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二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二年级经典诵读计划

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情感、精神、心理的结晶。它凝聚着中华五千年的智慧和人文精萃,是中国文学的核心。为了使我班学生增长知识,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传承和光大中华优良传统,养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制订本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标

通过学校和家庭组织我班学生诵读《弟子规》,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传统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1、培养我班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我班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人文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三、时间安排

1、早自习时间二十分钟的诵读。

2、每节课预备铃响后两分钟,大家一边念一边等老师进教室,帮助安静教室气氛,从而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3、每周一的午间课,由班主任老师对《弟子规》的相关内容予以详细讲解,观看动画片《弟子规》,便于学生理解和诵读。

4、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在时间上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经典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背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四、具体措施

1、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小老师教读与老师讲故事、学生讲故事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小型而灵活多样的诵读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采用比赛的形式,看看五分钟的时间内谁背的多;比比看谁最先背下来;大课间的跳橡筋;拍手游戏等。

2、建立好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诵读活动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班级活动的计划、记录照片和视频、经典诵读手抄报、黑板报、班级百家讲坛等等)。

3、着重面向家长进行相关的宣传,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更多支持,形成校内校外的合力,促进诵读活动在我班有成效地开展。

我相信,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我们将会大有收获,也充满信心。我们一定努力,让学生沐浴在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阳光中,健康幸福地成长。

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时间安排表

二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内容.

二年级下册经典诵读内容第一部分:《三字经》节选 f ù zǐyn fū fù c?n g xiōng z? yǒu dì z? gōng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解释】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哥哥对弟弟要友爱,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 〖解读〗家庭成员之间要礼貌相待, 和睦相处, 这样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们中国人很注重家族观念,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每个家庭都能和睦相处, 社会也必然安定了。 zh ǎng y?u xù yǒu yǔ p?ng jūn z? jìng ch?n z? zhōng 长幼序, 友与朋 , 君则敬, 臣则忠。 【解释】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 〖解读〗中国人从古到今,都十分重视礼义。这就是长幼的次序、朋友之间的信用。中国自古称为礼义之邦,象“桃园三结义” ,至今受到人们的称颂。 c ǐ shí yì r?n suǒ t?ng düng sh? xù wù w?i bai 此十义, 人所同, 当师叙, 勿违背。 【解释】前面提到的十义: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千万不能违背。 〖解读〗社会是复杂的, 每人有各种亲属关系和社会关系。古人提出“十义” , 这是处理各种相互关系的准则, 乃至今日这些准则仍是维持社会安宁、推动社会发展的保证。

l ǐ yuè shè yù shū shù gǔ liù yì jīn bù jù 礼乐射, 御书数, 古六艺, 今不具。 【解释】礼法、音乐、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 〖解读〗社会的不断发展,文化科技的门类越来越多。但对于学生来说,要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w ?i shū xu? r?n g?ng zūn jì shí zì jiǎng shuō w?n 惟书学, 人共遵 , 既识字, 讲说文。 【解释】在六艺中,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说文解字》 ,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 〖解读〗语文、数学、外语这三门学科,已经成为各门类的基础学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门专业学科的工具课 , 所以一定要努力学好 , 为将来的进一步深造打 下良好基础。 y ǒu gǔ w?n dà xiǎo zhuàn lì cǎo jì bù kt luàn 有古文 , 大小篆 , 隶草继 , 不可乱。 【解释】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这一定要认清楚,不可搞混乱了。 〖解读〗我们今天通行的是隶、楷、行、草四种体式,但对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这对于我们学习和继承前人的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ru ? guǎng xu? jù qí fán dàn l?a shuō n?ng zh? yuán 若广学, 惧其繁, 但略说, 能知原。

经典诵读二年级上册

致同学们 这是一条经典文化的长河。从这里,你将进入文学、历史、哲学,进入祖国传统文化的圣殿;你将从中细细品味社会和人生,获得成长的自信和快乐,获得人生的智慧和力量! 我校开展的小学生经典诵读教育,其目的就是要让我们这些孩子在最关键的少年时段,通过诵读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章,使其天赋与潜能在轻松愉悦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又能达到学习语言、培养情趣以及提升素质、奠定人文底蕴的综合目的,使我们日益变得知书达理、善良聪慧和乐观坚定。记忆一些永恒的经典作品,将会对我们的一生产生极其重大的作用。因此,诵读国学经典确实是一种适合我们小学生的最简洁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同学们,在金秋时节,让我们继续学习传统启蒙读物。 相传,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人从王羲之的书法中,拓出一千个不重复的字,对大臣周兴嗣说:“你替我把这些字编成一篇韵文吧,不许多一个字,也不许少一个字。”周兴嗣接到命令后,苦苦思索,费尽心思,用一夜的时间编出了一篇合辙押韵的文章----《千字文》。第二天,他的头发和胡须全白了。 本册主体课文就是《千字文》。它容丰富,包罗万象,涉及天

文地理、地理、农业、气象、物产、历史以及个人修养等多方面的知识,堪称一部微型的“百科全书”。同时,它脉络清晰,文采飞扬,而且字无重复,语言洗练,在众多文学读物中独树一帜,被誉为“绝妙文章”。 打开课文,你会发现,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副多姿多彩的画卷。你会为帝王将相的传奇而赞叹,为宫殿楼台的奢华而惊讶;你能够体悟古人的生活智慧,领略秀丽的自然风光;你还将进一步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优雅和精致,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亲近我们脚下这片神奇的土地。

经典诵读检查情况总结

经典诵读检查情况总结 自从2013年3月在关心下一代青少年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元谋县江边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就着手计划,本学期开学,我们学校也安排布置了经典诵读的活动,并且下发了资料,全校学生除背诵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之外,一二年级还增加了《三字经》、三四年级增加了《中华魂》、五六年级的《理想点亮人生》还增加了格言、歇后语等内容,迄今为止,已经有三个月的时间,上周五,我们利用上午第三节课、下午第一节课分别检查了全校1---6年级各班经典诵读的情况,按班主任老师排序的名单,我们抽查了各班的第一名、十一名、二十一名。班内人数在四十五人以上的我们还抽查了第四十一名,接近五十人的我们还抽查了最后一名,各班被抽查的同学背诵的篇目如下:一一班:最多24首、最少2首;一二班:18、2 ;二一班:10、2 ;二二班:16、9 ;三一班:59、36;三二班:14、14 ;四一班:3、3;四二班:4、1 ;五一班:20、18 ;五二班:30 、12 ;六一班:80、2;六二班:29、1 ;各班平均背诵篇目为:一一班:10首;一二班:11首;二一班:8首;二二班:12首;三一班:48首;三二班:14首;四一班:3首;四二班:2首;五一班:19首;五二班:21首;六一班:34首;六二班:20首。 当然,这些数据仅限于被抽查的同学,有的班还有会背诵的古诗没有记录的情况,还有的班可能有的同学会背诵的篇目更多,但是没有被抽查到,还有的班是全班在老师带领下统一背诵的,比如三二班。从这次抽查来看,不管是横向比较,还是纵向比较,背诵数量最多的是三一班,平均48首,背诵最具有感情的、最能够进入状态的是二二班,最有计划、最有组织性的是三二班,背诵篇目最多的是六一班的王宇宁(80首)。通过这次检查,发现了几个问题: 一、对于这次活动,有的班思想上不够重视,还没有真正行动起来,教科室在四月初就要进行这项比赛,可以说时间紧、任务重。当然,我们并不是为了比赛而进行这项活动,关于经典诵读的益处老师们都明白,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祖国语言的魅力,培养孩子们的文人气质,提高孩子们的写作水平等等,即使教科室比赛完毕,我们也要把这项活动长期的、持久的开展下去。 二、部分孩子是为了背古诗而背古诗,而没有把自己融进古诗里边去,没有诵出古诗的情,没有与诗歌产生共鸣。不管是功成名就的欣喜还是离愁别绪的伤感,我们的孩子在诵读的时候都是一样的腔调,一样的表情。所以,老师们在要求孩子们背诵的时候,一定要让孩子理解背诵的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指导把握感情。 三、要培养孩子做事严谨的好习惯。背诵古诗时要先背诵题目,之后是作者,然后

二年级下学期经典诵读电子教案

二年级下学期 背诵【14篇(段)】 1.农家 唐颜仁郁 夜半呼儿趁晓耕, 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 注释: ①颜仁郁:福建泉州人,晚唐诗人。 ②羸(léi)牛:瘦弱的牛。 ③渐:正。 ④将谓:以为。 译文: 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着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着犁在田里艰难地走着,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以为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注释: ①芙蓉山主人:这里指作者投宿的人家。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 ②苍山:青山。 ③白屋:这里说的是诗人投宿的贫苦人家的住所。通常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④柴门:篱笆门。 译文: 夜暮降临,连绵的山峦在苍茫的夜色中变得更加深远。天气寒冷,使这所简陋的茅屋显得更加清贫。半夜里一阵犬吠声把我惊醒,原来是有人冒着风雪回来了! 3.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①但使:若使。

②龙城:汉时匈奴地名,为匈奴祭天之处。 ③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匈奴人称他“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译文: 自秦、汉以来,边疆一直都在无休止地进行战争,月照关塞,自然想到无数征人战死边疆未能回还。只要龙城飞将军李广在,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过阴山一步。 4.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 ①啭(zhuàn):鸟声婉转。 ②树高低:树丛高高低低。 ③金笼:贵重的鸟笼。 译文: 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姹紫嫣红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才知道把画眉鸟锁在金笼里听它啼叫,远不如让它在树林里自由地歌唱。

二年级(上册)_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课时《弟子规》 教学时间:8月30日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弟子规的大概容是什么? 教学容:学习《弟子规》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教学重点:有余力,则学文 讲解题目:《弟子规》——先介绍原文的出处。 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毓秀所作。 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教学方法:老师念一句,学生重复一句。也可老师念上句,学生念下句。 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确定学习时间,需要念几遍。 讲解容: 弟子规——是(古代)学生必须要学习的容。古人云:学有学业、退有居业。弟子规就是教育学生学习以外应该做到的事情。 圣人训——圣人是指古代有很高成就的人。比如:孔子、孟子等。我们一般人叫凡人、俗人,智慧不高就不能称为圣人。 训:可以做为准则的话。指圣人对我们的教诲。 首孝悌——首:首要、头,这里指第一件事,就是要孝顺父母。举例;父母生养我们、辛苦劳作,供给我们衣食住行。我们首先要孝敬他们。 悌:代表顺从兄长。兄弟姐妹友好相处也就等于孝顺了父母。 次谨信——次:次要、二,这里指第二件事。首先你做到了孝、悌,其次就要做到谨和信。谨:谨慎。做事要慎重小心。比如走路要遵守交通信号,做人也要按着准则去做。不能

任意随便去做事。做事还要讲诚信。不能欺骗别人,讲信用。从小培养良好的品德,长大就不会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 泛爱众——泛:广泛。不是指单纯的情爱。人与人之间要有爱,更要爱世间一切众生、花草树木,小动物、小昆虫等。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而亲仁——仁:指同情友爱,仁慈之心。我们要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使自己也能成为一个具有仁爱之心的人。 有余力则学文——当你做好了以上的事情(具备了如上的品德),如有多余的精力和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以上四条是做人的根本。不管你有没有文化知识,但忠、孝、礼、义、信必须要做到。 (举例说明)一个六岁的小孩,他不但学会了弹钢琴,而且会说英语。每当家里来了客人,大人都叫他为客人表演。一天,他表演了节目后,大家都在赞扬他。他骄傲地说了一句语惊四邻的话:“姥姥你是个大笨蛋,什么都不会!”客人愕然。从这个例子说明:家长不能一味的培养孩子技能,但不知道学习技能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让他表演,而是为了让他有一计之长,将来好做事。可他连做人的道理都不懂,怎么去做事?一个连自己的家长都瞧不起的孩子,他怎么会虚心向别人学习? 总结:为什么要学习《弟子规》?因为它是我们行动的准则。弟子规的容是教育小朋友在家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姐妹友好相处。在外要敬师长、懂礼貌、讲信用。和别人平等相处,不自私、不傲慢、爱大众、爱国家、爱民族。在培养好了自己的品德后,再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能够做到这些你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互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对《弟子规》的哪些方面比较感兴趣?自己原来哪些方面做的不够。 家庭作业:请家长帮助熟念《弟子规》总序 课后小结:我們現在學習弟子規的五項綱領後,每天都要省思自己是否有做到弟子規,讓自己的生活過得更有意義。 教学反思: 让孩子走近《弟子规》,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涵,并以此为起点,开始对传统经典的追寻,进而了解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凭借此课,体现校本经典特色。《弟子规》一课,将厚重的中华文化溶入儿童的阅读理解过程之中,给儿童以浸润,给儿童以重染。这课不仅是学生对具体文字的感受,更是对中华文明的感知,对中华民族气节的启蒙教育。虽然这些字词理解起来有难度,但只要读熟了,记住了,就能为今后更好的理解、领悟、印证打下了基础。 第二课时三字经 上课时间:9月6日

最新二年级经典诵读二

二年级经典诵读二1.唱歌 2.灯和星 3.梦 4.妈妈的爱 5.晨读对韵(一) 6.晨读对韵(二) 7.燕子的话 8.爆竹 9.柿子树 10.尾巴 11.晨读对韵(三)12.晨读对韵(四)13.我来了 14.老鼠嗅着油豆香15.一首诗 16.小柳树 17.晨读对韵(五)18.晨读对韵(六)19.春天在哪里 20.夜空 21.八十八只八哥鸟22.山茶花 23.晨读对韵(七)24.晨读对韵(八)25.云 26.春天来 27.妈妈的爱 28.蒲公英 29.晨读对韵(九)30.晨读对韵(十)31.开满鲜花的头 32.老头灯民间童谣33.夕阳真美 34.拉链 35.晨读对韵(十一)36.晨读对韵(十二)37.过年 38.高高山上一棵麻39.鼠年,致老鼠 40.彩色的书少白 41.晨读对韵(十三)42.晨读对韵(十四)43.为天量身高 44.摘樱桃 45.云房子 46.月亮 47.晨读对韵(十五)48.晨读对韵(十六)49.什么尖尖尖上天50.我是草莓

51.小雪花 52.棍子上的屋盖 53.晨读对韵(十七)54.晨读对韵(十八)55.就我一个人的时候56.山歌不唱忘记多57.丑小鸭(片段)58.乌龟 59.晨读对韵(十九)60.晨读对韵(二十)61.萤火虫 62.春天被卖光了 63.郁金香 64.魔术 65.晨读对韵(二十一)66.晨读对韵(二十二)67.菊花开 68.眼泪 69.欢乐的泼水节 70.学好样 71.晨读对韵(二十三)72.晨读对韵(二十四)73.总得有人去 74.大蜻蜓 75.荷花 76.圆圆和圈圈 77.晨读对韵(二十五)78.晨读对韵(二十六)79.巴喳——巴喳 80.高高山上一头牛81.烟囱画画 82.冬爷爷的请帖 83.晨读对韵(二十七)84.晨读对韵(二十八)85.有形状的节日 86.捶衣裳 87.砍蚊子 88.住在山上的风 89.晨读对韵(二十九)90.晨读对韵(三十)91.小姑娘 92.小贝壳 93.太阳和小鸟 94.晨读对韵(三十一)95.晨读对韵(三十二)96.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97.谁跟我玩 98.小纸船. 99.巴喳----巴喳 100.荡秋千

“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说明报告

“经典诵读”进校园活动说明报告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国人不断从厚重的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食粮。南山实验小学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学校制定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对于各年级经典诵读的内容,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作了相应的规定。 二、科学安排,营造氛围 突出以“经典诗文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布置,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注重厚德载物、大气沉静的校园文化建设。 在班级黑板报上,都刊出一些经典诗文,并提供历史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评比。 教室环境布置要求体现班级特色,除了诗画、诗文,每个班级都可以开辟诗园,内容或是学生阅读古诗文的活动成果,或是古诗书法展、读后感,或手抄报等。 三、开展活动,保证实效。 课前一吟,熟读成诵。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法,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学而时习之”。 每周一节诵读课,教师认真备课,分门别类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加大积累容量。 举办诵诗比赛,激发热情。各校利用每周的班会活动时间以个人、小组或班级为单位进行诵诗竞赛。 组织经典诵读比赛,促使学生多读书,多搜集资料,了解的诗文方面

的知识、名篇佳句等,学校评出优秀班级和个人,并给予表彰奖励。 总之,通过开展诵读经典活动,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了,诵读经典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为师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诵读经典诗文活动推向深入,让孝亲敬老、友善待人、节俭和诚信的传统美德入心入肺变行动。

部编版小学语文1-二年级经典诵读书目(附美文)

小学1~2年级100篇经典诵读详文 1.《江南》汉乐府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敕勒歌》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4.《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于易水送人一绝》 (唐)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6.《风》(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7.《中秋夜》(唐)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8.《九日》(唐)王勃 九日重阳节,三秋季月残。菊花催晚气,萸房辟早寒。霜浓鹰击远,雾重雁飞难。谁忆龙山外,萧条边兴阑。 9.《山中》(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10.《渡汉江》 (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1.《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2.《回乡偶书二首》(其二) (唐)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3.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送别》 (唐)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 15.《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一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一二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篇目 《三字经》 人r e n 之z h i 初c h u 性xing 本b e n 善shan 性xing 相xiang 近j i n 习x i 相xiang 远yuan 苟g o u 不b u 教jiao 性xing 乃n a i 迁qian 教jiao 之z h i 道d a o 贵g u i 以y i 专zhuan 昔x i 孟meng 母m u 择z e 邻l i n 处c h u 子z i 不b u 学x u e 断duan 机j i 杼z h u 窦d o u 燕y a n 山shan 有y o u 义y i 方fang 教五子 j i a o y u z i 名俱扬mingjuyang 养不教yangbujiao 父之过f u z h i g u o 教jiao 不b u 严y a n 师之惰s h i z h i d u o 子不学z i b u x u e 非所宜f e i s u o y i 幼不学 y o u b u x u e 老何为l a o h e w e i 玉不琢y u b u z h u o 不成器b u c h e n g q i 人不学r e n b u x u e 不知义b u z h i y i 为人子w e i r e n z i 方少时fangshaoshi 亲师友 q i n s h i y o u 习礼仪x i l i y i 香九龄xiangjiuling 能温席n e n g w e n x i 孝于亲x i a o y u q i n 所当执suodangzhi 融四岁r o n g s i s u i 能让梨nengrangli 弟于长 d i y u z h a n g 宜先知y i x i a n z h i 首孝悌shouxiaoti 次见闻c i j i a n w e n 知某数z h i m o u s h u 识某文s h i m o u w e n 一而十y i e r s h i 十而百s h i e r b a i 百而千b a i e r q i a n 千而万q i a n e r w a n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工作总结

传承经典文明、营造诗化校园 ——韩营小学“经典诵读”工作总结 中华经典诵读能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校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诗教文化氛围,激发师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喜爱吟诵古代经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厚学生的精神底蕴,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书海中,扩大知识源,亲近母语,提高语文素养。经典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我校全体师生可谓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而有声势的诵读队伍。做到了每一项活动从计划到实施方案,活动经过到项目总结,每一项都做到完善。实现了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背经典的综合能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 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升旗仪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晨会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小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 二、制定相关制度,促进经典诵读工作顺利开展 1.组织健全,明确职责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和语文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诵读领导小组。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指导,包括经费的落实;主任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人员的分工,职责的明确,诵读课程的安排落实,日常班级诵读情况的督查;语文教研组负责活动方案的起草、活动的具体操作,拟定计划,组织教师开展相关活动,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2.建设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能力适应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好经典诵读的有效举措。①师德师风建设。我们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年、提高年、巩固年活动,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着力形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风;②钻研业务,以

经典诵读读书活动工作总结

“经典诵读”读书活动工作总结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凝聚了前贤的大智大慧,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所具有的文学价值以及它所包蕴的人文精神更是毋庸置疑。诵读经典,能让全体师生感受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能塑造健全的人格和优雅的气质,能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接受美好的情感熏陶。为此,我校深入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书香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师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喜爱吟诵诗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厚学生的精神底蕴。 一、古韵悠悠,书香满园 营造好良好的活动氛围,为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将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在营造良好的诵读氛围工作中,我们做了积极有效的工作。当你漫步大洲小学的校园中,一股浓郁的书香便会扑面而来:学校校园内树有“读书牌”等治校读书格言、口号;走廊、楼梯转弯处挂着一幅幅孔子、张衡、祖冲之、李政道等名家科学家以及“四大发明”、“三字经”;教室内壁外墙上有“书讯展”、“读书报展”、“读书之星”风采展,重在展示学生阅读经典诗文的活动成果;班级一角建立

着不断充实的“班级图书柜”,里面摆放着各种古典名 著;校内“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橱窗”正向大家推荐经典书籍、介绍读书方法、交流读后感;定期组织交流“读书小报”展,组织“红领巾跳蚤书市”;“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棵花草与孩子们交心”,让校园的每一道景观成为孩子们成长、梦境的地方——是孩子们遨游书海、学习传承古代先哲文化、学习做人的地方。 二、阅读经典,传承文化 经典阅读作为我校的一项重点活动,我校紧紧围绕“有理念、须具体、可操作、要扎实”的工作理念,本着“早着手、细安排、重实效”的原则,使诵读活动在我校扎实、有效地开展。 (一)师生共读,书香满园 为了“承接传统,直面经典,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的宗旨,我们做教师首先要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背诵中华古诗文,这样师生就能共同发展成长,既可增加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又可调动学生背诵的积极性,从而增加指导的有效性。 学校的教研学习中有教师的读经诵典的笔记、心得体会,并且把读经诵典当作教师量化考核的一个标准,规定教师每月、每学期必须完成的读书数量指标和读书笔记的篇数。目前,35周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背过、、等名篇的教师占80%,

二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经典诵读内容 学校: 时间: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字文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 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篇一:中华 田营中心学校中华经典诵读工作总结 为深入贯穿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使师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增强爱国主义热情,我校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师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一、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经典诵读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升旗仪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向学生明确中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 抓好古诗文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

二、明确目标,认真落实活动方案。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为了让古诗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全体师生可谓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活动前对领读学生进行训练,结合动作、手势、表情等基本步骤的培训,并且定期检测。保证了诵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认真组织,力求活动有声有色。 按照学校的整体要求,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由值日班级进行诗文诵读,如期举行全体师生“吟诵中华经典,感受民族文化”诵读比赛。比赛组织评委现场打分,现场评奖。 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全体师生都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善解人意,心灵更加阳光,工作更有精神;孩子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的规矩,可爱,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孩子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提高提高我校的经典诵读水平。可以说经典诵读在我校已形成规模,初见成效。 经典诵读是一项灵魂工程,难在坚持,贵在扎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上级的工作要求,坚持不懈,积极

小学经典诵读二年级下学期

小学经典诵读二年级下学期 唐颜仁郁 夜半呼儿趁晓耕. 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 注释: 颜仁郁:福建泉州人.晚唐诗人. 羸牛:瘦弱的牛. 渐:正. 将谓:以为. 译文: 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着天刚破晓.赶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着犁在田里艰难地走着.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2.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注释: 1.苍:青色. 2.白屋:指贫穷人家的房屋.屋顶常用白茅草覆盖.或用木板而不涂油漆. 3.柴门:篱笆门. 4.闻:听. 5.吠:狗叫. 译文: 傍晚路经远方苍山下.天寒茅草板房更清贫.敲响柴门听见了狗叫.我是风雪夜投宿的人. 3.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1.但使:若使. 2.龙城:匈奴祭天处.址近蒙古国鄂尔浑河. 3.飞将:指汉名将李广.匈奴人称他“飞将军”. 译文: 自秦、汉以来.边疆一直都在无休止地进行战争.月照关塞.自然想到无数征人战死边疆未能回还.只要龙城飞将军李广在.不会让胡人的骑兵越阴山一步. 4.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

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释:①啭:鸟声婉转. ②对高低:时高时低地飞转. ③金笼:贵重的鸟笼. 译文: 画眉鸟千啼百啭.一高一低舞姿翩翩.使得嫣红姹紫的山花更是赏心悦目.看到那些关在笼里的鸟儿.真羡慕飞啭在林间的画眉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这才知道把画眉鸟锁在金笼里听它啼叫.远不如让它在树林里自由地歌唱. 5.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注释: 着花未:开花没有. 译文: 你从故乡来.该知道故乡事.请告诉我.你来时我窗前的梅树是否已经开花. 6.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注释: 1.数枝:几枝.2.凌寒:冒着严寒.

二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二年级经典诵读篇目

————————————————————————————————作者: ————————————————————————————————日期:

1. 赠刘景文(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2.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 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 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4.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5.秋天的图画 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 6.黄山奇石 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子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 7. 植物妈妈有办法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牛羊有脚,鸟有翅膀,?植物靠的什么办法?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最新二年级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小学生“经典诵读”修订稿(电子版) 二年级 修订者: 目录 (一)必背古诗词20首: 1.望天门山 2.问刘十九 3.绝句 4.采莲曲 5.别董大 6.渔歌子 7.望洞庭 8.小儿垂钓 9.乌衣巷 10.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马诗 12.江雪 13.游子吟 14.赋得古原草送别 15.忆江南 16.清明 17.题西林壁 18.惠崇春江晚景 19.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0.送别 (二)成语20条 (三)儿童诗10首 (四)《千字文》

(一)必背古诗词20首: 1.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中断:从中间断开。 至此:又作“直此”。 回:回旋,打转。 [译文]: 天门山被长江从中断开,分为两座山, 碧绿的江水向东流到这儿突然转了个弯儿,向北流去。 两岸的青山相互对峙, 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2.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注释]: 刘十九:白居易留下的诗作中,提到刘十九的不多,仅两首。但提到刘二十八、二十八使君的,就很多了。刘二十八就是刘禹锡。刘十九乃其堂兄刘禹铜,系洛阳一富商,与白居易常有应酬。 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醅(pēi):酿造。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雪:下雪,这里作动词用。 无:表示疑问的语气词,相当于“么”或“吗”。

[译文]: 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 天快黑了,大雪将要来。能否共饮一杯?朋友! 3.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白鹭:一种水羽毛鸟,羽毛白色,腿很长,捕食鱼虾。 西岭:指岷山,在成都西面。东吴――指现在江苏省一带地方,古代是吴国所在地 [译文]: 两只黄鹂站在翠绿的柳枝上鸣唱, 一行白鹭飞向蓝天。 远远地可以看到窗外岷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门外停靠着来自万里之外的东吴的航船。 4.采莲曲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一群采莲姑娘身穿和绿色荷业一样颜色的罗裙, 粉红的荷花映照着姑娘们鲜艳的脸庞。 她们混杂在池塘中难以发现, 听到姑娘们的歌声,才知道有人出来的一番景色。 5.别董大

经典诵读小结

经典诵读小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四(2)班的班主任和与语文教学工作。时间总是不给人喘息的间隙,就给大家留下了许多深深浅浅的回忆。和这些孩子们在一起已经快有四年时间了,这四年充满欢笑与艰辛,有得益与遗憾。回想我们的经典诵读路,总结如下: 一、诵读经典,让经典滋润孩子的童年。 本学期,配合学校营造书香校园活动,我们四年级继续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孩子们除了背诵各种名句外,还背诵了《弟子规》,有的学有余力的孩子还背诵了《声律启蒙》、《百家姓》等,通过诵读经典,孩子们了解了好多圣贤故事,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在四年级联合中队主题活动上,孩子们的表现令人赞叹。努力打造一个充满浓郁文化气息的“书香班级”,积累文化底蕴,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班级文化,让阅读与写作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同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读大量的书,读各方面的书,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及自己的方法进行读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生喜欢读书,有效读书。通过阅读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采取措施,落实活动 以创书香班级为重点,全面推进读书活动。在实践与探索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要营造真正的书香班级,关键在教师,基础在学生。因此,我制定了班级读书活动具体要求,根据学生不同接受理解能力,围绕促进学生素质提高这个中心,列出必背书目、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开展星级阅读,有总结的推进书。我们开展的活动有: 1、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以及教室走廊,布置读书名言,让学生作品上墙,让墙壁说话,从而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 2、加强班级图书角建设。通过校图书室借阅、开展“捐一本、看百本”活动,继续充实班级图书角,促进阅读读物的落实。确保人均至少4册图书,班级图书问题达到200册以上。所有书籍登记后供全班调配,互相借阅。阅读时间落实。每周六上午为大阅读活动时间,由各班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或好文章,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利用每周的作文课对学生进行阅读写作指导。定期组织阅读经验交流会。 3、落实两个活动。①做好读书日记。学生每学期一本《丝路花雨》读书笔记,摘录优美词句和百科小知识,写出读后感,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不仅帮助学生完成

经典诵读(二年级下册)

huì ch?nɡ《 chūn jiānɡ wǎn jǐnɡ》惠崇《春江晚景》 sū shì 苏轼(宋) zhú wài táo huā sān liǎnɡ zhī 竹外桃花三两枝, chūn jiānɡ shuǐ nuǎn yā xiān zhī 春江水暖鸭先知。 l?u hāo mǎn dì lú yá duǎn 蒌蒿满地芦芽短, zhanɡ shì h? tún yù shànɡ shí 正是河豚欲上时。 xià rì ju? jù 夏日绝句 lǐ qīnɡ zhào 李清照(宋) shēnɡ dānɡ zu? r?n ji? 生当作人杰, sǐ yì w?i ɡuǐ xi?nɡ 死亦为鬼雄。 zhì jīn sī xiànɡ yǔ 至今思项羽, bù kěn ɡu? jiānɡ dōnɡ 不肯过江东。 qī bù shī 七步诗 cáo zhí 曹植 zhǔ d?u rán d?u qí 煮豆燃豆萁, d?u zài fǔ zhōnɡ qì。 豆在釜中泣。 běn shì t?nɡɡēn shēnɡ, 本是同根生, xiānɡ jiān h? tài jí? 相煎何太急?

chí shànɡ 池上 bái jū yì 白居易(唐) xiǎo wá chēnɡ xiǎo tǐnɡ 小娃撑小艇, tōu cǎi bái lián huí 偷采白莲回。 bù jiě cánɡ zōnɡ jì 不解藏踪迹, fú pínɡ yí dào kāi 浮萍一道开。 jiānɡnán chūn 江南春 dù mù 杜牧(唐) qiān lǐ yīnɡ tí lǜ yìnɡ h?nɡ 千里莺啼绿映红, shuǐ cūn shān ɡuō jiǔ qí fēnɡ 水村山郭酒旗风。 nán cháo sì bǎi bā shí sì 南朝四百八十寺, duō shǎo l?u tái yān yǔ zhōnɡ 多少楼台烟雨中。 fēnɡ 蜂 lu? yǐn 罗隐(唐)bú lùn pínɡ dì yǔ shān jiān 不论平地与山尖, wú xiàn fēnɡɡuānɡ jìn bai zhàn 无限风光尽被占。 cǎi d? bǎi huā ch?nɡ mì h?u 采得百花成蜜后。 wai shuí xīn kǔ w?i shuí tián 为谁辛苦为谁甜

2018经典诵读总结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新民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工作总结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取得了不斐的成绩,现将我校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周,各班按照不同学段的内容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读经典”活动,利用语文课前2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语文老师每天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活动。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班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凡人凡言征集等活动。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开辟诵读窗口,学校橱窗每周推荐一首古诗,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在每次校园广播中必吟诵至少一首古诗词 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1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二、措施到位 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和创作的积极性,学校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经典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的平台,不断提高小学生课外经典阅读的兴趣,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2)初步建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教师导读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办人民更满意的学校。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