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法简介

研究方法简介
研究方法简介

研究方法简介

观察法

教育科学研究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

步骤是﹕①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制订观察计划。②按计划进行实际观察。③及时整理材料﹐对大量分散材料利用统计技术进行汇总加工﹐删去一切错误材料﹐然后对典型材料进行分析。如有遗漏﹐及时纠正﹐对反映特殊情况的材料另作处理。

文献法

通过阅读有关图书﹑资料和文件来全面地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的情况。查阅的文件最好是第一手材料。如果是第二手材料﹐必须鉴别其真伪后才可选用。文献法的步骤是﹕收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如图书﹑资料﹑文件和原始记录等。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材料分别按照适当顺序阅读。详细阅读有关文献﹐边读﹑边摘录﹑边立大纲。根据大纲﹐将所摘录材料分条组织进去。分析研究材料写成报告。

调查法

调查法的步骤是﹕①准备。选定调查对象﹐确定调查范围﹐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研究有关理论和资料﹐拟定调查计划﹑表格﹑问卷﹑谈话提纲等﹐规划调查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各种必要的安排。②按计划进行调查活动﹐通过各种手段收集材料。必要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对计划作相应的调整﹐以保证调查工作的正常开

展。③整理材料。包括分类﹑统计﹑分析﹑综合﹐写出调查研究报告。

统计法

通过观察﹑测验﹑调查﹑实验﹐把得到的大量数据材料进行统计分类﹐以求得对研究的教育现象作出数量分析的结果。这是数理统计方法在教育方面的应用。统计法一般分为两大步骤﹕统计分类。整理数据﹐列成系统﹐分类统计﹐制统计表或统计图。数量分析。通过数据进行计算﹐找出集中趋势﹑离中趋势或相关系数等﹐从中找出改进工作的措施。掌握统计法﹐必须学会科学的推理方法和掌握统计计算的技术。

行为研究法

一种综合的研究方法。主要用于观察和访问﹐了解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研究﹐探求关于儿童行为的规律﹐从而采取具体措施﹐帮助儿童修改他的行为﹐故也称为行为修改法。现代行为修改派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他主张控制情境﹐采用褒奖和强化的方法﹐来修改儿童的行为。这种方法进行的步骤如下﹕①把儿童行为的表现作详细的观察和记录。②根据观察的结果和记录﹐对儿童行为进行具体分析﹐确定行为修改的内容和程序。③按计划帮助儿童改变行为。④进行过程中要注意强化是否及时﹐物质强化是否伴随言语的赞赏﹐强化方式是否多样化﹐强化是否恰当﹐给予强化的人是否为儿童所信任等。一般不用惩罚的方法。

历史研究法

通过对人类历史上丰富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分析研究﹐去

认识教育发展的规律性﹐用以指导今天的教育工作。历史研究须广泛地查阅文献﹐它同文献法有关﹐但不能等同文献法。文献法不一定研究某一现象的全部过程﹐历史研究法也不限于只查阅文献。历史研究法的步骤是﹕史料的收集。要尽可能地收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史料﹐如政府的教育法令﹑规章制度﹑决议﹑规划﹑条例等材料﹔还要收集反映当时教育情况的论著﹑报告﹑小说等有关材料。不仅要有文字的史料﹐还要有非文字的史料。史料的鉴别。要用各种方式对收集的史料鉴别其真伪﹐也要区别长期为大家所公认的史料中史实的真伪。史料的运用。史料鉴别后﹐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要对具体事物作具体分析﹐批判地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比较法

比较法是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表现。采用比较法﹐要考虑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历史传统﹑科学和技术以及文化发展的水平﹑教育理论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明确可比较的指标。这样﹐才能正确掌握某一国家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明确可以借鉴和学习什么。进行步骤﹕①描述。把所要比较的国家的教育现象的外部特征加以描述﹐要求准确﹑客观﹐为进一步分析﹑比较提供必要的资料。②整理。把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进行整理﹐如作出统计材料﹐进行解释﹑分析﹑评价﹐设立比较的标准等﹔必要时须研究某些材料在历史发展中的变化﹐以便深刻地理解所分析的教育对象的现状。③比较。对资料进行比较

和对照﹐找出异同和差距﹐提出合理运用的意见。比较法的使用离不开其他方法的配合﹐比较法本身还要求科学化和定量化。

分析法

或称逻辑分析法﹐即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这种方法本身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归纳﹑演绎等具体方法。分析是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分为各个组成要素﹐抽出它的各种特点来﹐单独地观察它们﹐剖析每个组成因素的性质和特征。分析之后﹐又必须进行综合。即根据分析的结果﹐把事物或现象的各个要素联成一个整体来认识。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抽象是对某种教育现象抽出基本的﹑本质的东西﹐撇开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集中注意力去掌握事物的本质﹐概括则是从某些教育现象中抽取出其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概念。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即将所研究的同类教育现象概括出该类现象中的一般特征来。演绎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分析法对研究成果的关系甚大﹐分析工作必须慎重地进行﹐特别要注意运用正确的方法论作为指导。

实验法

在人工控制教育现象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教育现象的变化和结果。它能使观察﹑记录更为精密﹐便于弄清每一个条件所产生的影响﹐保证研究工作的准确进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实验法一般分3种﹕单组法。就一个组或班进行实验﹐看施加某一实验因子与不施加实验因子或在不同时期施加另一实验因子﹐在效果上有何不同。等组法。就各方面情况相等的两个班

或组﹐分别施以不同的实验因子﹐再来比较其效果。循环法。把几个不同的实验因子﹐按照预定的排列次序﹐分别施加在几个不同的班或组﹐然后把每个因子的几次效果加在一起﹐进行比较。实验法进行的步骤是﹕①决定实验方法﹑组织形式﹐拟定实验计划。②创造实验条件﹐准备实验用具。实验进行前﹐根据实验目的﹐拟定测验题目﹐准备教具﹑仪器﹑记录表格﹑统一标准﹐拟定记录方法﹑符号等﹐设法控制实验因素﹐使重要因素不变或少变。③实验的进行。在实验过程中要作精确而详尽的记录﹐在各阶段中要作准确的测验。为了排除偶然性﹐可反覆实验多次。④处理实验结果。考虑各种因素的作用﹐慎重核对结论﹐力求排除偶然因素作用。

个案研究法

对单一的人或事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研究的人或事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可以通过若干个个案研究﹐再作比较﹐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指导工作。个案研究一般常同典型调查结合进行﹐进行的步骤﹐与调查法类同。一般为﹕进行了解﹑确定个案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调查﹐收集资料。进行个案分析研究﹐写出分析报告。

旅游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习题 、单项选择题10*2=20 1?旅游调查的实质是(C)科学认识活动。 A 直觉感悟 B 日常观察 C 科学认识活动 D 主观调研活动 2.以事实为依据,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反映了旅游调查的(A )原则 A 客观性 B 科学性 C 系统性 D 实用性 E 时效性 3.下列不属于社会调查人员纵向知识的是(C) A 旅游调查理论 B 旅游调查方法 C 心理学 D 旅游调查历史发展 4.主张从微观层次上通过实地调查来直接了解具体的社会生活状况的社会调查方法论是(C) A 实证主义方法论 B 历史主义方法论 C 人文主义方法论 D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5?俗称“走马观花”式的调查研究方式是(A)调查研究。 A 描述性 B 解释性 C 探索性 D 预测性 6.下列不属于研究假设变量之间关系的是(C) A 相关关系 B 因果关系 C 交叉关系 D 虚无关系 7.旅游动机属于分析单位的(B) A 状态特征 B 意向特征 C 行为特征 D 外貌特征 8.编制调查方案的首要原则是(A) A 实用性 B 时效性 C 经济性 D 伸缩性 9.社会调查方案进行可行性调研的最根本方法是(C) A 逻辑分析法 B 经验分析法 C 试验调查法 D 理论推理法 10.下列哪一组抽样调查类型全属于概率抽样调查(C) A 简单随机抽样、任意抽样、分层抽样 B 分层抽样、分段抽样、定额抽样 C 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分段抽样 D 分层抽样、判断抽样、滚雪球抽样 11.在一个街区进行等距离抽样调查。移植街区总户数1000 户,准备调查100 户,如果从第四户开始抽样,应该每隔多少户抽取一户,(C ) A20 户B15 户C10 户D5 户 12.典型调查的特点是(A) A 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 B 适用范围大,调查内容比较全面深入 C 比较省时省力, 调查结果可反映全局情况 D 调查方式多样灵活 13.人口普查一般在普查当年的七月一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反映了普遍调查的(B) A 全面性 B 时效性 C 概括性 D 科学性 14.收集调查资料全面,但缺发深度的调查方式是(D) A 抽样调查 B 个案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普遍调查 15.下列属于调查指标的是(C) A 国民身体素质 B 国民智力水平 C 非农人口数量 D 城市人口比重 16.下列不属于社会调查指标设计原则的是(D) A 科学性 B 完整性 C 通用性 D 经济性 17.下列属于概念操作定义的是(D) A 学习态度 B 小康型社会 C 学生到课率 D 国民生产总值 18.下列对于访谈法优点叙述正确的是(C) A 可以直接获得可靠资料 B 便于搜索非语言资料 C 获得高质量的社会信息 D 能够避免人际交往因素的干扰 19.下列关于科学观察法的缺点叙述正确的是(D) A 质量受调查者自身影响比较大 B 无法满足被访者的匿名性要求 C 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财力和时间 D 观察的适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20?征询被调查者对调查问卷设计的意见内容属于调查问卷的(D)部分 A 题目 B 前言 C 主体 D 结语 21.下列不属于电信调查法的是(D)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复习题纲 张丽梅 指定教材: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参考教材: [美]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2。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 分) 第1章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与过程 一、社会研究及其特点 社会研究则是指以一种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1. 方法论 主要探讨社会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学科方法论与基本假设;社会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倾向: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 2. 研究方式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中间层次。它是贯穿于社会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方式,表明社会研究的主要手段和步骤。 3. 具体方法与技术 处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的最低层次,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1)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 2)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法,数理分析和模型法;理论分析法(功能分析,阶级分析,历史分析,结构分析),比较法,类型构造法 3)具体技术:包括问卷与观察表格的制作技术,调查指标的设计方法,观测仪器,实验设备,计算机的操作技术,资料审核与整理的方法技术等。 4.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关联性。不同的方法论观点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通常也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旅游研究方法作业

章研究在旅游学中的作用第11.什么是多学科?什么是跨学科? 多学科是低层次、利用多门学科进行的相对独立的研究,涵盖多个学科领域。是从各 个学科观点的分别研究之后的集体讨论研究,是进行学科对话与学科整合的研究,是个人风格与学术规范相结合的研究,是学科专家们相互联系的研究,是充分发挥专家个人才智又消除个人局限性的研究。

跨学科一词是从英文inter-disciplinarity翻译过来的。最初这个词只是在一般的字面意 义上使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它才开始逐渐具有较稳定的为大家所接受的科学意义。跨学 科是中等层次的、多学科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合作研究。 2.查找一种旅游学术刊物,分别找出一个运用定性方法、定量方法、两者综合的研究方法 的例子。 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的研究根植于解释社会学。它们本质上是归纳性的,是对所研究现 象进行的文本描述。定性研究或归纳研究一般从实际情景开始,即所谓的经验的社会世界,有关旅游现象的资料就是从这个世界中获得的。然后再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并构筑理论 框架或调整原有的理论框架。张朝枝(2002)等在旅行社对旅游者行为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 中就旅行社的线路设计问题访谈了旅行社的计调人员,采用了定性的研究方法。现选取文 中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的部分作为例子。 进一步的调查也证明了这一点。通过对一些旅行社计调人员的访谈*,几乎所有人都认 为,旅行社的线路设计至少要考虑以下几点(因为目前旅行社所推的旅游线路基本上以观光 旅游为主):尽可能安排知名的、精彩的景点,以增加旅游线路的吸引力;尽可能的用最少的时间走完最多的行程,以保证有限的价格包含尽可能多的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在同一地点安排多一些的景点,这样既可让旅游者感到游程中内容丰富,又可以赚取更多的利 润(旅行社可以通过门票的折扣获取利润)。实际上,旅行社的这种旅游线路设计理念就已经决定了 旅行社对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的影响。 定量研究方法根植于实证主义科学范式。这一范式主要反映了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 且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演绎法,采用某种更具演绎性的方法的研究者通常要利用既有理 论来指导研究的设计,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它们会以结果为基础对现有理论进行批驳、扩 展或改进。对饭店员工工作满意研究属于定性研究方法。现选取文中采用定量究方法的部 分作为例子。 问卷主要采用李科特5点法为主要衡量方式,从1到5分别表示1)很好2)好, 3)一般,4)差,5)很差”;或者“1)非常满意,2)基本满意3)不确定,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由于该问卷设计时,从1至5满意度呈递减趋势,对研究造成了不便,因此,本文研究时,在保证数据真实性的前提下,将数据的1至5作了替代改变,因此,本研究中的5至1分别表示5)很好4)好,3)一般,2)差,1)很差”;或者“5)非常满意,4)基本满意3)不确定,2)不满意,1)非常不满意”。问卷回收以后,用SPSS11.0进行问卷数据的计算和分析。

质性研究

《质的研究方法》读书报告 公管091 李朋飞41号 一、书目简介 1、本书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价“质的研究方法”的专著,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 出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新近发展出来的操作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有关西 方学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说明。“质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与“量的研究方法”相提并论、交相辉映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深入社会现象,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解释,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相关理论。 2、作者介绍 陈向明,女,湖南省华容县人,1953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在湖南省长沙市度过青少年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当工人及中小学代课教师八年。1977年入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英语语言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文体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于1989年和1994年先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在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任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跨文化人际交往和比较教育学,其他研究兴趣包括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咨询等。同时受聘为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英国国际发展部等国际组织担任项目顾问或专家,并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内各类教育研究和发展项目 使余项。

目前已发表专著《旅居者和外国人--中国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1998),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国内学术刊物和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二、本书特色 1、形式:本书从形式和体例来讲,大概可归于教科书一类,但不是常见的教材的纯客观、作者隐藏在背后的写法,而是处处透露着“质的气息”,作者使用了质的研究常用的第一人称,通过对自己研究案例的引用或研究心得的描述,阅读的过程中只觉得像是在现场聆听陈向明教授的讲话。 2、内容:本书由北京大学一批修习质的研究方法课程的学生所写的反思笔记组成。其内容涉及从“选择研究问题”、“收集和分析资料”到最后形成总的“研究报告”,详细记录了质的研究每个研究步骤的具体实践过程,对学生学习质的研究方法,对老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顿悟,以及对初学者了解质的研究方法的过程很有帮助。 3、风格:由于作者有留美经历,整本书写作颇有西方风味,故事般的讲解却也条理清晰、文字优美,理论中夹杂着研究实例,所以这本书也就不那么枯燥;既从哲学、方法论层面论述,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立足现实,力求从具体的研究中总结经验,具有可操作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三、内容提纲 由于本书内容比较多,这里只是对大概的框架向大家介绍下,具体的在后面的知识要点有详细的介绍。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为例【内容摘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两种相对立的范式。尽管他们之间在哲学层面和技术层面都存在着区别,但是这两种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所以,在社会工作研究和工作中,只有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并用才是科学的做法。 【关键词】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社会工作方法论 社会工作是是助人自助的专业行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案例,需要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在解决问题之前,对于社工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全面的分析案主,帮助案主挖掘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即隐藏在某些表面现象后面的本质问题。在寻找问题根源,最求真理的过程中,社工的认识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地建立一打破一重新建立的循环中逐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真理。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社工往往会走很多弯路,甚至失败,走入“绝境”。因此,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就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很多,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其中的两种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将围绕这两种方法谈谈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一、概念的界定 定性研究也称质化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1。定性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出现,让大部分学者认识到“思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定性研究的主旨是掌握并设法理解当事人对事件的主观意义及建构,为把握个人的主观意义及经验,就需要展现、了解并理解当事人生活的背景,从这个意义讲,定性研究可以称之为脉络、描述或解释性研究2。也就是说定性研究是依靠研究者的经验、敏感以及有关的技术,有效地洞察被研究者的行为和动机,以及行为所带来的硬性。定性研究希望透过被研究者的眼光去看待问1百度百科,https://www.360docs.net/doc/8b5229071.html,/view/446672.htm#5 2梁丽萍,《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歧义与整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

旅游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0*2=20 1.旅游调查的实质是(C)科学认识活动。 A 直觉感悟 B 日常观察 C 科学认识活动 D 主观调研活动 2. 以事实为依据,让事实和数据”说话”反映了旅游调查的(A)原则 A 客观性 B 科学性 C 系统性 D 实用性E时效性 3.下列不属于社会调查人员纵向知识的是(C) A 旅游调查理论 B 旅游调查方法 C 心理学 D 旅游调查历史发展 4.主张从微观层次上通过实地调查来直接了解具体的社会生活状况的社会调查 方法论是(C) A 实证主义方法论 B 历史主义方法论 C 人文主义方法论 D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5.俗称“走马观花”式的调查研究方式是(A)调查研究。 A 描述性 B 解释性 C 探索性 D 预测性 6.下列不属于研究假设变量之间关系的是(C) A 相关关系 B 因果关系 C 交叉关系 D 虚无关系 7.旅游动机属于分析单位的(B) A 状态特征 B 意向特征 C 行为特征 D 外貌特征 8.编制调查方案的首要原则是(A) A 实用性 B 时效性 C 经济性 D 伸缩性 9.社会调查方案进行可行性调研的最根本方法是(C) A 逻辑分析法 B 经验分析法 C 试验调查法 D 理论推理法 10.下列哪一组抽样调查类型全属于概率抽样调查(C) A 简单随机抽样、任意抽样、分层抽样 B 分层抽样、分段抽样、定额抽样 C 等距抽样、整群抽样、分段抽样 D 分层抽样、判断抽样、滚雪球抽样 11.在一个街区进行等距离抽样调查。移植街区总户数1000 户,准备调查100 户,如果从第四户开始抽样,应该每隔多少户抽取一户,(C ) A20 户B15 户C10户D5 户 12.典型调查的特点是(A) A调查对象具有代表性B 适用范围大,调查内容比较全面深入C 比较省时省力,调查结果可反映全局情况D 调查方式多样灵活 13.人口普查一般在普查当年的七月一日零时为标准时点反映了普遍调查的(B) A 全面性 B 时效性 C 概括性 D 科学性 14.收集调查资料全面,但缺发深度的调查方式是(D) A 抽样调查 B 个案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普遍调查 15.下列属于调查指标的是(C) A 国民身体素质 B 国民智力水平 C 非农人口数量 D 城市人口比重 16.下列不属于社会调查指标设计原则的是(D) A 科学性 B 完整性 C 通用性 D 经济性 17.下列属于概念操作定义的是(D) A 学习态度 B 小康型社会 C 学生到课率D国民生产总值 18.下列对于访谈法优点叙述正确的是(C) A 可以直接获得可靠资料 B 便于搜索非语言资料 C 获得高质量的社会信息 D 能够避免人际交往因素的干扰

质性研究报告

质性研究报告 篇一:质性研究 《质的研究方法》读书报告 公管091 李朋飞 41号 一、书目简介 1、本书简介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评价“质的研究方法”的专著,对目前国际社会科学界提出的有关理论问题以及新近发展出来的操作手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结合有关西方学者以及作者自己的研究实例对其进行了生动的展示和说明。“质的研究方法”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是与“量的研究方法”相提并论、交相辉映的一种研究方法,它要求研究者深入社会现象,通过亲身体验了解研究对象的存在方式和意义解释,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之上建立相关理论。 2、作者介绍 陈向明,女,湖南省华容县人,1953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在湖南省长沙市度过青少年时期,文化大革命期间当工人及中小学代课教师八年。1977年入湖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学习英语语言文学,获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4年入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攻读英语文体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8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于1989年和1994年先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现在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任职,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跨文化人际交往和比较教育学,其他研究兴趣包括社会科学方法论、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咨询等。同时受聘为世界银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英国国际发展部等国际组织担任项目顾问或专家,并主持或参与国际国内各类教育研究和发展项目使余项。 目前已发表专著《旅居者和外国人--中国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1998),并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等国内学术刊物和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 二、本书特色 1、形式:本书从形式和体例来讲,大概可归于教科书一类,但不是常见的教材的纯客观、作者隐藏在背后的写法,而是处处透露着“质的气息”,作者使用了质的研究常用的第一人称,通过对自己研究案例的引用或研究心得的描述,阅读的过程中只觉得像是在现场聆听陈向明教授的讲话。 2、内容:本书由北京大学一批修习质的研究方法课程的学生所写的反思笔记组成。其内容涉及从“选择研究问题”、“收集和分析资料”到最后形成总的“研究报告”,详细记录了质的研究每个研究步骤的具体实践过程,对学生学习质的研究方法,对老师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什么问题、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顿悟,以及对初学者了解质的研究方

简评关于旅游研究方法的两种教材

简评关于旅游研究方法的两种教材 近年来,国内旅游高等院校旅游专业在本科课程和研究生课程中越来越重视学生研究方法的训练,力图系统地向学生传授方法论、研究方法、数据收集手段和数据分析工具等方面的知识,指导学生如何“做论文”,即首先制定正确的研究方案,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然后进行具体项目的研究,最后依据研究过程、研究发现和研究结论写出具有原创性的研究论文;而不只是“写论文”,即在没有具体研究项目的前提下,构思出没有原创性的所谓“论文”,结果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导致抄袭。本文对国外出版的两种旅游研究方法教材《休闲与旅游研究方法》、《旅游研究方法》进行介绍和比较,以供国内旅游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时作参考,也可供选择双语教学教材时作参考。 1维尔(A.J.Veal)《休闲与旅游研究方法》(第三版) 维尔(A.J.Veal)①编写的《休闲与旅游研究方法》(Research Methods forLeisure and Tourism:A Practical Guide)由英国培生教育出版集团(Pearson EducationLimited)于1992年出版。本书1992年问世后即成为旅游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标准的研究

方法指南,并先后于1997年、2006年出版了第二版、第三版;其中第三版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同类教材中最好的一部(Frechtling,2007)教材,2008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中译本,聂小荣和丁丽军译。 本书从旅游和休闲的视角切入,介绍了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框架,为旅游专业学生和旅游管理者提供一部“实用的”(how to do it)研究方法类教材,旨在使 读者了解到研究发现是如何产生的,并帮助他们通过对其他旅游消费者进行研究而使自己成为有见识的旅游消费者(Veal,2006)。 旅游专业的学生在着手研究时通常会提出这样的问题:什么是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来自哪里,如何运用研究方法,我应该采用哪种方法(Adams,2005)。作为旅游研究方法指导教材,该书比较全面地论述了旅游研究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方面。第1章至第6章的内容主要讨论旅游研究的实质、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区别、文献综述的方法和技巧、间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第7章“观察法”、第8章“定性 研究方法”、第9章“问卷调查”和第10章“抽样”的内容编排都非常具有可操作性,读者通过学习可以迅速地掌握要点并应用于研究实践。第11章和第12章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用统计的方法对定量数据进行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尤其是比较详细地介绍了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步骤和过程。

Dota打电脑最强模式选择方法(为电脑手选英雄方法)

Dota打电脑最强模式选择方法 -----pandahero 简单介绍一下: dota打电脑模式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 电脑最简单模式:-apneng (电脑普通经验普通金钱模式) 第二种: 电脑稍微厉害:-ap (电脑双倍经验双倍金钱模式) 第三种: 电脑比较厉害:-aphehg (电脑高倍经验高倍金钱模式) 第四种:超级电脑模式:-apxm 或者-apxmstfr (电脑打钱,升级速度超快,后文重点详细介绍该模式) 备注:个人觉得打电脑可以附加3个命令例如: -apnengstfrdu -apstfrdu -aphehgstfrdu st :超级塔模式:就是塔可以慢慢自动回血,这种模式适合玩家持久娱乐 fr :快速复活模式:英雄死亡之后,复活时间减少一半,也是适合玩家娱乐 du : 复选英雄模式:英雄可以重复多次选择,适合娱乐 这三种模式是最常见dota打电脑模式: -apnengstfrdu -apstfrdu -aphehgstfrdu (备注:玩家根据自己爱好,可以输入命令,需要就可以全部输入,不需要则输入部分命令即可,建议大家可以在开始游戏之前界面先把命令打一遍,复制下来进入游戏之后,直接复制很方便,因为有时候命令比较长,打字速度慢,容易打错) 如下图最下边对话框:可以先输入写出命令例如:-apnengstfrdu 用鼠标全部选中下面的命令,然后按住Ctrl+C组合键就是复制。然后直接再按住Ctrl+V检查是不是可以粘贴出结果,接着就可以开始游戏,进入游戏之后,直接Ctrl+V 很快

下来开始详细介绍打dota超级电脑模式: 超级模式第一种:-apxm 或者-apxmstfr 或者-apxmstfrdu (如下图:最好游戏开始之前先复制,进入游戏直接粘贴方便) 超级模式第二种:-apxmstfrdu (命令和第一种一模一样,但是玩家可以为电脑手选英雄,为电脑选择很牛逼的英雄,这对于游戏难度就是进一步提升) 重点讲一下如何为电脑手选英雄? 进入游戏,输入命令:-apxmstfrdu ,如下图所示:稍微一会 等一会就会出现下面屏幕如下图: 看清楚下面这张图片展示内容,屏幕明显显示了:可以为AI选择英雄:-pa/-pe

旅游研究方法论文

《旅游研究方法》期末课程论文 乡村旅游满意度调研 ——以大连游客为例 班级:旅游125班 姓名:刘洋 学号:12341154

乡村旅游满意度调研 ——以东沟为例 摘要:近年来,随着旅游经济的的日益成熟,乡村旅游作为一个逐渐成熟的旅游模式具有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它是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炊烟袅袅、鸡鸣狗吠的老屋中,现代人浮躁的、没有着落的身心,一下子平静地着陆了,静静地回归到人类生活的本源。”作为以都市人体验农村风情、景色、民俗为主的旅游,乡村游能够将传统的农业转变为观光农业。此外,随着农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民旅游也将成为乡村游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过从目前中国的旅游市场来看,以农民为经营主体,都市人“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享受田园风光的旅游活动才是乡村游的主体。因此,基于乡村游这些发展前景,将对大连市东沟村进行了游客满意度调研。 关键词:大连游客;旅游意向;旅游者消费行为;引导和调控;乡村旅游;满意度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较晚,真正意义上乡村旅游的兴起,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情,一方面,随着休假制度的调整,人们的休憩时间大大增加,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休闲消费欲望;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观念的转变,使人们逐渐将旅游和休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及其在旅游地经济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如何造就高度满意的忠诚旅游者,打造特色的核心旅游品牌,保证稳定的客源,成为各旅游地关注的焦点。而由于旅游产品和其他服务产品一样,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转移性的特点,它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同时发生的,就必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旅游经历,让旅游者在各方面都得到满足。 一、相关理论综述 (一)相关概念 1.乡村游概念 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模式,并创新性的提出旅游产业导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概念。 2.乡村旅游景区满意度 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是指: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旅游景观、基础设施、娱乐环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考题答案

窗体顶端 单项选择题 1、假设是由什么构成的?() 1. A. 命题 2.概念?? 3.关系 4.指标 2、研究对象外显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是指() 1.状态特征 2.行为特征?? 3.年龄特征 4.意向特征 3、重点访谈法所指的重点是() 1. B. 访问对象的代表性 2.访问对象的重点 3.访问所侧重的内容?? 4.访问内容在总体中的比重 4、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 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 1.曲线相关 2.正相关?? 3.直线相关 4.负相关 5、使用两种以上的测量手段度量同一客体,以便相互验证,这种方式也称为() 1.比较测量 2.三角测量?? 3.准则测量 4.复本测量 6、文字资料可靠性审核是指()

1. F. 效度审核 2.资料校正 3.资料分类 4.信度审核?? 7、不属于思维加工的主要任务的是() 1.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做出理性判断或结论 3.确保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 4.提出对实际工作的对策性建议 8、访问调查法的优点不包括() 1.随机应变的能力强 2.收集的资料客观公正?? 3.适用调查对象范围广 4.能深入探究各类社会问题 9、下列选项不符合实验调查原则的是() 1.自愿原则 2.知情原则 3.全面原则?? 4.法律原则 10、关于典型调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1.典型调查要求调查者正确选择典型 2.典型调查有利于直接获取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3.典型调查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典型的选择难以避免主观随意性 11、有关分析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1.分析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2.分析和综合互相依赖、互为前提 3.分析法一般包括分解和思考两个重要步骤?? 4.分析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引言:要概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就必须搞清楚社会科学的含义、范围及其界定等;就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性质,内容及其意义等;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历史的具体的中国实际;就必须客观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评价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本论文将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关于社会科学的认识 科学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实证性、开放性等特点。英美强调三分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强调两分法: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在中国社会科学的范畴指广义的人文科学。 (一)社会科学的性质及界定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社会科学大体上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晚期,行为科学这一

术语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人们称之为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那些喜欢采用这个术语的人之所以这样做,部分是因为可以把上述这些学科与一些也属于探讨人类行为的学科像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等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1] (二)社会科学的特点 社会科学的特点,我采用的是百科收录的观点,其他不同之处略有补正。 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它们受众多自然和社会变量的制约,而这些变量之间往往又是彼此相关的、非线性的关系。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事物的产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个别人物作为导火索,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 2、依赖性。一般社会事物都是建立在众多自然事物的基础之上,或者与众多自然事物相联系,因此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自然科学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社会科学就难以在精确性和客观性上取得重大突破。 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特别是感情因素)的制约,而这主要取决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各种社会科学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这种由利益关系所引起的“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

观察数据分析方法简介

观察数据分析方法简介 戴晓晨 华盛顿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系 2016年9月5日

提纲 ?背景回顾(Background Review) ?回归模型(Regression Modeling) ?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工具变量分析(Instrumental Variable)

背景回顾 ?观察研究(observational study)v.s实验研究(experimental study)?一些例子? ?自然实验(natural experiment)是那种研究? ?前瞻研究(Prospective study)v.s回顾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本讲座不关注实验设计,只针对几种常见数据分析方法。

背景回顾 ?什么是观察数据(observational data)? ?研究者没有进行任何干预而客观观察到的数据 ?例子? ?原始数据(primary data)v.s二手数据(secondary data)?e.g.全国卫生服务调查,吸烟问卷调查 ?主题范围:基于(二手)观察数据的回顾性观察研究?e.g.大数据分析

因果推断 ?研究的根本目的:因果推断(causal inference) ?因果联系(causation)v.s相关性(correlation/association)?因果联系à相关性 ?相关性à? 因果联系(inference)(8条标准) ?Causal Inference attempts to articulate the assumptions needed to move from conclusions about association to conclusions about causation ?例子:短信干预降低艾滋病母婴传染?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一、实证主义:源于孔德,主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一致性,并寻求普遍规律性的观点。 二、经典实证主义阶段:孔德,涂尔干。 1、社会科学在学科性质上与自然科学诸学科是一致的,社会科学完全可以借用自然科学 的研究程序并纳入科学之列。 2、认为社会学的研究目的跟自然科学一样是寻找和建立规律 3、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事实(对象)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 4、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 三、孔德: 1、人类进步法则,三种理论状态:神学的或虚构的;形而上学或抽象的;科学的或实证的。 分别对应:军事社会;宗教社会;工业社会。 2、将“实证”定义为:现实的而非幻想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地而非可疑的,确切 的而非含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3、“科学层次理论”。 4、社会物理学: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的发展的或进步。社会静力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关 系和秩序问题。 5、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但在研究方法或程序上是一致的,它们的研究目标也是相同,那 就是发现普遍性的规律。 四、涂尔干: 1、《社会学方法的规则》纲领性著作;《自杀论》里程碑意义,社会学与社会哲学的分离 2、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把社会事实当做事物。 3、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社会学完全独立与哲学;社会学的方法是客观性的;把社 会事实看做社会性事物,社会学所独有的性质。 五、工具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40~6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的哥伦比亚学派(定量研究);芝加哥学派实地调查。着眼于具体的社会现实事物或制度,力求通过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改进,通过研究语言的数学化和形式化,发展实证主义社会学。 1、坚持经典实证主义的基本前提,即认为知识只能靠系统的经验研究获得,社会科学与 自然科学的研究逻辑是一致的;承认社会世界也存在着规律,这种规律是因果规律或统计规律。 2、坚持归纳主义的原则。科学知识的基础是经验归纳。 3、坚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原则。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4、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避免个人思想和偏好的介入。 六、批判实证主义:柯林斯、许茨:现象学创始人,理解的方法。 后实证主义:华莱士、乔纳森.特纳、亚历山大(科学连续统、新功能主义者)科学连续统:,科学可以被看做这样一个学术过程。它产生于两种不同的环境脉络之中:一是经验观察到的世界,另一是非经验的形而上学的世界。实证主义方法论危机:自身发展不足;社会危机(西方福利社会)和学术危机(针对功能主义的新理论) 1、社会科学研究趋于综合化,理论观点取向多元化。 2、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和对社会科学各学科自身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3、对“客观性”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实证主义知识观强调客观主义,认为知 识是积累性的,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一、非实证主义:现象学与理解方法、批判理论、构建主义 二、现象学:狄尔泰(理解:一是你中发现我;二是凡人创造的东西都是可以理解的,强调

旅游研究方法

《旅游研究方法》期末课程论文北京郊区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现状调查研究 班级:旅游管理121班 姓名:王显峰 学号:12341152

北京郊区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近年来城郊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蓬勃发展,成为短线旅游的主流产品,北京郊区旅游一直深受北京市民欢迎,京郊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每年吸引着无数市民在周末、节假日出游.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北京市民在黄金周和周末到北京周边区县的休闲度假行为.通过对北京郊区休闲度假市场现状的调研分析,了解旅游市场特征、旅游者行为和偏好以及满意度和期望,为郊区旅游市场开发和产品设计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北京;郊区;休闲度假旅游;市场现状 城郊休闲度假旅游是在城郊旅游资源基础上,以游憩、娱乐、度假、修养为主要目的,直接关注人的内在感受的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形式.我国大众化的休闲度假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1992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12个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标志.经过几年的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不断成熟,已形成了一个“三三”式结构,其中的环城郊旅游度假,成了短线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的主流. 一、调查背景 (一)市场需求情况 1.环境驱动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和闲暇时间的增多,休闲日益成为当今人们的一种追求和生活的组成部分.旅游作为一种积极的休闲形式,日益受到重视和青睐.城市郊区和周边地区因具有距离近、路途耗时少、便于重复消费、景观复合性强等特点,迅速成为短线休闲度假旅游的主要产品.各大城市短线和城市周边旅游开发火热,城郊度假旅游发展成为城镇居民的一种重要的旅游方式和生活方式 . 2.收入增加 按照国际经验,一个国家人均超过1000美元,旅游需求将急剧膨胀,但主要是观光性旅游需求.人均达到2000美元将基本形成对休闲的多样化需求和多样化的选择,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度假需求就会普遍产生.根据《北京市统计局2011年国民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2903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36元,比上年增长13.6%,从消费能力上具备了相应的经济能力,休闲度假需求已经非常现实. 3.时间调整 假期的长短决定了出游的距离和停留时间,2008年新休假制度的实施,使城镇居民全年的各种休假时间之和约占全年天数的三分之一,而且形成了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分析1

浅析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摘要:在现代社会调查中,为了获得更准确、真实、可靠的调查资料,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从其产生之初到现在,已经有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随着人类的进步,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关键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定量研究定性研究 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理论概念与概念的量化问题,这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理论概念问题 理论是系统化了的认识,是某个知识领域的概念、原理的体系。它是在反复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并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理论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认识社会的最基本的方法。理论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概念。有些人说社会科学研究没反正,这主要就是因为对许多理论概念使用不精当。 很多社会科学研究辩论来辩论过去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包括理论研究也有这种情况,根本问题就是概念不明确。科学研究的概念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概念必须清晰性。目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很多东西,包括很多术语,很不清晰。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类似的问题太多,一些文章里,领导讲话中,甚至权威讲话中也存在很多模糊概念。如果我们把社会科学作为科学来研究,就必须使概念具备清晰性。 2、概念必须有针对性。概念要针对具体的对象,不能泛指,更不能模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更应该如此。 3、概念的实证性。对严格的科学研究来说,概念还要求客观性和实证性。现在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社会科学概念模糊。科学研究需要精当,需要清晰的结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大进步,就是有了量的描述,只有通过量的描述,才能使社会科学概念具备实证性。

旅游研究方法与技术(英文)

Syllabus for undergraduate of OUC Course name :Tourism Research Methods and Techniques Course time:56 Course teacher:Zhang guanghai 1.Course Overview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methods is always the process of scienc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us exploring the system of the study method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Particularl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urrent tourism, the research method of the tourism becomes more urgent.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technology of tourism i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 meanwhile the complexity and comprehension of the travel phenomenon determines the uniqueness of tourism study methods and the intersection of contemporary multidisciplinary knowledge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research methods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The course content includes three main parts: the basic theory of tourism research, the design of the research stud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e three parts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and are all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basic theor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is the key content of the course, in addition, survey design is the key link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2. Student Learning Outcomes Tourism Research Method and Technology is a professional and required course for students who major in tourism management. The purpose of this course lays emphasis on cultivating students’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tourism, understanding of study methods, expanding the point of view of tourism research, primarily mastering the key methods and techniques of tourism research, and learning to use the relevant research methods and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