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巩固练习附答案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巩固练习附答案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巩固练习附答案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是由哪一位科学家发现的( )

A.孟德尔

B.艾弗里

C.摩尔根

D.达尔文

2.100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有40个细胞的染色体发生了一次交换,在所形成的配子中,重组配子占( )

A.5%

B.10%

C.20%

D.40%

3.有一种红花大叶的植株与白花小叶的植株杂交,其测交后代得到红花大叶370株,白花小叶342株。那么该植株上述性状的遗传遵循的规律是( )

A.分离规律

B.自由组合规律

C.完全连锁遗传

D.不完全连锁遗传

4.杂合体AaBb 若完全连锁遗传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可能有几种(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5.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基因的交换发生在( )

A.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B.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两对同源染色体之间

6.杂合体AaBb 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4种类型的配子AB 、Ab 、aB 、ab ,其中AB 和ab 两种配子各占42%。这个杂合体基因型的正确表示方法应该是( )

7.若基因A 与B 完全连锁,a 与b 完全连锁,由AABB 与aabb 植株杂交得F 1后,再自交,则F 2的表现型的分离比是( )

A.1∶1

B.1∶2∶1

C.3∶1

D.5∶1∶5∶1

8.若基因A 与b 完全连锁,a 与B 完全连锁,由AAbb 与aaBB 植株杂交得F 1后,再自交,则F 2的表现型的分离比是( )

A.1∶1

B.1∶2∶1

C.3∶1

D.5∶1∶5∶1

9.下列哪一项不是以果蝇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

A.易于饲养

B.世代周期短

C.种类多

D.是常见生物

10.具有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只产生3种表现型,则这两对基因间具有( )

A.非连锁关系

B.完全连锁关系

C.不完全连锁关系

D.无法确定

11.设一个体基因型为AaBb ,A 基因与B 基因有连锁现象,但形成配子时有20%的母细胞发生互换,若此个体产生了1000个配子,则基因型为Ab 的配子有( )

A.125

B.250

C.50

D.200

12.对某生物的一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分析得知,该对同源染色体在某两对等位基因间能发生互换,若四种共m 个配子中,有一种重组配子为n ,则该两对等位基因的重组率为(%)( ) A.m n B. m

n 2 C. m n 2 D. m n 4

13.交换率为10%的某生物个体,其发生了互换的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精子的情况

是()

A.MN∶mn∶Mn∶mN=45∶45∶5∶5

B.MN∶mn∶Mn∶mN=9∶9∶1∶1

C.MN∶MN∶Mn∶mN=40∶40∶10∶10

D.MN∶mn∶Mn∶mN=42∶42∶8∶8

14.100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有40个细胞的染色体发生了一次交换,在所形成的配子中,重组配子占()

A.5%

B.10%

C.20%

D.40%

15.某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在遗传时表现为不完全连锁遗传现象,那么它的测交后代表现型应该不可能是()

A.双杂合子较多

B.双隐性类型较多

C.新类型多

D.新类型少

16.某一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都有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Cc和Dd),它们均为不完全连锁。从基因组成看,这种生物产生的配子类型数目为()

A.4

B.8

C.16

D.32

17.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基因为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的个体与显性纯种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的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则()

A.基因A和C连锁,基因a和c连锁

B.连锁基因间无互换

C.基因A、B、C连锁,基因a、b、c连锁

D.连锁基因间有互换

18.在果蝇测交实验中,如果重组型个体占测交后代总数的16%,则()

A.雌果蝇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有16%的染色单体未发生交换

B.雄果蝇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有16%的染色单体发生互换

C.雌果蝇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有16%的染色单体发生互换

D.雄果蝇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有16%的染色单体未发生互换

19.已知4个连锁基因的交换值分别是:A和B为40%,B和C为20%,C和D为10%,C 和A为20%,D和B为10%。下图中能正确表达这4个基因位置关系的是)

二、简答题

20.位于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为a、b、c基因为完全显性,用该三个隐性

请回答:(1)哪些基因是连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些基因是自由组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连锁基因间是否发生了交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复式花序圆形果的纯合番茄植株(ffRR )与单式花序卵形果的纯合番茄植株(FFrr )杂交,其F 1与双隐性品系(ffrr )测交,得到的后代是:单式花序圆形果23株;单式花序卵形果83株;复式花序圆形果85株;复式花序卵形果19株。

(1)对上述测交结果,如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让F 1自交,其自交后代F 2中要得到复式花序卵形果番茄,F 2至少要种植多少株植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2000年上海高考)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A)对感病基因(a)为显性,晚熟基因(B)对早熟基因(b)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同一对染色体上,交换值为24%。现以纯合抗病晚熟水稻品种与感病早熟水稻品种杂交,F1代自交,得F2

代群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亲本的基因型应为________×________。

(2)F1代的配子基因型为________,依次分别占配子总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_。

(3)F2代的群体的表现型有________,其中抗病早熟的纯合体所占百分比为________。

(4)要在F2代中出现100株纯合的抗病早熟植株,F2代群体至少应该种植________株。

24:a 图为某生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模式图。

(1)下列哪一图不可能是这种生物所产生的配子(

) (2)如果基因E 所在的染色体为性染色体,则该生物能产生几种类型的卵细胞________。

(3)如果某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bDX E ,该卵原细胞是否发生了交换?

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a

(4)如果基因型为AbDX E的卵细胞占卵细胞总数的20%,则基因型为abDX E的卵细胞占卵细胞总数的________%。

(5) 如果某一卵原细胞形成基因型为ABdX E的卵细胞,则其形成的第二极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及第二极体的基因型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只考虑一对常染色体,该个体与相同基因型的个体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A__B__:A_bb:aaB_:aabb=51%:24%:24%:1%,则A、B的交换率为________。

(7)如果D、d所在的染色体上有另一对基因R、r,相同基因型的两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D__R__:D_rr:ddR_:ddrr=59%:16%:16%:9%,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仅D、d;R、r两对基因)。

答案:

1:C

2:C在基因的连锁交换中,配子的交换率等于交换的性母细胞百分率的一半。

3:C 4:B 5:C 6:B 7:C 8:B 9:D 10:B 11:C 12:C 13:A 14:C 15:C

16:C 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交换定律。由题意知:Aa、Bb、Cc和Dd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又知均为不完全连锁遗传,根据配子的形成规律2n,n是等位基因对数,n=4,24=16。

17:AB F1测交,隐性亲本产生的配子为abc,F1测交后代中除去abC,则由F1产生的配子基因型分别为abc∶aBc∶ABC∶AbC=1∶1∶1∶1A与C连锁,a与c连锁,且无互换现象。

18:C 19:D

20:解析:由题意知F1是三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F1测交产生四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的后代,而且比值为1∶1∶1∶1,由此推知三对等位基因中其中两对等位完全连锁与另一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去除测交后代基因型的隐性亲本的配子abc,不难看出A与C(a与c)连锁与B、b自由组合。而且不存在连锁交换。

答案:(1)A与C(或a与c)是连锁的(2)A和C与B或b;a和c与B或b是自由组合的(3)无交换发生,因为测交后代只有四种表现型且比值为1∶1∶1∶1

21:由题意知F1的基因型为,F1测交结果产生四种表现型,而且表现为两多两少,属不完全连锁遗传、交换率等于20%,复式花序卵形果占10%,F1自交,F2中出现复式花序卵形果占1/10×1/10=1/100。

答案:(1)番茄的花序和果形为不完全连锁遗传(2)F2至少要种植100株才能得复式花序卵形果番茄

22:

23: (1)2 8 8 (2)8 (3)20

24: 11: (1)A (2) 8 (3) 不一定AbDX E为亲本型,不论是否发生交换,都会出现亲本型。(4) 5% (5)AbdX E、abDX E、aBDX E或AbDX E、abDX E、aBdX E1:1:1:1 (6)20% (7)

D R d r D R d r

连锁与互换定律

连锁遗传 遗传学中把不同性状常常联系在一起向后代传递的现象称为连锁遗传。 连锁遗传规律 连锁遗传的相对性状是由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间控制,具有连锁关系,在形成配子时倾向于连在一起传递;交换型配子是由于非姊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形成的。 完全连锁:同一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不发生分离而被一起传递到下一代的现象称为完全连锁。不完全连锁:指连锁基因之间在遗传过程中可能发生交换而表现出独立遗传的现象。 重组值及其测定 重组值:不完全连锁的双杂合体产生的重组型配子数占配子总数的百分比称,又称重组率,用Rf 表示。Rf = (重组型配子数/ 总配子数)×100% 重组值的变化范围是0~50% 交换值:指不完全连锁的两基因间发生交换的频率。 通常把重组值称为交换值,实际上交换值不能等同于重组值。因为等位基因之间偶然会发生多重交换,多重交换的结果不一定形成重组型配子。用重组值代表交换值会造成偏低的估计。重组值的测定 测交法 即用F1与隐性纯合体交配。测交后代(Ft)表现型的种类和比例直接反映被测个体(如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Rf = (重组型配子数/ 总配子数)×100% 自交法(自学) 多用于去雄较困难的植物,如水稻、小麦、花生、豌豆等。 简易法(x —指双隐性纯合子的频率) 相引相(AABB×aabb):Rf = 1 - 2X 相斥相(AAbb×aaBB):Rf = 2 相引项中自交法计算交换值的步骤: ①求F2代纯合隐性个体的百分率; ②以上百分率开方即得隐性配子的百分率; ③含两个显性基因配子的百分率等于隐性配子的百分率; ④100% - 2×隐性配子的百分率得重组配子百分率,即得重组值。 遗传距离:通常用重组值/交换值来度量基因间的相对距离,也称为遗传图距。 以1%的交换值作为一个遗传距离单位(1cM) 其变化反映基因间的连锁强度或相对距离。 重组值越大,说明两基因间的距离越远,基因间的连锁强度越小;重组值越小,说明基因间的距离越近,基因间的连锁强度越大。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 基因定位: 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和排列次序。根据两个基因位点间的交换值能够确定两个基因间的相对距离,但并不能确定基因间的排列次序。 ①两点测验 通过三次测验,获得三对基因两两间交换值、估计其遗传距离;每次测验两对基因间交换值;根据三个遗传距离推断三对基因间的排列次序。 ②三点测验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巩固练习附标准答案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是由哪一位科学家发现的( ) A.孟德尔 B.艾弗里 C.摩尔根 D.达尔文 2.100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有40个细胞的染色体发生了一次交换,在所形成的配子中,重组配子占( ) A.5% B.10% C.20% D.40% 3.有一种红花大叶的植株与白花小叶的植株杂交,其测交后代得到红花大叶370株,白花小叶342株。那么该植株上述性状的遗传遵循的规律是( ) A.分离规律 B.自由组合规律 C.完全连锁遗传 D.不完全连锁遗传 4.杂合体AaBb 若完全连锁遗传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可能有几种(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5.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基因的交换发生在( ) A.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B.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两对同源染色体之间 6.杂合体AaBb 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4种类型的配子AB 、Ab 、aB 、ab ,其中AB 和ab 两种配子各占42%。这个杂合体基因型的正确表示方法应该是( ) 7.若基因A 与B 完全连锁,a 与b 完全连锁,由AABB 与aabb 植株杂交得F 1后,再自交,则F 2的表现型的分离比是( ) A.1∶1 B.1∶2∶1 C.3∶1 D.5∶1∶5∶1 8.若基因A 与b 完全连锁,a 与B 完全连锁,由AAbb 与aaBB 植株杂交得F 1后,再自交,则F 2的表现型的分离比是( ) A.1∶1 B.1∶2∶1 C.3∶1 D.5∶1∶5∶1 9.下列哪一项不是以果蝇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 A.易于饲养 B.世代周期短 C.种类多 D.是常见生物 10.具有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只产生3种表现型,则这两对基因间具有( ) A.非连锁关系 B.完全连锁关系 C.不完全连锁关系 D.无法确定 11.设一个体基因型为AaBb ,A 基因与B 基因有连锁现象,但形成配子时有20%的母细胞发生互换,若此个体产生了1000个配子,则基因型为Ab 的配子有( ) A.125 B.250 C.50 D.200 12.对某生物的一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分析得知,该对同源染色体在某两对等位基因间能发生互换,若四种共m 个配子中,有一种重组配子为n ,则该两对等位基因的重组率为(%)( ) A.m n B. m n 2 C. m n 2 D. m n 4

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基因得连锁与互换定律 1.完全连锁 ⑴、?用纯种灰身长翅果蝇与纯种黑身残翅果蝇交配,子一代都就是灰身长翅。 ⑵、 F1代得雄果蝇与双隐性得雌果蝇测交 结果: P 纯种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BBVV bbvv 测交F1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BbVv bbvv 测交后代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50%50% F1为灰身长翅:果蝇灰身(B)对黑身(b)就是显性 长翅(V)对残翅(v)就是显性 测交后代没有出现1∶1∶1∶1比例,无法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 测交后代出现两种与亲本完全相同得类型,各占50% 解释: 摩尔根认为果蝇得灰身基因与长翅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可用表示, 黑身基因与残翅基因也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可用表示。当两种纯种得亲代果蝇交配,F1得基因型BbV v,应表示为,表现型就是灰身长翅. F1测交只能产生两种类型灰身长翅,黑身残翅,比例各占50%。 概念:连锁—-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得两对(或两对以上)得等位基因,在向下一代传递时,同一条染色体上得不同基因连在一起不分离得现象 完全连锁——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只有基因得连锁,没有基因得互换,后代只表现出亲本得性状 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得基因构成一个基因群,它们间得关系就是彼此连锁得,称为就连锁群 2、不完全连锁 用子一代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实验 结果: P纯种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BBVVbbvv 测交F1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BbVv bbvv

测交后代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42%42% 灰身残翅黑身长翅 8% 8% 后代出现四种性状,其中亲本类型占多数,新组合类型占少数. 解释: 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得过程中,减数 分裂第一期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联 会复合体中同源染色体间得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会发 生染色单体得交叉互换,在交换区段上得基因随染色 体发生交换,这种交换产生新得基因组合。 交叉互换后形成四种配子,其数量相同;其中有 两种配子就是亲本类型,两种配子就是重组合类型, 各占一半。但就是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交叉 互换得性母细胞并不多,所以,减数分裂产生得配子 中亲本类型得配子最多,重组合类型得配子占少数。 重组类型配子数与所产生得配子总数得比值称 为交换率。比如:以上测交实验中,两种重组个体分 别占8%,所以,两个基因间得交换率为16%。其性 母细胞在进行间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换得性母细 胞占总细胞数得比例就是16%×2 = 32% 交换率×2 = 发生交换得性母细胞得比例 (完全连锁)0≤交换率≤50%(自由组合) 1) 染色体上各个基因间得交换率就是不同得,这种差异在反复得试验中总就是恒定得 2) 交换率得大小与基因在染色体上得距离有关,两基因间得距离越小,染色体交叉得机会越小,基因交换率也越小 3)基因交换率反映了两基因间得距离:交换率小,距离小;交换率大,距离大 4)基因图就是根据基因间得交换率绘制得 5)生物连锁群得数目与它得染色体得对数就是一致得 3、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得实质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得不同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得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得交换发生交换,产生基因重组。 4、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在实践中得应用 1)动植物育种工作,选配优良品种 大麦:抗杆锈病抗散黑穗病紧密连锁 育种时选择了抗杆锈病植株等同于选择了抗散黑穗病植株 不利性状与有利性状连锁:打破基因连锁,促成基因交换,重组成所需基因型

连锁互换定律整理

连锁与互换定律 1、连锁遗传:原来在亲本中组合在一起的两个性状在F2中有连在一起遗传的倾向,称连锁遗传。连锁相包括互引相(AB、ab)、互斥相(Ab、aB)。 2、亲本型:与两亲本相同的性状表现型称为亲本型;不同的称为重组型。 3、完全连锁遗传:仅有亲本型,缺少重组型,eg:仅见于雄果蝇、雌家蚕。 4、不完全连锁遗传:在连锁遗传的同时发生性状的交换和重组;绝大多数生物为不完全连锁遗传。 5、利用测交法验证连锁遗传现象: 特点:连锁遗传的表现为: 两个亲本型配子数是相等,> 50%; 两个重组型配子数相等,< 50%。 亲组合类型多, 重组合类型出现少 6、交换值(Cv):指不完全连锁的两基因间发生交换的频率(百分率,平均次数) 。 重组值(Rf):不完全连锁的双杂合体产生的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比率(百分率)。 通常又把交换值称为重组值。但严格说,交换值不能等同于重组值,因为若两个基因座之间相距较远,其间发生偶数次多重交换时,结果不形成重组型配子,用重组值代表交换值会造成偏低的估计。 7、连锁群: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的基因群(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基因群)。 特点:一种生物连锁群的数目与染色体的对数是一致的。即有n对染色体就有n个连锁群。 8、染色体作图:把染色体的多种基因相互之间的排列顺序确定下来。 连锁遗传的特征 1)摩尔根连锁互换是经典遗传学第三定律,是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补充; 2)发生在两对或以上基因间,且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

3)连锁基因发生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4)减数分裂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是形成重组型的分子基础;5)两对基因座间距离越大,交换概率越大、连锁性越弱; 6)完全交换即为自由组合,完全不交换即为完全连锁情形; 染色体作图(基因定位)方法包括两点测交法和三点测交法计算基因间相对距离 (1)非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排列的直线距离与基因间的互换率大小有关; (2)遗传学上规定,以互换率的1%作为一个遗传单位将基因定位在一条直线上。 两点测交的局限性:1.工作量大,需要作三次杂交,三次测交。 2.不能排除双交换的影响,准确性不够高。 3.当两基因位点间距离较远时,两点测验的准确性就不够高。 三点测交:只要通过一次杂交(或一次测交)就能同时确定三对等位基因(即三个基因座)的排列顺序和它们之间的遗传距离,且测定结果比较准确。 双交换指检查的双价体的染色体区域发生两次交换。 交换率(重组率)的计算 交换率的计算(测交法) 重组型配子数重组型个体数 交换率= ×100%= ×100% 总配子数重组型个体数+亲本型个体数 交换率=0,完全连锁;交换率=50%,自由组合;1%交换率表示两个基因距离为1遗传单位(图距单位、厘摩,cM);这种通过互换率估算出的距离称为遗传距离。 交换率的计算方法之二(杂合体自交法)用去雄困难的植物。步骤略

连锁与交换规律

第五章连锁与交换规律 第一节连锁与交换 * 连锁遗传:同一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它们所控制的性状结合在一起传递的现象。1906年英国学者贝特森(Bateson)和潘耐特(Pannett)研究香豌豆两对性状遗传时,首先发现的。 一、连锁与交换的遗传现象 连锁现象是1906年英国学者贝特森(Bateson)和潘耐特(Pannett)研究香豌豆两对性状遗传时,首先发现的。后来,摩尔根等发现连锁分二类: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 香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 花色:紫花(P)对红花(p)为显性; 花粉粒形状:长花粉粒(L)对圆花粉粒(l)为显性。 1. 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 2. 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 杂交组合1: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试验结果: 1、F1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显性,F2出现四种表现型; 2、F2四种表现型个体数的比例与9:3:3:1相差很大,并且两亲本性状组合类型(紫长和红圆)的实际数高于理论数,而两种新性状组合类型(紫圆和红长)的实际数少于理论数。 杂交组合2: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试验结果: 1、F1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显性,F2出现四种表现型; 2、F2四种表现型个体数的比例与9:3:3:1相差很大,并且两亲本性状组合类型(紫圆和红长)的实际数高于理论数,而两种新性状组合类型(紫长和红圆)的

实际数少于理论数。 (一)完全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作为一个整体随染色体传递到配子中,同源染色体之间不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只有亲本组合类型的配子。 完全连锁在生物界很少见,只在雄果蝇(XY)和雌家蚕(ZW)中发现(注意雌雄连锁不同)。 霍尔丹定律:凡是较少发生交换的个体必定是异配性别的个体。 例如:果蝇的体色、翅膀的遗传 P 灰身残翅 BBvv♂×bbVV♀黑身长翅 F1 灰身长翅 BbVv ♂× bbvv黑身残翅 bbVv Bbvv F2 黑身长翅灰身残翅(亲本类型) 因为F1 BbVv♂在形成配子时,只形成了bV和Bv两种配子,即bV完全连锁, Bv 也完全连锁。 果蝇的体色、和眼睛颜色遗传: P 灰身紫眼 b+b+prpr × bbpr+pr+ 黑身红眼 ↓ F1 b+bpr+pr × (bbprpr黑身紫眼测交) ↓ 测交后代灰身紫眼b+bprpr:bbpr+pr黑身红眼 拟等位基因:完全连锁的、控制同一形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二)不完全连锁: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除有亲型配子外,还有少数重组型配子产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例如:果蝇体色、翅膀的遗传: P bbVV×BBvv F1 BbVv♀× bbvv♂ 黑长灰残♀ F2 ♂ Bv bV BV bv bv Bbvv bbVv BbVv bbvv 0.42 0.42 0.08 0.08 香豌豆花色、花粉粒形状遗传: P 紫花、长花粉粒× 红花、圆花粉粒 PPLL ↓ ppll F 紫花、长花粉粒 PpLl 1 ↓ 紫、长紫、圆红、长红、圆总数 F 2 P_L_ P_ll ppL_ ppll 实际个体数 4831 390 393 1338 6952 按9:3:3:1推算的理论数 3910.5 1303.5 1303.5 434.5 6952 从上图看出,F2代也出现四种表现型,但二种新组合的表现型比理论推算少得多,即象亲本组合的实际数偏多,而重新组合的实际数偏少。 P 紫花、圆花粉粒× 红花、长花粉粒 PPll ↓ ppLL 紫花、长花粉粒 F 1

第 课时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第课时基因的连锁和交 换定律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必修本 第36课时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金湖中学 沈德邻 知识精华 完全连锁 现象:F 1灰身长翅♂(BbVv)×黑身残翅♂(bbvv) → 1灰身长翅(BbVv):1黑身残翅(bbvv) 原因: (只有亲本类型,没有重组类型) ♂)???→?减数分裂:1 , F 1雄果蝇产配子时,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连在一起不分离,所以只有亲本类型的配子没 有重组类型的配子。 不完全连锁 现象:F 1灰身长翅雌(BbVv)×黑身残翅雄(bbvv) ↓ 灰长(BbVv):黑残(bbvv):灰残(Bbvv):黑长(bbVv) 42 : 42 : 8 : 8 (亲本类型特别多,重组类型特别少) 原因:B V B V b v B v b V (♀) : : F 1雌果蝇产配子时,部分初级卵母细胞的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同基因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之间的交叉互换,即产生亲本类型的配子又产生了重组类型的配子。 理论意义:基因的不完全连锁即互换能引起基因重组,使生物产生变异 实践意义: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杂交亲本时,必须考虑性状间的连锁关系 题例领悟 例题:基因型为的精原细胞120个,其中若有30个在形成精子过程中发生互换,在正 常发育下能产生亲本基因型和重组基因型的精子数目依次是( ) A 、480、480、60、60 B 、210、210、30、30 C 、90、90、30、30 D 、240、240、60、60 解析:120个精原细胞最多产生480个精子,所以A 、D 选项错误。由于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 染色体的两条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一个基因型为 精原细胞由于发生了互换,产生的四个精子中(BD ,bd ,Bd ,Bd),只有两个是重组基因型 的精子(Bd ,Bd)。30个精原细胞形成的120个精子中,重组基因型的精子(Bd ,bD)应各有30个。而 其余则是两亲本基因型的配子。该精原细胞的重组率(或交换值)为:(30+30)/480 ×100%=% 答案:B b v B v b v b v 42 42 8 8 B D b d b d B D

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基因的连锁与互换定律 1.完全连锁 ⑴. 用纯种灰身长翅果蝇与纯种黑身残翅果蝇交配,子一代都是灰身长翅。 ⑵. F1代的雄果蝇与双隐性的雌果蝇测交 结果: P 纯种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BBVV bbvv 测交F1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BbVv bbvv 测交后代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50% 50% F1为灰身长翅:果蝇灰身(B)对黑身(b)是显性 长翅(V)对残翅(v)是显性 测交后代没有出现1∶1∶1∶1比例,无法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 测交后代出现两种与亲本完全相同的类型,各占50% 解释: 摩尔根认为果蝇的灰身基因和长翅基因位于同一染色体上,可用表示, 黑身基因和残翅基因也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可用表示。当两种纯种的亲代果蝇交配,F1的基因型BbVv,应表示为,表现型是灰身长翅。 F1测交只能产生两种类型灰身长翅,黑身残翅,比例各占50%。 概念:连锁——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在向下一代传递时,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连在一起不分离的现象 完全连锁——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只有基因的连锁,没有基因的互换,后代只表现出亲本的性状 连锁群: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构成一个基因群,它们间的关系是彼此连锁的,称为就连锁群 2. 不完全连锁 用子一代雌性个体进行测交实验 结果:

P 纯种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BBVV bbvv 测交F1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BbVv bbvv 测交后代灰身长翅黑身残翅 42% 42% 灰身残翅黑身长翅 8% 8% 后代出现四种性状,其中亲本类型占多数,新组合类型占少数。 解释: 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减数 分裂第一期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联会复合体中同源染色体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会 发生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在交换区段上的基因随 染色体发生交换,这种交换产生新的基因组合。 交叉互换后形成四种配子,其数量相同;其中 有两种配子是亲本类型,两种配子是重组合类型, 各占一半。但是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交叉 互换的性母细胞并不多,所以,减数分裂产生的配 子中亲本类型的配子最多,重组合类型的配子占少 数。 重组类型配子数与所产生的配子总数的比值称 为交换率。比如:以上测交实验中,两种重组个体 分别占8%,所以,两个基因间的交换率为16%。其 性母细胞在进行间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交换的性母 细胞占总细胞数的比例是16%×2 = 32% 交换率×2 = 发生交换的性母细胞的比例 (完全连锁)0≤交换率≤50%(自由组合) 1) 染色体上各个基因间的交换率是不同的,这种差异在反复的试验中总是恒定的 2) 交换率的大小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距离有关,两基因间的距离越小,染色体交叉的机会越小,基因交换率也越小 3) 基因交换率反映了两基因间的距离:交换率小,距离小;交换率大,距离大 4) 基因图是根据基因间的交换率绘制的 5) 生物连锁群的数目与它的染色体的对数是一致的 3.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的实质 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常连在一起进入配子;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发生交换,产生基因重组。 4.基因连锁和交换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1) 动植物育种工作,选配优良品种 大麦:抗杆锈病抗散黑穗病紧密连锁 育种时选择了抗杆锈病植株等同于选择了抗散黑穗病植株 不利性状与有利性状连锁:打破基因连锁,促成基因交换,重组成所需基因型

时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必修本 第36课时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金湖中学 沈德邻 知识精华 完全连锁 现象:F 1灰身长翅♂(BbVv)×黑身残翅♂(bbvv) → 1灰身长翅(BbVv):1黑身残翅(bbvv) 原因: (只有亲本类型,没有重组类型) ♂)???→?减数分裂:1 , F 1雄果蝇产配子时,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连在一起不分离,所以只有亲本类型的配子没有重组类型的配子。 不完全连锁 现象:F 1灰身长翅雌(BbVv)×黑身残翅雄(bbvv) ↓ 灰长(BbVv):黑残(bbvv):灰残(Bbvv):黑长(bbVv) 42 : 42 : 8 : 8 (亲本类型特别多,重组类型特别少) 原因:B V B V b v B v b V ♀) : : : F 1雌果蝇产配子时,部分初级卵母细胞的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同基因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 互换,即产生亲本类型的配子又产生了重组类型的配子。 理论意义:基因的不完全连锁即互换能引起基因重组,使生物产生变异 实践意义: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杂交亲本时,必须考虑性状间的连锁关系 题例领悟 例题:基因型为的精原细胞120个,其中若有30个在形成精子过程中发生互换,在正常发育下能 产生亲本基因型和重组基因型的精子数目依次是( ) A 、480、480、60、60 B 、210、210、30、30 C 、90、90、30、30 D 、240、240、60、60 解析:120个精原细胞最多产生480个精子,所以A 、D 选项错误。由于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两 条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一个基因型为 精原细胞由于发生了互换,产生的四个精子中(BD ,bd ,Bd ,Bd),只有两个是重组基因型的精子(Bd ,Bd)。30个精原细胞形成的120个精子中,重组基因型的精子(Bd ,bD)应各有30个。而其余则是两亲本基因型的配子。该精原细胞的重组率(或交换值)为:(30+30)/480 ×100%=12.5% 答案:B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如果F 1的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有两种且比为1:1,那么这个遗传的类型应 属于 ( ) A 、基因的分离定律 B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 v b v B v b v b v 42 42 8 B D b d b d B D

连锁与交换规律

连锁与交换规律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第五章连锁与交换规律 第一节连锁与交换 * 连锁遗传:同一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它们所控制的性状结合在一起传递的现象。1906年英国学者贝特森(Bateson)和潘耐特(Pannett)研究香豌豆两对性状遗传时,首先发现的。 一、连锁与交换的遗传现象 连锁现象是1906年英国学者贝特森(Bateson)和潘耐特(Pannett)研究香豌豆两对性状遗传时,首先发现的。后来,摩尔根等发现连锁分二类: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 香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 花色:紫花(P)对红花(p)为显性; 花粉粒形状:长花粉粒(L)对圆花粉粒(l)为显性。 1. 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 2. 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 杂交组合1: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试验结果: 1、F1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显性,F2出现四种表现型; 2、F2四种表现型个体数的比例与9:3:3:1相差很大,并且两亲本性状组合类型(紫长和红圆)的实际数高于理论数,而两种新性状组合类型(紫圆和红长)的实际数少于理论数。 杂交组合2: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试验结果: 1、F1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显性,F2出现四种表现型; 2、F2四种表现型个体数的比例与9:3:3:1相差很大,并且两亲本性状组合类型(紫圆和红长)的实际数高于理论数,而两种新性状组合类型(紫长和红圆)的实际数少于理论数。

(一)完全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作为一个整体随染色体传递到配子中,同源染色体之间不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只有亲本组合类型的配子。 完全连锁在生物界很少见,只在雄果蝇(XY)和雌家蚕(ZW)中发现(注意雌雄连锁不同)。 霍尔丹定律:凡是较少发生交换的个体必定是异配性别的个体。 例如:果蝇的体色、翅膀的遗传 P 灰身残翅 BBvv♂×bbVV♀黑身长翅 F1 灰身长翅 BbVv ♂× bbvv黑身残翅 bbVv Bbvv F2 黑身长翅灰身残翅(亲本类型) 因为F1 BbVv♂在形成配子时,只形成了bV和Bv两种配子,即bV完全连锁,Bv也完全连锁。 果蝇的体色、和眼睛颜色遗传: P 灰身紫眼 b+b+prpr × bbpr+pr+ 黑身红眼 ↓ F1 b+bpr+pr × (bbprpr黑身紫眼测交) ↓ 测交后代灰身紫眼b+bprpr:bbpr+pr黑身红眼 拟等位基因:完全连锁的、控制同一形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二)不完全连锁: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除有亲型配子外,还有少数重组型配子产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例如:果蝇体色、翅膀的遗传: P bbVV×BBvv F1 BbVv♀× bbvv♂ 黑长灰残♀ F2 ♂ Bv bV BV bv bv Bbvv bbVv BbVv bbvv 香豌豆花色、花粉粒形状遗传: P 紫花、长花粉粒× 红花、圆花粉粒 PPLL ↓ ppll F 紫花、长花粉粒 PpLl 1 ↓ 紫、长紫、圆红、长红、圆总数 F 2 P_L_ P_ll ppL_ ppll 实际个体数 4831 390 393 1338 6952 按9:3:3:1推算的理论数 6952 从上图看出,F2代也出现四种表现型,但二种新组合的表现型比理论推算少得多,即象亲本组合的实际数偏多,而重新组合的实际数偏少。 P 紫花、圆花粉粒× 红花、长花粉粒 PPll ↓ ppLL 紫花、长花粉粒 F 1 PpLl ↓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巩固练习附答案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巩 固练习附答案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1.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是由哪一位科学家发现的() A.孟德尔 B.艾弗里 C.摩尔根 D.达尔文 个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有40个细胞的染色体发生了一次交换,在所形成的配子中,重组配子占() % % % % 3.有一种红花大叶的植株与白花小叶的植株杂交,其测交后代得到红花大叶370株,白花小叶342株。那么该植株上述性状的遗传遵循的规律是() A.分离规律 B.自由组合规律 C.完全连锁遗传 D.不完全连锁遗传 4.杂合体AaBb若完全连锁遗传经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可能有几种()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5.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基因的交换发生在() A.一条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B.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C.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两对同源染色体之间 6.杂合体AaBb经过减数分裂产生了4种类型的配子AB、Ab、aB、ab,其中AB和ab两种配子各占42%。这个杂合体基因型的正确表示方法应该是() 7.若基因A与B完全连锁,a与b完全连锁,由AABB与aabb植株杂交得F1后,再自交,则F2的表现型的分离比是() ∶1 ∶2∶1 C.3∶1 ∶1∶5∶1

8.若基因A 与b 完全连锁,a 与B 完全连锁,由AAbb 与aaBB 植株杂交得F 1后,再自交,则F 2的表现型的分离比是( ) ∶1 ∶2∶1 C.3∶1 ∶1∶5∶1 9.下列哪一项不是以果蝇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 A.易于饲养 B.世代周期短 C.种类多 D.是常见生物 10.具有两对等位基因(均为杂合)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只产生3种表现型,则这两对基因间具有( ) A.非连锁关系 B.完全连锁关系 C.不完全连锁关系 D.无法确定 11.设一个体基因型为AaBb ,A 基因与B 基因有连锁现象,但形成配子时有20%的母细胞发生互换,若此个体产生了1000个配子,则基因型为Ab 的配子有( ) .250 C 12.对某生物的一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分析得知,该对同源染色体在某两对等位基因间能发生互换,若四种共m 个配子中,有一种重组配子为n ,则该两对等位基因的重组率为(%)( ) A.m n B. m n 2 C. m n 2 D. m n 4 13.交换率为10%的 某生物个体,其发生了互换的初级精母细胞产生 精子的情况是( ) ∶mn ∶Mn ∶mN=45∶45∶5∶5 ∶mn ∶Mn ∶mN=9∶9∶1∶1 ∶MN ∶Mn ∶mN=40∶40∶10∶10 ∶mn ∶Mn ∶mN=42∶42∶8∶8

第连锁与交换规律完整版

第连锁与交换规律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第五章连锁与交换规律 第一节连锁与交换 * 连锁遗传:同一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它们所控制的性状结合在一起传递的现象。1906年英国学者贝特森(Bateson)和潘耐特(Pannett)研究香豌豆两对性状遗传时,首先发现的。 一、连锁与交换的遗传现象 连锁现象是1906年英国学者贝特森(Bateson)和潘耐特(Pannett)研究香豌豆两对性状遗传时,首先发现的。后来,摩尔根等发现连锁分二类: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 香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 花色:紫花(P)对红花(p)为显性; 花粉粒形状:长花粉粒(L)对圆花粉粒(l)为显性。 1. 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 2. 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 杂交组合1: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试验结果: 1、F1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显性,F2出现四种表现型; 2、F2四种表现型个体数的比例与9:3:3:1相差很大,并且两亲本性状组合类型(紫长和红圆)的实际数高于理论数,而两种新性状组合类型(紫圆和红长)的实际数少于理论

数。 杂交组合2: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试验结果: 1、F1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显性,F2出现四种表现型; 2、F2四种表现型个体数的比例与9:3:3:1相差很大,并且两亲本性状组合类型(紫圆和红长)的实际数高于理论数,而两种新性状组合类型(紫长和红圆)的实际数少于理论数。 (一)完全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作为一个整体随染色体传递到配子中,同源染色体之间不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只有亲本组合类型的配子。 完全连锁在生物界很少见,只在雄果蝇(XY)和雌家蚕(ZW)中发现(注意雌雄连锁不同)。 霍尔丹定律:凡是较少发生交换的个体必定是异配性别的个体。 例如:果蝇的体色、翅膀的遗传 P 灰身残翅 BBvv♂×bbVV♀黑身长翅 F1 灰身长翅 BbVv ♂× bbvv黑身残翅 bbVv Bbvv F2 黑身长翅灰身残翅(亲本类型) 因为F1 BbVv♂在形成配子时,只形成了bV和Bv两种配子,即bV完全连锁, Bv

连锁互换三定律讲解

连锁交换定律 一.发现:W.Bateson和R.C.Punnett他们所研究的香豌豆 F2的4种表型的比率却不符合9∶3∶3∶1,其中紫长和红圆的比率远远超出9/16和1/16,而相应的紫、圆和红、长却大大少于3/16;结果进行x2检验时,x2=3 371.58。如此可观的x2数值,无疑说明实计频数与预计频数的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可能由随机原因所造成。 重复实验,其中x2=32.40,证明它仍是显著不符合9∶3∶3∶1的。(紫、长,红、圆)称为互引相,(紫、圆,红、长)为互斥相。当两个非等位基因a和b处在一个染色体上,而在其同源染色体上带有野生型A、B时,这些基因被称为处于互引相(AB/ab);若每个同源染色体上各有一个突变基因和一个野生型基因,则称为互斥相(Ab/aB)。 二.完全连锁与不完全连锁:Morgan用果蝇灰体长翅(BBVV)和黑体残翅(bbvv)的果蝇杂交,F1都是灰体长翅(BbVv)。用F1的杂合体进行下列两种方式的测交,所得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 凡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的基因群,均称为一个连锁群(linkage group),玉米的染色体也正好是10对(n=10)。链孢霉n=7,连锁群有7个。水稻n=12,连锁群就是12。有些生物目前已发现的连锁群数少于单倍染色体数,如:家兔n=22,连锁群是11;而家蚕n=28,连锁群却是27;牵牛花n=15,连锁群是12等等。 三.重组频率计算:遗传学以测交子代中出现的重组型频率来测定在这样的杂交中所表现出的连锁程度。求重组频率(recombination frequency,RF)的公式是:

用玉米为材料:①很多性状可以在种子上看到,种子虽然长在母本植株的果穗上,但它们已是子代产物; ②同一果穗上有几百粒种子,便于计数分析;③雌、雄蕊长在不同花序上,去雄容易,便于杂交;④它是一种经济作物,某些实验结果有经济价值。 玉米籽粒的糊粉层有色(C)对糊粉层无色(c)为显性;饱满种子(Sh)对凹陷种子(sh)为显性。基因Sh与C 是连锁的。杂交亲本为互引相C Sh/C Sh×c sh/c sh时,有如下结果: =3.6%。另外,某次杂交在互斥相c Sh/c Sh×C sh/C sh中进行,得到下列结果: 由此可知,不论用哪种基因组合的交配方式,测交的结果都是亲组型的频率很高,占97%左右,而重组型的频率很低,仅占3%左右。 四。交换: 1.在减数分裂前期,尤其是双线期,配对中的同源染色体不是简单地平行靠拢,而是在非姊妹染色单体间有某些点上显示出交叉缠结的图像,每一点上这样的图像称为一个交叉(chisma),这是同源染色体间对应片段发生过交换(crossing over)的地方图3-11。 2.处于同源染色体的不同座位的相互连锁的两个基因之间如果发生了交换,就导致这两个连锁基因的重组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答案

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基础训练答案 1.C 2.C 3.C 4.B 5.C 6.B 7.C 8. B 9.D 10.B 11.C 12.C 13.A 14.C 15.C 16.C 17.AB 18.C 19.解析:由题意知F1是三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F1测交产生四种基因型、四种表现型的后代,而且比值为1∶1∶1∶1,由此推知三对等位基因中其中两对等位完全连锁与另一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去除测交后代基因型的隐性亲本的配子abc,不难看出A与C(a与c)连锁与B、b自由组合。而且不存在连锁交换。 答案:(1)A与C(或a与c)是连锁的 (2)A和C与B或b;a和c与B或b是自由组合的 (3)无交换发生,因为测交后代只有四种表现型且比值为1∶1∶1∶1 20.解析:由题意知F1的基因型为,F1测交结果产生四种表现型,而且表现 为两多两少,属不完全连锁遗传、交换率等于20%,复式花序卵形果占10%,F1自交,F2中出现复式花序卵形果占1/10×1/10=1/100。 答案:(1)番茄的花序和果形为不完全连锁遗传 (2)F2至少要种植100株才能得复式花序卵形果番茄 21.解析:(1)根据题意知:水稻稻瘟病抗病基因和晚熟基因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其两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若这样的亲本进行杂交: (2)F1形成配子时发生了互换,互换值为24%,则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为:AB∶ab∶Ab∶aB=38%∶38%∶12%∶12%。 (3)F2表现型为4种:抗病晚熟、感病早熟、抗病早熟、感病晚熟。纯合抗病早熟由Ab与Ab两个配子结合而成,即AAbb,占12%×12%=1.44%。 (4)要想获得纯合抗病早熟植株100株,则F2群体总数为100÷1.44%=6945株。 答案:(1) (2)AB、ab、Ab、aB 38%、38%、12%、12% (3)抗病晚熟、感病早熟、抗病早熟、感病晚熟 1.44% (4)6945 22.答案:(1) (2)1/4 (3)0.36% (4)2500

基因连锁与交换定律学案

必修本 第36课时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 金湖中学沈德邻知识精华 完全连锁 灰身长翅♂(BbVv)×黑身残翅♂(bbvv) → 现象:F 1 1灰身长翅(BbVv):1黑身残翅(bbvv) 原因: (只有亲本类型,没有重组类型) (♂)? ?减数分裂1:1 , ?→ ? 雄果蝇产配子时,同一条染色体上的不同基因常连在一起不分离,所以只有亲本类型F 1 的配子没有重组类型的配子。 不完全连锁 灰身长翅雌(BbVv)×黑身残翅雄(bbvv) 现象:F 1 ↓ 灰长(BbVv):黑残(bbvv):灰残(Bbvv):黑长(bbVv) 42 : 42 : 8 : 8 (亲本类型特别多,重组类型特别少)

原因:B V B V b v B v b V ♀) ::: 雌果蝇产配子时,部分初级卵母细胞的同一条染色体上不同基因因同源染色体的非姐 F 1 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即产生亲本类型的配子又产生了重组类型的配子。 理论意义:基因的不完全连锁即互换能引起基因重组,使生物产生变异 实践意义:根据育种目标选择杂交亲本时,必须考虑性状间的连锁关系 题例领悟 例题:基因型为的精原细胞120个,其中若有30个在形成精子过程中发生互换,在正常发育下能产生亲本基因型和重组基因型的精子数目依次是( ) A、480、480、60、60 B、210、210、30、30 C、90、90、30、30 D、240、240、60、60 解析:120个精原细胞最多产生480个精子,所以A、D选项错误。由于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一个基因型为 精原细胞由于发生了互换,产生的四个精子中(BD,bd,Bd,Bd),只有两个是重组基因型的精子(Bd,Bd)。30个精原细胞形成的120个精子中,重组基因型的精子(Bd,bD)应各有30个。而其余则是两亲本基因型的配子。该精原细胞的重组率(或交换值)为:(30+30)/480 ×100%=% 答案:B 自我评价 一、选择题 1、在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如果F 的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有两种且比为1:1, 1

生物奥赛遗传专题一 连锁互换定律

生物奥赛遗传专题一:连锁互换定律 第一节连锁与交换* 连锁遗传:同一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它们所控制的性状结合在一起传递的现象。 一、连锁与交换的遗传现象 (一)连锁遗传现象的发现—-香豌豆 连锁现象是1906年英国学者贝特森(Bateson)和潘耐特(Pannett)研究香豌豆两对性状遗传时,首先发现的。 香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花色:紫花(P)对红花(p)为显性;花粉粒形状:长花粉粒(L)对圆花粉粒(l)为显性。 杂交组合1: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试验结果: 1、F1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显性,F2出现四种表现型; 2、F2四种表现型个体数的比例与9:3:3:1相差很大; 3、两亲本性状组合类型(紫长和红圆)的实际数高于理论数,而两种新性状组合类型(紫圆和红长)的实际数少于理论数。 杂交组合2: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试验结果: 1、F1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显性,F2出现四种表现型; 2、F2四种表现型个体数的比例与9:3:3:1相差很大; 3、两亲本性状组合类型(紫圆和红长)的实际数高于理论数,而两种新性状组合类型(紫长和红圆)的实际数少于理论数。 结论:原来为同一亲本的两个性状,在F2中常常有联系在一起的倾向,这说明来自同一亲本的基因,有较多的在一起传递的可能。 但贝特森和潘耐特未能提出科学的解释。

相引相和相斥相: 在杂交组合1中,是两个显性性状集中在一个亲本中,两个隐性性状集中在另一个亲本中。而杂交组合2中是每个亲本中都有一个显性性状和一个隐性性状。遗传学上把第一种杂交组合称为相引相,把第二种杂交组合称为相斥相。 对于上述两个试验结果,就单个性状进行分析,仍然符合分离规律。不论是相引相还是相斥相,F2群体中紫花对红花,长花粉对圆花粉的分离都接近3:1。 相引相:紫花:红花=(4831+390):(1338+393)=5221:1731=3:1 长花粉:圆花粉=(4831+393):(1338+390)=5224:1728=3:1 相斥相:紫花:红花=(226+95):(97+1)=321:98=3:1 长花粉:圆花粉=(226+97):(95+1)=323:96=3:1 (二)摩尔根等的果蝇遗传试验 1910年摩尔根和他的学生布里吉斯(Bridges,)研究了果蝇两对基因的遗传,发现了连锁和互换,建立了遗传学的第三个基本定律——连锁法则。具有连锁遗传关系的一些基因,是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一种生物的性状是成千上万的,然而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染色体却是十分有限的,少则一对两对,多也不过几十对几百对。因此,一条染色体上必然载有许多基因。 摩尔根发现果蝇的红眼和紫眼(purple)、长翅和残翅(vestigial)两对性状都是非伴性遗传,各自的遗传都符合孟德尔法则。 1、相引组杂交与测交: 他们将红眼长翅的果蝇和紫眼残翅的果蝇进行杂交,F1代为红眼长翅,然后将F1和双隐性的亲本进行测交,所得到的测交后代按孟德尔法则应有四种表型,分离比为1:1:1:1,但实际得到的结果亲组合多于理论数,重组合少于理论数。

连锁与交换规律 (2)

第五章连锁与交换规律 第一节连锁与交换* 连锁遗传:同一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以及它们所控制的性状结合在一起传递的现象。1906年英国学者贝特森(Bateson)和潘耐特(Pannett)研究香豌豆两对性状遗传时,首先发现的。 一、连锁与交换的遗传现象 连锁现象是1906年英国学者贝特森(Bateson)和潘耐特(Pannett)研究香豌豆两对性状遗传时,首先发现的。后来,摩尔根等发现连锁分二类:完全连锁和不完全连锁。 香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 花色:紫花(P)对红花(p)为显性; 花粉粒形状:长花粉粒(L)对圆花粉粒(l)为显性。 1. 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 2. 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 杂交组合1:紫花、长花粉粒×红花、圆花粉粒;试验结果: 1、F1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显性,F2出现四种表现型; 2、F2四种表现型个体数的比例与9:3:3:1相差很大,并且两亲本性状组合类型(紫长和红圆)的实际数高于理论数,而两种新性状组合类型(紫圆和红长)的实际数少于理论数。 杂交组合2:紫花、圆花粉粒×红花、长花粉粒;试验结果: 1、F1两对相对性状均表现为显性,F2出现四种表现型; 2、F2四种表现型个体数的比例与9:3:3:1相差很大,并且两亲本性状组合类型(紫圆和红长)的实际数高于理论数,而两种新性状组合类型(紫长和红圆)的实际数少于理论数。 (一)完全连锁: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过程中,作为一个整体随染色体传递到配子中,同源染色体之间不发生染色体片段的交换,杂合体在形成配子时,只有亲本组合类型的配子。 完全连锁在生物界很少见,只在雄果蝇(XY)和雌家蚕(ZW)中发现(注意雌雄连锁不同)。 霍尔丹定律:凡是较少发生交换的个体必定是异配性别的个体。 例如:果蝇的体色、翅膀的遗传 P 灰身残翅BBvv♂×bbVV♀黑身长翅 F1 灰身长翅BbVv ♂×bbvv黑身残翅 bbVv Bbvv F2 黑身长翅灰身残翅(亲本类型) 因为F1 BbVv♂在形成配子时,只形成了bV和Bv两种配子,即bV完全连锁,Bv 也完全连锁。 果蝇的体色、和眼睛颜色遗传: P 灰身紫眼b+b+prpr ×bbpr+pr+ 黑身红眼 ↓ F1 b+bpr+pr ×(bbprpr黑身紫眼测交) ↓ 测交后代灰身紫眼b+bprpr:bbpr+pr黑身红眼 拟等位基因:完全连锁的、控制同一形性状的非等位基因。 (二)不完全连锁: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除有亲型配子外,还有少数重组型配子产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例如:果蝇体色、翅膀的遗传: P bbVV×BBvv F1 BbVv♀×bbv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