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之大数据预测的应用与典型行业

数据挖掘之大数据预测的应用与典型行业
数据挖掘之大数据预测的应用与典型行业

[ 数据挖掘]大数据预测:4个特征,11个典型行业

2014-7-18 14:49||原作者: 罗超|来自: 创之

简介:世界杯期间各家科技巨头利用大数据预测比赛结果,再现“章鱼保罗”雄风。世界杯结束了但大数据预测还会继续。从夜观天象到气象预报,从童话里的水晶球到今日的科技预言家,从地震云的传说再到科学家猛攻的地震预测, ...

世界杯期间各家科技巨头利用大数据预测比赛结果,再现“章鱼保罗”雄风。世界杯结束了但大数据预测还会继续。从夜观天象到气象预报,从童话里的水晶球到今日的科技预言家,从地震云的传说再到科学家猛攻的地震预测,人类一直希望能够更早突破局限看穿未来。随着信息革命的深入,大数据时代的预测更加容易,人类的生活正在被大数据预测深刻改变。

预测是大数据核心价值

人们在谈论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挖掘时,最常见的应用案例便是“预测股市”“预测流感”“预测消费者行为”,预测性分析是大数据最核心的功能。

大数据还拥有数据可视化和大数据挖掘的功能,对已发生的信息价值进行挖掘并辅助决策。传统的数据分析挖掘在做相似的事情,只不过效率会低一些或者说挖掘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不够。大数据预测则是基于大数据和预测模型去预测未来某件事情的概率。让分析从“面向已经发生的过去”转向“面向即将发生的未来”是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分析的最大不同。

大数据预测的逻辑基础是,每一种非常规的变化事前一定有征兆,每一件事情都有迹可循,如果找到了征兆与变化之间的规律,就可以进行预测。大数据预

测无法确定某件事情必然会发生,它更多是给出一个概率。

从天气预报看大数据预测的四个条件

在互联网之前便已经有基于大数据的预测分析了:天气预报。因为互联网,天气预报为代表的大数据预测的以下几个特征在更多领域得到体现。

1、大数据预测的时效性。天气预报粒度从天缩短到小时,有严苛的时效要求,基于海量数据通过传统方式进行计算,得出结论时明天早已到来,预测并无价值。其他领域的大数据预测应用特征对“时效性”有更高要求,譬如股市、实时定价,而云计算、分布式计算和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则提供了这样的高速计算能力。

2、大数据预测的数据源。天气预报需要收集海量气象数据,气象卫星、气象站台负责收集,但整套系统的部署和运维耗资巨大。在互联网之前鲜有领域具备这样的数据收集能力。WEB1.0为中心化信息产生、WEB2.0为社会化创造、移动互联网则是随时随地、社会化和多设备的数据上传,每一次演化数据收集的成本都大幅降低,范围和规模则大幅扩大。大数据被引爆的同时,大数据预测所需数据源不再是问题。

3、大数据预测的动态性。不同时点的计算因子动态变化,任何变量都会引发整个系统变化,甚至产生蝴蝶效应。如果某个变量对结果起决定性作用且难以捕捉,预测难上加难,譬如人为因素。大数据预测的应用场景大都是极不稳定的领域但有固定规律,譬如天气、股市、疾病。这需要预测系统对每一个变量数据

的精准捕捉,并接近实时地调整预测。发达的传感器网络外加大数据计算能力让上述两点更加容易。

4、大数据预测的规律性。大数据预测与传统的基于抽样的预测不同之处在于,其基于海量历史数据和实时动态数据,发现数据与结果之间的规律,并假设此规律会延续,捕捉到变量之后进行预测。一个领域本身便有相对稳定的规律,大数据预测才有机会得到应用。古人夜观天象就说明天气是由规律可循的,因此气象预报最早得到应用。反面案例则是规律难以捉摸,数据源收集困难的地震预测,还有双色球彩票。

大数据预测的典型应用领域

互联网给大数据预测应用的普及带来了便利条件。天气预报之外,还有哪些领域正在或者可能被大数据预测所改变呢?结合国内外案例来看,以下11个领域是最有机会的大数据预测应用领域。

1、体育赛事预测

世界杯期间,谷歌、百度、微软和高盛等公司都推出了比赛结果预测平台。百度预测结果最为亮眼,预测全程64 场比赛,准确率为67%,进入淘汰赛后准确率为94%。现在互联网公司取代章鱼保罗试水赛事预测也意味着未来的体育赛事会被大数据预测所掌控。

Google 世界杯预测基于Opta Sports 的海量赛事数据来构建其最终的预测模型。百度则是搜索过去5 年内全世界987 支球队(含国家队和俱乐部队)

的3.7 万场比赛数据,同时与中国彩票网站乐彩网、欧洲必发指数数据供应商Spdex 进行数据合作,导入博彩市场的预测数据,建立了一个囊括199972 名球员和1.12 亿条数据的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果预测。

从互联网公司的成功经验来看,只要有体育赛事历史数据,并且与指数公司进行合作,便可以进行其他赛事的预测,譬如欧冠、NBA等赛事。

2、股票市场预测

去年英国华威商学院和美国波士顿大学物理系的研究发现,用户通过谷歌搜索的金融关键词或许可以金融市场的走向,相应的投资战略收益高达326%。此前则有专家尝试通过Twitter 博文情绪来预测股市波动。

理论上来讲股市预测更加适合美国。中国股票市场无法做到双向盈利,只有股票涨才能盈利,这会吸引一些游资利用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人为改变股票市场规律,因此中国股市没有相对稳定的规律则很难被预测,且一些对结果产生决定性影响的变量数据根本无法被监控。

3、市场物价预测

CPI 表征已经发生的物价浮动情况,但统计局数据并不权威。但大数据则可能帮助人们了解未来物价走向,提前预知通货膨胀或经济危机。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马云通过阿里B2B 大数据提前知晓亚洲金融危机,当然这是阿里数据团队的功劳。

单个商品的价格预测更加容易,尤其是机票这样的标准化产品,去哪儿提供的“机票日历”就是价格预测,告知你几个月后机票的大概价位。商品的生产、渠道成本和大概毛利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是相对稳定的,与价格相关的变量相对固定,商品的供需关系在电子商务平台可实时监控,因此价格可以预测,基于预测结果可提供购买时间建议,或者指导商家进行动态价格调整和营销活动以利益最大化。

5、用户行为预测

基于用户搜索行为、浏览行为、评论历史和个人资料等数据,互联网业务可以洞察消费者的整体需求,进而进行针对性的产品生产、改进和营销。《纸牌屋》选择演员和剧情、百度基于用户喜好进行精准广告营销、阿里根据天猫用户特征包下生产线定制产品、亚马逊预测用户点击行为提前发货均是受益于互联网用户行为预测。

受益于传感器技术和物联网的发展,线下的用户行为洞察正在酝酿。免费商用WIFI、ibeacon技术、摄像头影像监控、室内定位技术、NFC 传感器网络、排队叫号系统,可以探知用户线下的移动、停留、出行规律等数据,进行精准营销或者产品定制。

6、人体健康预测

中医可以通过望闻问切手段发现一些人体内隐藏的慢性病,甚至看体质便可知晓一个人将来可能会出现什么症状。人体体征变化有一定规律,而慢性病发生

前人体已经会有一些持续性异常。理论上来说,如果大数据掌握了这样的异常情况,便可以进行慢性病预测。

结合智能硬件,慢性病的大数据预测变为可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健康设备帮助网络收集人体健康数据,心率、体重、血脂、血糖、运动量、睡眠量等状况。如果这些数据足够精准且全面,并且有可以形成算法的慢性病预测模式,或许未来你的设备就会提醒你的身体罹患某种慢性病的风险。KickStarter 上的My Spiroo 便可收集哮喘病人的吐气数据来指导医生诊断其未来的病情趋势。急性病却很难预测,突变和随机性特征使之难以预测。

7、疾病疫情预测

基于人们的搜索情况、购物行为预测大面积疫情爆发的可能性,最经典的“流感预测”便属于此类。如果来自某个区域的“流感”、“板蓝根”搜索需求越来越多,自然可以推测该处有流感趋势。

继世界杯、高考、景点和城市预测之后,百度近日推出了疾病预测产品。目前可以就流感、肝炎、肺结核、性病这四种疾病,对全国每一个省份以及大多数地级市和区县的活跃度、趋势图等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控。未来,百度疾病预测监控的疾病种类将从目前的4种扩展到30多种,覆盖更多的常见病和流行病。用户可以根据当地的预测结果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8、灾害灾难预测

气象预测是最典型的灾难灾害预测。地震、洪涝、高温、暴雨这些自然灾害

如果可以利用大数据能力进行更加提前的预测和告知便有助于减灾防灾救灾赈灾。与过往不同的是,过去的数据收集方式存在着死角、成本高等问题,物联网时代可以借助廉价的传感器摄像头和无线通信网络,进行实时的数据监控收集,再利用大数据预测分析,做到更精准的自然灾害预测。

9、环境变迁预测

除了进行短时间微观的天气、灾害预测之外,还可以进行更加长期和宏观的环境和生态变迁预测。森林和农田面积缩小、野生动物植物濒危、海岸线上升,温室效应这些问题是地球面临的“慢性问题“。如果人类知道越多地球生态系统以及天气形态变化数据,就越容易模型化未来环境的变迁,进而阻止不好的转变发生。而大数据帮助人类收集、储存和挖掘更多的地球数据,同时还提供了预测的工具。

10、交通行为预测

基于用户和车辆的LBS 定位数据,分析人车出行的个体和群体特征,进行交通行为的预测。交通部门可预测不同时点不同道路的车流量进行智能的车辆调度,或应用潮汐车道;用户则可以根据预测结果选择拥堵几率更低的道路。

百度基于地图应用的LBS 预测涵盖范围更广。春运期间预测人们的迁徙趋势指导火车线路和航线的设置,节假日预测景点的人流量指导人们的景区选择,平时还有百度热力图来告诉用户城市商圈、动物园等地点的人流情况,指导用户出行选择和商家的选点选址。

11、能源消耗预测

加州电网系统运营中心管理着加州超过80% 的电网,向3500 万用户每年输送 2.89 亿兆瓦电力,电力线长度超过25000 英里。该中心采用了Space-Time Insight 的软件进行智能管理,综合分析来自包括天气、传感器、计量设备等各种数据源的海量数据,预测各地的能源需求变化,进行智能电能调度,平衡全网的电力供应和需求,并对潜在危机做出快速响应。中国智能电网业已在尝试类似大数据预测应用。

对于单个家庭来说则可以通过智能家居设备,记录家庭成员的起居习惯,感知用户的舒适度,预测用户的温控能耗需求,进行智能的温控装置控制,还可结合阶梯电价表来帮助用户省钱。Nest正式基于大数据预测用户能耗需求的成功产品。

除了上面列举的10 多个领域之外,大数据预测还可被应用在房地产预测、就业情况预测、高考分数线预测、选举结果预测、奥斯卡大奖预测、保险投保者风险评估、金融借贷者还款能力评估等等,让人类具备可量化有说服力可验证的洞察未来的能力,大数据预测的魅力正在释放出来。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Weka实验报告 姓名_学号_ 指导教师 开课学期2015 至2016 学年 2 学期完成日期2015年6月12日

1.实验目的 基于https://www.360docs.net/doc/8b2891538.html,/ml/datasets/Breast+Cancer+WiscOnsin+%28Ori- ginal%29的数据,使用数据挖掘中的分类算法,运用Weka平台的基本功能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对算法结果进行性能比较,画出性能比较图,另外针对不同数量的训练集进行对比实验,并画出性能比较图训练并测试。 2.实验环境 实验采用Weka平台,数据使用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8b2891538.html,/ml/Datasets/Br- east+Cancer+WiscOnsin+%28Original%29,主要使用其中的Breast Cancer Wisc- onsin (Original) Data Set数据。Weka是怀卡托智能分析系统的缩写,该系统由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开发。Weka使用Java写成的,并且限制在GNU通用公共证书的条件下发布。它可以运行于几乎所有操作平台,是一款免费的,非商业化的机器学习以及数据挖掘软件。Weka提供了一个统一界面,可结合预处理以及后处理方法,将许多不同的学习算法应用于任何所给的数据集,并评估由不同的学习方案所得出的结果。 3.实验步骤 3.1数据预处理 本实验是针对威斯康辛州(原始)的乳腺癌数据集进行分类,该表含有Sample code number(样本代码),Clump Thickness(丛厚度),Uniformity of Cell Size (均匀的细胞大小),Uniformity of Cell Shape (均匀的细胞形状),Marginal Adhesion(边际粘连),Single Epithelial Cell Size(单一的上皮细胞大小),Bare Nuclei(裸核),Bland Chromatin(平淡的染色质),Normal Nucleoli(正常的核仁),Mitoses(有丝分裂),Class(分类),其中第二项到第十项取值均为1-10,分类中2代表良性,4代表恶性。通过实验,希望能找出患乳腺癌客户各指标的分布情况。 该数据的数据属性如下: 1. Sample code number(numeric),样本代码; 2. Clump Thickness(numeric),丛厚度;

大数据预测:4个特征,11个典型行业

在互联网之前便已经有基于大数据的预测分析了:天气预报。因为互联网,天气预报为代表的大数据预测的以下几个特征在更多领域得到体现。 1、大数据预测的时效性。天气预报粒度从天缩短到小时,有严苛的时效要求,基于海量数据通过传统方式进行计算,得出结论时明天早已到来,预测并无价值。其他领域的大数据预测应用特征对“时效性”有更高要求,譬如股市、实时定价,而云计算、分布式计算和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则提供了这样的高速计算能力。 2、大数据预测的数据源。天气预报需要收集海量气象数据,气象卫星、气象站台负责收集,但整套系统的部署和运维耗资巨大。在互联网之前鲜有领域具备这样的数据收集能力。WEB1.0为中心化信息产生、WEB2.0为社会化创造、移动互联网则是随时随地、社会化和多设备的数据上传,每一次演化数据收集的成本都大幅降低,范围和规模则大幅扩大。大数据被引爆的同时,大数据预测所需数据源不再是问题。 3、大数据预测的动态性。不同时点的计算因子动态变化,任何变量都会引发整个系统变化,甚至产生蝴蝶效应。如果某个变量对结果起决定性作用且难以捕捉,预测难上加难,譬如人为因素。大数据预测的应用场景大都是极不稳定的领域但有固定规律,譬如天气、股市、疾病。这需要预测系统对每一个变量数据的精准捕捉,并接近实时地调整预测。发达的传感器网络外加大数据计算能力让上述两点更加容易。 4、大数据预测的规律性。大数据预测与传统的基于抽样的预测不同之处在于,其基于海量历史数据和实时动态数据,发现数据与结果之间的规律,并假设此规律会延续,捕捉到变量之后进行预测。一个领域本身便有相对稳定的规律,大数据预测才有机会得到应用。古人夜观天象就说明天气是由规律可循的,因此气象预报最早得到应用。反面案例则是规律难以捉摸,数据源收集困难的地震 预测,还有双色球彩票。 大数据预测的典型应用领域 互联网给大数据预测应用的普及带来了便利条件。天气预报之外,还有哪些领域正在或者可能被大数据预测所改变呢?结合国内外案例来看,以下11个领域是最有机会的大数据预测应用领域。 1、体育赛事预测 世界杯期间,谷歌、百度、微软和高盛等公司都推出了比赛结果预测平台。百度预测结果最为亮眼,预测全程 64 场比赛,准确率为 67%,进入淘汰赛后准确率为 94%。现在互联网公司取代章鱼保罗试水赛事预测也意味着未来的体育赛事会被大数据预测所掌控。 Google 世界杯预测基于 Opta Sports 的海量赛事数据来构建其最终的预测模型。百度则是搜索 过去 5 年内全世界 987 支球队(含国家队和俱乐部队)的 3.7 万场比赛数据,同时与中国彩票网站

数据挖掘报告

哈尔滨工业大学 数据挖掘理论与算法实验报告(2016年度秋季学期) 课程编码S1300019C 授课教师邹兆年 学生姓名汪瑞 学号 16S003011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一、实验内容 决策树算法是一种有监督学习的分类算法;kmeans是一种无监督的聚类算法。 本次实验实现了以上两种算法。在决策树算法中采用了不同的样本划分方式、不同的分支属性的选择标准。在kmeans算法中,比较了不同初始质心产生的差异。 本实验主要使用python语言实现,使用了sklearn包作为实验工具。 二、实验设计 1.决策树算法 1.1读取数据集 本次实验主要使用的数据集是汽车价值数据。有6个属性,命名和属性值分别如下: buying: vhigh, high, med, low. maint: vhigh, high, med, low. doors: 2, 3, 4, 5more. persons: 2, 4, more. lug_boot: small, med, big. safety: low, med, high. 分类属性是汽车价值,共4类,如下: class values:unacc, acc, good, vgood 该数据集不存在空缺值。

由于sklearn.tree只能使用数值数据,因此需要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所有标签类属性值转换为整形。 1.2数据集划分 数据集预处理完毕后,对该数据进行数据集划分。数据集划分方法有hold-out法、k-fold交叉验证法以及有放回抽样法(boottrap)。 Hold—out法在pthon中的实现是使用如下语句: 其中,cv是sklearn中cross_validation包,train_test_split 方法的参数分别是数据集、数据集大小、测试集所占比、随机生成方法的可

数据挖掘领域的十大经典算法原理及应用

数据挖掘领域的十大经典算法原理及应用 国际权威的学术组织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ICDM) 2006年12月评选出了数据挖掘领域的十大经典算法:C4.5, k-Means, SVM, Apriori, EM, PageRank, AdaBoost, kNN, Naive Bayes, and CART. 不仅仅是选中的十大算法,其实参加评选的18种算法,实际上随便拿出一种来都可以称得上是经典算法,它们在数据挖掘领域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C4.5 C4.5算法是机器学习算法中的一种分类决策树算法,其核心算法是ID3算法.C4.5算法继承了ID3算法的优点,并在以下几方面对ID3算法进行了改进: 1)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属性,克服了用信息增益选择属性时偏向选择取值多的属性的不足; 2) 在树构造过程中进行剪枝; 3) 能够完成对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处理; 4) 能够对不完整数据进行处理。

C4.5算法有如下优点:产生的分类规则易于理解,准确率较高。其缺点是:在构造树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集进行多次的顺序扫描和排序,因而导致算法的低效。 2. The k-means algorithm即K-Means算法 k-means algorithm算法是一个聚类算法,把n的对象根据他们的属性分为k个分割,k < n。它与处理混合正态分布的最大期望算法很相似,因为他们都试图找到数据中自然聚类的中心。它假设对象属性来自于空间向量,并且目标是使各个群组内部的均方误差总和最小。 3.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支持向量机,英文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 机(论文中一般简称SVM)。它是一种監督式學習的方法,它广泛的应用于统计分类以及回归分析中。支持向量机将向量映射到一个更高维的空间里,在这个空间里建立有一个最大间隔超平面。在分开数据的超平面的两边建有两个互相平行的超平面。分隔超平面使两个平行超平面的距离最大化。假定平行超平面

数据挖掘及其应用

《数据挖掘论文》 数据挖掘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课程名称: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数据挖掘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作者:来煜 摘要: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各种形式的数据海量产生,在这些数据的背后隐藏这许多重要的信息,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找出某种规律,发现有用信息,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适应信息处理新需求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迫切需要而发展起来一种新的信息分析技术,这种局势称为数据挖掘。分类技术是数据挖掘中应用领域极其广泛的重要技术之一。各种分类算法有其自身的优劣,适合于不同的领域。目前随着新技术和新领域的不断出现,对分类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 关键字:数据挖掘;分类方法;数据分析 引言 数据是知识的源泉。但是,拥有大量的数据与拥有许多有用的知识完全是两回事。过去几年中,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这一领域发展的很快。广阔的市场和研究利益促使这一领域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数据收集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从更加广泛的范围和几年前不可想象的速度收集和存储信息。收集数据是为了得到信息,然而大量的数据本身并不意味信息。尽管现代的数据库技术使我们很容易存储大量的数据流,但现在还没有一种成熟的技术帮助我们分析、理解并使数据以可理解的信息表示出来。在过去,我们常用的知识获取方法是由知识工程师把专家经验知识经过分析、筛选、比较、综合、再提取出知识和规则。然而,由于知识工程师所拥

有知识的有局限性,所以对于获得知识的可信度就应该打个折扣。目前,传统的知识获取技术面对巨型数据仓库无能为力,数据挖掘技术就应运而生。 数据的迅速增加与数据分析方法的滞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希望在对已有的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商业决策或者企业管理,但是目前所拥有的数据分析工具很难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处理,使得人们只能望“数”兴叹。数据挖掘正是为了解决传统分析方法的不足,并针对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处理而出现的。数据挖掘通过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种学习算法的训练,得到数据对象间的关系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数据的内在特性,是对数据包含信息的更高层次的抽象。目前,在需要处理大数据量的科研领域中,数据挖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在实际问题中,大量成功运用数据挖掘的实例说明了数据挖掘对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数据挖掘可以帮助人们对大规模数据进行高效的分析处理,以节约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高层的研究中,从而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 分类技术是数据挖掘中应用领域极其广泛的重要技术之一。至今已提出了多种分类算法,主要有决策树、关联规则、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k-临近法、遗传算法、粗糙集以及模糊逻辑技术等。大部分技术都是使用学习算法确定分类模型,拟合输入数据中样本类别和属性集之间的联系,预测未知样本的类别。训练算法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具有好的泛化能力的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未知样本的类别。 1.数据挖掘概述 数据挖掘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目前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所谓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数据挖掘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它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技术等,高度自动化地分析企业的数据,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帮助决策者调整市场策略,减少风险,做出正确的决策。 数据挖掘是通过分析每个数据,从大量数据中寻找其规律的技术,主要有数据

数据挖掘课程报告

数据挖掘课程报告 学习“数据挖掘”这门课程已经有一个学期了,在这十余周的学习过程中,我对数据挖掘这门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明确了一些以前经常容易混淆的概念,并对其应用以及研究热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以下主要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以及我对数据挖掘这项课题的见解。 随着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

人们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而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简单来说,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抽取出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模型或规则的过程。作为一类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方法,它利用了数据库、人工智能和数理统计等多方面的技术。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数据挖掘可能并不适合进行科学研究,因为从本质上来说,数据挖掘这个技术是不能证明因果的,以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来说,例如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现啤酒销量和尿布之间的关系,但是显然这两者之间紧密相关的关系可能在理论层面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不过,仅以此来否定数据挖掘的意义,显然就是对数据挖掘这项技术价值加大的抹杀,显然,数据挖掘这项技术从设计出现之初,就不是为了指导或支持理论研究的,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在应用领域体现出了极大地优越性。 首先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即我们为什么需要数据挖掘这门技术?这也是在开课前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数据是知识的源泉,然而大量的数据本身并不意味信息。尽管现代的数据库技术使我们很容易存储大量的数据,但现在还没有一种成熟的技术帮助我们分析、理解这些数据。数据的迅速增加与数据分析方法的滞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希望在对已有的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但是目前所拥有的数据分析工具很难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处理,使得人们只能望“数”兴叹。数据挖掘正是为了解决传统分析方法的不足,并针对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处理而出现的。数据挖掘可以帮助人们对大规模数据进行高效的分析处理,以节约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高层的研究中,从而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 那么数据挖掘可以做些什么呢?数据挖掘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数据库系统、基于知识的系统、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知识获取、统计学、空间数据库和数据可视化等领域。具体来说,它可以做这七件事情:分类,估计,预测,关联分析,聚类分析,描述和可视化,复杂数据类型挖掘。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对大部分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并且建立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对将来从事相关方向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由于篇幅限制,就不对这些方法一一讲解了,这里只谈一下我在学习工程中的一些见解和心得。 在学习关联规则的时候,我们提到了一个关于“尿布与啤酒”的故事:在一

学习18大经典数据挖掘算法

学习18大经典数据挖掘算法 本文所有涉及到的数据挖掘代码的都放在了github上了。 地址链接: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8b2891538.html,/linyiqun/DataMiningAlgorithm 大概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自己把18大数据挖掘的经典算法进行了学习并且进行了代码实现,涉及到了决策分类,聚类,链接挖掘,关联挖掘,模式挖掘等等方面。也算是对数据挖掘领域的小小入门了吧。下面就做个小小的总结,后面都是我自己相应算法的博文链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学习。 1.C4.5算法。C4.5算法与ID3算法一样,都是数学分类算法,C4.5算法是ID3算法的一个改进。ID3算法采用信息增益进行决策判断,而C4.5采用的是增益率。 详细介绍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b2891538.html,/androidlushangderen/article/details/42395865 2.CART算法。CART算法的全称是分类回归树算法,他是一个二元分类,采用的是类似于熵的基尼指数作为分类决策,形成决策树后之后还要进行剪枝,我自己在实现整个算法的时候采用的是代价复杂度算法, 详细介绍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b2891538.html,/androidlushangderen/article/details/42558235 3.KNN(K最近邻)算法。给定一些已经训练好的数据,输入一个新的测试数据点,计算包含于此测试数据点的最近的点的分类情况,哪个分类的类型占多数,则此测试点的分类与此相同,所以在这里,有的时候可以复制不同的分类点不同的权重。近的点的权重大点,远的点自然就小点。 详细介绍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b2891538.html,/androidlushangderen/article/details/42613011 4.Naive Bayes(朴素贝叶斯)算法。朴素贝叶斯算法是贝叶斯算法里面一种比较简单的分类算法,用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贝叶斯定理,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条件概率的相互转换推导。 详细介绍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b2891538.html,/androidlushangderen/article/details/42680161 5.SVM(支持向量机)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是一种对线性和非线性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非线性数据进行分类的时候可以通过核函数转为线性的情况再处理。其中的一个关键的步骤是搜索最大边缘超平面。 详细介绍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8b2891538.html,/androidlushangderen/article/details/42780439 6.EM(期望最大化)算法。期望最大化算法,可以拆分为2个算法,1个E-Step期望化步骤,和1个M-Step最大化步骤。他是一种算法框架,在每次计算结果之后,逼近统计模型参数的最大似然或最大后验估计。

《数据挖掘》结课报告

《数据挖掘》结课报告 --基于k-最近邻分类方法的连衣裙属性数据集的研究报告 (2013--2014 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四日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介绍所选数据反应的主题思想及其研究目的与意义) 1、目的 (1)熟悉weka软件环境; (2)掌握数据挖掘分类模型学习方法中的k-最近邻分类方法; (3)在weka中以“Dress Attribute DataSet”为例,掌握k-最近邻分类算法的相关方法; (4)取不同的K值,采用不同的预测方法,观察结果,达到是否推荐某款连衣裙的目的,为企业未来的规划发展做出依据。 2、意义 此数据集共有14个属性,500个实例,包含了连衣裙的各种属性和根据销售量的不同而出现的推荐情况,按照分类模型学习方法中的k-最近邻分类方法依据各属性推断应推广哪些种类的裙子,对发展市场的扩大及企业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支持 (介绍用来进行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的方法及原理) 1、原理:k-最近邻分类算法是一种基于实例的学习方法,不需要事先对训练数据建立分类模型,而是当需要分类未知样本时才使用具体的训练样本进行预测,通过在训练集中找出测试集的K个最近邻,来预测估计测试集的类标号; 2、方法:k-最近邻方法是消极学习方法的典型代表,其算法的关键技术是搜索模式空间,该方法首先找出最近邻即与测试样本相对

接近的所有训练样本,然后使用这些最近邻的类标号来确定测试样本的类标号。 三、数据处理及操作过程 (一)数据预处理方法 1、“remove”属性列:数据集中属性“Dress_ID”对此实验来说为无意义的属性,因此在“Attributes”选项中勾选属性“Dress_ID”并单击“remove”,将该属性列去除,并保存新的数据集; 2、离散化预处理:需要对数值型的属性进行离散化,该数据集中只有第3个属性“rating”和第13个属性“recommendation”为数值型,因此只对这两个属性离散化。 “recommendation”属性只有2个取值:0,1,因此用文本编辑器“Ultra Edit”或者写字板打开数据集并直接修改“Dress Attribute Data Set.arff”文件,把“@attribute recommendation numeric”改为“@attribute recommendation {0,1,}”,并保存;在“Explorer”中重新打开“Dress Attribute Data Set.arff”,选中“recommendation”属性后,右方的属性摘要中“Type”值变为“Nominal”。 在过滤器Filter中单击“choose”,出现树形图,单击“weka”--“Filters”--“unsupervised”--“attribute”--“discretize”,点击“Choose”右边的文本框进行参数设置,把“attribute Indices”右边改成“3”,计划将该属性分成3段,于是把“bins”改成“3”,其它参数不更改,点“OK”回到“Explorer”,单击“Apply”离散化后的数据如下所示:

大数据预测之一:适应性算法

虽然你并没有见到过买彩票中奖的算命先生,但几乎每个中奖的人都会吹嘘自己拥有了算命先生的能力。有些中奖者,就像赵本山的小品中的人物那样,会声称自己是从梦中获得的灵感来选择号码,还有一些中奖者则会声称自己拥有某种超级预测的能力。 但不管这些人如何声称自己拥有超能力,但我们可以相信,还是很少有正常的企业会高薪聘请这类人来帮助企业做市场预测分析。 这是因为,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及,人们做决策时越来越注重“数据驱动”,也就是说更加依赖于客观的统计数据而不是某些人的所谓“判断”。在这个以事实为基础的领域中,常见的词汇都是“分析学”、“大数据”、“商业情报”以及“数据科学”等。 统计科学的任务就是在大量微观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可以被辨识的宏观模式,这些模式可以是数学公式,可以是图标,也可以是若干个更为直观的指标或指数,如均值,方差,CPI和PPI等。 但是大数据预测分析则更近了一步,它不仅仅是要搞清楚宏观数据下统计规律,更要弄清宏观数据中的精细结构,例如,大数据分析既关心某款手机的销售量,更关心是哪个群体的人会更有可能购买该款手机。 互联网和计算机的普遍使用每天都为我们留下海量的数据。数据仿佛只是无数事实和数字的堆砌,每条数据都显得无聊,有的人看到数据就头疼。然而正如库瓦尼先生所说的“数据是一种新型石油”那样,数据中蕴含着巨大的财富。 不过数据本身还不是财富,作为原材料的数据只是一个枯燥无味的

代码组合。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提炼出来的规律和知识才是如黄金般珍贵的财富。 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同时处理如此海量的数据,幸好现在有了计算机。但是,再强的计算机面对着每天都在指数式增长的海量数据也会感到“内存”有限,再强的CPU都会担心在某一时刻是否会因为温度太高而“自焚”。 写到这里,想到了人的免疫系统。由于病毒或者细菌具有超强的变异能力,这使得新的病毒和细菌层出不穷,从理论上会趋于无限。很显然人的免疫系统中不可能储存如此多的病毒或细菌信息。面对着这样的一种情况,密执根大学的John H. Holland教授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大自然一定有自己的算法。 这个想法的伟大之处在于,只要拥有了好的算法(软件),有限的硬件就可以做无限的事情。 Holland教授指出:“正是由于适应行为而导致的复杂性,阻碍了当今世界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 事实上,免疫系统遵循着大自然的“节约”原则,任何一个时刻储存的信息都是有限。那些长期没有出现的细菌很病毒将会被淡忘甚至遗忘,而那些最近出现在身体的治病信息则会被储存。因此,大多数人在感冒痊愈后的一段时间不再感冒,这是因为免疫系统记住了这些细菌或病毒的特征,只要出现就坚决消灭。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些病毒或细菌变异后将以陌生的面孔出现在免疫系统面前,从而蒙混过关,让人得病。

大学数据挖掘期末考试题

:号学 题目-一 - -二 二 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成绩复核得分 阅卷教师 :名姓班 级 业专 院 学院学学科息信与学数 题试试考末期期学季春年学一320数据挖掘试卷 课程代码:C0204413课程:数据挖掘A卷 一、判断题(每题1分,10分) 1. 从点作为个体簇开始,每一步合并两个最接近的簇,这是一种分裂的层次聚类方法。() 2. 数据挖掘的目标不在于数据采集策略,而在于对已经存在的数据进行模式的发掘。() 3. 在聚类分析当中,簇内的相似性越大,簇间的差别越大,聚类的效果就越差。() 4. 当两个点之间的邻近度取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时,Ward方法与组平均非常相似。() 5. DBSCAN是相对抗噪声的,并且能够处理任意形状和大小的簇。() 6. 属性的性质不必与用来度量他的值的性质相同。() 7. 全链对噪声点和离群点很敏感。() 8. 对于非对称的属性,只有非零值才是重要的。() 9. K均值可以很好的处理不同密度的数据。() 10. 单链技术擅长处理椭圆形状的簇。() 二、选择题(每题2分,30分) 1. 当不知道数据所带标签时,可以使用哪种技术促使带同类标签的数据与带其他标签的数据相分 离?() A. 分类 B.聚类 C.关联分析 D.主成分分析 2. ()将两个簇的邻近度定义为不同簇的所有点对邻近度的平均值,它是一种凝聚层次聚类技术。 A. MIN(单链) B.MAX(全链) C.组平均 D.Ward方法 3. 数据挖掘的经典案例“啤酒与尿布试验”最 主要是应用了()数据挖掘方法。 A分类B预测C关联规则分析D聚类 4. 关于K均值和DBSCAN的比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K均值丢弃被它识别为噪声的对象,而DBSCAN —般聚类所有对 象。 B. K均值使用簇的基于原型的概念,DBSCAN使用基于密度的概念。 C. K均值很难处理非球形的簇和不同大小的簇,DBSCAN可以处理不同大小和不同形状的簇 D. K均值可以发现不是明显分离的簇,即便簇有重叠也可以发现,但是DBSCAN会合并有重叠的簇 5. 下列关于 Ward 'Method说法错误的是:() A. 对噪声点和离群点敏感度比较小 B. 擅长处理球状的簇 C. 对于Ward方法,两个簇的邻近度定义为两个簇合并时导致的平方误差 D. 当两个点之间的邻近度取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时,Ward方法与组平均非常相似 6. 下列关于层次聚类存在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 具有全局优化目标函数 B. Group Average擅长处理球状的簇 C. 可以处理不同大小簇的能力 D. Max对噪声点和离群点很敏感 7. 下列关于凝聚层次聚类的说法中,说法错误的事: () A. 一旦两个簇合并,该操作就不能撤销 B. 算法的终止条件是仅剩下一个簇 2 C. 空间复杂度为O m D. 具有全局优化目标函数 8规则{牛奶,尿布}T{啤酒}的支持度和置信度分别为:()

数据挖掘及其应用

数据挖掘及其应用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数据挖掘论文》 数据挖掘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课程名称: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数据挖掘分类方法及其应用 作者:来煜 摘要: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各种形式的数据海量产生,在这些数据的背后隐藏这许多重要的信息,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找出某种规律,发现有用信息,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适应信息处理新需求和社会发展各方面的迫切需要而发展起来一种新的信息分析技术,这种局势称为数据挖掘。分类技术是数据挖掘中应用领域极其广泛的重要技术之一。各种分类算法有其自身的优劣,适合于不同的领域。目前随着新技术和新领域的不断出现,对分类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 关键字:数据挖掘;分类方法;数据分析 引言 数据是知识的源泉。但是,拥有大量的数据与拥有许多有用的知识完全是两回事。过去几年中,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这一领域发展的很快。广阔的市场和研究利益促使这一领域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数据收集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从更加广泛的范围和几年前不可想象的速度收集和存储信息。收集数据是为了得到信息,然而大量的数据本身并不意味信息。尽管现代的数据库技术使我们很容易存储大量的数据流,但现在还没有一种成熟的技术帮助我们分析、理解并使数据以可理解的信息表示出来。在过去,我

们常用的知识获取方法是由知识工程师把专家经验知识经过分析、筛选、比较、综合、再提取出知识和规则。然而,由于知识工程师所拥有知识的有局限性,所以对于获得知识的可信度就应该打个折扣。目前,传统的知识获取技术面对巨型数据仓库无能为力,数据挖掘技术就应运而生。 数据的迅速增加与数据分析方法的滞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希望在对已有的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商业决策或者企业管理,但是目前所拥有的数据分析工具很难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处理,使得人们只能望“数”兴叹。数据挖掘正是为了解决传统分析方法的不足,并针对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处理而出现的。数据挖掘通过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种学习算法的训练,得到数据对象间的关系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数据的内在特性,是对数据包含信息的更高层次的抽象。目前,在需要处理大数据量的科研领域中,数据挖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在实际问题中,大量成功运用数据挖掘的实例说明了数据挖掘对科学研究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数据挖掘可以帮助人们对大规模数据进行高效的分析处理,以节约时间,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更高层的研究中,从而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 分类技术是数据挖掘中应用领域极其广泛的重要技术之一。至今已提出了多种分类算法,主要有决策树、关联规则、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k-临近法、遗传算法、粗糙集以及模糊逻辑技术等。大部分技术都是使用学习算法确定分类模型,拟合输入数据中样本类别和属性集之间的联系,预测未知样本的类别。训练算法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具有好的泛化能力的模型,该模型能够准确地预测未知样本的类别。 1.数据挖掘概述 数据挖掘又称库中的知识发现,是目前人工智能和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所谓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

数据挖掘报告(模板)

第一章:数据挖掘基本理论 数据挖掘的产生: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的日益普及,人们面临着快速扩张的数据海洋,如何有效利用这一丰富数据海洋的宝藏为人类服务业已成为广大信息技术工作者的所重点关注的焦点之一。与日趋成熟的数据管理技术与软件工具相比,人们所依赖的数据分析工具功能,却无法有效地为决策者提供其决策支持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丰富的数据,贫乏的知识”。 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自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数据挖掘技术逐步发展起来,数据挖掘技术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目前全世界所拥有的巨大数据资源以及对将这些数据资源转换为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巨大需求,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来自各行各业,从商业管理、生产控制、市场分析到工程设计、科学探索等。数据挖掘可以视为是数据管理与分析技术的自然进化产物。自六十年代开始,数据库及信息技术就逐步从基本的文件处理系统发展为更复杂功能更强大的数据库系统;七十年代的数据库系统的研究与发展,最终导致了关系数据库系统、数据建模工具、索引与数据组织技术的迅速发展,这时用户获得了更方便灵活的数据存取语言和界面;此外在线事务处理手段的出现也极大地推动了关系数据库技术的应用普及,尤其是在大数据量存储、检索和管理的实际应用领域。 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关系数据库技术被普遍采用,新一轮研究与开发新型与强大的数据库系统悄然兴起,并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数据模型:扩展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演绎模型等;以及应用数据库系统:空间数据库、时序数据库、 多媒体数据库等;日前异构数据库系统和基于互联网的全球信息系统也已开始出现并在信息工业中开始扮演重要角色。

数据挖掘案例分析--啤酒与尿布讲课稿

前言 “啤酒与尿布”的故事是营销届的神话,“啤酒”和“尿布”两个看上去没有关系的商品摆放在一起进行销售、并获得了很好的销售收益,这种现象就是卖场中商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啤酒与尿布”关联的方法就是购物篮分析,购物篮分析曾经是沃尔玛秘而不宣的独门武器,购物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在门店的销售过程中找到具有关联关系的商品,并以此获得销售收益的增长! 商品相关性分析是购物篮分析中最重要的部分,购物篮分析英文名为market basket analysis(简称MBA,当然这可不是那个可以用来吓人的学位名称)。在数据分析行业,将购物篮的商品相关性分析称为“数据挖掘算法之王”,可见购物篮商品相关性算法吸引人的地方,这也正是我们小组乐此不疲的围绕着购物篮分析进行着研究和探索的根本原因。 购物篮分析的算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A prior/ ?’ p r i ?/算法、FP-tree结构和相应的FP-growth算法等等,上次课我们组的邓斌同学已经详细的演示了购物篮分析的操作流程,因此在这里我不介绍具体的购物篮分析算法,而是在已经获得的结果的基础上剖析一下数据身后潜藏的商业信息。目前购物篮分析的计算方法都很成熟,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很多分析软件均将一些成熟的购物篮分析算法打包在自己的软件产品中,成为了软件产品的组成部分,客户购买了这些软件产品后就等于有了购物篮分析的工具,比如我们正在使用的Clementine。 缘起 “啤酒与尿布”的故事可以说是营销界的经典段子,在打开Google搜索一下,你会发现很多人都在津津乐道于“啤酒与尿布”,可以说100个人就有100个版本的“啤酒与尿布”的故事。故事的时间跨度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甚至连故事的主角和地点都会发生变化——从美国跨越到欧洲。认真地查了一下资料,我们发现沃尔玛的“啤酒与尿布”案例是正式刊登在1998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上面的,这应该算是目前发现的最权威报道。 “啤酒与尿布”的故事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沃尔玛超市中,沃尔玛的超市管理人员分析销售数据时发现了一个令人难于理解的现象: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啤酒”与“尿布”两件看上去毫无关系的商品会经常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中,这种独特的销售现象引起了管理人员的注意,经过后续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出现在年轻的父亲身上。 在美国有婴儿的家庭中,一般是母亲在家中照看婴儿,年轻的父亲前去超市购买尿布。父亲在购买尿布的同时,往往会顺便为自己购买啤酒,这样就会出现啤酒与尿布这两件看上去不相干的商品经常会出现在同一个购物篮的现象。如果这个年轻的父亲在卖场只能买到两件商品之一,则他很有可能会放弃购物而到另一家商店,直到可以一次同时买到啤酒与尿布为止。沃尔玛发现了这一独特的现象,开始在卖场尝试将啤酒与尿布摆放在相同的区域,让年轻的父亲可以同时找到这两件商品,并很快地完成购物;而沃尔玛超市也可以让这些客户一次购买两件商品、而不是一件,从而获得了很好的商品销售收入,这就是“啤酒与尿布”故事的由来。 当然“啤酒与尿布”的故事必须具有技术方面的支持。1993年美国学者Agrawal (个人翻译--艾格拉沃)提出通过分析购物篮中的商品集合,从而找出商品之间关联关系的关联算法,并根据商品之间的关系,找出客户的购买行为。艾格拉沃从数学及计算机算法角度提出了商品关联关系的计算方法——A prior算法。沃尔玛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尝试将A prior算法引入到POS机数据分析中,并获得了成功,于是产生了“啤酒与尿布”的故事。 “啤酒和尿布”的故事为什么产生于沃尔玛超市的卖场中

数据挖掘经典书籍

数据挖掘入门读物: 深入浅出数据分析这书挺简单的,基本的内容都涉及了,说得也比较清楚,最后谈到了R是大加分。难易程度:非常易。 啤酒与尿布通过案例来说事情,而且是最经典的例子。难易程度:非常易。 数据之美一本介绍性的书籍,每章都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甚至还有代码,对理解数据分析的应用领域和做法非常有帮助。难易程度:易。 数学之美这本书非常棒啦,入门读起来很不错! 数据分析: SciPy and NumPy 这本书可以归类为数据分析书吧,因为numpy和scipy真的是非常强大啊。Python for Data Analysis 作者是Pandas这个包的作者,看过他在Scipy会议上的演讲,实例非常强!Bad Data Handbook 很好玩的书,作者的角度很不同。 数据挖掘适合入门的教程: 集体智慧编程学习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人员应该仔细阅读的第一本书。作者通过实际例子介绍了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中的算法,浅显易懂,还有可执行的Python代码。难易程度:中。 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 用人话把复杂难懂的机器学习算法解释清楚了,其中有零星的数学公式,但是是以解释清楚为目的的。而且有Python代码,大赞!目前中科院的王斌老师(微博:王斌_ICTIR)已经翻译这本书了机器学习实战(豆瓣)。这本书本身质量就很高,王老师的翻译质量也很高。难易程度:中。我带的研究生入门必看数目之一! Building Machine Learning Systems with Python 虽然是英文的,但是由于写得很简单,比较理解,又有Python 代码跟着,辅助理解。 数据挖掘导论最近几年数据挖掘教材中比较好的一本书,被美国诸多大学的数据挖掘课作为教材,没有推荐Jiawei Han老师的那本书,因为个人觉得那本书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太容易读懂。难易程度:中上。Machine Learning for Hackers 也是通过实例讲解机器学习算法,用R实现的,可以一边学习机器学习一边学习R。 数据挖掘稍微专业些的: Introduction to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半监督学习必读必看的书。 Learning to Rank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微软亚院刘铁岩老师关于LTR的著作,啥都不说了,推荐!Learning to Rank for Information Retrieval and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李航老师关于LTR的书,也是当时他在微软亚院时候的书,可见微软亚院对LTR的研究之深,贡献之大。 推荐系统实践这本书不用说了,研究推荐系统必须要读的书,而且是第一本要读的书。 Graphical Models, Exponential Families, and Variational Inference 这个是Jordan老爷子和他的得意门徒Martin J Wainwright 在Found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上的创刊号,可以免费下载,比较难懂,但是一旦读通了,graphical model的相关内容就可以踏平了。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with Python NLP 经典,其实主要是讲NLTK 这个包,但是啊,NLTK 这个包几乎涵盖了NLP 的很多内容了啊! 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教材: The Elements of Statistical Learning 这本书有对应的中文版:统计学习基础(豆瓣)。书中配有R包,非常赞!可以参照着代码学习算法。 统计学习方法李航老师的扛鼎之作,强烈推荐。难易程度:难。 Machine Learning 去年出版的新书,作者Kevin Murrphy教授是机器学习领域中年少有为的代表。这书是他的集大成之作,写完之后,就去Google了,产学研结合,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

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

数据挖掘毕业论文 ---------数据挖掘技术及其应用 摘要:随着网络、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人们积累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信息和知识,它利用了数据库、人工智能和数理统计等多方面的技术,是一类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方法。本文介绍了数据库技术的现状、效据挖掘的方法以及它在Bayesian网建网技术中的应用:通过散据挖掘解决Bayesian网络建模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即如何从太规模效据库中寻找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确定条件概率问题。 关键字:数据挖掘、知识获取、数据库、函数依赖、条件概率 一、引言: 数据是知识的源泉。但是,拥有大量的数据与拥有许多有用的知识完全是两回事。过去几年中,从数据库中发现知识这一领域发展的很快。广阔的市场和研究利益促使这一领域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和数据收集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可以从更加广泛的范围和几年前不可想象的速度收集和存储信息。收集数据是为了得到信息,然而大量的数据本身并不意味信息。尽管现代的数据库技术使我们很容易存储大量的数据流,但现在还没有一种成熟的技术帮助我们分析、理解并使数据以可理解的信息表示出来。在过去,我们常用的知识获取方法是由知识工程师把专家经验知识经过分析、筛选、比较、综合、再提取出知识和规则。然而,由于知识工程师所拥有知识的有局限性,所以对于获得知识的可信度就应该打个 折扣。目前,传统的知识获取技术面对巨型数据仓库无能为力,数据挖掘技术就应运而生。 数据的迅速增加与数据分析方法的滞后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希望在对已有的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商业决策或者企业管理,但是目前所拥有的数据分析工具很难对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处理,使得人们只能望“数”兴叹。数据挖掘正是为了解决传统分析方法的不足,并针对大规模数据的分析处理而出现的。数据挖掘通过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种学习算法的训练,得到数据对象间的关系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数据的内在特性,是对数据包含信息的更高层次的抽象[1]。目前,在需要处理大数据量的科研领域中,数据挖掘受到越来越多

预测是大数据核心价值

预测是大数据核心价值 人们在谈论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挖掘时,最常见的应用案例便是“预测股市”“预测流感”“预测消费者行为”,预测性分析是大数据最核心的功能。 大数据还拥有数据可视化和大数据挖掘的功能,对已发生的信息价值进行挖掘并辅助决策。传统的数据分析挖掘在做相似的事情,只不过效率会低一些或者说挖掘的深度、广度和精度不够。大数据预测则是基于大数据和预测模型去预测未来某件事情的概率。让分析从“面向已经发生的过去”转向“面向即将发生的未来”是大数据与传统数据分析的最大不 同。 大数据预测的逻辑基础是,每一种非常规的变化事前一定有征兆,每一件事情都有迹可循,如果找到了征兆与变化之间的规律,就可以进行预测。大数据预测无法确定某件事情必 然会发生,它更多是给出一个概率。 从天气预报看大数据预测的四个条件 在互联网之前便已经有基于大数据的预测分析了:天气预报。因为互联网,天气预报为代表的大数据预测的以下几个特征在更多领域得到体现。 1、大数据预测的时效性。天气预报粒度从天缩短到小时,有严苛的时效要求,基于海量数据通过传统方式进行计算,得出结论时明天早已到来,预测并无价值。其他领域的大数据预测应用特征对“时效性”有更高要求,譬如股市、实时定价,而云计算、分布式计算和超级计算机的发展则提供了这样的高速计算能力。 2、大数据预测的数据源。天气预报需要收集海量气象数据,气象卫星、气象站台负责收集,但整套系统的部署和运维耗资巨大。在互联网之前鲜有领域具备这样的数据收集能力。WEB1.0 为中心化信息产生、WEB2.0为社会化创造、移动互联网则是随时随地、社会化和多设备的数据上传,每一次演化数据收集的成本都大幅降低,范围和规模则大幅扩大。 大数据被引爆的同时,大数据预测所需数据源不再是问题。 3、大数据预测的动态性。不同时点的计算因子动态变化,任何变量都会引发整个系统变化,甚至产生蝴蝶效应。如果某个变量对结果起决定性作用且难以捕捉,预测难上加难,譬如人为因素。大数据预测的应用场景大都是极不稳定的领域但有固定规律,譬如天气、股市、疾病。这需要预测系统对每一个变量数据的精准捕捉,并接近实时地调整预测。发达的传感器网络外加大数据计算能力让上述两点更加容易。 4、大数据预测的规律性。大数据预测与传统的基于抽样的预测不同之处在于,其基于海量历史数据和实时动态数据,发现数据与结果之间的规律,并假设此规律会延续,捕捉到变量之后进行预测。一个领域本身便有相对稳定的规律,大数据预测才有机会得到应用。古人夜观天象就说明天气是由规律可循的,因此气象预报最早得到应用。反面案例则是规律难以捉摸,数据源收集困难的地震预测,还有双色球彩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