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函数模型及应用

答案函数模型及应用

聊城一中2017级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学案15 编制人: 魏瑞英 班级 姓名

1

第二章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辨析感悟:1.(1)×(2)×(3)×

例1解析 A 由题图可知,2014年8月到9月的月接待游客量在减少,则A 选项错误. 例2解 (1)当x =0时,C =8,∴k =40,∴C (x )=40

3x +5(0≤x ≤10),

∴f (x )=6x +20×403x +5=6x +800

3x +5

(0≤x ≤10).

(2)由(1)得f (x )=2(3x +5)+800

3x +5-10.令3x +5=t ,t ∈[5,35],

则y =2t +800

t

-10≥2

2t ·800t -10=70(当且仅当2t =800

t

,即t =20时等号成立),

此时x =5,因此f (x )的最小值为70.

∴隔热层修建5 cm 厚时,总费用f (x )达到最小,最小值为70万元. 例3-1解 (1)由题意得当0

由已知得?

????20a +b =0,

4a +b =2,解得

???

a =-18

b =52,

所以v =-18x +5

2.故函数v =?????2,0

(2)设年生长量为f (x )千克/立方米,依题意, 由(1)得f (x )=????

?2x ,0

当0

当4

2,f (x )max =f (10)=12.5.

所以当0

故当养殖密度为10尾/立方米时,鱼的年生长量可以达到最大,最大值为12.5千克/立方米. 例3-2解 (1)设每年砍伐面积的百分比为x (0

则a (1-x )10=12a ,即(1-x )10=12

,解得x =1-????12110.故每年砍伐面积的百分比为1-????121

10. (2)设经过m 年剩余面积为原来的

22,则a (1-x )m =2

2

a ,把x =1-????121

10代入, 即????12m

10=????121

2,即m 10=1

2,解得m =5. 故到今年为止,该森林已砍伐了5年. 1.DM ≈3361,N ≈1080,

M N ≈33611080,则lg M N ≈lg 33611080=lg 3361-lg1080=361lg 3-80≈93.∴M

N

≈1093. 2.解析 根据x =0.50,y =-0.99,代入计算,可以排除A ;根据x =2.01,y =0.98,代入计算,可以排除B ,C ;将各数据代入函数y =log 2x ,可知满足题意.答案 D 3.解析 设经过n 年资金开始超过200万元,即130(1+12%)n >200.

两边取对数,得n ·lg1.12>lg 2-lg 1.3,∴n >lg 2-lg 1.3lg 1.12≈0.30-0.110.05=19

5,∴n ≥4,

∴从2021年开始,该公司投入的研发资金开始超过200万元.答案 B

4.解析 利润L (x )=20x -C (x )=-1

2(x -18)2+142,当x =18万件时,L (x )有最大值.答案 B

5.解析 在同一坐标系内,根据函数图象变化趋势,当x ∈(4,+∞)时,增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g (x )>f (x )>h (x ).答案 B

6.解析 依题意?????a log 48+b =1,a log 4

64+b =4.解得?????a =2,

b =-2,

∴y =2log 4x -2,

令2log 4x -2=8,得x =45=1 024. 答案 1 024 .

高一数学必修1-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高一数学必修1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 【学习导航】 知识网络 学习要求 1.了解解实际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初步学会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函数关系式的方法; 3.渗透建模思想,初步具有建模的能力. 自学评价 1.数学模型就是把 实际问题 用数学语言抽象概括,再从数学角度来反映或近似地反映实际问题,得出关于实际问题的数学描述. 2. 数学建模就是把实际问题加以 抽象概括 建立相应的 数学模型 的过程,是数学地解决问题的关键. 3. 实际应用问题建立函数关系式后一般都要考察 定义域 . 【精典范例】 例1.写出等腰三角形顶角y (单位:度)与底角x 的函数关系. 【解】1802y x =- ()090x << 点评: 函数的定义域是函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不仅要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而且要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例2.某计算机集团公司生产某种型号计算机的固定成本为200万元,生产每台计算机的可变成本为3000元,每台计算机的售价为5000元.分别写出总成本C (万元)、单位成本P (万元)、销售收入R (万元)以及利润L (万元)关于总产量x (台)的函数关系式.

分析:销售利润()L x =销售收入()R x -成本()C x ,其中成本()C x =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解】总成本与总产量的关系为 2000.3,C x x N *=+∈. 单位成本与总产量的关系为 200 0.3,P x N x *= +∈. 销售收入与总产量的关系为 0.5,R x x N *=∈. 利润与总产量的关系为 0.2200,L R C x x N *=-=-∈ . 例3.大气温度()y C 随着离开地面的高度()x km 增大而降低,到上空11km 为止,大约每上升1km ,气温降低6C ,而在更高的上空气温却几乎没变(设地面温度为22C ). 求:(1)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2) 3.5x km =以及12x km =处的气温. 【解】(1)由题意, 当011x ≤≤时,226y x =-, ∴当11x =时,2261144y =-?=-, 从而当11x >时,44y =-. 综上,所求函数关系为 []226,0,1144,(11,) x x y x ?-∈? =? -∈+∞??; (2)由(1)知, 3.5x km =处的气温为 226 3.51y =-?=C , 12x km =处的气温为44C -. 点评:由于自变量在不同的范围中函数的表达式不同,因此本例第1小题得到的是关于自变量的分段函数;第2小题是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的问题. 追踪训练一 1.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时的全部支出称为生产成本,可表示为商品数量的函数,现知道一企

高一数学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练习题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工厂的产值月平均增长率为P,则年平均增长率是() A.11 +-D.12 (1)1 P P +- (1)P +B.12 (1)P +C.11 (1)1 答案:D 2.某人2000年7月1日存入一年期款a元(年利率为r,且到期自动转存),则到2007年7月1日本利全部取出可得() A.7 a r +元 (1) (1) a r +元B.6 C.7 (1)(1)(1) +++++++ …元 a a r a r a r (1) a a r ++元D.26 答案:A 3.如图1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S是h的函数(0) ≤≤,则该函数的图象可 h H 能是() 答案:C 4.甲、乙两个经营小商品的商店,为了促销某一商品(两店的零售价相同),分别采取了以下措施:甲店把价格中的零头去掉,乙店打八折,结果一天时间两店都卖出了100件,且两店的销售额相同,那么这种商品的价格不可能是()A.4.1元B.2.5元C.3.75元D.1.25元 答案:A 5.某厂工人收入由工资性收入和其他收入两部分构成.2003年该工厂工人收入315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800元,其他收入1350元).预计该地区自2004年开始的5年内,工人的工资性收入将以每年6%的年增长率.其他收入每年增加160元.据此分析,2008年该厂工人人均收入将介于() A.42004400 元 元B.44004600 C.46004800 元D.48005000 元 答案:B 二、填空题 6.兴修水利开渠,其横断面为等腰梯形,如图2,腰与水平线夹角为60 ,要求浸水周长(即断面与水接触的边界长)为定值l,同渠深h=,可使水渠量最大.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Ⅲ)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收集图表数据信息,建立拟合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体验收集图表数据信息、拟合数据的过程与方法,体会函数拟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入体会数学模型在现实生产、生活及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及其重要价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收集图表数据信息、拟合数据,建立函数模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对数据信息进行拟合,建立起函数模型,并进行模型修正。 三、学学与教学用具 1、学法:学生自查阅读教材,尝试实践,合作交流,共同探索。 2、教学用具:多媒体 四、教学设想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2003年5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紧急启动“建立非典流行趋势预测与控制策略数学模型”研究项目,马知恩教授率领一批专家昼夜攻关,于5月19日初步完成了第一批成果,并制成了要供决策部门参考的应用软件。 这一数学模型利用实际数据拟合参数,并对全国和北京、山西等地的疫情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指出,将患者及时隔离对于抗击非典

至关重要、分析报告说,就全国而论,菲非典病人延迟隔离1天,就医人数将增加1000人左右,推迟两天约增加工能力100人左右;若外界输入1000人中包含一个病人和一个潜伏病人,将增加患病人数100人左右;若4月21日以后,政府示采取隔离措施,则高峰期病人人数将达60万人。 这项研究在充分考虑传染病控制中心每日工资发布的数据,建立了非典流行趋势预测动力学模型和优化控制模型,并对非典未来的流行趋势做了分析预测。 本例建立教学模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收集来的数据信息进行拟合,从而找到近似度比较高的拟合函数。 (二)尝试实践探求新知 例1.某地区不同身高的未成年男性的体重平均值发下表 (身高:cm;体重:kg) 1)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使它能比较近似地反映这个地区未成年男性体重与身高ykg与身高xcm的函数模型的解析式。 2)若体重超过相同身高男性平均值的1.2倍为偏胖,低于0.8倍为偏瘦,那么这个地区一名身高为175cm ,体重为78kg的在校男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2021年新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二章《函数与基本初等函数》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1.几类函数模型 函数模型函数解析式 一次函数模型f(x)=ax+b(a,b为常数,a≠0) 反比例函数模型f(x)= k x+b(k,b为常数且k≠0) 二次函数模型 f(x)=ax2+bx+c (a,b,c为常数,a≠0) 指数函数模型 f(x)=ba x+c (a,b,c为常数,b≠0,a>0且a≠1) 对数函数模型 f(x)=b log a x+c (a,b,c为常数,b≠0,a>0且a≠1) 幂函数模型f(x)=ax n+b (a,b为常数,a≠0) 2.三种函数模型的性质 函数 性质 y=a x(a>1) y=log a x(a>1) y=x n(n>0) 在(0,+∞)上 的增减性 单调递增单调递增单调递增增长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慢相对平稳 图象的变化 随x的增大逐渐表 现为与y轴平行 随x的增大逐渐表 现为与x轴平行 随n值变化而各有不同值的比较存在一个x0,当x>x0时,有log a x

题组一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某种商品进价为每件100元,按进价增加10%出售,后因库存积压降价,若按九折出售,则每件还能获利.( × ) (2)函数y =2x 的函数值比y =x 2的函数值大.( × ) (3)不存在x 0,使0x a 0,b ≠1)增长速度越来越快的形象比喻.(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某工厂一年中各月份的收入、支出情况的统计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收入最高值与收入最低值的比是3∶1 B .结余最高的月份是7月 C .1至2月份的收入的变化率与4至5月份的收入的变化率相同 D .前6个月的平均收入为40万元 答案 D 解析 由题图可知,收入最高值为90万元,收入最低值为30万元,其比是3∶1,故A 正确;由题图可知,7月份的结余最高,为80-20=60(万元),故B 正确;由题图可知,1至2月份的收入的变化率与4至5月份的收入的变化率相同,故C 正确;由题图可知,前6个月的平均收入为1 6 ×(40+60+30+30+50+60)=45(万元),故D 错误.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某公司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对产品结构做了重大调整.调整后初期利润增长迅速,后来增长越来越慢,若要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来反映该公司调整后利润y 与产量x 的关系,则可选用( ) A .一次函数 B .二次函数 C .指数型函数 D .对数型函数 解析:选D.一次函数保持均匀的增长,不符合题意; 二次函数在对称轴的两侧有增也有降; 而指数函数是爆炸式增长,不符合“增长越来越慢”; 因此,只有对数函数最符合题意,先快速增长,后来越来越慢. 2 A .y =2x -1 B .y =x 2 -1 C .y =2x -1 D .y =-+2 解析:选D.画散点图或代入数值,选择拟合效果最好的函数,故选D. 3.如图表示一位骑自行车者和一位骑摩托车者在相距80 km 的两城镇间旅行的函数图象,由图可知:骑自行车者用了6小时,沿途休息了1小时,骑摩托车者用了2小时,根据这个函数图象,推出关于这两个旅行者的如下信息: ①骑自行车者比骑摩托车者早出发了3小时,晚到1小时; ②骑自行车者是变速运动,骑摩托车者是匀速运动; ③骑摩托车者在出发了小时后,追上了骑自行车者. 其中正确信息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解析:选A.由图象可得:①骑自行车者比骑摩托车者早出发了3小时,晚到1小时,正确;②骑自行车者是变速运动,骑摩托车者是匀速运动,正确;③骑摩托车者在出发了小时后,追上了骑自行车者,正确. 4.长为4,宽为3的矩形,当长增加x ,且宽减少x 2 时面积最大,此时x =________, 面积S =________. 解析:依题意得:S =(4+x )(3-x 2)=-12 x 2 +x +12 =-12(x -1)2 +1212,∴当x =1时,S max =1212 . 答案:1 121 2 1 ( ) A .指数函数 B .反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二次函数 解析:选C.画出散点图,结合图象(图略)可知各个点接近于一条直线,所以可用一次函数表示. 2.某林场计划第一年造林10000亩,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造林20%,则第四年造林( ) A .14400亩 B .172800亩

3.2.2几种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3.2.2几种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 【导学目标】 1.通过实例感受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广泛应用,体会解决实际问题中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函数的理解与应用; 2.初步了解对统计数据表的分析与处理. 【自主学习】 1、根据散点图设想比较接近的可能的函数模型: ①一次函数模型:()(0);f x kx b k =+≠ ②二次函数模型:2()(0);g x ax bx c a =++≠ ③指数函数模型:()x f x a b c =+g (0,a b ≠>0,1b ≠) ④对数函数模型:()log a f x m x b =+g (0,m ≠01a a >≠且) ⑤幂函数模型:12 ()(0);h x ax b a =+≠ 2、一般函数模型应用题的求解方法步骤: 1) 阅读理解,审清题意:逐字逐句,读懂题中的文字叙述,理解题中所反映的实际问题,明白已知什么,所求什么,从中提炼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2)根据所给模型,列出函数表达式:合理选取变量,建立实际问题中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模型问题。 3)运用所学知识和数学方法,将得到的函数问题予以解答,求得结果。 4)将所解得函数问题的解,翻译成实际问题的解答。 在将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的转化过程中,能画图的要画图,可借助于图形的直观性,研究两变量间的联系. 抽象出数学模型时,注意实际问题对变量范围的限制. 【典型例题】 例1:某桶装水经营部每天的房租、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为200元,每桶水的进价是5元. 销售单价与日均销售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分析,这个经营部怎样定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教案

适用学科 高中数学
适用年级
高一
适用区域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2 课时
知识点 1.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特点
2.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3.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
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2.了解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
的实例。
教学重点 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教学难点 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教学建议】 本课内容是函数的应用,它的本质就是我们学习过的函数做为模型在现实问题刻画过程
中的基本操作过程和常见函数图象与性质在应用中的升华.本课内容是课本必修 1 中第三章 的重点内容之一,课本中还渗透了函数拟合的基本思想,这也为后面高中的学习做了铺垫。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使学生从中体会函数模型刻画现实问题的基本过程并体会函数在数学及 其它地方的应用的广泛性,能初步运用函数的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函数 模型本身就来源于现实,学生可以从理解知识升华到熟练应用知识,使他们能辩证地看待知 识理解与知识应用间的关系,与所学的函数知识前后紧紧相扣,相辅相成. 【知识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学建议】 导入是一节课必备的一个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
第1页

态。
导入的方法很多,仅举两种方法:
① 情境导入,比如讲一个和本讲内容有关的生活现象;
② 温故知新,在知识体系中,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揭示本节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帮学
生建立知识网络。
提供一个教学设计供讲师参考:
环节
教学内容设计
材料:澳大利亚兔子数“爆炸”
在教科书第三章的章头图中,有一大群
喝水、嬉戏的兔子,但是这群兔子曾使澳
大利亚伤透了脑筋.1859 年,有人从欧洲

带进澳洲几只兔子,由于澳洲有茂盛的牧
草,而且没有兔子的天敌,兔子数量不断

增加,不到 100 年,兔子们占领了整个澳
大利亚,数量达到 75 亿只.可爱的兔子变

得可恶起来,75 亿只兔子吃掉了相当于 75
亿只羊所吃的牧草,草原的载畜率大大降

低,而牛羊是澳大利亚的主要牲口.这使
澳大利亚头痛不已,他们采用各种方法消
灭这些兔子,直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科
学家采用载液瘤病毒杀死了百分之九十的
野兔,澳大利亚人才算松了一口气.
师生双边互动 师:指出:一般而言,在理想条件 (食物或养料充足,空间条件充裕, 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下,种群 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大致符合“J” 型曲线;在有限环境(空间有限, 食物有限,有捕食者存在等)中, 种群增长到一定程度后不增长,曲 线呈“S”型.可用指数函数描述一 个种群的前期增长,用对数函数描 述后期增长的
第2页

知识讲解_函数模型的应用举例_基础---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学习目标】 1.能够找出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应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并初步掌握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通过具体实例,感受运用函数建立模型的过程和方法,体会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在数学和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3.通过函数应用的学习,体会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树立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观,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392115 知识要点】 要点一:解答应用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步骤 1.解应用题的基本思想 2.解答函数应用题的基本步骤 求解函数应用题时一般按以下几步进行: 第一步:审题 弄清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初步选择模型. 第二步:建模 在细心阅读与深入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引进数学符号,将问题的非数学语言合理转化为数学语言,然后根据题意,列出数量关系,建立函数模型.这时,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应符合实际问题的要求. 第三步:求模 运用数学方法及函数知识进行推理、运算,求解数学模型,得出结果. 第四步:还原 把数学结果转译成实际问题作出解答,对于解出的结果要代入原问题中进行检验、评判,使其符合实际背景. 上述四步可概括为以下流程: 实际问题(文字语言)?数学问题(数量关系与函数模型)?建模(数学语言)?求模(求解数学问题)?反馈(还原成实际问题的解答). 要点二:解答函数应用题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认真阅读理解材料.应用题所用的数学语言多为“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并用,往往篇幅较长,立意有创新脱俗之感.阅读理解材料要达到的目标是读懂题目所叙述的实际问题的意义,领悟其中的数学本质,接受题目所约定的临时性定义,理解题目中的量与量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确立解体思路和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对于有些数量关系较复杂、较模糊的问题,可以借助画图和列表来理清它. 其次,建立函数关系.根据前面审题及分析,把实际问题“用字母符号、关系符号”表达出来,建立函数关系. 其中,认真阅读理解材料是建立函数模型的关键.在阅读这一过程中应像解答语文和外语中的阅读问题

几个常见函数模型的应用

高三数学复习小专题 几个常见函数模型的应用 一、函数x e x y = 的性质应用 1.(2014年天津理)已知函数()x f x x ae =-)(R a ∈,R x ∈.已知函数()y f x =有两个零点12,x x ,且12x x <. (Ⅰ)求a 的取值范围; (Ⅱ)证明:21 x x 随着a 的减小而增大; (Ⅲ)证明:12x x +随着a 的减小而增大. 二、函数x e y x =的性质应用 2.(2014年山东理)设函数22()(ln )x e f x k x x x =-+(k 为常数, 2.71828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Ⅰ)当0k ≤时,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Ⅱ)若函数()f x 在(0,2)内存在两个极值点,求k 的取值范围.

三、函数x xe y =的性质应用 3.已知函数x e x f x +=)(,2)(-=x a x g . (1)若0>x 时)()(x g x f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2)讨论函数)()()(x g x f x F -=的零点的个数. 四、函数x x y ln =的性质应用 4.(2014年湖北理)π为圆周率,e=2.718 28…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Ⅰ)求函数x x x f ln )(=的单调区间; (Ⅱ)求e 3,3e ,e π,πe ,3π,π3这6个数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 (Ⅲ)将e 3,3e ,e π,πe ,3π,π3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并证明你的结论.

5.(2013年北京理科)设L 为曲线C :x x y ln =在点(1,0)处的切线. (1)求L 的方程; (2)证明:除切点(1,0)之外,曲线C 在直线L 的下方. 6.求证:3≥n 时,).()1(1*+∈+>N n n n n n 五、函数x x y ln = 的性质应用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上是增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2.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4,动点从点开始沿折线向点运动,设点运动的路程为,的面积为,则函数的图像是() A.B.C. D. 3.如图所示是某一容器的三视图,现向容器中匀速注水,容器中水面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可能图象是( ) A.B.. C.D.

4.某市出租汽车的车费计算方式如下:路程在3km 以内(含3km )为8.00元;达到3km 后,每增加1km 加收1.40元;达到8km 后,每增加1km 加收2.10元.增加不足1km 按四舍五入计算.某乘客乘坐该种出租车交了44.4元车费,则此乘客乘该出租车行驶路程的km 数可以是( ). A . 22 B . 24 C . 26 D . 28 5.已知奇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0,)-∞+∞,当0x >时,()ln(|1|1)f x x =-+,则函数()f x 的图象大致为( ) 6.甲用1000元人民币购买了一支股票,随即他将这支股票卖给乙,甲获利10%,而后乙又将这支股票返卖给甲,但乙损失了10%,最后甲按乙卖给甲的价格九折将这支股票卖给了乙,在上述股票交易中 A .甲刚好盈亏平衡 B .甲盈利1元 C .甲盈利9元 D .甲亏本1.1元 7 ) 8.已知函数22,0()2cos ,0 x x f x x x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f x 是偶函数 B .()f x 是增函数 C .()f x 是周期函数

D .()f x 的值域为),2[+∞- 9.某公司招聘员工,面试人数按拟录用人数分段计算,计算公式为y = 其中,x 代表拟录用人数,y 代表面试人数,若面试人数为60,则该公司拟录用人数为 ( ) A . 15 B . 40 C . 25 D . 130 二、填空题 10.某出租车租赁公司收费标准如下:起价费10元(即里程不超过5公里,按10元收费),超过5公里,但不超过20公里的部分,每公里按1.5元收费,超过20公里的部分,每公里再加收0.3元. (1)请建立租赁纲总价y 关于行驶里程x 的函数关系式; (2)某人租车行驶了30公里,应付多少钱?(写出解答过程) 11.经测算,某型号汽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每小时耗油量y (升)与速度x (千米/每小时) ()50120x ≤≤的关系可近似表示为: 0,50,80 (Ⅰ)该型号汽车速度为多少时,可使得每小时耗油量最低? (Ⅱ)已知,A B 两地相距120公里,假定该型号汽车匀速从A 地驶向B 地,则汽车速度为多少时总耗油量最少? 12.某商品在近30天内每件的销售价格P (元)与时间t (天)的函数关系是 30,015,60,1530,t t t N P t t t N +<<∈?=?-+≤≤∈?,该商品的日销售量Q (件)与时间t (天)的函数关系是40(030,)Q t t t N =-+<≤∈,求这种商品的日销售金额的最大值,并指出日销售金额最大的一天是30天中的第几天. 13.某化工厂打算投入一条新的生产线,但需要经环保部门审批后方可投入生产.已知该生产线连续生产n 年的累计产量为f (n )=n (n +1)(2 n +1)吨,但如果年产量超过150

第07讲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 高三新数学第一轮复习教案(讲座7)—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一.课标要求: 1.利用计算工具,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 2.收集一些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的实例,了解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二.命题走向 函数应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高考对应用题的考察即考小题又考大题,而且分值呈上升的趋势。高考中重视对环境保护及数学课外的的综合性应用题等的考察。出于“立意”和创设情景的需要,函数试题设置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不断创新,重视函数思想的考察,加大函数应用题、探索题、开放题和信息题的考察力度,从而使高考考题显得新颖、生动和灵活。 预测2007年的高考,将再现其独特的考察作用,而函数类应用题,是考察的重点,因而要认真准备应用题型、探索型和综合题型,加大训练力度,重视关于函数的数学建模问题,学会用数学和方法寻求规律找出解题策略。 (1)题型多以大题出现,以实际问题为背景,通过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解释问题; (2)题目涉及的函数多以基本初等函数为载体,通过它们的性质(单调性、极值和最值等)来解释生活现象,主要涉计经济、环保、能源、健康等社会现象。 三.要点精讲 1.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过程 (1)对实际问题进行抽象概括:研究实际问题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变量之间 的主、被动关系,并用x、y分别表示问题中的变量; (2)建立函数模型:将变量y表示为x的函数,在中学数学内,我们建立的函数模 型一般都是函数的解析式; (3)求解函数模型:根据实际问题所需要解决的目标及函数式的结构特点正确选择 函数知识求得函数模型的解,并还原为实际问题的解. 这些步骤用框图表示:

范文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某公司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对产品结构做了重大调整.调整后初期利润增长迅速,后来增长越来越慢,若要建立恰当的函数模型来反映该公司调整后利润y 与产量x 的关系,则可选用( ) A .一次函数 B .二次函数 C .指数型函数 D .对数型函数 解析:选D.一次函数保持均匀的增长,不符合题意; 二次函数在对称轴的两侧有增也有降; 而指数函数是爆炸式增长,不符合“增长越来越慢”; 因此,只有对数函数最符合题意,先快速增长,后来越来越慢. 2.某种植物生长发育的数量y A .y =2x -1 B .y =x 2-1 C .y =2x -1 D .y =-+2 解析:选D.画散点图或代入数值,选择拟合效果最好的函数,故选D. 3.如图表示一位骑自行车者和一位骑摩托车者在相距80 km 的两城镇间旅行的函数图象,由图可知:骑自行车者用了6小时,沿途休息了1小时,骑摩托车者用了2小时,根据这个函数图象,推出关于这两个旅行者的如下信息: ①骑自行车者比骑摩托车者早出发了3小时,晚到1小时; ②骑自行车者是变速运动,骑摩托车者是匀速运动; ③骑摩托车者在出发了小时后,追上了骑自行车者. 其中正确信息的序号是( )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解析:选A.由图象可得:①骑自行车者比骑摩托车者早出发了3小时,晚到1小时,正确;②骑自行车者是变速运动,骑摩托车者是匀速运动,正确;③骑摩托车者在出发了小时后,追上了骑自行车者,正确. 4.长为4,宽为3的矩形,当长增加x ,且宽减少x 2 时面积最大,此时x =________,面积S =________. 解析:依题意得:S =(4+x )(3-x 2)=-12 x 2+x +12 =-12(x -1)2+1212,∴当x =1时,S max =1212 . 答案:1 1212 1 ) A .指数函数 B .反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二次函数 解析:选C.画出散点图,结合图象(图略)可知各个点接近于一条直线,所以可用一次函数表示. 2.某林场计划第一年造林10000亩,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造林20%,则第四年造林( ) A .14400亩 B .172800亩 C .17280亩 D .20736亩 解析:选=10000×(1+20%)3=17280. 3.某商品价格前两年每年递增20%,后两年每年递减20%,则四年后的价格与原来价格相比,变化情况是( ) A .增加% B .减少% C .减少% D .不增不减 解析:选B.设该商品原价为a , 四年后价格为a (1+2·(1-2=. 所以(1-a ==%a , 即比原来减少了%.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考纲传真]1.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增长特征,结合具体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型增长的含义.2.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知识通关】 1.常见的几种函数模型 (1)一次函数模型:y=kx+b(k≠0). (2)反比例函数模型:y=k x+b(k,b为常数且k≠0). (3)二次函数模型:y=ax2+bx+c(a,b,c为常数,a≠0). (4)指数函数模型:y=a·b x+c(a,b,c为常数,b>0,b≠1,a≠0). (5)对数函数模型:y=m log a x+n(m,n,a为常数,a>0,a≠1,m≠0). (6)幂函数模型:y=a·x n+b(a≠0). 2.三种函数模型之间增长速度的比较 (1)审题:弄清题意,分清条件和结论,理顺数量关系,初步选择数学模型; (2)建模:将自然语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利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3)解模:求解数学模型,得出数学结论; (4)还原:将数学问题还原为实际问题. 以上过程用框图表示如下:

[常用结论] 形如f(x)=x+a x(a>0)的函数模型称为“对勾”函数模型: (1)该函数在(-∞,-a]和[a,+∞)内单调递增,在[-a,0]和(0,a]上单调递减. (2)当x>0时,x=a时取最小值2a, 当x<0时,x=-a时取最大值-2a. 【基础自测】 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函数y=2x与函数y=x2的图象有且只有两个公共点.() (2)幂函数增长比直线增长更快.() (3)不存在x0,使ax0<x n0<log a x0.() (4)f(x)=x2,g(x)=2x,h(x)=log2x,当x∈(4,+∞)时,恒有h(x)<f(x)<g(x).() [答案](1)×(2)×(3)×(4)√ 2.在某个物理实验中,测量得变量x和变量y的几组数据,如下表,则x,y最适合的函数是() x 0.500.992.013.98 y -0.990.010.982.00 C.y=2x-2 D.y=log2x D 3.一个工厂生产一种产品的总成本y(单位:万元)与产量x(单位:台)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0.1x2+10x+300(0<x≤240,x∈N),若每台产品的售价为25万元,生产的产品全部卖出,则该工厂获得最大利润(利润=销售收入-产品成本)时的产量是() A.70台B.75台 C.80台D.85台 B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对应学生用书P 121 基础达标 一、选择题 1.某产品的利润y (元)关于产量x (件)的函数关系式为y =3x +4,则当产量为4件时,利润y 等于( ) A .4元 B .16元 C .85元 D .不确定 解析:当x =4时,y =34+4=85(元). 答案:C 2.今有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 ( ) A .指数函数 B .反比例函数 C .一次函数 D .二次函数 解析:画出散点图,如下图所示. 观察散点图,可见各个点接近于一条直线,所以可用一次函数表示. 答案:C 3.某种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数y 随时间x 的变化规律是y =1024e -5x ,则( ) A .该函数是增函数 B .该函数是减函数 C .x =-15lg y 1024 D .当x =0时,y =1 答案:B 4.某旅店有客床100张,各床每天收费10元时,全部客满,若每床每天收费每提高2元,则减少10张客床租出,这样,为了减少投入多获利,每床每天收费应提高( )

A.2元B.4元 C.6元D.8元 解析:设每床每天收费提高2x元(x∈N*),则收入为y=(10+2x)(100-10x)=20(5+x)(10-x). ∴当x=2或x=3时,y取得最大值. 当x=2时,y=1120,当x=3时,y=1120, 为满足减少投入要求应在收入相同条件下多空出床位,故x=3,∴2x=6. 答案:C 5.某商场在元旦促销期间规定,商场内所有商品按标价的80%出售;同时,当顾客在该商场内消费满一定金额后,按如下方案获得相应金额的奖券: 商品,则消费金额为320元,获得的优惠额为400×0.2+30=110元,若顾客购买一件标价为1000元的商品,则所能得到的优惠额为() A.130元B.330元 C.360元D.800元 解析:由题意可知,标价1000元,则消费金额为800元,∴优惠额为1000×0.2+130=330元. 答案:B 6.一天,亮亮发烧了,早晨6时他烧得很厉害,吃过药后感觉好多了,中午12时亮亮的体温基本正常,但是下午18时他的体温又上升了,直到半夜24时亮亮才感觉身上不那么发烧了.则下列各图能基本上反映出亮亮这一天(0时~24时)体温的变化情况的是() 解析:从0时到6时,体温上升是增函数,图象是上升的,排除A;从6时到12时,体温下降是减函数,图象是下降的,排除B;从12时到18时,体温上升是增函数,图象是

高中数学函数模型及其应用教案1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函数图象及数据表格,比较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增长差异. 2.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意义. 3.恰当运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式、表格、图象)并借助信息技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从实际问题出发能构建出相应的数学模型. 2.探究与活动,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列表、描点,画出相应函数模型的图形,并能比较发现它们的增长趋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以及比较分析的数学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点 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模型,比较常数函数、一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模型的增长差异,结合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爆炸、对数增长等不同类型的函数增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 怎样选择数学模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我们知道,函数是描述客观世界变化规律的基本数学模型,不同的变化规律需要用不同的函数模型来描述,能否举出一些函数模型的具体例子? 生: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等等. 师:当我们面临一个实际问题时,应如何选择恰当的函数模型来刻画它呢?如果我们能够找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又是如何去研究它的性质呢?本节课先通过具体实例来比较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的增长趋势.(板书几类不同增长的函数模型) 二、讲解新课 例题剖析 【例1】假设你有一笔资金用于投资,现有三种投资方案供你选择,这三种方案的回报如下: 方案一:每天回报40元; 方案二:第一天回报10元,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回报10元; 方案三:第一天回报0.4元,以后每天的回报比前一天翻一番. 请问,你会选择哪种投资方案? 师:我们先对题目仔细分析,这里问的是如何选择投资方案,我们应从哪个方面考虑?应该选择回报最多的投资方案.那么如何来比较这三种方案所取得的效益最大? 生:先建立适当的函数模型,然后再比较大小. 师:我们知道,在这里每种方案的回报效益与投资的天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可以以天数作为自变量,建立三种投资方案所对应的回报效益的函数模型,再通过比较它们的增长情况,为选择投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那么如何建立函数模型呢? 生:设第x天所得回报为x元,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知识点与题型归纳

熹李节尿莫型-及其应用 ?高考明方向 1. 了解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的增长特征,结合具体实例体会直线上升、指数增长、对数增长等不同函数类 型增长的含义. 2. 了解函数模型(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幕函数、分段函数等在社会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函数模型)的广泛应用? ★备考知考情 1. 利用函数图象刻画实际问题及建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是咼考命题的热点. 2. 常与函数的图象、单调性、最值以及基本不等式、导数的应用交汇命题,考查建模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题型都有考查,但以解答题为主. 一、知识梳理《名师一号》P35 知识点一几类函数模型

知识点二三种增长型函数之间增长速度的比较 1. 指数函数y= a x(a> 1)与幕函数y= x n(n> 0): 在区间(0,+x )上,无论n比a大多少,尽管在x的一定范围内a x会小于x n,但由于 a x的增长快于x n的增长,因而总存在一个x o,当x>x o时,有a x>x n. 2. 对数函数y= log a x(a> 1)与幕函数y= x n(n>0): 对数函数y= log a x(a> 1)的增长速度,不论a与n值的大小如何,总会慢于y= x n 的增长速度,因而在定义域内总存在一个实数x o,当x >x o时,有log a x v x n 由1、2可以看出三种增长型的函数尽管均为增函数,但它们的增长速度不同,且不在同一个档次上,因此在(0, +^) 上,总会存在一个X0,当x>X0时,有a x>x n> log a x. 注意:《名师一号》P36问题探究问题1、2 问题1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3.2.2 学习目标 通过一些实例,来感受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幂函数的广泛应用,体会解决实际问题中建立函数模型的过程,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函数的理解与应用; 初步了解对统计数据表的分析与处理.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阅读:XX年5月8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紧急启动“建立非典流行趋势预测与控制策略数学模型”研究项目,马知恩教授率领一批专家昼夜攻关,于5月19日初步完成了批成果,并制成了要供决策部门参考的应用软件. 这一数学模型利用实际数据拟合参数,并对全国和北京、山西等地的疫情进行了计算仿真,结果指出,将患者及时隔离对于抗击非典至关重要、分析报告说,就全国而论,菲非典病人延迟隔离1天,就医人数将增加1000人左右,推迟两天约增加工能力100人左右;若外界输入1000人中包含一个病人和一个潜伏病人,将增加患病人数100人左右;若4月21日以后,政府示采取隔离措施,则高峰期病人人

数将达60万人. 这项研究在充分考虑传染病控制中心每日工资发布的数据,建立了非典流行趋势预测动力学模型和优化控制模型,并对非典未来的流行趋势做了分析预测. 二、新课导学 ※典型例题 例1某桶装水经营部每天的房租、人员工资等固定成本为200元,每桶水的进价是5元.销售单价与日均销售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销售单价/元6789101112 日均销售量/桶480440400360320280240 请根据以上数据作出分析,这个经营部怎样定价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变式:某农家旅游公司有客房300间,每间日房租为20元,每天都客满.公司欲提高档次,并提高租金,如果每间客房日增加2元,客房出租数就会减少10间.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旅社将房间租金提高到多少时,每天客房的租金总收入最高? 小结:找出实际问题中涉及的函数变量→根据变量间的关系建立函数模型→利用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小结:二次函数模型。 例2某地区不同身高的未成年男性的体重平均值如下表

高中数学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2.11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一、填空题 1.某产品的总成本y (万元)与产量x (台)之间的函数关系是y =3 000+20x -0.1 x 2(0<x <240,x ∈N +),若每台产品的售价为25万元,则生产者不亏本 时(销售收入不小于总成本)的最低产量是________台. 解析 设利润为f (x )(万元), 则f (x )=25x -(3 000+20x -0.1x 2)=0.1x 2+5x -3 000≥0,∴x ≥150. 答案 150 2.某商品的单价为5 000元,若一次性购买超过5件,但不超过10件,则每件优惠500元;若一次性购买超过10件,则每件优惠1 000元.某单位购买x 件 (x ∈N*,x≤15),设最低的购买费用是f(x)元,则f(x)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 解析 f(x)=??? 5 000x ,x ∈{1,2,3,4,5}, 4 500x ,x ∈{6,7,8,9,10}, 4 000x ,x ∈{11,12,13,14,15} 这是一个典型的分段函数问题,由题意很容易得到结论. 答案 f(x)=??? 5 000x ,x ∈{1,2,3,4,5}, 4 500x ,x ∈{6,7,8,9,10}, 4 000x ,x ∈{11,12,13,14,15} 3.从盛满20升纯消毒液的容器中倒出1升,然后用水加满,再倒出1升,再用水加满.这样继续下去,则所倒次数x 和残留消毒液y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 解析 所倒次数1次,则y =19;所倒次数2次,则y =19×1920 ……所倒次数x 次,则y =19? ????1920x -1=20? ?? ??1920x . 答案 y =20? ?? ??1920x 4.一个人喝了少量酒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迅速上升到0.3 mg/mL ,在停止喝酒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以每小时25%的速度减少,为了保障交通安全,某地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不得超过0.09 mg/mL ,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知识点

函数模型的应用实例 1.我们目前已学习了以下几种函数:一次函数y=kx+b(k≠0),二次函数y=ax2+bx+c (a≠0),指数函数y=a x(a>0且a≠1),对数函数y=log a x(a>0且a≠1),幂函数y=x a(a为常数) 2.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第一步,审清题意,设立变量;第二步,根据所给模型,列出函数关系式;第三步,利用函数关系求解;第四步,再将所得结论转译成具体问题的解答. 3.在处理曲线拟合与预测的问题时,通常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能够根据原始数据、表格、绘出散点图;(2)通过考查散点图,画出“最贴近”的曲线,即拟合曲线;(3)根据所学函数知识,求出拟合曲线的函数解析式;(4)利用函数关系,根据条件对所给问题进行预测和控制,以便为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4.解疑释惑 (1)怎样理解“数学建模”和实际问题的关系? 一般来说,对问题进行修改和简化,形成一种比较精确和简洁的表述,这时可称之为“实际模型”,它和“实际原形”不同,因为它被简化了,不是实际问题所有方面都得到了体现.而是在得到一个“实际模型”之后,再用数学符号和表达式来代替实际问题中的变量和关系,得到的结果是一个“数学模型”. (2)怎样才能搞好“数学建模”? 在“数学建模”中要把握好下列几个问题: ○1理解问题:阅读理解,读懂文字叙述,认真审题,理解实际背景.弄清楚问题的实际背景和意义,设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问题. ○2数学建模:把握新信息,勇于探索,善于联想,灵活化归,根据题意建立变量或参数间的数学关系,实现实际问题数学化,引进数学符号,构建数学模型,常用的数学模型有方程、不等式、函数. ○3求解模型:以所学的数学性质为工具对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求解. ○4检验模型:将所求的结果代回模型中检验,对模拟的结果与实际情形比较,以确定模型的有效性,如果不满意,要考虑重新建模. ○5评价与应用:如果模型与实际情形比较吻合,要对计算的结果作出解释并给出其实际意义,最后对所建立的模型给出运用范围.如果模型与实际问题有较大出入,则要对模型改进,并重复上述步骤. (3)“数学建模”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1有的应用题文字叙述冗长,或者选择的知识背景较为陌生,处理时,要注意认真、耐心地阅读和理解题意. ○2解决函数应用题时要注意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探求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将这些内在联系与数学知识联想,建立函数关系式或列出方程,利用函数性质或方程观点来求解,则可使应用题化生为熟,尽快得到解决. 5.规律总结 (1)如果实际问题中的规律很难用一个统一的关系式表示,可考虑用分段函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