能;而本模块选自课程项目五个人所得税涉税业务处理的综合所得税务处理部分。 课程选用了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该教材充分体现了信息化

特点,书中二维码即扫即学,配以资源丰富的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平台,满足了老师和学生对课程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针对会计专业高职教育和大学生的现状,日常专业教育均是以企业经营业务为主开展教学安排,学生对社会个人各种收入的来源和分类了解相对缺失,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对电子产品和信息化等事务非常敏感及众多软件、硬件和技术的普及也为本课程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先决的条件。 由此,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介入下,根据企业实际岗位的要求和高职教育的特点,我们制定了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职业素养目标。 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也显示了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凸显针对性。 第二部分是教学策略 首先介绍一下本模块的教学设计思路,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下,以“我为父母算次税”为教学总任务,运用合作探究和参与体验的教学方法,结合任务驱动和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真正实现“查问思做”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综合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文化内涵。

世界各国实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00.电子教案

世界各国实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基本模式: (一分类所得税制 (二综合所得税制 (三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所得税的利与弊 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最能体现税收的公平原则,因为它既实行差别课税,又采用累进税率全面课征,综合了前两种税制的优点,得以实行从源扣缴、防止漏税,全部所得 符合量能负担的要求。因此,分类又要合并申报,等于对所得的课税加上了“双保险”, 综合所得税制是一种适用性较强的所得税类型。 综合所得税制的优点表现在:税基较宽,能够反映纳税人的综合负担能力;考虑到个人经济情况和家庭负担等,给予纳税人一定的减免照顾;就其总的净所得采取累进税率,这又可以达到调节纳税人所得税负担的目的,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纵向再分配。 但这种税制的课征手续较繁,征收费用较多,且容易出现偷漏税,要求纳税人有较高的纳税意识、较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先进的税收管理制度。 分类所得税制的优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可以借助差别税率对不同性质的所得区别对待,以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其二,可以广泛地采用源泉课税法,课征简便,节省征收费用。然而,这种税收制度不能按纳税人全面的、真正的纳税能力征税,不能真正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个人收入来源的渠道和形式呈多样化的趋势,这对所得的分类分项无疑会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分类所得税制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税制模式。当今世界纯粹采用这种税收制度的国家并不多。 美国的税制特点 ?1、个人和公司所得税为主体。它们占了政府全部收入(包括来自社会保险税收入的

42%,而在联邦总收入中占55%。 2、社会保险税处于重要地位。这种税目前在美国已经跃居联邦收入的第二 位。 3.税收制度的联邦制属性。国家和州政府拥有独立的征税权,同时地方政府 从州政府中获得它们的征税权。在这三个政府层次上有一部分税源是重复的,特别是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但是其税收结构显著不同,各有其主体税种。 ?4、税务管理及税务审计制度比较严格。 英国税制特点 ?(一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辅 英国税制由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资本利得税、石油税、资本转移税、印 花税、土地开发税,以及增值税、关税、消费税等组成。所得税在其中占据了主导 地位,占全部税收收入的60%以上。1991年包括所得税在内的直接税收入占全部税收总额的67.3%。 间接税在英国税制中处于辅助地位,其在全部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较低。1991年,英国间接税收入占当年全部税收总额的32.7%,低于直接税所占的比重。 (二税收收入和权限高度集中 英国是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税收收入和权限高度集中于中央。英国税收分 为国税和地方税。国税由中央政府掌握,占全国税收收入的90%左右,是中央财政最主要的来源。地方税由地方政府负责,占全国税收收入的10%左右,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但不是主要来源。构成地方财政主要财源的是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补 助。

个税计算教学设计

个税计算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教学设计 科目:《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课题: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的计算 教学目标:1、掌握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2、了解工资薪金的概念与征收范围 重点难点: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个人所得税概念。 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3、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 【新课讲授】第三节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的概念: 1、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 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不属于工资、薪金性质的补贴、津贴,不予征收个人所得税的项目包括: (1)独生子女补贴;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属成员的副食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按月计征 二、应纳个人所得额税的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月工薪收入总额—3500元/4800元—三险一金 应纳所得税=月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 2

三、举例 例1:某大学教授月应发工资4800元,5月份交纳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128元,失业保险16元,医疗保险120元,单位代扣水电费200元,该教授本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多少? 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4800—3500—128—16—120)*3%=31.08(元) 例2:某公司职员朱先生2011年12月14日取得工资、薪金所得4500元,当月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30000元。计算宋先生12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 应纳个人所得税=(4500-2000)×15%-125=250 例3:某单位财务总监年薪200000元,每月发放5000元,年底一次性发放140000元。 ①年薪每月计算所得税=(5000—3500)×3%=45 ②一年共计所得税=45 ×12=540 ③一次性奖金应交个人所得税=140000 ×25%—1005=33995 ④全年共应交个人所得税=33995+540=34535 【课堂练习】《法规练习题6》第4、5题 (学生上黑板写出答案,教师讲评) 【课堂小结】 1、工资薪金所得的概念及界定 2、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课后作业】《法规练习题6》 3

个人所得税教学案

五、个人所得税 【学习要求与目的】 1.了解个人所得税法概述、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税率等基本征收制度 2.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 3.掌握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计算 【学习重点】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基本计算 【学习难点】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授课班级】2011秋会计电算化班 【授课人】张士杰 引言:我们已经学习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明确了纳税人、税率及如何计算。今天我们来学习个人所得税。同学们!想一想:你都知道哪些个人收入方面的所得 引出今天讲的题目——个人所得税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即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 (二)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三)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和税率 1.个人所得税的应税项目: (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2.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税率体系。所得项目不同,规定不同。详见课本P182-183 (四)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重点介绍: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最新个人所得税综合计算题及答案

个人所得税综合计算题及答 1、李某1999年12月取得以下几笔收入: ⑴李某为某一企业董事会成员,本月实际取得工资收入1128元(已扣除按国家规定比例提取上缴的 住房公积金72元),独生子女补贴100元,年终奖金3000元,又取得董事会收入2000元。 ⑵因投保财产遭损失,取得保险赔款5000元;本月还取得国库券利息收入200元,集资利息1800元。 ⑶李某共有两套住房,本月将另一城市的一套住房出售,取得转让收入150000元,该房屋原值8000 0元,卖房时支付有关税费8500元,广告费1500元。 ⑷李某因在国外某公司投资,本月取得该国净股息所得3000美元(折合人民币24600元),已被扣 缴所得税700美元(折合人民币5637.50元)。 ⑸本某与他人共同编写一本30万字的著作《现企管理》,得稿酬20000元,各分10000元。 ⑹本月接受邀请给一个单位讲学2次,第一次取得报酬20000元,第二次取得报酬15000元。要求:根据以上资料,计算李某1999年12月份应纳的个人所得税额。 答案:⑴工资收入应纳税额=(1128-800)×5%=16.40(元)年终奖金应纳税额=3000×15%-125=325(元)个人由于担任董事职务所取得的董事费收入,应按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税。董事会收入应纳税额=(2000-800)×20%=240(元) ⑵国库券利息收入及保险赔偿收入免税。利息收入应纳税额=1800×20%=360(元) ⑶转让房产应按财产转让项目征税应纳税所得额=150000-80000-8500-1500=60000(元)应纳所得税额=60000×20%=12000(元) ⑷来自该国所得有抵免限额=(24600+5637.50)×20%=6047.50(元)由于李某在该国已被扣缴个人所 得税额不超抵免限额,故来自该国所得的允许抵免额为5637.50元。应纳税额=6047.50-5637.50=410(元) ⑸李某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0000×(1-20%)×20%×(1-30%)=1120(元)⑹李某本月给同一单位讲学,属于同一连续性收入,以一个月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应纳税所得额=(20000+15000)×20%=28000(元)应纳所得税额=28000×30%-2000=6400(元)综上,李某1999年12月份应纳个人所得税额=1604+325+240 +360+12000+410+1120+6400=20871.40元 2、张某1999年10月份取得以下几笔收入: ⑴张某于1999年10月发表一部长篇小说,获得稿酬10000元(已纳个人所得税),因该小说畅销, 本月又加印该小说取得稿酬2000元。并且,该小说在本月获得国家文学奖,取得奖金5000元。 ⑵张月本月将一篇短篇小说文稿拍卖,取得收入30000元。 ⑶张某本月初将其于市中心自有两间120平方米的门面房,出租给陈经营服装。协议规定,租用期一 年,年租金96000元,本月取得租金收入8000元。另外,本月支付该出租房发生的修缮费用500元,取得普通发票,本月允许扣除的税费合计1496元均已缴纳,并取得税票。 ⑷张某因购买体育彩票中奖取得奖金100000元,其中40000元通过民政部门捐赠给灾区。 ⑸张某在自己本单位取得本月工资收入8800元(现金)。按照该单位内部的规定,员工工资收入应 纳税额的30%由单位负担,其余70%的应纳税额由员工自己负担。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张某1999年10月本人实际负担的个人所得税额。 答案:⑴张某获得的国家级文学奖免税。取得的稿酬所得按规定应属于一次收入,须合并计算应纳税 额。应纳税额=(10000+2000)×(1-20%)×20%×(1-30%)-10000×(1-20%)×20%×(1-30%)=134 4-1120=224(元) ⑵作者将自己的文字作品手稿或复印件公开竟价拍卖,属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所得,应按特许权使用费 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30000×(1-20%)×20%=4800(元) ⑶财产租赁收入应纳税额=(8000-1496-500-)×(1-20%)×20%=960.64(元) ⑷许扣公益捐赠额=100000×30%=30000(元)应纳税额=(100000-30000)×20%=14000(元)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讲座WORD版

?个人所得税基础知识 ?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讲解 ?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所得税讲解 ?企业年金征收个税政策讲解 ?其他新政策 一、个人所得税法相关基础知识 征税对象 ?以个人取得的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 税率 新税法修订的主要内容 ?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2000元/月提高到3500元/月 ?调整工薪所得税率结构: 将现行工资薪金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 将最低的一档税率由5%降为3% 取消了15%和40%两档税率 工薪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应纳税所得额=工薪收入-免税收入-扣除费用-按照规定缴付的五险一金-采暖费补贴-公务用车及通讯费-捐赠

工资薪金收入 不属于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的收入 ?独生子女补贴; ?托儿补助费; ?差旅费津贴; ?误餐补助 免税收入 ?免税的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福利费: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从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提留的福利费或者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的生活补助费; 救济金:指国家民政部门支付给个人的生活困难补助费。 ?以下所得也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征税范围 从超出国家规定的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支付给个人各种补贴、补助; 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 单位为个人购买汽车、住房、电子计算机等不属于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性质的支出 扣除费用 ?按照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含)以后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为3500元。 ?而纳税人2011年9月1日前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无论税款是否在2011年9月1日以后由扣缴单位申报入库,均应适用旧税法的减除费用标准2000元。 五险一金 ?自2011年6月1日起,用于计算我市单位和职工个人缴存的住房公积金的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基数的限额为11 154元; ?超过国家或地方政府规定的比例缴付的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金、补充养老保金; ?企业以现金形式发给个人的住房补贴、医疗补助费; ?单位为职工个人购买商业性补充养老保险等,在办理投保手续时,作为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纳税 公务费用 ?公务用车费用每人每月不得超过2,700元 ?通讯公务费用每人每月不得超过当月实际发生通讯费用的80%,且仅限一人一号 捐赠 三、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税 ?“老算法” ?A: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的商数据以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B: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特别提醒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年终奖金的办法执行。

个人所得税最新的计算方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 考虑到很多人对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不是太清楚,要想很好地对个人所得进行纳税筹划,有必要对个人所得税的基本计算做一下初步了解。 一、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纳税的一般纳税计算 计算公式:(月工资、薪金所得-800/40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1] 某纳税人2000年6月份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收入4800元,请计算其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4800-800=4000(元) 应纳税额=4000×15%-125=475(元) 因此该纳税人6月份应纳税额为475元。 (二)同时取得两处(及以上)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计算同时在多处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应合并计算应纳税额。 [例2] 某纳税人同时在中国境内两家企业任职,2000年7月份在该两公司分别取得工资类所得2000元、2200元,试计算该纳税人7月份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2000+2200-800=3400(元) 应纳税额=3400×15%-125=385(元) 因此该纳税人7月份应纳税额为385元。 (三)雇佣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的纳税计算 在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外国驻华机构工作的中方人员取得的工资、薪金收入,凡是由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的,支付单位应代扣代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了便于征管,税法规定,对于雇佣单位和派遣单位分别支付工资、薪金的采取由支付者一方减除费用的方法,即只由雇佣单位在支付工资、薪金时,按照税法的规定减除费用,计算扣缴个人所得税;派遣单位支付的工资、薪金不再减除费用,以支付金额直接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 [例3] 刘某为中国某公司的雇员,1999年12月被公司派遣到某外商投资企业工作。2000年7月该纳税人获得派遣公司工资2000元,外商投资企业工资收入2500元。试问该纳税人7月份应交纳个人所得税多少? 外商投资企业应扣缴税款=(2500-800)×10%-25=145(元) 派遣公司应扣缴税款=2000×10%-25=175(元) 刘某应自行申报补缴税款=(2500+2000-800)×15%-125-(145+175)=110(元) 以上所述纳税人,应在一定的期限内到一固定的税务机关,就其所有工资、薪金所得合并申报纳税,多退少补。 (四)特定行业职工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计算 为了照顾某些特定行业,如采掘业、远洋运输业、远洋捕捞业以及财政部确定的其他行业,因季节、产量等因素的影响,对于这些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的税款,可以实行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的方式计征,即每月按实际工资、薪金数额预缴,年度终了后30日内按年计算多退少补。 [例4] 某采掘业职工,在1999纳税年度1月-11月份,实际取得工资、薪金数额为22000元,按规定共预缴个人所得税款980元,年终又领取工资、奖金6500元。试问该纳税人年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款为多少? 应缴税款={[(22000+6500)÷12-800]×10%-25}×12-980=610(元) 因此该纳税人年终应缴税款610元。

电子教案《税费计算与申报实训(第三版_梁伟样)》习题答案情境六: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实训答案

情境七:个人所得税计算与申报 参考答案 第二部分职业判断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B 3. A 4. C 5. B 6. A 7. C 8. C 9. C 10. A 11. B 12.A 13.B 14.B 15.B 16.B 17.D 18.B 19.C 20.C 21.D 二、多项选择题 1. AB 2. ABCD 3. ACD 4. ABCD 5. CD 6. AC 7. ABC 8. ABC 9. ACD 10. AD 11. AB 12. AB 13. BD 14.ABD 15.BC 16.BD 17.BC 18.ABD 19.ABC 20.BD 21.ABCD 三、判断题 1.× 2. × 3.× 4.√ 5. × 6. × 7. × 8.× 9.√ 10.×11. √ 12.× 13.× 14.× 15.× 16.×17.√18 √19.√20.×21.×22.×23.×24.×25.√26.√ 四、计算题 1. 工资每月应纳个人所得税=(6500-3500)×10%-105=195元 工资薪金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195×12=2340元 专利技术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1-20%)×20%=3200元 已在A国缴纳5000元,超过3200元,此项收入不需要在国内补缴个人所得税。 股息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4000×20%=800元 已在B国纳税600元,此项收入需在国内补缴个人所得税200元 所以,该公民需要在国内缴纳个人所得税2340+200=2540元 2. 工资薪金应纳个人所得税=(4000-3500)×3%=15元 因为20000÷12=1666.67元,故年终奖金适用10%的税率和105元的速算扣除数年终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20000×10%-105=1895元 劳务报酬应纳个人所得税=25000×(1-20%)×20%=4000元 3. 因为80000÷12=6666.67元,故该经理年薪适用20%的个人所得税和555的速算扣除数 又因为该经理月基本工资3000元,距离费用扣除标准尚有500元差额,故:该经理应缴纳个人所得税=(80000-500)×20%-555=15345元 4.

个人所得税计算例子

个人所得税计算例子 【篇一:个人所得税计算例子】 个人所得税税率是多少?怎么计算呢?下面小编带来了个人所得税税率举例,欢迎阅读!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级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1,500元不超过1455元的302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101053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 元至41255元的部分302,755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7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元的部分4513,505【如何计算】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35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举例: 假设您的月工资为6000元,工作地点是广州(这个城市的五险一金标准是个人缴纳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住房公积金8%)。 那么: 应纳税额=6000 - 6000 x (8% + 2% + 1% + 8%) - 3500 = 1360(元)查上表可知,与1360元对应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分别为3%和0,因此: 个税=1360 x 3% - 0 = 40.8(元) 也就是说,在广州月工资6000元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40.8元。虽然最后实际到手只有4000多元,但至少现在知道了,“少了的钱”几乎都用来缴纳五险一金了,只有极少一部分用来缴纳个税而已。 拓展阅读:2015年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 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 在个人所得税计算中,如果采用的是超额累进税率表计算个税时,为了简化计算过程,通常就会涉及到个人所得税速算扣除数,它的作用只是为了简化计算过程,让个税计算更加简便。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教案

公开课 学科: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授课班级:中二(5)班 课题: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一)地点:中二(5)班 授课教师:时间:2017年5月27日 指导老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并识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确定。 能力目标:能正确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培养动手计算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认真参与、积极交流、主动学习的能力;强化爱国,守法意识和爱岗敬业、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偶然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偶然所得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使用多媒体PPT教学讲授法、归纳总结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小张2011年11月取得薪金3000元,那他要交税吗?2012年11月,由于小张表现好,工资涨到6000元,那他要交税吗?交多少税? 讲授新课 一个人所得税税率——超额累进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 (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补充: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及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5%-35%的五级超额累进税率; (3)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故实际税率为14% ; (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 2008年3月1日,个人出租住房减按10%的税率征收。 二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1.工资、薪金所得——按月 (1)费用扣除: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 (2)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35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计算题】小张2012年11月取得薪金6000元,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全月应纳税所得额1500元以下的税率3%;超过1500元不超过4500元的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105) 应纳税所得额:6000-3500=2500(元)。 可以用两种方法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第一种方法是按照速算扣除数简易计算法计算: 2500×10%-105(速算扣除数)=145(元)。 第二种方法是按照超额累进税率定义分解计算: 1500×3%+(2500-1500)×10%=45+100=145(元)。 2.劳务报酬所得——按次 公式: 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80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计算题】某歌星在中国境内的一场演出中,出场费为10 000元,计算其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10 000×(1-20%)=8000(元) 应纳税额=8000×20%=1600(元) 3.稿酬所得——按次 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80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计算题】王某出版《国际经济法教程》一书,获稿酬8 000元,问王某应缴多少个人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8 000×(1-20%)=6 400(元) 应纳税额=6 400×20%×(1-30%)=896(元)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1500元部分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部分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部分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部分2 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部分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部分35 5505 7 超过80000元部分45 13505

2016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计算公式

2016年最新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及计算公式 2015-08-16 19:41 来源:个税计算器浏览:4644次 l 应纳税额T=(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l 半年奖金法T=(工资薪金所得+半年奖金-“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l 一年奖金法T=(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免征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12个月奖金(年终奖摊每月=年终奖金额÷12月×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当工资低于3500时,应从奖金里抵足免征额后再计算)

二、个体(生产经营)、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所得,适用的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表。 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l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以及损失 l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速算扣除数

l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800费用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800费用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税率-(1-30%)减征额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 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l 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800费用)×税率 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T=应纳税所得额A〈全年收入总额*(1-20%)费用〉×税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